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简称:郑大二,郑州大学二附院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腮腺炎竟是男性不育祸首?

腮腺炎,这种看似普通的传染病,其背后却隐藏着男性不育的危机。虽然腮腺炎的治疗并不困难,但其并发症——腮腺炎性睾丸炎,却对男性生育能力造成严重威胁。 腮腺炎病毒,这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病毒会侵犯腮腺,导致腮腺炎。然而,病毒并不会止步于此,它还会侵犯其他腺体,如颌下腺、胰腺,甚至睾丸,引发腮腺炎性睾丸炎。 腮腺炎性睾丸炎,这种并发症并不常见,但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却不容忽视。据统计,约有30%的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会出现精子不可逆的破坏,导致受累睾丸高度萎缩,甚至不育。 值得注意的是,腮腺炎对儿童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儿童的睾丸尚未发育成熟。但在青春期后,腮腺炎病毒更容易侵犯双侧睾丸,损害睾丸内产生精子的曲细精管,导致生精障碍。这种生精上皮的严重受损,可持续到病后9个月之久,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睾丸萎缩,丧失生精能力。 专家提醒,青春期的男性应警惕腮腺炎问题。一旦出现睾丸异常,应立即就医。同时,加强日常保健,提高免疫力,也是预防腮腺炎性睾丸炎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了解腮腺炎及其并发症,以下是一些相关知识点: 1. 腮腺炎的传播途径: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2. 腮腺炎的症状:腮腺炎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疼痛,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3. 腮腺炎性睾丸炎的治疗:腮腺炎性睾丸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止痛治疗等。 4. 预防腮腺炎: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 5. 预防腮腺炎性睾丸炎:加强日常保健,提高免疫力,避免感染腮腺炎病毒。

数字健康领航者

18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土豆带皮吃有助于美容降血压

土豆,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许多健康益处。研究表明,土豆皮富含维生素和钾,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首先,土豆皮中的钾元素对高血压患者尤其有益。钾可以中和体内过多的钠,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其次,土豆皮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这些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衰老,美容养颜。 此外,土豆皮还具有以下功效: 增强免疫力:土豆皮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改善消化:土豆皮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保护心血管:土豆皮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血管健康。 预防癌症:土豆皮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土豆皮不宜过量食用。过量摄入钾元素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此外,患有肾脏疾病的人应避免食用土豆皮,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土豆带皮食用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美容养颜、降低血压。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土豆的摄入量,让身体更健康。

运动与健康

16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治疗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本文将为您介绍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视神经萎缩的病因 1. 视神经炎症:如视神经乳头炎、球后视神经炎等。 2. 颅内及眶内占位性病变:如垂体瘤、颅骨肿瘤等。 3. 颈内动脉硬化、颅骨发育异常、眼压升高。 4. 视神经损伤:如钝挫伤、穿刺伤、颅底骨折等。 5. 外来毒素:如奎宁、铅、酒精等。 6. 局部营养障碍:如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动脉硬化、缺血性视乳头炎等。 7. 遗传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遗传性家族性视神经萎缩等。 二、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 1. 中医治疗:中医“视清光明疗法”以人体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疏通经络,改善眼底缺血状态,扶助正气,提高新陈代谢能力,补益气血,修复激活视神经。 2. 西医治疗:药物治疗如维生素B1、B12、ATP、辅酶A等;血管扩张药如烟酸、地巴唑、维生素E等;中药补中益气汤类、针刺治疗等。 3. 手术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手术治疗,如垂体瘤、颅骨肿瘤等。 三、视神经萎缩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铅、酒精等。 3.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四、治疗视神经萎缩的医院及科室 1. 眼科医院:如北京同仁医院、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等。 2. 眼科科室:如综合医院的眼科、专科医院的眼科等。

医疗科普小站

18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老人服药注意“三少”:少进补剂量少种类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合理用药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老年人用药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疾病管理、用药原则、常见药品介绍、日常保养等,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疾病,享受健康生活。 一、老年人常见疾病及管理 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脏病等。针对不同疾病,老年人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二、老年人用药原则 1. 少而精:老年人用药应尽量选择疗效明确、副作用小的药物,避免药物种类过多,减少药物相互作用。 2. 个体化:老年人用药应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方案,包括药物种类、剂量、用药时间等,避免“一刀切”。 3. 观察药物反应:老年人用药后应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4. 定期复查:老年人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等,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三、常见药品介绍 1. 高血压:常用降压药包括利尿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等。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并遵医嘱调整剂量。 2. 糖尿病:常用降糖药包括磺脲类、双胍类、GLP-1受体激动剂等。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饮食控制。 3. 冠心病: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等。冠心病患者应遵医嘱服用药物,并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年人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 适度运动:老年人应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提高身体素质。 3. 饮食均衡:老年人应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热量食物。 4. 保持心情舒畅:老年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五、就医指南 老年人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应携带既往病历、用药记录等,以便医生了解病情。

医者仁心

18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专访峦灵医疗武亚兰女士:专业注册咨询 助力中国器械行业腾飞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本文将围绕冠心病展开,介绍其病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冠心病。 一、冠心病的病因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2. 高血脂:高血脂是冠心病的另一个重要病因,血脂升高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4.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5. 肥胖: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升高,从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二、冠心病的症状 1. 胸痛:冠心病患者常见的症状是胸痛,疼痛部位通常位于胸骨后,可向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 2. 气短:冠心病患者活动后容易出现气短、乏力等症状。 3. 心悸: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 4. 背痛: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背痛,疼痛部位通常位于肩胛骨之间。 三、冠心病的诊断方法 1. 心电图: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可发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电图改变。 2.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可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有助于诊断冠心病。 3.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部位。 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检测心肌缺血,有助于诊断冠心病。 四、冠心病的预防措施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 2. 适量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心脏功能。 3.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5. 控制血压和血脂:积极控制血压和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医疗科普小站

17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肌病能喝酒吗

心肌病,这一组复杂的心脏疾病,其病因多样,症状各异,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那么,患有心肌病的人能喝酒吗?答案是明确的——不能。 心肌病,顾名思义,是心肌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导致心脏无法正常工作。常见的类型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其中,酒精性心肌病便是由于长期饮酒导致的心肌损伤。 酒精对心脏的伤害是巨大的。它会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问题。对于心肌病患者来说,酒精会加重病情,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发心力衰竭。 除了酒精,其他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也会加重心肌病的病情。因此,患有心肌病的人需要严格控制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不良习惯。 在治疗方面,心肌病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脏康复等。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如扩张型心肌病可使用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手术治疗则针对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问题。心脏康复则包括运动训练、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心肌病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饮食,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 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 总之,心肌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生活方式,避免酒精等不良因素,积极配合治疗,才能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与健康

19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关节成形术后院内VTE的基准风险确定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关节置换手术成为治疗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手术最为常见。然而,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期,《JAMA》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首次确定了全部或部分髋关节/膝关节成形术后发生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的几率,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研究由瑞士洛桑大学医院社会与预防医学研究所的Jean-Marie Januel及其同事进行。他们通过对47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纳入近45,000例接受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发现接受膝关节成形术的患者在出院前约有1%发生症状性VTE,接受髋关节成形术者的风险为0.5%。 研究结果表明,膝关节置换术后VTE的发生率高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对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0.63%和0.27%;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和肺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0.26%和0.14%。 该研究还发现,使用Xa/IIa因子抑制剂预防VTE比使用低分子肝素更有效。然而,由于研究并未直接比较两种药物,尚无法确定哪种药物更优。 此外,梅奥医院心血管病分部的John A. Heit博士指出,院内VTE发生率可能并非最理想的风险评价指标。实际上,VTE风险在出院后仍将持续存在,多达76%的VTE事件是在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的。因此,评估医院的医疗质量时,应考虑出院后的累计发生率。

医疗新知速递

19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手指头麻木胀痛是什么原因

手指麻木胀痛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其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 1. 外伤:手指受到撞击、挤压等外伤,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 2. 虫咬:蚊虫叮咬后,叮咬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麻木等症状。 3. 末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是指末梢神经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维生素B缺乏等。 4. 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颈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等,压迫神经根,引起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 5. 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是指神经受到压迫、牵拉、切割等损伤,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引起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 针对手指麻木胀痛的治疗,可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1. 保守治疗:对于外伤引起的疼痛、麻木,可采取休息、局部冷敷、药物治疗等措施。对于颈椎病引起的疼痛、麻木,可采取理疗、热敷、针灸、牵引等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周围神经损伤、颈椎病等引起的疼痛、麻木,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医疗故事汇

17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胸痛、肩痛、呼吸困难,身上有这六个异常,警惕是心脏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然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压力等因素,正在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心脏,导致心脏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心脏病,以下是一些与心脏健康相关的重要信息。 一、认识心脏病 心脏病是指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多种疾病。其中,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病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 二、心脏病的常见症状 心脏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胸痛:胸痛是心脏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位于胸骨后,可向左肩、左臂、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 胸闷、呼吸困难:心脏病患者常感到胸闷、气短,尤其是在活动后或夜间。 水肿:心脏病患者常出现下肢、腹部或全身水肿。 疲劳、乏力:心脏病患者常感到疲劳、乏力,活动耐量下降。 晕厥: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突然晕厥的症状。 三、预防心脏病的方法 预防心脏病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合理膳食: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少吃油腻、高盐、高糖食物。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如何识别心脏病患者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以下症状,应尽快就医: 持续胸痛或胸闷 呼吸困难 水肿 晕厥 其他异常症状 总之,关注心脏健康,从现在开始!

生命之光传递者

16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六成早期帕金森患者延误治疗

近年来,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男性帕金森患病率为1.7%,女性为1.6%,其中早期帕金森延误治疗率高达60%。本文将从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帕金森病。 一、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年龄等因素有关。其中,原发性帕金森病主要与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有关;而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则可能与脑血管病、脑炎、脑外伤等疾病有关。 二、帕金森病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硬、姿势步态异常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 三、帕金森病的诊断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等。 四、帕金森病的治疗 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等。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五、帕金森病的预防 目前尚无明确的预防方法,但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1. 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 2.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医疗新知速递

178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200条记录共20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