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

别名:心源性猝死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心脏性猝死介绍
  • 急性发作的心脏性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
  • 4~6分钟内开始胸外按压和电除颤可救命
  • 作息、饮食规律,避免情绪激动可预防猝死

简介

心脏性猝死是指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有心脏病,死亡的时间和形式未能预料。心脏性猝死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密切相关,常由过度劳累、情绪急剧变化、精神刺激等引发。在心脏性猝死前可有胸痛、呼吸急促、疲乏、心慌等症状,发作时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然后突然呼吸心跳停止。心脏性猝死的生存率很低,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和心脏复律可挽救生命。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突然出现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然后突然呼吸心跳停止。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的突然出现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然后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消失,就可以诊断为猝死,确定是心脏性猝死还依赖于尸体病理检查或复苏后心脏彩超等检查来确认。

心脏性猝死有哪些类型?

1.心律失常性心脏性猝死(心脏跳动失去正常节律的心源性猝死)

2.非心律失常性心脏性猝死(心脏跳动节律无异常的心源性猝死)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较为常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资料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推算,心脏性猝死在我国发生的病例每年约54.5万[1]

是否可以治愈?

少部分可以治愈。如果可以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及初、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使用呼吸机等),大约43%的患者可以生存,但是目前在我国,猝死的生存率不到1%[2]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心脏性猝死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人在猝死前会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

中国心律失常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例/10万人。 以13亿人口推算,每年心源性猝死总人数高达54.4万,居全球之首。 中国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绝大部分人还没到医院就已丧失性命。 猝死不分年龄 猝死不分年龄,最近几年心源性猝死的报道不断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 在对抗新冠病毒的斗争中,有两位年轻的医务人员也因猝死殉职。 在中国引发猝死的多种因素未被有效控制,并有加重趋势,包括心血管发病呈年轻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仍在呈增加趋势。 在所有猝死的病因中80%为心源性猝死,表现为心脏发生“骤停”,停止收缩和泵血,大脑首先因缺血缺氧发生意识丧失,在5分钟内因脑缺氧发生脑死亡。 因此说黄金抢救5分钟,主要是避免脑死亡,随后数分钟全身各脏器因缺血缺氧导致功能丧失,此时如不能让心脏复跳,即导致死亡。 研究发现,大多数猝死患者都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猝死的风险最高,危险系数最大。 年轻人猝死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肌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 究其原因,在这些人群中,大部分猝死的人发生意外前都有巨大压力,极度疲劳,生活极不规律,并且长期有严重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暴饮暴食、失眠、长期熬夜、抽烟、喝酒、严重缺乏运动等原因。 而上述因素是发生心肌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但因为年轻,做一般的心脑血管检查可能均无病症,身体也无明显症状。 因此,我们建议年轻人,定期体检,对自己的身体要有充分的了解。无心脏疾病病史的年轻人如果可以做到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能减少猝死发生几率。 特别建议跑步爱好者平时或需要参加活动前,不要忽视体检工作,尤其是心电图检查。 除了基础心电图检查外,心脏彩超、平板实验,以及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进一步查出心脏存在的隐患。 猝死有哪些先兆 关于“猝死”的先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了解。 1. 近期出现胸痛或胸痛加剧 以往有过心绞痛发作史,近期心绞痛突然加剧,或既往无胸痛,最近出现活动诱发的胸痛,休息1-5分钟可缓解,提示发生不稳定心绞痛,此为心肌梗死前驱症状,有猝死风险,建议尽快到医疗机构做检查。 如突发胸痛或胸闷或咽部紧缩感或下颌发酸,伴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烦燥不安,血压下降,此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 如出现频繁的室性早搏,常为“猝死”先兆,建议立即就医。 有时猝死先兆表现为显著疲乏感、心悸、呼吸困难、精神状态发生变化等,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尽快就医。 2. 睡眠时间少,特别疲惫 严重失眠伴焦虑或长期过度透支睡眠特别疲劳的人,猝死风险增加。 相比一天中的其他时段,凌晨时分是心脏猝死的高发时段。人体内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套神经系统,交感神经让心率增快,缺乏对心脏的保护。 白天交感神经“上班”,夜间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上班”,凌晨当两套神经“交接班”时,心脏容易出问题。 3. 运动诱发的猝死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很多关于夜跑猝死的情况,那些参加夜跑的人们,白天工作繁重,身体很疲惫,而他们热爱运动,想要用夜跑来锻炼身体,同时放松疲惫的身躯。 但是,大强度的锻炼根本不会使身体放松,而是让身体更加的疲惫,心脏、肺部等承受负担。晚上再大强度锻炼,身体承受不了,导致猝死。 如何进行急救 心源性猝死的救治方面,简单来说有两个技术,一个是胸外按压,另一个是除颤。 当危险出现时,若不进行抢救,每延迟1分钟,患者生还的可能性即下降7%-10%。 如果能在发生心脏骤停的1分钟之内开始进行心肺复苏,90%以上的猝死病人还有生还机会,而每延迟1分钟救治,病人的存活几率就会下降10%,10分钟后再开始心肺复苏,存活几率的几乎为0。 因此,发生心脏骤停后的4-6分钟是进行救治的“黄金时间”。 但是,救护车和医生很难在黄金时间到达现场,如果第一目击者能够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或许这个“举手之劳”就能救人一命。 作者 | 丁荣晶 心血管内科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京东健康

156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21岁小伙疯狂斗地主,心脏突然骤停

21岁的小豪是一名高校大学生,因为迷上了在手机上斗地主,小豪几乎是茶饭不思,用室友的话说,上课玩下课也玩,因为玩斗地主,上学期挂了三门课,教导员找他谈话,但他上瘾了,根本戒不掉,到了今年玩的更凶了。 因为小豪玩游戏,室友也有很大的意见,因为他每天玩的特别晚,玩到兴奋的时候还会开口说脏话,像个疯子一样,脾气也变得格外暴躁。 但谁也没有想到,小豪会突发意外,他连续旷课两天,每天窝在寝室里玩游戏,晚上室友回来的时候,看到小豪眉头紧皱,他用手捂着胸口,显得非常痛苦。 室友刚问了一句,小豪,你怎么了? 小豪只是说了句胸痛,然后突然两眼一翻,随即倒地没了反应。 大家都被吓到了,好在医院离学校很近,几分钟之后,小豪被送进了医院急诊室进行抢救,医生介绍,小豪被同学送来的时候,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医生迅速为小豪进行了心肺复苏,足足按了四十分钟吧,毕竟太年轻了,大家都希望奇迹会出现。 但遗憾的是,小豪最终也没能恢复心跳。 闻讯赶来的父母,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跪地哀求着医生别停药,再想想办法,医生也只能无奈地摇头。 别说四十分钟了,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在4-6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脑损害,这也意味着很多病人即使抢救过来了,也会是植物人。 医生说,导致小豪死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心脏性猝死。从小豪同学的描述来看,医生推测,很有可能是玩游戏过度,导致身体异常劳累,疲倦,从而诱发了急性心肌梗死,因为没有及时处理和治疗,最终才导致了心脏性猝死。 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不同的文献关于猝死的定义不尽相同,作者认为比较科学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很多人不知道,过度玩游戏不但玩物丧志,对身体健康也是巨大的影响。 比如有损眼球健康,造成视力下降;精神不可避免地要紧张、亢奋,神经中枢系统很容易失调,失去平衡;平时心情也不宁静,多动暴燥,爱发火;受屏幕强光、噪声刺激,使血压升高,引起头昏、头痛、心律失常;因为久坐少动,导致下身血液瘀滞,更易发生血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丁彬彬

副主任医师

株洲市中心医院

15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才能预防心源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其特点有三:死亡急骤、死亡出人意料和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近年来,我国随着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增高,心脏猝死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心源性猝死,占据了猝死中的绝大多数,正是因为心脏这一重要脏器的功能无可替代,而且随着老龄化的加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也就自然而然的增多了,我们要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呢? 一、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做好心脏病的二级预防 如果已经发现自己罹患心脏病,不管是心律失常还是冠心病,不管是心肌病还是心功能不全,不管是瓣膜病还是其他心脏病,只要发现,做好心脏病的二级预防就相当的重要了,因为有心脏病病史的患者,猝死就已经先行给我们打了招呼,这类人是猝死的高发人群,如果不能做好二级预防,那么后果你懂得。 二、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做好心脏病的一级预防 如果有高危因素,不管是家族心脏病高发病史,还是抽烟酗酒史,还是熬夜劳累加班史,又或者是其他心脏病高危因素,只要有高危因素,还没有罹患心脏病的患者,需要做好心脏病的一级预防,戒除不良习惯等,才能避免猝死找上门来。 三、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做好体检 如果没有什么高危因素,定期做好体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心肌肥厚,心律失常等无症状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体检发现,所以,对普通人群进行体检,做好预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防患于未然。 四、全面科普心肺复苏 猝死最好的治疗就是短时间内进行心肺复苏,因为时间越长,心肺复苏过来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超过4-6分钟,多数就不可逆的死亡,所以,如果等医护人员到来,可能结局就悲剧了,所以,做好全面的全民科普,科普心肺复苏,对身边的人尤其重要。 猝死,防不胜防,但我们不能因为防不胜防而不防,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李建华医生

14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