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囊的良性增生性病变,青壮年女性多见
- 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厌油等
- 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必要时可手术,预后良好
简介
胆囊腺肌增生病是胆囊的一种良性、慢性增生性病变,女性多见,既往曾称为胆囊腺肌瘤病、腺样增生性胆囊炎、胆囊憩室病等,表现为胆囊黏膜及腺体增生肥厚、扩大成囊状,穿至肌层深部形成假性憩室(囊状的独立空间),胆囊肌层明显增生,囊壁增厚,囊腔变窄,假性憩室中因充满胆汁而容易形成结石。胆囊腺肌增生病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饱胀不适感、恶心呕吐等。多数胆囊腺肌增生病患者通过定期随访、药物及手术治疗,预后良好,但需要警惕其有可能会发生恶变。
症状表现:
胆囊腺肌增生病患者常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饱胀不适感、恶心呕吐等。
诊断依据:
胆囊腺肌增生病依据患者症状及超声检查或CT、核磁检查发现胆囊壁弥漫性、节段性、局限性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结石影像等即可确诊。
胆囊腺肌增生病有哪些类型?
根据病变范围可分为:
1.弥漫型(广泛型):整个胆囊壁呈弥漫性增厚。
2.节段型(环状型):在胆囊颈部或体部形成环形肥厚,在增厚的胆囊壁中段出现环状狭窄。
3.局限型(基底型):胆囊壁局部发生明显增厚,多位于胆囊底部,此型最常见。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相对少见。近年有增多趋势,以35~55岁的中青年女性多见,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趋势,51%的病例同时伴有胆囊结石[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可通过手术方式切除胆囊后达到治愈。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裴书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南阳市中心医院
李博
主任医师
中医消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孙平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