当前位置:首页>

小儿疝气手术后出现水肿怎么办?

小儿疝气手术后出现水肿怎么办?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李巍松

小儿疝气手术后出现局部的阴囊水肿,这是正常的。一般来说肿胀出现2~3天就会消退,如果肿胀不消,甚至局部发硬,局部皮肤发紫,就有可能是阴囊血肿,要请医生来看一下。如果肿胀和发硬不再发展,淤血就会慢慢吸收。

术后要注意对伤口的保护,特别是婴幼儿。婴幼儿喜欢乱抓,可能会把伤口的覆盖纱布抓掉。大小便也容易弄脏纱布,污染伤口,导致切口感染。手术后可以让孩子平卧或者侧卧,侧卧时一定要用一块比较软的尿布折成长条状夹在会阴。一旦出现排尿、排便要及时地更换。

如果是左侧的疝气,让孩子向右侧卧就不容易污染到左侧。另外伤口纱布尽量不要包在尿布里面,以防污染。术后如果有疼痛,孩子出现哭闹,这时家长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有些情况下需要注射或者口服镇痛药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普通外科 主任医师 曹广

    疝气手术后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洗澡,因为7天左右伤口就基本愈合,但是具体的恢复时间和患者的体质以及手术方式有不同,一般常规的体质较好的患者在7天左右伤口愈合就可以洗澡,老年人、体质较弱的患者恢复时间会长一些,洗澡时间也应适当延后。

    一般体质较好的患者7天左右伤口愈合较好,可以开始一些日常活动,包括洗澡,而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患者恢复时间长,大约可能在10~14天左右才能够开始逐步的洗澡。但是在患者洗澡时,要尽可能冲洗而不要泡澡,对伤口能够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在手术以后,一般建议患者平卧三天,术后12小时左右,如果没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麻醉药物的代谢完成,就可以恢复饮食摄入。术后第二天,如果没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就可以恢复普通饮食,但术后仍要预防腹内压增高的情况。如果出现剧烈咳嗽或者用力排便腹压增高,都可以导致疝手术以后的复发。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李巍松

    小孩疝气是有可能自愈的,但是几率并不是很高,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可以自愈。

    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腹部的肌肉变得强壮,薄弱区也有可能闭合。一般来说6个月以内的小孩自愈可能性是最大的,所以一般把手术年龄放在6个月。如果6个月以后还存在疝气,一般是建议手术。反复嵌顿的手术年龄可以提前,因为嵌顿会引起一些并发症。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小切口,另一种是微创的腹腔镜下内环口闭合。这两种手术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从美观的角度来说,腹腔镜手术不会留明显的疤痕,而且可以探查到对侧,所以目前大部分都是采取的腹腔镜手术。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疝气嵌顿得比较紧,只有通过这种开创手术来解决问题。目前的手术方式就是微创手术,一般都是在肚脐上戳一个单孔,插入相应的操作器械进行。有些地方会采取两孔,但大多数情况都采用单孔。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李巍松

    有些家长会认为按摩推拿可以治疗小儿疝气,但按摩推拿只能治标不治本。

    如果想要孩子疝气治愈,应该在6个月以后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小切口的,在腹壁最下和门上面一公分的切合,另一种是腹腔镜下内环口闭合,两种手术都有复发的可能性。传统的小切口手术就是指普通的开放手术,把皮肤切开后用线将疝气的部位缝合,缝合起来后有一定的张力,术后可能感到疼痛。

    目前最流行的手术是腹腔镜的疝环口闭合术,在肚脐部位,戳一个大概5毫米或者3毫米的小孔,植入相对的器械进行手术。腹腔镜手术虽然创面很小,而且同时可以处理双侧疝气,但是进腹腔操作有时会引起肠粘连,但可能性很小。每种手术各有利弊。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李巍松

    小儿疝气是一个先天性的发育异常,很难有效预防,但家长注意以下几点有助于降低小儿疝气的发病率:

    第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看看腹股沟区域或者阴囊处是否存在肿块,如果有怀疑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二、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腹部受凉,喜欢把孩子的腹部紧紧地裹起来。这时要注意不要把孩子裹得太紧,以免增加腹内压力。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学站,站立的时候肠管下坠会导致腹股沟疝。

    第三、合理地安排孩子的饮食,要营养丰富,并且让孩子多吃容易消化、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孩子大便干燥时要及时处理,避免解大便时用太多的力量。

    第四、天气变化以及早晚温差大的时候,要给孩子及时增加衣物,避免上感的发生。感冒咳嗽的时候也会导致腹腔压力增加,诱发疝气。一旦出现咳嗽要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咳或化痰的药物。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李巍松

    小儿疝气一般不会引起尿频,疝气会导致孩子出现腹痛、哭闹、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症状,但不一定会引起尿频。尿频往往是泌尿系感染造成的。

    某些直疝的孩子也会引起尿频,但直疝在孩子里面很少见。孩子如果有疝气,家长一定要注意护理,尽量避免孩子哭闹、咳嗽、便秘、生气和剧烈运动等。还要尽量减少孩子奔跑,长久的站立、下蹲,注意平躺休息,不要让孩子长期大声地咳嗽。如果出现咳嗽,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地吃些止咳化痰的药物。另外还有要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腹腔压力上升。

    一旦疝气的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不止、剧烈的呕吐、发烧甚至血便,而且包块物长时间无法还纳,建议在四五个小时之内立即就诊。这种情况可能是疝气嵌顿造成的。嵌顿疝气如果不及时处理治疗,会导致疝内容物坏死,并引起相应脏器的坏死,甚至导致肠坏死、肠穿孔甚至卵巢坏死。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李巍松

    小儿疝气可能会对孩子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男孩可因疝气的压迫影响睾丸正常发育,女孩的疝内容物可能是卵巢和输卵管,会反复地嵌顿、摩擦,甚至引起坏死、黏连。小儿疝气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以出现以下的危害:

    一、导致消化道的损害。因为疝气的内容物可能是肠管,肠管坠入到疝囊里,会让孩子觉得坠胀不适,吃东西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结肠如果在疝囊里面会影响排便,导致便秘,并且使孩子食欲下降,精力不充沛,身体素质下降。

    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肿块不能牢牢固定很容易使这种肠管和大网膜相互挤压。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局部疼痛加剧,可以诱发肠梗阻、肠坏死等。肠坏死会导致有一定的生命危险。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李巍松

    小儿疝气有些医生会建议使用疝气带,但从专科医生的角度来讲,不建议使用疝气带。疝气带只能治标不治本,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症状,尤其是症状比较轻,疝块比较小的疝气,但是并不能根本解决病情。

    家长发现孩子有疝气的时候,建议到正规医院治疗。6个月以内的孩子建议暂时观察,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尤其是有嵌顿病史的孩子建议手术。如果发生了疝内容物的嵌顿,无法手法复位,则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急诊手术的主要方式是腹腔镜下内环口闭合术。这种手术方式是在脐部5毫米的地方做一个小切口,然后从切口进入腹腔镜进行操作。它的优势是可以从腹腔内观察疝内容物的活力以及对侧有没有疝气,同时避免了传统手术大切口的可能性。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普通外科 副主任医师 李欣

    如果是孩子出生后发现有脐疝,家长是不用过度担心,绝大部分的孩子可以在一岁之内自愈,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孩子哭闹的时候特别严重、脐部膨出特别大而张力较高的时候,可以用手轻轻的压一下。避免膨出或者缺损的进一步加大,但是如果孩子到了两岁之后,脐疝仍然存在,而且比较大,就应该到医院检查和治疗,此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应该注意以下的一些事项:

    第一、营养搭配要匀衡,防止孩子便秘而增加腹压。

    第二、给孩子洗澡的时候要保持伤口的干燥,防止细菌感染。

    第三、要经常更换尿布,保持清洁、干燥。

    第四、若孩子出现发烧、寒颤、伤口有血液渗出或者发红、伤口裂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就诊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普通外科 副主任医师 李欣

    新生儿脐疝治疗多久能好,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用时短,有的比较长。

    对于较小的脐疝,直径小于1.5cm,多数2岁以内可以随着发育腹壁的增强而自愈。鉴于婴幼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所以多数建议先予非手术治疗法,用胶布贴敷疗法,取宽胶带将腹壁两侧向腹中线拉拢贴合来防止疝块突出,并且使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以致脐环位置逐渐的愈合闭锁。每周更换胶布1次,如果胶布皮炎,可改用腹带适当的加压包扎。

    如果患儿已经超过2岁而脐疝仍然没有自愈,建议手术治疗。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的下方1~2cm处作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果没有完整疝囊,则切开腹膜,还纳肠管,切除疝囊,于疝环口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向缝合腹白线以及闭脐环,修复腹壁的薄弱区域,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进行缝合。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普通外科 副主任医师 李欣

    孩子脐疝是否需要绑脐疝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若孩子一出生就发生脐疝,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比如选择脐疝带或者腹带治疗。另外还可以采用胶布粘贴或者硬物(比如硬币)堵蔽脐环等方法治疗。如果孩子到了两岁之后,脐疝仍然存在,而且比较大,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婴幼儿切除肚脐可能会造成不良心理影响,所以婴幼儿脐疝手术要采用到保留脐部的手术方法。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沿脐疝的下方1~2cm作弧形的切口,分离皮下组织,显露腹直肌前鞘,疝环和疝囊,正中的切开腹白线,游离疝囊,回纳疝内容物,将疝囊从脐部下方皮肤下面切除后,缝合腹膜,以不可吸收线间断的缝合两侧腹直肌前鞘,逐层缝合皮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