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放线菌病较难治愈,常采用外科手术切除病灶,配合抗生素药物等进行抗感染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关节炎、骨膜炎甚至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目标
骨放线菌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细菌感染、防止病损蔓延,缓解患者症状。
药物治疗
1.两性霉素B:为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有抑制放线菌的作用。本药毒性较大,一般仅在严重感染时应用,副作用可有发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对肾脏有损害作用,可致蛋白尿、管型尿,肾功能不全患者需禁用。
2.青霉素:如阿莫西林,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为促进青霉素渗入病灶处,可加用碘化钾溶液口服,为加强青霉素的疗效,亦可与磺胺药并用。青霉素的副作用是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哮喘发作等,因此在应用青霉素之前,都需要进行皮试。禁用于心率加快、癫痫、精神状况不佳的患者。
3.头孢菌素:如头孢氨苄、头孢唑啉,为广谱抗生素,抗菌谱比较广,对细菌感染具有治疗作用。头孢菌素的副作用包括过敏的症状,但出现的人数不多。副作用包括容易出现胃肠道刺激,比如恶心、消化不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禁用于消化性溃疡、胃炎、慢性肾炎的患儿。
手术治疗
1.肿块切除引流:该病通常采用外科手术,局部有炎症性肿块者,应切开引流及坏死组织切除。因放线菌有厌氧特性,因此尽可能敞开病灶与空气接触。
2.窦道清除:有骨质破坏和窦道形成者,可行病灶清除和窦道切除。术后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防止感染。
其他治疗:
放疗: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法,利用不同能量的放射线对病变部位进行放射治疗,以抑制和杀灭放线菌。副作用一般较小,可能出现过敏、溃疡等。
治疗周期
正常治疗周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
治疗后效果如何?
该病彻底治愈较为困难。及时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可引起病理性骨折、侵犯脑部出现脑膜炎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多长时间复诊?
建议患者出院1月后进行复查,复查X线,查看骨质破坏情况。具体遵医嘱而定。
李凯群
主治医师
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吴狄
主治医师
骨科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王建军
主任医师
中医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