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孙浩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3********540

孙浩

主治医师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可处方
99%
好评率
3356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抑郁不是矫情,自检等于自救

抑郁不是矫情,自检等于自救 很多人在感觉自己是抑郁的时候,会下意识否定或压抑那些情绪。 因为觉得多愁善感是懦弱的表现,因为避讳心理疾病而逞强,强行告诉自己: 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 不用去跟朋友说,说了他也帮不上,徒劳添麻烦; ·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别人可以的我也可以; · 但实际上,抑郁不是可耻的事,它只是提醒我们改变自我的契机。 全球1/3到1/2的人,都会在一生的某个时刻,遭遇抑郁的袭击; 经历过抑郁的人,往往能更好地找到人生意义,实现自我。 而且你身边那些看去很阳光、优秀的人,也许也正在经受抑郁的折磨: 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人民日报发布一组惊人数据: 全球抑郁症患者超3亿人,而中国抑郁者保守统计约5400万,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 这意味着什么呢?相当于你微信里的100个好友中,就有约9个人正在承受抑郁症的折磨。 而你可能根本发现不了,就像你察觉不了自己是否已经被抑郁这个黑狗盯上。 抑郁本身并不可怕,我们错误对待抑郁的方式,才让人离深渊越来越近。 如果你最近莫名低落开心不起来,如果你已经长期处在焦虑/高压状态,如果你感到自己开始失控,如果你身体免疫力下降,那么当心,抑郁或许正在靠近你。

孙浩

主治医师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152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一个人开始抑郁的10种表现,你有吗?

生而为人,开心不易。 我们常常会陷入消极情绪中,但很多人无法区分自己是“不开心”还是“抑郁了”。 不开心是正常的情绪周期,抑郁,却是一种身心疾病,不是简单的情绪宽慰就可以缓解的。 我们通过数据,整理了抑郁症患者的前期迹象,你可以结合自身的目前状态自检一下: 01、抑郁症前期的表现 1)孤立自己 总会找不同的理由来拒绝社交,比如内向不擅长社交,比如工作太忙没时间。 开始厌倦关系,和人相处容易沮丧、暴躁或疲劳,于是选择自己独处。 2) 生活杂乱,不讲卫生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房间里的衣服、生活用品、盘子都乱堆着,想找什么东西很难找到; 乱到自己都看不下去,但又没力气收拾。 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太懒!不讲卫生! 事实上,对于一个有抑郁迹象的人来说,环境的布置就呈现了他内心的状态。 正是因为内心混乱,房间才会不堪入目;而收拾,对抑郁患者更是有心无力。 3)睡眠不正常 失眠是最直接的症状表现,也是最损害人身体和心情的; 抑郁的人,即使很早躺上床,即使不玩手机,也很难入睡,或是睡眠很浅,醒来很累。 也有一部分人表现为嗜睡,每天会花很多时间在睡眠上,白天依然精神恍惚、精力不佳。 4)饮食紊乱 可能会长期保持暴饮暴食的状态,明明不饿,但就是要吃很多; 或者没有食欲,像失去了味觉,张嘴吃饭都是件费力的事。 5)失去兴趣,自我憎恨 以前喜欢的明星,最近也懒得去关注他的动态了; 以前喜欢的摄影,不知多久没有碰过设备了。 6)过度的反省自己 认为一定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不断贬低否定自己,对自己做的很多事有羞耻感。 除了这些,抑郁程度严重的人,还会有以下表现: 7)有消极绝望感,即使得到晋升/财富,也开心不起来; 8)总担心不好的事发生; 9)有过自杀的念头,或者做过自我伤害的事情; 10)躯体出现一些药物难以治愈的病痛,比如腰疼、胃溃疡、甚至癌症等等。 你呢?也有过这些情况吗?

孙浩

主治医师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152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家人该如何陪伴抑郁症患者?

当亲人得了抑郁症,作为家属陪伴抑郁症患者度过抑郁症是非常不简单的经历,因为双方都需要耐心跟勇气。尽管是亲人,你也很难体会抑郁症患者是如何感觉到自己是一文不值、无助和无望的。而抑郁症患者感受到的绝望、失落、无力与阴郁,那就像在漫长的道路看不到一丝光亮。 抑郁症不是因为个性上的缺陷造成,也不是懒惰,也不仅是单纯心情沮丧而已。抑郁不是装出来的,作为家属一旦了解抑郁症不是患者自己可以控制的,你可能更容易提供支持与照顾: ❶表达关切之意:明白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不意味着知道他们感觉。畏缩和无法沟通是疾病的一部分,当他想说的时候,你只需倾听即可,不要想把他拉出来。 ❷询问如何帮忙:患者可能没有特定的事让你做,但是他会感觉到你的支持。 ❸给予希望:提醒他抑郁症可以治疗,并且有可能变好,只是需要时间让治疗发挥效用。 ❹增强正向思考:抑郁症患者通常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且专注在过错和缺点上。提醒他拥有的优点,以及他对你的意义何其重大。 ❺保持幽默感:有时你也会感到挫折、生气,但试着不要在抑郁症患者面前吐露,或将气发在他们身上。尽可能利用幽默稀释压力,让气氛明朗,但别拿亲人的缺点开玩笑。 ❻鼓励健康行为和活动:邀请他参加你的活动,如拜访朋友,但不要勉强,也不要期望太高或太快。 有时候要非常努力才能使抑郁症患者相信他生病了,需要请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温和地进行解释,不要问他“你抑郁吗?”或是说“我认为你是抑郁症”、不要批评,只要描述你所看见的,他的行为和情绪变化,然后询问是否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为什么他看起来这么低落。 抑郁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必须帮忙提醒按时吃药,以确定药物是否正确地服用。如果看见进步的现象(作为家属你可能是最早注意到的人),与患者分享你的观察以提供鼓励与希望。如果超过药物作用所需的时间,却没有察觉有进步的征兆,建议再看一次心理专家,也许再寻求其他专家的意见。 以下步骤可助家属照顾者缓解压力: 1、寻求协助不要孤军奋战,召集其他家人或朋友来承担某些责任。如果没有人提供协助,请求他们在某些特定事务上给予帮忙。 2、接受自己的感觉不要隐藏情绪,可以告诉患者你很挫折,但请记得,说“我受够你了!”跟说“我很爱你,但是有时我需要为自己留一点时间”是很不同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缓解自己的罪恶感。 3、为自己保留时间,不要忽略自己的需求,正确地饮食和充足的休息,外出参加社交活动,做自己喜爱的事。 最后,也要不断告诉自己,道路的尽头将有阳光。依靠科学合理的治疗,多数抑郁症患者都会康复,美好的日子就在不远处。

孙浩

主治医师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155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青少年抑郁(1)

全世界范围内,目前在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的来访者中,超过60%是青少年儿童,这项数据从2014年以来每年都在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五分之一的青少年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一般情况下不单单是个人问题,而是家庭问题。 孩子最容易出现抑郁问题的年龄是多大? 按照世界通用的年龄标准范围认定,青少年特指13-19岁的儿童。处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容易产生极端行为,仇视感强,也容易被第一时间干预,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四类举动: 1 态度敷衍,但不发生冲突; 2 态度消极,积极心态较弱; 3 和家长发生冲突,包括语言和肢体冲突; 4 拒绝和家长沟通; 在青少年经常出现的问题中,我们统计了一下,家长最在意、最关注的问题:

孙浩

主治医师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153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青少年抑郁(3)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1、好好说话是不带指责的 带有指责的说话,听者是非常敏感的,孩子会因此不再愿意沟通,甚至会愤怒然后反过来攻击父母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幸福指数取决于人际关系,如果不能好好的说话沟通,情绪就会被压抑,这样压抑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孩子会压抑,很多问题最初的原因都是情绪的压抑。 2、好好说话是没有敌意的 愤怒的时候人们说话是有敌意和攻击性的,好好说话是心平气和地说话。家长不能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把负面情绪牵连到孩子身上,或者孩子没做好事情,没有达到自己的满意程度,就无法心平气和,无法和孩子进行平等的、友善的沟通。 3、好好说话是真诚直接的表达 对孩子不要绕来绕去的说话,要真诚地、直接地表达,这样孩子才不会反感。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父母碰自己的东西,进自己的房间。父母会问:“为什么我不能进你房间?为什么不能碰你的东西?”这种为什么就带着指责。 父母的思维误区认为“我认为我可以这样做”,所以就这么做了,父母没有跳出自己的角度去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孩子不成熟,他是自我的,这很正常,但是父母是成熟的,如果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很自我,就是不对的。 父母应该问“妈妈可以进来吗?宝贝你已经四个小时没有出门了,妈妈有点担心你,饭要做好了,你要出来吃饭吗?” 这样就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和焦虑,孩子是自由的,他会接收到妈妈的爱,知道外界是舒服的,所以他更愿意出来。

孙浩

主治医师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152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青少年抑郁(2)

Part.1 抑郁症是家庭问题在小孩子身上的病症表达 家庭系统是家庭关系质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系统,如果系统内的成员都是完好的,那系统就会处于稳定状态。 家庭系统内的成员彼此互动就会比较健康,彼此的心理状态也会比较健康。家庭成员之间的良性交互所产生的有形和无形的规则,共同构成了这样一种比较稳定的系统。这些成员间形成的特定的交往模式,就被称为家庭系统。 孩子作为家庭中的成员之一,如果罹患了某种心理疾病,那么实际上是因为整个家庭系统出现了问题,家庭关系的损坏造成了容易被影响的小孩出现心理疾病。抑郁症,实质上则是家庭关系问题在小孩身上的病症表达。 Part.2 孩子抑郁之前,经常会出现的四大问题 一.行为问题 多表现为打人和产生攻击行为,还可能存在多动症倾向、自闭倾向。对幼儿园和小学时期的儿童,要根据具体情况直接制定家庭规则,要做到尊重、平等,和孩子的沟通表达一定要具体、直接,态度要温和而坚定,让孩子有“赢”的感受,不要和孩子站在对立面上。 二.情绪问题: 青春期抑郁,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因为情感被隔离,父母不和、家庭氛围不好,这种环境下孩子会更容易抑郁。 在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参与进来,和咨询师一起找到使孩子抑郁的原因,才能在接下来的家庭治疗中及时去调整和改变。作为家长具体要如何改变呢?第一点就是去觉察,第二是要有动力。第三是要有耐心,第四是方法要是对的、科学的,切忌用家长的权威身份去压制孩子的表达或直接拒绝沟通。 三.关系问题: 关系处理不好,孩子会焦虑, 进而可能转化为抑郁,至少孩子会自己感受到被排斥了,会假设自己不被人喜欢,u但实际上是因为孩子自己不喜欢自己。 这说明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低,父母如果自我认同感高,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也会高,如果父母和孩子关系好,一般情况下孩子跟同学的关系也不会太差。一些孩子会早恋,其实喜欢别人是正常的,家长做到正确的引导和性教育就可以了,不要给孩子带上早恋的帽子,否则孩子会因为批评产生羞愧心理。应该平日注意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定期和孩子进行平等交流,出了问题先要相信孩子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但不是支持孩子攻击别人,是心理上与孩子在一起,再去客观讨论事件。 四.学习问题: 孩子可能会偶尔由于去学校会焦虑,所以会出现躯体问题,还可能偶尔不能完成作业,逐渐不能去上学,直至孩子完全无法去上学。 问题的原因可能比较多样,比如和同学、老师的关系不好,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也可能是学习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望,这些情况下需要心理干预和父母的配合。主动和校方、老师沟通,明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遇到的问题,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制定解决方案。

孙浩

主治医师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155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一个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抑郁诊断的年龄标准不断降低。一个共识是,幼儿也会受到抑郁情绪的影响,如果没有得到适时干预,会极大地增加他们未来罹患抑郁症的风险 一个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这是一个难以简单回答的复杂问题。大多数精神障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创伤以及环境压力等,可能都与之相关。 儿童精神疾病的高发有其普遍的生理基础。成年人受困于自己的烦恼,常有种草率的想法,认为儿童的世界无忧无虑。但实际上,未成年人正处在情绪和精神上格外脆弱的时期。 人类大脑的前额皮质主要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包括做出决定、计划,抑制冲动,同时也和社交活动、理解他人和自我认知有关。它是大脑中发育最晚的区域,一直到25岁左右才会成熟。与此同时,由海马和杏仁核构成的大脑边缘系统,用于管理记忆、情绪和感受奖励,一般在15岁以前就发育成熟。这意味着,孩子虽然和成年人一样能够感知情绪、情感,但却没有成年人那种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青春期是抑郁症的高发阶段,也和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看到有着恐惧表情的人脸图像时,青少年的杏仁核比成人的反应要强烈得多。一些针对动物的研究发现,在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后,成熟的大脑会在10天内反弹到正常水平,而处于青春期的大脑则需要3周左右的时间。另一项针对成年小鼠的研究显示,大脑中有一种叫作四氢帕马丁(THP)的物质可以起到类似镇静剂的作用,但对处于青春期的小鼠,这种物质没什么效果。这都意味着青少年面对很棘手的状况:他们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压力,可用来应对压力的工具却更少。

孙浩

主治医师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152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识别儿童抑郁并非易事

如果没有进行专业训练,没有很强的意识,识别儿童抑郁并非易事。青少年仍然还处在探索自己和发现自己感受的阶段,他们可能还没法很好地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甚至可能还不能很好地感知自己的情绪状态。术语叫作“述情障碍”,意思是缺乏对自己内在情绪状态的认知。和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同,儿童抑郁也没有非常明确突出的症状。有时候,孩子频频走神,人们会误以为他们得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不知道他们内心深处正在发愁。有的孩子表现出脾气暴躁,和同学关系变差。还有很多孩子并未表现出对立、好斗,显得内向安静,不被注意。

孙浩

主治医师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152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医治”家庭

抑郁症必须要作为医学上的“病症”来对待,仅仅使用心理治疗通常没有办法让患者好转,药物往往是必需的。 但是,抑郁症患者常常伴随着挫败消沉,需要支持、鼓励、教育和指引。 弗朗西斯·马克·蒙迪莫和帕特里克·凯利指出,在美国,抗抑郁药物一度被视作解决青少年所有情绪低落问题的万灵药,但2005年左右,人们发现这些药物并没有有效降低青少年抑郁患者的自杀率,因为那些引发抑郁或者因抑郁导致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几乎全然被忽视了。 能否在孩子的生活中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是治疗的关键。 “抑郁的典型主观体验就是‘三无’——无望、无助、无价值感。当孩子感受到整个世界的排斥和孤立,对自己发展和维持社交关系的能力缺乏信心,就会倾向于采取回避社交的行为,这导致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或者不愿意寻求支持和帮助,难以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刘华清说,“在过去,人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面,邻里之间关系密切,一个孩子心里有了不痛快,能够找到很多可以倾诉的对象,但现在城市里都是小家庭的模式,邻里也很少往来。再加上人口流动性大,有些孩子从小到大不断地在搬家,也没有办法建立家庭以外的稳固关系,他们能够依赖的人就更少了。一旦在这个小家庭里,父母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持性作用,孩子的处境就会很艰难。” 家长的负面情绪是一种极常见的情况。 “看门诊,有些家长一进门,说起孩子的病情,语速极快,面目痛苦,焦虑情绪扑面而来。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精神科医生,一天的门诊如果遇上几个这样的家长,内心也会被带动得焦躁起来,可想而知孩子日常的心情。我只能和这些家长说:‘我年纪大了,你说得太快我听不清,你能不能语速放慢一点,声音降下来,慢慢讲?’”

孙浩

主治医师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152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妄想(delusion)的详解

妄想(delusion):是一种患者个人所独有、与患者自己有切身关系,且与事实不符的病理信念,这种信念不能被有力的事实证据和理智所纠正,与其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相称。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坚信”,即使其他人都不相信所有确切的事实依据都否定这种观念,也始不能动摇患者对其观念的坚信。妄想核心的判断总是与“我”相关联,并且其信念为患者个人所独有,不为任何集体所共有。凡是妄想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①病理信念;②绝不动摇;③与所处社会文化背景不相称。 根据产生的条件妄想可分为原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和感应性妄想。而以妄想涉及的内容来说,妄想的种类则很多,见于文字的有:关系、被害、嫉妨、跟踪、影响、钟情或被钟情、疑病、诉讼、释意、夸大、发明、改革、拥有财富、自罪、自责、否定、虚无、虫兽寄生虫、附体、着魔、变兽、非血统、损失、贫究、已婚、妊娠、被奸、色情、乱伦、被赦等妄想。若根据妄想内容与患者利益的关系分类,则可将上述妄想粗分成夸大、自责和被豁妄想三大类。 (1)原发性妄想(primary delusion):是一种突然出现的,与当时处境和思路无法联系的妄想。在妄想产生之间患者从未有过类似想法,也没有过任何先入观念。信念在大脑中产生的很突然,一旦出现即绝对确信。这类妄想产生时并不能是以一种观念开始,部分患者以妄想心境妄想知觉、妄想记忆等形式出现。 ①妄想心境(delusional mood):指患者在无特殊客观气氛情况下,突然产生的一种危险逼近的恐惧心情,由此而产生妄想,但到底会发生什么不幸,为什么会发生厄运则不甚明确,随着妄想的明确其恐惧的心情即趋于消失。 ②妄想知觉(delusional perception):指患者在正确感知周围事物,获得清晰映象的情况下,对现实映象和事物意义赋予与病人相关的妄想性解释。 ③妄想记忆(delusional memory):是指患者把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与当前的妄想内容联系起来,对没有精神病态时的事件进行妄想性解释,是对妄想的一种逆行性扩张。 ④妄想气氛(delusional atmosphere):是指患者处于某一境地,突然感到整个气氛异乎寻常,跟往常完全不同,但究竟有何不一样,患者则说不具体,却确信“肯定要出事了”,为此而紧张不安,一旦妄想形成,妄想所氛即随之消失,恐惧减轻。 ⑤突发性妄想观念(sudden delusional idea):指患者无缘无故,突然径直产生并充分形成的一种病理信念。尽管有时这种病理观念尚不清晰明确,但却坚信对其有极重要的含意而立刻全盘接受。产生前既无恐惧性气氛,也无恐惧性情绪,与当时的知觉也无联系。 (2)继发生妄想(secondary delusion):是指在病体验的基础上产生并发菜起来的妄想。其妄想只是对原发障碍的解释和说明。可继发于幻觉、妄想、情绪、异已体验、智能损害等精神障碍。 (3)感应性妄想(induced delusion):又称分享性妄想(shared delusion)。指长期密切地同妄想患者生活在一起,受患才妄想信念的影响而产生同样内容的妄想。虽然忘想信念与源妄想程度相当,但一旦分开,则常迅速消退。 (4)夸大妄想(grandiose or expansive delusion):指自我夸耀和自视过高的妄想,联明、才智、美貌、体力、金钱、财富、名誉、地位、权势等都可以是夸大的内容、常因时间、环境、患者的文化水平和经历不同而表现不一样。 (5)被害妄想(persecutive delusions):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周围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对患者进行打击、陷害、谋害、破坏等不利的活动。加害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施毒、监视、跟踪、搞阴谋、造谣诽谤、以非人道的方式用患者做试验、控制病人的思想或行为或性冲动等。 (6)自责妄想(self-blaming delusion):患者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滔天大罪,对不起别人,对自己贬抑、抵毁、否定等。 值得注意的是,妄想在形成或消退过程中并不十分确信,妄想也不一定会影响患者的全部情感和行为。有时妄想内容与现实并不矛盾,但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不符合客观规律,不是根据客观事实形成的,这种情况仍然应考虑是妄想。 2.类妄想性幻想(delusion-like fantasy):指单一内容的病理信念,内容带有满足愿望或给困难以解释的性质,患者不坚信,内容可随周围的人的态度和暗示而改变。其信念若与处境和其人格相联系则是可以理解的。 3.超价观念(overvalued idea):是指由某种强烈情绪加强了的,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个人信念。一般以事实为基础,对某些事实做出超乎异常的评价,并予以坚持而影响行为,若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则可以理解,超价观念多与切身利益有关,总是长期存在,缓慢进展,往往有一件或几件带虽烈情感色彩的事件作为起点或发展中的里程碑。具有社会可接受性或社会真实性,其信念可与其他人所共有。

孙浩

主治医师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1497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62条记录共7页
孙浩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6408 次
总文章 62 篇
在线服务患者 2028 次
患者评价 3221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6-28 10:50:5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