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维生素D缺乏病

维生素D缺乏病

别名:维生素D缺乏

就诊科室:

儿科 骨科 小儿保健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维生素D缺乏病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维生素D缺乏病是什么,有什么表现?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维生素D是我们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是钙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所以如果出现维生素D的不足,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比较多见。 老年人因为生活习惯改变,生理代谢功能出现减退,营养状况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这种维生素D的缺乏的情况也是非常的重要。佝偻病发病比较缓慢,很不容易引起家长的重视,出现佝偻病,孩子的抵抗力比较低,并且容易合并肺炎或者是腹泻,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做好预防非常的关键。 体内的来源: 我们身体内的维生素D可以从两个途径,经过皮肤转化形成,也可以通过口中获得,前面属于内源性的维生素D,后者属于外源性的维生素D,内源性的维生素D是人体的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没有活性的维生素D3;外源性维生素D来自食物,如鱼、肝、蛋、乳类等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3 。 膳食中的维生素D3在胆汁的协助下,在小肠当中形成乳糜微粒会被吸收到血浆里面,与内源性的维生素D3一起经维生素D3结合蛋白准运到肝脏,在肝内经25-羟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成为25-(OH)2D3 ,这个时候,虽已具有抗佝偻病活性,但是作用并不强,再被转运至肾脏后,经1-羟化酶的催化进一步被氧化成具有较强抗佝偻病活性的1,25-(OH)2D3 ,最后经血循环输送到相关靶器官而发挥其生理作用。转运至小肠组织的1,25-(OH)2D3 先进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内,与胞质中的特异性受体形成复合体,作用于核内染色质,诱发合成特异的钙结合蛋白,后者的作用是把肠腔表面的钙离子转运带入黏膜细胞,从而进入血液循环使血钙升高,促进骨中钙的沉积。除此以外,1,25-(OH)2D3 对肾脏也具有直接作用,它促进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以减少钙和磷的丢失。 出现缺乏症的病因: 首先就是日光照射的不足。 日光照射之下的皮肤内的维生素D的合成是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果日照不充足,比如是在冬季的时候,就需要定期通过膳食进行补充。另外。,空气污染也可以阻碍日光中的紫外线,人们进场穿的衣服,住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面,生活在室内,使用人工合成的太阳屏障阻挡紫外线,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区,都可以导致皮肤生物合成足够数量的维生素D。 其次,就是维生素D和钙、磷的摄入。 动物性的食物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深水鱼比如像沙丁鱼。动物肝脏和鱼肝油都是维生素D3的来源,尽管说从普通的食物来说,鸡蛋、牛肉、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以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3,但是日常生活中的维生素D的含量是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对于日吃光不足的人群,尤其是在冬季,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显得特别的重要。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阳光暴露不足,乳类食物所含的维生素D 也是不足的,但是又处在一个快速生长的阶段,所有在体内的维生素很容易出现缺乏,所以需要多晒太阳,补充鱼肝油。另外食物中的钙、磷含量不足以及比例不当均可影响钙、磷的吸收。人乳中钙、磷含量虽低,但比例(2∶1)适宜,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钙、磷含量较高,但钙磷比例(1.2∶1)不是最佳比例,故牛乳中的钙吸收率没有人奶高。 重要的一点是,很多早产儿因为生长速度比较快,但是体内的钙储存不足,容易患佝偻病,婴幼儿生长发育比较快,对维生素D 和钙的需求量在增多,多以也容易引起佝偻病。在2岁之后,生长速度在减缓,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率就在逐渐减少。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京东健康

150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驼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驼背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驼背的常见原因: 1. 脊柱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的椎间盘可能会逐渐退化和磨损,导致脊柱弯曲,从而引起驼背。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2. 维生素D缺乏病:维生素D对于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骨骼软化,进而引起脊柱畸形。 3. 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脊柱和关节。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导致脊柱僵硬和弯曲,从而引起驼背。 4. 黏多糖病: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导致身体无法正常分解黏多糖。黏多糖在体内积累可能导致脊柱畸形。 5. 青少年性驼背:青少年性驼背通常表现为脊柱胸段过度弯曲,可能导致骨骺坏死和发育不良。这种驼背可以通过胸椎X光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驼背通常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适当的背部锻炼、佩戴支具和物理因子治疗。此外,保持正确的姿势也是预防驼背加重的重要措施。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驼背,请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生命守护者联盟

17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的药物相互疗效是如何的?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作为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关于其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疗效,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本文将从药物相互作用、疗效、注意事项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 一、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的药物相互作用 1. 应用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或解痉药(如颠茄)的患者,长期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可致肝损害。 2.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与氯霉素同服,可增强后者的毒性。 3.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二、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的疗效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感冒、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 三、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的注意事项 1.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引起肝、肾损害。 2.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新生儿、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患者。 3.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不宜与饮酒同时使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四、维生素D缺乏病的预防 维生素D缺乏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病,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孕妇应保持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供应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妊娠后期7~9个月可每天服维生素D25μg(1000U)或给维生素D22500~5000μg(10万~20万U)一次口服,每天应由膳食中补充1000mg元素钙,不足的需用钙剂补充。 新生儿期应提倡母乳喂养,尽早开始户外活动,接触日光。婴幼儿需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如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每天1~2h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增加维生素D强化奶制品的摄入等。 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和绝经期妇女亦应摄入维生素D和钙剂,以预防骨软化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数字健康领航者

176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条记录共1页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徐萍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三甲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糖尿病足病(15例) 病毒感染(11例)
专业擅长:糖尿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痛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多囊卵巢、骨质疏松、垂体性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综合诊治。
好评率:99% 接诊量:5281
陈贺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三甲
营口市中心医院
糖尿病足病(6例) 肥胖症(3例)
专业擅长: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硕士,擅长糖尿病、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肥胖、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痛风、高血压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10356
王志宏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三甲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糖尿病足病(253例) 病毒感染(76例)
专业擅长:1.糖尿病(血糖高,低血糖,降血糖,糖尿病用药指导,胰岛素用药指导,儿童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轻度乏力,口渴,胰岛素缺乏,糖代谢调节异常)2.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便秘,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糖尿病足)3.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促甲状腺激素调理)4.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血压异常,血压高,降血压)5.高血脂(血脂高,降血脂,清血管)6.高尿酸(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高尿酸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痛风,降尿酸,祛湿)7.内分泌疑难杂症(脑垂体瘤,生长激素,乳房早发育,肢端肥大,库欣综合征)8.肥胖(减肥,减重,祛湿,脾胃调理,减肥塑身)9.增重(增体重,BMI,增肥)1
好评率:99% 接诊量:39577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