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暴发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

别名:急性心肌炎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急诊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暴发性心肌炎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疫情之下,谈谈为何需要高度重视暴发性心肌炎

来源:周鹏心视野公众号 致敬 那些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一线的同行和工作者们!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武汉感染流行并迅速蔓延全国各地,引发全民高度重视! 现在已经意识到:少数新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一部分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要经历“细胞因子风暴”,其发展方向就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复苏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物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明德国际医院内科周鹏医生:结合他2003年“非典”在重症医疗队的一些感悟,就疫情之下暴发性心肌炎话题展开述评,以飨读者。 前言 心和肺是维持我们生命正常运转的两大齿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一旦心血管方面出现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提前预警心血管方面的问题,“维持好两个稳定”即维持好血液动力学稳定和心电稳定,至关重要。 病毒入侵心肌细胞并导致部分患者机体产生过强的免疫应答,就有“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 遗憾的是,《Heart Disease, Textbook》在“心肌炎”相关章节里并未述及冠状病毒;笔者也未查到“MERS”、“SARS”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过程中心脏相关的病理资料。 受大东教授和张松教授的邀请,曾经在东方心脏病会 (OCC)“心脏急症论坛”上,做过一个关于“成人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诊治现状”讲座。本文在其内容基础上,整理而成。一同复习,“胸中有剑”——重点强调床旁超声的实用性。 定义 FM是指突然起病(通常在病毒性疾病起病后两周内),患者以低血压和血液动力学损害为主,需要正性肌力药物或机械辅助手段支持循环的心肌炎。 20~40岁是心肌炎导致心力衰竭的高峰年龄段,FM也多见于貌似“健康”的中青年人。如一线重症病房同事描述的一样:……前两天还比较平稳,突然病情急转直下。上述情况,在疫情下重症病房背景,除急性肺栓塞外,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 口诀 “1234” 我们把成人FM概括为便于记忆和掌握的“1234”: 4:“四组数据”; 3:“三个超声心电图表现” 和“三个心脏核磁共振(CMR)表现”; 2:“两大陷阱” ; 1:“一个到位” ; “4”四组需要明确的数据 1) 心肌炎是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遗传性心电、心脏疾病(包括部分肥厚性心肌病)的第三位心脏性猝死原因:占心脏性猝死的10%左右; 2) FM占所有活检证实为心肌炎病例总数的10%; 3) 如果误诊或者延误治疗,FM的死亡率高达50%-80%以上;而及时、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比如ECMO支持,可挽救60%-80%的患者; 4) 成功救治后,FM患者的长期预后非常好:有报道随访11年93%长期健康成活; 点评 对此次疫情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详细临床过程和治疗经验,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报道。推测:如果一旦“细胞因子风暴”启动,方向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处理的难度非常大。 因此,上面的4组数据,仅是非疫情背景下“暴发性心肌炎”的一些数据轮廓,疫情背景下重症患者的详细情况,只能来自于我们那些“在没有硝烟战场上”、正在构筑抗击新冠肺炎“血肉长城”一线同事的具体实践。 “3”三个非常有用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1) 心室功能降低,主要表现为收缩期缩短率FS急剧下降;室壁运动障碍 :开始表现为局限性,酷似ACS;很快可表现为比较广泛的室壁运动障碍; 2) 可逆的室壁肥厚,特别是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 3) 小心腔居多,很少有心室扩张(起病太急,来不及扩张); 点评1 在重症病房背景,配合TnI、BNP和D-dimer等实验室检查,床旁超声不但可以为我们实时、动态提供患者心脏方面的信息,而且也是帮助快速鉴别急性肺栓塞(右室负荷增加)等的非常好的、实用的、最便捷的工具。 点评2 除国内的文献外,国外很少用心腔大小和射血分数(EF值)来作为FM的判定依据——剧烈的炎症反应和水肿,心腔并不增大。此时,机器算出来的EF值可以“正常”,但不能代表患者的心脏受损和泵功情况,也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器官水平和微循环水平的灌注情况。等患者心腔扩大、EF值降低,可能已经痛失FM的抢救良机。对FM,“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建议大家遵循以上“三个有用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放弃心腔大小和EF值。 “3”三个有用的心脏核磁(CMR)表现 (满足以下两条,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成立) 1) T1加权(钆造影剂); 2) T2加权; 3) 钆延迟增强扫描; 急性期,CMR同时也是鉴别心肌缺血和心肌炎的重要无创手段,指明治疗方向。但急性期后(如起病后14天,急性期的炎症反应高峰已经消退后),CMR敏感性和特异性很差,丧失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点评 在OCC讲座中,为了讲座的完整性,保留了“心肌炎核磁诊断价值”方面的内容。在重症病房背景,核磁价值不大。 “2”两大诊断陷阱 1) 心外表现:漏诊陷阱 FM常常由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引起,发热、咳嗽、头痛、呕吐、 腹胀、腹痛、腹泻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可明显,可见于20%-80%的患者。一旦FM的心脏症状出现,进展和恶化过程会很快,导致措手不及局面,这是FM诊治过程中的第一个陷阱。 2) 急性肺栓塞:也是一个陷阱 重症病房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现非常不特异。 点评 以上两种情况,结合其它实验室检查结果,床旁超声的优势凸现。 “1”一个到位:血液动力学或循环加呼吸支持到位 对拟诊FM,排除心肌缺血和心肌病病史、经短暂的正性肌力药物血液动力学和临床症状改善仍然不明显的患者,应毫不犹豫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心室辅助装置(VAD)等辅助循环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 ECMO和体外循环的作用相似,是体外循环的延伸,但又大大延长了对患者的支持时间,是衡量一个医院急危重症治疗抢救水平的技术。和VAD相比,ECMO创伤小、易于开展并提供氧合支持。在某些类型的心脏病中,ECMO的疗效并不低于小型经皮VAD。近年来,在心肌炎特别是FM中,ECMO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挽救60%-80%患者、患者可长期健康生存。英国2014年发布的NICE 介入程序指南《成人急性心力衰竭的ECMO》中明确指出:“ECMO应该应用于有心力衰竭的心肌炎患者——即FM患者。” 点评 重症新冠状病毒感染病房,更应装备ECMO。在疫区,建议组建“ECMO分队”,这不但有益于重症患者,也将大大提高我国急危重症的抢救水平。 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有绝对诊断意义,其它方面,也比较敏感但很不特异。 “细胞因子风暴”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是目前大家的共识,大家也自然而然想到免疫抑制。IVIG、免疫抑制,可能对某个亚组人群有作用(比如IVIG对儿科患者、免疫抑制对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有效),但目前的证据并未显示免疫抑制剂在其它病毒性心肌炎或FM中明显的效果。 “SARS”期间,甲强龙“冲击”的效果和后果,我们应该有比较深的记忆。但非常时期、疫情背景下,面对重症患者、面对生命,任何指南等代替不了临床医生的具体判断和帮助患者作出的知情决策。

京东医生

176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疫情之下,谈谈为何需要高度重视暴发性心肌炎

致敬 那些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一线的同行和工作者们!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武汉感染流行并迅速蔓延全国各地,引发全民高度重视! 现在已经意识到:少数新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一部分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要经历“细胞因子风暴”,其发展方向就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复苏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物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明德国际医院内科周鹏医生:结合他2003年“非典”在重症医疗队的一些感悟,就疫情之下暴发性心肌炎话题展开述评,以飨读者。 前言 心和肺是维持我们生命正常运转的两大齿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一旦心血管方面出现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提前预警心血管方面的问题,“维持好两个稳定”即维持好血液动力学稳定和心电稳定,至关重要。 病毒入侵心肌细胞并导致部分患者机体产生过强的免疫应答,就有“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 遗憾的是,《Heart Disease, Textbook》在“心肌炎”相关章节里并未述及冠状病毒;笔者也未查到“MERS”、“SARS”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过程中心脏相关的病理资料。 受大东教授和张松教授的邀请,曾经在东方心脏病会 (OCC)“心脏急症论坛”上,做过一个关于“成人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诊治现状”讲座。本文在其内容基础上,整理而成。一同复习,“胸中有剑”——重点强调床旁超声的实用性。 定义 FM是指突然起病(通常在病毒性疾病起病后两周内),患者以低血压和血液动力学损害为主,需要正性肌力药物或机械辅助手段支持循环的心肌炎。 20~40岁是心肌炎导致心力衰竭的高峰年龄段,FM也多见于貌似“健康”的中青年人。如一线重症病房同事描述的一样:……前两天还比较平稳,突然病情急转直下。上述情况,在疫情下重症病房背景,除急性肺栓塞外,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 口诀 “1234” 我们把成人FM概括为便于记忆和掌握的“1234”: 4:“四组数据”; 3:“三个超声心电图表现” 和“三个心脏核磁共振(CMR)表现”; 2:“两大陷阱” ; 1:“一个到位” ; “4”四组需要明确的数据 1) 心肌炎是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遗传性心电、心脏疾病(包括部分肥厚性心肌病)的第三位心脏性猝死原因:占心脏性猝死的10%左右; 2) FM占所有活检证实为心肌炎病例总数的10%; 3) 如果误诊或者延误治疗,FM的死亡率高达50%-80%以上;而及时、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比如ECMO支持,可挽救60%-80%的患者; 4) 成功救治后,FM患者的长期预后非常好:有报道随访11年93%长期健康成活; 点评 对此次疫情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详细临床过程和治疗经验,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报道。推测:如果一旦“细胞因子风暴”启动,方向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处理的难度非常大。 因此,上面的4组数据,仅是非疫情背景下“暴发性心肌炎”的一些数据轮廓,疫情背景下重症患者的详细情况,只能来自于我们那些“在没有硝烟战场上”、正在构筑抗击新冠肺炎“血肉长城”一线同事的具体实践。 “3”三个非常有用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1) 心室功能降低,主要表现为收缩期缩短率FS急剧下降;室壁运动障碍 :开始表现为局限性,酷似ACS;很快可表现为比较广泛的室壁运动障碍; 2) 可逆的室壁肥厚,特别是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 3) 小心腔居多,很少有心室扩张(起病太急,来不及扩张); 点评1 在重症病房背景,配合TnI、BNP和D-dimer等实验室检查,床旁超声不但可以为我们实时、动态提供患者心脏方面的信息,而且也是帮助快速鉴别急性肺栓塞(右室负荷增加)等的非常好的、实用的、最便捷的工具。 点评2 除国内的文献外,国外很少用心腔大小和射血分数(EF值)来作为FM的判定依据——剧烈的炎症反应和水肿,心腔并不增大。此时,机器算出来的EF值可以“正常”,但不能代表患者的心脏受损和泵功情况,也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器官水平和微循环水平的灌注情况。等患者心腔扩大、EF值降低,可能已经痛失FM的抢救良机。对FM,“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建议大家遵循以上“三个有用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放弃心腔大小和EF值。 “3”三个有用的心脏核磁(CMR)表现 (满足以下两条,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成立) 1) T1加权(钆造影剂); 2) T2加权; 3) 钆延迟增强扫描; 急性期,CMR同时也是鉴别心肌缺血和心肌炎的重要无创手段,指明治疗方向。但急性期后(如起病后14天,急性期的炎症反应高峰已经消退后),CMR敏感性和特异性很差,丧失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点评 在OCC讲座中,为了讲座的完整性,保留了“心肌炎核磁诊断价值”方面的内容。在重症病房背景,核磁价值不大。 “2”两大诊断陷阱 1) 心外表现:漏诊陷阱 FM常常由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引起,发热、咳嗽、头痛、呕吐、 腹胀、腹痛、腹泻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可明显,可见于20%-80%的患者。一旦FM的心脏症状出现,进展和恶化过程会很快,导致措手不及局面,这是FM诊治过程中的第一个陷阱。 2) 急性肺栓塞:也是一个陷阱 重症病房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现非常不特异。 点评 以上两种情况,结合其它实验室检查结果,床旁超声的优势凸现。 “1”一个到位:血液动力学或循环加呼吸支持到位 对拟诊FM,排除心肌缺血和心肌病病史、经短暂的正性肌力药物血液动力学和临床症状改善仍然不明显的患者,应毫不犹豫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心室辅助装置(VAD)等辅助循环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 ECMO和体外循环的作用相似,是体外循环的延伸,但又大大延长了对患者的支持时间,是衡量一个医院急危重症治疗抢救水平的技术。和VAD相比,ECMO创伤小、易于开展并提供氧合支持。在某些类型的心脏病中,ECMO的疗效并不低于小型经皮VAD。近年来,在心肌炎特别是FM中,ECMO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挽救60%-80%患者、患者可长期健康生存。英国2014年发布的NICE 介入程序指南《成人急性心力衰竭的ECMO》中明确指出:“ECMO应该应用于有心力衰竭的心肌炎患者——即FM患者。” 点评 重症新冠状病毒感染病房,更应装备ECMO。在疫区,建议组建“ECMO分队”,这不但有益于重症患者,也将大大提高我国急危重症的抢救水平。 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有绝对诊断意义,其它方面,也比较敏感但很不特异。 “细胞因子风暴”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是目前大家的共识,大家也自然而然想到免疫抑制。IVIG、免疫抑制,可能对某个亚组人群有作用(比如IVIG对儿科患者、免疫抑制对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有效),但目前的证据并未显示免疫抑制剂在其它病毒性心肌炎或FM中明显的效果。 “SARS”期间,甲强龙“冲击”的效果和后果,我们应该有比较深的记忆。但非常时期、疫情背景下,面对重症患者、面对生命,任何指南等代替不了临床医生的具体判断和帮助患者作出的知情决策。

互联网医疗运营

93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疫情之下,谈谈为何需要高度重视暴发性心肌炎

自 2019 年 12 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武汉感染流行并迅速蔓延全国各地,引发全民高度重视! 现在已经意识到:少数新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一部分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要经历“细胞因子风暴”,其发展方向就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复苏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物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明德国际医院内科周鹏医生:结合他 2003 年“非典”在重症医疗队的一些感悟,就疫情之下暴发性心肌炎话题展开述评,以飨读者。 前言 心和肺是维持我们生命正常运转的两大齿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一旦心血管方面出现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提前预警心血管方面的问题,“维持好两个稳定”即维持好血液动力学稳定和心电稳定,至关重要。 病毒入侵心肌细胞并导致部分患者机体产生过强的免疫应答,就有“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 遗憾的是,《Heart Disease, Textbook》在“心肌炎”相关章节里并未述及冠状病毒;笔者也未查到“MERS”、“SARS”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过程中心脏相关的病理资料。 受大东教授和张松教授的邀请,曾经在东方心脏病会 (OCC)“心脏急症论坛”上,做过一个关于“成人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诊治现状”讲座。本文在其内容基础上,整理而成。一同复习,“胸中有剑”——重点强调床旁超声的实用性。 定义 FM 是指突然起病(通常在病毒性疾病起病后两周内),患者以低血压和血液动力学损害为主,需要正性肌力药物或机械辅助手段支持循环的心肌炎。 20~40 岁是心肌炎导致心力衰竭的高峰年龄段,FM 也多见于貌似“健康”的中青年人。如一线重症病房同事描述的一样:……前两天还比较平稳,突然病情急转直下。上述情况,在疫情下重症病房背景,除急性肺栓塞外,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 口诀 “1234” 我们把成人 FM 概括为便于记忆和掌握的“1234”: 4:“四组数据”; 3:“三个超声心电图表现” 和“三个心脏核磁共振(CMR)表现”; 2:“两大陷阱” ; 1:“一个到位” ; “4”四组需要明确的数据 1 ) 心肌炎是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遗传性心电、心脏疾病(包括部分肥厚性心肌病)的第三位心脏性猝死原因:占心脏性猝死的 10%左右; 2 ) FM 占所有活检证实为心肌炎病例总数的 10%; 3 ) 如果误诊或者延误治疗,FM 的死亡率高达 50%-80%以上;而及时、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比如 ECMO 支持,可挽救 60%-80%的患者; 4 ) 成功救治后,FM 患者的长期预后非常好:有报道随访 11 年 93%长期健康成活; 点评 对此次疫情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详细临床过程和治疗经验,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报道。推测:如果一旦“细胞因子风暴”启动,方向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处理的难度非常大。 因此,上面的 4 组数据,仅是非疫情背景下“暴发性心肌炎”的一些数据轮廓,疫情背景下重症患者的详细情况,只能来自于我们那些“在没有硝烟战场上”、正在构筑抗击新冠肺炎“血肉长城”一线同事的具体实践。 “3”三个非常有用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1 ) 心室功能降低,主要表现为收缩期缩短率 FS 急剧下降;室壁运动障碍 :开始表现为局限性,酷似 ACS;很快可表现为比较广泛的室壁运动障碍; 2 ) 可逆的室壁肥厚,特别是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 3 ) 小心腔居多,很少有心室扩张(起病太急,来不及扩张); 点评 1 在重症病房背景,配合 TnI、BNP 和 D-dimer 等实验室检查,床旁超声不但可以为我们实时、动态提供患者心脏方面的信息,而且也是帮助快速鉴别急性肺栓塞(右室负荷增加)等的非常好的、实用的、最便捷的工具。 点评 2 除国内的文献外,国外很少用心腔大小和射血分数(EF 值)来作为 FM 的判定依据——剧烈的炎症反应和水肿,心腔并不增大。此时,机器算出来的 EF 值可以“正常”,但不能代表患者的心脏受损和泵功情况,也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器官水平和微循环水平的灌注情况。等患者心腔扩大、EF 值降低,可能已经痛失 FM 的抢救良机。对 FM,“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建议大家遵循以上“三个有用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放弃心腔大小和 EF 值。 “3”三个有用的心脏核磁(CMR)表现 (满足以下两条,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成立) 1 ) T1 加权(钆造影剂); 2 ) T2 加权; 3 ) 钆延迟增强扫描; 急性期,CMR 同时也是鉴别心肌缺血和心肌炎的重要无创手段,指明治疗方向。但急性期后(如起病后 14 天,急性期的炎症反应高峰已经消退后),CMR 敏感性和特异性很差,丧失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点评 在 OCC 讲座中,为了讲座的完整性,保留了“心肌炎核磁诊断价值”方面的内容。在重症病房背景,核磁价值不大。 “2”两大诊断陷阱 1 ) 心外表现:漏诊陷阱 FM 常常由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引起,发热、咳嗽、头痛、呕吐、 腹胀、腹痛、腹泻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可明显,可见于 20%-80%的患者。一旦 FM 的心脏症状出现,进展和恶化过程会很快,导致措手不及局面,这是 FM 诊治过程中的第一个陷阱。 2 ) 急性肺栓塞:也是一个陷阱 重症病房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现非常不特异。 点评 以上两种情况,结合其它实验室检查结果,床旁超声的优势凸现。 “1”一个到位:血液动力学或循环加呼吸支持到位 对拟诊 FM,排除心肌缺血和心肌病病史、经短暂的正性肌力药物血液动力学和临床症状改善仍然不明显的患者,应毫不犹豫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心室辅助装置(VAD)等辅助循环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 ECMO 和体外循环的作用相似,是体外循环的延伸,但又大大延长了对患者的支持时间,是衡量一个医院急危重症治疗抢救水平的技术。和 VAD 相比,ECMO 创伤小、易于开展并提供氧合支持。在某些类型的心脏病中,ECMO 的疗效并不低于小型经皮 VAD。近年来,在心肌炎特别是 FM 中,ECMO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挽救 60%-80%患者、患者可长期健康生存。英国 2014 年发布的 NICE 介入程序指南《成人急性心力衰竭的 ECMO》中明确指出:“ECMO 应该应用于有心力衰竭的心肌炎患者——即 FM 患者。” 点评 重症新冠状病毒感染病房,更应装备 ECMO。在疫区,建议组建“ECMO 分队”,这不但有益于重症患者,也将大大提高我国急危重症的抢救水平。 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有绝对诊断意义,其它方面,也比较敏感但很不特异。

学术小助手

88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警惕小儿致命杀手:暴发性心肌炎

问:为什么说暴发性心肌炎是儿童的致命杀手? 答: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是儿童心肌炎中最严重的类型,是突发的心脏弥漫性炎症,起病急、病情进展迅猛,可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猝死、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危及小儿生命的严重情况。暴发性心肌炎会导致人体血流动力学出现严重障碍,一旦出现了暴发性心肌炎,即便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其死亡风险仍然非常高。 问:家长如何识别暴发性心肌炎? 答: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部分患儿在早期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常以呼吸、消化、神经系统为突出表现。在暴发性心肌炎进展加重前数日会有发热、乏力、呕吐、腹泻、腹痛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的表现,之后出现气短、心慌、胸闷、胸痛、心慌、极其乏力的症状。 (1)首先要看小儿精神状态,不同年龄段都可表现出烦躁不安、乏力、精神萎靡等,尤其注意观察面色是否苍白;家长朋友们请记住小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就是就医的绝对指征。(2)要特别注意恶心、呕吐、腹痛的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易被当成消化系统疾病,鉴别的关键点在于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更长,会逐步出现精神差、乏力、四肢末梢凉等合并表现;小婴儿频繁呕吐、拒乳、精神差、四肢凉更应该注意排查该病。这是暴发性心肌炎需高度警惕的隐匿症状。(3)当儿童体温正常时出现呼吸急促、费力,也需排查心脏原因;当出现口唇、指甲青紫表现往往提示病情危重。 问:当医生怀疑孩子得了暴发性心肌炎,家长该怎么做? 答:儿科医生根据孩子的临床表现、查体体征、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后,如果怀疑孩子得了暴发性心肌炎,家长一定要遵医嘱,办理住院手续、完善后续检查,切记不可大意。在办理住院过程中,让孩子绝对休息,用轮椅或平车转运患儿;如果是小婴儿烦躁无法配合,要进行镇静。所有怀疑暴发性心肌炎的患儿都应及时入住重症监护室进行重症监护治疗。 问:暴发性心肌炎被称为儿科医生的梦魇,作为基层医生能做些什么? 答:基层医生在诊治常见病过程中要树立识别危重症的理念,早期识别出暴发性心肌炎非常重要。要看、要听、要摸、要检查。一看精神状态;二行详细查体,识别心功能不全的体征:首先观察颈静脉有无怒张;规范听诊非常重要,先听心脏,判断有无心音低钝遥远、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听诊肺部有无湿啰音;再摸肝脏,注意有无肝脏增大表现;三做相关检查,当怀疑暴发性心肌炎,条件允许时尽快完善超声心动图、心肌标志物、心电图这些初步检查;当医疗条件无法满足初步检查时,应尽快联系有抢救条件的上级医院,做好转院前准备工作、讲清楚注意事项,等待转院过程中尤其注意协助患儿安静休息、氧疗。 问:当医生告知需要对孩子进行ECMO治疗,家长该怎么做? 答:暴发性心肌炎的治疗是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其基本原则是让极度衰竭的心脏休息。机械循环支持是治疗的中心环节,目前ECMO已经成为公认的为暴发性心肌炎患儿提供循环支持治疗的有效手段,是一种持续的体外生命支持治疗,可以较长时间的替代心肺功能,帮助患儿度过急性期,使心脏得到充分休息并逐步恢复,可以提高治愈成功率。当ECMO辅助治疗较长时间后,如果心脏仍无恢复迹象,可能需要安装长时间的心室辅助装置或者寻求心脏移植。 当具备ECMO救治条件的医学中心向家长提出ECMO辅助治疗时,应当积极配合,这可能是挽救孩子生命的最关键治疗。

王志远

主治医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8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2岁少年突患暴发性心肌炎,经历生死时速的救治

在一个平凡的儿童节,12岁的帅帅(化名)却开始了一场与死神的搏斗。起初,他只是一些轻微的症状,如发烧、上吐下泻等,然而情况很快恶化。经过多次心跳骤停和反复抢救,帅帅最终被诊断出患有暴发性心肌炎,这是一种来势凶猛、危及生命的疾病。 在同济医院的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帅帅接受了多学科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他们使用了各种抢救手段,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临时起搏器安装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手术等。经过32天的生死时速的救治,帅帅终于转入普通病房,回到父母身边。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由感染、中毒或免疫性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过程。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以儿童和40岁以下成年人居多。由于起病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急性胃肠炎,往往来不及诊断,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因此,医生提醒,若近期感冒了,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出现发烧、乏力、脸色苍白、心悸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

生命之光传递者

2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如何避免致命的“感冒”?

暴发性心肌炎(FM)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它的发病速度快,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这种疾病被称为“致命的感冒”,因为它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急性胃肠炎、呼吸道感染或脑炎等。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通常以心外症状为首发表现,包括精神反应差、乏力、面色苍白、呕吐、腹泻、纳差、发热、气急、口周发绀等。这些症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炎症引起的,然而实际上它们可能是暴发性心肌炎的早期信号。 引起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原因主要是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手足口病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这些病毒可以侵犯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充血、水肿,严重时甚至坏死,从而引发暴发性心肌炎。 为了避免漏诊和误诊,医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患儿的前驱感染史非常重要。如果患儿在发病前两周内有明确的前驱感染史,并且出现了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咳嗽、气促、烦躁不安、晕厥、抽搐、乏力等症状,医生应该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性。其次,医生需要注意患儿的体征,如面色苍白、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心音低钝等。最后,医生可以通过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胸片和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暴发性心肌炎。 总之,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医生和家长的高度警惕。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中医养生之道

4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暴发性心肌炎:一场凶险的疾病,易被误诊为感冒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疾病,病情发展极其迅速,患儿很快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心肌收缩障碍、循环衰竭)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并可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衰竭,早期病死率极高,是导致儿童和青壮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更令人担忧的是,心肌炎的早期症状和普通感冒、胃肠炎等很类似,仅仅是“有点不舒服”,很难引起家长和周围人的重视,有时候还去进行体育课等活动,当出现心脏不适或者突然晕倒时,往往就来不及了。 暴发性心肌炎的病因,一方面是病原体对心肌的直接损伤,另外一方面是机体对病毒产生的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浸润的炎症细胞和组织细胞瀑布式释放出的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对心肌造成损伤。异常免疫系统激活是导致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的重要原因。在儿科中,可以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病原体主要是病毒,比如: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 B 组)、腺病毒、流感病毒、EB 病毒等。 诊断因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容易出现误诊。暴发性心肌炎的症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前驱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呕吐、腹痛、腹泻等,但这些症状往往没有特异性,很容易被当成普通的感冒、急性胃肠炎来处理。心肌受损表现一般出现在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后数日,患者可能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面色苍白、心悸、头晕、极度乏力、食欲明显下降等症状,进行体育活动或者体力劳动时,症状可加重甚至出现晕倒等情况。部分患者可以迅速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出现肺循环淤血或休克表现。由于机体异常免疫不仅仅针对心肌细胞,暴发性心肌炎的患者可同时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或衰竭,包括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及呼吸系统受累等。体征包括生命体征异常、心脏相关体征异常、其他表现等。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治疗包括一般措施、药物治疗、心衰处理和辅助循环支持、后续治疗等。需要注意的是,暴发性心肌炎很容易被误诊,原因主要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和病情变化、发展快等方面。

生物医疗创新站

5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损伤心肌,发生暴发性心肌炎该如何应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2020年以来,其来势汹汹,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11日24时,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已超过44万。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现了心肌损伤,表现为心肌炎的症状。葛均波院士等医学专家指出,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暴发性心肌炎(FM)或“心碎综合征”的病理过程。例如,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的一例病例,一名69岁男性患者在入院时便有严重的心肌炎、肾功能异常、多脏器功能受损严重。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肌炎类型,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其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可很快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严重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和肝肾功能衰竭,早期病死率极高。 针对疑似FM患者,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暴发性心肌炎诊治科学声明》提供了一些处理建议。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症状、体征及早期评估,包括心电图、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其次,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进行机械辅助支持治疗,如血管活性药物和机械辅助循环等。 此外,《2017年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也提出了一系列治疗建议,包括严密监护、积极进行一般对症及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生命支持治疗等。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一旦出现心肌炎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病友互助家园

11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暴发性心肌炎来势凶猛,如何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脏疾病,其特点是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并伴随严重的心脏功能障碍。在我国,病毒感染是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的主要原因,常见病原体包括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 由于暴发性心肌炎的症状与多种其他心脏疾病相似,因此,准确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 1. 病史和临床表现: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近期是否有感染症状、是否接触过病毒等。同时,医生会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 2. 心电图: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脏的电活动,有助于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脏肥厚等问题。 3.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诊断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4.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指标,有助于诊断心肌损伤。 5. 病原学检测:通过检测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可以明确病因。 一旦确诊为暴发性心肌炎,应立即开始治疗。治疗措施包括: 1. 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抑制病毒复制。 2. 免疫调节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 3. 机械通气:对于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4. 心脏支持治疗: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改善心脏功能。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医疗趋势观察站

19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心肌炎早期有8症状

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血管疾病,其早期症状多样且复杂,不仅限于8种。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心肌炎可分为病毒性心肌炎和暴发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患儿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等循环系统症状。此外,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可能存在病毒感染史,如感冒、手足口病等。 暴发性心肌炎起病迅速,早期症状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如抽搐、晕厥、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等。暴发性心肌炎病情严重,可迅速发展为心源性休克。 针对心肌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抗炎治疗、对症治疗等。抗病毒治疗主要针对病毒性心肌炎,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抗炎治疗主要针对暴发性心肌炎,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则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治疗。 为预防心肌炎的发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加强儿童营养,提高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病毒感染。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如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家长应关注儿童心血管健康,了解心肌炎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

家庭医疗小助手

173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20条记录共2页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