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上海市胸科医院

简称:上海胸科医院,上海胸科

公立 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介绍

上海市胸科医院(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创建于1957年,为我国最早建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诊治心、肺、食管、气管、纵隔疾病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心胸外科进修基地,2004年成为上海市红十字胸科医院。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无烟单位”、“上海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八连冠等殊荣。上海市胸科医院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第一家以诊治心胸疾病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我国心胸外科四大先驱中的三位:黄家驷教授、兰锡纯教授和顾恺时教授,担任首任院长、副院长。同年即被国家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心胸外科进修基地,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心胸专科医师,造就了“中国心胸专科人才的摇篮”。2004年冠名上海市红十字胸科医院,2005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追溯胸科医院前身,曾经历了同仁医院(1866年至1903年)、广仁医院(1903年至1942年)、宏仁医院(1942年至1954年)、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宏仁医院(1954年至1957年)等四个阶段。1957年11月2日,上海市卫生局、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在原宏仁医院的基础上共建成立了上海市胸科医院。建院以来,医院在心胸领域开创了诸多第一:我国第一架鼓泡式人工心肺机,国内首创塑料无缝人造血管、毛绒型涤纶人造血管,国内第一株人体肺腺癌细胞株,世界首例非血缘供体成人单侧肺叶移植术,国内首例冠脉搭桥并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国内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胸部手术等等。医院核定床位580张,开放床位1000余张,设有10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病区28个,还建有SICU、CCU、RICU、日间病房、临床研究病房和MDT病房。职工近1500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200余名,博导28名,硕导4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5名,拥有一批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优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等高级别人才。医院聚焦胸部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两大学科群,掌握国内疾病谱最广、门类最全的心胸疾病诊治技术。年门急诊量逾87万人次,手术量超2万例,三四级手术比例90%以上,居上海市级医院首位,食管、气管、纵隔肿瘤手术量居全国第一,肺部肿瘤手术量居全国第二。医院擅长各类胸部疾病外科治疗以及肺移植手术,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处于全国先进水平,达芬奇机器人胸部手术量连续多年保持单中心全国第一。在国内最早开展肺癌的早期诊断、多学科综合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前沿技术,开展最高难度(四级)呼吸内镜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超声支气管镜、荧光支气管镜、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海博技术等治疗肺癌,多次牵头制订肺癌诊疗相关临床指南。医院在复杂冠心病的内外科治疗、心肺血管结构异常的介入治疗、心脏起搏技术、心脏瓣膜手术、终末期心力衰竭内外科综合治疗等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左心耳封堵术等前沿技术达国内一流水平,房颤射频消融手术量多年位居亚太地区前列。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病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专业、心血管内科专业、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呼吸内科),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肿瘤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胸外科)等重点学科。医院是全国首家国际认证胸痛中心,首批中国胸痛中心,首批中国心衰中心,首批中国房颤中心,上海市首批癌痛示范病房,上海呼吸内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食管疾病诊治中心。医院有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心肺血管转化研究中心、中心实验室、生物样本库四大科研支撑平台,并建有高新技术转化园区,承担国家863攻关课题、国家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科研奖项。医院拥有独立的临床研究中心,建有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三大专病数据库,开展I期临床试验、器械临床试验、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等,牵头肿瘤临床试验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多次作为国际牵头单位开展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数次作为临床试验牵头单位推动国内外抗肿瘤新药注册上市。医院是国家卫生部冠脉介入、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卫生部呼吸内镜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临床教学示范中心、腔镜实训中心、心血管急救等具有专科特色的医学模拟中心,获RCS认证及AHA认证。面向全球推出国际临床教育项目,吸引来自意大利、亚美尼亚、马其顿、印度等诸国胸外科医生前来接受规范化临床技能培训,并被亚洲胸腔镜教育委员会授予中国大陆唯一一家示范中心。同时,医院还承担着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博士后培养任务。医院坚持公益办院方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担上海市乃至国家对口援建任务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件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十多年坚持开展贫困地区先心病患儿慈善救助。医院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全国无烟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多年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淮海西路241号
021-222-00000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简红
简红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肺癌的诊断和综合治疗,近年来致力于肺癌临床治疗的前沿研究;小细胞肺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支持下的高剂量化疗和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孙益峰
孙益峰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食管、肺部疾病的外科治疗 尤其擅长微创食管癌手术、抗反流手术;复杂食管癌外科治疗(食管、胃手术后再发食管癌);
冯键
冯键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肺癌,食管癌,胸腺瘤,纵隔肿瘤
谭强
谭强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胸外科微创手术,肿瘤免疫治疗,气管外科
潘旭峰
潘旭峰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磨玻璃阴影(ggo、ggn)、肺部小结节的鉴别诊断和胸腔镜微创手术,早期肺癌的胸腔镜微创手术,局部晚期肺癌的扩大切除手术;终末期良性肺疾病的肺移植手术; 胸腺瘤和其他纵隔肿瘤胸腔镜微创手术;气胸的微创手术,胸壁肿瘤的外科手术。
李宁
李宁

主治医师

好评率:93%

立即咨询
擅长房颤、房扑、早搏、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疾病以及冠心病、高血压、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林凯临
林凯临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肺结节(包括肺磨玻璃结节、磨玻璃影、亚实性结节、实性结节、GGN、GGO)、肺癌、食管病变、食管癌、纵隔肿瘤的筛查随访及规范化诊治。
张步升
张步升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心脏瓣膜病,冠心病,主动脉瘤,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以及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
张宇
张宇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心律失常
张岩巍
张岩巍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肺部肿瘤的综合诊疗,肺部结节精准诊断,普通肺疾病等
郭金栋
郭金栋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早期肺癌和食管癌的放射治疗,以及胸部肿瘤转移、骨转移的放射治疗
艾星浩
艾星浩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完善
王慧敏
王慧敏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完善
杨天阳
杨天阳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心脏外科、大血管疾病、二尖瓣修复、主动脉瓣修复、TAVI(介入微创主动脉瓣置换)主动脉夹层及胸腹主动脉瘤的介入及外科治疗,风湿性瓣膜病的外科及介入治疗,主动脉根部疾病的精确评估及保留主动脉瓣的外科治疗,房颤外科消融,肺动脉栓塞的综合治疗
杨骏
杨骏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肺、食管、纵隔及胸壁的各类良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良性终末期肺部疾病的诊断和移植治疗,胸腔镜、纵隔镜,腋下小切口治疗气胸等微创手术
陈石
陈石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心脏瓣膜病变,瓣膜成形和瓣膜置换;先天性心脏病的纠治,微创封堵室缺、房缺和动脉导管未闭;胸腔镜微创房颤消融术;冠心病冠脉搭桥等外科治疗。
李锋
李锋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慢性哮喘、慢阻肺、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肺部阴影的诊断与治疗。
叶波
叶波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胸腔镜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肺大疱、气胸、胸壁窦道、漏斗胸正畸等各类手术,目前主攻方向为早期肺癌及食管癌、气胸、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擅长胸腔镜手术,手术细致精湛,对待病人和蔼可亲。对各类疑难病例经验丰富
陈金东
陈金东

住院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
李俊
李俊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胸部肿瘤如肺癌,食道癌,纵隔肿瘤、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瓣膜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术前诊断以及心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管理与危重症诊治及随访。
患者评价
  • *飚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视频问诊
  • *磊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丽强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双林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丽秀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东兴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宇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食道平滑肌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食道良性肿瘤,占据食道良性肿瘤的50%-70%。

    虽然食道平滑肌瘤是良性的,但是比较大的肿瘤也会产生局部压迫症状,影响进食,甚至压迫周围血管、气管,一般建议手术切除。我们现在主张微创胸腔镜的手术方式,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可以减少很多创伤,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同样恢复会较快。
     
    这是我几天前做的一例巨大食管平滑肌瘤手术,胸腔镜下完整切除,食管粘膜完整。
     

    (术后大体标本肉眼观)
     
    个人经验:这种肿块看起来挺大,但手术难度并不大。目前小的3cm以下的食管平滑肌瘤我们通过胃镜下即可切除。

  • 原位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是从正常组织转化为肿瘤细胞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指粘膜上皮细胞层内的非典型增生至癌变,基底层完整,细胞尚未突破基底膜。它是肿瘤的早期甚至是早早期阶段,这种病变有向癌转变的趋势,继续发展,会突破上皮基底层,变成微浸润性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甚至变为浸润性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cancer, IAC)。因此,原位癌AIS,微浸润性癌MIA,浸润性癌IAC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

     

     
    原位癌AIS的主要特性如下:
    1.生长极为缓慢,大部分保持稳定10年以上。
    2.不突破基底膜,意味着肿瘤局限于上皮层内,没有血管和淋巴管进入,因此不会发生远处和淋巴结转移。
    3.切除后不会复发,不影响生存期。
     
    以下均为近年来经我手术确诊的原位癌患者术前影像:
     

     

     

     

     

     

     

     

     

     

     

     

     

     

     

     

     

     

     

    影像特征:多为<1cm的毛玻璃影,密度较低,可有毛刺、空泡,血管通过等高危特征,也可无明显高危特征,但在随访过程中无明显变化。

     
    AIS的处理原则:由于原位癌生长缓慢,不会转移,此阶段对于身体没有危险性,因此可以不手术切除,一般根据结节大小,建议6-12个月复查胸部CT随访。随访过程中,如发现结节变大,或密度增加等,提示有生长性,则再手术也来得及。如果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或者结节>8mm,有较多高危特征,也可直接胸腔镜手术切除。需要注意的是,原位癌AIS切除后即治愈,不会复发,不需要术后辅助治疗。可以说,切除后就是正常人。
     

  • 早期肺癌的相关概念

     

     

     

     

        现在早期肺癌越来越多,很多患者对一些早期肺癌的概念模糊不清,容易混淆。今天在这里简单科普几个概念,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癌(AIS)、微浸润癌(MIA),这三种病变的特性。主要讲两点:

     

    1、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癌(AIS)、微浸润癌(MIA)这三种病变不会发生淋巴结转移。见下图,这里只报道了1例转移,我个人认为作者有可能搞错了。

     

    2、从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原位癌(AIS)、微浸润癌(MIA)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式(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楔形切除),5年生存率都是100%。

    所以原位癌(AIS)和微浸润癌(MIA)是名副其实的早期癌。

     

    这也说明,只要能选择最合适、损伤最小的治疗方式,早期肺癌完全不可怕

  • 这 2 年肺段切除在国内大发展,主要原因还是早期肺癌的发现越来越多,这里我谈谈我的几点经验:

    1. 肺段动脉

    多断几支没有关系的,肺是体循环(支气管动脉)+肺循环,动脉血供相当丰富,所以多断几支没有关系,据说有把整个肺动脉主干断掉,形成所谓的"透明肺",最后正常出院的。

    2. 肺段肺静脉

    尽量少断,甚至不断(非常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肺静脉独一无二,肺只有一套静脉回流系统,所以狭窄或者断的太多,会导致肺血液回流受阻,形成肺淤血,患者主要表现为咯血。很多的段切,不把肺静脉分支单独游离出来切断,也不会影响肺段切除,所以能保留尽量保留。切记切记!!!

    3. 段支气管

    把段支气管游离出来,可以最大限度的切除更多的肺组织。

    4. 肺组织

    对于段切来说,肺组织尽量多切点,因为在切断相应的支气管和(或)肺静脉后,相应段肺组织就成为无效通气或者没有静脉回流,因此多切除一些肺组织是有必要的,防止术后出现肺淤血或者肺不张的情况。

    5. 手术方式选择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早期肺癌(原位癌 AIS,微浸润癌 MIA)无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肺叶切除,5 年生存率都是一样的,详见下表,所以外周的能够楔形切除的尽量楔形切除,省钱省力省时间,并发症少。

  • 近日获悉,本人于2016年发表的“第八版国际肺癌TNM分期修订稿解读”一文,经过引用量、检索量、同行评议等综合的评定后,获得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的殊荣。

    当初自己一点小小的努力能够得到学术界及同行的认可,感到非常荣幸,也是我的意外之喜,与大家分享及共勉。

    附原文:

    叶波教授出诊方式:
    上海市淮海西路241号上海胸科医院2号楼13层胸外四病房,叶波医生,13052212793,地铁3号线,4号线,10号线虹桥路站下, 周一上午门诊二楼17诊室叶波医生专家门诊,早上七点挂胸外科普通号,到了后给我短信,我来接患者,或者周四周.五早上七点前到门诊二楼11诊室,一定是早上七点。
    也欢迎大家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好大夫和我联系。

  •  

     

     

    最近手术又碰到一个月经性气胸,这是碰到的第三例了,要十分的注意治疗方式,因为月经性气胸患者的发病机制不同于普通气胸的肺大泡所引起的气胸,故而治疗重点也不一样,否则容易导致复发。

    经验如下:

    1、 月经性气胸好发于年轻女性,发作和月经相关

    2、 发病机制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导致气体由腹腔进入到胸腔

    3、 手术中重点观察膈肌呈现筛孔样改变---特征性改变

    4、 微创手术治疗重点为烧灼胸腔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特别是膈肌上

    5、 用粘连剂做胸腔粘连是重点

  • WHO作为目前公认的肺肿瘤分类标准,于今年3月份推出了肺肿瘤组织的新分类,而之前的版本还是大家广为熟悉的2015版。

    虽然在2015年的分类中,WHO也同样认定原位腺癌属于浸润前病变范畴,与浸润性肺癌在治疗和预后上有本质区别,但原位腺癌仍被归在肺腺癌这个大类中。而在本次更新中,WHO特地将肺原位腺癌从肺腺癌的大类中分离出来,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一样,归入腺体前驱病变范畴(腺体损害前病变。),相当于癌前病变,不再属于肺腺癌中的一类。

     

     

    既然肺原位腺癌已经不属于肺癌了,只是个癌前病变,还需要手术吗?我这里谈一下个人观点供参考。

     
    在既往的公众号科普文章中,我写过关于原位腺癌的特点和处理原则(点击可阅读相关文章:早期肺癌之原位癌AIS)。指出以下几点:
    1.原位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微浸润性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浸润性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cancer, IAC),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
    2.原位癌生长极为缓慢,大部分保持稳定10年以上。不突破基底膜,意味着肿瘤局限于上皮层内,没有血管和淋巴管进入,因此不会发生远处和淋巴结转移。切除后不会复发,不影响生存期。
    3.原位腺癌的CT影像特征:多为<1cm的毛玻璃影,密度较低,可有毛刺、空泡,血管通过,但无血管弯曲,也可无明显高危特征。

     

    由此可以看到,不管原位癌被分在哪一类,它的特性早就已被大家掌握:生长缓慢,不会转移,对身体暂时没有危险性。但是,由于影像判断只是经验判断,而经验不是金标准,会有误判的可能,是不是原位癌一定要切下来的病理才能最终确诊。(影像判断是原位癌,切下来是微浸润甚至有胸膜侵犯的时有发生)。因此,碰到这类情况,仍需及时就诊,让医生来判断结节的风险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如果结节有较多高危特征,与胸膜关系紧密,有较高进一步累及胸膜的风险,或随访过程中发现结节增大,即使考虑原位癌,仍建议直接胸腔镜手术切除。另外一种情况,虽然结节看起来风险不大,但患者心理压力特别大,结节又靠近外周,只需要做简单的局部切除,创伤很小,这种情况下,也完全可以胸腔镜下手术切除。需要注意的是,肺原位腺癌切除后即治愈,不会复发,不需要术后辅助治疗,切除后就是正常人。现在原位癌又被剔除了肺癌范畴,这类患者术后完全可以说只是做了个“癌前病变切除或者前驱病变切除”的手术,再也不必将自己当作肺癌患者。

  • 肺部结节很小,很多医院是没有定位的,所以经常会碰到肺组织楔切下来,但是结节找不到的情况,这时候就处于两难,是扩大切?还是关掉呢?

    我来讲讲我的经验:

    2014 年当时我在华盛顿大学附属 Barnes-Jewish 医院学习时,胸外科 Miles 教授就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他主张直接做肺叶切除!!!-----非常非常正确!!!

    为什么呢? 因为切除肺叶,原则绝对没有错误,但是如果结节没有切掉,术后一做 ct,结节还在那,那绝对是医疗事故!----切勿抱有侥幸心理,特别是经验不丰富的医院和医生,碰到这种情况,往往会懵圈。

    下面有一些经验:

    1. 术前“定位针“定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可以直观的看到针与结节的关系,优于其他所有的方法,具体我就不在这展开解释了。
    2. 除非医生能够确保肺结节一定被切除,比如有的段切范围非常大,肯定是切除了,否则都应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3. 我们曾经碰到过,患者术中切口不关,病人麻醉状态下,用简易呼吸机去 ct 室确定结节有没有被切掉的经验,这也是一个办法,但是手术状态下,肺野比较模糊,有时候不太能够确定,所以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4. 切除肺结节时,一定要切除范围大,术中最痛苦的事情是---找不到结节,而不是切除范围大。
    5. 有的医院病理科比较强,可以拿到病理科,让病理医生一起找,他们往往很有经验,我本人是经常去病理科和病理医生充分沟通,向他们学习。
    6. 曾经有医生术中直接拿着切除的肺组织,去 ct 室拍 ct,看看结节是否在里面。
    7. 用刀片把切除的肺组织,一点一点全部划开,仔细寻找,我比较喜欢和病理科医生一起做,他们经验很丰富。
    8. 如果确定结节已经被切除,100%确定,那可以用福尔马林固定后,让病理科医生慢慢取材找,固定后比较容易找。

    总之:肺结节很小,楔切后术中找不到,是个非常头疼的事情,经常会让主刀医生寝食难安,不要抱侥幸心理,肺叶切除是正确的原则,欢迎大家讨论,在此抛砖引玉。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跟达芬奇本人并无关系,而是由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制造生产的高级机器人手术系统。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是,大家可能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体怎么做,有什么优缺点等还不是很了解,甚至很多患者还在问我,机器人手术是机器人做的吗?答案当然是NONONO,请听我细细道来: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什么原理呢?

    达芬奇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

    外科医生控制台

    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中,位于手术室无菌区之外,使用双手(通过操作两个主控制器)及脚(通过脚踏板)来控制器械和一个三维高清内窥镜。手术器械尖端与外科医生的双手同步运动。

    床旁机械臂系统

    床旁机械臂系统(Patient Cart)是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操作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为器械臂和摄像臂提供支撑。助手医生在无菌区内的床旁机械臂系统边工作,负责更换器械和内窥镜,协助主刀医生完成手术。

    成像系统

    成像系统(Video Cart)内装有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以及图像处理设备,在手术过程中位于无菌区外,可由巡回护士操作,并可放置各类辅助手术设备。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内窥镜为高分辨率三维(3D)镜头,对手术视野具有10倍以上的放大倍数,能为主刀医生带来患者体内三维立体高清影像,使主刀医生较普通腔镜手术更能把握操作距离,更能辨认解剖结构,提升了手术精确度。

    机器人手术和传统腔镜手术相比有哪些优点呢?

    手术操作精确,传统腔镜成像是二维,而达芬奇为三维视觉,并可放大10-15倍,使手术精确度大大增加。
    达芬奇机器人机械臂灵活,缝合打结分离血管等细微操作更灵活准确。
    可以减少主刀医生手部颤动,工作环境更轻松,减少疲劳,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机器人手术这么棒,难道就没有什么缺点了吗?
    当然也不是了,机器人手术费用较普通腔镜贵3万元左右,且医保不报销,这是很多人不选择机器人手术的最大原因之一。另外,机器人手术由于主刀医生无法直接接触到组织器官,所以不能感知接触到的器官具体柔韧度、弹性等,这就会改变主刀医生原有的手术经验和习惯,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重新获得人机配合经验。 
    总而言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比普通腔镜手术更精细,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手术效果更好。但它并不是由机器人完成的手术,仍需要主刀医生具体操作,以及由助手和护士协助完成。做好一台达芬奇手术需要医生进行大量的人机配合专业训练,所以,机器人手术并不能替代医生,反而对手术医生技术,以及医护的团队配合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