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
最近,患糖尿病的大姐因为血糖控制得不好,不得不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昨天刚出院,她的一帮“老铁”闺蜜们就来大姐家,大包小包地拎着各式美味食品来慰劳大姐,还忙不迭地解释说,买的都是特别针对糖尿病人的“无糖食品”,我打开一看:无糖萨其玛、无糖夹心饼干、木糖醇月饼......OMG!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无糖=控糖?其实血糖一样噌噌升!
市场上高调炒作的无糖食品,其实是钻了咱老百姓不懂营养知识的空子。营养学上的糖,其实还有一个文邹邹的名字,叫碳水化合物,包括的范围很广,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甜味蔗糖、红糖、冰糖等,还有一大类我们天天都离不开的食物——大米、白面、地瓜、土豆等,它们虽然不甜,但在营养学上也称为糖。所有这些糖类,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都是糖尿病人需要十分小心的食物,特别是那些不甜的精米白面,升糖能力甚至都超过了甜得齁死人的蔗糖和绵白糖!(大米饭的升糖指数是83.2,馒头高达88.1,而蔗糖的升糖指数为65,绵白糖为83.3)
而所谓的无糖食品,其实只是没有添加那些甜味糖,比如蔗糖,而是用甜味剂等来代替,口感一点都不比那些真的添加糖差,看起来是不是很完美?
但是千万不要因此就把注意力给转移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无糖食品的主要原材料恰恰是那些真正具有杀伤力的精米白面!饼干、蛋糕、面包、萨其玛......,哪个能少了精制谷物,虽然没有甜味糖的助力,但这些精米白面一样会瞬间升高血糖,它们才是对糖尿病人的致命杀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无糖食品虽然没有添加糖,但含有另外一种对糖尿病人非常关键的成分——淀粉或糊精,比如,无糖麦片中往往添加糊精作为白糖的替代品,而糊精是淀粉的水解产物,虽然不甜,却也能在人体中变成葡萄糖,本身含有和白糖一样的热量,升高血糖的速度甚至高于白糖!
还有一部分“无糖食品”的甜味很可能来源于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之类,虽然它们不叫糖,但其实它们也和蔗糖一样,这些糖浆升高血糖、变成能量的效率,未必会比蔗糖慢多少,你有没有被躺枪呢?
您有过胸痛的经历吗?
疼痛是一种预兆,特别是运动、疲劳、激动时突发的胸部疼痛,更需要我们当心!
这种突发的压榨性疼痛,很有可能便是突发的心绞痛,如果这种疼痛持续不缓解,则预示着更加危急的情况——心梗。
心绞痛、心梗都属于冠心病的范围,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俗来说便是围绕着心脏的一条血管发生了硬化,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继而引起各种危险症状。
那么每年都会带走我国百万生命的这种心血管疾病,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1、高血脂
血脂主要包括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脂质的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也是肥胖人群更容易心梗的原因之一。
2、高血压
血压升高,会给与心血管额外的压力,造成血管的内膜出现损伤,同时高血压也使得脂质更容易从血浆中转移到血管内膜中,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3、吸烟
吸烟会使身体血液中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增高,与此同时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更容易导致血管动脉壁发生缺氧,从而损伤我们的心血管动脉。
知道了原因我们再来聊聊如何防治心血管疾病
1、降血脂
血脂作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关键环节,降低血脂能够减慢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并且稳定已经存在的动脉斑块,避免血管继续硬化堵塞。
2、修复内皮损伤
内皮细胞是组成血管的基础组织,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管是光滑、平整、连贯的,但在各种影响下极易造成血管损伤,内皮受损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因素,因此修复血管损伤十分关键。
3、解除血管痉挛
血管在疲劳、运动、激动时会发生痉挛,容易导致血管壁上的一些已有的粥样硬化斑块破损甚至脱落,从而形成血栓,继而堵塞血管造成心肌梗死,解除血管痉挛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时异常重要。
二、常用冠心病药物的药用原理
通心络胶囊作为防治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含有人参、冰片等诸多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中药成分,能够降低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保护毛细血管内皮组织,促进毛细血管新生,减轻高胆固醇血症对血管生长功能的损害。并且通心络能够稳定易损斑块,抑制五羟色胺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从而抑制体内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在冠心病症状发作时改善血管供血、供氧。
参松养心胶囊含有人参、麦冬、甘松等益气养阴、清心安神的成分,能够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心肌缺血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减轻心律失常的程度,降低心肌耗氧量,特别针对于具有心悸、胸痛、失眠盗汗等症状的冠心病室性早搏人群。
芪苈强心胶囊含有黄芪、人参等成分,能够活血通络、利水消肿,增加心脏肌肉的收缩力,增强心脏血液输出量,适用于冠心病所致的心力衰竭人群,改善心慌气短、身体浮肿、夜间无法平卧等症状。
过敏性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是由外源性过敏原进入机体引起免疫反应异常所导致,具体的过敏原可以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四类。不同过敏原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后,就会导致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产生抗体,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内的抗体发挥作用,产生炎症反应,机体出现皮肤症状。
每类过敏原都可以引起相应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还有可能引起瘙痒、刺痛、红肿等。过敏性皮肤病主要通过口服或外用药物治疗,治疗原则为寻找和去除刺激物或诱因,一般治疗预后较好,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根据过敏情况,如何选择药物?
因为导致患者患有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不同,症状也大不相同,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症状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一般常用的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药物有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这种药物适用于大多数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可有效的缓解局部炎症带来的瘙痒等症状。常用口服药有强的松、甲基强的松等,外用药物有可的松、氢化可的松软膏等。糖皮质激素类口服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体重增加、创口愈合不良等不良反应,所以需要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看是否需要调整剂量。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者、创伤修复期患者、糖尿病患者禁用。
第二类为抗组胺药物,这类药物的使用范围也比较广泛,适用于大多数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瘙痒等症状。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西替利嗪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严重肝病、严重心脏病的患者以及孕妇等禁用抗组胺药物。
第三类为抗生素。抗生素的适用范围没有上面两类药物广泛,只适用于出现并发感染的患者,作用为抗感染。常用药物有青霉素。抗生素类药物使用需要尤其谨慎,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最后一类为肾上腺素类药物,这类药物适用于出现休克症状的患者,可以用于抢救病情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患者在使用氯仿、环丙烷麻醉时禁用。
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患有过敏性皮肤病的患者不光需要按时按量坚持对症服用药物,在生活中也需要格外注意。
首先,患者需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源。
其次,避免日晒,过高温或者低温的环境;避免过紧的衣物穿着,尽量穿着棉质透气的衣物,这些都可以帮助患者减少过敏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饮食均衡,不可过于辛辣刺激。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男人性福与家庭幸福不可缺少的器官之一。任何前列腺疾病,轻者导致患者幸福生活受到严重打击,严重的前列腺疾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对男性而言,保护好前列腺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前列腺不生病就是最好的健康保护!因此,我们就要注意避免以下前列腺疾病的发生: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受到致病菌感染或者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出现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这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道口滴白、会阴下腹部隐痛不适、性功能减退等。目前前列腺炎已知的病因有以下方面: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人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部分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临床表现为下尿路症状及相关并发症。目前研究认为,与年龄与雄激素水平有关,是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出现一种疾病,但只要没有症状,不会影响健康生活,可不必处理,但如果影响生活的话,就要及时治疗,可服用特拉唑嗪与非那雄胺等药物治疗,严重者,及时采用微创手术治疗。
它是危害人体最严重前列腺疾病,但目前病因仍不明,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以下措施有利于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
总之,只要我们避免预防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疾病的发生与及时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话,我们基本上就能较好保护好我们的前列腺健康了。
接种了 HPV 疫苗还要做宫颈癌筛查吗?
要。
需要提醒的是,接种了 HPV 疫苗并不能 100%预防宫颈癌。因此即使接种了 HPV 疫苗,也必须定期做宫颈癌筛查,以便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很多人误认为,接种过宫颈癌疫苗后,就万无一失,没必要再做宫颈癌筛查了。
其实不然。现有的宫颈癌疫苗,未能覆盖所有高危型 HPV,无法做到 100% 预防宫颈癌。
因此,即使打了 HPV 疫苗,也推荐 25 岁以上,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定期做好宫颈癌筛查。
但如果真的体检发现了癌症,也别太过忧虑。宫颈癌是可控可防的一种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听说要用胰岛素,常常有糖友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我的病有那么重?会不会成瘾?
现在市面上使用的胰岛素与我们体内的胰岛素结构非常相似,使用后不会成瘾;不能脱离,只能说明病情比较重,不使用胰岛素血糖降不下来。所以,糖友大可不必担心胰岛素成瘾。
对于1型糖尿病,不用说,必须使用。因为这类糖友体内的胰岛素比较少,自己生产的胰岛素不够用,不另外补充不行。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因为考虑胎儿的安全,必须用胰岛素。
对于2型糖尿病,当出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血糖较高(HbA1c ≥ 9.0% 或空腹血糖 ≥ 11.1 mmol/L) 、 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或糖肽类联合治疗血糖不能达标时,必须使用胰岛素。
另外,为获得糖尿病的缓解或逆转,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不太高(空腹血糖8.0~11.0 mmol/L、HbA1c为7.5%~8.9% ),病程<15年,也可考虑使用胰岛素。
所以,当医生建议使用胰岛素时,往往是综合考虑后的结果,建议不要拒绝。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