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良恶性之分,肝母细胞瘤多见,属恶性肿瘤
- 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因腹部包块就诊
- 恶性肿瘤需早诊早治,以手术治疗为主
简介
小儿肝肿瘤,即位于肝脏的肿瘤,有良恶性之分:良性肿瘤患儿通常无明显不适症状,可不予治疗;或在瘤体增大后行手术切除,一般均可治愈;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为肝母细胞瘤,其典型症状为右腹或右上腹包块,多同时伴有腹部不适或疼痛、黄疸、消瘦等表现。小儿肝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加之患儿表述不清,导致早期不易被发现,往往就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严重影响了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所以,小儿肝恶性肿瘤需早诊早治,手术(肿瘤切除、肝移植)为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无法手术者应通过局部治疗、靶向治疗等尽可能遏制肿瘤发展,延长患儿生存时间。
症状表现:
小儿肝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多因右腹或右上腹包块就诊,肝恶性肿瘤还可出现腹部不适或疼痛(持续性胀痛或钝痛)、食欲下降等非特异症状,晚期同时伴有黄疸、发热、消瘦等表现。
诊断依据:
临床医师除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腹部包块、黄疸、腹水等),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可见肿瘤)、肿瘤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400μg/L)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肝脏活检见癌细胞)来确诊肝肿瘤。
小儿肝肿瘤有哪些类型?
根据患儿体内肿瘤分化情况及是否浸润、转移、生长速度等,可分为:
- 肝良性肿瘤
- 肝恶性肿瘤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本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小儿肝恶性肿瘤比良性多,在恶性肿瘤中,又以肝母细胞瘤最为多见,居小儿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首位,约占51%~56%,90% 发生于5岁以内儿童[1,2]。
是否可以治愈?
部分可以治愈。小儿肝良性肿瘤可以治愈;小儿肝恶性肿瘤早期也有机会治愈,中晚期难以治愈,但可经规范治疗延长患儿生命。手术(肿瘤切除、肝移植)为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是否遗传?
是。小儿肝肿瘤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1]。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小儿肝肿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儿肝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以下将详细介绍小儿肝肿瘤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一、发病原因
1. 肝硬化:肝硬化是小儿肝肿瘤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中约80%的患者合并有肝炎肝硬化。肝硬化可能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引发癌变。
2. 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与小儿肝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增加癌变风险。
3. 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可能导致肝细胞癌变。
4. 化学致癌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也可能导致小儿肝肿瘤的发生。
5.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增加癌变风险。
二、发病机制
小儿肝肿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肝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是小儿肝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可分为上皮型和上皮-间叶型。肿瘤细胞呈胎儿型和胚胎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2. 肝细胞癌:肝细胞癌是小儿肝肿瘤的另一种类型,肿瘤细胞具有肝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3. 转移:小儿肝肿瘤可能发生转移,最常见的是转移到肺部和腹腔。
4. 治疗效果:小儿肝肿瘤的治疗效果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分期、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
文章 小儿肝肿瘤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
在众多儿童肿瘤中,肝肿瘤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延误。了解小儿肝肿瘤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儿肝肿瘤的症状
1. 腹部包块:小儿肝肿瘤最常见的症状是腹部包块,位于右上腹部或右侧腹部,质地较硬,表面光滑,可随呼吸移动,但无压痛。
2. 腹部不适: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腹部不适,如隐痛、胀痛等。
3. 黄疸:肿瘤压迫胆管或侵犯胆管时,可出现黄疸。
4. 腹水:肿瘤侵犯肝脏时,可出现腹水。
5. 贫血:肿瘤消耗血液或压迫血管时,可出现贫血。
6. 肝功能异常:肿瘤侵犯肝脏时,可导致肝功能异常。
二、小儿肝肿瘤的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小儿肝肿瘤的主要方法,包括肝叶切除术、肝移植等。
2. 放疗:放疗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姑息治疗。
3. 化疗:化疗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姑息治疗。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姑息治疗。
5.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可辅助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
三、小儿肝肿瘤的预防
1.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感染。
2.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肿瘤。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文章 小儿肝肿瘤诊断方法及优劣对比
小儿肝肿瘤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延误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肝肿瘤的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等,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一、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是小儿肝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其中甲胎蛋白(AFP)检测最为常用。AFP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在小儿肝肿瘤患者中呈高表达。通过检测血清中AFP水平,可以早期发现肿瘤,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血管造影等,可以直观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等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三、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是确诊小儿肝肿瘤的金标准,通过穿刺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等,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诊断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1. 血清学检测:优点是操作简单、无创、可反复检测,但缺点是特异性较差,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影响。
2. 影像学检查:优点是直观、无创、可以全面评估肿瘤情况,但缺点是对于微小肿瘤的检测能力有限。
3. 穿刺活检:优点是诊断准确,但缺点是存在一定的创伤风险。
总之,小儿肝肿瘤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
蔡强
主治医师
肝胆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项帅
副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孙平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