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夏金校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3********474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

可处方
99%
好评率
267
接诊人数
1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心理专家:面对抑郁患者这些话最好不要说

当你身边的人得了抑郁症时,提供善意的建议和帮助是我们都可以做的,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去帮助才合适,尤其是当你不了解抑郁症和精神疾病的本质时。你要时刻提醒自己,抑郁症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当你与他们谈论他们的抑郁症时,你的一些不经意的话语很容易伤害到他们。抑郁症患者会比较敏感,有些话语你可能觉得是在安慰他,实则是在“迫害”他,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建议,面对抑郁症患者,这些话千万不要说! 1、不要说一些应付式的简化话。 “振作起来” “笑一笑” “开心起来” “会过去的” 这些你觉得善意的话语,在你看来说出来能安慰他,但其实由于它们过于简单化了,导致患者听得过多而烦躁,且一些简化的词汇会让你觉得因说而说,过于应付式。他们也想“笑起来”,“开心一下”,但他们不能“决定”是否快乐。 2、不要表达质疑。 “你看起来挺好的啊” “你看起来并不难过!” “你现在也挺开心的嘛!” 个人的外表并不一定反映他内心的感受。许多精神疾病都是如此,但有时被认为是隐形的慢性疾病和病症也是如此。因此,请避免说出上面的话语。如果有人以怀疑或不相信的态度回应,这可能会让抑郁症患者觉得和别人说自己抑郁症没有安全感。 3、不要说抑郁症不痛苦。 “不可能那么糟糕。” “还可能会更糟糕的。” “你觉得 你过得不好……” 避免对感觉最差的人进行比较或进行“竞争”。这样做没有帮助,而且会让抑郁症患者觉得你在减少他们的经历,或者没有真正倾听他们告诉你的事情。 4、不要责怪。 “你怎么老动不动就哭” “这是你的错。” “是你自己的原因导致的。” 听到这句话的人可能也会感到受到攻击,好像他们被指责“编造”或谎报自己的感受。抑郁通常不仅存在于一个人的大脑中,也存在于他们的身体中。有很多抑郁症的生理症状包括慢性疼痛,这是非常真实的。抑郁症是一种不经治疗就无法改善的疾病。 5、不要让他内疚。 “你只考虑你自己。” “不要只顾着自己” “你想得太多了。” 有时看起来,抑郁的人似乎很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自私。避免发表让他们感到羞耻、内疚的评论。如果你不知道该说什么,记住,你所知道的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你不小心说了这些话,你的话可能弊大于利。如果你认为你过去说了一些伤人的话,道歉也是可以的。你可以和他解释你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你不明白。如果你的话在过去没有什么帮助的话,道歉可以帮助他觉得更好。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3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0个不应忽视的重度抑郁症症状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尽管它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它还是存在个体差异。重度抑郁症(MDD),也被称为临床抑郁症,其症状可以表现为绝望和易怒,也可以表现为沮丧和疲惫。 我们经历偶尔的悲伤是正常的,这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当它成为一个持续的问题时,有时却容易被忽视。 重度抑郁症,它不仅仅是一个感觉:它是一种使人衰弱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悄悄潜入你生活的每一部分,激起大量的想法和情绪,让你觉得几乎失能或者生活不值得。 印第安纳大学的临床精神病学家 Anne H. Gilbert 医学博士说,重要的是要记住,这种感觉不是你的错,抑郁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通常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因。事实上,根据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抑郁症的发展是由遗传、环境或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许多因素是你无法控制的。 即使这种情况感觉非常严重,但许多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后开始感觉好转。要想获得帮助,第一步是认识到抑郁症的迹象。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 中列出的标准,如果你在至少两周的大部分时间里经历了前两个症状中的一个(以及至少四个其余症状),那么你可能正在经历某种形式的抑郁症。 你总是感到悲伤、绝望或空虚:如果这些情绪让你感到难以承受,似乎没有特定的触发因素,而且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就要密切关注它们。 你对以前的激情不再感兴趣:抑郁的特征通常是失去做你曾经喜欢的活动的动力。例如,如果你一直热衷晨练,但突然觉得锻炼是你最不想做的事情。 你感觉你快要崩溃了:易怒对每个人来说看起来都不一样,但是你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变得很烦或愤怒,导致你和你最好的朋友或伴侣打架。 你精疲力尽:你可能觉得很难起床,甚至没有精力给自己做午饭。 你的睡眠时间出现紊乱:尽管坚持一贯的睡眠规律,但你可能在晚上难以入睡。或者你会觉得很累,以至于你一直睡过了头。 你无法集中注意力:集中精力工作似乎是不可能的,你可能会感到困惑或感觉自己处于阴霾之中。你也可能很难做决定。 你的食欲变化真的很明显:有时你根本不吃东西,或者吃得过多,这可能会导致体重减轻或增加。 你正在面对无法解释的疼痛:据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数据,抑郁症实际上可能是肌肉疼痛、头痛、胃痉挛或消化问题等身体症状的原因,这些症状经过治疗后似乎也不会好转。 你会感到极度不安或昏昏欲睡:你可能无法安静地坐着,或在没有明确原因的情况下感到不安,或者你的行动和反应可能比正常情况下慢得多。 你会有自残的想法:在严重的情况下,抑郁会导致死亡或自杀的想法。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至关重要的是联系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在当地医院诊所寻求医疗服务,或拨打自杀预防热线。 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状不同吗? 研究表明,抑郁症可能发生在三岁的孩子身上,但孩子并不总是表现出典型的抑郁症症状。例如,年幼的孩子(3 到 8 岁之间)可能会抱怨更多的疾病或疼痛,更易怒,表现出焦虑的迹象,或行为不端。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可能会开始出现更典型的重度抑郁症症状。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梅奥诊所的说法,这包括以下几点: 他们经常悲伤或易怒。 他们不想做有趣的活动,比如出去吃冰淇淋。 他们比平时吃得多或少。 他们有自我毁灭的行为,在学校惹麻烦。 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 他们说自己感觉很糟糕。 他们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沮丧或生气,比如洒了水。 他们不再和朋友出去玩。 他们很难做决定。 他们开始酗酒或吸毒。 西雅图 UW 健康港湾医院的临床精神病学家和住院精神病学主任 Heidi L. Combs 博士说,我们都记得童年时的喜怒无常,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关注儿童或青少年真正剧烈的行为变化是很重要的。例如,他们突然不和朋友出去玩,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也不去参加体育锻炼。这些事情都能让我觉得这个人可能正在痛苦挣扎中。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3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效果不好,本质上并不是药物疗效不佳,或者患上了难治的疾病,而主要跟患者自身的对疾病的认知密切相关。很多患者有一些“病毒性”想法:抵触疾病,疾病耻辱感,这些想法会限制患者去配合治疗。所以,想要让患者更好地恢复,首先要消除患者对于精神疾病的一些错误的观念。 错误认知 1:精神疾病无法被彻底治愈,治疗与否不重要,而且去精神科看病让家属和患者觉得难以启齿。很多患者和家属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持有悲观消极的态度,他们认为,大部分的患者一旦患上精神疾病,多半是经历“治疗-复发-再治疗-再复发”模式,最终干脆放弃治疗。但是,这其实是因为大部分患者陷入了一个错误的循环中,大部分患者会因为自身无法接受精神疾病这一诊断,进而排斥治疗,无法做到遵医嘱坚持规范化治疗疗程,有的患者甚至在治疗早期就自行停药,最终导致疾病复发,甚至难治。因此,家属需要不断鼓励患者对精神疾病采取无羞耻的接受,我们可以让患者将其所患精神疾病与其他内科疾病做类比。比如告诉患者:他所患的精神疾病就和感冒,溃疡,高血压等疾病一样,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都是由于各种致病因子导致的一类使得机体处于不健康状态的疾病,只要配合医生接受正规有效地治疗,就能恢复健康的状态。不应该觉得耻辱,甚至为此放弃治疗。 错误认知 2: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让人变傻,变蠢?很多患者和家属一谈到药物治疗,都会直摇头,甚至觉得是药物导致患者越来越傻,越来越蠢,他们大多只愿意接受心理治疗。但是其实在很多精神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单纯依靠心理治疗,根本无法改善患者的一些临床症状,尤其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而且,大多患者在精神疾病急性发病阶段,本身也会出现大脑功能的失调,尤其是认知功能的损害,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工作能力下降等。只有通过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后,才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大脑功能。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在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的早期会有镇静,疲乏无力感等药物反应,但是这些副作用大都会在 2 周内慢慢消退,建议家属和患者减少对于药物治疗的顾虑,坚持按疗程服药,减少复发的概率。 错误认知 3:电休克治疗就是电击患者吗?对于电休克治疗,大部分家属和患者都认为是用强电刺激去电击患者,以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其实真正临床的电休克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段,整个治疗过程类似于临床上常见的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等治疗和检查方法。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处于一个睡眠状态,并不会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也不会造成痛苦的经历,整个过程也是短暂的微电流刺激。而且这一治疗方式,对于重度的抑郁症,尤其是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能快速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降低患者的自杀风险。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4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催眠师教你几个自我催眠疗愈的方法

很多人觉得催眠很神秘或者很复杂,其实不然,催眠其实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更简单点的理解可以是:把催眠完全当做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或者是正能量的心理学,只是,这种自我暗示会比平常的复杂一点。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催眠,了解到自我催眠的方法,我们只需要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做,相信大家都能成功地完成人生第一次自我催眠。为了提高自我催眠的成功率,建议大家先看完文章后,记住了步骤再做尝试。 首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放下手机,轻松地坐着或躺着,旁边最好不要有其他人,尝试节奏放慢,身体放缓。 其次,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自我的身体状况,你的手、身体、脚慢慢地放松,并开始均匀地呼吸。 慢慢地,你整个人初步放松下来后,做三到四个深长而缓慢地呼吸,把注意力渐渐转移到你的鼻孔、你的呼吸上来,感受脑部的中空。深呼吸后,你会感到整个人更轻松、舒服。 现在,请在心里告诉自己:“现在我将开始在心里数数,从一慢慢数到二十,以三到五秒钟的间隔每数一次,我就会进入更深的意识状态,整个人会更轻松、更宁静。等数到二十的时候,我就会进入很好的催眠状态,身心都非常舒畅。” 当你数到二十,整个人进入很好的催眠状态之后,接下来,你可以反复自我暗示,给自己一句催眠语:“我现在变得越来越好!”(也可以是其他的自我暗示催眠语) 用心去享受这个过程,当你数到二十,就请细细品味安详、宁静、舒适的催眠状态,直到你觉得够了为止,再睁开眼睛,是否发现头脑变清晰了,甚至眼睛都更亮了?是否感觉整个人更有精神,身心补充了更多的能量? 本人做过很多催眠及心理学方面的演讲,有时候现场也会做个简单的自我催眠。虽然简单,但效果却很大。如果想做自我催眠,我建议可以在家每天都练习几次,你会发现,你真的“变得越来越好!”反复的自我催眠练习会让人更容易进入催眠疗愈状态,催眠的效果越好。 当你练习了多次的自我催眠之后,你就可以用自我催眠来疗愈自己的各种问题,如心理问题、情境障碍、失眠问题等。 如果,你晚上觉得难以入睡,你可以尝试用自我催眠的方法来克服:上床后,躲进温暖的被窝,等全身都暖和舒服后,摆一个舒服躺平姿势,逐步放松身体各个部位,在放松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躁动的心慢慢宁定下来。身体完全放松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把呼吸放慢,拉长,吸气的时候,想像空气好像是一条细长的银线,从鼻子钻进气管,流入肺叶,带来一股清凉的感觉,一点一点渗透到全身的皮肤……大约十分钟后,开始感觉到全身舒适,彷彿被一团温度恰到好处地包围着,结合上面的心里数数及催眠暗示法,让自己慢慢入眠。 其实,这些简单又管用的自我催眠,只要你掌握了这个原理,运用范围可以遍布到生活中的每个地方。 比如,当你必须上台作报告,却紧张得心脏跳动加快,有点不自信想打退堂鼓时,你可以先在心里告诉自己方法:“慢慢从一数到二十,每数一次,就更放松一个级别,数到二十的时候,我就会冷静清醒,充满信心。“然后告诉自己:“这并不难!” 或者,当你疾病加身或者某些部位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在自我催眠时想象吸进的空气净化成了一道具有治疗功能的光,对生病的部位进行疗愈,并且和自己的潜意识对话:“我的身体越来越健康了!”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自我催眠和自己骗自己没什么区别,其实不然,真正的催眠更复杂,它是和潜意识的沟通、是个人自我能力的追溯,证据链更丰富完善,而自我欺骗只是结果式的无证据描述。很多时候,自我的正能量暗示能带动整体的变化,这种自我催眠暗示和墨菲定律及蝴蝶效应有着密不可分、异曲同工之妙!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4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催眠治疗有效吗?

很多人可能想知道,用催眠做心理咨询到底有没有效果,被催眠有没有危害?其实,催眠在国外已经被认可了,很多心理咨询工作室都会有催眠疗愈的服务,至于催眠到底有没有效果,得看不同的情况而定。 第一、找到专业又适合自己的催眠师 催眠有很多不同门派,有的结合身心灵疗愈概念,有的专攻前世回溯,有的号称一次催眠即可深度清理内在情绪等等。没有哪一种绝对的好,能让你信任,有能力让你进入催眠状态,也知道如何引导与回应的,就是好的催眠师。 催眠疗愈能帮助我们探索与疗愈,但生活要变好必定要身体力行、心理健康、灵性自在,催眠并非万能、只有那些真正想改变的、真正想重塑自我的人才能被有效催眠。 第二、深度沟通、确定催眠目标 催眠的目标可以是具体的像是减重、戒烟,疗愈抑郁焦虑情绪、也可以是抽象的例如深入了解自己更爱自己,我认为设定一个想要在未来发生的改变,运用催眠来启发或加速这个的改变,是催眠最有价值的地方。 若只是想找答案,就不用花心力花钱来催眠了。例如现任男友适合结婚吗(请为自己决定负责,若改成”如何减少我跟男友在结婚这件事的冲突“就欢迎来催眠)、人生有什么因果轮回原因吗(这个问题建议去找寺庙的师父)、如何忘掉一段伤心回忆?(这点比较有争议性,其实忘记只能治标不治本,若改成“我想知道怎么放下或释怀“,那可以尝试催眠,这种释怀比忘记更有现实意义) 第三、尽量提高被催眠的几率 除了要有被催眠的意愿之外,信任与想像力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信任催眠师也愿意尝试运用想像力,就能提高被催眠的成功率与深度。少数在催眠师引导下还是难以放松或太过惯用批判性思考的人,可能较难被催眠,是“较难”,但仍可以透过多次引导,进入催眠状态。 第四、了解催眠疗愈与心理治疗的差异 催眠是一个技术,催眠疗愈是增加自我了解,这里的自我包含潜意识与灵性层面的自我,并处理内在有关的情绪,以达到设定的行为改变或生活改变的目标。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则是运用各种心理学专业(催眠也是其中一种),强化一个人的心理强度或修复个人的心理创伤,通常所需次数时间也比一般的多。 第五、走出对催眠常见的误解 误解①:催眠可以找到自己遗失的记忆吗? 催眠不能用在找回一段记忆,因为人脑的特性,在引导下可能“重塑”记忆,而这样的假性记忆并不可靠。不过呢,催眠确实能帮助我们回想一些储存在潜意识里的想法、感受,即使发生的年代已久,事件本身的真实性难以确认,但事件带来的念头或情绪是可以用催眠来引导处理。 误解②:催眠能挖出我自己不知道或不想讲的秘密吗? 不行!催眠时其实你还是保留对外界的感知与意识,所有催眠师的发问与引导,你都还是能决定是否回应。这和前面说的同理,需要被催眠者的主观意愿的深度配合才行,如果他的主观意愿“不答应”,那是不能成功的。 误解③:有人被催眠后就清醒不过来吗? 专业的催眠师一定会做好唤醒,也确认当事者的情绪稳定后才结束。比较常遇到的是当事者唤醒后情绪虽恢复,但回家后仍经常回想到催眠时谈的议题而再度陷入情绪低潮,这样的状态表示还有压抑的情绪未能妥善释放,建议可以再找催眠师做催眠疗愈。 关于大众对于催眠的误解个人感觉应该不止以上这些,但总的来说就是希望你能充分相信催眠师和催眠技术。以上就是关于催眠疗愈能否有效的五大重点了,这些重点对于催眠的成功与否缺一不可,如果你有需要做催眠,建议可以先仔细观看这五点后再决定是否适合做催眠疗愈。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6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处理焦虑症的常用方法

据估计,全世界约有 2.46 亿人患有慢性焦虑症。一般情况下,焦虑是正常的甚至是有帮助的。问题开始当焦虑变成慢性病。然后,你会变得偏执,担心危险或复杂事物可能会导致负面结果,而这些事情并不需要担心。当你遭受焦虑时,大脑会释放肾上腺素、皮质醇和其他荷尔蒙,这些荷尔蒙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行为。因此,你可能会感到不适和一些副作用,例如:头痛、头晕、抑郁症、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例如便秘或腹泻等。 长期的担心或恐惧等不安的感觉,很容易将人压倒导致抑郁症或焦虑症。但是,如果能很好地处理焦虑或者会自我疗愈,那可能这样的压力和焦虑会变成人生的动力。那么如何处理焦虑和自我疗愈呢?今天,由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来教大家处理焦虑的 15 种方法。 限制咖啡因的摄取 消除或减少酒精摄取 保持均衡饮食 一天吃三次全餐,中间吃两次小餐 睡眠充足 用运动来处理焦虑 接受你不能控制的一切 总是尽力而为 保持正面的态度 发现你的恐惧 相信自己 深呼吸 休息片刻 催眠自我疗愈和冥想 咨询专家 研究指出,咖啡因会加重焦虑,因为它会让血液中的皮质醇浓度增加一倍,而且会降低一种天然的身体放松剂:γ-胺基丁酸。这会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下,因此应尽量限制咖啡因的摄取。 酒精虽然能帮助放松,尽管适量饮酒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过量饮酒会加重你的焦虑感。酒精会改变你的血清素浓度,提高你的压力程度。根据研究,20%的焦虑症患者高度依赖酒精。 在我们的消化道和大脑之间有超过 1000 万种神经递质,它们相互传递。你吃下的食物都会影响到你的思想,因此你必须摄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蔬菜。此外,两餐之间把水果当作点心,并多喝水。富含叶酸(一种维生素 B 的类型)的食物,例如芦笋、西洋菜、菠菜和坚果,以及富含维生素 B6 的食物,例如鱼、鸡肉、香蕉和蔬菜,刺激了血清素的产生。因此这些食物属于“快乐荷尔蒙”群组。 焦虑的人有略过某餐的倾向。荣新奇教授认为,从长远来看,略过某餐会导致其他更有害和更复杂的疾病,例如厌食症和暴食症。 焦虑会导致睡眠障碍,睡眠不足会加剧焦虑。睡眠 8 小时后,体温、心率和神经都会降低,这些都会降低焦虑程度。研究指出,睡觉能让人头脑清醒,帮助你从更清晰的角度看问题。 运动时,身体释放出能抑制疼痛的脑内啡,这会产生一种幸福感。运动还能帮助你睡得更好,减轻精神疲劳,提高认知能力。 改变你对所有可能压力情况的看法,只关注你能解决的重要事情。很多时候,你的恐惧会让你无法实际了解你的感知情况。只专注于解决方法,因为所有问题都有解决方法。如果某件事没有解决方法,那就不是问题。只担心那些你能控制的事情。它会降低你的焦虑程度。 当事情没有按照你认为的那样发展时,不要去追求完美或者折磨自己。这里有个小秘诀:真正的完美并不存在。为你的成就感到骄傲,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没有人能从首次尝试就成功的事情中有所收获。 认识到你的许多恐惧是没有道理的。任何事情(即使是糟糕的情况)都有正向的一面,而且总是暂时的。因此,让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周围正面的事物。 分析哪些情况会让你感到焦虑。为此,你甚至可以写日记。这些焦虑通常有类似的模式。例如,可能是与主管共事的困难、对他人行为的不信任,或是你被迫承担的责任过重。一旦你发现了焦虑的原因,试着自己解决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 要知道,你可以克服你所面临的任何情况。事实上,你一直都这么做。否则,你就不会处于现在的位置。所以,不管是好是坏,你都能成功。有些练习和活动可以帮助克服焦虑。要做到这一点,你还必须要用正面的事情占据你的思想。让我们看看一些练习。 深呼吸练习帮助大脑充氧和调节心律。此外,每天从繁忙的行程中抽出一些时间来专注呼吸。每天早上在你开始一天的前五分钟或者当你回家后,这会有益你的健康。 休息对你的健康和大脑是必要的。远离那些给你带来压力的情况,即使只是暂时的。这不表示你无法解决它们,但有时你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边。然后,休息片刻,深呼吸,这会帮助你对每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做其他的活动,例如去看电影,做社区工作或者上课。 如果你不熟悉催眠自我疗愈和冥想,你可以去心理咨询中心或冥想中心。如果你已经知道怎么做,那就去做吧,每天至少花 20 分钟。这样做可以训练你的大脑,帮助控制导致焦虑的破坏性想法。 如果你认为你已经遭受焦虑,而且焦虑已经超出了你的控制范围,不要犹豫,寻求心理治疗师或其他有能力帮助控制焦虑的专业人士的协助。你会惊讶于他们可以提供许多帮助。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6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在家自我疗愈方法

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常处于情绪低落、莫名沮丧与哭泣、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的状态。即使在心理咨询室治疗,短暂做到了情绪释放,但是离开心理咨询师、医院后,可能受惯性影响、生活压力源的刺激,很容易再次陷入低落、易怒、悲伤的情绪。今天,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和大家来聊一聊抑郁症患者回家后,如何自我疗愈和自我照顾。 抑郁症的成因极其复杂,来自遗传、心理及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其复杂度或许如同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感受,时常参杂难言之隐,使抑郁症患者在复原路上更是倍感艰辛。抑郁症患者患病后可能不知道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也不知道如何去回归到以前正常的状态。 第一、告诉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即便做不好也没关系。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来自与他人的对比,这样的比较,也可能来自成长路上的经历。抑郁症患者时常与自身意志抗衡,明明知道该吃饭了、该起床了、该工作了、该像谁一样做什么事、他做得到为什么我不行?总是自我要求与叮咛,却总是提不起劲,或在思考过程便感到筋疲力尽,生理与心理交织着的困境,努力与不努力、好与不好,也许带给患者的,只是无尽的反刍与黑夜。 为什么不尝试一下这样想呢?这样的你,其实已经足够努力了,你可以告诉自己,“我目前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其实是有价值的”,就算真的没有做好,也并无关系,知道自己这个阶段便为如此,理解自己的状态、也明白我总是试图走在好转的路上,这样理解,就已经很棒了。 如果想要做到自我治疗及照顾,那对自己的照顾就变得更加重要了,每一位抑郁症患者都可以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好好地去休息,不急着强迫自己要赶快好起来,你可以选择让自己慢慢来,依照自己的步调让自己好起来就可以,并懂的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让你走向不一样的人生。 第二、持续、稳定的心理咨询。 没有人的人生会一帆风顺,路上的磕磕绊绊常会有,因此,孤独、受伤、挫折总在猝不及防时出现,心理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提供每一个前来的人一个安全、接纳的环境,我们可以看见你已足够的努力,陪伴你在这条路上经历艰辛,在此路途与你一起经历人生,看见自己存在的本质,当有人陪伴着你的苦痛与美好,也许此时此刻的好与不好也不再如此绝对。在沙漠的荒芜里,也许你需要的,仅是一段长期而稳定的关系,通过咨询潜移默化的路程,“冒着掉眼泪的危险”,看见他人与自己。 第三、给自己多点时间,好好休息。 外界的不理解,时常会加深患者的心理压力,尤其是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似乎总有许多的“办法”、“解决方法”,当我们试着搜集网络上的各项建议,寻求答案,却仍感到寸步难行,甚至因无法达成而感到挫败时。这类的“信息”也告诉着我们,抑郁症患者并非大众所认为的不知足、不努力,往往可能是“非常努力”下的结果,过多的努力,心情却不见起色、与人难以建立自在的关系,伴随而来的“应该是自己还不够努力吧?”、“别人都办得到,为什么我不行?”“我还有救吗?”“我的生活真的能好起来吗?”等问句,或是当我提到休息,也许你会想:“我已经休息这么多了,还需要休息?”带来更多的自我批判与怀疑,可能因此加深抑郁情绪。 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当疾病悄悄地找上门来,可能代表的是即将开启一趟自我追逐之旅。抑郁症本身带给患者许多不适的感受,未必能得到他人的理解与认同,试着成为自己的伙伴,给彼此一点时间、一起经验生命中的跌宕、多给自己一些机会,给予自己适时的等待、谅解、支持与鼓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6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会不会发展成双相障碍呢?

抑郁症会不会发展成双相障碍呢? 如果会的话,有多大的可能性? 现在关于抑郁症的知识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抑郁症患者、康复者勇敢地分享经历,呼吁大家积极对待、不需害怕,哪怕是明星得了抑郁症,也不再遮遮掩掩。 社会上对于抑郁症的积极变化,令大众对于这个疾病的恐惧和有色眼光在不断降低。 所以,很多父母带孩子找精神科大夫时,内心就做好了准备,“孩子可能是有点抑郁吧”。 当孩子真的被诊断抑郁症时,父母也不会太焦虑,吃药、找心理治疗、适当运动、父母放低要求和包容……家长们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应对方式。 可是,如果孩子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情绪波动变得非常大,父母再带孩子复诊或换大夫时,有的大夫就认为孩子不是抑郁症,而是双相障碍。 很多父母懵了:这是啥?从没听说过这个病啊? 有的父母会问大夫,有的则自己查,一看,双相障碍就是老百姓说的“躁郁症”,是6种“重性精神疾病”之一,而且很多专家说这个病要“终身服药”、“容易复发”、“遗传度高达80%”! 临床中,孩子先被诊断为抑郁症、再改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情况非常常见,有的父母就有疑问:抑郁症是不是会发展成双相障碍?如果发展了,是不是意味着孩子的病更严重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大部分精神科大夫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 不过主流精神医学更倾向于认为,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是不同的两种疾病,如果患者一开始诊断抑郁症,后来诊断双相障碍,那往往不是因为“发展”了,而是患者本来就有“双相特质”或者有过“轻躁狂/躁狂发作”,只是要么之前没有显现出来,要么大夫问诊时没有识别出来,漏诊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恐怕很多大夫会说“是”。双相障碍比抑郁症更加复杂,治疗难度更大,从精神医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说,双相障碍确实比抑郁症更严重。 可能又有家长问了:我的孩子现在是抑郁症,没有过轻躁狂/躁狂发作,那以后会不会有,然后被诊断双相障碍? 对于绝大部分精神科大夫来说,这个问题更难回答了。轻躁狂/躁狂发作是回顾性判断,需要大夫仔细问诊,回顾患者过去有没有出现过这种状态,因为患者自己往往是没有意识的,尤其是轻躁狂发作,许多患者和父母甚至认为这种状态非常好,期待孩子保持这种状态。 可患者未来会不会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一般精神科医生难以给出前瞻性的判断。 这是因为一般大夫主要关注症状,但不了解症状背后的心理根源和心理活动,更不知道有过哪些经历的孩子,可能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 虽然精神科有“软双相”的说法,意味着有某些特征的人容易患双相障碍,但这只是从表面症状总结出来的概率方面的结论,没有深入到双相障碍的根源。这是症状学诊断的局限性。 02、典型的双相障碍可以“预测” 其实,根据我们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经验,尤其是大量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某个程度上,典型双相障碍是可以预测的。 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对抑郁症及双相障碍的病因有了突破性发现: 抑郁症的主要心理根源是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患者长期的自我否定所致; 典型双相障碍的主要心理根源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占了主要比例;另一部分是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通常是曾反复接受过度夸奖。 我们发现,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在轻躁狂/躁狂发作时,他们的情绪是愉悦、甚至是兴奋的。他们自我感觉是良好的,认为自己能力很强,有自负的心理,甚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他们精力旺盛,会设立很多计划和目标,且轻视了现实困难,认为前途一片光明。 说得通俗一些,他们当时的心态是“飘”的,盲目自负、自大、自我膨胀。 绝大部分患者处于这种状态时是很开心、很享受的,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如果别人好言相劝,他们可能会觉得“你才有问题”,甚至觉得对方是“羡慕嫉妒恨”。 可因为他们自视过高、想得过于简单,在现实中很快就会遇到挫折,接着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儿,并且自我否定,也就是重度抑郁发作状态。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是不切实际的。 可当他们的情绪好转,生活又变得比较顺利后,他们很容易再次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只想好的不想坏的,作出一些鲁莽的决定。然后下一次重度抑郁发作时就更加严重,更加自我否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患者自己也想不明白,为啥总会头脑发热,盲目自大呢? 当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TIH)去寻找背后的心理根源时,发现这些患者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有一些方面表现得比较优秀,比如成绩好,继而接受过来自父母、家中老人、老师的过度夸奖。 他们被“夸奖”的时候内心很兴奋、很享受,而且反复多次后,形成了过高的自我评价,总认为自己的能力就是很强,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一些成就。尤其是情绪较好时,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扭曲认知,心态走飘。 所以,我们在临床问诊时,会花费较多时间询问患者、家属: 患者小时候是不是聪明伶俐,表现比较好呢? 如果是的话,是不是经常被大人夸奖呢? 患者回忆一下,有没有曾经觉得自己能力很强,甚至无所不能呢? 如果有的话,那说明患者很可能存在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那么即使他们现在只有重度抑郁发作,被诊断为抑郁症,但后续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的几率很高,确实有一定的“双相障碍”特质。 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会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修复其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引导其建立更加积极、理性的自我评价,遇到挫折时不自怨自艾,取得一定成绩时也不要自大。 而如果患者无法接受我们的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那我们会提醒患者及其家属,要觉察到这一点隐患,提高警惕。尤其是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点“飘”了,一定要注意积极引导和提醒。 03、如何避免孩子“发展”成双相障碍呢? 可能有些家长看完上面的内容,又疑惑了: 我的孩子从小没有接受过度夸奖,没有过盲目自大的心态; 自从患病以来,也没有过精力旺盛、非常开心兴奋的状态; 为什么大夫会突然改诊断为双相障碍? 这就涉及到双相障碍的另一个话题——诊断的争议。 一般而言,双相障碍患者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我们上面描述的那种,患者出现过精力旺盛、思维奔逸、情绪高涨、盲目自大的表现,这是典型的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这类患者属于典型的双相障碍。 第二种情况是患者出现了暴躁易怒、大发脾气、甚至在家砸物打人的表现。很多精神科医生认为这是“易激惹”,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会下双相障碍的诊断。 这一点在临床中是有争议的。我们认为这不是“易激惹”,而是“激越状态”,正是因为患者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极度痛苦、压抑、愤怒,才忍不住爆发了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此,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颜文伟教授和四川华西医院的孙学礼教授也发表过相似的意见。 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而往往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 第三种情况是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后,出现了“转躁”,接着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这究竟算不算真正的双相障碍?国内外精神科临床中也是有争议的。 有的大夫认为算,因为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吃了药之后都会转躁,那么会转躁的那些,说明他们本来就属于“双相体质”。 有的认为不算,因为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本来就不同,应该把抗抑郁药减停或换药后,继续观察。 我更加认同后面这种观点,应该排除抗抑郁药的因素后,再谨慎地下诊断。 而且,患者在服药后之所以“转躁”,往往还有心理社会因素。 比如我们曾接诊的患者刘可,她一开始被诊断为抑郁症,服用了抑郁药。后续父母发现她出现了易怒、语速快、话语多、突然感到开心等表现,并告诉了大夫,大夫一听马上说抗抑郁药不能吃了,要换成心境稳定剂,并改诊断为双相障碍。 我们与刘可深入沟通时,她说当时之所以情绪突然好转,是因为结交了一位新网友,两人聊得非常投契,她很开心。 而易怒,主要是因为刘可不满父母总是抱怨国内社会不好、夸国外社会好,她忍不住生气、回怼。但她也说,以前即使对父母不满,也会有所克制,可吃了抗抑郁药之后,情绪更容易表露出来。 因此,对于上述第二种、第三种情况,我认为都不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下诊断时应更加谨慎。一方面因为不完全达到诊断标准,另一方面也避免给患者、家属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此外,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这是全球最权威的诊断标准之一。 DSM-5中有一项“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认为那些具备了部分双相障碍症状、但又未达到诊断标准的,可以下这个诊断。 这就导致双相障碍的诊断范围很宽泛了,只要患者的症状有一点像,大夫就可以套用这个诊断,临床中很多的“非典型双相”“软双相”,往往就是这么来的。这是越来越多青少年被诊断双相障碍的原因之一。 有患者家属就曾抱怨:“非典型双相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现在,部分精神医学研究人员、临床大夫也意识到这有所不妥,相信这个现象会逐渐得到改善,大夫下诊断时会更加谨慎。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抑郁症会不会发展为双相障碍? 从现实情况来看的话,是有可能的,主要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患者曾反复接受过度夸奖,有过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在情绪好时容易盲目自大,那他们后续出现轻躁狂/躁狂发现的几率很高;甚至可能已经出现过了,只是大夫没有识别出来。 第二种是患者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越积越多,即使得病了,也得不到家人很好的包容和理解,父母也没有意识去修复他们的创伤。 他们的负性情绪越积越多,尤其是愤怒;到了一定程度,就容易情绪大爆发,表现为大发脾气、大吼大叫、歇斯底里,甚至在家砸东西、大人。 很多大夫会认为这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继而诊断为双相障碍。虽然我们对此不认同,但目前临床中确实有争议,不宜用我们的观点去质疑别的精神科大夫。 当然,以上两种可能性还可以同时存在。 那么,当我们深入理解了以上分析后,抑郁症患者的家长就不需过度担心、焦虑了。 父母可以仔细回顾孩子的成长经历,反思孩子有没有反复接受过度夸奖,有没有盲目自大的表现。 如果没有,那孩子后续发展为典型双相障碍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因为暴躁易怒、大发脾气而被诊断“双相障碍”,这也不是真正典型的。 这反而提示家长要更加重视孩子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尽快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努力改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孩子的剧烈情绪波动会明显减少。 那如果有,父母也可以提前学习应对方式。先努力改善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更信任、认可父母。后续一旦发现孩子有心态走飘的迹象,父母马上给予积极引导,孩子更容易听进去,这能有效降低轻躁狂/躁狂发作的机会,并避免孩子受挫后再次陷入重度抑郁发作。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4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是心病还是精神疾病呢?

抑郁症到底是心病还是精神疾病?正如这位读者问到的一样,他说:“抑郁症应该属于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用药怎么治?药能治身不能治心啊。” 还有:心病必须心药医。这些说法,我想我们看过很多,那么到底抑郁症是一种什么病?抑郁症能否借助药物的治疗,而得到改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探讨一下吧! 一、抑郁症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很多人都有一种疑惑,这个抑郁症到底是不是病呢? 如果是病,是心病呢?还是精神疾病呢? 目前对于很多对抑郁症这个东西不太深入的人来说,形成了两大队派。有些人认为抑郁症就是心病,或者现代所理解的心理问题;而有些人,却认为抑郁症是精神疾病,是脑子不正常了,生病了。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有一定的道理,都没有错,只是都缺乏了一个正确的概况,亦不足以定义抑郁症。 那么抑郁症是什么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说,抑郁症属于心理和精神都兼顾的疾病。即:心理精神疾病。换言之它既是心理问题,也是精神疾病。说抑郁症是心病,或者精神疾病,在我看来都是比较片面的。 我们可以从这个思路中得到启发和觉悟。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它并不是天生就存在抑郁症的,都是经历过一些人生挫折和打击,以及压力、挫败之后。由于自己不能很好地去释怀这件挫败之事或人,进而陷入到了一种内心压抑、焦虑、自我否定、怀疑、紧张、不悦的状态中,起初这种情绪心理的状态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简单的心理问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一久,如果当事人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中,无法自拔,那么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异常症状,比如:失眠、焦虑、心慌、头晕、抑郁。 到那时,人,因为长期被这种负面心态和异常的症状所包围,由于睡眠不好,由于紧张亢奋,大脑神经递质就会出现分泌性平衡,导致紊乱或者分泌异常,使得人更加的痛苦和绝望,且不受控的难受和煎熬。而这时,就上升到了病症了,即:焦虑症或者抑郁症。 从这个发展的路径和思路之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抑郁症,就是心理问题和精神异常的混合产物。先有心理问题,在升级发展到了病症。基本上抑郁症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抑郁症通过药物能够治疗吗? 二、抑郁症能不能通过药物得到缓解改善吗? 肯定是可以的。 一般发展到了抑郁症,就是病症了,也是需要科学治疗了,如果这时还一味地认为是心理问题,不去治疗,就干拖着,显然是对病情是不利的。 药物的介入就是帮助我们平衡这个大脑神经递质,使我们因为药物的介入,而得到情绪的改善,症状的缓解。 比如最明显的就是睡眠了,如果不控制失眠,那么症状就会持续恶化下去。试问不吃药,行吗?肯定是不行的。药物的到来,就是帮助我们控制失眠,帮助我们缓解症状,提升心情的愉悦感,这些都是靠个人的意志力或者劝说、放松难以得到改善的,毕竟它已经不是心理问题了,是病症了,是病就得治疗,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所以,治疗才是关键。 至于心病需要心药医,什么才是心药?我问你! 心药就是自己,而自己面对抑郁症就需要科学去应对,这才是心药,除此之外所谓的心药,就是我们需要去改变自己,提升思想觉悟,亦能够改变自己对万事万物的看法,比如我们今后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坦然面对,能够不被其所左右心情,那么你已然领略到了心药的真正核心了。 心药就是懂得放过自己,不为难自己,面对任何事情,都能够坦然豁达,有一颗平静而智慧的心去面对,那么这才是我们所说的心药。 最后,你是怎么看的?抑郁症到底是心病还是精神疾病,又或者是心病和精神疾病相结合的心理精神疾病?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4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认识抑郁症

据报道显示,到 2030 年,抑郁症有可能成为全球排名第一位的疾病。 但在中国,这种疾病的就诊率不到 20%,绝大多数的人不知道如何去寻求帮助,也不知道怎么去提供帮助。 那些饱受抑郁症折磨的人,都是温暖且善良的好人。正是因为他们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太担心自己做得不好,承受了太多疾苦,所以才会让身体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重量。 如果可以,多希望向世界借一些阳光,撒向这些孤独的人。 抑郁了,请不要责怪自己 亲爱的,如果你感到抑郁,不要责怪自己,也不要觉得世界是灰暗的,人心叵测、不可琢磨。抑郁是生命成长的必要阶段,抑郁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向内探寻,究竟失去了什么。 而所有的失去,都是为了给未来更风采的内容和更合适我们的人留出空间。静静地倾听它的呼唤和需求,你会在静谧中看到未来的方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 3.4 亿抑郁症患者,发病率为 11%,自杀率高达 20%。导致 15-30 岁的群体死亡的第一原因是自杀。 抑郁再下一步很严重的情况的话,就是自杀。而在中国,抑郁症每年夺去 28 万人的生命。 我们知道的很多名人,如影视演员张国荣、著名作家三毛、著名女影星阮玲玉、奥斯卡得主罗宾·威廉姆斯等,在生前都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抑郁。巨星就这样陨落,是十分可惜的。 当我们陷入到抑郁当中,陷入到一个死角当中,以为这可能是唯一的出路,当这条出路你都觉得非常绝望的时候,就很快走向一个非常绝望的境地,就会觉得生活变得没有意义了。 而其实抑郁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可以疗愈。 抑郁,是对自己不满的一种表现形式 很多抑郁的人,其实是对自己要求完美的人。 人,总是想寻求一个更多更好更完美的生活,这其实是一个无底洞,完美是一个不断接近的一个过程,并不存在一个终极的状态。 完美的生活是特别的虚幻的看法,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正是因为这些不如意才使我们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才有不断向前去追求自己梦想的动力。 在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最难跨越的是“接受”这一关。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事实,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当我碰到问题时,不再想为什么不行、不能,开始想为什么可以和能够时,我的生命就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充满快乐和自由。 每个人无论做过什么,目前的状态如何,只要还在呼吸、还在努力就已经足够了。 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自己糟糕,所做的一切都是彼时彼刻、或此时此刻自己的资源、自己的知识、判断和技能能够达到的程度。 追求所谓的成功是误区,我们更需要成长,成长比成功重要。 抑郁了,该怎么办呢? 帮助别人 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与同事研究发现:积极行为,如帮人买食品或写感谢的小纸条等,是治疗抑郁的有效方法,这些行为看起来微不足道,不过,对一个抑郁的人来说,生活中多一些正面情绪意义非凡,就算多一分钟也好。 人生所有幸福的来源,其实是给予。 也有多项研究表明,乐于助人的人,心理更健康。他们更活跃、更积极、更敢于迎接挑战,有更多的爱和其他正面情绪,抑郁率和自杀率也显著降低。 当你帮助别人时,脑部会产生大量多巴胺,而多巴胺正是人的“快乐使者”,负责传递开心和兴奋的感觉。 保证足够的睡眠 失眠和抑郁、精神分裂、躁抑症关系密切。 青少年每天至少要睡 9 小时,否则脑子不会在有效状态,成人平均需要 8 小时,你睡够量了吗?爱自己、活得有效率、有健康,从保证足够的睡眠开始。 让自己大笑 你笑,这个世界就会和你一起笑!长期的抑郁和愤怒会在脸上留下特征。2006 年,美国科学家 FinziE 对长期抑郁,但用药治疗无效的人,用 Botox 打进愁苦脸的纹理中,10 个人中的 9 个不再抑郁。 更经济的方法,对着镜子笑,不用打药,只要笑,你的心情就会好! 学会与抑郁相处 不要试图用意志力战胜抑郁,因为这种努力反而加强了负面情绪,而要学习与它相处,并回归常态的生活。接纳它的存在,陪伴它的发生的每一刻。 数点自己拥有的和做得不错的地方 数点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健全的身体、爱你的父母和爱人、感恩大自然赋予的空气、阳光和水等等。 也数点自己过去做得不错的地方,即使有些事情做错了,也不要担心,把时间用在行动和改变上,生活就会发生改变。 抑郁和焦虑都只是一种情绪状态。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只是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的部分,需要被理解、被了解、被化解、被转化的部分。 每个人真正的自己都充满智慧、力量和爱,也都能够面对人生经历的一切。 所以不要让抑郁、焦虑、内疚、自责、愤怒定义你是谁。记住:你原本美好无缺,你需要的是发现自己的美好无缺。

夏金校

主任医师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963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9条记录共4页
夏金校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776 次
总文章 39 篇
在线服务患者 192 次
患者评价 261 个
获得锦旗 1 个
入驻时间 2020-10-27 14:46:45
夏金校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192 人
随访中的患者 0 人
夏金校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1 个
济世良医
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