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由产伤引起,多发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
- 头颅受伤3周后出现头围增大、前囟膨隆等
- 一般进行药物及手术治疗,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简介
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指的是小儿颅内出血持续3周以上,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形成的一种具有包膜的血肿,是颅脑损伤的常见继发性损害。血肿以双侧居多,常由脑外伤(新生儿产伤)引起,多发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其他如凝血功能障碍、蛛网膜发育异常、颅内感染等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本病常在头颅受伤3周后才显示症状,主要表现为头围进行性增大、前囟膨隆、呕吐、易激惹、嗜睡、头痛、注意力难集中、视网膜出血等。本病在婴幼儿患者中致残率较高,因为婴幼儿无法完整表述身体不适,易被家长忽视,导致误诊漏诊。家长应加强对婴幼儿的观察,以便早日发觉病情。目前,一般首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如硬膜下钻孔引流术,同时还需辅以药物(如甘露醇)治疗减少脑损伤。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则预后较好,可完全康复;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影响大脑发育,留下癫痫、偏瘫、智障等后遗症[1]。
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头围进行性增大、前囟膨隆、呕吐、易激惹、嗜睡、头痛、注意力难集中、视网膜出血等。
诊断依据
除了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头围进行性增大、前囟膨隆、呕吐等)之外,还需结合体格检查(有明显的颅脑外伤)、前囟诊断性穿刺(发现有陈旧性棕色或褐色液体流出)、颅脑CT(硬膜与蛛网膜间存在新月形、半月形或双凸状低密度区)、颅脑核磁共振(可见条索状高密度影)等方式来诊断此病。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好发于6个月以内伴有产伤的婴儿,占颅内血肿的10%[2]。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早期进行及时的药物及手术治疗,大多数患儿预后较好,可完全康复。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王建伟
主治医师
中医神经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胡震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田微
副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