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策略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是常见良性病变,多是偶然发现,往往给家长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四处寻医问药,各个医生说法不一,问的越多,越是迷惘,孩子一旦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更是焦虑万分。就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详细讲解。
1.90%的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病例是不需要外科治疗的 ,不必过度紧张。尤其对于无临床症状的后颅窝囊肿,主张不建议手术。
那么什么是蛛网膜囊肿?孩子发现了颅内蛛网膜囊肿需要手术治疗吗?
颅内蛛网膜囊肿多属于先天性良性病变,囊壁多为蛛网膜、神经胶质及增生的蛛网膜细胞形成 1,内含脑脊液样囊液。少部分病例则因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颅内出血而继发形成蛛网膜粘连,在蛛网膜下腔形成囊肿,内含脑脊液。颅内蛛网膜囊肿 发生率并不低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生率为0.3-2.6% 2,3 。以北京市16岁以下青少年200万计,应发生蛛网膜囊肿近3万例,以中小学学龄儿童每年级300人计,该年级至少3-5例学生存在颅内蛛网膜囊肿,较发生率十万分之一的儿童颅内肿瘤而言,属于大概率事件。
颅内蛛网膜囊肿一般无症状体征,患儿多数因外伤、头晕、头痛行颅脑检查时偶然发现,症状体征与囊肿基本无关 3,4 ,对此,广大患儿家长十分焦虑,迫切想知道蛛网膜囊肿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在此,明确告知家长,在我们临床工作中, 90%的病例是不需要外科治疗的 3 ,不必过度紧张。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生特点是什么?体积会持续增长吗? 蛛网膜囊肿位于脑表面、脑裂、脑池, 不累及脑实质 ,多数单发,少数多发。就其形成机制,争议颇大,主要存在三种假说:蛛网膜脱落假说 5 ,脑脊液反流假说 6 ,脑发育不全假说 7 。密歇根大学回顾了一组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蛛网膜囊肿309例 3 ,发现男性发病率偏高(3.3%:1.8%),左侧为著(45%:27%),中颅窝最多(46.9%,含8-15%鞍上池囊肿),后颅窝居中(38.2%),前颅窝最少(1.9%)。该项研究还对111名无症状蛛网膜囊肿患者进行平均5年的随诊,发现其中有10%的囊肿体积增大。 换句话说, 90%的囊肿体积不会增长 ,患儿可以终身携带而不影响学习生活,家长们大可不必过度焦虑。至于囊肿增大的原因,众说纷纭,有活瓣假说 8 ,出血假说 9 ,分泌假说 10 等,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
各类蛛网膜囊肿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呢?鞍上池囊肿占比8-15% 11,由于直接阻塞脑脊液循环,常合并梗阻性脑积水,一旦出现高颅压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应该积极手术治疗,对此,国内外学者已基本形成共识。后颅窝囊肿占比38.2%,临床较为常见,但分型极为复杂, 手术治疗应持慎重态度。 后颅窝囊肿还应与第四脑室的憩室,Blake陷凹,Dandy-Walker畸形相鉴别。单纯扩大的大枕大池无需手术治疗。只有脑池造影显示脑脊液循环障碍或囊肿内造影剂充盈不良的蛛网膜内蛛网膜囊肿适合手术治疗。
主治医师王丹青
文章 儿童蛛网膜囊肿的治疗方法
儿童蛛网膜囊肿治疗方法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是由蛛网膜包裹脑脊液样清亮无色液体形成的良性占位病变,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 1.0%,是小儿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
但目前对该病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较多争议,尤其是对于颅内大型蛛网膜囊肿,临床主要根据囊肿体积、位置和患儿症状来选择。
我们认为蛛网膜囊肿手术指征:
- 有明确的颅内压增高表现;
- 合并囊内出血、硬膜下出血者;
- 有明确为 AC 所致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如偏瘫、言语障碍;
- 囊肿合并癫痫,癫痫症状严重且反复发作,药物控制无效;
- 囊肿有增大趋势,或脑电图和颅内压有变化者;
- 继发梗阻性脑积水;
- 4 岁以下患者囊肿直径大于 3 cm,ECG 和颅内压有变化的;
- 局部受压征象明显。
临床上应用的手术方式最多的有:
- 开颅囊壁切除+囊肿-脑池造瘘术;
- 分流手术;
- 内镜手术。
总体上讲以上 3 种手术在临床症状缓解率和囊肿缩小或消失率上都可使手术者满意。
住院医师杨傲冰
文章 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s,AC)多为先天性疾病,多因为囊肿压迫周围组织或是继发病变出现头颅增大、癫痫发作、脑积水症、发育迟缓等就诊或头外伤后检查发现。
颅内蛛网膜囊肿发病原因
普遍认为原发性蛛网膜囊肿的形成是由于蛛网膜异常复制和分裂收集脑脊液形成,也有继发于炎症、头部外伤、颅内出血及感染等因素。 体积较大和进行性增大的蛛网膜囊肿与临床最为密切。
是否需要手术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临床上蛛网膜囊肿的检出率明显增多,许多患者接受了各种方式的手术治疗,但部分手术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程度不等的手术并发症,甚至出现死亡的报道。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适应证,目前还没有统一意见。具体需要临床医生综合分析。明确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适应证,既能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尽早手术,又能使适于保守治疗的患者避免手术损伤及各种手术并发症,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住院医师杨傲冰
文章 脑部囊肿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临床上常见的脑部囊肿包括蛛网膜囊肿、松果体囊肿,要就诊神经外科。
蛛网膜囊肿是多数是无症状的,不需特殊处理,少数情况下蛛网膜囊肿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对大脑形成占位效应,出现症状,需要手术干预。松果体囊肿是松果体的非肿瘤性囊肿,大多数保守治疗,但如松果体囊肿较大(大于2cm)壁厚、多发、强化或邻近导水管可考虑手术治疗。
蛛网膜囊肿和松果体囊肿大多情况下不需特殊干预,采取保守治疗即可,但建议患者应定期随访,发现突然增大或形态改变,要及时干预。
作为患者如果发现脑内囊肿,不应过度紧张焦虑,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听信谣言,乱用民间偏方,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主治医师许多
文章 蛛网膜囊肿知多少!
蛛网膜囊肿,亦称软脑膜囊肿,属于先天性良性脑囊肿病变,是由于发育期蛛网膜分裂异常所致。囊壁多为蛛网膜、神经胶质及软脑膜,囊内有脑脊液样囊液。囊肿位于脑表面、脑裂及脑池部,不累及脑实质。多为单发,少数多发。本病多无症状,体积大者可同时压迫脑组织及颅骨,可产生神经症状及颅骨发育改变。本症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较多,左侧较右侧多见。
01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隐袭,多无症状。一些体积大的蛛网膜囊肿可出现与颅内占位病变相似临床表现。如头痛、癫痫、恶心及发育迟缓等。
02 检查 常规应用 CT 和 MRI 检查一般可以确诊,仅在少数情况下针对中线部位鞍上和后颅凹病变,应用脑脊液对比剂或流量测定检查。
03 治疗 多数学者认为,无占位效应或无临床症状者,无论其大小和部位如何均不需手术治疗。而针对有症状者,则需手术治疗对囊肿进行内减压及囊壁切除,治疗方式包括: 1.引流囊肿,囊肿-腹腔分流,将囊液引流至腹腔内;2.囊壁切开,开颅手术切除囊肿;3.钻孔或针刺抽吸引流囊液。
要点 1、一种先天性畸形,常见于颅中窝、脑桥小脑三角、鞍上区和颅后窝。 2、通常为偶然发现。 3、颅骨改变常见,CT 及 MRI 信号大多与脑脊液相同。 4、成人偶然发现的蛛网膜囊肿建议:每 6~8 个月行影像学检查除外病变增大,如果出现症状可进一步检查。
主治医师章建飞
文章 蛛网膜囊肿怎么治疗
主任医师杨超
文章 蛛网膜囊肿简介
主治医师康庆鑫
文章 蛛网膜囊肿需要治疗吗
蛛网膜囊肿为良性脑性囊肿的一种。
患者出现蛛网膜囊肿的情况需要具体看待,不同的情况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小的囊肿无需特殊处理,大的囊肿病情还是比较严重。因为如果囊肿逐渐的增大,一旦压迫血管就会导致出现有脑缺血梗死等情况的发生,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控制病情。蛛网膜囊肿如果压迫神经,也可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甚至会出现颅压过高的情况。如果并发了颅内感染,也会有高热、头疼、呕吐等一系列的症状。出现这些情况,都需要及早手术或对症治疗。
另外,蛛网膜囊肿发展的快慢也是决定采取治疗方法的取向,如果囊肿的疾病发展比较缓慢,可以采取保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可以采取降低颅压,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果囊肿生长比较快,也可以考虑手术的方法来进行彻底治疗,能够快速的缓解各种症状。
总之,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蛛网膜囊肿,如想要彻底根治,手术的方法是较好的选择。
主治医师梁继春
文章 颅内蛛网膜囊肿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
蛛网膜囊肿都需要治疗吗?
蛛网膜囊肿并非都需要治疗,一些体积较小,且无症状者无需手术治疗,但必须定期复查。
哪些蛛网膜囊肿需要治疗?
- 有颅内压增高、脑受压、中线移位和脑室系统梗阻症状者。
- 有颅内(囊肿内或硬膜下)出血者;
- 有明显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者;
- 顽固性癫痫,囊肿周围有棘波放电者;
- 神经心理学测试有轻度神经精神症状、记忆力下降、思想不集中、有认知能力下降(左颞窝囊肿)等表现者。
主治医师彭小江
文章 蛛网膜囊肿什么情况下应该手术治疗呢?
一般讲,蛛网膜囊肿无颅内压增高症状者,或无脑受压症状者,不做手术,可予对症治疗;反之,应考虑手术。
对于囊肿伴癫痫,尤其是运动皮层区囊肿,即使颅内压不高,也应考虑手术。
对囊肿较大的婴幼儿,尤其是大于 3cm 以上的囊肿,就算颅内压不高,也应考虑手术。
一些特例如下:
- 蛛网膜囊肿有时伴有颞骨隆起,但如无临床症状者则不需手术。如是为了头面部美容,也可手术。有症状者应手术。手术目的:切开内壁,释放脑脊液,切除囊壁表面部分,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伴有脑积水者,或经以上手术未能解除颅内压增高症状者,或术后囊肿复发者,均可可行脑脊液分流术。
- 感染后蛛网膜囊肿 脑膜炎后因蛛网膜局部粘连而形成囊肿,囊内充满脑脊液,或蛋白含量较高的液体成分。大多为多发性。多见于儿童。常见于视交叉池、基底池、小脑延髓池、环池等处。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临床可表现有脑积水及颅内压增高症状。视交叉池部囊肿可产生视觉障碍,其他部位者亦可产生局限性症状。儿童常有头颅增大。
- 损伤后蛛网膜囊肿 又称软脑膜囊肿。其发生机制为损伤造成颅骨线形骨折,伴硬脑膜撕裂缺损,其下方蛛网膜下腔有出血或蛛网膜周围边缘处粘连,引起局部脑脊液循环障碍,致局部蛛网膜突至硬脑膜裂口及骨折线内,在脑搏动不断冲击下渐形成囊肿,使骨折边缘不断扩大,称为生长性骨折。囊肿可突于头皮下,同时亦可压迫下方的脑皮层。囊内充满清亮液体,周围有疤痕组织。如外伤时软脑膜破损,则脑组织亦可疝入骨折处,并有同侧脑室扩大,甚至形成脑穿通畸形。
主治医师彭小江
郎黎琴
主治医师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张东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北京医院
陈功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