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钱英医生问诊
钱英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情绪障碍、儿童青少年多动症和心理障碍、心理治疗
个人简介
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情绪障碍精神科诊疗和心理干预,儿童和成年多动症精神科诊疗和心理干预,家庭治疗,团体治疗
患者评价
100%好评率
回复质量
100%好评
服务态度
98%好评
回复速度
96%好评
j***s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医生看病非常细致负责任,态度温和,医术精湛让人心安!
问诊类型:电话咨询
2024-11-03
j***w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钱主任非常有耐心热情,能从病人的角度给更合理的建议,处处从病人的角度考虑,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问诊类型:电话咨询
2024-09-20
U***M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钱英医生人美心善,很专业。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4-08-17
j***x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钱大夫,近期啥时候出诊呢
问诊类型:电话咨询
2024-04-23
m***婆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钱大夫细心耐心,根据建议后续会关注行为治疗
问诊类型:电话咨询
2024-04-11
科普文章
文章 别怕,我们一起!-写给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家人
很多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家属经常会在门诊问我这样的问题, “大夫,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遗憾的是门诊时间太紧张了,我完全来不及给患者家人进行最基础的宣教,而实际上在我十余年来亲历数万计患者的康复历程中,我发现, 那些能够在治疗过程中获得家人恰到好处的支持和协助的患者,常常康复过程更迅速,症状缓解更充分,减药过程更顺畅。 因此,尽管临床工作很忙,我仍旧挤出时间来,想给焦虑抑郁障碍的家人一点简单的指导。期待我的这些临床感悟,能帮助那些家人朋友在焦虑抑郁障碍康复这个系统工程中,发挥他们应有的能量和作用。 我想先用我的一位康复患者的家人送给我的诗作来开始我的分享。虽然她写这首诗是在向我表达感谢,但其实她字里行间,都展现了她作为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家属的难能可贵之处。 我赞叹这位家属 -A 女士的难能可贵,那她究竟难能可贵在何处呢? 一、贵有耐心和包容心。 其实这位患者的康复并不容易,这次病情波动、疾病高峰期重度焦虑抑郁发作持续了接近3个月。如果身边有焦虑家人的朋友应该可以体会和想象,这位家属这3个月度过得其实相当不容易。 由于焦虑抑郁情绪有极大的“传染性”,作为家人常常坚持几天就会自己也被“传染”得烦躁不安,继而就会失去耐心,有的撒手不管,有的自己乱了阵脚,有的甚至会 抱怨、责怪患者,等等。 面对家人这些反应,患者常常会更加焦虑、自责,丧失康复的信心,有的甚至会对家人诸多埋怨和言语攻击等。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很容易导致整个家庭都精疲力竭,疾病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因此面对焦虑抑郁急性期的患者,家人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心,我们不妨看看A女士究竟怎么做的。 1.能识别自己情绪被“传染”并恰当处理。 长期与重度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相处,任何人都难免被传染,因此被传染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懂得识别和处理就好。 3 个月来,早期 A 女士也常常在诊室流泪,表达压力和无助,这个时候我会告诉她, 康复过程的确很煎熬,但作为家属,我们需要告诉自己:现在的很多情绪都是被患者“传染”的,我们不能跟患者一样沉浸其中并被这种情绪控制;我们需要理解情绪是 过程性 的,有开始就一定有结束,始终保持能最终康复的信念,在情绪高峰期稳定沉着地陪伴患者,才能让患者有安全感,保持康复信念,从而最终走向康复。 A 女士的确很棒,治疗中期以后,我明显观察到,她流泪少了,多的是稳定的陪伴、支持和鼓励,她让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我陪着你,我们一定可以过去的,你看我们都坚持 2 个月了,我们就快走出来了,你要坚持住”。 2.能包容和容纳患者的不良情绪。 情绪的另一大特性是“宣泄性”, 很多不良情绪,如果能被充分表达和宣泄,往往就无害了,但这些不良情绪在被宣泄时,周围的人常常难以忍受,因而常常这些不良情绪表达一半就会被阻止甚至被攻击。比如当患者反复这样表达“我头痛治不好了,我肯定是得了不治之症,怎么办呀”时,很常见的家人回应是“拜托你别说了,你看都查了,医生都说你没问题,你别没事找事了,你再说我也该住院了。”当家人这么回应时,患者常常就会深感不被理解,然后无法继续表达。但 A 女士的反应就截然不同,当她丈夫表达病情没有任何改善担心治不好时,她的回应是“我了解你现在很难受,我也心疼你。你有不舒服就说出来,我帮不到你,但咱们可以找医生。医生也说了,药物起效需要时间,咱们坚持坚持。”当家人能做到像 A 女士这么回应时,患者往往还会继续表达他们的各种负性情绪,事实上,这种表达本身就有疗愈作用了。当然,能做到有耐心地倾听患者表达不良情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练习。 二、贵有信心和恒心。 何谓信心和恒心?简而言之,其实就是对疾病最终能获得康复充满信心,信任患者具有康复能力,信任与医生良好合作坚持治疗就能最终走向康复。 焦虑抑郁障碍属于情绪问题,了解情绪的有起始有终的 “ 过程性 ” 特征后,其实就不难建立康复信念了,下一步就需要重点了解情绪过程性的周期长短。 不少患者和家属就比较急于求成,服药几天不见效就开始换医院换医生,素不知情绪过程的周期需要以周和月来计量,如果频繁更换医生和药物,不仅浪费患者自身人力物力,也不便医生掌握病情变化,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我在门诊通常都会告知患者,药物常常 2 周才会起效, 6 周才会有阶段性进展,因此需要在 3 个月内由相对固定的医生来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才能获得较好疗效。 A 女士在这方面也非常难能可贵。我们注意到她诗作的开头用到了这句话 “ 别怕,我们一起 ” ,这句简单的话,我们在诊室会给我们的患者和家属讲无数遍,但很多人并不能领会,而 A 女士是真正地领会了这句话的含义,并且把这句话落实到行动中。在给她丈夫调药过程中,其实也屡屡不顺利,我给她丈夫使用在其他患者那里很安全的药物,但他也不能耐受,可是 A 女士仍旧坚持带患者复诊,急性期甚至 1 周就要来医院 1 次。她没有任何怨言,而是充分地信任,跟我一起探讨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终于 3 个月下来,丧失康复信心的患者嘴角也露出了微笑。 当然,想要做好焦虑抑郁障碍的家人,还有很多其他技巧和注意事项,我们下次再找机会讨论。最后我想说的是,情绪问题有它的特征性和规律性,作为家人,我们需要放松心情,有信心、恒心、耐心和包容心,逐步学习和了解这些特征和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地帮到我们关心的家人。
钱英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16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医生,请问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最近,有朋友咨询我: “33岁女性,约10年前去美国读书,巨大压力下出现严重失眠、幻听、被害妄想症状,情绪非常低落,自己识别出来有不妥,去求诊,被诊为"psychosis",医生处方服用"Amisulpride",对药物反应良好。停学两年,期间已停药,后继续学业。两年后再次因压力过大病情复发,重新服用"Amisulpride"至今,总共服药时间是六年,期间继续学业,社会功能维持正常。她的普通科医生说要吃药一辈子。补充:没有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家族史。” 她家人想知道,病历资料从未出现"schizophrenia"字眼,"psychosis"到底是个什么诊断?她的她这种情况究竟是抑郁还是精神分裂症? 了解上述病例资料后,我给出了以下回复: "schizophrenia"是指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就是中文的精神分裂症; “psychosis”是指精神病样障碍,通常在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初期,或者有精神病性症状但还不能完全确诊精神分裂症,或者不忍心这么早下结论等情况下使用这个诊断; “Amisulpride”确实属于抗精神病药物。 有关这个病的诊断,由于没有面见患者,无法确定。从病历描述看来,患者的确有很多精神分裂症的迹象,比如精神病样障碍(psychosis)的诊断结果、抗精神病药处方、描述中她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等。 但我更想多说一点的是与其纠结于具体的诊断结果,不如把精力更多地用在如何预防复发上,原因如下: 1. 患者存在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不论诊断结果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抑郁症,都需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2. 患者的病情已经二次发作,不论诊断结果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抑郁症,用药时间都需要更长。 3. 纠结于诊断结果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抑郁症,只是对于家属或患者来说,前者的接受会更难一些。但这个患者自己能够意识到有情绪症状,并主动求治,而且社会功能好,对药物反应好,这些都是有利的保护因素,所以即使最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也没有那么可怕。 4. 药物维持治疗的时间长一些,配合上积极的家庭支持和个体心理治疗,降低患者对人生的期待,减轻学业和职业的压力,也许最后的康复效果也不错。 同时,我也想引用同事H医生的建议: “一个人的一生是何其复杂的过程,人的精神状态会不断变化,疾病本身也是会发展变化的,能否停药并不像白与黑这么简单的划分,我们不希望因为一句粗暴的‘需要终身服药’而诱发患者及家属盲目的悲观和放弃,也不愿意由于一句敷衍的‘效果好能停药’而引起盲目的乐观。” 家属和患者定期随访,再由熟悉病情的医生针对患者不同生命阶段、病程阶段、生活要求调整治疗策略,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治疗方案。 还有一条虽然听起来有点残酷,但我还是想告诫患者与家属, 精神疾病的复杂起因与科学的局限性,目前还没有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一旦罹患精神疾病,家属及本人都要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以正确的态度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应对,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对患者预后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这也是在实际的临床诊疗中最宝贵的积累。 做完上述回复之后,我又陷入了沉思。到底是抑郁症还是精神分裂症,临床工作中反复纠结诊断结果的家属历历在目,有些家属甚至为了“弄个明白”全国奔波、到处求医,我们的家属为何这么纠结,这种纠结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两面性。面对疾病,医生、患者、家属都希望有一个明确的诊断结果,从而更快、有效地找到、指定治疗方案;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受限于人们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偏见,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别;和精神分裂症相比,抑郁症康复停药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等等。从这些方面讲,家属希望获得明确诊断结论、纠结于具体诊断病名的思维和行为都是可理解的。 另一方面,精神分裂症属于重度精神疾病,通常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很多患者和家属谈虎色变,一看见“精神分裂症可能”,也自动和终身服药建立了强关联关系,急于通过摘掉“精神分裂症可能”这个帽子,来缓解家庭对疾病和终身服药的焦虑恐惧。从这一方面讲,这样的纠结反而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和康复。原因有二: 1. 通过纠结成功地摘掉“精神分裂症可能”的帽子,只能短期缓解焦虑,并不能长期解决问题。非“精神分裂症可能”换来的短期放松很容易在症状消失的时候引发停药的冲动,而这种短期停药的冲动在临床上会显著提高病情复发、再发的概率,长期来看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和康复。 2. “精神分裂症可能”与终身服药并没有天然的对等关系。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并不是“终身服药”与“可停药”这么简单的划分,而是需要医生通过对患者长期随访,针对患者不同生命阶段、病程阶段、生活要求等,与患者本人与家属协商后来最终决定的。因此,因为一句粗暴的“需要终身服药”而过度悲观和放弃,或者因为一句简单的“能停药”而盲目乐观和轻视,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与其消耗精力、企图通过摘帽子获得短暂的心理安慰,不如接受治疗和随访的长期性这个客观事实,并做好与疾病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作为家属,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切实地寻找、利用患者自身的资源,更好地接受当前的疾病现实,从而更好地预防复发、更快地康复。
钱英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15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作为一名从业15年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我目睹了数万个被精神疾病折磨的家庭,也陪伴了数百名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家庭与困境相处,我深深感到自己的职业责任重大,也常常遗憾自己能做的太有限了。 看到许多带着期盼、向我寻找帮助的家庭,在历经挣扎、反省、改变、成长之后摆脱困境的欣喜感激,那份欣慰是难以名状的,但这一切,仍旧无法掩盖我内心的遗憾。 如果这些家庭早一点接触经营家庭的理念,如果这些家庭早一些了解健康育儿的知识,也许他们不必经历那么多的痛苦和困扰,甚至他们并不需要我。 所以今天的此刻,我想就健康育儿这个话题,把我所积累的心理学知识和临床体会最深的点与大家分享。 先来读一遍著名诗人纪伯伦的《论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整首诗的所希望传递的核心理念其实是,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作为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不能以我们自身和才智的局限去构想孩子的未来,不能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不能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替孩子做违背他们意愿的决定,更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当成自己实现自己个人意愿的工具。 门诊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分享给大家: 小凡抑郁来诊,她的父母在诊室泣不成声,懊悔当初不应当违背小凡的意愿替她做决定。原来小凡的父母都是经商的,虽然收入不错,但是一直耿耿于怀于幼年贪玩没有上大学,所以特别希望小凡不要吃自己没学历的亏,将来能够学有所成。 小学开始,小凡的父母就特别重视小凡的学习成绩,小凡也如父母所愿,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遗憾的是小升初小凡发挥失利,没能如愿考入计划中的重点中学,但小凡的父母并没有放弃,一年后小凡父母经过各种努力,争取到了转入重点中学的机会,于是小凡父母不顾她的强烈反对,初二给她转到了全封闭的寄宿重点学校。 父母以为这样不仅有助于她独立自主意志的培养,而且新学校更好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小欧的成绩更上一层楼。结果却恰恰相反,小凡特别思念初一的同学,又不适应全封闭的住宿生活,转学后三个月内她经常失眠,在寝室莫名恐惧。 起初,小凡反复乞求父母给自己转回原来的学校,但父母并不顾及小凡的感受了,只是表达“新的学校教学质量好,父母费了很多心血才能有转学机会,希望小凡不要这么娇气,要锻炼自己,珍惜难得的机会。” 之后几个月,小凡不再向父母提要求了,父母以为孩子适应了。但事实上半年后,小凡在学校自残,经常躺在宿舍不到教室,被老师发现…… 在我的诊室里,小凡哭诉,当父母不同意给自己转回原来的学校时,自己感觉天都塌下来了,没有人理解自己那么恐惧紧张。父母仅仅认为是娇气,唯一可以指望的父母也指望不上的时候特别地绝望,都不知道自己后面那几个月是怎么熬过来的…… 前面故事中小凡的父母,一定是特别爱小凡,期待为小凡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遗憾的是在选择学校时,他们并没有充分尊重小凡的意愿,他们并不相信也不信任“只有小凡本人才能为她自己做最恰当的选择和决定”,而是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替孩子做违背孩子意愿的决定,结果事与愿违…… 因此,如何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空间,让孩子自由地成长为他自己最想要最适合的样子,是每位家长需要花心思准备的重要功课。 讲到这里,有些家长会问: “如果明白看到孩子的选择是错误的肯定碰壁,难道也尊重他们的自由意志么? “眼看孩子就要入火坑了,我们根本做不到袖手旁观呀。” “今天纪伯伦的诗让我明白,我们管多了、控制多了是不对的,但火烧眉毛了,不管也不行呀,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做更恰当呢?” 我觉得家长朋友们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得区分我们预计孩子碰壁的损害有多大。如果是违法乱纪,影响生命等不可补救的碰壁,我们可能需要先帮孩子脱离险境;但如果是无伤大雅,孩子碰完壁后能吸取教训来得及补救的碰壁,我们不妨晚一点、慢一点出手干涉。 第二,干预还需要注意把握自己的角色和技巧,我们需要做到“不当法官,学做律师。”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对孩子指手画脚,或劈头盖脸一顿批评指责,甚至说出带有嘲讽意味的话“谁让你不听我的,出事了吧”。 其实,这样做很危险,因为出问题后孩子已经有挫败感了,这样做除了进一步加重孩子的挫败感、伤害孩子的自尊、影响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其实于事无补。 因此,更高明的父母的做法是:把孩子拉倒身边,问问孩子失败的感受,适时地给予安抚;听听孩子对失败的看法,然后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从维护孩子的自尊自信和根本利益出发,切实根据孩子的需要而提供帮助,从而促进孩子的成长,提升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纪伯伦的诗歌说的好,“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需要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需要成为真正的他们自己。在孩子成长为真正的自己的旅行中,我们做父母的可以做点什么呢? 启航时,也许我们可以给他们信任和欣赏的送行目光; 旅途中,当航向偏离时,也许我们可以给一个前路危险的红色警告,当他们到达错误目的地时,也许我们可以给到“没什么大不了的”宽慰和“再来一次”的鼓励; 旅途中,当他们羽翼受伤时,也许我们可以准备一个恰好的避风港和一张疗伤床; 到达时,即使目的地跟我们最初计划的相差很远,但如果我们确信这就是孩子要去的地方,也许我们可以祝福他们成为了想要成为的自己......
钱英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156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漫谈婚姻、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孩子呱呱坠地、睁开双眼的那一刻起,孩子那黑漆明亮的双眸就开始观察这个世界,从此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烙印在孩子眼中,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是的,孩子就是一面镜子,映射着父母的喜怒哀乐,映射着父母的悲欢离合......时间久了,镜子上慢慢地浮现出一道道或绚丽、或斑驳、或深刻隽永、或浅尝辄止的纹理。 因此,透过孩子,我们父母可以观察和反思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关系;反思自己,我们父母才能让孩子这面明镜烙印上本该属于他们自己的恰当的纹理 。 15年的精神科和心理行业从业经历,让我见证了太多的家长当孩子受心理问题困扰时, 仅仅认为是孩子出状况了,认为单纯通过医生的药物或心理治疗就可以改变孩子、解决问题 。然而,冰冷的研究调查告诉我们,79%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成人有关。事实上,那些仅认为是孩子出问题了、仅认为是孩子需要改变的家庭,他们孩子的心理困扰常常持续到成年也得不到缓解。这些 父母的问题,其实都是忽略了夫妻关系和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另一部分父母,他们的婚姻关系出了问题, 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勉强维持着摇摇欲坠的婚姻家庭关系,但从内心和行动上却并不努力去改善和修复他们的夫妻关系 ,其实也是走向了误区。 写这篇分享,目的不是当审判长,把孩子出问题的家长推上审判台。 因为 “ 每位父母,其实都在尽他们的最大努力、以最好的意图,来养育他们的孩子,即使最终养育的结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不能仅以不理想的结果,来否认他们最初的努力和意图。” 因为“没有人天生就是有经验的好的父母,尤其在中国的独生子女时代,大家都有且仅有一次练习机会。 ” 所以,写这篇分享,更主要的是想告诉大家 “如果我们之前陷入误区了,甚至犯错了,那都是很常见的,我们需要原谅自己,更需要善待自己的配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我们的配偶精诚合作,从现在起,改变、成长,从而真正帮到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自己,而不是互相抱怨、彼此内耗。” 下面我们来看看门诊中的实例。 有一种家长,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当着孩子的面就恶语相向,争吵结束后,并不直接找配偶解决问题和冲突,而是向孩子倾诉和抱怨对方。“你可千万别像你妈/爸这样,太不可理喻了,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跟她/他离婚了。”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会怎样?门诊中很多的真实案例告诉我们: · 这些孩子很多都会对婚姻产生怀疑,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婚姻就是充满了冲突、委屈和愤怒,因此他们很多人都选择不恋爱。有些即使勇敢地尝试恋爱,但是由于从小没有好的榜样,他们在恋爱中也常常受挫。 · · 这些孩子还特别容易自责,因为妈妈\爸爸说了,她\他之所以一直在如此痛苦的婚姻中忍受就是为了自己,这些孩子在幼年阶段就形成的自责心态,将对他们未来自尊自信和自我认可的建立造成极大的阻碍。 · 但让人遗憾的是,如此之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家庭并不自知,包括孩子自己在内,他们常常是需要经过多次家庭治疗,才能慢慢领悟和发现。 另一种家长,认为自己“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我特别能忍,非常会装”,“我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我跟孩子他在孩子面前绝对一团和气,即使出了门我就跟他爸/妈横眉冷对”。 在临床门诊的时候,采集病史时我会习惯性地询问及孩子的家庭养育情况,不少家长要求在讲述夫妻关系的时候让孩子回避,有的还再三要求我替他们保密,“我们已经离婚1年了”。 但事实上,孩子对家庭关系的敏感和敏锐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所谓的一团和气只是假象,其实孩子早就心知肚明了。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不知道自己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当我单独跟孩子交流的时候,95%以上孩子都会告诉我他们其实早就知道父母关系不和。 门诊中曾经有一个孩子提出的问题,让我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他们刚才是不是告诉你他们离婚了?这两个虚伪的人,我连他们的离婚证都偷看过了,我看他们要装到什么时候。” 在过往的家庭诊疗中,家长们在谈到如何减少夫妻关系不和对孩子的影响时,很多都不愿意直接面对问题的根本,去思考如何改善夫妻关系。而是心存侥幸,企图伪装家庭幸福,去维持那泡影般“真实的谎言”,认为自己可能是少有的能伪装成功的“有责任心的父母”。 我们还是来看一看一名成年后患者的感受吧。 “我恨我的父母,他们明明分居了却装得跟没事一样。我十岁那年,妈妈跟另一个叔叔在大街上很亲密的时候,被我看到了,当时我快精神错乱了。” “妈妈明明跟爸爸那么恩爱,怎么能转身就跟另一个人这么亲密呢?可这是我最重要的妈妈呀,我必须替妈妈保密,坚决不能让爸爸知道。” “我苦苦替妈妈保密了2年,她根本不知道我煎熬地多么辛苦。可是等我12岁那年放学回家,我发现爸妈在房间里争吵,原来他们都在指责对方有各自的情人,我简直崩溃了。” “我直接跑到楼下的花园里,偷偷地哭……” “之后一个星期我都不怎么跟他们说话,他们居然不知道我在跟他们生闷气,简直肺都被他们气炸了。” “自那以后,我不再信任妈妈,我也不知如何面对爸爸,我再也忍受不了他们假惺惺的样子。我决定住校,这样就不用面对他们了……” “其实中学住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经常感到孤独,恐惧,可是我又下定决心,一定要靠我自己的能力过得更好。” “于是我选择恋爱,我发现男友比父母可靠。可是我的父母之前根本没有给我当好榜样,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恋爱关系,好几个男友都是相处一段时间就会激烈争吵,然后分手。” “那一刻,我开始产生一个想法,也许所有的男人都不可靠……” 这只是万千类似家庭成长的孩子的一个缩影,他们还有太多家长们从未料想到也从未听闻到的遭遇、感受、挫折、观点…… 这里我只想特别强调一点, 如果真的决定为了孩子不离婚,那请努力修复你们的婚姻关系,否则即使您是最好的演员,也很难减少不良婚姻关系给孩子造成的巨大不利影响。 此外,我还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数字,“调查显示,离婚家庭的子女,仅有1/4出现了严重或持续的心 理问题”。因此,如果婚姻关系经过足够时间足够付出的努力,仍旧无法挽救,也许离婚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反而比“为了孩子不离婚”要小。 写到这里,心情忽然觉得沉重了起来,那么多被心理问题困扰的家庭的画面不断映入我的眼帘,有痛苦,有辛酸,有遗憾,还有很多家长自责、懊悔、流泪的情景……当然也有成功改变、走出困境的家庭的音容和笑貌…… 拿什么来结束我的这次分享呢?就让我用我常常在治疗室里使用的话语来结束吧。 “请相信我们的孩子的生命力。他们如果是幼苗,我们父母就是孕育幼苗的土壤。如果之前我们这土壤成分有问题影响了幼苗的成长,那请始终信任并相信,只要我们及时将土壤的成分调整成适合幼苗的样子,那土壤里的幼苗就又能茁壮成长了。”
钱英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156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管理孩子,我们准备好了吗? -注意力家庭管理办法系列之一
加拿大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有一条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 : “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 。 然而,作为家长来管理孩子,我们却在没有正式职前培训和练习的情况下就上任了,从此以后,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不管我们业绩何如,我们就这样拥有了一个永不下岗的铁饭碗。可是我们真的合格吗? 多动症(专业学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的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注意集中明显困难、活动过度以及行为易冲动等症状,和普通孩子相比,管理起来难度更大、也更复杂。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精神科医生和家庭心理治疗师,我有机会与大量被多动症困扰的家庭深入地沟通,我认真地倾听他们真实的故事,我理解到做一名多动症孩子的家长有多么不易: “晚上十一点了,他们常常还在陪孩子写作业 ” ; “即便他们如此努力,他们还是经常被老师约谈,好不容易孩子成绩上去了一些,又传来孩子跟同学冲突的消息,总之是烦扰不断 ” ; “他们夫妻之间,也常常因为在教育孩子上观点不一致,而关系紧张甚至破裂 …… ” 在日常的临床门诊中,我还看到了很多儿童阶段虽然求医了、但走了弯路、并没有获得有效干预的孩子,他们成年后麻烦和痛苦不断。 有的好不容易考到名牌大学了,但学位一拖再拖拿不到; 有的即使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也因为拖延迟到问题工作一换再换; 还有很多合并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前来求治的 …… 每次看到这些患者和家人被如此之多的痛苦和麻烦困扰,我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我们的精神科大夫太少了,我们能给到病人的时间太有限了 …… 但是,即便是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我还是看到了很多希望,我看到了不少幸运的多动症儿童,他们的家长非常地有韧性、有智慧、有力量,这些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有的联合药物治疗、有的单纯非药物治疗,他们成功的管理和辅助他们的孩子逐渐摆脱多动症带来的困扰,最后,这些幸运的孩子也能获得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学业、事业和生活 …... 这一切让我意识到,虽然受到大环境的限制,我们医生能做的非常有限,但是如果能把我们的家长培养成有智慧、有力量解决自己管理孩子问题的家长,也能帮助这些家庭自己走出被多动症困扰的泥潭。 那么究竟如何来培养家长呢?是否有一些规律性、经过科学验证的方法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与我所在的团队与国内外权威交流,也阅读最新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线索,我们还在一些被多动症困扰的家庭对这些线索进行了一些验证,获得了一些成果。 我们发现,如果家长们能切实地领悟和掌握这些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管理孩子的方法,他们孩子的问题就能获得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改善。 前段时间,借助微课平台,我给一些家长朋友们分享了部分方法,获得了不错的反馈。应大家请求,决定把这些方法和思路简单整理,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分享出去。即使只能给正处于多动症困扰的家长朋友们带去丁点的帮助,那也会让我备受鼓舞。 在管理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孩子不听从指令、甚至出现问题行为的情景(拖延,发脾气,哭闹,冷战等),作为家长,我们通常的反应和做法是什么呢? 根据临床门诊的统计结果,我们家长朋友通常会通过四种自动化的反应来处理自己的挫败感: 1. 找外部原因,攻击弱者,责怪孩子 “废物,上辈子欠你的,怎么这么不争气? ” ,对配偶撒气 “ 都是你把孩子惯的 ” 。 2. 手足无措,丧失信心甚至放弃,“孩子是不是就这样了? ” 3. 心烦意乱地求助外援:到网上乱投医,或看专业门诊。 4. 冷静地反思探索,自己寻找不见效的原因,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对于以上四种管理孩子失败的常见反应,我们简单思考一下不难发现, 第一种和第二种反应除了能处理我们自己的挫败感,对解决问题几乎是没有帮助的。第三种反应的看门诊有助于解决问题,但我们家长自己能力并没有提升。只有第四种反应是比较好的状态,能自己解决问题的状态。 但是多数家长朋友最初遇到孩子出问题的时候,都是在前三种反应状态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和提升自己,让自己及早进入第四种反应状态。接下来,我将结合临床实际问题,帮助一位处于第二种和第三种反应状态的家长,来分析和解决他的问题。期望这个过程,能够让各位读者对解决自己管理孩子的问题也有所启发。 一名参加了我们“系统式执行技能多家庭团体训练 ” 、并尝试用训练中提到的新的管理办法实践的家长给我提了这样的问题: “孩子课后完成作业困难,不是想着先把作业完成再玩,而是写几分钟就玩很长时间,导致作业每天拖到很晚才写完。 “ ”上执行技能训练课时老师已经教给我们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改善行为习惯的具体方法,用在孩子身上也见到了效果。之前我还挺有信心的,但半年后有些泄气了,因为孩子现在又拖到很晚。 “ 我的问题:学习到的新的管理孩子行为的方法,开始阶段有效,但时间长了又不灵了。孩子是否就这样了? 分析和解决这位家长的问题,可以从 孩子和家长自身两个方向找突破口 。我们的经验是,家长自身如果成功找到突破口了,孩子方向的突破口也不攻自破,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先从家长自身突破。所以,今天我们的重点是 如何从家长自身找突破口 。 首先,我们需要反思,当我们管理孩子挫败时,我们处在四种反应状态的哪一种。我们帮提问的妈妈反思一下。 她 最开始有一套管理孩子的旧方法,但管不好孩子,于是寻求专业帮助 (处于第三种反应状态) ,参加了我们的训练;然后,她学习到了管理孩子的新方法,实践有效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入第四种状态) 。但现在使用新方法半年后,管理方法失效,她一方面有些丧失信心,另一方面又求助于我 ,显然她又退回到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的反应状态。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状态,来选择突破办法 。还是看这位提问的妈妈。处在二和三之间状态的她,很难 靠自己 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她选择 寻求专业帮助 是条不错的途径,可以再次较快地帮她进入状态四。但是这位妈妈不能就停留在这里了。她需要以她自身为突破口,找到是什么让她从状态四退回到状态二三,这样才能避免下一次类似问题的发生。 究竟这位妈妈自身有什么问题,导致了她状态的回落?我们不难看到,这位妈妈正处在学习并实践新的管理方法的过程。这种情况下, 没有吃透新的管理方法 ,或没能 摆脱旧管理办法回头的干扰 ,是管理失效的常见原因。因此,这位妈妈需要 了解管理孩子的办法有哪些常见类型,她自己惯用的旧的管理办法是什么?学到的新办法与旧办法的差别在那里? 所以,第三步,这位妈妈在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 , 进行自我觉察、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 ,可能就离解决问题不远了。 那么究竟常见儿童家庭管理办法有哪些类型?什么类型是更科学和更恰当的 ?续集介绍。 没有人天生就是元帅,也没有人生来就是合格的家长。在孩子管理这一终身职位上,我们家长朋友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顺境和成功固然值得欣喜,失败和挫折也弥足珍贵。 面对逆境时的 自我反思 能力,是我们家长朋友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 非常关键 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自我觉察和反思能力,我们才能在管理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常态化地采用 第四种反应 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日拱一卒无有尽 , 功不唐捐终入海”,系列文章也许并不能给家长朋友们带来太多的帮助,但核心的目标还是希望能帮助各位家长在成为 “ 解决自己管理孩子问题的专家 ” 道路上往前迈一步,也许只是一小步,但只要我们在这个方向上就行,因为这个方向是被研究验证过的、正确的方向。
钱英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156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读懂孩子的需求 - 注意力家庭管理办法系列之二
在系列之一课程中,我们提到在孩子管理这一漫长的征程中,选择恰当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如此的重要。然而,究竟什么样的方法才是科学的管理方法呢?天真烂漫、风格各异的孩子都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他们不同的成长之路上是否有着共同的科学管理方法?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把“科学的儿童家庭管理办法”定义为能顺应和促进儿童成长和发展需求的管理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同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展现出各种各样的需求,家长们想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管理,首先就要了解孩子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到底有怎样的需求? 通常我们会把儿童的需求划分为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 外部需求主要指身体发展需求,家长们需要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来保证孩子的身体发展需求;内部需求主要包括认知发展、情绪发展和行为发展三部分。 儿童的认知发展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对我们这个世界认知和适应能力的发展,也就是思维的发展,涉及知识积累、学习能力、理解力、判断力、执行力等方方面面。我们国家的教育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认知发展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有的甚至出现了过度关注。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重点阐述儿童的情绪和行为的发展需求。 儿童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和行为的发展需求分为两个部分: 一、提要求的需求: 指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要提恰当地要求,从而帮助孩子规避风险、形成适应性行为。 二、回应的需求:指家长对孩子的情绪要有反应,可进一步分为 4 个层次: 1. 关注层次,也就是能发现孩子有情绪了。 2. 理解层次,用语言和行为让孩子感受 到“爸爸妈妈明白你”。 3. 接受包容层次,也就是能 用语言和行为 让孩子感受到 “虽然有些行为不可以,但你有任何的情绪都是可以的”。 4. 肯定和支持层次, 让孩子感受到“在这种情况下,你能这样想这样做真的很棒”。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负性情绪难以忍受,且不允许。比如,见不得孩子哭、要求孩子“坚强、不软弱”等。其实对孩子的负性情绪要像大海一样给波浪一个缓冲温暖的港湾,而不是像礁石一样冰冷地让浪花撞击。 文章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一定会有读者会疑惑,为什么作者要花这么多的篇幅来介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发展需求? 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儿童的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到12岁才会逐步形成,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儿童从情绪和行为的角度管理,要比从认知角度来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要更加有效。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过往的临床门诊案例中,许多我们这一代家长常常更擅长通过讲道理、更习惯于用说服教育来管理我们的孩子,不擅长也忽略了关注和处理孩子的情绪。因此,这部分是我们这一代家长需要关注和进行自我提升的。 曾有一些家长在门诊提出这样的问题,“钱大夫,我也知道情商重要,孩子全面发展重要,但现在教育大环境,还得把孩子学习搞上去。您还是多讲讲怎么让他们不拖延,提高学习成绩吧”。 关于这一点我想回答的是,对儿童发展的研究总结告诉我们,促进孩子情绪和行为发展,对他们认知的发展也有促进和提升作用,因此这里强调要关注孩子情绪和行为的发展,与提高孩子的成绩不冲突。 基于以上儿童情绪和行为发展需求的两个方面,我们把常见儿童行为家庭管理方法分为四类:权威型,控制型,溺爱型,忽视型。 o 权威型家长: 既能恰当回应孩子的情绪需求,也能有效的给孩子的行为提要求。 忽视型家长: 既不回应孩子的情绪需求,也不对孩子的行为提要求。 控制型家长: 不能回应孩子的情绪需求,却对孩子的行为提要求,而且这些要求常常是过度控制且不给任何自由度的过分要求。 溺爱型家长: 不对孩子的行为提要求,却完全满足孩子的需求。 以上四种不同类型的儿童行为管理方法, 只有第一种权威型的家长同时兼顾了儿童情绪和行为发展需求的两个方面,正是我们系列文章着重推荐的科学有效的儿童家庭管理办法。 征得一位家长的同意,我们来看看一名权威型多动症儿童的家长的管理实践。 儿子的作业清单安排的不错,可是昨天早上 10 : 30 才起床,比清单的晚了整整 3 个小时。我叮嘱自己要在 2017 年的最后一天做个淡定的妈妈。 儿子看了床头柜上的清单,嬉皮笑脸地问,“妈妈,我是不是过了很长时间了?” 我“嗯”了一声,又补了一句,“看你,笑得那么勉强,很后悔、很自责吧。” 他说,“有点,不过幸好还来的及”。 我回答,“够呛吧!这次咱们好好总结原因,下次再去五彩城吧!” 儿子坚持,“计划可以变一下,不过写清单太耽误时间,您帮我代写吧。”于是有了新的清单。 写完新清单,我觉得统筹安排的还是蛮不错的,尤其是连路上的时间都被用来完成语文和英语的口头作业,我忍不住夸了他一句,“很有变通能力嘛,比妈妈强,新清单不错。” 结局出乎我意料,儿子今天完成书写作业的速度明显提高,学习任务都完成了,下午的时间就全部交给姥姥和游乐场了,而我则享受了久违的美容按摩。 晚上,我惊奇地发现,儿子眼睛里有一丝得意,这个眼神我大约很久都没有看到过了。 睡觉时,我亲了儿子一口,跟他说,“我的儿子既遵守承诺,又懂得变通,是个男子汉,是妈妈的骄傲。” 这段短短的、流水账式的记录,展示了一个权威型妈妈和儿子交互管理的全过程,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权威型的管理过程?我们先看看这位妈妈是怎样对孩子的情绪做回应的。
钱英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15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