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已经2021年了,你和姥姥认为的“养生”还一样吗?

已经2021年了,你和姥姥认为的“养生”还一样吗?

面对八个月大的肚子、日渐消失的头发

即将入土为安的散装身体

翻涌在后浪中的年轻人

就很秃然地陷入了健康焦虑状态

 

害怕体检报告上出现“异常”的你

终于想起这是个养生的季节

将保温杯与秋裤提上了日程

 

国庆期间火爆打卡竟然是

百年中草药老字号前排队买枸杞咖啡

还美其名曰:咖啡提神,草药补气,绝配!

 

来源:北京晚报

 

虽不知有没有用,但在养生保健这件事上

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达成了一致:

活的健康、活的长寿

 

然而二者却在养生保健的过程中

出现了如马里亚纳一样深的鸿沟

年轻人看着老人家在公园里撞树感到疑惑

老人家瞅着年轻人在迪厅里补觉十分不解

 

你瞅我不对,我看你不行

双方在养生方式上谁能更胜一筹,我们拭目以待

 

 

Round 1

熬最晚的夜,吃最贵的褪黑素

VS 

早睡早起,按时按点儿

 

90后:

一边感叹不能再熬夜了,一边拖着打算整点就睡

然后就到了凌晨三点钟

仰头吞下一颗褪黑素的年轻人

下定了明天绝对不会再熬夜的决心

 

 

50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老年人沿袭着耕田时的生物钟,早睡早起

顺便再噼里啪啦的收拾屋子骂着年轻人赖床

 

Dr.京的养生tips:

 

成年人的睡眠时间在 7-9 个小时为宜,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也需要睡 6-8 个小时,同时睡得晚不等于睡得少,如果既熬最晚的夜,也能赖最晚的床,倒也还好。不然熬夜可真的就是熬身体了,致癌、变胖、变笨、加速衰老......吃再贵再多的褪黑素也弥补不了这些,反而会有不良反应。对年轻人来讲,放下手机、调整心态、规律作息,最关键的是向老年人学习才能睡得好!

 

吐槽:不如看看长篇褪黑素的说明书

保证立马就困了

 

Round 2

办卡了就等于健身了

VS 

公园里撞树拍树

 

90后:

置办了全套健身装备,办了张健身年卡

然后,就差出门了

于是年轻人的年度健身锻炼只有办卡时的那一次

 

 

50后:

清晨的公园,咚咚的响声,究竟是道德

只见老年人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撞树,用手拍树

时而飘落的树叶就是他对古法树疗的笃信

 

Dr.京的养生tips:

 

办卡不健身那就是浪费,撞树拍树这种奇葩的养生方式危害更大,皮肤淤青都算小事,骨折和腰椎脱落是常有的。正确的锻炼方式是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结合,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及以上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有两天大肌群参与强壮肌肉的抗阻运动。年轻人和老人可以结伴一起快走、慢跑、下蹲等,逐渐增加锻炼强度,避免锻炼损伤。

    

吐槽:老爷爷坚持拍了一年树

成功拍死了一棵青松

 

Round 3

冰啤酒里放枸杞

VS

每天八杯开水

 

90后:

犹犹豫豫地拿起啤酒,摆摆样子添几粒枸杞大枣

学会妥协的年轻人在试图中和利弊

 

 

50后:

晨起的第一件事是晾一壶开水

临睡的最后一件事就是饮完它

老年人的养生宝典里首要的就是每天八杯水

 

Dr.京的养生tips:

 

啤酒中含酒精,添加再多的枸杞也改变不了它是一类致癌物的事实,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正确的饮水法是:保证充足的饮水量,每天 1500-2000 ml,多次少量。同时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那时候就代表身体已经缺水了。浓茶、啤酒、饮料等真的一点都不建议喝,年轻人真的应该多向老年人学习一下。

 

吐槽:快把那1L的大杯子放下

八杯要喝出水中毒

 

Round 4

各种维生素激素类保健品

VS

各种电视购物保健品

 

90后:

再次忌掉今日的晚饭后,掏出一堆小瓶

葡萄籽,维生素、胶原蛋白、抗糖丸......

密密麻麻的保健品

年轻人自己也感觉没啥用,只道是心里安慰

 

 

50后:

又拎回一袋奇奇怪怪的神奇保健品

念叨着人家夸得可好了

再过几日便唉声叹气,那堆东西也束之高阁

受骗的老年人只当是这次眼拙

 

Dr.京的养生tips:

 

保健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食品,属于食品范畴,不能替代医药使用,也不能治疗疾病。如果一定要买保健品,请买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标志的,至少吃了没害。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定时体检这几条做到了,远远胜过吃保健品。

 

吐槽:难怪不吃晚饭,光吃保健品都饱了

 

Round 5

护肤品层层涂抹

VS

清水抹一把

 

90后:

镜子前堆叠着瓶瓶罐罐

洁面精华眼霜乳液防晒抗衰

晨起一套,睡前一套

每一个年轻人的养生都是从护肤开始的

 

 

50后:

打开水龙头,一捧水打湿脸,擦干

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再养生的老年人最多也只会涂下友谊雪花膏

 

Dr.京的养生tips:

 

对于保持皮肤健康、延缓衰老而言,加强皮肤保健非常重要。在皮肤的清洁养护方面,要根据皮肤类型来使用洁面产品,不可以清洗过多,丧失皮脂膜对皮肤的保护和滋润作用。

 

可根据气候、年龄和个体皮肤类型选择合适的抗衰老、抗氧化、保湿的化妆品,而且对于老年人而言,使用保湿的护肤品比年轻人更重要。然后年轻人对皮肤老化的预防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避免日晒,打伞和涂防晒霜都是很好的办法。

 

吐槽:敷熬夜面膜不如早点睡觉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宝贵的了

年轻人和老年人都认识到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是好事

要是能做到正确的养生、合理的保健那就更好了

从今天起关注生活,关注健康

放弃朋克养生、奇葩养生的不实幻想

做一个更健康更有活力的人

 

如果有小伙伴想了解更多合理膳食、锻炼处方等养生指南,可以通过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最后祝大家都健健康康~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鼻骨骨折算轻伤吗

在日常生活中,鼻骨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很多人对此存在疑问:鼻骨骨折是否属于轻伤?其实,鼻骨骨折是否是轻伤,主要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 鼻骨位于面部中央,结构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力撞击而骨折。鼻骨骨折主要表现为鼻出血、鼻畸形、鼻塞等症状。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单侧单端骨折、单侧多段骨折和双侧骨折。 单侧单端鼻骨骨折通常属于轻微伤,骨折长度较短,恢复较快。而单侧多段骨折或双侧骨折则属于轻伤,恢复时间较长。为了准确判断骨折程度,医生会通过鼻部CT平扫和三维重建进行检查。 鼻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微骨折,通过手法复位和固定鼻骨,促进骨折愈合。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骨折,通过手术复位和固定鼻骨,恢复鼻部形态和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鼻骨骨折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注意个人安全,避免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 2.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打击能力。 3. 避免暴力行为,减少面部撞击。 4. 在运动或工作中,佩戴护具保护鼻部。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鼻骨骨折是否属于轻伤,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一旦发生鼻骨骨折,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中医养生之道

28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陈旧性骨折还能不能治

陈旧性骨折虽然听起来令人担忧,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骨折。骨折是指骨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被破坏,导致骨骼出现断裂或变形。根据骨折的时间长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一般来说,新鲜骨折指的是骨折发生在3周内,而超过3周的骨折则被称为陈旧性骨折。 对于陈旧性骨折,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式: 1. 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没有移位或移位不严重的陈旧性骨折,可以通过局部固定和药物治疗来促进愈合。局部固定可以通过石膏、夹板等方式实现,而药物治疗则包括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中药等。 2. 手术治疗方法:对于移位严重或需要复位的陈旧性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断端新鲜化处理和钢板固定等方式,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术后,结合中药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3. 骨折不愈合的处理:对于一年以上骨折不愈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断端新鲜化处理、更换内固定材料,并植入骨诱导蛋白以及自体或异体骨头等,以促进骨折恢复。 在陈旧性骨折的恢复期,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 2. 病情稳定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恢复锻炼。 3. 避免剧烈和繁重体力劳动,以免再次骨折。 4. 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经常擦洗身体,更换床单、被褥、衣服等。 5. 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果蔬、豆制品、鱼汤等,适当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A和蛋白质,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AI医疗先锋

28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骨折后有什么感受

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还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那么,骨折后患者会有哪些感受呢? 首先,骨折最主要的感受就是局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在骨折的瞬间就出现,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加剧。患者会感到局部肿胀、憋胀,甚至出现功能障碍。在行走或活动时,疼痛感会加重,尤其是在用手按压骨折周围时,疼痛会更加明显。 其次,局部出血会导致淤血积聚,皮肤出现青紫瘀斑。患者会感到局部有憋胀的感觉,甚至可能出现皮肤破溃、感染等问题。 此外,骨折还会导致骨骼变软,无法支撑身体和负重行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感到行动不便,甚至无法独立完成一些基本动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骨折情况,患者可以通过X线检查看到骨折线的存在和骨折移位的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骨折,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一些简单的骨折,可以通过手法复位,恢复骨折的正确位置,并采用支具、小夹板、石膏进行外固定。同时,口服接骨类药物可以帮助骨折愈合。 对于严重的骨折,如果经常有错位,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在日常生活中,骨折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适当吃一些粗粮,以预防便秘,促进排便。 2.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果蔬,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 3. 定时进行运动,加快骨折恢复速度,但要注意运动量,避免运动量过大影响骨折。 4. 术后少食过油、过甜、过咸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营养吸收。

健康解码专家

2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肱骨骨折会有后遗症吗

肱骨骨折,作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恢复情况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一般来说,轻微的肱骨骨折不会留下后遗症,但严重的肱骨骨折患者则可能面临后遗症的困扰。 肱骨骨折的严重程度与骨折错位程度和周围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轻微的骨折通常可以较快恢复,不会留下明显后遗症。然而,严重的骨折由于错位明显,周围软组织损伤严重,恢复起来也更困难。即使通过手术复位,也可能因为对位不佳、愈合不良或难以愈合等原因,导致骨折部位容易出现再次错位或骨折,影响关节活动。 此外,肱骨骨折还可能损伤血管和神经。老年人由于血管脆性增加,肱骨骨折时更容易损伤血管,导致肢端组织坏死。骨折的断端也可能挫伤神经,导致神经发生不可逆损伤。 对于肱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冻,以免加重疼痛。术后1.5个月内应避免重复肩关节和手部活动,防止骨折部位被挤压和拉扯。骨折发生后2个月内,若需下地活动,应将患肢悬挂在胸前,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并限制肩关节运动,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术后应及时进行康复训练,避免长期固定造成肩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被动肩部锻炼、主动前倾上肢等。此外,患者还应特别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烟酒和碳酸饮料,以促进骨折恢复。 肱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跌倒等意外伤害。若不幸发生骨折,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总之,肱骨骨折的恢复情况与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术后护理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肱骨骨折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精准医疗探秘

2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肱骨内髁骨折什么时候可以正常

肱骨内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身上。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跌倒等间接暴力引起的,表现为肘关节剧烈疼痛、肿胀和伸屈受限。 治疗肱骨内髁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小、骨骼组织未发育成熟的病人,主要措施包括局部制动、外用膏药、烤电、理疗和口服接骨药物等,一般经过4周左右的治疗,病人可以达到临床愈合。 成人肱骨内髁骨折通常会有移位,治疗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即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尽早地活动肘关节,多数病人在术后8~10周左右,骨折部位可以愈合,肘关节可以恢复正常。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于肱骨内髁骨折的康复至关重要。病人应按照医生的建议逐渐恢复肘关节运动,避免进一步受伤,并注意休息。此外,病人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坐起时协助,以免因上肢受力不当而影响受伤肢体的固定。 制动时移动手指,促进患肢血液循环。 继续锻炼双下肢肌力,活动中注意安全。 作息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吸烟,因为吸烟会严重影响骨折和伤口的愈合。 此外,病人还应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西红柿、绿色蔬菜、卷心菜和胡萝卜,以促进纤维愈伤组织的生长和伤口愈合。 在治疗肱骨内髁骨折的过程中,病人应选择正规的医院和科室进行治疗,如骨科、创伤科等。同时,病人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病友互助家园

2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脚骨折小腿肌肉萎缩怎么锻炼

脚骨折后小腿肌肉萎缩是一种常见现象,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 脚骨折后小腿肌肉萎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骨折后可能伴随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肌肉功能受损;二是长期卧床休息,缺乏肌肉锻炼,导致肌肉萎缩。 针对脚骨折小腿肌肉萎缩的锻炼方法主要包括: 1. 使用弹力带进行拉伸锻炼,可以有效地刺激肌肉收缩,增强肌肉力量。 2. 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如主动、被动屈伸等。 3. 配合理疗、针灸、热敷以及冲击波等治疗方法,缓解肌肉粘连和萎缩,促进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此外,骨折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西红柿、苋菜、绿色蔬菜、卷心菜和萝卜,以促进愈伤组织生长和伤口愈合。 2.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 定期进行复查,观察骨折愈合和肌肉恢复情况。

病友互助家园

27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肩部骨折的饮食注意事项及保健要点

肩部骨折的饮食注意事项及保健要点 一、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肩部骨折后,患者的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矿物质、低脂肪为原则。蛋白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维生素和矿物质则有助于骨折愈合。患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瘦肉、豆制品等;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 二、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 钙质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肩部骨折后,患者可以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但应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引起血钙过高。常见的钙剂有碳酸钙、乳酸钙等,维生素D剂有维生素D2、维生素D3等。具体补充剂量和用法应遵医嘱。 三、避免盲目补充钙剂和肉骨头 有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以促进骨折愈合,但事实上,过多的钙质摄入反而可能影响骨折愈合。因此,患者应避免盲目补充钙剂和肉骨头。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即可。 四、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感染 肩部骨折后,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因此,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预防感染的发生。 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肩部骨折后,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六、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肩部骨折后,患者应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骨折顺利愈合。 七、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肩部骨折后,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医疗新知速递

2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宝宝骨折意外?

作为新手父母,宝宝的健康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难以避免,其中宝宝骨折意外更是让家长们心有余悸。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应对宝宝骨折意外,帮助您在关键时刻保护宝宝的安全。 一、宝宝骨折的常见原因 1. 摔倒:宝宝在学步、玩耍过程中容易摔倒,导致骨折。 2. 外力撞击:如车辆碰撞、跌落等。 3. 玩具致伤:尖锐玩具、易碎物品等。 二、宝宝骨折的识别方法 1. 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哭闹、不愿活动、肢体畸形等情况。 2. 观察受伤部位是否有肿胀、畸形、出血等症状。 3. 观察宝宝是否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其他严重损伤。 三、宝宝骨折的现场急救 1. 保持冷静:发现宝宝骨折后,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慌乱而加重伤情。 2. 检查伤情:观察宝宝是否有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3. 固定:用夹板或布料等材料将受伤部位固定,避免移动,减少疼痛。 4. 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减轻肿胀和疼痛。 5. 寻求专业救治:尽快将宝宝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四、宝宝骨折的康复护理 1. 休息:确保宝宝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2. 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恢复。 3. 营养支持:保证宝宝营养均衡,有助于恢复。 4.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了解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预防宝宝骨折意外 1. 加强安全教育:教育宝宝远离危险物品,避免跌倒。 2. 提高家庭安全意识:在家中设置防护措施,如安装防护栏、防滑垫等。 3. 选择安全的玩具:避免购买易碎、尖锐的玩具。 4. 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宝宝出行安全。

运动与健康

2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脚骨折能走路吗

脚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损伤,主要由外力作用于足部骨骼所致。常见于行走、跑步等日常活动中,踝关节骨折尤为多见。骨折后,患者常常面临一个问题:脚骨折能走路吗?接下来,我们将从脚骨折的恢复时间、治疗方法、日常保养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脚骨折的恢复时间 脚骨折后,患者通常需要在手术治疗后一周左右开始下床行走。但在此期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卧床休息3到6个月。此外,患者还需注意营养摄入,多喝骨头汤,多吃易消化食物,避免抽烟喝酒,以促进骨折愈合。 二、脚骨折的治疗方法 1. 固定:骨折发生后,应立即使用夹板固定患处,避免神经血管受损。但固定不宜过紧,以免压迫血管导致淤血。固定方法可用木板附于患肢一侧,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度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以确保彻底固定。 2. 饮食:骨折早期,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以利于消肿。后期可适当增加调味,以滋补肝肾,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可多吃蔬菜、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预防骨质疏松。同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行为,有利于治疗恢复。 3. 营养补充:营养摄入对骨折愈合至关重要。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以促进骨折愈合。对于骨延迟或骨不连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三、脚骨折的日常保养 1.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2. 护理:保持患肢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3. 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4. 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总之,脚骨折后能否走路取决于骨折程度和治疗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日常保养,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健康管理专家

2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少女模特身体靠11根钛棒支撑(图)

17岁的卡特莉娜·伯吉斯在遭遇车祸后,脖子、背部骨折以及其他多处受伤,经过医生的紧急救治,在体内植入11根钛棒以及数十根螺钉和别针,奇迹般康复。本文将为您介绍骨折的常见类型、治疗方法以及康复过程。 一、骨折的类型与原因 骨折是指骨头的连续性中断,根据骨折的形态可分为:完全骨折、不完全骨折、粉碎性骨折等。骨折的原因包括:外力撞击、跌倒、运动损伤等。 二、骨折的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骨折或稳定骨折,包括休息、固定、药物治疗等。 2. 手术治疗:适用于复杂骨折、粉碎性骨折或移位骨折,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等。 三、钛棒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钛棒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优点,常用于骨折的内固定治疗。钛棒可以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骨折的康复过程 1. 早期康复:术后1-2周,进行肌肉锻炼,防止关节僵硬。 2. 中期康复:术后2-6周,逐渐增加负重,加强关节活动度。 3. 晚期康复:术后6周以上,进行功能锻炼,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五、骨折的预防与日常保养 1. 注意安全,避免跌倒、撞击等意外伤害。 2. 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抗损伤能力。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癌症防治先锋

28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