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孕产妇得了静脉血栓怎么办?

孕产妇得了静脉血栓怎么办?

文章首发于 | 血管医生尹杰微博

 

血栓是一个令大家谈"栓"色变的话题,轻则致残,重则夺命。大家印象中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容易得,但有一个年轻的群体,也时时刻刻受到血栓的威胁,这就是年轻的孕产妇。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妊娠期间的一种常见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随着城市化进展,晚婚晚育现象越来越明显,30岁以上的孕产妇越来越多。高龄孕产妇是血栓的高危因素之一。

 

1.为什么孕产妇容易得血栓?

 

孕产妇的血液比较容易凝固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我们管这种医学现象叫妊娠的高凝状态,有利于正常分娩流产过程中有效止血并预防可能出现的失血过多,但同时也增加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

 

 

这种高凝状态一直持续整个妊娠期直到分娩后8周,导致妊娠期血栓的发生率比其他育龄妇女增加4~5倍,并且产后8周内出现血栓的风险甚至高达20倍。(见图)另外剖宫术中使用麻醉剂可以导致静脉平滑肌松弛,而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和长时间卧床又使肌肉处于长期松弛状态,血流缓慢,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增加了剖宫产产妇的血栓患病率。80%以上的血栓部位发生在下肢,也就是双腿的部位,其他部位包括颈部、颅内、锁骨下、肺栓塞等。

 

 

 

2. 保胎儿和治血栓是不是矛盾?

 

门诊就诊的很多患者特别是怀孕早期发现血栓的女性,因为发现得了血栓,认为治血栓的药物对胎儿有影响,为了彻底治疗而做了流产。是不是保胎儿就没法治血栓,治血栓就不能保胎儿?

 

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些女性听说得了血栓治疗不及时就会造成一辈子的残疾,忍痛打掉胎儿,放滤网,溶栓,等恢复好了再考虑怀孕。对于二十几岁年轻的女性未尝不可,但对于超过30岁,甚至35岁的孕妇来讲(35岁是一个分水岭,超过35岁医学上叫高龄初产,孕妇的风险和胎儿出现并发症及畸形的概率会几十倍的增加),很多是通过试管婴儿,生殖技术辅助怀上孩子,非常不容易,胎儿尤显珍贵。

 

这个时候怎样保住胎儿,又不妨碍治疗血栓?答案是有方法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规律、足量、足疗程的抗凝治疗,既能有效控制治疗血栓,又不影响胎儿发育、分娩。

 

3. 深静脉血栓应该怎样规范治疗?

 

对于深静脉血栓,国际上推荐的首选方案是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预防血栓进展,促进血栓再通。非孕产妇的一般抗凝治疗首先使用肝素静脉注射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重叠使用口服的抗凝药物,通常为华法林。在抗凝治疗期间,特别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要定期复查,另一个是不要中途自行停药。

 

4. 抗凝治疗会不会引起胎儿畸形

 

妊娠期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这种药物不透过胎盘,因而避免了华法林的致畸风险。在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发布的第九版抗栓与血栓预防实践指南(ACCP-9)中,推荐低分子肝素作为妊娠和围生期血栓治疗的标准抗凝药物。

 

低分子肝素的优势包括良好的生物利用度、长血浆半衰期、可预测的剂量反应以及较少发生骨质疏松症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因而低分子肝素对孕产妇血栓患者是首选治疗药物。

 

低分子肝素可更方便地给药,并且不需要行实验室凝血监测。系统性综述和观察性研究均已证明了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 VTE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华法林是治疗血栓最常用的抗凝药物,但因其能透过胎盘屏障,易导致自发性流产、先天性心脏病生长发育迟缓以及胎儿华法林综合征,且受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妊娠6~12周,故在妊娠期抗凝的使用应慎重。

 

华法林的胚胎致畸常表现为面中部发育不全、点状软骨发育不全脊柱侧凸、近段肢体及指( 趾) 骨变短。

 

孕 6~9周时给予华法林可影响到 5%的胎儿,孕第 2 个三个月和第 3 个三个月的早期使用华法林有可能使胎儿发生脑出血和脑裂。

 

5.治疗血栓药物会不会引起出血?

 

理论上讲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凝药物一般不会发生出血。低分子肝素根据患者的体重可以进行测算,选用合适的剂型非常重要。服用华法林需要定期抽血化验凝血指标,在达标范围INR2~3之间一般不会有出血反应。

 

在抗凝治疗过程中,须密切观察孕产妇全身皮肤及黏膜有无出血点、紫斑恶露的多少、剖宫产伤口有无渗出血,若出现片状红斑、恶露增多、伤口明显渗血,穿刺、注射部位皮下瘀血、鼻腔、牙龈异常出血,血尿黑便,特别是有无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瞳孔变化等颅内出血情况,应立即停止用药,到医院就诊。

 

6. 进行血栓治疗的孕妇应该怎样分娩?

 

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孕妇,其分娩方式最好由多学科包括产科、儿科、NICU、血管外科医师共同决定。为了避免妊娠 VTE 患者在分娩时由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风险,应在诱导分娩或剖宫产术前 24 h 停用每日 2 次皮下注射的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而给予每日 1 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在分娩日早晨可给予 50%的剂量。

 

分娩后 12 h 如无持续性出血可重新启动低分子肝素治疗,如果采用的是全麻,则低分子肝素的重新给药时间不应早于术后 24 h。分娩后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治疗的持续时间至少为 6周。

 

7. 哺乳期的用药?

 

理论上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均不分泌进乳汁,因而治疗期间的母乳喂养对婴儿是安全的。正常的哺乳有利于婴儿发育,同时保持乳腺的正常泌乳,减少乳腺炎的发生几率。所以血栓的产妇患者可以抗凝治疗的同时哺乳。

 

8. 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能不能放滤网?

 

滤网医学上叫下腔静脉滤器,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需要在放射线透视指导下进行,而放射线对胎儿发育有有致畸可能。

 

对于希望保胎的孕妇不建议放滤网。妊娠时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经验非常有限,而且有可能增加滤器移位和下腔静脉穿孔的风险,故该方法应仅用于有抗凝治疗禁忌证或尽管已给予充分抗凝治疗但仍有再发肺栓塞的妊娠患者。

 

9. 孕产妇深静脉血栓能不能进行溶栓治疗?

 

溶栓包括静脉溶栓和导管溶栓,导管溶栓需要在放射线透视指导下进行,而放射线对胎儿发育有影响,有致畸可能。所以尽量避免对孕妇进行导管溶栓。静脉溶栓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有影响,所以尽量避免使用。

 

在妊娠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给予溶栓治疗的经验非常有限,但对大块肺栓塞和血流动力学严重受损的妊娠血栓患者给予溶栓治疗很可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

 

尽管溶栓治疗有可能导致胎盘突然分离,但此并发症从未见报道。剖宫产和分娩后 10天内被认为是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但已经有经阴道分娩后 1小时和剖宫产后 12小时溶栓治疗成功的报道。

 

10. 孕产妇怎样预防血栓?

 

为了预防怀孕分娩期间血栓形成我们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预防 

 

①通过产前检查对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

 

②体位及运动:孕妇应经常变换体位,保持适当运动,如散步,适当直腿抬高练习等,促使下肢静脉回流。

 

③饮食:宜清淡高热量、高膳食纤维、低盐低脂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④衣着:穿宽松的内衣。

 

 

产褥期健康管理 

 

①正常分娩的产妇:抬高下肢,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剖宫产的产妇:除药物止痛外,术后6小时在床上行自主活动;通过早期活动、合适体位、加强饮食积极预防血栓发生,从而更好地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对既往有血栓病史或有高危血栓形成倾向的妊娠患者应给予预防性剂量的低分子肝素。 媒体报道影视明星徐若瑄怀孕期间要打三百针,其原因就是有血栓高危因素需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通过有效预防最终安全分娩。

 

11. 深静脉血栓康复期的治疗

 

①坚持规律、足量、足疗程的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华法林达标剂量PT 20-30秒,INR2-3,国际上推荐疗程的是半年至一年。是否需长期服用抗凝剂需要结合疾病综合考虑,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血栓,如果是单纯因为怀孕、分娩和手术引起的,诱因解除后一般半年至一年的抗凝足够。

 

部分患者需要做全面的血栓指标筛查,看是否有易栓症因素,比如抗磷脂抗体综合症,蛋白C/S缺乏,狼疮抗体阳性,有这些情况则需长期服用。中间注意检查凝血指标,注意有无黑便、牙龈出血等。

 

②坚持穿医用二级压力弹力袜:弹力袜因为能够明显改善下肢静脉血流淤积状况,促进静脉血回流,因此,能够缓解和减轻下肢肿胀,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复发,降低血栓后综合征的可能性。

 

③建议平时多注意休息,适当的运动,半小时以内活动量为佳。④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喝水,多吃一些绿色蔬菜与水果,忌辛辣刺激食物。

 

12. 怎样预防血栓后综合征?

 

大家所担心的怕血栓落下后遗症,说的就是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继发于血栓后深静脉瓣膜功能受损导致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血栓后综合征通常发生于深静脉血栓后1~2年,典型的症状包括受累肢体疼痛、发沉、肿胀痉挛、痒感及肢体水肿、足踝部或更大范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瘀滞性皮炎,严重者可出现慢性久治不愈的静脉性溃疡。

 

此外,还可出现继发性静脉曲张。约50%的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2年内可发生血栓后综合征,5%~10%的患者可发生严重的血栓后综合征如静脉性溃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大腿及以上的血栓、肥胖、高龄是发生PTS的高危因素。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后1个月内下肢症状仍不完全缓解的患者容易得血栓后综合征。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如INR未达治疗标准可可以增加血栓后综合征风险。

 

具有二级压力梯度的弹力医疗袜可降低静脉高压、减轻水肿并改善组织微循环。

 

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长期使用医用二级压力弹力袜对于预防血栓后综合征的有效性。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指南中推荐对于急性症状性近端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穿二级压力的弹力袜至少2年,如果患者已经出现PTS症状,则需延长穿弹力袜时间。有证据显示静脉活性药物,如迈之灵、消脱止、地奥司明片可减轻PTS的症状。

 

总而言之,孕产妇得了深静脉血栓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及时发现,治疗得当是可以同时保住胎儿,又能治愈血栓,不落下后遗症的。对于血栓高危的孕妇朋友,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血栓形成。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脑梗塞:识别症状,关爱生命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它是指脑部血流供应受阻,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一、脑梗塞的症状表现: 1. 局部肢体无力或麻木,如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 2. 意识障碍,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 3. 眼睛看不清,视野出现模糊、黑蒙等。 4. 面部表情僵硬,嘴角歪斜。 5. 平衡能力下降,行走困难。 二、脑梗塞的治疗方法: 1. 降压治疗: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梗塞的关键措施。 2. 改善血液循环: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改善脑部血流供应。 3. 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4. 抗栓治疗:使用抗栓药物降低血栓风险。 三、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 2. 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等慢性病。 四、医院科室: 脑梗塞的治疗需要综合医院的多学科合作,包括神经内科、心内科、康复科等。

医疗星辰探秘

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梗死的防治与康复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这种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脑组织坏死。脑梗死的治疗需要综合手段,包括抗凝、抗血小板、扩血管和营养脑细胞等。 治疗脑梗死的第一步是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如CT、MRI)来确诊。确诊后,患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在住院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 1. 抗凝治疗:通过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来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扩大。 2. 抗血小板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来减少血栓的形成。 3. 扩血管治疗:通过使用扩血管药物,如尼莫地平、罂粟碱等,来扩张脑部血管,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4. 营养脑细胞治疗:使用营养脑细胞药物,如脑复康、胞磷胆碱等,来改善脑组织的代谢,促进脑组织的修复。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如语言训练、肢体康复等,以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脑梗死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2. 适量运动: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降低患脑梗死的风险。 3.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要积极控制这些疾病。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患脑梗死的风险,因此需要戒烟限酒。 总之,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AI医疗先锋

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梗死治疗:从急性期到日常保养的全方位解析

脑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它是由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根据不同的病因,脑梗死可以分为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塞(简称脑血栓)和脑栓塞两大类。 在急性期,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头部放平,并根据需要给予吸氧。这是为了减少脑部负担,降低颅内压,从而减轻症状。此外,针对不同的病因,医生还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脑血栓,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和溶栓治疗等。其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可以抑制凝血功能,降低血栓风险。溶栓治疗则是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但需要在发病后3-6小时内进行。 对于脑栓塞,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可以通过抑制凝血功能,防止血栓的进一步扩大。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等。此外,适当进行锻炼,如散步、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在我国,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因此,我们应重视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解码专家

1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梗塞的日常治疗与保养

脑梗塞,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了解脑梗塞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脑梗塞的常见类型包括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塞和脑栓塞。在急性期,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头部放平,必要时给予吸氧。血压控制方面,除非血压特别高,一般不建议降压。 为了预防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预防褥疮,患者需要勤翻身,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药物治疗方面,低分子右旋糖酐、血管扩张剂、抗凝治疗以及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川芎、葛根、当归、红花等都是可选方案。 对于颈动脉阻塞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血栓摘除术。而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颅内动脉系统阻塞的患者,可通过颞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吻像等方式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注意日常保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预防脑梗塞的发生和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医者仁心

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包皮过长如何诊断?

你是否曾经担心过自己的包皮过长问题?是否觉得医生只需一眼就能判断是否患有包皮过长?其实,包皮过长并非如此简单,它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才能确诊。 首先,医生会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你是否患有包皮过长。然而,仅仅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其中,抽血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血常规和血凝检查,医生可以了解你的身体状况,确保没有其他并发症。如果检查结果一切正常,那么就可以安排进行包皮手术了。 包皮过长不仅会影响性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炎症、感染、甚至癌变。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患有包皮过长,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以下是一个真实案例:小王,一个年轻的男性,因为包皮过长问题一直很困扰。他曾在多家医院进行检查,但医生都告诉他只需通过肉眼观察即可判断。然而,小王并不放心,于是他来到了一家专科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确诊他为包皮过长,并为他安排了手术。术后,小王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总之,包皮过长并非小事,我们需要重视它。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担忧,不妨咨询专业的医生,他们会为你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老年健康守护者

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充血的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脑充血,也称为脑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当脑部血管破裂,血液会渗入脑组织,导致脑部充血。这种情况下,控制血压至关重要,因为过高的血压会加剧脑部充血,甚至可能引发脑卒中和脑出血。 脑充血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肢体无力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脑充血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控制血压: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的调整,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脑部充血的风险。 2. 抗凝治疗:对于某些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液凝固,减少脑部出血的风险。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脑充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开颅手术等,以清除脑内的血液,减轻脑部压力。 4. 日常保养: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等,以降低脑充血的风险。 以下是一个关于脑充血的案例: 张先生,65岁,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脑充血。医生为他制定了控制血压、抗凝治疗等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AI医疗先锋

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有效预防和避免肺栓塞?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为了预防和避免肺栓塞,我们需要了解其成因和预防措施。 一、肺栓塞的成因 1. 长时间久坐或卧床:如长途旅行、长期卧床等,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 病理因素:某些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也会增加肺栓塞的风险。 3. 药物因素:如长期服用避孕药、抗凝血药物等,也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预防肺栓塞的措施 1. 适当运动:保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长途旅行时,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3. 早期发现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有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4.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都有助于降低肺栓塞的风险。 5. 定期体检:通过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及时进行治疗。 三、肺栓塞的治疗 1. 抗凝治疗:是肺栓塞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使用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和扩大。 2. 血栓取出术:对于较大的血栓,可以通过手术取出。 四、总结 了解肺栓塞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降低其发病率。对于已经患有肺栓塞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生命之光传递者

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索静脉去神经术肿胀不治疗会怎样?

精索静脉去神经术肿胀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影响生育功能。 1. 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适用于因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持续性肿胀且伴有不育或其他并发症的情况。 2. 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 3. 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4. 精索静脉注射硬化剂:针对精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的精液质量下降等问题。 5. 阴囊托:辅助治疗轻度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肿胀。 建议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疾病复发。

医学奇迹见证者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糖尿病就得血栓

糖尿病一般是由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紊乱等问题导致胰岛功能减退引起的问题,临床表现一般是三多一少,也就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血栓可能是因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的高凝性等因素导致的。 1、血流缓慢:血流缓慢也会造成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并且会造成凝血因子异常形成血栓。常见于一些瘫痪、久坐不动、术中、术后以及肢体制动状态的人群。 2、血管内皮损伤:患者心血管内膜出现损伤,可能会导致内皮细胞的坏死脱落,诱导血小板的聚集,以及凝血因子的启动造成血液出现凝固,导致血栓的形成。 3、血液的高凝性:患者血液凝固性增加、血小板和血液中凝血因子的增加以及纤溶系统活性的降低会导致血液的高凝性,常见因素一般包括手术、创伤、怀孕、分娩和严重烧伤患者等。 患者出现血栓后可能会导致该段血管狭窄、闭塞,从而出现脏器缺血或静脉回流障碍等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糖尿病医疗相关的严肃问题,还是建议用户通过互联网医院与真实的在线医生进行咨询。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汇聚数万名在线专家,设有内分泌科、中医内分泌科和小儿内分泌科,全面满足糖尿病患者的多样化需求。我们还提供男科、妇科、心理科和眼科等独立科室的专业服务,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个性化的诊疗方案。通过在线平台,我们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远程医疗服务,提供便捷、隐私保护的慢性病管理。康复随访服务在慢性病管理中至关重要。医生通过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学习资源,增强疾病认知。患者通过完成随访任务,不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还能获得积分、优惠券等奖励,激励积极参与康复过程。希望这些服务能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健康,祝您早日康复!

医疗之窗

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早晨脑梗塞不治疗能自愈吗?

早晨发生脑梗塞的情况确实较为常见,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在早晨的发病率更高。专家指出,这与血压波动、血液凝固性改变以及睡眠姿势等因素有关。 首先,血压在夜间会自然下降,血流速度减慢,导致清晨时血压升高,增加脑梗塞风险。 其次,早晨血液中的儿茶酚胺、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强,血液粘度增加,凝固性增强,使得血液更容易凝固形成血栓。 此外,睡眠时姿势固定可能导致颈部扭曲,压迫颈动脉,影响血液流动。 因此,早晨发生脑梗塞的风险较高。为了预防脑梗塞,建议在早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饮水、保持血压稳定等。

病友互助家园

8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我想了解乙醇胺在药物中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是否存在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3

医生建议:在使用乙醇胺类药物时,需要特别关注用药人的特殊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除了药物治疗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请务必注意这些方面,以促进健康的恢复。

查看详情

50岁男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抗凝药物并注意生活习惯。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6

医生建议:对于心血管疾病,抗凝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遵循医嘱,避免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高空作业、驾驶或操纵机器期间也要小心。同时,戒烟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请在用药期间,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就医。

查看详情

我有大隐静脉血栓形成,下支静脉曲张引起,想了解如何治疗和管理这个疾病。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8

医生建议:对于大隐静脉血栓形成,首选的治疗方法通常是抗凝治疗。请务必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定期进行体检和血液指标监测。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例如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定期进行适当的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这些都可以帮助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复发。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