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人群中常见精神障碍的患病率
在常见精神障碍中(CMDs),焦虑障碍及较严重的抑郁为主要的两大疾病。慢性疾病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家庭不和谐、药物滥用、自杀倾向及寿命的缩短。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尽管精神卫生保健和药物治疗的支出大幅度增加,CMDs 的患病率一直趋于稳定,鉴于增加治疗的同时,降低了 CMDs 患病率,临床工作者呼吁需要重新定义 CMD 的诊断概念,并积极展开研究改善治疗方案。
显然临床需要新的方法和诊断治疗 CMD,但同时也需要在预防及评估方面做出规范性的转变,以降低 CMD 的患病率。我们需要考虑对复发和慢性风险最高的患者进行改革治疗,因为这些人群对治疗意义最大,对于高危患者,临床医生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来预防疾病的复发,同时需要长时间的对病人进行有效护理,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复发的风险,这些方法将对高危人群进行长期管理。
在降低患病率方面由于缺乏实质性的进展,导致一些人提出精神健康促进管理及精神障碍预防计划的办法,然而从有选择性可预防项目的试验报告中显示,效果并不理想。
预防性干预,是短期的评估干预(评估结果一般不超过 1~2 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高风险群体中效果往往不佳,但是有一些预防性干预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家庭的支持为重要的干预因素。在预防性干预中,更要预防药物被滥用,需要增强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同时更要重视常见精神障碍的高危人群。
在人群基础上,对常见精神障碍实现有意义的预防效果,可能需要多方面、长期、结构化、持续资助的项目来进行,以培养 CMDs 患者的心理及社会的接触能力,获得社会接触及情感技能,需要长时间的进行训练、实践。成功治疗的重要关键往往是针对多个层面,如个人、社区、学校、社会等,对于注意力和行为控制差的高危人群,主要的不良童年经历(如身体虐待、性虐待、创伤等),将会面临着长时间的干预及治疗,也将会面临着社会的不公平、不平等、歧视等风险,随着制度不断改进,更需要提高社会交往技能才能达到治疗预期。
常见精神障碍(CMDs)的预防及评估需要依赖于严格的、长期的对照研究,然而,如果持续有效的预防干预,需要学校、社区及其他机构完全的配合,那么短期独立干预的随机临床试验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评估大规模、长期项目的研究方法是有必要的,而这不仅仅是短期的随机试验。
社区干预常见精神疾病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下 3 个因素
- 主要社会机构(家庭、儿童保健、学校、工作场所),包括持续充足的资金来源;其次,是政治干预,地方和国家政府在学校、社区、卫生保健设施和工作场所等机构中实施预防方案策略,而不仅仅只通过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文化嵌入,将预防活动纳入社会规范,在日常生活中,如在不同的公共场所施行戒烟措施,这大大的降低了吸烟的流行率;
- 在生命早期开始,需要始终如一的针对 CMD 风险进行预测,尤其在青少年时,会出现 CMDs 疾病的先兆,需要时刻关注;
- 将普通预防及有针对性的预防相结合,包括人口层面的预防措施(如某些群体、家庭及儿童)。
总之,对于 CMDs 疾病,有充分的理由投资在社区的服务机构中来预防 CMDs 的发生,以帮助家庭及个人恢复正常的生活,本文除了侧重于诊断和治疗之外,精神卫生服务需要更加重视 CMDs 的预防及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