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带你了解抑郁症

      如今,抑郁症已经是一种特别常见的情绪障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的调查报告,全球大概有 3 亿多人罹患抑郁症,而我国大概有 5400 万抑郁症患者。到如今 2019 年,抑郁症患者的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中。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 “三低”:
 
情绪低落,即闷闷不乐,感受不到快乐;
 
思维迟缓,即思维联想的能力变慢,在旁人看来有些 “迟钝”;
 
行为减退,即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出门、不想社交、不想学习与工作。
 
     除此之外,抑郁症患者会产生特别强烈的罪恶感,经常贬低自己,自尊心严重下滑。
 
      同时,抑郁症患者的身体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例如腰痛、头痛失眠或嗜睡,食欲、性欲减少,身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
 
     你或许会产生疑惑:“这种状态我也有过呀,难不成自己得了抑郁症而不知道?”
 
     是的,这些状态可能几乎每个人都体验过,例如受到打击、受到挫折时,即使你是钢铁硬汉,也可能会感到悲伤、难过,意志消沉。
 
     但是,如果转换下心情、放松一下,这些情况很快就会从你的世界中消失,充满力量的你可以继续美美地生活。
 
     这种状态被称为抑郁情绪,伴有抑郁症状,你和我都经历过。
 
      抑郁症则不一样。
 
       通常情况下,如果你没有办法从一般性的抑郁情绪中走出来,而这种状态又至少持续了两周以上,那么便可能患上了抑郁症。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有多严重,也要在专业的心理医生诊断后,才能够最终确诊是否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也被称为 “心灵的感冒”、“情绪感冒”,是因为就像感冒一样,每个人都可能会得抑郁症。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李晓阳·住院医师
李晓阳住院医师不可处方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好评100%|接诊量12|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精神科临床医生,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
¥9
问医生
#概述#精神心理科#抑郁症#精神抑郁症#焦虑抑郁状态#抑郁症
阅读数 1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生于60岁以上特定人群的老年精神障碍疾病症状为情感低落、兴趣缺乏、自我评价过低等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预后一般较好简介老年期抑郁症是指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以情感低落、兴趣缺乏、言语减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期抑郁相关症候群。严重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对老年人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危害。老年期抑郁症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因为发病年龄的关系,临床症状与治疗有其特点,与老年人群自身躯体疾病、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故单独出来。通常通过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一般患者可以消除相关症状,恢复正常生活,但容易复发。症状表现: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焦虑、兴趣缺乏、言语减少、记忆力减退、自我评价过低等,严重者甚至产生自杀倾向。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精神运动性抑制、躯体疾病(疼痛综合征、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较多等症状。焦虑、抑郁和激越的混合状态:老年患者对忧伤的情绪往往能很好表达,常用“用、意思”或表现为对外界事物动于衷,常否认或掩饰心情佳,甚至强装笑脸;兴趣索然:患者能体验乐趣;精力下降:主观上感到精力足、疲乏力,重者终日卧床事事需人扶持;自我评价低:患者认为自己一是处,自责自罪,绝望感和罪恶感,但一般表述;自杀观念和行为:老年人常明确表达,如可能说“打一针让我死吧”,却否认有自杀念头;心境昼夜节律改变:患者心境昼重夜轻;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情绪反应仅表现在心境上,并且总伴有集体的某些改变,如食欲减退、口干、便秘等;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抑郁常见记忆减退,计算力、记忆力、理解和判断力下降,又被称为抑郁性假性痴呆。诊断依据:根据症状,结合患者病史、家族史,及心理学量表测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老年抑郁量表、Cornel痴呆抑郁量表等)、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目前尚独立的老年抑郁症诊断分类,可根据DSM-5ICD-10相应的抑郁症诊断标准,进行识别和诊断。老年抑郁症有哪些类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是。本病为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研究表明60岁以上老人抑郁症检出率高达10%,我国老年抑郁症的患病人数和比例在断增长[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该病通过规范有效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可以治愈,但易复发。是否遗传?有,本病与家族史有密切关系,遗传因素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是否医保范围?是
李晓阳·住院医师黄金莎副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