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咽后脓肿

咽后脓肿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咽后脓肿概述
  • 多发于3个月~3岁的婴幼儿,以急性型多见
  • 表现为畏寒、高热、拒食、呼吸困难、吞咽不畅
  • 急性患者应尽早切开排脓,一般预后较好

简介

咽后脓肿是一种发生于咽后隙的化脓性炎症,多发于3个月~3岁的婴幼儿。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其中以急性型多见。急性型可由咽后隙化脓性淋巴结炎、咽部异物及外伤后感染、耳部感染、咽旁脓肿等因素引起,而慢性型多由咽后隙淋巴结结核或颈椎结核引起,故慢性型也可称为结核性咽后脓肿。

不同年龄及不同类型的疾病具有不同的症状,急性型起病急,可表现为畏寒、高热(腋下温度≥39.1℃)、颈咽痛、颈部肿胀、进食障碍(小儿不能准确表达咽痛和颈痛,多表现为进食障碍如拒食、吐食、流涎)、咳嗽、呼吸困难、吞咽不畅等;慢性型起病慢,多伴有结核病的表现,如全身乏力、食欲下降、夜间盗汗、颈部僵直等,无咽痛,可随脓肿增大,出现咽部阻塞感。

至于治疗,急性型具有病情危急、进展迅速等特点,故一经确诊,则需尽早切开排脓,以防引起窒息、颈部大血管损伤,从而危及生命。另外,还需辅以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硫脒)治疗,控制感染。慢性型应先进行抗结核治疗(如使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之后进行口腔内穿刺抽脓,忌行咽部切开排脓,伴颈椎结核者应行颈外切口排脓。经过及时有效治疗,一般预后较好[1][2]

症状表现

急性型起病急,可表现为畏寒、高热(腋下温度≥39.1℃)、颈咽痛、颈部肿胀、进食障碍(小儿不能准确表达咽痛和颈痛,多表现为进食障碍如拒食、吐食、流涎)、咳嗽、呼吸困难、吞咽不畅等;慢性型起病慢,多伴有结核病的表现,如全身乏力、食欲下降、夜间盗汗、颈部僵直等,可随脓肿增大,出现咽部阻塞感。

诊断依据

除了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之外,还需结合体格检查、喉镜检查、颈侧位X线片、CT等方式来诊断此病。

咽后脓肿有哪些类型?

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

  1. 急性型咽后脓肿
  2. 慢性型咽后脓肿(结核性咽后脓肿)

是否具有传染性?

结核性咽后脓肿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是非法定传染病。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急性型占比95%,多发于3个月~3岁的婴幼儿,大半病例发生于1岁以内,多见于冬、春季节;慢性型占比5%,多见于成人[3]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急性型一经确诊,则需尽早切开排脓,还需辅以头孢类抗生素控制感染。慢性型应先进行抗结核治疗,之后进行口腔内穿刺抽脓,伴颈椎结核者应行颈外切口排脓。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