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不能治愈。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症状或者选择介入、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治疗目标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标是诱导并维持症状缓解以及黏膜愈合,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
适用于轻、中度患儿的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发挥抗炎作用,常用药物有5-氨基水杨酸(美沙拉嗪、奥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用药方式有口服、灌肠剂(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直肠及乙状结肠者)和栓剂(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直肠者);
(1)美沙拉嗪:本药于肠中崩解,大部分药物可抵达结肠,作用于炎症黏膜,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合成和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对肠壁炎症有显著的消炎作用,对发炎的肠壁结缔组织效用尤佳。可能引起轻微胃部不适。偶有恶心、头痛、头晕等。对水杨酸类药物及本品的赋形剂过敏者禁用。肾、肝功能不全者慎用。出现皮疹时应暂停使用并尽快咨询医生。两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本品,两岁以上儿童遵医嘱服药;
(2)柳氮磺吡啶:治疗轻至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中可作为辅助治疗,亦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厌食、头痛、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和明显的可逆性少精子症。对磺胺及水杨酸盐过敏者、肠梗阻或泌尿系统梗阻患者、卟啉症患者、2 岁以下患者禁用柳氮磺吡啶。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及粒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障碍患者不应服用柳氮磺吡啶,除非其潜在获益大于风险;
2.泼尼松:为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适用于氨基水杨酸维持治疗疗效不佳、症状反复发作及激素依赖者以及疾病缓解期的维持治疗。可以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防止或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从而减轻炎症表现及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常见不良反应有体重增加、下肢浮肿、紫纹、易出血倾向,儿童生长受到抑制、青光眼、白内障、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等。对本品及甾体激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3.免疫抑制剂
用于氨基水杨酸维持治疗疗效不佳、症状反复发作及激素依赖者以及疾病缓解期的维持治疗。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发挥作用。常用的药物有硫唑嘌呤和巯嘌呤。
(1)巯嘌呤:属于抑制嘌呤合成途径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化学结构与次黄嘌呤相似,因而能竞争性地抑制次黄嘌呤的转变过程。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可致肝脏损害,胆汁郁积出现黄疸。已知对本品高度过敏的患者禁用;
(2)硫唑嘌呤:具有减轻免疫损伤的作用。毒性较巯嘌呤稍轻,可致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畸胎,亦可发生皮疹,偶见肌萎缩。已知对本品高度过敏的患者禁用;
4.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
适用于激素和上述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以及不能耐受上述药物治疗者。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感染,包括机会性感染和结核病、输液反应和超敏反应。对英夫利西单抗、其它鼠源蛋白或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及患有结核病或其它活动性感染(包括脓毒症、脓肿、机会性感染等)、中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禁用;
5.抗生素:抗生素治疗对一般病例并无用药指征。对重症有继发感染者,应积极抗菌治疗,如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
(1)青霉素类:主要用于并发革兰性阳性菌急性感染的患者。青霉素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常见不良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故使用药物前必须询问有无过敏史,做皮肤试验,防止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休克;
(2)头孢菌素类:主要用于并发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一些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皮疹或药物热等。对本药过敏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本品。
手术治疗
根据患儿年龄、病程长短、病变程度、症状轻、重、缓、急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手术方式:
1.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造口术:适用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综合治疗无效或并发直肠癌者。术者取正中切口或左旁正中切口,先后游离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后切除全部结肠和直肠。术后缝合肛门,在下腹部造口,与回肠末端相连,形成一个体外开口,外接造口袋,粪便经此排出。该手术彻底切除了病变可能复发的部位,也解除了癌变的危险,但永久性的回肠造口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且术后易并发感染、出血、急性肠梗阻、会阴部创面出血及创口延迟愈合等;
2.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此术式。本术式以保留直肠、肛管功能,使患者避免回肠造口为优点,但没有彻底切除疾病复发的部位而存在复发和癌变的危险,已被逐渐摒弃;
3.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该术式目前为治疗绝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首选术式。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UC、激素依赖或不耐受以及在结肠炎基础上发生黏膜不典型增生或恶变的患者均是手术适应症。手术步骤为经腹结肠切除、直肠上中段切除、直肠下段黏膜剥除,回肠经直肠肌鞘拖出与肛管吻合术。常见的回肠储袋有J形、S形、W形、H形。优点是切除了所有患病或可能患病的黏膜,保留了膀胱和生殖器的副交感神经,避免永久性回肠造口,保留肛管括约肌。常见的外科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愈合不良、下肢静脉血栓及储袋炎、储袋克罗恩病、直肠残端封套炎、储袋易激综合征等一系列储袋并发症。
紧急手术指征为并发大出血、肠穿孔及中毒性巨结肠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者。
择期手术指征为并发结肠癌变,或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药物副反应大不能耐受、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者。
其它治疗
1.选择性白细胞吸附疗法:适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儿,特别是合并机会性感染者。可减低活化或升高的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通过吸附性血液净化器去除外周血中的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减轻致炎细胞及其释放的物质对体内的炎性作用,达到缓解和改善症状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和肠道黏膜损伤,控制炎症反应活动及安全性良好;
2.对症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严重贫血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者应补充清蛋白。病情严重应禁食,并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治疗周期
药物治疗者需长期服药。
手术治疗者周期多为1个月。。
治疗后效果如何?
轻度及长期缓解者预后较好。重症急性起病预后不良。
合理选择手术治疗,可望恢复。
如果不治疗,病情持续进展可能会出现癌变,部分重症患儿可出现中毒性巨结肠,易引起急性肠穿孔,预后差。
多长时间复诊?
药物治疗者: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手术治疗后:1个月复诊一次,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后期可3~6个月复查。
谭嗣伟
副主任医师
肛肠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黄小琼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云阳县凤鸣镇中心卫生院
刘兴晴
主治医师
小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