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夏金校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3********474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

可处方
99%
好评率
267
接诊人数
1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咨询师的8个问题

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心理医师、精神科医师、学校辅导老师,甚至还有心灵导师,这几个不同职业在名称与意义上常被混淆。不同的国家对于心理咨询行业都有不同的名称。 有些在学校体系,例如各级学校的心理辅导人员,包含中学的专、兼任辅导老师等,除了必要的教师执照之外,有些也会经过额外的研究所训练后,拥有额外的咨询或者临床心理师执照,从这边也可以看出心理师出路的多元性质。对于心理咨询和心理咨询师的疑惑,今天我们准备了 8 个问题来做科普。 ①、心理咨询师在哪里工作? 通常咨询心理师常见的工作地点为各级大专院校、国中小学生咨询辅导中心、社区心理咨询所/治疗所、也有在社福机构、企业、医院、监狱等场域执业的咨询心理师。有些咨询心理师,喜欢也擅长从事与心理大众教育相关的工作,热爱科普、推广心理咨询知识,利用演讲、工作室、著书来接触大众,执业场所没有固定的地方。 ②、心理师与精神科医师的差别? 最大的差别在于:是否能开具药物。心理师(包括咨询与临床心理师)不同于精神科或身心科诊所的医师在于,心理师虽然具备精神科相关药物的基本知识,但“没有”开具药物处方的资格。而在医院工作的心理师,在这方面的知识会较在其他场域工作的心理师来得丰厚,在某些国家,心理师是可以开一些基本的药物。但是在国内,心理师只能跟来访者讨论用药的意愿、药物可能的作用与副作用等等。 心理师基本上相信心理治疗发挥效用之处在于专业性的关系与谈话的历程; 相较于精神科医师则是以药物为治疗主要的方式。 但也有一些精神科医师,深谙精神分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除了药物之外,同时也会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而大部分的心理师当个案需要药物的协助时,也会与精神科医师共同合作,协助稳定基本生活以及让咨询/治疗可以更顺利地进行。 ③、心理咨询师与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区别? 辅导老师多是在学校系统内从事教育的工作,以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式引导个体,增进其自我深度了解和自我接纳,且运用自己的思考及判断做出明智的抉择,解决困难,进而使其能充分有效适应所处环境,并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引导之境界,终而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之最后目标。 在学校工作的咨询心理师与辅导老师相比,通常介入方式会更注重学生身上系统性的问题,会以共同讨论的方式、探索尊重的态度,来关照学生的问题,并从旁帮助学生增加适应问题的能力与自我觉察的程度。 工作中,许多未领有咨询心理师执照的辅导老师在多年的专业进修中,也能将自己的能力扩展除了教育之外,具备有咨询的能力。而长期在学校工作的咨询心理师,也能将自己的能力扩展到具有教育的能力。 ④、咨询心理师与临床心理师的差别? 咨询心理师与临床心理师广义来说都在从事心理咨询/治疗的工作,在大部分的情况之下,咨询与治疗是很难以定义的方式来清楚地区分。 两者原先的差别在于,训练的内容与场所,临床心理师在研究所的训练内容上会以病理学、心理评估,并以生物与发展层面来了解、学习人所遇到的困扰,例如抑郁与焦虑对大脑的影响,学习的范围甚至包含了心理神经学、脑波等理论知识。而在医院的学习则包含了各类病房(日间、成人、儿青、安宁)病房轮调,并跟随资深临床心理师、医师做学习。 咨询心理师在训练内容则是以咨询学派、人格发展为主,并以社会、人文的角度切入了解人,考试前的实习也多半在高级中学、大专院校、社区自费心理治疗/咨询所,同样会由资深的心理师督导。 有些人将心理咨询定义为着重于当一般人出现暂时适应不良的状态时,需要找专业的心理师在保密的情况下,互相讨论解决方法、寻求支持、宣洩情绪的管道、帮助自我探索和成长。所以大部分的咨询心理师多在咨询教育场域工作,例如各级学校,社区的咨询治疗所,以及企业与社会机构。 而临床心理师在医院训练中,更加着重于“心理症状”的缓解,针对的族群也多半是状况较严重、受议题影响较深、甚至是有用药需求的对象。也因此,经常会处理不只是一般人适应性上或暂时性的问题,会针对问题状况持续久且偏向人格状态较偏离常态的人,针对个案的身心症状与病征,做更直接的处遇治疗,所以主要的工作场域多在医疗院所。 但在社区的心理咨询或是治疗所当中,心理师在长期的不断进修与训练中,并随着所工作的场域需求,调整工作的方式,以及专业的进修。在同工作场域下,两者的差异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专业的心理师会融合自身经验与过程中知识的累积,形成属于自己的治疗风格,成为所谓的“治疗师”。 ⑤、咨询心理师的专业法规与伦理要求? 心理咨询对专业伦理与法规的要求包括:以协助个案获取最大利益为优先考量、尊重其人格成长与发展,尊重个案的自主决定、自由选择权、公平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与个别差异之个案不带有偏见或歧视的进行咨询、尊重个案之价值观,不强加自身价值观在个案身上以展现自我权力或优越性、避免与个案产生双重关系、亲密关系、性关系,且随时觉察自己的限制,需仅言慎行,遵守承诺,不对个案造成伤害,遵循保密与保密例外之原则。 咨询心理师也被期待与法规上的要求,对个人内在不断的进行探索与觉察的练习、持续进行专业进修、持续觉察个人价值观与个人与人互动界限之限制或变动、深入了解自身性别、性倾向、宗教、种族、社会阶级特权…等等因素,对个案所可能造成的影响。也需要随时有另一位心理师/督导来从旁提醒与协助自身的成长与觉知。 ⑥、心理咨询是什么?跟心理治疗的差异? 心理咨询是什么会因为不同心理师所擅长学派之差异、各自生命经验之不同、以及工作场域(社区、学校、医院、监狱)职业之区别,而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基本上来说,心理咨询,是心理师怀抱着“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对人的关怀”两者,以真诚、温暖的态度协助来谈者面对眼前、过去、未来的困扰的一种专业。 在法规与伦理的范围内保障来谈者的隐私,通过谈话达到理解,经由专业、理性的角度分析,用诚挚与温暖的态度承接情绪,借由知识理论形成计划与方向、通过倾听与接纳提升动力,与来谈者一同面对身处的困境、并合作规划一条走出困境的路。 是否进入到心理治疗,则是端视来谈者的状态、期待与需求,在人格层面以外可以笼统地归于咨询,反之则归于心理治疗。 不论是咨询或是治疗,都是受过专业的训练,咨询或是治疗内的谈话都是具有方向性、目的性、疗愈性、保密性的,心理师所说出的话是经过考虑专业的分析后才说出,且为得是追随个案的脚步或带领着个案前进而说;咨询师不只注重谈话的内容,更注重的是双方谈话内容之外的历程、脉络与意义。 ⑦、心理咨询的过程? 心理师会根据每个人独特的发展与困境的议题,根据本身的性格特质和身处的不同环境下情况,用最适合的方式,通过和案主一次一次持续性的对话、讨论以及练习,来安抚与滋养自己的心。 一般来说咨询中会经历 1.自我揭露-探索。2.自我整理-理清楚。3.自我调整-新的经验。以及 4.自我改变-解决问题等四个阶段。 真实的咨询经验,在理清阶段和新的经验其实是循环出现的,在会谈的过程中,会对于问题现状有了一个整理,对自己的关系有了一个觉察和发现,进而可能会带来一个新的经验。 而改变通常是双向的,有可能是因为内在情绪松动了,所以进而可以改变外在行为的互动;也可能是先做了某些过往不敢做的事情,但发现没那么糟,进而改变了认知或情绪,也更愿意进行调整。 真正实际的咨询历程就是在探索中订定目标,确立一个目标之后不断在理清、调整与改变三者中循环,直到对自己的状态满意为止,或双方对于现状都认为能够称之为一个里程碑,此时就可以讨论是否要先暂时结束。 ⑧、心理咨询的疗效? 其实,根据不同的个案,会带来不同的主题,就算是谈同一主题,不同个案与不同咨询历程,也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只要可以针对个案独特的需求,从旁协助达成个别化的咨询目标,即具有疗效性。 根据不同或同个议题都可能有不同层次的目标设定,这与个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思维程度、所欲解决问题复杂度、以及个人期待有关。 心理师会在前几次评估需求并与个案讨论,将目标订在:情绪支持抚慰、深化探索觉察、实际问题解决、引导行为改变、或是性格改变(需要长时间)……等等不同层次的目标。 当然,咨询目标也会随着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历程转变、现实环境中事件发生的状况、心理师与来访者双方的关系互动等等因素的改变,随时调整。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4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关于躁郁症,您知道多少?

我们中的很多人一天能够工作12个小时以上,情绪高涨,能社交、能抗kpi,彷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打倒我们。 但下班回到家,却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很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为自己的生活感到悲伤。 有时候觉得自己是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优越感,在深夜里激动的难以入眠;有时候又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感觉整个世界都抛弃了自己,没有任何活下去的意义。 当不稳定的情绪在脑子里兴风作浪时,我们总以为是自己矫情,其实真的不是作,而是一种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又名躁郁症。 躁郁症的学名是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因为它既包含躁狂/轻躁狂发作的周期,又包含抑郁发作的周期,患者的状态经常被比喻为坐在情绪的“秋千”或者“跷跷板”上,因为他们很有可能上一秒还在低落,下一秒就情绪高涨起来。 和抑郁症、自闭症一样,躁郁症也是一种情绪病,在全世界,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6700万人患有自闭症,而据统计,躁郁症在中国也有700万。 尽管人们开始了解抑郁症,而同属于精神障碍的躁郁症却依然不为人知。 躁郁症既可以让梵高、海明威、柴可夫斯基等许多世界级的知名人物发挥出卓越的才华,也可以导致高于普通人10倍的自杀率。 中国作家三毛、诗人海子、明星张国荣等也因深受躁郁症困扰而自杀身亡。躁郁症患者25-50%曾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在所有精神疾病中自杀率最高。 歌手卢凯彤坠楼自杀,让躁郁症走进我们的视野。事实上,她先是被误诊为抑郁症,几个月后才确诊是躁郁症。 因为躁郁症临床表现复杂,常伴有其它精神和躯体疾病。相关调查显示,69%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曾被诊断为单相抑郁、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物质滥用等。首次出现肯定的双相障碍临床症状后,平均8年才能得到确诊,发病后大约10年才能得到首次治疗。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很多人都存在误解和困惑,今天为大家介绍“躁郁症”背后的真相。 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并不是24小时都在经历情绪和能量水平的极端变化。 情绪变化的时期,有高有低,可能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其间也夹杂着正常的感觉。 我们把这些转变称为“插曲”,有几种不同的类型: 躁狂:躁狂发作的典型特征是精力充沛,活动频繁,对睡眠的需求减少,以及感到自信或兴奋。但是在充满能量的同时,也会感到烦躁不安。 轻度躁狂:这是一种不那么严重的躁狂,但在感觉不需要睡眠的情况下仍然表现出高能量和高活动。 抑郁:抑郁发作可能会导致一个人感到悲伤、沮丧、疲惫,难以集中注意力、思考死亡或自杀。 混合型:混合型发作是指一个人在经历躁狂或抑郁发作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与之相反的情绪状态的症状。即躁狂的同时也有抑郁情绪。 但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不管受什么类型的影响,都穿插着没有任何症状的时期。 “有一次,当我告诉别人我患有躁郁症时,对方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看起来总是那么快乐。但活泼开朗是我的性格,跟我的症状是有区别的。当我处在症状的时候,我会更加疯狂,确实“戴了面具”,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拥有一切。 也许在别人眼里,也是活泼积极?但这是我的躁郁症,不要跟我的性格混淆。” (Emma,20岁) ②双相情感障碍常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解释说,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这使得双相情感障碍在临床上难以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还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焦虑症,这可能使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更难与其他诊断相区分。 ③临床医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正确诊断双相情感障碍。 首次出现肯定的双相障碍临床症状后,一般8-10年才能得到确诊,发病后大约10年才能得到首次治疗。 “我在1980年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波动,我当时在日历上记录变化规律,以便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计划活动、度假,什么时候最好在家里待着。但我在1988年,才被诊断出躁郁症。”(Mike,66岁) “我最初被诊断出患有广泛性焦虑症和轻度抑郁症,去年被诊断为II型躁郁症。诊断一般是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但双相情感障碍的问题是,它完全依赖于模式。只有在时间轴上不断倒转摸索,才能找出那些规律。”(Emma,20岁) ④每个人躁郁症的经历都是不同的,行为、想法和感受也有很大的不同。 双相情感障碍发作的周期和表现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的严重程度、他们现在正在接受哪些药物治疗、他们以前接受过哪些药物治疗、他们是否在服药等等。 “我高中有段时间,每天都要在外面站着排练16个小时。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但我感到很高兴。”(Emma,20岁) “你觉得自己像超人。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最不现实的目标似乎也很容易实现。”(Mike,66岁) “躁狂发作的时候,我觉得我可以用心灵感应的方式教几百万中国人英语。还有一次,当我洗澡的时候,我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看着我。起初我感到害羞,但后来我克服了。”( Bradley, 54岁) ⑤ 并不是每个人的症状和模式,都完全符合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指南。 根据最新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的临床指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要表现出一定数量的特定症状,才能被视为躁狂/轻躁狂或抑郁症。 “仅仅因为一个人没有达到情绪发作的所有临床标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情绪变化应该被忽视或不进行干预。作为临床医生,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当症状变得不正常时,当思维和行为发生明显变化时,我们希望尽早解决这个问题。”(Wendy Marsh,医学博士,精神经病学系副教授) ⑥ 你不能轻易的从不稳定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如果某人已经处于完全的躁狂/轻躁狂或抑郁状态,就需要药物来治疗这些症状。 如果不了解自己生病时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大多数时候人们并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症状发作了,就会影响他们是否会服用药物。(Galynker 医学博士) 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些药物可以治疗躁狂、轻躁狂和抑郁症,如果及时服用一些药物,完全可以防止症状发作。 在很多情况下,当情绪发作时,一个人会表现出一些早期症状(例如,他们的声音改变了,睡得更少,改变自己的穿着)。 但对于很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他们的情绪可能在被意识到之前就改变了。所以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出了问题非常的重要。一个人应该对这些早期症状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识别出这些症状,并在病情恶化前实施适当的治疗。 ⑦在未来的余生中,你必须学会管理双相情感障碍。 Marsh博士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终生的诊断,通常开始于青少年晚期或20岁出头。” “理想的情况是,在第一次情绪高涨发作后不久,相关专家和临床医生就会告诉他们,在他们的余生里都有再次发作的风险。” 因此,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很有可能终生都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Emma说:“这些症状不会神奇地消失,需要通过接受治疗、服用药物、花费时间和精力来与之对抗。” “患有精神疾病就像得了感冒,只不过是大脑患上了感冒,有时候我需要多睡一会儿。有时候我没有胃口。我需要药物来帮助我度过这个过程。”(Emma,22岁) ⑧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不是疯子,他们不危险。 Emma说:“我认为人们有时会误解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是‘疯子’。”她补充道:“这只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也不明白生活在其中意味着什么。” “人们认为你没有能力做出合乎逻辑、理性的决定。”(Andrea 41岁) Gracie今年30岁,今年7月被诊断出双相情感障碍。 她希望:”能笑是因为真的快乐,能够哭仅仅是因为电视剧真的很悲情,可以伤心但不是待在那个状态里,似乎永远走不出来。” 躁郁症不是疯子,他们也想控制局面,却无可奈何。发病时他们可能无暇顾及别人的爱,但他们仍然懂得尊重别人。 他们只是被脑中的那些痛苦折磨得筋疲力竭,不再对周遭的一切感兴趣,光是克制自我厌恶和自杀的念头就耗尽他们所有的力气了。 ⑨ 躁狂并不一定是愉快的经历。 Marsh博士说:“许多人认为,躁狂总是一个很棒的空间——我可以做任何事情。”“但躁狂对某些人来说真的很痛苦。” 她解释说,在感到“自信满满,无所不能”的同时,你可能仍然同时经历着抑郁症状,焦虑和愤怒也会伴随其中。 ⑩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公开谈论这个话题是很困难的。 “我觉得自己不能向雇主承认自己患有(双相情感障碍)。41岁的Joey被诊断出患有II型双相情感障碍和阿斯伯格综合征,他说,“如果我得了癌症,我的一切就会被接受,人们会把炒好的菜带到我家,而不是炒了我。” 由于社会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度较低,大众会先入为主的把双相情感障碍和“疯子”“危险”这样的词汇联系起来,患者能够得到的关注和尊重并不多,甚至身边的亲人都会忽略他们的感受。 ⑪双相情感障碍应该像任何其他慢性疾病一样被认真对待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就像癌症和心脏病一样致命。 人们不明白这一点,认为这种障碍很容易治愈或克服,但事实并非如此,”Mike说。 “最近,有人对我说,‘看一部好电影,你会感觉好一些,’”Mike回忆道,“在我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有躁郁症的症状,爸爸会对我说,‘给自己找个新女朋友,你会感觉好一些。 但其实躁郁症并没有这么简单。它是一种复杂的,很难控制的疾病,但人们对此并不了解。 ⑫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躁郁症来帮助我们所爱的人 “尽可能多地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患有II型双相情感障碍的25岁Nina说,“有很多适合家人和朋友的书。” 现年54岁的Bradley利患有I型躁郁症,他在48岁时首次出现这种症状。他分析到,一个可靠的、知情的支持系统是帮助双相患者控制治疗的关键。 他建议:“如果这个人否认自己的病情,那么朋友和家人需要进行爱的干预,表达我们对他的担心,劝说他去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个评估。” “他们需要一起去看一位厉害的精神病医生,然后提供帮助,以确保他们的药物定期服用。”(Bradley,54岁) Galynker博士也认为,家人和朋友可以通过改变游戏规则,帮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管理他们的疾病。 他建议,如果你所爱的人愿意接受治疗,你应该和他们一起去,让他们知道自己正在服用的具体药物,以及治疗的目的。 ⑬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以过正常快乐的生活 “人们没有意识到有很多人患有这种疾病,包括大公司的领导人和音乐家。我们经常被别人看做有缺陷,但事实却恰恰相反。”(Bradley,54岁) Emma说:“我在管理着自我的情绪,我读着全日制大学的同时做着两份工作,我能够正常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Andrea想提醒其他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并不一定要受苦。“不要评判,也不要做出假设。许多著名的、有才华的、富有成效的人都患有躁郁症。”(Andrea 41岁) 如今社会快速发展,我们的压力都越来越大了。情绪生病甚至变成了比我们身体生病更加普遍的一件事。 当你的情绪出现问题时,不要慌张,请正视它的存在,像对待感冒、发烧一样,去治疗它。如果身边的人出现了情绪问题,请不要把ta当成疯子、怪物,请给他一些尊重和帮助。 在精神障碍性的疾病面前,我们已有证实有效的医学可以治愈,当自身或别人的情绪出了问题,积极的寻求医学的帮助,是对躁郁症最负责的方式。 我们还能做的,是对生命中未知保持一颗敬畏的心,要相信生命本身的力量。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6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高发

上一秒悲伤到不行,下一秒又哈哈大笑,如此极端的情绪转换,有点类似于精神心理科中的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是一种比抑郁症更可怕的病,上一秒还狂躁的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站在世界之巅,灵感迸发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下一秒就抑郁到觉得自己是个废物想自杀,活着毫无意义。患者体验非常痛苦,相当于从躁狂的高峰跌到重度抑郁的低谷。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高峰年龄为 15-19 岁。很多研究证明,大约 3/4 的患者是在 20 岁以前发病,大约 50%的患者在 15 岁左右发病。由于发病早,因此不一定每个人都出现非常典型的症状,常让人误以为是个性、性格的问题,只是青春期的叛逆,是“不良少年”;有的人也可能有较多不良行为,如抽烟、喝酒甚至吸毒等,因此确实很容易被误诊和漏诊。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还未明确,但与遗传、环境、家庭关系、遭遇重大变故等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可能还与烟酒等物质滥用、病毒(如弓形虫、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其中要引起重视的是,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同为遗传率最高的精神障碍,遗传率可高达 80%。 家庭、社会环境也是造成青少年罹患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因素。体罚、父母关系紧张、遭遇紧张的人际关系、被长期欺辱等都是重要原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其特点,这个时候他的自我意识萌发,有很强烈的自我表达、独立的意愿,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容易发脾气等不成熟的表现,家长也不用孩子一有暴躁的表现,就说孩子“叛逆”了,而要学会尊重孩子、倾听孩子、欣赏孩子,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但如果孩子出现持续 2 周以上的情绪暴躁或抑郁,则需要密切关注,严重者,如出现厌学、行为冲动过激,则建议到医院专科进行就诊筛查。 2015 年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发布了《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从临床评估、诊断、治疗、管理、监测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提出了全面治疗、优先原则、提高患者依从性等综合性治疗方法。 在医院的临床实践中,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三类。 药物治疗。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主要有心境稳定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物三类,用药种类因人而异、因疾病类型而异(药物治疗是基础,如果有必要,也会联合一些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有改良电抽搐治疗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心理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所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应该接受疾病健康教育。此外在疾病稳定期,认知行为治疗、人际与社会节律治疗、家庭聚焦治疗、以及同伴支持都是比较合适的辅助治疗方式。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3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重新认识抑郁症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或身边人焦虑抑郁的频率越来越高,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抑郁的情绪,但如果抑郁情绪长期持续存在而不能缓解就可能会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是什么? 抑郁症主要是一种以抑郁情绪为突出症状的一种心理疾病,忧郁和厌世心理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又称抑郁障碍,是最常见一种的精神障碍疾病,是大脑发生了功能性病变或器质性病变而出现持久性的情绪低落、兴趣衰退。 抑郁症不是“心灵的感冒”,我们很难直观地判断一个人的大脑是否受到损伤,大脑的病变也悄无声息。我们只能观察到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会误以为开导、激励一下抑郁症患者,就会慢慢好起来。但是,由于不了解抑郁症,我们某些善意的帮助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病情。 那么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有那些? 情绪的改变,出现心情压抑、沮丧、情绪淡漠;甚至焦虑、恐惧、易怒、夜间加重,有时候表现为比较孤独,不愿见人或者是伤心流泪;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 自我评价降低,表现为自暴自弃、自罪感,对身边的人充满了敌意,与家人、朋友关系不协调。 对生活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出现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劳,严重者可以出现绝望。 思维迟缓,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在早期会出现情绪低落、精力缺乏、幻听幻觉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自杀的行为。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抑郁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并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受到情感、身体的双重煎熬,对家庭、工作和社会都带来很大损害。 抑郁症的治疗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治疗因人而异,患者和医护人员应共同努力,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恢复健康非常重要。虽然抑郁症属于精神障碍疾病,但是只要经过积极的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3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天才病"躁郁症是自杀率最高的心理疾病

“躁郁症 ,顾名思义,是一种狂躁和抑郁症状都会出现的心理精神类疾病,它也叫双相情感障碍,它还有个别称,叫做“天才病”。为什么很多我们熟知的天才级别的人物也有躁郁症。包括英国首相丘吉尔、海明威,以及玛丽莲梦露等等著名的明星,都曾经有躁郁症的困扰,作曲家韩德尔甚至是在躁症发作得最厉害的 24 天内,完成著名的《弥塞亚》。 躁郁症的发病高峰期出现在 15 岁至 24 岁的人群中,复发率非常高。发病原因除了基因遗传外,遭受到剧烈的压力时,也会诱使一些人发病。 根据美国国家精神疾病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按比例来算,全球可能有超过 6000 万的人患有躁郁症,患有躁郁症的人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 20 倍,有 1/3 的躁郁症患者曾试图自杀,其自杀率在所有诊断的心理疾病中是最高的。 为什么躁郁症会是自杀率最高的心理疾病?还不是单一的狂躁症或者抑郁症呢?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患者情绪的在两个极点间转变过快,导致人无法承受的失落感和落空感,躁郁症会导致一个人的情绪、心境和精力水平急剧变化,从最低水平变化到最高水平。临床表现的特点,既有躁狂表现,又有抑郁表现,可能单独发作,也可能混合发作。 躁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狂躁症、抑郁症以及稳定期,稳定期的时候跟一般人一样,狂躁症跟抑郁症,都是情感性的情绪起伏为主。如果想更多地了解躁郁症,这里推荐大家可以观看余文乐主演的电影《一念无明》。 狂躁症发作时,患者的能量会很高,信心满满,容易滔滔不绝,活动力变多,甚至不太需要睡觉,严重的甚至会有无节制狂购乱买、轻率的性行为或愚蠢的商业投资较严重的问题。 而抑郁症发作时,则恰恰相反,患者的心情低落,觉得活着比较没有希望,对大部分事情失去兴趣,出现与抑郁症类似的症状。 躁郁症的治疗方面,主要还是要依靠药物以及心理治疗,另外,家人的陪伴以及自己如何处理情绪,都是蛮重要的事情,荣新奇表示,由于躁郁症的复发率较高,一定要配合服药治疗,比较好控制病情。 但是,当躁郁症出现在你的身边,可就比较严重了。如果周遭的人,出现了异常的行为,可能就要留意是否要就医了。通常躁症是比较好观察的,例如连续一个星期都异常的亢奋,还很少睡觉。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高低差距太大,高的时候很高,低的时候很低,虽然没有达到躁期或郁期,但如果情绪比较兴奋且持续一两周,或是心情低落持续两三周,都需要考虑是不是躁郁症的前兆。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6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家属的理解与正确做法是抑郁症患者的良药

抑郁症不是矫情,也不是懒惰,更不是装病,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患上之后,生不如死,痛不欲生。患者这时往往失去了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他们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低落的、是绝望的、是消极的、是处处都是负面和不好的。 这些状态也都是患者自身无法控制的,处于这种状态,患者也极其容易被人误解,认为他们是装病和矫情、懒惰、逃避现实等等,进而伪装出来的。如果你是这样的认识和定义,那么无疑不是对患者自尊心的践踏和打击。 而大多数的患者在面对这种不理解的声音时,通常表现为无力反抗,因为他们没有力气和精神来反抗这些东西,只能默默的痛苦和伤心绝望,他们或许会采取不理会、抗拒、发脾气来进行本能地抗议。 但是这些抗议,又给家人造成了伤害,而家人又不能理解患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极大的误会与不同的频率。 所以我们家属在陪伴的过程中,应该多点尊重患者的内心世界、多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不是每一个患者的需求都是一样的,结合患者的个性和实际情况去顺应和满足、多学习这个疾病的相关知识,更好的了解疾病的特征,做到最大限度的包容和爱护患者脆弱的内心。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我们家属要做到不盲目焦虑,保持一个淡定平静的心情去看待患病的亲人,他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就只是一个心灵感冒而已,我们既要做到不夸大问题,也不去轻视问题,遵循科学,积极治疗且顺应患者的意愿,去面对抑郁症,只有这样才是科学和较为妥当地陪伴。 在这里不建议家属私自给患者用药治疗,也不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去给患者服用什么药物,以及不能私自加减药量。精神疾病的药物是非常严谨的,我们不是专业人员,也不是医生,千万不要盲目行事,否则后果会适得其反、甚至不堪设想。 总之,家属要始终记得带患者定期复诊,遵医嘱服药就是安全和有保障的。这是我关于药物的建议。 除此之外,家属要有一个长期战斗下去的心理准备,不可过于着急,抑郁症不可能两三个月就完全好了的,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完全康复,最少得一年左右,所以时间没有到,请按耐住自己焦虑的心,耐心等待陪伴,乐观鼓励患者多运动和培养兴趣爱好,是走出抑郁症的有效手段。 同时,我们家属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心,多去看患者的改变和长处,必要时积极地给予他们一些认可和赞美,这些都是帮助患者走向康复的精神动力,也能帮助我们自身改善焦虑的情绪。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3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扭转遗传易感性是治愈抑郁症不可缺少的程序

患者的抑郁症持续陷入复发循环的话,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患者易感性的扭转,因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随时会把患者打回原形。患者需要提高生命中的“底层能量”来对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这个“底层能量”是患者安全感的基础。 遗传易感性叠加环境因素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如果缺失遗传易感性,单单是环境因素的存在,抑郁症发生的几率很低,除非存在重大的应激事件发生。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有26%的人患上抑郁症,但我们绝大部分人还是免疫了。毕竟完美的原生家庭并不多见,幸福的童年生活也很稀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对每一个人都一样。 和抑郁症打交道越久我们越会发现,家族里抑郁症患者很少是以独立个案出现,家族中个别成员或多或少存在类似心理问题,这就是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 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属于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表观遗传,它是由一代一代个体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模型。(环境因素通过个体细胞膜的受体进入细胞内部影响了细胞分裂,进而影响遗传表达)。 面对同样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创伤,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更容易陷入抑郁情绪。 一位略显疲惫,语气充满焦虑的父亲说:我女儿从小就是个很乖的姑娘,我们都很爱她,她学习很勤奋,成绩在班里一直很优秀。平时在家她也爱帮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弟,目前就读一所名牌大学医学方面专业,不过现在休学在家了。去年7月份女儿的情绪出现了问题,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和中度焦虑症。我们那么爱她,她怎么会抑郁呢? 女儿的回答则是另外一个说法。她说她现在既感觉内疚,因为她认为她是一个完美的女儿,她觉得她辜负了父母的期望;然而内疚消失后,愤怒和怨恨的感觉又来了,她怨恨父母对自己期望太高。她说父母的过高期望让她的神经一直处于紧张当中,她骨子里想逃离父母。她现在无法继续学业,难以集中精神,睡眠障碍很严重,特别容易哭,有时一哭就是几个小时。 当问到父母以及家族成员的精神状况时,女儿说父亲很敏感,负面情绪较多,经常唠叨单位里的不满,胆小,压力大了会退缩,会躲避。父亲哥哥的女儿也是抑郁症患者。 父母的过高期望不是女儿抑郁的唯一因素,高期望叠加了孩子体内的遗传易感性才是抑郁症发生的真正原因。 一位饱受复发困扰的抑郁症患者说,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对外人看来一个不起眼的变故都可能让她再度陷入抑郁。 所以,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必须扭转,否则患者很难逃出复发的恶性循环。 通俗地说,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就是患者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高敏感性,这个高敏感性让患者的安全感降低,进而不认可自己,对自己的高要求不断加码。 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已经由一代代人的心理刻入个体的生理层面,它已经融入生物体本能的一部分。扭转遗传易感性也必须从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同时着手。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但我们的身体会感觉到改变的发生。 从生理层面讲,遗传易感性来源于体内荷尔蒙能量和脑内的神经递质,众多荷尔蒙激素是脑内神经递质的生化基础(性腺荷尔蒙是体内合成5-羟色胺的核心材料)。 激活体内荷尔蒙能量和平衡脑内的神经递质是扭转遗传易感性无法绕开的路径。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6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双相障碍会导致记忆力减退吗?

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可能会影响大脑中负责记忆和认知的部分。 和许多其他心理疾病一样,双相情感障碍很复杂,它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甚至可能因情绪发作而异。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的症状之一是记忆和认知问题。一些患者报告短期和长期记忆有问题,难以集中注意力,并且经历过快速的思维。 双相情感障碍如何影响记忆和思维? 注意力分散和思绪奔腾,是躁郁症的常见症状。一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会出现与记忆和思维相关的症状。 如果你得了双相情感障碍,你可能会在记忆中遇到失误或空白,有人将其描述为感觉散漫和健忘,就像置身于“脑雾”中。 2015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双相情感障碍病情的发展,思维可能会恶化。另外,根据 2017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躁狂发作期间,延迟记忆和注意力的损害会增加。在躁狂发作期间,语言流畅性会降低,还可能会产生认知缺陷的问题。 双相情感障碍和大脑变化 双相情感障碍与记忆相关的影响,可归因于大脑的变化。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脑部结构中,可以注意到的变化之一是皮质变薄。2020 年的一项研究学习发现,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在其左侧岛盖部、左侧梭状回和左侧额叶中,额叶皮质中的皮质灰质较薄。 皮质变薄是衰老的自然组成部分,可能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例如,阿尔茨海默症和痴呆症。 而在 2021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这种变薄在躁狂发作期间更为明显。 除了皮质变薄之外,还有一些证据表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可能会经历大脑中神经元的损失。 在 2020 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建议,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可能会经历大脑中负责记忆的部分神经元大小和密度的减少。他们还注意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一些大脑结构(例如,海马体和杏仁核)的体积与常人相比,存在微小差异。 双相情感障碍和痴呆 很少有研究探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患痴呆症的几率。但是,2017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病史可能会增加老年人患痴呆症的几率。 双相情感障碍可以被视为一种可能导致某些人痴呆和认知障碍的进行性疾病,肥胖、吸烟和药物滥用等其他因素,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的几率。 然而,目前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双相情感障碍和痴呆之间的联系。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选择,通常涉及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 1.药物治疗 药物通常用于控制躁狂和抑郁发作。 电话等情绪稳定剂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也可以开具抗惊厥药、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 2.心理治疗 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可以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提供支持和鼓励: 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 为患者提供情绪管理技能; 帮助患者管理期望并设定治疗目标。 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遇到记忆和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有助于记忆和认知的补充剂也可能会有所帮助。但是,目前缺乏关于补充剂和躁郁症的安全性研究。 医疗保健或心理健康专家可以提供有关“哪些补充剂适合你”的信息。 3.其他自助策略 尽管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的认知和记忆方面的功能有所损伤,但你可以尝试将其影响降至最低。 (1)考虑列清单和做笔记 制作每日待办事项清单,可以帮助你跟踪自己的每日事项;而在重要的会议、电话和活动中认真做笔记,有助于决策和回忆信息。 (2)尽量保持井井有条 保持井井有条可以帮助你跟踪重要的事情,无论它们是实物,还是你想要记住的信息。 例如,尝试将你的随身物品(如车钥匙、钱包或钱包)留在指定位置。这可以使你在需要它们时更容易记住它们的位置。 同样,在智能手机或冰箱记事本上放置一个应用程序等记录提醒的特殊位置,可能会有所帮助。 (3)保持规律的作息 保持每天按时作息和运动等习惯,可以帮助你保持正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或缺乏变化,可能会让人不知所措和心慌。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4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情绪忽高忽低,要警惕患躁郁症

根据统计,全球约有 1~4%的人患有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在患躁郁症的性别比例上没有太大区别,一般影响 15~30 岁之间的人群,平均发病年龄在 18~20 岁,在 65 岁以上的人诊断患有躁郁症的几率很低。 导致罹患躁郁症的风险因素 躁郁症可能是调节情绪的大脑中化学物质紊乱所造成,导致躁郁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研究发现,如果亲近的亲属(例如:兄弟姐妹或父母)患有躁郁症,则患躁郁症的几率较一般人高,因此怀疑躁郁症可能与遗传有关,除此以外,可能导致、触发或加剧躁郁症的因素还包括:吸毒或酗酒、压力过大、创伤性事件。 此外,大多数患有躁郁症的患者,都会有另外一种心理类疾病,例如:焦虑症、药物滥用疾病、多动症或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等。 躁郁症的类型 根据 DSM-5 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标准,躁郁症较常见的类型包括:这类患者至少有一次完全躁症发作,且维持一周以上,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严重的抑郁症和轻躁症期。严重的躁症发作可能出现自杀、暴力行为、攻击性,精神病(妄想或幻觉),并使其他人遭受伤害的风险。 这类患者没有一次完全的躁症发作,会经历轻微的躁症时期(精力和冲动增加,但没有完全型躁症症状那么极端)及重度抑郁症发作并且交替发生,因此躁郁症患者通常无法轻易识别出躁症,或者仅在郁症时期寻求帮助。第一型双极性疾患及第二型双极性疾患最大的差异,在于是否有完全的躁症发作。 那么,很多人可能会问,家人或朋友情绪忽高忽低,就是患躁郁症的前兆吗?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躁郁症病症一般有如下表现: 在一周内至少有一天大部分的时间,至少出现以下 3~4 种症状,方可诊断出躁症或轻躁症,躁期可能持续数天或数月,症状包括: 情绪高涨、欣快、思绪翻腾、过动、大声说话、缺乏自我控制、夸大的自尊心(妄想过度,误以为拥有特殊能力)、过度参与活动、判断力差、粗鲁行为、过度冲动、冲动消费、暴饮暴食、大量饮水、吸毒、性滥交、判断力变差、容易分心、几乎不需要睡眠(睡眠时间短或没有睡眠,仍觉得精力充沛)、容易激动或愤怒、脾气不好。 在 2 周内发生至少 5 种下列症状(且至少一种症状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或乐趣),症状包括: 持续的悲伤、空虚、自卑、流泪(儿童和青少年对于沮丧的表现可能为愤怒或烦躁)、几乎每天觉得疲劳或嗜睡、减少所有或大部分活动的兴趣或娱乐、睡眠障碍、过度嗜睡、无法入睡(失眠)、饮食失调、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未节食情况下)、暴饮暴食和体重增加(每月体重>5%)、孩童体重未达预期的增加、几乎每天觉得生命无价值或绝望、几乎每天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或做出决定)、反复想到死亡或正在考虑或计划自杀。 如果您或您家人有以上症状,建议去正规医院或心理咨询工作室就诊确定,千万不要耽误病情导致错误最佳治疗时间。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67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9条记录共4页
夏金校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776 次
总文章 39 篇
在线服务患者 192 次
患者评价 261 个
获得锦旗 1 个
入驻时间 2020-10-27 14:46:45
夏金校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192 人
随访中的患者 0 人
夏金校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1 个
济世良医
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