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王芳军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4********269

王芳军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介入与放疗中心

1届京东好医生 专家 可处方
99%
好评率
968
接诊人数
2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哪些病应该做介入?看看文章找答案,消除顾虑和纠结

1. 介入究竟能够治疗多少种疾病? 有人问:看到您不辞辛苦,老在说介入,这个病也可,那个病也行,那介入到底能够治疗多少种疾病? 这个问题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确实没有统计过,真的说不上来。不过我认为,是否说得出这个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我的介绍,能够让大众知道介入,这么个治病新方法,既简便安全而又快捷有效,还可免除大开放手术的创伤。 做介入,用一些纤细导管就能解决不少问题 如果看过我的系列文章(还没有看的请关注搜索即可),就能够得出结论,那就是介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所接受,并日益受到欢迎。从头到脚各部位,从创伤、炎症到肿瘤各病种,从心脏大血管、中枢神经大脑到呼吸、消化、泌尿、骨关节各系统器官,从紧急的生命抢救到择期的静脉曲张硬化,甚至是痔疮处理和减肥,都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总之,假如有病要治,吃药效果不佳,又不想开刀、不能开刀或开刀解决不了的,就应该想到介入。如果各科医生甚至是大众都有了这个意识,那我为宣传介入新疗法所做的努力就算是达到目的了。 2. 介入手术一般需要做多少次? 这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介入的具体操作方法很多,针对的病种、病况也各不相同。 比如,我在文章中提到过的主动脉夹层、部分血管瘤、子宫肌瘤、囊肿等的介入治疗,一般一次介入就能够解决问题。部分没有扩散转移的恶性肿瘤也有可能通过一两次消融结合栓塞化疗得到根治。 但是,对于大多数恶性肿瘤来说,由于往往是不能手术的中晚期,多次介入治疗常常是必要的。而具体到多少次,则需要结合多种主客观因素来综合评估,而且是每一次术前都要认真评估:是否继续做?怎么做?后续还需要什么方案?经济因素、家庭因素、治疗意愿因素怎样? 很多问题都可能让人纠结 3. 多次做介入的理由是什么? 容我先反问一个问题:有多少人会认为,吃了一两次药就必须治好一个病?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靠吃一两次药就治好一个病,有点不靠谱吧?然而,仍有相当多的人却希望通过一次介入就能够治愈他的疾病。奇怪吗?不奇怪,因为不了解嘛! 人类靠吃药来治病至少有几千年历史了,而介入自“诞生”以来的历史却只有几十年,绝大多数人至今仍对介入一无所知。介入,通常又被叫做“介入手术”,手术当然要避免反复做了! 殊不知,即便是外科手术,有时也需要分步骤、多次进行。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因肾结石、胆结石等做了外科取石手术,过不多久又因为结石复发,又需要再取! 动脉闭塞介入开通后,并不能保证不再复发 而介入手术,有时是将药物应用到局部去,有时是对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恶性肿瘤进行分次减瘤处理。像这样的情况,当然就难以期望通过一、两次的介入就完全解决问题。对于因动脉硬化而致血管闭塞的患者,在介入开通血管后,原有的基础病还在,动脉再闭塞就很难避免;植入支架后,也可因内皮增生或血栓形成而再发闭塞。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需要再次介入的理由。 4. 恶性肿瘤的介入复治为什么很重要? 恶性肿瘤选择做介入,往往是因为到了晚期,肿瘤较大,难以通过外科手术予以切除(当然早期肿瘤也有望通过介入治愈)。而对于这些晚期癌症,出于保护患者的目的,一次介入所投入的抗癌药、栓塞剂等必须有所节制,否则就会“肿瘤死了,人也死了”,那是不能让人接受的。这也是前面提及的分步骤多次介入的理由之一。 所以,介入后难免会有一些肿瘤细胞得以残存。而这些残存的肿瘤细胞又会疯狂地“生儿育女、发展壮大”,为了杀灭这些残存的肿瘤细胞以及它们的“子子孙孙”,就得再次介入,如同“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割下去”。 肝癌的介入治疗,常常需要多次进行 最终结局如何?这又如同“拔河”,肿瘤生长的速度如果大于介入杀灭的速度,肿瘤就会继续发展,患者难免死亡;而如果介入杀灭的速度大于肿瘤的生长速度,肿瘤则会缩小甚至最终有希望“连根拔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肿瘤没有治愈之前,患方不能随意松懈、放任肿瘤发展,遵医嘱及时接受必要的介入复治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补充营养、提振精神,恢复接受介入复治的耐受能力,不要等到本已差不多治愈的肿瘤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 5. 微创介入,应该没有什么风险吧? 其实,话不能说得太绝对。因为,任何事情都会有风险,Nothing is impossible(没什么不可能)! 是吧?走个路,上个街,甚至是睡在自家床上,也保不齐会发生意外。介入也同样会有风险,何况它还要动针、动管、注药、麻醉的。所以,在介入前,医生一定会与患方签写“知情同意书”,将风险作个说明,征得同意。介入前签知情同意书,并不是医生推卸责任,而是警醒双方的风险意识:既让患方做好配合,也让医生在术中别麻痹大意。 如果要说风险很高,也不是很对。因为介入是微创甚至无创,有些风险甚至还不如“打屁股针”和“吊针”来得大。知情同意书上列举的各种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其实概率通常不高。当然,大多数介入的风险肯定超过“打屁股针”和“吊针”,但比起外科开放式手术,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介入常通过血管穿刺入路,一针一管非常微创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做任何事,既要考虑“做”的风险,还要考虑“不做”的风险。打个比方,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风险高,部分患者可能在术中死亡,或出现术后截瘫等并发症,但如果不积极治疗,则大部分患者难免死亡,甚至有报道说Ⅰ型主动脉夹层死亡率可达100%!因此,权衡利弊后,相信绝大多数患者都会选择“搏一搏”,以争取生存的机会。 6. 做介入的辐射危害大吗? 目前,做介入大多还需要在有辐射的设备特别是DSA机上进行,对辐射的恐惧常常也成为部分人对介入“敬而远之”的一个因素。 其实,这如同前述的“风险”,必须考虑“取舍”问题,即“吃点射线”换来病情好转是不是值得?另外,有些介入可以通过没有射线的超声或MRI来引导,即便用有射线的DSA来引导,由于设备的进步,射线量也已经成几何级数降低了,完全没有必要那么恐慌。近年来,也没有看到过有人因为做介入而出现辐射伤害的报道。 没错,如果是在DSA机下做介入,辐射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但确实没有达到需要恐惧的地步。不信?不妨看一看介入医生,他们也是“凡胎肉体”,可连年累月站在患者身边,天天“吃射线”都不怕,而患者只是有限地“吃”一次或几次而已,就因担心辐射危害而放弃必须的介入诊疗,是不是会令人“哑然失笑”? “天下何处无风险?利害相权自坦然!”与各位共勉,祝大家健康! 主要参考: [1]王芳军. (2013). 巧用光和影 病魔难遁形:医学影像学漫谈. 暨南大学出版社. [2]王芳军. (2019). 影像让“看病”变得如此简单.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王芳军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32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不孕、不育,该找哪个科看?也许还应该找找介入科看看(上)

什么是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顾名思义就是不怀孕,生不了孩子。医学上对于“不孕症”的定义,大概包括以下关键信息:育龄期男女,双方同居一年(曾经是2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且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但却不能怀孕。“不育症”则是指虽曾有孕,但却因自然流产等原因未能获得活婴。有些时候会见到有人说“不育症”是指男性原因引起者,“不孕症”是女方原因引起者,其实这里有歧义,不太准确。因为不孕和不育都可能有女方因素和男方原因,只不过因男方原因造成的很少会称为“男性不孕症”,一般都统称为不育症了。 不孕、不育的原因有哪些? 从上述的定义来看,不孕、不育只是一种表象,夫妻二人自己就可做出诊断。然而,要解决不孕、不育问题,就要清楚其真实病因,这样的诊断就要难得太多太多了! 其实,怀孕、生育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我来简单梳理一下,怀孕、生育至少应该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 女方能正常排出成熟卵子; 2. 男方精液中含有正常数量、形态和活力的精子; 3. 男女双方有正常性生活,精子卵子有相聚机会; 4. 女方输卵管畅通,精子和卵子能够相遇受精; 5. 子宫状态良好,受精卵能进入子宫腔生长发育; 如果不能满足上述任一条件,即会形成不孕、不育。所以,不做详细检查和评估,是不能确诊的。 该找哪个科看病? 如果初步确定是女方问题,目前多是先看妇科;而初步认为是男方问题,可找男科或泌尿外科。有的医院建有生殖医学科等类似科室,也是可以进行相应的诊疗评估的。 然而,很多人不太清楚的是, 介入科在评估和解决不孕、不育症方面也可有较大的作为,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找介入科咨询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介入科对不孕、不育的诊疗优势何在? 介入科具有影像诊断和微创治疗的多种手段,对不孕、不育的诊疗有独特优势,可简列如下: 1. 评估子宫形态及输卵管通畅性——子宫输卵管造影、选择性造影等; 2. 简便地复通粘连闭塞的输卵管——输卵管再通术、局部药物灌注术等; 3. 改善子宫内环境,防止积水倒流——输卵管栓塞术等; 4. 改善男性生精能力——精索静脉栓塞术等 ...... 敬请期待下一篇科普文章:《不孕、不育,该找哪个科看?也许还应该找找介入科看看(下)》

王芳军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30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不孕、不育,该找哪个科看?也许还应该找找介入科看看(下)

1. 有人说,生孩子易,养孩子难,是真的吗?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大部分青年女性在婚后都会受孕,生孩子似乎是按部就班的自然流程,而培养孩子的成本日益增大,已经成为许多夫妇不愿生孩子的“充分理由”。 然而,对于部分年轻夫妇来说,生孩子的事却并不轻松,由此而造成家庭破裂的现象也并非少见。听我讲一个小故事: 小张和小李婚前深深相爱,婚后甜蜜幸福,但最近却双双眉头紧锁,原来是双方老人在反复催:结婚好几年了,年龄也不小了,为什么还贪玩不生孩子?然而,两位年轻人既很委屈,也很纳闷:我们并没有做避孕措施,也很想“爱情结晶”,可就是怀不上呀! 生孩子的问题对有些人可造成很大的苦恼 在多方催促下,小张和小李认识到只靠自己冥思苦想、暗自努力不靠谱,还是到医院去吧!检查证实问题出在小李身上,是“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众所周知,子宫是孕育后代的场所,而输卵管就是卵子与精子相会的“鹊桥”。输卵管很脆弱、很纤细,一旦经受损伤,发生感染,就很容易出现阻塞。“鹊桥”断了,“牛郎和织女”就相聚不了。不解决这个问题,想自然受孕生孩子,根本不可能。 2. 有什么办法疏通阻塞的输卵管? 别急,介入医生有妙招!闭塞的血管可以再开通,闭塞的输卵管当然也可重新开通,这种介入技术就叫“ 输卵管再通术”。 由于输卵管再通术可以通过阴道、子宫这条天然的通道,不必经皮穿刺,可以实现“无创”,所以用不着穿刺针,连局部麻醉的环节都得以省略。 输卵管再通术进行中,右侧再通成功 提醒一下,做这个治疗不能太焦急,要先配合完成医生安排的一些必要检查,看看有没有不适宜介入治疗的情况,并等候到一个合适的时间(月经干净后3~7天)才进行,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此外,介入治疗后最好能结合中医辨证,积极治疗引起输卵管阻塞的慢性炎症等原发病,以免输卵管再次发生闭塞。 3. 输卵管再通术如何进行? 具体的操作当然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介入医生来完成,普通人只要了解基本原理就可以了。 首先,医生会经过严格的清洁消毒,从阴道向子宫腔送入介入治疗器械,在电视透视下进行子宫和输卵管造影;明确阻塞部位后,就要送入纤细光滑、具有一定刚度和柔软度的导丝对阻塞处进行反复轻柔的机械疏通。再次造影确认再通成功后,应经导管向输卵管内注入输卵管疏通液,以加强治疗效果并防止再闭塞。一侧成功后,同法再进行另一侧治疗。 输卵管再通术进行中,左侧再通成功 是不是很简单?的确,原理很简单,效果却比较可靠,经验丰富的介入医生可使再通成功率达到90%以上。但要注意,如果轻视训练,粗暴进行,纤细的输卵管也可能造成损伤,手术也就会失败。 4. 怀不上孩子,全部是女人的问题吗? 这当然是偏见,但很多人会认为理所当然。我也可以举一个例子: 小丁是家中独子,可结婚四、五年,妻子小王的肚子仍然“不见动静”,婆婆时不时以“不会下蛋的鸡”来指桑骂槐,弄得小王非常郁闷。 可小王去医院检查发现一切正常,医生提醒她应该让丈夫也查一查,结果发现根源真的在丈夫小丁身上。原来,小丁是因为“ 精索静脉曲张”而造成精子质量不高,让妻子白白受了不少的“冤屈”。 小丁经过介入治疗,解决了精索静脉曲张的问题。一年后,当小王的婆婆终于如愿抱上大胖孙子后,开心得不得了;由于内疚,对小王也特别关照,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羡煞旁人。 孩子的笑容是家庭快乐的源泉 5. 精索静脉曲张为什么会影响生孩子? 男性睾丸(也就是俗称的蛋蛋)产生精子需要有相对低的温度环境,所以必须呆在能够热胀冷缩的“特制”囊内。精索静脉曲张时,曲张的静脉饱含着淤积的血液,象蚯蚓一样盘曲在睾丸周围,会使睾丸处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中;同时阴囊被曲张的静脉团撑大,失去调节温度的能力,也会影响精子的生成。 据统计,有10%~20%的男性青壮年会发生精索静脉曲张。当然,在这么多的人群中,很多并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可以不需要治疗。但如果曲张严重,引起明显症状(如阴囊增大、下坠感明显),特别是造成不育症,就应该接受治疗了。 精索静脉曲张示意图 6. 如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吃药打针难以见效,因为至今没有确实有效的药物。传统疗法是实施外科手术,将曲张的静脉结扎。通过介入治疗—— 精索静脉栓塞术,可以在微创的情况下达到同样的目的,当然就更受欢迎了。 精索静脉栓塞术是怎样进行的呢?简单的说,就是穿刺股静脉,将选择性导管在电视透视监视下,经股静脉、髂静脉、下腔静脉、左肾静脉一直插到左侧精索静脉,造影明确曲张静脉的程度以及有无解剖变异等情况后,选择适宜的栓塞剂将其栓塞,血液就不会经其倒流而产生阴囊部位的静脉曲张了,患者也不会因为整天在两腿之间挂着个“大袋子”而行动不便了。由于解剖结构上的不同,右侧精索静脉一般不发生曲张,故通常不需要栓塞治疗。 精索静脉栓塞术中造影所见 7. 听说还有栓塞输卵管的介入疗法? 的确有。这是近几年“与时俱进”而推出的新方法。 方便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也是介入治疗的优势之一。有些患者因为输卵管病变太严重,无法再通或重建,就只能借助“试管婴儿”等新型助孕方式了。 然而,有些患者输卵管积水严重,病理液体倒流入子宫会引起子宫受孕环境的破坏,试管婴儿也无法着床生长。这时,请介入医生做个“输卵管栓塞术”,就可维持子宫环境的稳定,以保障受孕成功。是不是很神奇? 输卵管栓塞术中,红箭为栓塞物,绿箭为输卵管积水 本文最后,送一个“彩蛋”,是我原创的一首“七绝”:观音大士道如何?送子千家误漏多!幸有明医施妙手,神州万户稚儿歌。 是呀,“观音送子”的传说可谓是家喻户晓,传说她神通广大,但却为什么仍有这么多不孕不育的案例?看来神仙菩萨也有可能出差错!幸好有开明的、高明的医生可以协助“观音大士”,让那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成了千千万万不孕不育家庭中最动听的美妙音乐! 主要参考: [1]王芳军. (2013). 巧用光和影 病魔难遁形:医学影像学漫谈. 暨南大学出版社. [2]王芳军. (2019). 影像让“看病”变得如此简单.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王芳军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26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想在网上咨询影像诊断问题?这几点体会和经验供您分享

1. 图片信息到底有多重要? 近年来,各科医生都逐渐有了共识,即医学影像学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医院“看病”最重要的手段,即将疾病“可视化”,将病灶“亮”出来,明明白白看清楚,疾病诊断的可靠性加大,医患的交流也顺畅多了。 一幅图像上的信息,也许百、千、万字都难以描述清楚。因为各人表达能力不一,认识有差距,交流半天后反而可能走入歧途;而一看到图像,交流往往就会变得简单,达到所谓“一目了然”的效果。 一幅清晰的图像,往往胜过万语千言 2. 什么样的图像信息最为全面? 如果说到影像诊断所用的图像(也称医学影像),得出图像的那台检查设备的图像处理工作站上的信息应该是最为全面可靠的,因为那里才有包含最多信息的“原始图像”,其它的都是经过筛选、处理后传输、拷贝的,一般或多或少都有信息损失,还不免带有处理者的主观意图在里面(比如漏选了关键图层、参数失误等)。 有的人拿着打印出来的一、两幅图像,随意拿着普通手机翻拍,以致于变形严重,甚至可透见窗外杂乱的网格背景,这样的图像想让医生得出准确的结论,难度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CT图像,如果选错关键层,病灶就会漏掉 3. 网络上的咨询有没有价值? 肯定是有一些价值的,比如可以学些知识,少走弯路,提高后续看病的效率,等等;但想以此来完全代替现场问诊、体查、看病,就有点不靠谱了。要不然,看病难、看病贵、挂不到号之类的问题早就解决了是吧? 我也有在网上、在手机上为部分人给予过诊断或建议。有些还是靠谱的,有些可以得出指向性的建议,而有的就只能叹一口气,让其增加信息、带来图片,甚至是要求重新检查才行了。 这里面的原因,有图像本身的质量问题,有翻拍的技术性问题,当然还有病灶本身的大小和特征问题。比如,病灶很大,特征明确,即便图像不清晰,也能得出靠谱的结论;但病灶细小的早期病变,想要精准诊断,没有可靠的清晰图像,那就是难于登天了。 CT图像上的小结节,一般胸片或模糊的翻拍肯定会被漏诊 4. 如何向医生提供图片信息? 假如有医院提供的可直接在电脑上观看的数字化图片,直接下载上传为最好。假如只有打印的图片,我们就要将其拍成数码影像,再向医生传送。不过,在拍照之前,要分辨一下这个图像是“反射型”还是“透射型”的。 所谓反射型图像,是指类似我们看的书刊报纸那样的,即光线照射到图片或字迹上,再反射至我们的眼睛里被观察到的图像。这样的图像,只要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固定好数码相机或手机将其拍下,尽量做到不变形,不模糊就好。 所谓透射型图像,是指要让光线从其背侧透过,再直达我们眼睛里被看到的图像。这样的图像最好是有“观片灯”,但目前很多医院和科室都没有保留这种观片灯了,家庭里就更不用说了。那怎么办?我们可以利用大屏的电脑显示屏来代替, 将其背景设置成全白,把影像图片粘好后,再将其拍下来,也能基本上满足要求。 这幅透射型图片翻拍算不错了,但也有模糊变形,精细诊断难度大 5. 如何利用图上的文字信息? 向医生提供的图片,还要做到方位正确,不要倒放、反转,否则也会增加医生诊断的难度,降低效率。如何保障这一点呢?那就要合理利用图片上的文字信息,最好在翻拍的图片中也能保持清晰,为医生增加信息量(比如年龄、性别、检查时间等),这些信息有时还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图片上只要有文字,你根据文字的方位顺着来就行了,这样最简单。但有些图片上可能没有清晰的文字标记,那就不妨利用一下这个小小的窍门:即我们至少要懂一点基本常识,如心脏靠左,肝脏在右,脊柱位于后方,胸骨位于前方,如此等等;并对这些明显的解剖标志有点印象。然后,我们在看图像时,设想患者正面对着我们站着,在我们左手边的正是患者的右侧,反之亦然,而在观看CT、MRI等横断面片时,我们就设想患者正躺在床上,我们是站在他的脚端观察,他的右侧在我们的左边,左侧在我们的右边,上边代表他的腹侧(前),下面代表他的背侧(后)。 该图片没有文字信息,红字是我加的,如认识这些结构,就不会搞错方位 可能还有人会说,哎呀,这些我全部不知道那怎么办呀?没有关系,找一个懂的帮一下,或者多看看我的文章提升知识。终极办法当然是直接来找我,有时间我可以当面教一下,以后就方便了。人总是要不断学习才会进步嘛,谁也不是生而知之的。 主要参考: [1]王芳军. (2013). 巧用光和影 病魔难遁形:医学影像学漫谈. 暨南大学出版社. [2]王芳军. (2019). 影像让“看病”变得如此简单.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王芳军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25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左腿反复肿胀?说是血栓,那有什么绝招可以解决吗

肿胀腿总是左侧为多,怎么回事? 所谓肿胀腿,是一个俗称,说的是下肢因为静脉血栓形成等因素而出现淤血水肿。这是非常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经验的医生,甚至是热心的市民都会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左侧肿胀腿总是远多于右侧,而且有些患者左下肢静脉血栓清除后又很容易复发。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可见左下肢肿胀,皮温增高 原来,人的身体从外表看来大致对称,但内部构造却并不完全对称。比如,肝靠右,胃靠左,心又偏左,脾也在左,左肾较高,右肾较低,左肺两叶,右肺三叶,等等。 体内的血管也不完全对称:体内最大的动脉(主动脉)位于脊柱左旁,最大的静脉(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右旁。因此,由主动脉分出的右侧髂总动脉就会与汇向下腔静脉的左侧髂总静脉有交叉的位置关系,而右侧就没有这样的交叉,这就是左右肿胀腿发病率不同的结构性原因。 动脉竟能“欺负”静脉,如何实现的? 右侧髂总动脉与左侧髂总静脉出现交叉,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很明显,右侧髂总动脉常常骑跨在左侧髂总静脉前方,会对左侧髂总静脉回流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我们知道,动脉血压远比静脉压高,动脉管壁也比静脉管壁厚,所以,当动脉与静脉交叉时,静脉实在难以抗衡动脉,受到其“欺负”是免不了的,严重时会被压得扁扁的(如动脉硬化迂曲、瘤样扩张,或相邻的腰骶椎有骨质增生)。当静脉受到动脉的压迫而血流淤积时,就很容易形成血栓,并再进一步加重血流的淤积,形成恶性循环。 左下肢的血液主要是通过左侧髂总静脉而回流到下腔静脉,由于它常受右髂总动脉的压迫,故左侧下肢肿胀远比右侧常见。这种情况被称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也称Cockett 综合征或May-Thurner 综合征)。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造影图 为什么孩童阶段没有出现左侧肿胀腿? 有人问了,既然解剖结构不对称的因素生而有之,那为什么不是从孩童时代就发生“动脉欺压静脉”的现象?小时候不是好好的嘛! 这个问题的确非常好!因为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事实也让人疑惑。我知道回答此类问题并不讨巧,即很难回答得“天衣无缝”。但既然问到我,我还是会尽量努力去解答。 其实,解剖结构方面存在问题,只是可能导致发病的“弱点”或“隐患”,就好象很多具有“遗传易感性”的疾病一样,并不一定都会发病,而常常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才最终导致发病。 孩童时代,血管壁弹性很好,邻近骨头也很“圆滑”,相互间有比较大的空间“各自发挥”,互相挤压的可能性当然就小。随着年龄渐长,血管硬化了,钙化增多了,动脉扭曲扩张了,骨头也增生长出棱角了,静脉受挤迫的“窘态”也就慢慢严重了,是不是很好理解? 也许,最初动脉压迫并没有那么严重,只是诱发血栓形成的因素,但当静脉血栓形成后,由于清除不彻底,部分血栓变硬(机化)并粘连,静脉回流受阻的程度进一步加重了。 刚清了血栓又复发,何时才能根除?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怎么办?可以以我的名字检索网络上我已经发表过的文章,那就是尽量快速清除掉——抗凝、溶栓、取栓,用微创介入的办法,是当今最快捷有效的方案。 然而,有的病人很困惑,才在医院清除血栓,转眼间下肢又肿起来,检查发现还是血栓,这可怎么办呢? 对于这个问题,医生有时也感无奈,因为病人也许没有很好地遵医嘱,抗凝药物的应用没有跟上,同时,由于顾及患者相对年轻,不想在患者体内存留其它异物,只能反复清除血栓,但何时是个头呢? 能否“扶贫济困”帮静脉一把? 我认为是可以的。介入医生在清除静脉内的血栓后,如果发现髂静脉始终存在狭窄甚或闭塞,医患双方就应该针对患者存在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开诚布公地商讨一下,该不该用点“绝招”? 目前的绝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球囊导管对狭窄处进行扩张,以松解静脉内的粘连,有些患者很可能就解决问题了;另一种是植入髂静脉支架,充当其“主心骨”,以有效地抵抗相邻动脉与骨头的双向“欺负”。 支架植入后解除了髂静脉压迫 由于支架算是外来异物,植入当然要慎重,但如果不植入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也就只能妥协了。毕竟,目前的支架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也不影响后续MRI检查,不必过于担心的。

王芳军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7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下肢静脉曲张,通过涂药能否得到根治?

静脉曲张为何需要治疗? 静脉曲张是指静脉失去正常形态,出现既有迂曲又有扩张的病理状态,即包括“曲”和“张”这两种表现。静脉曲张实在是太常见了,可发生于多个部位的,比如精索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眼眶静脉曲张等,最多见的当然是下肢静脉曲张,常常可以见到曲张的静脉突出于皮肤表面,呈现蚯蚓状或团块状,故又有“蚯蚓腿”的俗称。 一般来说,下肢静脉曲张是逐渐发生、缓慢进展的,初期常常不知不觉,认为不过是一些“青筋”而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患者会发觉自己的“蚯蚓腿”表现越来越重,越来越难看,越来越难受,这才不得不到医院来寻求治疗,或到处去寻求偏方奇药,试图逆转病理进程。 下肢静脉曲张示意图 任其发展是否可行? 然而,部分患者即便因为受不了“蚯蚓腿"的困扰而前来就诊,但对于医生让其积极治疗的建议却还是不以为然,说:都“和平共处”多年了,真有必要立即手术处理?再等等就一定不行吗? 其实,说这些话的患者常常有点“讳疾忌医”,当他好不容易被家人劝来看病时,静脉曲张的表现已经很明显,常常已经合并有瘀积性皮炎、皮肤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等等并发症,再任其发展,其结局就可能是破裂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经久难愈的溃疡,从“蚯蚓腿”进阶成“老烂腿”,还有可能导致截肢的。可不得不慎重啊! 静脉曲张引起并发症(为防不适已作模糊处理) 涂药或服药就可以了? 毫无疑问,对于任一疾病,医生们在考虑治疗方案时,最先考虑的肯定是使用药物内服或外敷,也就是采取所谓的保守治疗方式来治病。但是,药物治疗也不是万能的,许多疾病到了严重阶段,单靠药物是不行的,还得依靠微创介入或外科手术方式才能取得确切的疗效。所以,全面评估并制定适宜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才是治病救人的科学态度。 有些广告一再说,某某药物对静脉曲张可以做到“一涂灵”、“一帖灵”,“再重的蚯蚓腿都能药到病除”,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 要知道,药物治疗对于静脉曲张引起的炎症、水肿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相关症状,确实是有效的,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修复已经损坏的静脉瓣膜,没有办法将已经扩张迂曲的静脉血管恢复正常!而如果不能想办法解决静脉曲张本身的问题,要想治愈静脉曲张就有点“缘木求鱼”了。 涂药不行就必须手术吗? 当然,我们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哦!当静脉曲张不能依靠药物解决办法时,考虑手术治疗就是理所应当了。 不过,目前所谓的手术治疗,并非就一定是要“开刀”“抽筋”,而是可以在影像引导下,实施微创的介入操作(常常被称为介入手术),比如曲张静脉的泡沫硬化术,就是目前优先考虑的超级微创手术方式;另外,利用射频、微波、激光等方式进行静脉腔内闭合术,都是值得推荐的积极治疗方式。这些手术都不会造成明显可见的手术伤口,甚至也不会有明显的疼痛,大可不必“闻手术而色变”啊!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介入治疗前后对比

王芳军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8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简单不粗暴,疗效还特好!介入医生如何巧妙恢复血管通畅?

血管不通的问题究竟有多普遍? 可以说是“非常普遍”!想必各位读者都听过或关注过危及生命的前几位因素,令人闻之变色的恶性肿瘤还只是排名第三,而占居前两位的竟然是心、脑血管疾病。而所谓的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数就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或脑动脉闭塞或不通畅所导致的。如果加上全身许许多多的所谓“周围血管疾病”在内,存在血管不通畅问题的人群,真的就是“天文数字”。假如,我们把所有的人都筛查一遍,成年人全身血管都没有任何问题的恐怕占比已经很小,而在老年人群,则基本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血管不那么畅通的问题。这完全不是“危言耸听”! 肺动脉栓塞,危及生命 有哪些原因可引起血管不通畅? 从血管腔径来说,最大的主动脉、腔静脉、中小动静脉、周围细小血管以及所谓的“微循环”血管,都有可能存在不通畅的问题。从血管的位置来说,无论是心脏、大脑、肺肾等重要脏器,还是胃肠、四肢的血管,同样可能存在不通畅问题。无论是动脉、还是静脉,也还是不能免除这种不通畅的风险。血管腔内的血栓形成、血栓或其它栓子栓塞、血管内膜的粥样硬化斑块沉积、血管壁的炎症、血管壁外的压迫或肿瘤侵袭等,都可能成为血管闭塞或不通畅的病因,非常繁杂。 冠心病血管造影图像 解决血管不通的问题很困难吗? 并不是所有的轻微问题都一定需要大动干戈地进行处理,因为血管本身就有代偿调节机制,50%以下的血管狭窄一般不会出现症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以防止病情进展就可以了。当狭窄70%以上或出现血管闭塞,这时的药物治疗往往就很棘手了,疗效很难保障,有些病例如不当机立断积极处理,就有可能丧失肢体甚至危及生命。而外科手术,如开放式取栓、内膜剥脱、血管搭桥、人工血管重建等,对病例的适应证选择比较严格,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和患者的身体耐受性都是重大考验;对于存在普遍狭窄的大范围血管病变,由于创伤过于巨大,开放式手术治疗更为困难,难以接受。 广泛的动脉狭窄闭塞,内、外科治疗都困难 介入疗法为什么会成为首选? 在内、外科手段棘手的情况下,新型的介入诊疗模式走入前台,成为当今血管性疾病诊疗的首选方法。因为,介入医生借助于自己熟知的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血管成像、DSA血管造影等),在术前或术中可对病情进行精准评估,同时在影像设备实时监控下,利用纤细的介入专用器材,只需要一个针眼,就可以在血管腔内实施诊疗操作。介入疗法,不用切开,却看得更清楚,还不用全身麻醉,适应证宽泛,患者耐受性好,操作似乎显得特别简单,但一点也不粗暴,疗效迅速而持久,术后恢复很快,甚至可以“躺着进来,走着出去”,因而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欢迎。 介入治疗,疗效立见 介入医生有哪些巧妙的手段? 由于影像引导设备的进步和介入器械的创新,介入医生变得越来越“神通广大”。影像设备就是他们的“第三只眼”,可以帮助他们操作介入器械实施远距离的精细操作。新型的血栓清除、斑块旋切、腔内激光等器械可以高效率地清除血管腔内的病理物质,重建血管通畅。而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介入器材,有了越来越多的型号,以适应新的用途,更为医生开通闭塞的血管提供了保障。而介入医生不断推出的抽吸、钻挤、逆向开通、双向会师、内膜下成形、真腔再入、同轴导管技术等操作手法,一个比一个巧妙,是介入医生们聪明才智的具体体现。因此,如果发现血管问题,不妨尽快找介入医生会诊,商讨切合病情的妥善处理办法,以及时恢复血管的通畅。 介入微创取出的动脉内斑块

王芳军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2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肝癌介入

肝癌术后须知 1、重要事项 肝癌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随意中断治疗会让病魔占了上风。肝癌的治疗,提倡个性化综合治疗,在不同时期常常需要调整方案或结合使用多种疗法介入术后反应常常不可避免,但完全可以减轻或消除,请随时反馈自己的不适,遵医嘱执行具体处置方案。 无论是在住院,还是出院休养,除非特别限制,请进食容易消化的均衡饮食,富有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辅助用药多关注护肝、抗病毒、增强免疫,为下一疗程做好准备。术后每天的活动需要与医生进行协商,获取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长期卧床或过度的运动。及时复查复治,争取获得抗癌治疗的最佳结局。 2、用药需求 肝癌早期一般以对症治疗为基础,如止呕、止痛、利尿、通便等,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配合支持治疗如输液补充白蛋白、胃肠外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等。护肝、抗病毒、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制剂等,请遵医嘱执行。结合中医药的内服外敷及其他中医非药物疗法,有可能对您的病情有帮助。您的基础或伴随病症(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需要与医生沟通联合或维持用药方案的探讨。 3、复诊说明 肝癌介入术后,及时规范的复诊,意义很大,很有必要。目的在于评价疗效、调整治疗方案,并评估及时复治或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住院阶段,医生会以每天一次以上的查房形式进行复诊,出院后,则应提请患方及时响应医生的随访,主动报告病情,以便医生判断目前病情是否需要复治、是否存在需要处理的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等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判断。如已按医生要求完成复诊,请忽略。

王芳军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94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术后医嘱,请一定收好 1、术后注意事项 子宫肌瘤或腺肌症虽属2种疾病,但介入治疗方法和术后反应类似,而个体差异却比较大。介入术后反应常常不可避免,但完全可以减轻或消除,请随时反馈自己的不适,遵医嘱执行具体处置方案。每天的活动需要与医生进行协商,获取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长期卧床或过度的运动。无论是在住院,还是出院休养,除非特别限制,请注意均衡饮食,充足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时复查复治,争取获得最佳的疗效。 2、用药需求 介入术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基础,可能需要需要止痛、消炎、止呕,或根据具体情况加用其他药物处理。结合中医药的内服外敷及其他中医非药物疗法,有可能对您的病情有帮助。您的基础或伴随病症用药,需要与医生沟通用药方案。 子宫肌瘤术后复查 1、术后7-10天 子宫肌瘤或腺肌症介入术后,讲究及时规范的复诊,意义在于评价疗效、调整治疗方案,并评估后续处理的必要性。在住院阶段,医生会以每天一次以上的查房形式进行复诊,出院后,则应提请患方及时响应医生的随访,主动报告病情,以便医生判断目前病情,为您量身定制适宜方案。如已按医生要求完成复诊,请忽略。 2、术后1个月 子宫肌瘤、腺肌症的介入治疗,由于没有将病灶切除拿掉,病灶的坏死、萎陷、吸收会持续一个过程,具体时间与病变大小、范围、数目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相关,因此介入术后讲究及时规范的复诊,意义在于评价疗效,以及是否需要复治、是否存在需要处理的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等情况。如已按医生要求完成复诊,请忽略。 3、术后1个月 (1) 术后1月须知 一般而言,子宫肌瘤或腺肌症介入术后一月,术后反应基本消失,如仍有不适,请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鉴于病变子宫的大小不同、年龄各异,术后月经周期的恢复时间会有所区别,不必过于担心,但及时复诊是必要的。一般可以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必长时间卧床休息。活动量和工作量要量力而行,具体情况应与医生保持沟通,获取建议。如有不适,随时与医生保持沟通,必要时可能需要再入院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 用药需求 子宫肌瘤术后一般可能仍需要补血、调经等药物治疗,具体用法须遵医嘱。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用药,需要与医生沟通具体处理方案。如果您的基础或伴随病症,需要与医生沟通联合用药方案。

王芳军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93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术后3天的注意事项 1、医用弹力袜的使用。坚持每天24小时穿着合适的医用弹力袜,维持对曲张静脉的适度压力;更换清洗时避免下肢的下垂和负重,防止血液倒流而失致治疗失效;在弹力袜保护下可以如常生活,适当步行,避免长时间卧床和久坐; 2、注意事项。休息时适当抬高患肢,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血液淤积;如有不适,随时与医生保持沟通,获得良好照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基础疾病及个人体质因素,可能需要配合相关药物治疗。 3、用药需求。如果您的病症出现血栓、静脉炎、淤血、水泡等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可能,需要与医生沟通是否需要抗凝、消肿、止痛、镇静、安眠等药物处理;如果您的病症基础或伴随病症(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需要与医生沟通联合或维持用药方案的探讨。 静脉曲张术后1个月需要关注的事项 1、 弹力袜的使用。一般而言,目前不必每天24小时穿着弹力袜,上床休息睡眠过程中可以脱下,让皮肤好好呼吸呼吸;下床活动时,特别是负重行走、运动时,仍须穿着合适的医用弹力袜,维持对曲张静脉的适度压力; 2、日常活动注意事项。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避免举重,及时处理便秘;休息时适当抬高患肢,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血液淤积;如有不适,随时与医生保持沟通,获得良好照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基础疾病及个人体质因素,可能需要配合相关药物治疗。 3、用药需求。如果您的病症出现血栓、静脉炎、淤血、水泡等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可能,需要与医生沟通是否需要抗凝、消肿、止痛、镇静、安眠等药物处理;如果您的病症基础或伴随病症(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需要与医生沟通联合或维持用药方案的探讨。

王芳军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929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59条记录共6页
王芳军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8560 次
总文章 59 篇
在线服务患者 855 次
患者评价 851 个
获得锦旗 2 个
入驻时间 2019-11-19 10:57:34
王芳军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2 个
医德高尚
2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