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疾病类型,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手术治疗,包括显微外科切除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立体定向外科放射治疗等手段。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头痛者可进行保守治疗,但需要定期门诊复诊[1,4]。
治疗目标[1]
防止出血,减轻或纠正脑血流动力学紊乱,缓解神经功能障碍,控制症状。
药物治疗[1,4]
医生会根据病情不同给予对症处理缓解患者的症状,包括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抗癫痫治疗。
- 甘露醇: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目的是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失水者禁用。
- 呋塞米:利尿剂的一种,可有效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力,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休克、低钾血症等,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稳定细胞膜结构的作用,可改善脑水肿。长期大量使用本品可并发感染,对本品过敏者以及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 苯妥英钠:可用于治疗全身性、局限性癫痫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本品副作用小,常见齿龈增生,儿童发生率高。心功能损害者忌用。
- 卡马西平:抗癫痫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对本品过敏者以及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手术治疗[1,2]
目前手术方式包括:
- 显微外科切除术:是当前治疗脑血管畸形最可靠的方法,目的是直接切除畸形血管,除了少数巨大的脑血管畸形手术危脸性很大以外,其余手术安全性较高,而且大部分患者术后症状能够改善。
适应证:
①有颅内出血史或近期出血后有颅内血肿者。
②无颅内出血史,药物控制无效的顽固性癫痫、病变逐渐增大或神经功能障碍进行
性加重者。
③有顽固的头痛、颅内压增高或不可忍受的血管杂音者。
④巨大型、高流量的脑血管畸形,经过血管内介入栓塞部分供血动脉后1~2周行病灶切除。
- 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① 目的:是堵塞畸形血管,使血液不再流经畸形血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② 手术方式:经颈动脉或股动脉插入细导管到达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内,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后,注入栓塞材料使畸形血管团闭塞或使其形成血栓。
③ 适应症:目前主要用于重要功能区以及比较小的、深部的动静脉畸形,如脑干中央区、基底节区等,栓塞治疗很难将畸形完全切除,与手术切除相配合效果较好。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① 目的:利用射线束代替立体定向探针,通过定向引导一次性大剂量照射畸形血管,使其皱缩、破坏、血管闭塞而达到治疗目的。
② 适应症:适用于位于脑深部、手术治疗危险大、并发症多或血管内治疗难度较大的病灶;以及作为开颅手术和血管内栓塞后残留病灶的补充治疗。
其他治疗[1,4]
一般治疗:
- 积极与医生沟通,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避免过度疲劳和心情激动,积极控制血压,必要时口服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1]
以长期治疗为主。
治疗后效果如何[1]?
本病通过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较好,若未及时治疗或出血严重的患者可导致死亡。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4]?
需要复诊。术后患者应每个月复查一次头颅CT、磁共振,达到治疗目标后可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头颅CT、磁共振。
孙永安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东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北京医院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