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李邦松
李邦松

1979年—1984年安徽医科大学毕业,从事内科临床38年,内科主任医师,熟练处理内科及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癫痫面瘫、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熟练处理临床复杂疑难问题,具有一定管理经验。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患者口碑好。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熟练处理内科及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脑出血、癫痫、面瘫、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失眠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口眼歪斜、焦虑等。熟练处理临床复杂疑难问题
神经内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 *雷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694278871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慧荣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692230280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彬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692007730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彬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691499409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彬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691226492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卫兵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691197540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君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690978211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雷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690790322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彬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1688634376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雷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688256438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神经内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神经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科学减肥最好遵循地中海式饮食和间歇性断食。

    地中海式饮食

    • 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
    • 谷类食物次于上述食物
    • 烹饪时使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特别是橄榄油

    间歇性断食

    将每天的进食时间控制在 8-12 小时内,饮食多元化,多吃鱼,少吃肉,烧菜请用植物油,蔬菜鸡蛋都要有,坚果随身放左右。剩余的 12-16 小时为断食时间。

    间歇性断食可以:

    • 减少腹部脂肪堆积和自由基的产生
    • 改善葡萄糖的代谢并减少系统性炎症
    • 降低糖尿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断食 12h 后,胰岛素水平降低,糖原储备耗尽,人体开始从脂肪细胞中吸收脂肪酸以代谢燃料的形式代替葡萄糖燃烧。

    所以说,吃晚饭也是可以减肥的,如当天下午 5 点吃晚饭,次日 9 点吃早饭,就实现了 16 个小时断食,同时保证摄入量,过少饮食降低基础代谢。

    同时,间歇性断食不是绝食,并且吃多了千万不要催吐。

    最后,减肥量力而行,每周瘦 1 斤就可以了,速度过快身体会受不了的。

  • 点击查看
    å

    1.癫痫病对生育的影响

           癫痫病虽然说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是因为癫痫病是具有遗传倾向的, 而且现在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是很好的,很多人家里经济条件真的是一般、普通的那种,所以很多时候为了孩子、为了自己,很大程度上是不会悬着一个患有癫痫病的人结婚的,所以这个癫痫病对人的结婚、生育多少是有点影响危害。
     
    2.癫痫病对经济的影响
     
           癫痫病人可根据自身的病情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达到挣钱养活自己甚至是家人的目的,但是因为癫痫病的反复发作以及诱发因素等原因,这些是容易导致癫痫病突然病发,导致癫痫病人出现这个癫痫病反复发作的情况发生,这些会影响癫痫病人的职业选择,导致患者很多职业是不能做的,对患者的经济等方面是有所影响。
     
    3.癫痫病对外出交际的影响
     
           癫痫病人是可以外出的,但是条件可以的话,癫痫病人还是尽量不要独自外出,避免癫痫病突然抽搐发作,周边又没有认识癫痫病的人可以帮助自己进行急救,或者是避免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叫急救车,帮助自己急救等情况发生,避免是有给自己带来不利的情况发生。

    文章来源:癫痫药品指南

    附属补充:其实按医生的医嘱正规治疗一般都会得到非常理想的疗效!解除绝大部分问题!切忌讳疾忌医,或者擅自换药、减药、停药!

  • 点击查看
    å

    体会:

    1. 规律服用抗抑郁药物,病情就不会复发?
     
          一直以来患者都在抱怨抑郁症复发率太高了,有一些研究对抑郁症患者进行长达 10 年的随访也提示,发现有 75%-80% 的患者会多次复发。而有的研究则进一步提示,对于首发的抑郁症患者,再次发作的几率为 50%,第二次发作后复发的则为70%,而发作了 3 次之后,复发的风险可能就已经达到了 100% 了。
           而其中原因之一便是患者依从性很差,原因有多种,比如,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患者认为和其他科室的用药一样,用几周的药物就好了,病情缓解之后,就不需要再用药了,把医生的嘱咐当耳边风;之二羞耻心 :很多患者 认为听从精神科医生的建议,服用抗抑郁药物,就如同真的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与「疯子」划上了等号。如果 患者乖乖的听从医生的意见,规律服药 1 年,甚至几年,患者的抑郁症就不会复发了吗?很多患者 经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过分的强调依从性,以致于让患者认为规律服用抗抑郁药物之后,抑郁症就不会复发。 而事实上,若患者再次遭遇强烈的应激之后,即使在规律服药,其抑郁症也可能会复发。
     
    2.刚用上抗抑郁药物,副作用就很明显,难道医生给我用得不对?刚使用抗抑郁药物的时候,抗抑郁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有的时候副作用就已捷足先登,比如焦虑、激越和易激惹的症状进一步加重了。这种现象有一个专业的术语:Jitteriness 综合征,即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初期,就会出现焦虑、激越和易激惹症状的一过性加重。
          从 2014 年发表在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杂志上的一篇前瞻性自然观察研究提示,有大概 7% 的患者会出现这一综合征,而且抑郁症和心境障碍家族史与其发生相关,可以作为这一综合征发生的预测因子。

         对于预防 Jitteriness 综合征,要做到起始剂量低,加药要缓慢;对于治疗,还可以辅助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氯硝西泮,也许能使患者更加耐受; 对于患者在治疗的第一周,Jitteriness 综合征可能会使患者感到更加焦虑或紧张,则需要我们医生提前告知患者,否则会使患者更为焦虑,降低了用药的依从性,当然,对于暗示性很强的患者就不推荐了。

    3.用上抗抑郁药物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在中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承认自己患了抑郁症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抑郁症的诊断率(即使重度抑郁症)还处于较低水平,从一方面来说,许多得了抑郁症的患者,本人并不会主动去医院就诊,认为自己多调节一下心态就好了;而家属呢,碍于面子,大多不乐意将自己的子女送去精神病院治疗。 所以, 经常能看到一些抑郁症患者,即使是首次就诊,就已存在自杀行为了。 当自己的子女发生自杀行为,往往这个时候,家属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急忙忙将患者送来就诊,而许多家属对精神科并不了解,以为用上药,患者就不会自杀了。 殊不知,一些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在入院后的第一周,其自杀的风险是高于入院前的,随后自杀风险才降低,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这一特殊人群而言,应用抗抑郁药物更要慎之又慎! 还有就像上面所提到的,若发生 Jitteriness 综合征,由于焦虑、激越和易激惹症状的加重,患者的自杀风险会进一步增加;此外,如果家属认为用了药,患者就安全了,就放松警惕,也会增加患者的自杀成功的风险的。

     

  •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是一种常见的引起痴呆的疾病,到  2050  年全球将有超过  1  亿的 AD  患者。 AD  的核心症状是认知功能下降,但  90%   AD  患者伴有多种精神症状,以抑郁最常见,且更多发生于  AD  早期。

     

           研究发现,抑郁症状不仅加重  AD  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增加  AD  患者的病死率和自杀率。尽管  AD  合并的抑郁症状相当普遍且影响预后,但在临床上往往被忽视。通过分析  AD  患者合并抑郁的相关因素可为防治  AD  相关性抑郁提供借鉴。

    一项发表于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的研究纳入了诊断为  AD   ≥ 65  岁患者,排除有脑卒中、脑外伤及颅内肿瘤、抑郁等精神疾病史和非  AD  引起的痴呆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  (MMSE)  评估认知功能;使用  17  条目的  Hamilton  抑郁量表评估抑郁: <7  分代表正常, ≥ 7  分,可能抑郁, ≥ 17  分,抑郁, ≥ 24  分,严重抑郁。

    主要研究结果 降糖药对认知和情绪的影响:

           这项研究发现   糖化血红蛋白 > 6.5%  时,使用降糖药组和未使用降糖药的  AD  患者抑郁量表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可能说明降糖药物可以减轻  AD  引起的抑郁。

    有研究发现,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降低  2型糖尿病  患者的  AD  发生率。二甲双胍可以降低  Tau  蛋白的磷酸化,提高神经元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其他研究发现磺酰脲类和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痴呆的风险,胰岛素可以增加  Aβ  的清除率。 GLP-1r  激动剂可以增强  AD  小鼠模型中  Aβ  寡聚体诱导的突触传递,改善认知。

    降糖药可减少伴  2 型糖尿病的  AD  患者中微血管的异常表达、 tau  蛋白病理升高和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 (IRSP)  相关基因(脑  IRSP   Aβ  的蓄积以及磷酸化和异构化  tau  蛋白密切相关)。 在无糖尿病的  AD  患者中,降糖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记忆、减缓  AD  进展。

    这些研究表明糖尿病药物可以改善  AD  的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可认为糖尿病药物通过相同的作用机制缓解 AD  的抑郁症状。动物实验发现,格列本脲可以抑制  AD  小鼠  HPA  轴亢进,并减轻抑郁焦虑等相关症状。

             总之,这项研究发现  2 型糖尿病、高血压和  WML   AD  患者抑郁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 AD  患者抑郁量表评分与  HbA1c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将  HbA1c  水平控制在  6.5%  以下可以减轻  AD  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降糖药可能减轻  AD  引起的抑郁严重程度。这为临床工作者了解  AD  伴发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防治  AD  患者的抑郁症状提供了临床参考和治疗思路。

  •        临床工作中经常被患者和家属问到一句话——这些药有依赖性和副作用吧!吃上就停不了了吧!好话说尽患者仍然选择暂时不吃药,理由就是怕副作用大,有依赖性。

     
          那么,精神药物真的有依赖性吗?吃了就不能停了吗?
     
           其实这些都是对精神药物的误解!
     
          我们常用的精神类药物中的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药物和某些精神兴奋剂具有成瘾性,而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等绝大多数药物都不具有依赖性或成瘾性。有的患者在停药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并非“戒断症状”,而是“撤药反应”。科普几个专有名词:
     
    1. 依赖综合征: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对某种物质的强烈渴求。依赖可分为:①心理依赖: 为了获得成瘾物质产生的欣快感觉或避免断药后的痛苦,从而表现为对物质的强烈的渴求、冲动性使用;② 躯体依赖: 成瘾物质作用于人体,使躯体产生适应性改变,并产生耐受性,一旦停止使用该成瘾物质就会出现戒断综合征。
     
    2. 戒断综合征: 因停用或减少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综合征,由此引起精神症状、躯体症状、或社会功能受损。
     
    3. 撤药反应: 由于长期连续使用某种药物,机体对该药物的存在产生适应,一旦骤然停药或者减量过快,机体未能重新适应此种变化,会发生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相应症状的反跳。
     
    4.“戒断综合征”与撤药反应的区别:
         有学者认为抗精神病药的撤药反应是多巴胺 D2 受体、胆碱能受体、5-HT2A 受体和组胺 H1 受体的超敏综合征。抗抑郁药撤药反应的出现可能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中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GABA、胆碱能类递质系统的影响有关。
     
    那么如何减少和避免撤药反应的发生呢?
     
    1. 缓慢撤药,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撤药反应多见于治疗突然中断时,一般缓慢减量过程中很少发生。
     
    2. 根据所用药物的特点和患者的特质酌情减量。例如长期用药者可在数月内逐渐减停。同时联用多种精神类药物时不宜同时停药。
     
    3. 对于代谢产物无活性的药物、撤药反应可能会比较大的药物,可以酌情考虑换用另一种撤药反应小的药物,再逐渐减量或停药。由于长效药半衰期长,中断后浓度逐渐衰减,相当于口服药的逐渐撤药,因此,必要时还可换用半衰期长的药物。
     
    4. 一旦出现撤药反应,轻者可以精神安慰,给予放松训练。重者可给予抗胆碱能等药物治疗,如出现严重反应需恢复使用原有药物,然后进一步放慢撤药速度。
     

  •  

     
     

    作者: 吕蓓卡 

    在杨天真发布视频表示即将为了控制血糖而进行切胃手术后,百度的相关搜索中,最醒目位置是一条来自新浪娱乐的消息,标题是,「为根治糖尿病切胃,杨天真:控制饮食确实做不到」。


    这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糖尿病防治的现状:作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发病群体正日益年轻化,但普通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仍少之又少——糖尿病无法根治,只能以控制血糖的方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在中国,每年有约83.4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这一数字比排名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第一位的肺癌,多了整整20万。



    文|吕蓓卡

    编辑|金石

                                                                                                                           

    1

    2019年,综艺《我和我的经纪人》中,在张雨绮面前,杨天真演示了如何自己注射胰岛素。一年后,2020年8月11日,她通过一则视频表示,因为无法很好地控制血糖,她决定去做切胃手术,在随后发布的长文中,她写道:「我糖尿病已经6年了。」6年前,杨天真29岁。

    Uzi(简自豪)的电竞职业生涯从巅峰到退役,只有两年。在这两年中,他曾在一年内拿下五个英雄联盟比赛的冠军,成为NIKE在全球电竞领域签约的第一位代言人,和NBA球星勒布朗 · 詹姆斯出现在同一张海报上。去年年底,在一次体检中,他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在随后的半年内,治疗效果不佳,今年6月3日,他在微博发布长文宣布退役,「到这里就结束了……再见了我的青春」。此时,他23岁。

    2019年12月14日,微博粉丝863万的视频博主毒角show在一则视频中如此形容自己的生活方式:「半夜一边啃着汉堡,一边喝着可乐,一边剪片,不到早上5点根本不困……天天啥油大、啥好吃吃啥。青菜什么的一概不吃,拿着饮料当水喝……」这则视频的标题是醒目的六个大字——我得了糖尿病。发布这则视频时,他还不到32岁。



    毒角show在视频中讲述自己的生活状态   图源网络

    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分泌异常而引发的慢性病。在人体的血液中,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作用在细胞表面的受体上,打开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通道。当葡萄糖进入肌肉和肝脏细胞时,会被转化为能量供人体日常所需。而与此同时,多余的葡萄糖则会进入脂肪细胞被储存起来,脂肪细胞会因此变大,造成发胖。

    当脂肪细胞膨胀到一定程度,会释放出一种物质堵住细胞表面的受体,让胰岛素失去作用——这个过程被称为胰岛素抵抗。当这种状况发生时,葡萄糖会滞留在血液中,此时,胰岛细胞会收到信号:还有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进入细胞,因此,它会加大马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胰岛功能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再也无法分泌出足够人体所需的胰岛素,缺了这把钥匙,血液中的葡萄糖也会无处可去,血糖指数超过正常范围,糖尿病就发生了。

    除了肥胖,压力大也同样会造成胰岛素抵抗。而特别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胰岛功能一旦受损,将无法修复,因此,糖尿病一旦发生,便无法根治。

    临床诊断中,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为3.89-6.1mmol/L,当空腹血糖值≥7mmol/L,或服用葡萄糖两小时后血糖值≥11,即可被确诊为糖尿病。

    在分型上,糖尿病有1型和2型之分,1型糖尿病大多是自身免疫系统问题导致的胰岛细胞被破坏而无法分泌胰岛素,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肥胖等原因导致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造成的。后者的患者数量占整体患者的90%-95%以上。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糖尿病都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因为衰老而导致胰岛细胞功能下降。只是,现实的数据表明:在我国,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正越来越多。

    今年4月,一份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我国,18-29岁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2%,30-39岁之间的是6.3%,而在1996年,这两项比例分别是0.56%和1.36%。

    而在患病群体越来越年轻的背后,更醒目的数据是——在中国,平均每8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从2011年之后,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糖尿病成年患者人数已经达到1.298亿,占全球患者总数的1/4。



       杨天真在综艺里自己注射胰岛素 

                                                

    2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下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的候诊区内,北京人石明坐在最后一排,他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的那天,距离他25岁生日还有8天。他身后候诊区的墙上,贴着一块糖尿病预防知识普及的牌子,上面写着:拨慢糖尿病进展的时钟。

    对于年轻患者,要想拨慢这个时钟,最重要的方式是延缓不良生活方式摧毁身体的速度。

    「电竞选手特别具有代表性,」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安雅莉说,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熬夜,以及因此造成的肥胖会明显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在安雅莉临床上接触的糖尿病人群中,甚至不乏未成年患者。「一般有家族史,而且肥胖,就是高危人群。」

    患有糖尿病的年轻人几乎都「完美」地实践了安雅莉的预判。

    石明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有家族遗传的背景,爷爷和姑姑都是糖尿病患者。今年年初,为了排出体内的那颗2mm的肾结石,他采纳了母亲的一个偏方,「喝可乐可以治疗肾结石」,买了8桶2L装的可乐,当水喝。

    当时正值疫情,一家三口只有一张出入证,他每天的运动范围只有在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里,再加上每天不间断地喝可乐,两个月内,他胖了30斤,身高一米八,体重达到235斤。没过多久,他发现了身体的一点变化——上厕所的频率明显增多,且每次的排尿量都很大,更重要的是,在每天吃很多且缺乏运动的情况下,他的体重反而在下降。后来他才知道,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简称「三多一少」。

    在上海工作的Max的状况更典型。

    他出生于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因为考中了奖学金,2009年从宜昌去新加坡留学。当时,他身高一米八,体重160斤。在新加坡期间,他常去参加大胃王比赛,一顿可以吃掉六人份的烧烤拼盘,三块牛排、三块羊排、一只鸡、六根香肠、一条猪五花。毕业后,他又去印度尼西亚工作了一年,他形容当地的饮食,「很多都是用椰浆奶油做的,又甜又腻,但就是好吃」。

    3年前,他从新加坡回国工作,在公司的例行体检中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当时,他26岁,体重260斤。


    某匹萨品牌在浙大玉泉校区举办的大胃王比赛  图源网络

    缺乏节制的生活中,糖尿病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年轻人。与很多疾病不同,糖尿病在发病之初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也让人难以察觉它的靠近——这也正是糖尿病的狡猾之处,发生非常隐秘,但一旦引发并发症,则会将身体置于无法修复的困境。

    4月26日晚上睡觉前,石明点了一顿麦当劳,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便发生了——由于人体内的胰岛素不足,细胞无法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时,脂肪就会分解提供能量,但同时会产生酮体。酮体积累到一定数量未被消耗,会使血液PH值降低,引发酸中毒。

    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的石明被家人送到医院,当时,他的空腹血糖值是正常值的4-5倍,尿酮严重超标。「在今天,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已经不到1%,但一些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地区,会有患者发病后来不及转送到大医院就没了。」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国际部主任医师李光伟说,在胰岛素尚未被用于治疗糖尿病时,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致命的并发症,致死率接近百分之百。

    如今,人工合成的速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已经可以很好地帮助糖尿病患者躲过酮症酸中毒,但其他并发症依旧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难中之难。

    超标的葡萄糖在血管里堆积,会损伤全身的大血管、微血管,威胁患者的眼睛、肾脏、心脏、大脑……导致下肢导致截肢、失明、心梗、脑梗、肾功能衰竭.....这些糖尿病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则无法逆转,医学只能做到用药物控制,减慢发病的进程。

    在并发症发生后,如果血糖依旧得不到有效控制,并发症会很快失控。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的数据显示,在我国三甲医院当年所有截肢患者中,有27.3%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2019年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中国每年有83.4万人死于糖尿病——在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排第一位的肺癌,每年的死亡人数是63.1万。

    遭遇了并发症之后,石明想起了几位患有糖尿病的家人,特别是姑姑,她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大脚趾被截掉,后来又患上肾衰竭,两年前去世。

    安雅莉1996年刚开始工作时,经常在科室遇到一位三十多岁的糖尿病患者。后来,她经历三四年的转科再回来时,这位患者已经失明。「那天,他听到我的声音,是从外面摸进来的,然后问,你是安大夫吗?」安雅莉说,她至今仍记得自己那一瞬间的难过。



        年轻人患糖尿病,肥胖是最主要的诱因  图源网络

                                                

    3

    通过干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及进展——在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之前,中国其实是全世界最早开展糖尿病预防研究的国家。

    1984年,时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孝仁教授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预测,随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会像这些发达国家一样,带来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流行。当年,他回国后联合他在美国的导师Peter Bennett,以及刚调入中日友好医院的李光伟,一起设计了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方案,探究干预生活方式是否可以预防糖尿病,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针对糖尿病能否预防做的研究,当时,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还只有0.67%。

    两年后,他们把研究的地点选在大庆,因为,大庆是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石油会战则聚集了来全国各地的石油工人,在人口结构上也能够代表中国。

    「那时,在北京还要拿着粮票去买吃的,但在大庆,油厂发油发肉,当时还是黑白电视,(退休工人)整天就在家看电视,也不动,吃得又好,糖尿病就来了。」李光伟回忆道,当时,国家卫生部只批5万元的研究经费,而大庆政府提供的资金和仪器算下来有27万。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庆   图源网络

    研究的第一步,是要在当地进行血糖普查,筛选出血糖值异常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测尿糖时,工人们还算配合,但到了查血糖阶段,李光伟遇到了麻烦,「工人们一听,还要扎血,还这么麻烦都拒绝了。」后来油厂领导出面,把大家聚集起来,说谁不配合不发工资,工人们才纷纷同意。

    大庆当时有28万成年人,医生团队给11万人做血糖测试,结果显示,大庆当时的糖尿病发生率约为全国的1.5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佐证了糖尿病发病的一种学说:节俭基因学说。

    这个学说是指,饥荒年代出生的婴儿,在母胎时会因为营养不足抑制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为了适应环境,这些婴儿会在发育初期形成胰岛素节约型体质。在成人后,物质丰富导致的饮食结构改变,使他们摄入的糖类和脂肪更容易加重胰岛功能负担,增大糖尿病风险,而糖尿病的遗传机制,又让他们在后代的身体里埋下一颗「易感」的种子。

    最终,李光伟和同事们筛选出577位处于糖尿病前期的工人,他们的平均年龄45岁,餐后血糖值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虽然尚未达到确诊标准,但自身平衡血糖的能力已弱于正常人。

    这577名工人被分为四组,饮食干预组、运动干预组、饮食加运动干预组,以及对照组,也就是完全不干预。

    饮食干预是让他们减少糖、油脂和酒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运动干预是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具体实施由当地卫生所监督,一个卫生所负责10-20人,每个月上门督促一次,确认他们在饮食和运动上有所控制。后来这个频率变成三个月、半年。

    六年后的1992年,第一篇研究文章发布,完全不干预的对照组中, 67.7%的人发展成了糖尿病,而干预组的发病率控制在40%-50%之间。这组报告发表之后,芬兰和美国才开始做同样的研究。

    随后,大庆研究随访时间延长,安雅莉在2006年加入其中,在随访病人的过程中,她见证了对照组和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晚年生活质量的巨大差别。有的患者已经截肢坐在轮椅上,有的还能「耍大刀、骑摩托」。

    去年,最新版的大庆研究30年随访报告刊发在《柳叶刀》上,其中的数据显示,对照组的糖尿病发病率为97.1%,干预组为90.8%,但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使糖尿病发病时间推迟了3.96年,心血管病变的发生推迟4.64年,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肾衰竭、视网膜病变等)推迟5.17年,心血管导致死亡推迟7.25年,死亡率下降26%。

    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中国是第一个得出这些结论的国家,只是,这并没能阻止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在大庆研究开始后的34年里,从物质匮乏到过剩,中国人的营养结构转变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与此同时,高脂高糖的西方快餐文化也走入中国,以肯德基为代表的西式快餐店在中国的数量超过175万家,可口可乐2019年在华营收达到407亿人民币。安雅莉说,每年7月是留学生回国的高峰期,这时,她会遇到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治疗肥胖和糖尿病。这些年轻人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留学,自己不会做饭,只能买着吃,「炸鸡可乐蛋糕都是最容易买到的」。

    2015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中国居民饮食中脂肪比例超过30%。而从2004年到2014年,中国人的肥胖率从3.3%增加到14%。

    在这34年中,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也从0.67%变成了12.8%——当年的大庆,成了今天中国的缩影。



    图源视觉中国

                                              

    4

    在门诊,每当有新的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安雅莉都会告诉对方两句话,一句是,「糖尿病的帽儿可以盖上了。」另一句是,「糖尿病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要积极和医生配合,不要出去信乱七八糟的。」

    但她听到最多的患者回复仍然是,「什么时候可以根治?」还有,「我没有任何症状,可不可以不管血糖?」还有的患者会去相信各种偏方,最终在血糖控制上走了弯路,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急性并发症。「血糖值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数字,」她形容这些患者,「无知者无畏。」

    「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治疗)达标率不高,是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现状。」安雅莉说。

    据最新数据统计,在中国,约有53%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在今年5月之前,石明的母亲就是这样的患者。她在怀孕时曾查出血糖偏高,但以为生完孩子就好了,便再也没管过。今年5月,她和丈夫在医院做核酸检测时顺便检查血糖,结果显示,两人的血糖都是正常值的两倍。此时,石明刚刚经历了酮症酸中毒,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他感觉到害怕,开始张罗父母抓紧治疗,「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永远不觉得严重。」他说。

    今年2月,Max加入了一个糖尿病患者的微信群。在群里,大家互称「糖友」,但Max发现,不同的「糖友」,面临的处境居然如此天差地别。

    他自己在确诊后,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绝望期」,不愿跟任何人说话,晚上抱着猫哭,对着妻子发脾气,甚至还让妻子离开自己,免得被拖累。但他很快开始了自我学习,去查阅英文的论文,咨询专业的医生。复查时,医生告诉他,除生活和饮食上要自律,他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如果严格控制血糖和减肥,还可以有一段时间的蜜月期,甚至不用吃药。

    但在很多小城市,「糖友」们了解糖尿病知识的渠道十分有限,大多是通过百度,只是,「百度上有些医生,连1型2型都分不清」。

    治疗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有的「糖友」很胖,需要的是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比如二甲双胍,而他们得到的则是促泌剂类的药物,这类药物会刺激胰岛细胞更多的分泌胰岛素,出现低血糖,不仅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细胞负担,还会加重肥胖,进一步导致胰岛素抵抗。

    药物的使用是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缩影。安雅莉曾经在医院组织的下基层活动中去过贵州的一些乡村,她发现,在当地的村级医院中,关于糖尿病的治疗,只有一两种最基础的药物。而在北京阜外医院,医生则更倾向于使用既能降糖,又能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药物,比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

    只是,在更好的药物面前,价格依然是难以跨越的门槛。2017年,已有一类GLP-1药物进入医保,但在价格方面,同样纳入医保的基础促泌剂药物不超过一百元,便宜的只要十几块,后者仍有很大的价格优势。

    GLP-1类药物效果出众,但价格昂贵  图源网络

    下乡时,安雅莉还想让村里的大夫多给村民们做一些糖尿病基础知识的普及,比如少吃多运动,及时监测血糖,在血糖长期失控时及时到上一级医院进行治疗。但她后来意识到,村里的大夫都是全科医生,自己本身对糖尿病的了解就有限。

    在与《人物》的交流中,李光伟和安雅莉都多次强调,健康意识的普及对糖尿病防治至关重要。

    紧跟「大庆研究」的芬兰和美国,很快便开始了国家层面对糖尿病预防的介入,在全国推进预防糖尿病的国家发展计划,加大宣传、筛查的力度,并对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干预。

    201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只有如今的一半,《柳叶刀》杂志就曾发表社论称:不断取得突破的药物研发可能会打赢控制血糖的战斗,但如果没有公共卫生层面的进一步介入,「我们终会输掉对糖尿病的战争」。

    「对45岁以上人群进行筛查,找出高危者进行生活干预指导,将来能够节约巨大的医疗资源。」李光伟说,除了美国和芬兰,在德国、日本等国家,财政医保支出中都包含慢性病预防,会先对一定年龄的群体进行整体筛查,身体指标异常者列入重点关注对象,由医疗保险机构去干预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指导或治疗。

    在进行「大庆研究」的同时,李光伟也向卫生部门提出过相关建议,但鉴于经费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只能依赖民间志愿者,力度和范围都十分有限。

    在临床,安雅莉依然时常遇到一些患者,因为血糖控制不好,年纪轻轻就已经失明、需要长期透析,或者截肢,她说,看到这些患者,比起无力,她更觉得惋惜,也会越发感觉,「自己更有责任去做好这件事。」

    阜外医院每个月会举办一次糖尿病宣讲会,普及诊治方面的知识,无论是不是本院的患者,都可以来听。在安雅莉看来,糖尿病的宣传、预防工作应该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从小孩子就开始培养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小胖墩』、『小糖人』的出现。」

     


    在视频节目中讲述大庆研究的李光伟   图源网络
     

    5

    这几年,安雅莉有时会隐约捕捉到一些「事态好转」的迹象。

    比如,2019年初,她在国家博物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展览上,看到中国人四十年来的年夜饭对比,从红薯青菜,到大鱼大肉,再到清淡精致的食物,她觉得,这是国人健康意识的投射,至少已经有了对于防治的意识。

    但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仍是她在临床上的重大挑战之一。

    所有糖尿病的治疗,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血糖,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安雅莉举例,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80岁,他在60岁发病,意味着要管理血糖20年,但如果是20岁发病,血糖管理的时间就是60年,这不仅需要一个人更强的意志力,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会更高。

    关于年轻的患病群体,唯一的「优点」是:与年长的患者相比,年轻人的依从性相对更高,对血糖管理也更重视。

    石明出院2个月后,体重降到182斤。他开始让身边人都不要再喝饮料,自己每天走至少一万步。他开始观察遇到的每一个人,一天他在饭店吃饭时,顺手拍了一张照片,「你看这一排人,没有一个身材标准的,中国人的健康很是问题。」

    Max确诊后,也开始「魔怔」了一样地减肥。每天跑十几公里,即使晚上应酬12点回家,也要出去跑十公里。一个月瘦掉20斤。他还跟公司申请内调岗位,换到一个不需要太多应酬的职位。

    「控糖」成了他生活的常态,熟悉每一种吃过的食物吃进肚子里后的血糖变化,「一天吃的蔬菜比以前一个月还多」,他每天还要测十几次血糖,「没事就喜欢扎一下」。

    只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场与血糖的「战斗」并不只是一朝一夕,而是从确诊的那天开始,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内分泌科门诊室内,一位患者听着医生一遍一遍地重复每种药的服用时间,发出一句感叹:「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关于血糖管理,有太多的现实困难摆在眼前。比如,疾病的病耻感。

    在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坐诊时,安雅莉发现深圳的患者中年轻人更多。一位二十五六岁的患者,得病后不愿让别人知道,每天同事们凑在一起点奶茶时,他也跟着点,血糖值居高不下。安雅莉建议他住院治疗,被拒绝了,「请假太久工作就没了。」

    北京应急总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王凯亮也遇到过类似的状况,一位四十多岁的患者,需要在餐前注射胰岛素,但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在一次聚餐时,偷偷跑去卫生间打针,结果被当成吸毒者举报,招来了警察。



    餐前注射胰岛素,是令很多糖尿病患者头疼的问题  图源视觉中国

    还有个人的意志力。

    杨天真宣布切胃的视频中,有一句金句,「人的自律是有额度的,我可能已经用在工作上了,」她说,自己在生活中的自律能力,几乎是零。

    Max也承认,出差的时候,他偶尔会无法抵挡酒店房间中的甜食,「放纵一下」,而石明则会在意志力薄弱时,无法抵挡啤酒的诱惑,一次喝掉8L,「这跟以前比,已经少很多了。」

    安雅莉说,有的患者得病前并不喜欢吃甜食,患病后「看见西饼屋就走不动」。她觉得,对年轻人来说,漫长的血糖管理的确很残酷,世间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年轻人想去享受,但糖尿病又要让他们跟那些东西保持距离。「毕竟不是一个两年的问题,是一个二十年,四十年的问题。」

    遇到特别痛苦的患者,她也会告诉对方,可以偶尔放纵一次,但一定要控制频率。当被问到「具体的频率」时,安雅莉说,这样说只是为了心理疏导,因为,放纵一次,就会让一个阶段的治疗前功尽弃,所以,「最好一次都不要。」

    比起患者管理血糖的痛苦,安雅莉需要面对的未来也并不轻松。

    据《英国医学杂志》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糖尿病前期人群已经达到35%,安雅莉说,「在临床上,实际数量可能还要更多。」而在这个群体中,20-29岁的年轻人占比20%,即每5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处于糖尿病前期——这个人群虽然尚不足以确诊,但已经明确提示胰岛功能受损,并有极大的可能发展为确诊患者。

    也就是说,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成为糖尿病患者,并过上这样的生活——

    他的饮食会被严格控制,碳水摄入超标会立刻带来血糖飙升,身体亮起红灯,盛夏时节抱着西瓜吃个够也将成为奢望,路过甜品店时,更要心如止水;

    他需要严格管理作息,不能熬夜,不能过劳,还要与血糖仪每天相伴——安装一次性针头、上膛、扎针、测试血糖,会成为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血糖仪可以调节针头扎入的深度,一个值得分享的经验是——「手指的侧面比正面更容易出血。」

    原文转自互联网

  •        失眠和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日趋升高,且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和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日趋升高。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长期失眠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社会功能,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失眠是抑郁障碍独立的危险因素。 失眠与焦虑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且易于“共病” ,在治疗上也应重视“同治”的原则。失眠和抑郁、焦虑既可以独立发生,也可以相伴存在,在症状学和疾病的层面密不可分。 失眠伴抑郁、焦虑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面与单纯失眠有很大差别,且预后更差、危害更严重,需要高度重视及积极处理。

    一、 失眠与抑郁、焦虑的定义

    一)失眠的定义

    临床上常使用的失眠概念包括“失眠症状”“失眠障碍”(或失眠症)。“失眠症状”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晨间早醒等。“失眠障碍”是指失眠症状达到了疾病的诊断标准,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导致社交、职业、学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且不能解释为其他睡眠障碍、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及物质滥用所造成的效应。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 11 版(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edition ICD-11 ),失眠障碍分为 3 类:慢性失眠障碍( 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短期失眠障碍( short-term insomnia disorder )和未分类的睡眠减少( hyposomnia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 。这里提出的的“失眠”特指“失眠障碍”。

     

    (二)抑郁的定义

            临床上常使用的抑郁概念包括“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障碍”。“抑郁情绪”可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持续时间短,不需要医学处理。“抑郁状态”是一组以显著的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往往表现为病理性情绪、行为和躯体化症状,持续时间较生理性抑郁情绪略长,需要医学处理。“抑郁障碍”即精神医学中所指的“抑郁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持续时间超过 2 周,对患者社会功能有显著影响,达到临床诊断标准,需给予积极治疗。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 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 。本共识中的“抑郁”包括“抑郁状态”和“抑郁障碍”。

     

    (三)焦虑的定义

           临床上常使用的焦虑概念包括“焦虑情绪”“焦虑状态”和“焦虑障碍”。“焦虑情绪”的主观体验是紧张和担心;客观表现可以为运动性不安,如搓手、来回走动等。焦虑情绪可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持续时间短,不需要医学处理。“焦虑状态”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的主诉,包括肌肉紧张、头部不适,以及口干、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焦虑状态需要医学处理。“焦虑障碍”即精神医学中所指的“焦虑症”,表现为过度的害怕和焦虑,导致了个体、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者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显著受损,需要积极进行临床处理。本共识中的“焦虑”包括“焦虑状态”和“焦虑障碍”。

     

    二、失眠与抑郁、焦虑的关系

    (一)失眠与抑郁的关系

           失眠和抑郁在症状学和疾病层面密切相关。失眠和抑郁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出现,互为因果。失眠的发展过程中可出现抑郁,失眠也可以是抑郁的临床表现。失眠和抑郁的某些症状相互重叠,如动力或精力下降、心境恶劣、认知活动迟缓、社交功能损害及躯体化症状等 。临床上往往很难判断失眠与抑郁(症状或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要失眠和抑郁的症状严重到具有主观痛苦并影响社会功能,均应给予积极的临床干预。

     

    (二)失眠与焦虑的关系

          失眠与焦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且交互,一般包括 3 种情况,即失眠引发的焦虑,焦虑促发的失眠或失眠与焦虑共病,因果难分。广义上,失眠与焦虑共病可以包含单纯的失眠与焦虑障碍的部分症状,是单纯失眠与焦虑的临床症状的并集。

     

    (三)失眠与抑郁、焦虑的关系

           失眠不仅表现为生理紊乱,也表现为心理紊乱。患者因长期受失眠折磨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症状;而抑郁、焦虑的出现又会助长患者对失眠的错误认知,造成失眠长期存在。抑郁合并焦虑显示出更多的精神病理症状,有慢性化倾向,表现出较重的社交和职业功能损害、较高的自杀概率,且预后较差。失眠与抑郁、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失眠患者常同时合并有抑郁和焦虑状态。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生是难辨因果的,可以肯定的是,三者共存时将会产生额外的不良影响,严重损害健康,生活质量更差,因此需要更加积极的干预。

     

           临床常见的同时存在失眠和抑郁、焦虑的患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失眠伴抑郁症状:失眠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诊断,控制失眠症状可改善抑郁症状。

     

    2.  失眠伴焦虑症状:失眠伴焦虑症状多由心理应激事件引发,与失眠造成的主观痛苦、日间功能损害和对失眠的错误认知等有关。治疗失眠可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

     

    3.  失眠与抑郁障碍共病:失眠和抑郁均达到疾病诊断标准,失眠与抑郁的起病和病情演变相对独立。

     

    4.  失眠与焦虑障碍共病:失眠和焦虑均达到疾病诊断标准,并且二者的起病和病情演变相对独立。

     

    5.  失眠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既有失眠的诊断,抑郁和焦虑也都分别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并且起病和病情演变相对独立。

     

    6.  躯体疾病等伴发的失眠与抑郁、焦虑症状:躯体疾病相关的心理应激及脑功能、神经生化、内分泌等改变均可引起失眠和抑郁、焦虑症状。脑卒中、帕金森病、痴呆、甲状腺功能障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可明显增加失眠和抑郁、焦虑的风险。

             40%~92% 的失眠症状由精神疾病引发 ,失眠、抑郁和焦虑均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全世界约有 1/3 的人有失眠症状,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其中约 50% 的患者为慢性病程。

     

    综合医院抑郁的终身患病率高达 12% ,失眠是抑郁发作的危险因素 。一项长达 20 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提示,失眠患者在长期随访中出现了抑郁发作 。约 70% 以上的抑郁患者伴有失眠症状 。伴有持续失眠的抑郁患者有 65% 复发,而无失眠患者的复发率仅为 13%。 部分抑郁患者在情绪症状缓解后仍残留失眠,且残留有失眠症状的抑郁患者生活质量更差,更易产生自杀观念 失眠伴焦虑的患者占 20%~30 。虽然失眠常与焦虑共病,但却有相对独立且叠加的特点 。失眠可以是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反之亦然

     

     

  •       大家知道高血压水平相同,其最佳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健康查体时高血压患者的查体项目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为确定或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当然是测血压;

     
    2. 心电图与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有无心脏合并症(例如冠心病、左心室肥厚、房颤、心功能不全等)。存在这些合并症者在药物选择方面有其特殊性。
     

    3.血液生化检查:目的是了解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情况。肝肾功能损害者选择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都需要仔细斟酌。合并慢性肾病者应该首先选用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而肌酐严重升高者则需慎用这两类药物。高血压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不同高血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理想水平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患有高血压,不伴有其他疾病,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3.4 mmol/L以下即可;如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则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 mmol/L以下,这样的患者多需要接受他汀治疗。

         高血压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比较高,所以应该常规检查血糖、明确有无糖尿病。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该把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如果有电解质异常、例如低血钾者应该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
     
    4.颈动脉超声检查
     
    这项检查有助于评估有无明显的颈动脉狭窄。如果狭窄超过50%则需要接受他汀与阿司匹林治疗。此外,颈动脉还可作为全身动脉健康状况的一个窗口,如果颈动脉存在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则提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很大。条件者还可以检查下肢动脉功能,测定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踝臂血压指数,有助于发现早期下肢动脉病变。
    这两项检查对于确定降压治疗强度与药物选择都有很大帮助。
     

    5.胸部X光片:有助于评估有无心脏增大、肺部淤血。

    6.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脑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有一定价值。

     
    7. 尿液检查:了解有无蛋白尿。有条件者建议检查微量白蛋白尿,这是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

     

    8. 眼底检查:检查眼底视网膜动脉可以评估小血管受损情况。

  • 美国历史学家 A.Roger Ekirch 曾在《白昼将尽:旧时代的夜晚》写道“自从进入工业时代,人们日出而作入而息的生物钟发生了变化,电灯的出现延长了白昼,也改写了人的时间观。在被延长的时间里,劳动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和价值。”

    随着新型消费主义愈演愈烈,自由化的睡眠日益突出。据 Amazfit 数据显示,在 15 到 35 岁人群中,刷朋友圈,短视频,微博,逛淘宝,听书是睡前重要的消遣活动。52.5%的年轻人贪恋夜晚,主动加入熬夜大军。然而,众所周知,长期熬夜和睡眠不足的人对机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诸多研究表明,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而生物钟的紊乱则可能增加患癌风险。早在 2007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将熬夜(涉及昼夜节律打乱的轮班工作),归为了 2A 类致癌因素。而熬夜不仅仅增加致癌风险,对心血管的影响也极其的严重。

    近日,研究人员通过对 40 多万人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健康睡眠模式与心力衰竭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发现,睡眠模式最健康的人心力衰竭的风险降低了 42%。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数据库来自 2006 年-2010 年的 502505 名参与者,年龄在 37 至 73 岁,在排除患有心衰的患者和睡眠数据不足的参与者,最终纳入 408802 名参与者。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参与者的睡眠行为,包括作息模式,睡眠时间、失眠、打鼾和白天过度嗜睡,并通过这些行为评估整体的睡眠健康程度。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将早起早睡,睡眠时长在 7-8 小时、很少或有时失眠,打鼾或是白天嗜睡定义为健康睡眠。如果符合健康标准,则加 1 分,若不符合,分值则为 0。健康睡眠评分总分为 0-5 分,分数越高,说明睡眠模式越健康。

    研究人员通过 Fine-Gray 检验与竞争风险模型评估了健康睡眠评分与心力衰竭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随访的 10.1 年中,共记录了 5221 例心力衰竭,且健康睡眠得分越高,心力衰竭发生率越低。健康睡眠每增加 1 分,心力衰竭风险就降低 15%。对糖尿病、高血压、药物使用、遗传变异等其他变量进行调整后,该关联并没有显著变化。与健康睡眠评分只有 0~1 分的参与者相比,评分为 5 分的参与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降低 42%。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各睡眠因素与心力衰竭发生率的关系发现,早睡早起、每天睡 7~8 h、不经常失眠、不经常白天嗜睡分别可将心力衰竭发生风险降低 8%、12%、17%和 34%。而且,不同的睡眠行为与心力衰竭发生率相互独立,坚持健康的睡眠模式,与较低的心力衰竭风险相关。

    睡眠作为重要的健康指标,高质量睡眠对机体健康非常有益。然而想要有个高质量的睡眠并非易事。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似乎已经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演变成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近期,发表在《科学进展》(Sci Adv)杂志的研究在分子层面揭示了昼夜节律紊乱,会加剧肿瘤的发生发展。

    研究人员对注射 B16-F0 黑色素瘤细胞的小鼠进行研究,对照组的小鼠进行正常昼夜作息,12 小时光照和 12 小时黑暗,而受试组则进行明暗暴露,每 2 天提前 6 小时。三周后,研究人员发现,两组小鼠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方式截然不同。在受试组,各种免疫细胞水平出现显著变化,促进癌细胞生长,而且肝脏或脾脏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

    当然,有人问,那偶尔熬夜行不行?毕竟受各种原因所迫。据相关研究显示,偶尔熬夜是可以的,长期就不行。目前,针对睡眠时间不固定还没有确切的改善方法。只能是尽量做到规律,早睡早起,或晚睡晚起。那么,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首先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给出了每个年龄所需的睡眠时间,每个年龄段健康的睡眠时段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加,所需睡眠时间也会相应减少,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为 7~9 小时/天。

    除了保证足够的睡眠外,睡眠好不好,跟外界环境以及生活方式也有着极大的相关性。

    • 早睡早起:建议最佳的睡眠时间为 22: 00 到 23: 00 入睡,如果因工作无法保证,也要尽量做到规律,早睡早起,或者晚睡晚起。每天都坚持相同的睡眠时间表,即使在周末也应如此。
    • 外界环境:创造理想的睡眠环境同样非常重要,比如室内温度是否舒适且凉爽,环境是否安静且光线适宜,为解决这些问题可考虑使用耳塞,眼罩,加湿器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光线和声音的潜在干扰。
    • 选择优质的床上用品:为了更好的睡眠,选用舒适的床垫,并配备优质的枕头和床上用品。
    • 减少咖啡因摄入量:咖啡,茶和苏打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很多人想利用咖啡因来克服白天的嗜睡,但是这种方法是不可持续的,会导致长期睡眠不足。为避免这种情况,请注意咖啡因的摄入量,并避晚上饮用;
    • 不要吃的太晚:食物对睡眠也有一定的干扰。晚餐应该在睡前 3 小时摄入完毕,并尽量减少脂肪或辛辣食物。
    • 注意酒精的摄入:酒精会引起嗜睡,因此人们热衷于睡前来一杯。不幸的是,酒精会以降低睡眠质量。因此,最好在入睡前避免饮酒。
  • 尽早控制失眠和抑郁、焦虑症状,增加有效睡眠时间和(或)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或消除抑郁、焦虑症状,减少残留症状,预防复燃和复发;降低失眠和抑郁、焦虑对躯体健康的影响,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维持良好的社会功能;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治疗目的:
    1. 失眠伴抑郁、焦虑症状:尽快控制失眠症状,防止失眠慢性化,降低其对情绪的影响,治疗失眠的同时消除抑郁、焦虑的症状。
     
    2. 失眠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积极治疗失眠和抑郁、焦虑,促使失眠和抑郁、焦虑症状持续缓解,减少残留症状,预防复燃与复发;抑郁、焦虑应按照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及停药期全病程治疗,同时兼顾失眠的规范治疗,防止失眠与抑郁、焦虑相互影响。
     
    3. 躯体疾病伴发的失眠与抑郁、焦虑症状:治疗原发疾病;开展针对失眠和抑郁、焦虑的治疗,降低失眠和抑郁、焦虑对原发疾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二、基本的实践路径:
    1. 无论是失眠还是抑郁、焦虑,既与生物学因素有关,又与患者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应激事件、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应考虑综合性治疗。
     
    2. 短期失眠伴抑郁、焦虑主要与心理应激事件有关,应及时处理应激事件,辅以睡眠卫生教育和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尽早控制失眠,防止出现不良应对模式而导致失眠慢性化。
     
    3. 慢性失眠伴抑郁、焦虑症状,与患者人格特征和对失眠的非理性信念等认知偏差有关,应及时给予CBT-I,改变患者对于睡眠问题的非理性信念和态度,改变错误的睡眠卫生行为,根据情况予以药物治疗。慢性失眠共病抑郁、焦虑的患者应首先考虑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CBT-I治疗或物理治疗。慢性失眠伴以下情况如重度抑郁发作、复发或难治性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共病药物滥用妊娠期和产后妇女的严重抑郁、焦虑,或者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存在自杀风险时,应请精神科医师会诊或转诊。
     
    4. 药物治疗应注意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等药物对睡眠的影响。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应选择最低有效剂量,并根据睡眠需求“按需”给药(每周3~5次)、短期用药(常规不超3~4周)。若需要长期用药,也应每月评估疗效,酌情调整剂量,停药时宜缓慢逐步减药至完全停药。镇静催眠药物的选择宜个体化,入睡困难者服用起效快、半衰期较短的药物;睡眠不深且早醒者可服用半衰期相对略长的药物;兼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和早醒者使用半衰期中等的药物。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日间功能,选择药物应充分考虑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治疗的方法策略
    (一)失眠伴抑郁症状
    建议首先选用非药物治疗,如睡眠卫生教育、CBT-I,如失眠较严重可辅助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或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镇静催眠类药物能够迅速缓解失眠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但是尚缺乏证据表明其能够为患者带来持续获益。当失眠症状缓解,应逐步减量至停用镇静催眠药物。上述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更换物理治疗或启动联合疗法。
     
    (二)失眠伴焦虑症状
    失眠伴焦虑的治疗策略与失眠伴抑郁的大致相同,首先推荐CBT-I,在无效的情况下,使用药物疗法,若仍无效,应考虑更换物理治疗或应用联合疗法。
     
    (三)失眠和抑郁障碍共病
    在治疗失眠的基础上同步抑郁的治疗。失眠首选非药物治疗,如CBT-I,必要时应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抑郁应按照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及停药期进行全病程药物治疗观察,必要时可以合并应用物理治疗等。
     
    (四) 失眠和焦虑障碍共病
    应结合患者的疾病特点和药物作用机制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推荐在CBT-I基础之上的药物治疗;可以配合物理治疗等。
     
    (五) 失眠和抑郁、焦虑障碍共病
    本着失眠与抑郁、焦虑同时治疗的原则,在CBT-I的基础上推荐镇静催眠类药物或抗抑郁焦虑药联合使用,需注意药物对睡眠的影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应用物理治疗等措施。
     
    (六) 躯体疾病等伴发的失眠与抑郁、焦虑症状
    治疗躯体疾病应作为首要原则,对于失眠和抑郁、焦虑症状明显者,可辅助使用抗抑郁焦虑药或镇静催眠药,用药时尤其要注意与原发病治疗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的治疗措施
    (一)心理治疗
    1. 失眠的心理治疗:(1)睡眠卫生教育:根据睡眠卫生教育指南,可给予患者以下宣教:只需睡到第2天精力恢复即可;每天同一时刻起床,1周7 d全是如此。规律锻炼;确保卧室很舒适且不受声音和光线干扰;确保卧室夜间温度适宜。规律进餐,不要空腹上床;夜间避免过度饮用饮料,减少咖啡类物品的摄入;避免饮酒,尤其在夜间;吸烟可能影响睡眠。别把问题带到床上;在难以入睡时,不要试图入睡;把闹钟放到床下或转移它,不要看到它;避免白天打盹。不推荐将睡眠卫生教育作为孤立的干预方式进行,需与其他心理行为治疗方法联合运用。(2)CBT-I:CBT-I通常是认知治疗与行为治疗(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的结合,还可以联合松弛疗法。因CBT-I产生可靠且持久的疗效,并减少镇静助眠药的使用,推荐CBT-I作为成人慢性失眠的一线和初始治疗。CBT-I帮助患者建立起关于睡眠的积极、合理的观念,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重建正常的睡眠模式和睡眠结构。针对入睡时间、睡眠连续性、休息感及睡眠时长等睡眠指标,CBT-I可产生中到高度的效应。CBT-I治疗需要接受过培训的医师或心理治疗师的参与。对于失眠伴抑郁的患者,接受CBT-I治疗可使抑郁缓解率显著升高。(3)失眠简明行为治疗(BBTI):源自CBT-I,易于操作。BBTI仅包括单次的启动课程及2~3次面对面或电话随访,通过增强睡眠动机,强化睡眠的规律性、降低唤起程度及增强床与睡眠的相关性来改善失眠。患者取得的进步应通过睡眠日记、每周电话或电子通讯记录来监测。CBT-I可作为独立的干预措施。
     
    2. 失眠伴抑郁的心理治疗:CBT、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IPT)、行为治疗(行为激活)等方法对抑郁有效。CBT帮助患者学会识别负性自动思维,改善功能失调性认知,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的适应性行为模式,增加控制感和愉悦感,进而改善失眠与抑郁心境。IPT是一种侧重调整和抑郁发作相关的人际因素的心理治疗。CBT、IPT和行为治疗对轻到中度抑郁的疗效与抗抑郁药相仿,可根据治疗方法的可获得性及患者的偏好选择其中一种。对中重度抑郁、抗抑郁药应答不良或用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推荐抗抑郁药联合心理治疗。CBT在抑郁急性期治疗中可有效减轻抑郁症状,慢性重度抑郁则推荐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在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中,CBT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复燃与复发,但对严重抑郁患者疗效欠佳。
     
    3. 失眠伴焦虑的心理治疗:睡眠卫生教育和CBT对于成人失眠与焦虑具有良好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和系统综述表明,CBT对于失眠合并焦虑的治疗是可行的。主要的方法包括:认知矫正、松弛训练、刺激控制和睡眠限制等技术。认知矫正是要给患者讲解焦虑的基本知识包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使患者思想向积极方面转化,正确认识适度焦虑是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松弛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心境以及失眠,主要目的是通过放松躯体肌肉,渐渐缓解心理紧张情绪,降低卧床时的警觉性,该技术可作为独立的干预措施用于治疗。刺激控制也可单独使用,其具体内容是:在有睡意时上床;若卧床20 min不能入睡,起身离开卧室做一些简单活动,等有睡意时再返回;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不相关的事情;不论前晚睡眠多长,保持规律起床时间;避免日间小睡。
     
    4. 失眠伴抑郁、焦虑的心理治疗:推荐CBT-I作为慢性失眠伴轻、中度抑郁和焦虑的初始治疗;对于失眠伴中重度抑郁、焦虑患者,除了抗抑郁焦虑药物和针对抑郁、焦虑的心理治疗外,要提供针对失眠的CBT。
     
    建议:推荐CBT-I作为慢性失眠伴轻、中度抑郁和焦虑的初始治疗,对于睡眠指标和抑郁、焦虑症状均可产生中到高度的效应。CBT、BBTI、IPT、刺激控制疗法、松弛疗法也可作为独立的干预措施。中重度抑郁、焦虑、药物应答不良或存在用药依从性问题的患者,推荐心理治疗与抗抑郁焦虑药联合应用。
     
    (二)药物治疗
    1. 失眠伴抑郁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及合剂/中药治疗。
     
    (1) 镇静催眠药: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benzodiazapine,BZDs)、非苯二氮䓬类药物(non-BZD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
     
    BZDs种类较多,如艾司唑仑、氟西泮、夸西泮、替马西泮、阿普唑仑、地西泮、劳拉西泮等,在国内均纳入二类精神药品管理。这些BZDs可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退、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老年患者应用时尤须注意药物的肌松作用和跌倒风险。使用中短效BZDs治疗失眠时有可能引起反跳性失眠。持续使用BZDs后,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对于有物质滥用史的失眠患者需考虑潜在的药物滥用风险。BZDs禁用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损害、重症肌无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及重度通气功能缺损者。在早期(一般是开始治疗的4周以内)与抗抑郁药联合使用有一定益处,特别是对有焦虑症状的抑郁患者,但长期来看,联合运用抗抑郁药和BZDs药物并没有比单用抗抑郁药带来更大疗效,相反,可能会增加一些不良反应[38, 39, 40, 41, 42, 43]。但BZDs并非抗抑郁剂,不可作为治疗抑郁的主要用药,更不能单药治疗抑郁。
     
    non-BZDs主要包括唑吡坦、唑吡坦控释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non-BZDs具有与BZDs类似的催眠疗效,可用于治疗睡眠起始及睡眠维持困难。由于non-BZDs半衰期短,次日残余效应较低,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因此药物依赖的风险较传统BZDs低,治疗失眠安全、有效,但突然停药可能发生一过性的失眠反弹。尽管non-BZDs不良反应较BZDs少,但是单独使用并不会缓解抑郁,因此不建议non-BZDs单药治疗抑郁。
     
    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可改善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包括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等。雷美尔通是褪黑素受体MT1和MT2激动剂,可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总睡眠时间,用于治疗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以及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阿戈美拉汀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具有催眠和抗抑郁的双重作用,能够改善抑郁相关的失眠,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
     
    (2) 抗抑郁药:常用药物包括SSRIs、SNRIs、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NaSSA)、5-羟色胺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SARIs)、NE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s)、三环类抗抑郁剂(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s)等。部分抗抑郁药有镇静作用,尤其适用于抑郁伴发失眠的治疗。
     
    SSRIs中的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和西酞普兰及SNRIs中的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可能在使用初期会出现降低睡眠效率、缩短快速眼球运动期(REM)睡眠时间、延长REM睡眠潜伏期,增加觉醒,损害睡眠连续性等,因此建议抑郁患者在早晨服用,避免晚上服药影响睡眠。SSRIs中的氟伏沙明能够改善睡眠,推荐晚上使用。在应用抗抑郁药治疗的开始阶段,联合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有助于尽快改善失眠,提高依从性,随着抗抑郁疗效的显现,失眠症状可逐渐改善。
     
    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包括米氮平、曲唑酮和部分三环类抗抑郁剂。NaSSA的代表药物米氮平可显著减少睡眠片段化,提高睡眠效率和主观睡眠质量,缩短睡眠潜伏期,对抑郁患者的早醒有一定改善作用,但米氮平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SARIs的代表药物曲唑酮可显著减少夜间觉醒次数、缩短入睡潜伏期、增加夜间睡眠时间,并可增加慢波睡眠、调节睡眠结构。曲唑酮还可以修复SSRIs导致的睡眠紊乱,可单独使用或作为SSRIs的辅助治疗,其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头晕、疲乏等,老年人应该注意防跌倒。三环类抗抑郁药可显著减少觉醒次数、缩短入睡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且没有明显的后遗效应,可用于以睡眠维持障碍及早醒为主的睡眠障碍的治疗。但三环类抗抑郁药有抗胆碱能等不良反应,并且容易诱发癫痫、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等,因此通常不作为首选[44, 45]。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作为另一种抗抑郁药的辅助或增效治疗时,剂量宜小,具体应结合个体特点。
     
    (3)合剂/中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合剂,其抗焦虑抑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小剂量的氟哌噻吨对于突触前膜D2受体的拮抗和美利曲辛抑制5-羟色胺和NE再摄取而实现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协同作用,能同时提升多巴胺、5-羟色胺和NE在突触间隙的含量,因此具有抗焦虑、抗抑郁作用,适用于失眠伴轻中度抑郁、焦虑患者。单独使用中医疗法目前缺少循证医学证据,推荐在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在辩证的基础上谨慎采用。
     
    推荐意见:失眠伴抑郁首选SSRIs/SNRIs/小剂量米氮平联用SSRIs或SNRIs,必要时辅以镇静安眠药。镇静安眠药首选non-BZDs,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或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如曲唑酮、米氮平等,可辅以有镇静、抗抑郁作用的合剂药物或中成药;失眠改善后non-BZDs/BZDs等镇静安眠药应逐渐减量至停药,以SSRIs/SNRIs/米氮平维持治疗。镇静安眠药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按需”给药、短期用药,停药时宜缓慢逐步减量至完全停药。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谨慎采用中医疗法。药物的选用应注意个体化原则。
     
    2. 失眠伴焦虑的药物治疗:对于失眠、焦虑均有其独立的药物使用指南,但两者在药物使用方面有重合之处,因此针对失眠伴焦虑患者,首先应当选择两者在独立指南中共同推荐的药物;其次,根据量表的结果及医生的判断,在失眠与焦虑的共病患者中,哪种疾病目前占据主要成分,在注意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选择针对目前主要症状的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以下3种方案:失眠伴轻度焦虑者,选用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苯二氮䓬类药物;焦虑突出者,选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焦虑/抑郁药物;失眠与焦虑共病者联合使用镇静安眠药和抗焦虑/抑郁药物。
     
    (1) BZDs:此类药物中的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地西泮等,对失眠伴焦虑患者疗效较好,可减少夜间觉醒频率,但可显著减少慢波睡眠,导致睡后恢复感下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口干、食欲不振、便秘、谵妄、遗忘、跌倒、潜在依赖性、次日残留的镇静作用等,尽管药物有其不良反应,但在失眠伴焦虑的患者中,BZDs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焦虑/抑郁药:尤其适用于焦虑伴发失眠的治疗,以曲唑酮为代表的SARIs类药物适用于失眠共病的焦虑患者,也可作为焦虑患者改善睡眠的辅助用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
     
    (3) 联合使用BZDs/褪黑素激动剂和抗焦虑/抑郁药:联合使用药物可以达到通过不同的睡眠-觉醒机制来提高疗效的目的,同时降低高剂量单一用药带来的毒副作用,推荐可用于失眠与焦虑共病者。选择坦度螺酮、文拉法辛等在治疗初期更应该注意与镇静催眠药物的联合使用,方可有效改善症状。
     
    (4) 合剂/中西药联合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于改善失眠伴焦虑症状效果明确。国内有比较多的使用中药方剂或者中成药治疗失眠伴焦虑有效的临床报道,但是总体缺乏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谨慎采用中医中药及针刺治疗。
     
    推荐意见:失眠伴焦虑的药物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合理选用。以失眠为主者,选用BZDs类药物等;以焦虑症状突出者,选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焦虑/抑郁药物等;失眠与焦虑共病者应联合使用BZDs类/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抗焦虑/抑郁药物。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谨慎采用中医疗法。
     
    3. 失眠伴抑郁、焦虑的药物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的药物治疗建议在治疗之前先区分抑郁和焦虑的主次,先针对主要问题进行治疗;如果无法区分抑郁、焦虑的主次,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采用BZDs类、抗焦虑/抑郁药物、合剂或者中西药联合治疗。
     
    推荐意见:失眠伴抑郁、焦虑,且无法区分抑郁、焦虑的主次时,药物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甄别后合理选用抗抑郁、焦虑药物。药物的选用应注意个体化原则。
     
    (三)物理治疗
    1. 失眠伴抑郁的物理治疗:(1)神经刺激治疗:针对失眠和抑郁的治疗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治疗等。rTMS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失眠,rTMS单独治疗或与SSRIs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治疗抑郁,可用于治疗对于抗抑郁药应答不佳的成年抑郁患者。tDCS是一种无创脑刺激技术,通过对放置在头皮的一对电极片(分别为阳极和阴极)施加恒定的微电流,改变大脑皮质兴奋性,从而调控大脑功能[46],有助于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单独tDCS治疗或tDCS联合药物治疗对轻中度抑郁有效。tACS原理是采用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直接调节大脑的功能,产生镇静效应,从而有效改善睡眠[47]。VNS是一种外科治疗,需要在颈部植入刺激装置,以电刺激迷走神经,是难治性抑郁的辅助治疗方法[48, 49]。传统的VNS费用高,操作相对复杂,因此,近年来逐渐兴起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VNS,tVNS)的方法,tVNS具有费用低、简单、无创、便携等优势。rTMS、tDCS、tACS、tVNS作为神经调控的无创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的不适,但这些症状一般并不严重,且多为一过性。(2)光照疗法:光照治疗通过一定的光强度调节褪黑素分泌周期,从而改变睡眠-觉醒节律。光照疗法对抑郁具有改善作用。(3)针灸治疗:针灸疗法对轻中度抑郁、原发性失眠有改善作用。
     
    2. 失眠伴焦虑的物理治疗:对失眠伴焦虑患者rTMS可以改善症状[50]。tDCS和tACS 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51]。
     
    3. 失眠伴抑郁、焦虑的物理治疗:主要是指针对失眠和抑郁、焦虑3个方面的物理治疗,在进行物理治疗之前,要甄别失眠、抑郁、焦虑哪个为主,参照失眠伴抑郁或焦虑的治疗方案实施。
     
    推荐意见: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临床医生可以选择rTMS、tDCS、tACS、VNS、光照、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单位酌情开展。
     
    (四) 其他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是受试者借助电子仪器,通过相应训练,患者学会在一定范围内有意识地调控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 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和治疗某些疾病的自我调节技术,已经被充分证实能够很好地治疗多种疾病,包括抑郁、失眠、焦虑等。
     
    音乐疗法、冥想疗法、瑜伽和放松疗法对改善睡眠和抑郁、焦虑情绪有积极作用。运动疗法可与药物联合治疗轻到中度的抑郁、焦虑。此外,催眠疗法、矛盾意向法对改善失眠也有效。
     
    推荐意见: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冥想疗法、瑜伽、音乐疗法等治疗技术也可酌情采用。
     

  • 我最近感觉颈部血管有点不舒服,听说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可以线上问诊,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症状和过去的治疗情况,医生助理很快就回复了我,要求我提供详细的病历资料和过往疾病情况。我发现在京东买药需要电子处方,而且在预定药品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医生都很耐心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最终,我成功预约了药品,这让我感到非常满意。

    整个线上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和医生助理都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专业和耐心。我也意识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便利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 我最近在网上咨询了医生关于颈椎手术后的用药问题,医生很耐心地解答了我的疑惑,让我对自己的治疗方案更加有信心。

    医生助理还提醒我,医生可能会需要一些关于我的病情描述,以便更快地给出诊疗建议,这让我感到很贴心。

    虽然问诊已经开始,但医生还是很友善地告诉我,本次问诊可以持续2天,让我感到很放心。

    刚开始时,医生告诉我正在详细阅读我的病情描述,这让我感到很重视,也让我觉得自己得到了重视。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很关心我的症状,并通过友善的交流,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这让我感到很舒心。

    医生还很细心地解释了我的药物情况,告诉我应该如何服用药物,让我对自己的治疗方案更加了解。

    总的来说,医生给予了我很多专业的建议和支持,让我对自己的治疗方案更加有信心。我会继续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复诊进行病情评估。

    如果以后还有什么用药问题或者购药问题,我会继续咨询这位医生,因为我对他的建议很信任。

    非常感谢这位医生的专业指导和支持,祝您工作愉快!

    再见!

  • 八个多月没有发作了,26号突然犯病,左眼角红肿,一直没好。患者在家中无法平躺,只能头位垫高。情绪有所波动,无法及时就医。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医生迅速给出了专业建议,并提醒患者可以热敷眼球,避免高空作业等危险行为,保持良好心态。同时,医生还为患者提供了关于癫痫病的运动、生活和心理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医生在问诊过程中表现出耐心和细心的品质,通过友善的沟通方式和专业的医疗知识,让患者感受到了医生的关心和支持。医生在评估患者病情时,客观准确地判断出了虹膜片状出血,给予了合适的治疗建议,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生活调整。

    通过线上问诊,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医疗咨询服务,解决了因疫情无法就医的难题,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就医过程。

  • 我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向医生咨询了关于脑梗后遗症的问题。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史和相关指标,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并提醒我要做好监测和预防。医生建议我要坚持做康复治疗,同时要注意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我还向医生咨询了中药调理的问题,医生也给出了专业的解答并鼓励我坚持下来。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都非常细心和专业,让我感到很放心。

  • 我最近在网上找了一家医院进行了问诊,因为最近一直在关注一种名叫吡仑帕奈片的药物,听说是第三代抗癫痫药。我对这种药的疗效和副作用很感兴趣,所以决定向医生咨询一下。

    经过一番沟通,医生非常耐心地为我解答了关于吡仑帕奈片的问题,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我感到很满意,同时也对互联网医院的便捷服务印象深刻。

    在这次问诊中,医生还提醒我在选择药品时尽量固定厂家,避免频繁更换。这让我觉得医生非常细心,关心患者的用药情况。

    总的来说,这次的问诊体验非常愉快,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和医生的专业素养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希望以后还能继续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医疗咨询和问诊。

  • 我最近因为手抖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多的时候,别人看着的时候,要写字,做什么事的时候,心情平静的时候有时也会抖,喝了酒不会抖。我从小就有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去医院看过。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互联网医院,决定向医生咨询一下这个问题。

    我非常感激医生的耐心和细心,医生在问诊过程中非常友善地与我交流,详细了解了我的病史并给予了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医生不仅给我开了药方,还耐心解答了我的疑惑,让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互联网医院,我方便快捷地得到了专业的医疗服务,不仅节省了很多时间,还避免了排队等候的烦恼。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细心关怀深表感谢,也感谢***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了如此便利的医疗服务。

  • 我最近有点不舒服,头痛打饱嗝不消化干哕,实在是难受。于是我在互联网医院上找到了一位神经内科的医生进行了线上问诊。

    医生非常有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他首先询问了我的睡眠情况和是否怀孕,然后详细了解了我的头痛症状。他询问了我的头痛部位、发作频率以及伴随的其他症状,还关心地询问了我的心理状态和消化情况。

    医生还根据我的症状给出了一些建议,建议我尝试热敷颈部和头痛的部位,同时还给我开了一些药品,并详细解释了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最后,医生还提醒我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多加衣服,避免受凉,还建议我坚持有氧运动,保持规律饮食。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感受到了医生的耐心和细心,他不仅给出了专业的建议,还给予了我很多关心和温暖。

  • 我曾在4月和8月出现头晕症状,怀疑是耳石症,经过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由于疫情封控,后续治疗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正在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希望得到医生的评估和建议。

    之前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接受了治疗,感受到医生的耐心和专业。希望能够继续得到医生的关注和指导,保持疾病的稳定,并期待疫情结束后能够及时进行后续治疗。

  • 我是一位来自辽宁沈阳市的患者,我现在35岁。小时候曾经得过脑炎,导致经常出现抽搐的症状。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在24岁左右又开始出现倒地抽搐的情况。经过到盛京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癫痫,并且被建议使用开浦兰进行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最近又出现了愣神、手抖、嘴唇青色的现象。我和医生进行了沟通,医生建议更换药物,并进行相关药物的血药浓度测定。

    在交流中,医生耐心地回答了我的疑问,并给予了详细的用药建议。经过检查后,我打算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细心关怀表示感谢。

  • 我老公最近体检发现有糖尿病史,并且出现了多发腔隙性梗塞的并发症,这让我很担心。于是我决定通过线上问诊的方式咨询医生,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我得到了医生和医生助理的耐心解答和指导。医生助理向我询问了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还要求我提供相关的病历资料,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这让我感到很贴心。

    在与医生的沟通中,医生要求我提供头颅磁共振的影像,以便更好地评估病情,这让我感到医生对患者的关注和细心。

    最终,医生给出了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方案和建议,并要求我查一下血脂的情况。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指导让我对治疗和预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结束服务时,医生友善地与我道别,让我感到很满意和放心。通过线上问诊,我得到了专业的建议和指导,让我对老公的病情更有信心。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