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致癌已被实锤?西药降压是大阴谋?医生说明

主治医师张新华·张新华,主治医师,临泉县杨桥中心卫生院,全科
主治医师张新华
张新华,主治医师,临泉县杨桥中心卫生院,全科

“降压药致癌已被实锤,西药降压根本就是无良医生和西药厂商的大阴谋!”


说这话的是评论区一位粉丝的留言,这位粉丝有十几年的高血压病史!虽然他的言论有点偏激,但是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目前的降压药就是需要每天服用,一天不吃,血压就有可能会飙升,由于最近几年来关于降压药的负面消息在增多,所以很多高血压患者对于降压药是否是一场阴谋抱有怀疑的态度!与此同时,头条也有多位大V写过高血压致癌的文章,那真相到底如何呢?


1.“降压药致癌”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于降压药致癌的言论,最早是在2018年被发表在英国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的。这篇论文指出,普利类降压药(比如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和沙坦类降压药(比如氯沙坦、缬沙坦等)相比,使用的时间超过5年后,肺癌的发病风险增高了14%,此消息一出,引来了众多高血压患者的担忧,难不成普利类降压药真的会增加肺癌的风险吗?随后就有一些媒体大肆宣扬称“普利类降压药”具有致癌风险,不过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个结论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篇论文提到的使用5年以上的普利类降压药的致癌风险比沙坦类高了14%,并不能断章取义地认为普利类有致癌的风险,毕竟致癌风险的增加到底是患者本身的因素还是药物制作工艺的问题都不得而知,医学需要严谨!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患者是比较多的,在这些人之中,可能会有一部分人长期吸烟,而吸烟本身就是肺癌的高危因素,所以长期服用普利类降压药增加肺癌的风险可能是因为高血压患者本身就存在着肺癌的高危因素!


后来陆陆续续证实了在一些普利类药物中存在着致癌物质NDMA和NDEA,这些含有致癌物质的普利类药物也被逐一召回!


这两种致癌物都属于2A类的,2A类的致癌物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可以致癌,但是人类致癌的证据不足,一般认为也有致癌的风险。长期服用含有这类致癌物的药物,不仅仅会损伤肝肾,而且还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NDMA和NDEA这两种致癌物并不算神秘,在被污染的水、肉类、蔬菜、水果等物质都都能找到这两种致癌物的踪影。虽然NDMA和NDEA都对人类有害,但是微量地接触这两种物质对人体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不过需要注意一点,高血压患者由于长年累月服用这类含有致癌物的降压药,所以得相关癌症的风险也就会增加了!


由于含有上述致癌物的降压药被召回了,而且国家还加大了对药物安全的监管力度,所以大家不必为此而担心!


2.西药降压就是无良医生和西药厂商的大阴谋吗?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属于慢性病,目前人类不能彻底治愈这类疾病,所以只能靠口服药物控制。


不少人觉得其实高血压是能治好的,也不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物,现在说的高血压不能治愈不过是无良医生和西药厂商的大阴谋罢了!如果无良医生和西药厂商彻底治愈了高血压,那他们就无法挣钱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西医黑完全否定西医,认为只有中医才能治愈高血压,认为西药降压本就是谋财害命!其实要我说,那些完全黑化西医的有可能怀有某种意图,比如让广大高血压患者相信自己,进而谋取不义之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承认,原发性高血压目前是无法被治愈的!


在临床上,高血压被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就是指病因未明的以血压升高为主要显著特点的一种疾病,也就是说这种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确,我们平时说的高血压如果不特别说明,那就是指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就是指某种确定的疾病引发的以血压升高为主的一种疾病,也就是说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病因是明确的,一旦处理好其病因,高血压也就可以治愈了!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介绍,想必大家应该能看出,并非所有的高血压都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


与此同时,原发性高血压本身无法治愈,只能依靠长期口服降压药物,这本身就有科学依据,所以要说西药降压是一场阴谋,那真的有点冤枉西药了!


国内的高血压患者很多,这里面有很多医生和医生的亲戚与朋友,如果西药降压真的是一场阴谋,那得了高血压的医生还会终生服用降压药物以及建议患高血压的亲戚和朋友长期服用降压药吗?医生难道会坑自己吗?


很多高血压患者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我只能说如果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那不良反应就比较轻微,而且多数也在可控的范围内。血压长期控制地不理想,会增加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服用降压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和这些并发症相比,真的小巫见大巫了!


之前我们的一个亲戚40多岁确诊了高血压,我让他长期口服降压药,但是他却不听我的,还说我小题大做、自己年轻没事!结果不到1年,他突发脑出血,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是人却永远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如果他当初能认真听从我的建议,多去了解高血压也不至于酿成如今的悲剧!


说这么多,也是希望高血压患者能重视自己的血压,把血压控制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另外,医生也考虑到了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所以一般都会建议患者定期地进行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对人体的损害!

#概述#药物治疗#高血压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有头痛、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主要有药物、介入治疗等,随病因同有差异若早期干预,死亡率高,3年病死率达50%以上简介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症状表现:本病通常会引起任何特定症状,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诊断依据: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等)、以及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螺旋CT血管成像等),提示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可做出诊断[3]。肾动脉狭窄有哪些类型?根据该病主要病因,可将此病分型为:纤维肌性发育良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脂血症所致的肾动脉狭窄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常见,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过相关治疗各种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或疾病本身并有痊愈,但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主治医师张新华·张新华,主治医师,临泉县杨桥中心卫生院,全科张凌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