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血糖该选哪根手指?每天该什么时间测?注意三件事

外科王医生·每天科普一个健康知识
外科王医生
每天科普一个健康知识

这两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大家在生活中也就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一味地追求物质满足以及身体舒适,不仅没时间注意身体健康,而且还养成了很多不良的嗜好,可能短时间内身体不会有任何变化,可时间一长,这些伤害慢慢积累,等到了一定年纪后,身体就会经常受到各种健康问题的困扰。

虽然我们遇到的大部分疾病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缓解,但是每生一次病,不仅身体要承受很大的不适,而且还会让身体健康指数越来越低,更重要的是,现在依然有很多疾病找不到有效的治疗办法。

除了白血病癌症等这些疑难杂症以外,就连最基本的高血糖也无法治愈,一旦出现,只能怪通过吃药以及控制饮食进行缓解,很难彻底治愈,而且一不小心还可能发展成糖尿病,所以现在很多高血糖人士家里会常备一套简易的测血糖设备,可是对具体的测量方式却不太了解,所以经常得到误差很大的血糖值。

测血糖该选哪根手指?

在测血糖的时候,需要用针头将手指皮肤刺破,然后选取新鲜血液放在试纸上,然后才能够得到数值,而很多人对于手指的选择并不在意,可殊不知,每个手指所能够测出来的数值也会有所不同,这主要跟每个手指的供血量有关,我们手上的毛细血管分为两个,一个只负责无名指,而另一个负责另外四根手指,所以无名指是血液供应最充足的手指,而且平时我们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也比较低,造成细菌感染的概率也就比较小,所以测血糖应该选择无名指,实在不行就选择小拇指。


血糖每天该什么时间测?

除了测量部位的选择以外,血糖的测量时间对准确性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实我们体内的血糖值并非一成不变,一天中它会发生反复的变化,而当血糖值处于波谷以及中间位置时,并不具有任何的参考价值,因为我们无法了解血糖的真实水平,当在波谷测量时,很可能会得出一个比较正常的数值,所以只有在血糖处于波峰时测量才最具有参考意义,而我们的血糖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以及晚上9点左右会处于波峰位置,所以测量血糖尽量选择这两个时间点。

注意三件事,结果才准确

测量前洗手

我们的双手每天会接触大量的物品,还有我们生活的周围也可能分布着大量的细菌以及各种微生物,它们都可能长时间附着在双手上面,如果在测量之前不洗手,不仅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而且还会增加细菌感染的可能,所以希望各位在测量血糖之前一定要洗手,而且洗手后要擦干,否则很可能会对血液造成稀释,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测量时别激动

虽然测量血糖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操作,但是很多人在测量过程中依然会不自主的过度紧张,而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体内血液循环加速,这样不仅会导致流出的血液量增加,而且会造成测量结果存在比较大的偏差,所以希望大家在测量过程中尽量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注意试纸保存

除了采血以外,试纸的状态对测量结果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切记不要讲试纸暴露在空气中保存,这样很容易沾染灰尘以及细菌,影响测量结果,很多人还习惯将试纸放在冰箱内保存,可这样很容易导致试纸潮湿,也会出现测量偏差,最好是能够将试纸用保鲜膜包起来,然后放置在一个干燥且通风的地方。

#检查#空腹血糖#内分泌科#高血糖
阅读数 10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糖尿病、应激、肝肾疾病及肿瘤等均可致高血糖高血糖是一个血糖检查结果而非独立的疾病简介空腹血糖值>6.1mmol/L,饭后2小时血糖>7.8mmol/L,这两个指标有一个或两个同时异常,即为高血糖。高血糖是一个实验室血液检查结果,而非独立的疾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肝病、肾病、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主要表现为心慌、出汗以及血压突然升高现象)、库欣综合征(因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所致,主要表现为满月脸、球形腹、水牛背、多血质、紫纹等)、甲亢,以及应激反应等进行血糖检查时都会出现高血糖的检查结果。高血糖的治疗,要根据具体病症的同而采取同的治疗手段,如果血糖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管控,预后良好。症状表现:由于高血糖本身是血糖检查结果可见于同的疾病,同的疾病有同的症状表现。诊断依据:通过血糖检测,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6.1mmol/L,饭后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7.8mmol/L即可诊断高血糖。高血糖有哪些类型?1.生理性高血糖:情感性高血糖、饮食性高血糖;2.病理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药物性高血糖、妊娠性高血糖、糖尿病性高血糖、内分泌性高血糖、肝源性高血糖、肾源性高血糖、肥胖性高血糖、高脂血症性高血糖、遗传病性高血糖、有机磷中毒性高血糖。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高血糖较为常见。因糖尿病引发的高血糖数据显示,中国的糖尿病人数已居世界首位,接近1亿。世界糖尿病联盟估计目前有3.16亿人,或者说有6.9%的成人(年龄在20~79岁)是糖耐量低减人群,也就是糖尿病前期人群。到2035年,糖耐量低减人数将增至4.71亿[1]。是否可以治愈?部分高血糖患者可以治愈,例如应激反应性高血糖,消除了应激反应,血糖水平就下来了。如果是糖尿病造成的高血糖是能被治愈的。是否遗传?会,遗传因素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相对足,从而引发高血糖是否医保范围?是
外科王医生·每天科普一个健康知识杨建梅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