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更多
睡眠不好要调整睡眠习惯:
上床之后不要看电视、手机、玩游戏。最好是在11点之前睡觉,成年人晚上10-11点之前上床睡觉有助于睡眠。
在运动方面,睡前不要做剧烈运动,有的人睡觉前做剧烈运动以后全身肌肉酸痛,运动的最佳时机是在下午的3-4点。睡前运动以微出汗,心跳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为好,适量运动对于晚上睡觉有帮助。
睡觉前可以洗热水澡,泡泡脚,有利于放松训练。睡觉之前不建议患者喝咖啡、饮酒,这些都不利于睡觉。
治疗: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及医源性疾患,因而颇受欢迎。
到了夏天,吃完午饭以后,很多人都会产生困意,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如果能休息一会儿,对身体也有很多好处,很多人从小就养成了午睡的习惯。睡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你对午睡的好处了解多少呢?
经常午睡的人,3个好处不请自来
午睡让人精神更好
很多朋友都有睡不够的问题,晚上加班、熬夜,早上早起,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导致人昏昏沉沉,精神也不好。午休一会儿,虽然时间不长,却能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机会,让身体调整好,迎接下午的工作。经常午睡的人,即使晚上没有休息好,精神却不会萎靡,看起来更加有活力和朝气。
午睡可以增强免疫力
睡不好,对人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抵抗力变弱,因为睡眠时间不足,体内的器官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调养时间,久而久之就容易出问题,各个功能就会下降,影响机体免疫能力。而午睡时间虽短,却可以很好地缓解疲劳,避免体内器官超负荷工作带来的问题,提高体质,增强人体免疫力。
午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人不像机器,在没有休息好的时候,工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因为睡眠时间不足会影响一个人大脑的运转,从而造成记忆力变差、判断力变弱、反应力变慢等,严重拖累工作效率。而午睡可以让大脑得到短暂的休息时间,更好地迎接工作,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完成日常工作。
午睡虽好,但不能贪多,最好别超过这个时间
虽然午睡对人体的好处有很多,但是也不能没有节制地休息,否则很容易收获一些负面作用。一般来说,午睡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30分钟,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甚至会造成失眠,危害健康。
午睡需要注意的3点,希望你能记住
午睡的姿势
很多人在午休时一般都会选择趴在桌子上的睡姿,其实这种姿势是不建议的,因为趴着睡很容易压到我们手臂的肌肉和血管,影响血液循环。睡醒之后,会出现手部麻痹的现象。
午睡的时间
大家一般选择午睡的时间时,都会选吃完午饭后,其实刚吃完饭就午睡容易影响肠胃的消化系统。如果刚好吃得比较油腻或者过饱的话,睡醒后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肠胃不舒服的症状。而且长此以往,还容易导致肥胖。
不适合午睡的人群
如果你晚上睡得很好,睡眠时间充足,白天精神也很好,其实不需要午睡。同时,如果本身已经超重,并且中午没有困意的话,那么午休其实也是没有必要的。对于从来没有午睡习惯并且精神抖擞的人来说,午休并不是非做不可的事。
睡觉虽然是人生大事,但是睡得好、睡得对才能获得睡眠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使用了错误的睡觉方式和时间,或许还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希望大家都能避开,享受午睡的好处。
什么是白腻苔,白腻苔意味着什么?
所谓腻苔,是指舌苔颗粒细腻致密,彼此融合,中间厚边缘薄,紧贴于舌面,揩之不去,刮之难脱,是谓腻苔。
苔白多主寒,苔腻则多提示湿浊,痰饮,食积——寒证,湿浊痰饮均为阴,可见白腻苔,本质上是一种阴邪,提示湿浊内蕴,阳气被遏,以致于饮食停滞或湿浊淤积。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化解白腻苔要用温阳的办法。
但是,虽然总的治疗大法是温阳,在面对具体的病情时,由于病程不同,阶段不同,病位有别,要准确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方药并不容易,而且,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点,一旦附身,容易胶着难解,时起时伏,难以速愈,所以与湿邪斗争,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妄图一鼓作气,短时间,三天、五天攻克堡垒,是非常困难的。
在具体的治疗上,我们要提前熟悉几种常见证型的诊疗方案,这些诊疗方案其实是一代代中医人应对白腻苔的经验总结,它们就像围棋的“定式”一样,能帮助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病情时,快速抓住主要矛盾,当然,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也有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优化出更有效的“定式”。
四种常见定式
这四种常见定式,钟大瑞老先生将其称之为:寒湿困脾,脾虚湿困,湿盛困脾,痰湿中阻。
乍听起来很绕口,其实这四种证型都是湿邪致病导致的,都会导致舌苔白腻,都有食少,腹胀,食后胀甚,脘腹痞满,呕恶,疲倦乏力,肢体困重等症状,都有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易扰心神等特点,最重要的都和脾运失司有关,都可以归之为脾病的证型。
而且患者生病,其症候也变化万千,不会按照这四种证型的标准来生,而是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种证型互见”的情境,但是不管怎么变化,其最紧迫的主要矛盾都只有一个,所以中医辨证,其实本质就是从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到主症。
四种证型的主要矛盾
寒湿困脾:除了舌苔白腻,脘痞腹胀,食少,身重困倦等症状外,患者最突出的,最首要的症状,就是冷!腹冷,形寒肢冷,舌体胖大,乃至全身水肿等脾肾阳虚之象是患者的主症。
脾虚湿困:如果说与阳虚相关的症状在寒湿困脾证型中表现得最突出,那么,与气虚相关的症状在脾虚湿困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或不思饮食,食后作胀,大便稀溏之象是患者主症。
湿盛困脾:不局限于脾胃脘腹,涉及的全身症状多,涉及的脏腑多,是这个证型的最主要特点,除了有胸脘痞闷,身重困倦,纳呆,恶心,呕吐等湿邪困脾的症状,还有全身浮肿,皮肤光亮,小便不通,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湿盛困脾”的主要矛盾是‘湿盛且泛溢于全身’,形寒肢冷并不是最重要的矛盾。
痰湿中阻:痰湿中阻的主要矛盾是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湿阻中焦,清阳之气不升,清阳不足,脑失所养,出现眩晕!
所以,视物旋转,如坐舟车,头晕目眩是这个证型的最主要特点。
四种不同的白腻苔,有四种不同的应对方法
1、以阳虚畏寒为主要表现的白腻苔,我们叫寒湿困脾,可以选用茵陈术附汤,胃苓汤,茵陈四逆汤等既含有温阳的干姜,附子,又含有健脾的白术,甘草,又含有祛湿、化湿、利湿之品,如茯苓,藿香,茵陈的方剂。出现水肿者,可用真武汤。
2、以气虚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白腻苔,我们叫脾虚湿困,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水,平胃散,胃苓汤等既有益气健脾之品,又有祛湿化湿之品的中药。
藿香
3、湿盛且泛溢于全身,全身症状明显,甚至出现水肿的白腻苔我们叫湿盛困脾,从轻到重,可以选用羌活胜湿汤,五苓散,五皮饮。
4、以湿阻中焦,阻遏清阳之气上升,清阳不足,脑失所养,头晕目眩为主要特征白腻苔我们叫痰湿中阻。
对于这个证型,轻者我喜欢用苓桂术甘汤,重者我喜欢用解眩汤,伴有血虚者我喜欢用连珠饮。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今晚我一定早点睡”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了。有的人白天忙碌,睡太早总感觉太亏了;还有一些人想早睡却睡不着……
不管你是舍不得睡,还是睡不着,都将承担睡眠不足的风险。
《欧洲心脏杂志》刊登一项涉及40多万人的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短,将大大拉升5种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包括高血压、心梗等。
《生命时报》结合该研究采访专家,揭秘身体和睡眠之间的关系,并教你提升睡眠质量。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李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 郭兮恒
这项研究从英国生物数据库中纳入40.4万人,通过孟德尔随机分析,评估睡眠时间与12种心血管病的因果关联。
结果发现,睡眠时间≤6小时,高血压、肺栓塞、冠心病、心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分别增加15%、30%、24%、21%、15%,与房颤也有关。
此前,也有类似的研究证实,睡眠少会对心血管产生影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在对近50万国人调查后发现,失眠与10年内中风等心脑血管发病率升高有关,且在年轻人和非高血压成年人中尤为明显。
英国萨里大学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研究显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即使一晚睡眠不足,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2019年,《美国心脏学会期刊》刊登研究表明,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且早亡风险比睡眠充足的人增加2倍。
事实上,睡眠不足的危害不只体现在心血管。
致癌风险↑
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将熬夜(涉及昼夜节律打乱的轮班工作),归为了2A类致癌因素,与高温油炸食品同属一类。
大脑功能障碍风险↑
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称,睡眠在清理大脑中的有毒代谢物β-淀粉样蛋白过程中有关键作用,缺乏睡眠会导致大脑中这种蛋白堆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肝脏劳损风险↑
躺下休息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比站立时多,有助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如肝脏得不到休息,已受损的肝细胞会难以修复且易恶化。
慢性疼痛风险↑
睡觉时,全身肌肉松弛下来。长期失眠容易造成肌肉紧张,起床后昏昏沉沉,甚至诱发慢性疼痛。
一般来说,成人的睡眠时间要保证7~8小时,儿童需9小时,过长或过短都可能造成睡眠障碍。
如果前一晚不得不晚睡,第二天要注意补充睡眠。如果中午有条件,可以按照“熬夜两小时,白天午睡半小时”的比例进行补觉。
白天午睡的时间应以真正睡着的时间来计算。倘若白天实在睡不着,也要躺一会,补充体力。
睡眠时间充足是不是就足够了?在同样睡8个小时的情况下,10点睡6点起,2点睡10点起,两者的区别在哪?
理论上说,如果每天入睡和醒来的时间比较固定,且室内足够黑暗,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
现实是,晚睡的人睡眠节律通常是紊乱的。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不按时睡觉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生物钟,从而引发肥胖和其他代谢类疾病。
目前有两个公认的调节睡眠的影响因子,一个是睡眠自我平衡,另一个是生物钟。
通俗点说,影响睡眠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要睡够”和“要规律”。
由于昼夜节律的存在,我们的睡眠受生物钟和褪黑素等的影响,日常行为和身体状况与睡眠相互作用。
普通人应该在晚上6点左右吃饭,然后消化系统慢慢静下来,到10点多准备入睡,这是正常的作息。
而如今很多人喜欢熬夜,超过11点还不睡,看手机、处理工作、玩游戏,特别容易诱发植物神经系统紊乱。
植物神经有一个昼夜消长的自然节律,如果睡眠时间不足,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会升高,指示炎症物质增加,促进新陈代谢的废物和毒素没能充分代谢掉,日积月累就容易在血管壁形成斑块。
高质量的睡眠,不仅要睡足,还要睡得规律。坚持做好以下几件事,你也能拥有香甜的睡眠。
1 早点吃晚饭
建议将晚饭时间安排在18~19点,吃得不要过多,好让胃部尽早完成消化任务,交感神经放松下来。
2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傍晚时,打开窗户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睡前可洗个热水澡或热水泡脚;穿宽松睡衣。
枕头高低、软硬合适,被子薄厚适当;关灯、关好门窗,拉上窗帘,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3 睡前不再碰手机
晚上10点左右,或睡前30分钟到1小时,避免做一些会让自己兴奋的事,给自己立个规矩,不把手机带到床上去。
4 固定上下床时间
睡眠节律可以通过固定的上床、下床时间进行训练。
每日坚持同样的上、下床时间,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自己的内在生物钟。不管睡眠好坏,都要坚持。
失眠的人如何改善?
对于失眠者,建议上床时间为晚上11点左右,下床时间为早上6点左右。待失眠改善2周以后,再逐渐延长卧床时间。
一般建议每周延长15分钟,直至达到理想的睡眠时长。如果延长卧床时间后,失眠加重,建议维持原来的卧床时间,不再继续延长。
5 可以早起,不要晚睡
我们的睡眠受时钟基因和褪黑素等影响,褪黑素的分泌从夜间开始,就寝前达到峰值,最好保证在23点前上床睡觉。
如果第二天事情较多,可以早点起床,但一定不要熬夜。
6 增加体力活动
白天适量运动,有助提升晚上的睡眠质量。可选择慢跑、游泳和瑜伽等。
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且应避免夜间运动引起的大脑过度兴奋。
7 午休二三十分钟
国外有研究表明,晚上某一次深度睡眠的时间段,再过12小时会有一个困倦点,也就是中午时间,如果此时能休息二三十分钟,能让心肌得到“滋养”,令心率更加平稳。
8 多晒太阳
不论是天气晴朗还是多云,都建议每天至少到户外活动1小时,能刺激褪黑素的分泌,提高夜间的睡眠质量。如果工作日做不到,可以周末时到公园、郊区散散步。
今天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夏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古人认为夏至在年中阳气最旺,同时又是阴气渐生的重要时节。
此外,俗话说:“夏至不过不热”,夏至的到来意味三伏将近,天气逐渐酷热,且长江中下游一带雨水增多。
为顺应夏至时节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起居方面应遵循“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的原则,子时为23时至凌晨1时,子时睡觉即晚睡;午时为11时至13时,此时小憩半小时,既可避免天气炎热,还能缓解疲劳,弥补夜晚的少睡。
同时,要注意的是,夏至时节,人体汗孔开放以泄热,睡眠时应适当调节温度,不宜低于25℃,避免温度过低导致风寒邪气乘虚而入而产生其他疾病。
夏至晴天紫外线强烈,出行时应做好防晒工作,例如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着防晒衣等,以防晒伤引起皮肤疼痛、红斑和脱屑等。因此,对于一些光敏性皮肤病患者来说,在此节气应当减短户外活动时间,外出时必须做好防护。
夏至后天气炎热,出汗增多。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如若出汗过多,则伤及心气。此外,夏季对应五行中的火,易扰心神,因此饮食上可以选择安心养神、滋补心阴的食物,如百合、莲子等。同时在饮食方面还应注意切勿贪食冷饮。
清朝养生专著《颐身集》记载:“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故脾胃虚弱、寒湿较重的患者尤其要慎食或不食冷饮。西瓜、绿豆汤、乌梅汤,是大家解渴消暑的佳品,但不宜冰镇后立马食用,否则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腹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夏季人们本身能量消耗较快,运动时要量力而行,室外运动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例如外出散步或者慢跑,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宜,避免汗出过多损伤阳气。室内运动可以选择游泳、瑜伽等。夏季运动后需要注意的是,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体内水分丢失过多,此外运动后切勿立马冲冷水澡。
▼权威审核▼
说到十滴水,我们都应该熟悉。属于中成药。平时只要有头晕、恶心、腹痛和中暑引起的肠胃不适,我们都会选择喝十滴水。尤其是在夏天,人们喜欢去海边降温或长时间躺在空调房里。因此,一旦夏天来临,它将被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十滴水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第一、十滴水的功效
1、治疗冻疮
对于十滴水,研究还表明,它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来治疗我们冬天极其常犯的冻疮。所以,在冬天我们的手脚生冻疮的时候,可以选择将我们的十滴水用来滴在我们的患处,这样能够有很好的效果。
2、治疗中暑
其次,十滴水也如我们所说的,它可以治疗我们因为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或者是腹痛以及胃肠等情况。所以,在我们夏天出行的时候可以随身备用一些十滴水,这样,一旦中暑,我们就可以使用它来缓解症状。
3、治疗痱子
十滴水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治疗我们平时身上的痱子。尤其是小儿痱子。如果平常孩子的身上有痱子,我们可以将患处抹上十滴水,这样一般2到3天我们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治愈效果。
第二、十滴水的作用禁忌
1.名字来源
十滴水是一种中成药,由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组成,还添加有辅料酒精。因为以前是每次服用十滴的水剂,所以得名十滴水。
2.作用
十滴水闻起来气味芳香,其实比较辛辣,服药后可温水漱口,或者含个糖块。目前市场上也有十滴水软胶囊出售,服用相对方便,只是药力稍逊。十滴水的主要功效是用来治疗中暑的,中暑是属于短暂性的疾病,在发病的时候,服用十滴水就可以了,一天3次。
相信通过以上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十滴水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了,其实,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于我们的孕妇,以及高血压患者,建议不要服用。我们不能同时服用那些补益性中药。在出现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治疗。
21世纪,困扰大多数年轻人的问题是什么?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大量脱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谈资”,虽然我们会调侃自己,但严重脱发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便。拥有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对于以前的自己来说,可能不算什么,随着脱发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珍惜头上的每一根头发。
脱发在年轻人中间其实很普遍,因为他们是不良习惯的“所有者”,长期熬夜、压力大,导致内分泌失调,各个器官也面临着更多的负担。
当代年轻人为什么会脱发严重呢?
精神压力过大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才是社会的“顶梁柱”,他们不仅面临着工作的压力,还要支撑整个家庭的重担,所以心理上也要承受更多的压力,而心理上的问题也会影响生理,导致脱发。
体虚肾虚
很多朋友可能都有肾不好的问题,这不需要羞于承认,因为肾虚是事实,我们所能做的是及时调理。肾养精,也主皮毛,肾功能下降时,所分泌的具有滋养发根的营养物质就减少了,头发就会容易断裂、脱落。
疾病因素
除了压力和肾虚之外,造成脱发的因素还有各种疾病,如肺炎、肝病、贫血等,内分泌紊乱也是造成脱发的重要原因。
营养因素
很多朋友在饮食上都比较马虎,不会注意到自己是否摄入了足够的营养物质,其实我们的头发也需要一些特殊的营养,如果长期缺乏必要的营养,也会导致脱发。
摄入5种营养素,或能改善脱发
蛋白质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头发的本质就是蛋白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摄入的蛋白质,大部分都会供应给头发。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多摄入优质蛋白,像鸡蛋、牛奶、豆制品、肉类、坚果等,都是蛋白质的来源,适量食用,能改善发质,让头发变得更加坚韧。
维生素
很多朋友都有挑食的问题,平时光吃肉不吃菜,维生素摄入严重不足。其实维生素B和维生素C都是影响毛发生长的重要营养素,若不想头发干枯脆弱,就要适量食用绿叶蔬菜、水果和各种谷物。
碳水化合物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减肥期间,如果控制碳水摄入量的话,也容易出现脱发的问题,其实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身体就会主动消耗体内的蛋白质,而蛋白质跟头发的关系有紧密相连,如果长期不吃碳水,那么发质也会越来越差,脱发情况自然会更加严重。
脂肪
很多女性在减肥时,都会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每天光吃水煮菜,这种状态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脂肪摄入不足,人会缺少能量供应,体力不支。除此之外,脂肪也参与皮脂的合成,如果在控制饮食方面过于极端的话,就会破坏头皮表面的角质层,导致脱发。所以,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追求素食。
微量元素
可能大家对一些微量元素还不太了解,但说到铁元素大家应该就很熟悉了,人在贫血的时候,需要补充铁元素,而铁也有维持头发健康的作用。除了铁以外,铜、锌等微量元素也是头发强韧、有光泽的保证。如果你脱发比较严重的话,不妨调整一下饮食结构,补充营养。
总结:我们常常会为脱发而烦恼,但脱发都是有原因的,找到这个原因,我们才能从源头上阻止脱发问题。若脱发情况严重,建议你趁早去医院检查一下,医生会给你更加专业的建议。身体出了任何问题,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向我们传达,希望你能看得懂。
你有多久没「一觉睡到自然醒」了?
关掉闹钟、丢开满满的日程,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酣睡一觉,这对很多人来说算是一种奢侈。
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但如果不考虑身体的具体情况,盲目追求早起,反而可能伤害健康。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人体的最佳睡眠周期,教你睡个有深度的好觉。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 郭兮恒
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 施明
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 陈梦莹
早起是相对而言的,在本身拥有健康睡眠的情况下,早起当然有意义:
早起本身意味着没有睡得过晚,如果晚上10点睡觉,早上不睡懒觉,是正常的;表明睡够了,睡眠质量好;意味着睡眠不拖沓、不延后。
郭兮恒说,早起未必是健康的标志,也可能表明有失眠或其他睡眠问题。
健康的睡眠首先要符合人体生理周期。
最佳睡眠时间在晚上10点左右,早上自然醒,最符合人体睡眠周期。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即使比日常水平少睡16分钟,也会影响次日的工作表现。
当参试者比平时少睡16分钟或以上时,睡眠质量就会开始下滑,第二天工作中遇到的认知问题显著增多,比如判断能力变差、难以集中注意力等。
同时,这会使参试者精神压力增大、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日与周末的对照研究发现,如果第二天不必上班,少睡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减弱。
除了让你没精神,长期缺觉还会损伤大脑、增加老年痴呆风险、引发多种慢病,同时也会加重焦虑抑郁的情绪。
郭兮恒指出,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应按照自己的年龄科学睡眠。
孩子写作业过晚,第二天要多睡一会儿,否则影响生长发育;上班族上夜班,早上要补充睡眠;老人在晚上很难形成连续的高质量睡眠,反而在早晨睡得最香。
以上这些情况没必要强调早起,否则会导致睡眠严重不足,白天工作效率低、注意力不集中。
身体修复需要不同阶段的睡眠。
其中,深睡眠解除疲劳的作用最明显,生理修复功能也更强大,晚间11点至第二天凌晨3点被认为是进入深睡眠最好的时间段。
深睡眠是否充足,可以从起床后的状态来判断:醒来后神清气爽、不觉得困倦就是深睡眠充足的标志。
1.保证睡眠效率
睡眠时间最好为躺在床上时间的90%以上,否则容易精神不振。有人浅睡眠时间长,深睡眠不足,需要到医院检查,用正规方法纠正。
2.睡前多听小雨声
最好将卧室的声音控制在40分贝以下,如果卧室靠近马路、繁华地区,可以换上较厚的窗帘隔绝噪音。
就寝前1小时听听平缓轻柔的音乐,比如分布在中低频段的“白噪音”,包括瀑布声、小雨声等。
3.试试“478”呼吸法
美国亚利桑那州综合医学中心创建者安德鲁·韦尔医生所发明的“478”呼吸法对助眠和减压有很好的效果。
坐在床上,后背挺直;用舌尖顶住上颚;闭上嘴,用鼻子吸气(数4下),保持住气息(数7下),然后用嘴呼气(数8下),重复4遍。
4.给自己营造“暗色”氛围
研究表明,入睡前和睡眠时暴露于光线之下,褪黑激素分泌会受到抑制,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若窗户漏光或习惯睡懒觉,可安装遮光窗帘;如果无法做到完全遮光,也可选择戴眼罩睡觉。
5.选择你喜欢的卧具
被子、床单、枕套、睡衣的材质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丝绸质地保温保湿性能好,导热性差,冬暖夏凉;纯棉制品触感舒适,能长久使用;夏天,棉麻制品让人感到清爽;毛巾材质带来安心感。
每种材质都有其优点,选择让自己最舒适的就可以。
最后提醒一句:别睡得太晚,睡眠要有规律,按照自己的习惯入睡;熬夜也别成为常态,如果前一天睡得晚,第二天晚点起床也无妨。
现在饱受失眠困扰的人其实有很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那些黑眼圈很深的人,可能并不是主动在熬夜,而是实在睡不着。长期失眠对身体机能的损伤是不容小觑的,虽然有些人现在还没注意到身体上的一些变化和异常,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失眠的危害都会逐渐“浮出水面”。
人为什么会失眠?
其实失眠是一种正常现象,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次 ,究其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睡前吃得太饱,肠胃不适,全身血液集中在胃部帮助消化,影响睡眠质量;
2、睡前长时间玩手机、打游戏、看视频,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无法入眠;
3、心理压力过大,头脑里考虑的事情太多,精神高度紧张;
4、睡前做了剧烈运动,全身血液循环加速,肌肉紧张;
5、睡眠环境不好,声音嘈杂,光线太亮,温度不合适,被子太重;
6、某些疾病导致身体疼痛,如关节炎、痛风、呼吸系统疾病等。
其实失眠在很多人心里,都算不上什么问题,因为他们总觉得,只要自己身体疲惫,困意就会主动到来。但实验发现,长期受失眠困扰的人,即便白天过度消耗体力,让身体处于疲乏的状态下,晚上也常常无法顺利入眠。
而失眠对我们的身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非常显著的,如果你也正在被失眠“折磨”,不妨看看身上有没有以下症状:
1、精神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力下降;
2、黑眼圈明显,皮肤状态不好,脸上干纹增多;
3、容易便秘,脸上长出色斑;
4、消化能力减弱,有暴食倾向;
5、抑郁,精神恍惚,负面情绪增多,情绪容易崩溃;
6、血压异常升高;
7、体质变差,容易出冷汗,面色苍白。
偶尔失眠可能对健康的影响不大,但若频繁失眠,就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了,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从源头上改善失眠。
日常多做4件事,有利于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1、要坚持锻炼身体,保证每天的运动量
其实很多朋友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失眠,而是缺乏锻炼。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当天跑步或打球了,这一天睡眠质量就会特别好,晚上有再大的动静也不容易惊醒。其实这是因为现代人的心理压力太大了,生活负担太重,没有人倾诉,就只能积压在心里,导致心神不宁,忧虑心烦。
而运动不仅是增强免疫力的方式,也是排解我们心头苦闷、消解负面情绪的方法,通过运动,我们可以将烦恼抛至脑后,安定心神,从而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
2、放下手机,别被电子产品“捆绑”
很多人都喜欢在睡前玩手机,但手机的存在是为了方便我们的生活,而不是破坏生活的,如果你晚上经常抱着手机不睡觉,那手机的存在价值就会“变质”。放下手机,耐心迎接睡意来临,才能顺利入眠。
3、保持良好的心态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忧思过度,为还未发生的事情担心,经常在睡前想东想西,其实在睡觉的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心平气和,不要胡思乱想,这对失眠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4、睡前用热水泡脚,舒缓心境
其实我们身上最“累”的部位,可能就是双脚了,支撑着全身的重量走了一天,最疲劳的部位非它莫属。泡脚,不仅是养生的好方法,也是缓解脚部疲劳,促进心神安宁的有效方式。
在泡脚水里加入含有各种草药的足浴包,养生、助眠的效果更好,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有所提高,身体也越来越强壮。
半夜醒来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次数过多,或者影响到睡眠质量,就要引起注意了。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并结合美国《预防》杂志的刊文,告诉你半夜老醒的常见原因,帮你睡个踏实觉。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保健科副主任医师 庄平
近日,美国《预防》杂志总结了夜间醒来的数个原因,躲开以下因素,或许你就能睡个好觉。
1.房间太热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表示,感觉热会使人难入睡。环境温度、睡衣、寝具等,都可能影响到睡眠。
2.缺乏维生素D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者发现,缺乏维生素D与睡眠质量差有关,它直接影响大脑中对睡眠起作用的部分。
3.甲状腺问题
甲状腺过度活跃会导致心跳加速、肾上腺素分泌激增,造成失眠焦虑;甲状腺功能低下,则导致患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可能性增加35%。
4.睡前饮酒
睡着后最初的几个小时里,身体会代谢酒精,影响睡眠进入快速眼动期。这会使人在下半夜变得焦躁不安,睡眠质量大打折扣。
5.压力
压力会激活大脑中与注意力和觉醒相关的部分,从而导致失眠。
6.上了年纪
每个人都由生物钟来决定晚上几点疲倦、早上几点醒来。60岁可能比30岁早2小时醒来。
7.呼吸问题
季节性过敏、感冒等,都会导致夜间辗转反侧。其他因素也会使气道狭窄,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扁桃体肥大。
8.睡眠呼吸暂停症
随着女性年龄增长,尤其是更年期的到来,身体发福,她们和男性一样有可能患上睡眠呼吸暂停症。
9.轻度抑郁
半夜醒来是轻度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睡眠与抑郁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10.看手机成瘾
如果睡前“例行”浏览社交媒体、看剧,屏幕蓝光会阻止身体生成褪黑素。
11.胃酸逆流
烧心的不适让人睡不着。即使没有感觉烧心,食道中的酸也会触发反射,扰乱睡眠。
12.腹部脂肪过多
腹部脂肪多者躺下时,身体必须更加努力地呼吸,影响睡眠。
13.夜尿多
即使睡觉前限制了饮水量,每晚还会醒来小便2~4次,可能是水和电解质失去了平衡。身体里没有足够的盐,就会尝试放弃一些水。
14.态度不积极
相信睡眠能使人快乐、放松,每晚睡觉的时间就可能延长。
睡前状态和环境,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睡前做6件事,可能会让睡眠质量打折。
1.晚饭别吃太饱
消化功能弱的人,如果晚饭或夜宵过饱过油,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失眠。
晚饭吃七分饱即可,以果蔬、碳水化合物为主,少吃肉类等难消化食物。此外,老人尽量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
2.睡前别饮浓茶
喝茶是很多人的习惯,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但睡前饮浓茶会使精神过于亢奋,造成入睡困难。
3.睡前避免情绪激动
若睡前思虑过多,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就会难以入眠,睡前1小时最好不要下棋或考虑重要事情。
情绪波动也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不妨晚上听听轻音乐,让大脑放松、心绪平缓。
4.别开着灯睡
开灯睡觉,眼睛虽然闭着,但仍能感觉光亮,不仅难睡易醒,还会导致心神不宁。
最好关灯睡觉,如果担心起夜摔倒,不妨在墙角放个小夜灯。午休可拉上遮光窗帘。
5.尽量避免环境噪音
中老年人睡眠浅,夜里听到滴水、钟表走动等声音,不易睡着。
卧室尽量选隔音效果好的门窗,别放声响明显的钟表,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
6.不要蒙头睡觉
睡觉时不要把被子盖到颈部以上,保持呼吸顺畅。
上了年纪的人,血氧饱和度低,蒙着脸睡,还会大量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容易造成缺氧,甚至窒息。
已认证
丽水市中医院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