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精神疾病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关键角色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病理状态,涉及多种代谢成分的异常聚集。这些成分包括腹部肥胖或超重、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下)、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或葡萄糖耐量异常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抵抗(IR)在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并与精神分裂症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关系密切相关。IR不仅会引发糖脂代谢方面的不良反应,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两倍,预期寿命缩短20%,且死亡率增高主要发生在早期阶段。研究还发现,精神分裂症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4倍,有报道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病率接近10.8%,而普通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仅为3%左右。
“代谢综合征”也被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其概念由Reaven于1988年提出。目前,胰岛素抵抗是其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作为人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主要调节机体的糖、脂代谢,并通过胰岛素受体调控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影响相应器官的功能。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现象,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显著特征,也是肥胖症、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病理机制和联系纽带。IR可能在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前多年就存在。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第3次报告(NCEP ATPⅢ)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均公认胰岛素抵抗和中心性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素。根据IDF的诊断标准,中心性肥胖是基本条件,合并以下四项指标中任意两项者即可诊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血压升高和空腹血糖升高。
健康百科
文章 142斤甘油三酯飙升至51:每天吃到吐的代价
一位48岁女性的甘油三酯水平高达51,餐后血糖也超过20,这些都是极其危险的指标。医生们警告说,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她可能会面临生命威胁,例如突发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这位女性自述每天都要吃到吐才能停止,晚上也睡不好,经常在清晨醒来时感到恶心想吐。她的体重达到142斤,伴随着多种代谢问题,包括高甘油三脂、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
尽管她符合进行减重代谢手术的标准,但由于她的甘油三酯和餐后血糖水平都处于危险范围内,医生们决定先通过内科和精神科的联合治疗来稳定她的代谢和精神状态,然后再考虑手术选项,以缓解代谢综合征的症状。
这个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多么重要。没有所谓的“健康的胖子”,过度的饮食和缺乏运动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请不要对自己残忍,珍惜生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百科
文章 非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2010年修订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该疾病的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NAFLD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要的慢性肝病问题。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对2006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进行更新。
NAFLD的流行病学显示,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为20%~33%,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分别占10%~20%和2%~3%。肥胖症患者单纯性脂肪肝(SFL)患病率为60%~90%、NASH为20%~25%、肝硬化为2%~8%,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NAFLD患病率分别为28%~55%和27%~92%。随着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近20年亚洲国家NAFLD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中国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在15%左右。
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等。尽管酒精滥用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脂肪变关系密切,但是全球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患病率迅速增长密切相关。即使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标准诊断肥胖症,体重指数(BMI)和(或)腰围正常的NAFLD患者在亚太地区仍不少见。近期体重和腰围的增加与NAFLD发病有关,腰围比BMI更能准确预测脂肪肝。NAFLD与代谢综合征互为因果,NAFLD可能比BMI所反映的总体肥胖和腰围所提示的内脏性肥胖更能预测危险因素聚集。即使是体重正常的NAFLD患者,随访6~15年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发病率仍显著增高。
NAFLD的诊断策略主要包括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和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需符合以下3项条件:(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小于140 g/周(女性<70 g/周);(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3)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影像学诊断则规定具备以下3项腹部超声表现中的两项者为弥漫性脂肪肝:(1)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明亮肝”),回声强于肾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CT诊断脂肪肝的依据为肝脏密度普遍降低,肝/脾CT值之比小于1.0。NAFLD的病理学诊断和临床疗效评估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SH临床研究网病理工作组指南,常规进行NAFLD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和肝纤维化分期。
NAFLD的治疗对策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附加打击以免加重肝脏损害、保肝抗炎药物防治肝炎和纤维化、积极处理肝硬化的并发症等。首要目标为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治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终末期器官病变,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次要目标为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并避免因“二次打击”而导致NASH和肝功能失代偿,NASH患者则需阻止肝病进展,减少或防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生活方式和遗传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涉及多个系统。以下是影响代谢综合征发病率的主要因素。
人口学因素
- 年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上海市的研究显示,60-69岁的人群的患病率是20-29岁人群的10倍。
- 性别:男性和女性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大致相等,但在某些种族中可能存在差异。
- 种族:亚洲人和西班牙裔美国人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
- 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或教育程度高的人群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比其他人群低30%-40%。
- 地域:中国北方居民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南方居民,城市居民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
生活方式因素
- 饮食习惯:地中海式饮食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经常食用富含粗纤维的面包、蔬菜、水果,并且适量饮用咖啡和茶(特别是绿茶),可能有助于预防代谢综合征。
- 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减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约25%。
- 饮酒:少量饮酒(每周少于83克)可能会降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但这仍存在争议。
- 吸烟:吸烟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有吸烟习惯或已戒烟的女性的患病风险是非吸烟女性的1.8-1.5倍,男性分别为1.4-1.2倍。
遗传因素
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肥胖都有明显的家族倾向。由于代谢综合征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不同种族的致病基因及其相互作用也不同,因此目前尚无特定的基因被确定为致病基因。
心理及社会行为因素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女性的抑郁、焦虑和愤怒等负面情绪表现更为明显。患有抑郁症的女性的患病风险至少是健康女性的两倍。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血脂全套检查:项目、正常值、概念解析及重点对象
血脂检查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四个基本项目: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其他项目如载脂蛋白A I(apoA 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游离脂肪酸(FFA)等属于研究项目。
血脂检查的正常值可以参考相关图表。需要明确的是,血脂测量实际上是对脂质和脂蛋白的检测。脂蛋白是由脂质和载脂蛋白组成的,因为脂类不溶于水,必须与蛋白结合才能溶于血液中。因此,临床上测量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是血浆中所有脂蛋白中含有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总和。高脂血症的本质是血浆脂类的增多。
TC、TG、HDL-C和LDL-C是血脂检查的重点项目。TC、ApoB和Non-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AS)有关,HDL-C和ApoA I则与AS无关。Lp(a)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是主要目标,代表了所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粒子并可非常好地预测不良预后。当non-HDL达标时,ApoB可以考虑为次要目标。
TC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TG受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高TG同时伴有TC、LDL-C增高,HDL-C减低,存在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时,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诊断更有意义。HDL-C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保护因素。LDL-C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
高脂蛋白血症分为六型,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型,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是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特别是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有皮肤黄色瘤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均进行血脂检查。
医疗数据守护者
文章 中国糖尿病防治:现状、流行趋势与挑战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在快速上升。这种代谢疾病不仅会引起血糖升高,还可能导致多个器官的损害或功能不全,甚至残废或早亡。糖尿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眼病、肾病、足病、骨关节病和口腔疾病等。同时,糖尿病还会伴随着低血糖症、代谢综合征、勃起功能障碍、急慢性感染和心理障碍等问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和卫生部门一直在推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自1995年制定《1996~2000年国家糖尿病防治规划纲要》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糖尿病的防治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预防能力,特别是针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同时,糖尿病的管理和教育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健康教育、个体化指导和自我管理等方面。
在治疗方面,需要制定和完善糖尿病的三级管理策略,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基础,参考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试验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糖尿病的治疗不仅包括药物治疗,还需要关注营养、运动和心理等多个方面。对于特殊情况下的糖尿病管理,例如妊娠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等,也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
总之,糖尿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通过科学的防治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疾病的负担,保障人民的健康。
医者仁心
文章 小心预防高尿酸血症:了解尿酸、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
正常人体尿液中主要含有尿素,仅含少量尿酸。尿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不能再被分解而成为终末产物。由于尿酸不断被肾脏清除,因此对人体不产生危害。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清除能力下降均会引起痛风发病。
痛风病一般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主要影响大拇趾关节,也见于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急性痛风起病迅速,常在夜间突发。影响尿酸高的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如肾脏器官的疾病和代谢功能的变化)和外在因素(如外源性饮食,长时间摄入“高嘌呤”食物)。
尿酸高不仅引发痛风,还可能伤害肾脏。过量的尿酸形成结晶,如果沉积在关节,就会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如果沉积在肾脏,可能引起尿酸性肾病。尿酸高还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互相影响,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危险。
预防高尿酸血症的方法包括:少吃含嘌呤的食物,多吃素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足够的饮水量;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运动。另外,中年人应每年做一次尿液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了解这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影响生殖、代谢、心理和其他健康问题的代谢综合征表现形式,特别是在育龄女性中。它已被国际公认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全球相当大比例的人口。
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影响了8-13%的育龄女性,其中高达70%未被诊断。该疾病占不孕症人群的15-30%,占无排卵不孕人群的30-60%。更为严重的是,PCOS是一个终身性疾病,会增加糖耐量减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血脂、肝脏脂肪变性、心血管病、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PCOS女性可能会出现多种特征,包括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身体形象问题)、生殖问题(如月经周期不规则、多毛、不孕和妊娠并发症)和代谢异常特征(如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此外,PCOS也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PCOS表型在不同种族中存在差异,主要与多毛症和代谢特征有关。例如,中东、西班牙和地中海地区的PCOS女性多毛症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较高,而东南亚女性的高雄激素表型轻微,BMI较低,但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较高,因此,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其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也较高。
总的来说,PCOS是代谢综合征在育龄女性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男性也可能出现各种代谢异常的症状。了解和管理PCOS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和预防相关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双相情感障碍与躯体合并症:风险因素、预防和管理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面临着更高的躯体合并症风险,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障碍和炎症性肠病等。这些合并症的发生率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不良的童年经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精神疾病合并症(如吸烟、物质和酒精使用障碍)以及与该疾病相关的药物暴露等。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炎症系统、胰岛素信号、线粒体功能、自主调节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紊乱,每一种都可能导致共病的躯体疾病。
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可能增加基于免疫的非传染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传染性疾病(如COVID-19感染)的风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尤其是女性,更容易患偏头痛。肥胖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面临自杀倾向、奖励处理受损、复发和慢性过程等问题。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过早死亡和预期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约有8-12年的寿命损失。
为了降低躯体合并症的风险,应强调身体合并症的一级预防,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教育、睡眠卫生和压力管理。所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应进行体格检查,注意血压、体重和体重指数,并进行实验室检查以评估脂质参数、胆固醇分级、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当存在躯体合并症时,应与精神疾病同时进行管理,采用针对伴随身体疾病的药理学策略,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有效管理躯体合并症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过程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医者荣耀
文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从月经问题到慢性病管理的挑战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仅仅是一种妇科疾病,而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慢性病。它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整体健康。PCOS不仅引起月经不调、不孕等问题,还可能导致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子宫内膜癌和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近年来,全球各大学术团体对PCOS的诊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强调将代谢异常等并发症纳入PCOS的诊治范畴,引入慢性病管理的理念。
PCOS的诊治和研究已经超越了月经问题和不孕不育等生殖相关领域,涉及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等慢性病的多学科长期管理。早在上世纪30年代,PCOS就被认识为一种月经紊乱或闭经、多毛、肥胖和不孕症候群。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了解到PCOS的激素水平异常、代谢异常和卵巢影像表现特征,并发现其远期并发症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PCOS是一种慢性病,其疾病将贯穿患者一生。
PCOS对女性一生的影响深远。短期影响包括月经不调或继发闭经、肥胖、多毛、不孕等,长期影响则涉及代谢和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PCOS的主要问题有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两者共同导致排卵障碍、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等问题。研究表明,青春期PCOS患者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约为13%,生育年龄PCOS患者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约24%;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超20%;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近50%;妊娠高血压和先兆子痫的风险至少为正常女性的三倍;妊娠糖尿病的绝对风险率达6%~22%,是正常女性的3-10倍。这些数字都远远高于同龄的普通人群的患病率。
因此,PCOS的治疗需要患者自身正视本病,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可以积极寻求中医治疗,中医治愈的病案不胜枚举。同时,患者也需要关注自己的整体健康,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管理并发症的发生。
医者仁心
钱瑞琴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志宏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雷燕
主任医师
中医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