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宫海涛
宫海涛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肿瘤三科主任,肿瘤学副主任医师,潍坊医学院副教授,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临床医学硕士。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主要从事恶性肿瘤的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并致力于恶性肿瘤的预防和康复研究,同时进行恶性肿瘤防治的宣传和科普工作!
王之栋
王之栋

从事内科诊疗工作十余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目前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三级甲等)肿瘤内科执业。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综合诊治,以及放化疗副作用的相关处理。
肿瘤内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02096711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秀珍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01343000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维瑶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01342559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曦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01342138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留仙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01342112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维伦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01342011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会英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01341995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兄娃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01341767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昌芳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01341642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大勋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01341477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肿瘤内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肿瘤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一说到化疗,很多人就说化疗会伤身体,千万不要化疗。前一句话是对的,化疗确实有副作用,对身体也就有伤害作用,但后一句话“千万不要化疗”,这显然是错的。当然,对于化疗副作用的担心,这种心理是非常能理解的,谁不担心呢?再正常不过。但如果只是心里担心,而通过医生的解释,还是拒绝做化疗放疗,这个就有点不能理解了,也让人感到遗憾。

    我经常和病人或家人打比方,你想一想:上班工作累不累?当然累,可不上班不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你将活得更累,相比之下,你当然选择继续工作,工作的负面影响(累)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也要恰当休息,事实上,化疗也不是蛮干,也要讲究技巧,中间也有间隔休息期。又比如,你赶着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办重要的事,如果不办这件事,会带很大的损失,所以得坐飞机,可飞机也并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有风险,你坐不坐?相比下来,你坐飞机去办那件重要事,你从中得到的好处要超过所谓的风险。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比方,这是非常简单的逻辑。

    化疗真像传言说的那么可怕吗?化疗到底有多大作用?

    其实化疗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在合适的病人身上,合理地使用,化疗带来的益处就会远远大于副作用的坏处。可奇怪的是,很多人在其他方面想问题很辩证,会一分为二的思考,可到化疗这事上,就走了极端,只想到它的坏处,它的副作用,而无视的好处。

    化疗,作为治疗癌症的一种经典手段,用得好,它可是有大大的用处的。比如,很多癌症在早中期,尽管手术是主要的治疗,但如果单纯手术,复发的风险很大,因为手术只能切掉局部的癌症病灶,但其实即便是早中期癌症,也仍有可能已经有部分癌细胞跑到其他地方,进入血液循环,如果只是切掉了局部的病灶,很可能复发,而如果手术后还能进一步化疗,继续清除可能的残余癌细胞,那就可以降低复发风险。当然,这个意思不是说,所有癌症病人在手术后都要再化疗,得看具体情况。而某些癌症晚期,很有可能通过化疗而治愈,比如某些淋巴瘤、白血病、睾丸癌、绒癌等,可以说,化疗在这些癌症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千万不要拒绝化疗。还有很多癌症晚期病人,尽管不能治愈,但如果体能允许,而且对化疗有一定的敏感的话,化疗还是必要的,可以延长生存时间。当然,有的癌症对化疗不敏感,或者病人身体太差,不能耐受化疗,也不要勉强化疗,所以才要把关,该化疗的要化疗,不该化疗的就不要化疗,不要否定化疗的作用,但也不能吹捧化疗,要客观理性地看待,不要走极端,全盘否定或极力吹捧,都是错误的。

    那化疗到底有什么作用?化疗的作用,价值,或者适应证,也就是哪些情况建议化疗,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 对化疗高度敏感的全身性恶性肿瘤,且可能通过化疗治愈,则应首选化疗,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绒癌(绒毛膜上皮癌)等。这些恶性肿瘤,除非有明确的禁忌证,一定不要拒绝化疗,否则会错过争取治愈的机会。这些恶性肿瘤通常生长迅速,发展快,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很快危及生命,而一旦得到有效控制,有相当的治愈概率。这种情况下的化疗,我们称之为根治性化疗,也就是说,化疗是这些恶性肿瘤取得根治的最重要手段,当然,有时也可能会在必要时配合靶向治疗或放疗等,但化疗是主导地位。
    • 化疗不是主要治疗手段,而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很多实体肿瘤,比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食管癌、胃癌等,如果没有发生远处转移,属于早期或中期,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或放疗,但很多时候仅是手术或放疗还是不够的,手术或放疗后复发的概率很高或有相当的复发概率,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通过化疗来“打扫战场”,降低复发风险。这种化疗,我们称之为辅助化疗,也就是在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后进行的辅助治疗,目的是杀灭局部治疗后可能残余的肿瘤细胞,以及微小转移灶。还有一种辅助化疗形式是在局部治疗之前实施,目的是为了缩小肿瘤,降低肿瘤的负荷,及早控制远处转移,既为了方便局部治疗更好地进行,也为了降低复发风险,此种化疗我们称之为新辅助化疗。
    • 姑息化疗。对于很多晚期转移性恶性肿瘤,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手术已经不是主要治疗,也无法取得根治,这个时候,主要是通过全身性药物治疗来控制肿瘤,化疗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当然药物治疗现在还包括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这种化疗由于不以治愈恶性肿瘤为目的,仅能一定程度上有限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发展,所以称之为姑息化疗,比如晚期转移性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等,无法治愈,但其中有不少病人通过化疗,可以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病人的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存时间。当然,这种情况下的化疗,要特别慎重,要认真权威获益与风险。

    但也要知道,有的时候不能化疗,化疗是有禁忌证的,以下情况不能化疗:

    • 病人的骨髓储备功能低下,在化疗前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低于一定的值,通常白细胞计数低于 3.5x109/L,血小板低于 80x109/L,就不建议化疗。因为化疗本身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如果骨髓造血功能本身就不好,勉强化疗很危险。
    • 病人明显体能很差,很衰弱,或者已经是恶病质,当然不适合化疗。
    • 肝肾功能不全,根据程度,有的时候绝对不能化疗,有的时候仅限某些化疗药不能用,有的时候要调整化疗剂量。
    • 病人合并严重的感染,以及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这个时候连生命都有危险,当然不能化疗。
    • 胃肠道梗阻的病人当然也不能化疗,如果要化疗,要先想办法解除梗阻。
    • 所有经医生综合评估不适合化疗的情况,都不要化疗。

    当然,更多的时候可能并不是绝对不能化疗,而是某个阶段不能化疗,但通过相关的治疗情况好转后可能又适合化疗,或者并不是绝对不能化疗,但要进行一些方案和剂量方面的调整。其实,化疗看似简单,但里面有很多的细节和技巧。化疗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乱用,正如,刀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用它,不会用它的人,或者乱用刀的人,刀就成了凶器。如果懂得用,刀就能帮我们做很多事,这就是辩证法。

  • 点击查看
    å

    癌症是传染病吗?

    “医生,我老公是肺癌,一直咳嗽,这个病会传染吗?”

    “医生,我家中有老人得了胃癌,家里小孩才 2 岁,抵抗力弱,会不会被传染呀?”

    “医生,我生病之前输过血,你说说输血和得肿瘤是不是有关系啊?我是被传染的吗?”

    以上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医务人员经常会被患者或家属问及的问题。尽管医学在飞速进步,但面对恶性肿瘤,即使是刚到临床实习的医学生有时候也会自己嘀咕,经常给患者查体,难免会接触患者的汗液、甚至不小心接触到患者血液,时间短了还好,可是临床工作是周而复始,时间久了,不会被传染上吧?!那么,癌症是传染病吗?

    以目前的医学共识认为,即便是凶猛的癌细胞也是有底线的,只在身体内扩散,不会传染给周边健康的人。首先,诊断传染病一般需要符合 3 个特定的条件: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有哪种传播途径或载体可以将癌细胞带入到健康人的体内,且原则上说癌症患者也并不是传染源。其次,肿瘤细胞作为一个外源性的物体,即使进入他人的体内,也会被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所消灭。不会导致肿瘤发生。所以,癌症不是传染病,癌症不是传染病,癌症不是传染病!!!(重要的事说 3 遍)

    怎么理解癌症的传染现象?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癌症是具有传染性的!早在 2018 年,在《美国器官移植杂志》(Am J Transplant)上报道了一个案例,讲述了由一个供体导致多个受体罹患肿瘤的情况。一名 53 岁的女性器官捐献者,因“中风”去世后捐献出肾脏、肺、肝脏和心脏供移植。16 个月后,移植了肺部的女性患者发现自己身患肿瘤,且已经转移到肺部和骨头。她在一年后去世。对特异性 DNA 序列的分析显示,这些转移癌细胞来自于原捐赠者。这样的结果完全出乎医务人员的意料之外。作为补救性的措施,医务人员马上联系了还健在的其他接受移植的患者,并做了全面的检查。结果非常不幸:分别移植了左肾和肝脏的两名女性也在体内检查出了癌症,并在几年后相继因癌症去世。同样日本也曾发现过癌细胞在人类之间传染的例子,一位 28 岁的母亲把白血病传染给了未出生的女儿。进行这项研究的格雷亚韦斯(Mel Greaves)教授认为,孕妇传染癌症给婴儿的情况“极其稀少”,迄今为止全球仅发现了 30 例疑似病例。在动物界也存在癌细胞传染的例子,在北美洲东海岸,患白血病的软壳蛤可以导致海域内的软壳蛤成片死去,简直像瘟疫一样。原因可能是癌细胞在海水中传递,漂到其他的软壳蛤身上,引起它们患癌。

    当然,以上是些极端的例子,癌细胞之所以得以传染,很大可能与免疫力相关,比如移植后病人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致免疫力低下。未出生的胎儿免疫系统不健全,白血病得以传播。所以对于预防癌症来说,增强免疫力是最重要的。

    你知道“夫妻癌”、“家族癌”吗?

    临床工作中也常会碰到这样的例子,夫妻双方先后患癌,最为人所知的例子就是:香港歌星凤飞飞和她的先生,都是罹患肺癌去世的,我们称之为“夫妻癌”。还有一个家庭或家族中好几个患癌,比如先前新闻报道的重庆一家四口先后患肝癌的,我们称之为“家族癌”。既然癌症不具有传染性,那么为什么会聚集发生呢?

    其实,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包括遗传因素、吸烟、空气污染、病毒等均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其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而环境因素更为重要。比如家庭成员生活在共同的环境下,有相同的饮食偏好、作息习惯、被动吸烟等等,所以出现“夫妻癌”、“家族癌”,也是有原因的。此外,尽管在正常情况下癌症是不能传染的,但是导致癌症的病原菌通常是可以传染的,而且很多是和癌症有相关的。以下是与癌症相关的 4 大病原菌:

    • 肝炎病毒: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此外丙肝还与脾淋巴瘤相关。经典三步曲“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母婴、性三种。想要预防病毒传播,需及时注射疫苗,已知感染病毒后,应积极接受治疗,房事中建议使用安全套。需要说明的是,与乙肝不同,丙肝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 HPV 病毒: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HPV 与众多肿瘤相关,包括宫颈癌、阴茎癌、肛门癌、口腔癌及食管癌等都有关联。HPV 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因此使用避孕套,推迟首次性事时间,控制性伴侣数有助预防病毒感染。目前宫颈癌疫苗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 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胃淋巴瘤相关。经典三步曲“HP 感染→胃溃疡→胃癌”。幽门螺旋杆菌传播能力极强,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都是其传播途径。预防感染,建议尽量注意手部卫生清洁,外出聚餐,推荐使用公筷,外出用餐自带餐具。
    • EB 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相关。除了受饮食和环境影响,EB 病毒细菌感染也是主要诱因。鼻咽癌的组织中分离出带 EB 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而 EB 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想要预防 EB 病毒,应接种 EB 疫苗,注意避免口对口传播和喷嚏飞沫传播。

    结语

    到目前为止,医界共识:癌症不是传染病。但是在少数极端情况下,存在癌症传染现象,免疫力是防癌关键。对于有患癌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多人患癌,要做到定期体检,生活中要远离致癌因素,如戒烟、戒酒,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等。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癌症不是传染病,但致癌病原菌是会传染的,所以针对部分癌症,要做到预防传染才是关键。

  • 所谓肺小结节,是指直径小于 1cm 的肺结节,肺结节的大小和肺癌的可能性是正相关的。

    • 有的肺小结节,一开始就是肺癌。
    • 肺癌分腺癌,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类癌等等。这些癌在较小的时候,表现的不如大的时候那么典型。对于这部分肺小结节,需要阅片者的经验,以及采取多种措施来诊断。
    • 有的肺小结节,一开始不是癌,而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等,慢慢演变成浸润腺癌,这种多见于磨玻璃结节。
    • 有的肺小结节,是良性的,不会演变成肺癌。

    比如,肺内淋巴结,可表现为肺内小结节,甚至可以慢慢长大,但这个是良性的,不会恶变。有的磨玻璃结节,随访复查后消失,说明是炎症。还有的结节是结核,其他炎症,或者良性的肿瘤。

    • 有的肺小结节,虽然不是癌,但也得手术。比如硬化性肺细胞瘤,部分错构瘤等等。
    • 有的肺小结节,不是癌,但是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比如淋巴瘤,转移瘤,肉瘤等。

    当发现了肺结节,要根据临床情况,CT 表现等等综合分析,越小的结节,越难以定性,因此有时候才需要随访观察。

    既不能盲目激进,发现了结节就手术,也不能盲目乐观,发现了结节也不理不睬。

  • 近些年多种肿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很多人谈“肿瘤”色变,所以在体检项目中也多了一项针对肿瘤的肿瘤十项、肿瘤五项等,那肿瘤标志物异常是一定代表患有肿瘤吗?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对应单一的一种肿瘤吗?肿瘤和癌是一种东西吗?肿瘤标志物都有哪些呢?由我来一一解答:

    1、肿瘤和癌是一种东西吗?

    肿瘤和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而恶性肿瘤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癌,当然还包括一些黑色素瘤等肉瘤。而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预后上有很大的区别,良性肿瘤大多切除后不会复发,预后良好;而恶性肿瘤部分术后可以复发或者转移,预后不及良性肿瘤。所以简单来说就是癌属于肿瘤的一种,而肿瘤标志物也是针对肿瘤中的恶性肿瘤的。

    2、肿瘤标志物都有哪些?

    肿瘤标志物并不是专指某一种物质,而是一类在机体发生肿瘤时出现或者异常升高的物质,因为其对肿瘤的敏感性,可以用于肿瘤早期的筛查的,所以常用于体检中肿瘤的筛查。一般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多种。

    3、肿瘤标志物和肿瘤间的关系?

    肿瘤标志物和肿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异常,不一定代表患有肿瘤,而患有肿瘤的时候,肿瘤标志物也不一定异常,两者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

    例如甲胎蛋白(AFP),常常用于肝癌的筛查,但是除了肝癌以外,新生儿体内的甲胎蛋白也是高于正常值的,但是新生儿体内的甲胎蛋白在出生后会逐渐减少,一般 3 个月左右,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就极低了。另外急性肝炎等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异常升高。

    4、肿瘤标志物对应一种肿瘤吗?

    肿瘤标志物其敏感性高,也就是在肿瘤出现的早期,一些影像学手段还不太容易发现肿瘤时,肿瘤标志物就会出现异常。但是相对来说,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较低,也就是说某种肿瘤标志物,并不是对应单一的某种肿瘤,而是对应两种甚至多种肿瘤。

    例如癌胚抗原,最早是用于消化系统的直肠癌、结肠癌的检查的,但是后来发现乳腺癌、肺癌等肿瘤发生时,癌胚抗原也会出现异常,这也是肿瘤标志物能用于体检中肿瘤筛查的原因,因为这几项肿瘤标志物基本上包括了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癌症。

    肿瘤标志物属于大范围的癌症的筛查,如果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全都正常,那基本上患癌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如果有数值异常,并不能立即确诊是否有某种癌症,只能是提示可能患有某种癌症,如果要确诊,还需要针对性更强的影像学检查、病理细胞学检查等。如果仅是某一个数值稍微的升高,那可能是非肿瘤的其他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肿瘤治疗期间恢复期。具体原因还要结合自身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来确定。

  •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很多,但每个指标什么意义,那个适用于什么肿瘤呢?笔者对其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些常见、通用的肿瘤血清 TM

    • CEA(癌胚抗原):空腔脏器来源,肺腺癌特异性强。正常 ≤ 3 ng/mL(不吸烟) ≤10 ng/mL(吸烟),>20 ng/mL 提示消化肿瘤。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标志。
    • CA125(糖类抗原 125):卵巢 TM,肺癌预后的独立 TM;正常<35 u/mL。
    • CA153:乳腺癌首选 TM,随肿瘤分期升高而升高;正常<28 ng/mL。
    • CA199:消化来源,胰腺癌最敏感(70%),其次是结直肠癌(45%)、肝癌(30%);正常<37 U/mL。
    • CA242:消化来源。
    •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小细胞肺癌 TM、神经胶质瘤 TM;神经内分泌来源,是脑转移的信号。
    • SCC(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用如其名,鳞癌特异性;宫颈癌的 TM。
    • TPA(组织多肽抗原):反映活动、分化、浸润性。

    肺癌血清 TM

    • CYFRA21-1(细胞角蛋白 21-1 片段):肺鳞癌首选 TM,敏感度 76.5%,非小细胞肺癌特异性 87%。
    •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小细胞肺癌的 TM,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在早期可发现,可用于高危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筛查,在日本已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 p53:抑癌基因 p53 的产物,阳性率与肺鳞癌术后生存相关。

    具体应用

    • 肺腺癌: CEA(87%)、CA153
    • 肺鳞癌: SCC、CYFRA21-1
    • 小细胞肺癌: pro-GRP、NSE
    • 非小细胞肺癌三联: CYFRA21-1 + CEA + p53
    • 肺转移: CA199、CA153
    • 复发: CEA

    胃癌血清 TM

    • CA 72-4:胃癌进展和疗效 TM,独立预后因子。
    • 没有一种能满足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通常联合诊断。癌前病变和初期: CA199、CA242、CA724、CEA 升高。

    肝癌血清 TM

    • AFP(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和生殖系肿瘤 TM。正常 ≤ 20 ng/mL,无肝病活动、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 400 ng/mL 持续 1 月或 ≥ 200 ng/mL 持续 2 月者,结合影像检查可诊断肝癌。
    • 肝硬化、肝炎患者中 AFP 也会升高,但一般不超过 300 ng/ml。
    • GP37(高尔基体蛋白 73):预测早期肝癌最有前景。
    • CK19: AFP 阴性肝癌早期诊断 敏感度 50%、特异度 90.9%。
    • CEA+AFP+CA125:敏感度可达 95.83%。

    结直肠癌血清 TM

    • CEA、CA242、CA199:三者较敏感,然而联合检测不优于单一 CEA。
    • ESM-1(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正常<37.0 ng/mL,敏感度 90.91%、特异度 95%,随 TNM 分期升高而上升。它是未来之星。

    胆管癌血清 TM

    • CA199:诊断价值最高,可联合 CA242、CEA、CA125 辅助诊断。

    胰腺癌血清 TM

    • CEA + CA199 + TSGF:三联。

    乳腺癌血清 TM

    • CA153:早期敏感性较低(60%)、晚期敏感性为 80%,转移性阳性率较高(80%)、晚期骨转移阳性率可达 50%。
    • CA125:伴淋巴结转移、浸润阳性率达 44.6%。

    前列腺癌血清 TM

    • PSA(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包括总 PSA(t-PSA)和游离 PSA(f-PSA)。正常 t-PSA<10 μg/L、fPSA<2.5 μg/L。f-PSA 较 t-PSA 敏感,当 t-PSA 正常而 f-PSA 升高时,可能提示前列腺癌。

    卵巢癌血清 TM

    • HE4(人附睾蛋白 4):单项特异性、敏感性、准确度较高,CA125 对浆液性卵巢癌的敏感度高于粘液性。
    • CA125、CA153、AFP、HE4(人附睾蛋白 4):较敏感。

    膀胱癌尿液 TM

    • NMP22(系核基质蛋白):鉴别良恶性膀胱疾病。

    生殖肿瘤血清 TM

    • HCG(人绒毛促性腺激素):非妊娠情况下正常<8 U/L,肿瘤患者,一般检测β亚单位——β-HCG。是男性睾丸肿瘤和女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最基本的标记物。
  • 很多人听到化疗,想象到的画面就是呕吐、掉发、痛苦.....这些应该都是常人无法忍受的场景吧,其实我也不例外。随便在网上搜一搜,很多人都在问化疗会痛吗?化疗很可怕吗?作为一个经历了 8 次化疗的患者,我也算是有发言权了,在这里给大家讲讲我的经历吧。

    化疗的过程大概就像小马过河,每个人的感受和反应都不一样。每个患者的化疗方案也是有差异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定不同的化疗方案,我的化疗方案是: AC-TH 方案,前 4 次 AC,后 4 次 TH。(A 为蒽环类的表柔比星脂质体、C 为环磷酰胺、T 为紫杉类,多西他赛、H 为赫赛丁,靶向治疗)

    2019 年 5 月 9 日——第一次化疗

    每个人都说,化疗很可怕。所以在化疗之前我提前做了很多功课,大概知道了化疗都会出现什么副作用。我提前问大夫是不是会呕吐的很厉害,医生看我很担心副作用反应,于是给我吃了意美止吐药。没想到,在这个疗程还真的没有出现他们说的呕吐现象,但是身上伤口还没愈合,难免会有疼痛感,然后就是嗜睡,不是很严重。

    化疗后第三天打了新瑞白,打完没反应,晚上睡觉感觉浑身疼痛,醒来也就好了。第 14 天开始掉头发,起先几根几根地掉,到后来一把一把的掉,没几天原本就不多的头发,差不多都掉光了,我也就从一个大叔变成了个光头大叔。

    2019 年 5 月 30 日——第二次化疗

    29 日提早一天住院,抽血检查,30 号开始打化疗药物。这次的化疗药物和上一次一样,照例提前半小时吃了止吐药,打完之后没有什么太大反应,但是回到家吃了晚饭后,全身无力。第二天感觉还行,没有全身无力感,就是胃还是稍有不舒服。于是第三天去打了升白针,这次打完反应特别大,药水一推进去就开始疼,然后是整只手臂疼,再到脖子疼,全身骨头疼,早上打完一直到第二天才缓解。后来一直到第七天,都是胃不舒服头晕,基本在床上躺着,看见吃的就没食欲,可是肚子又饿,第八天开始恢复。

    2019 年 6 月 20 日——第三次化疗

    之前有人说第三次反应最厉害。前一晚睡前喝了虫草,睡得特别沉。下午 2 点左右打完化疗,打完没什么反应还去逛了下商场,回到家 5 点,赶紧吃了晚饭,怕呕吐反应来了吃不下,7 点钟左右开始有点头晕乏力了。第二天我担心的呕吐反应也没有很大,主要还是无力感,正庆幸这次反应还不错,药都吃对了,不可怕。三次化疗后,身体就出现了一些其他情况,第一个礼拜白细胞低了一点,然后又感冒,加上鼻炎,后来身上还出现了皮疹。

    再后面的几次化疗经历都差不多。

    从第五次开始加上了靶向药物,每次 21 天的治疗过渡期,到目前为止还算平稳度过,既没有痛到歇斯底里,身体也没有太大的损伤,基本在一些修复药物的帮助下恢复了正常,就有些贫血。8 次的化疗治疗,我并没有经历其他人说的那种上吐下泻的副作用,可能和提前吃了止吐药有关系吧。医生说化疗期间产生副作用是很正常的,如果不想那么难受,一般提前吃药预防的效果会比较好,可以大大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概率。的确,这次的服药经历帮我减少了很多痛苦,也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更新中,新的药品也在不断研制中,化疗带给我们的痛苦也在逐渐减少。

    到现在为止,我最想说的还是作为一个患者,化疗带来的心理伤害远远大于身体伤害。现在每天要出门要戴帽子,身体发胖,然后随时身体都会有不舒服的情况,想到这样的情况,我还要承受至少五年,很是煎熬。因为我的病理报告,属于三阳性,我要化疗 8 次,靶向 1 年,内分泌治疗 5 年。我从最初的认真配合治疗,到一点点了解治疗的后遗症,化疗过程中一点点的开始厌恶反感,但是又无计可施。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次化疗后漫长的副作用更是要把自己的志气都磨没了,不仅身体要准备好,心理上也要靠各种方法调节好。在家里我的儿子、女儿每天都会鼓励我,为了不让他们失望,我也要调整好自己,找点辅助措施,准备迎接这个漫长的过程。

    八次化疗,从最初听到化疗的恐惧,从第一次看着头发一根一根的掉光,到坦然接受光头,到四疗换药后不再掉发,食物不再难以吞咽,再到头发一点点长出,经历了难受却又说不出的痛苦,别人无法感同身受也无法代替,为了让家里人放心,我只有默默地坚持着,在心理给自己打气鼓励,相信生命依旧美好,只有心情愉快了,药物的作用都能增强百倍。

    在这里我想跟所有的像我一样的癌症患者说:化疗恐怖吗?不,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得病了总会有治疗方法的,化疗的副作用很痛苦也是有药物可以克服的,治疗过程很辛苦也总有家人陪在我们身边,所有的困难最后都会过去的,我们只要坚持住,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病痛都不是我们活下去的障碍!

  • 免疫治疗是这几年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突破,上市之后,全世界已经有几十万癌症患者受益,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但免疫治疗并不适合所有肺癌患者,下列病人不适合免疫治疗。

    1. 器官移植者

    因血液病进行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因肝肾功能衰竭进行过肝移植、肾移植的患者不适合使用,因为脏器移植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如果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过度激活免疫功能引起宿主抗移植物的排异反应,造成移植器官的衰竭。

    2. 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或正在接受原发病治疗的患者,比如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有可能在接受免疫治疗后出现原发病症状的恶化后出现新的免疫症状,有时会危及生命,比如重症肌无力。尤其是免抑制药物,不能控制,或需要大剂量免疫制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禁忌使用肿瘤免疫治疗。

    3. 不可控制的感染性疾病

    如果存在不能控制的感染性疾病,比如活动性肺结核、败血症等,暂时不可以使用免疫治疗,必须待感染控制后再评估。

    4. 活动性肝病或 HIV 患者

    慢性肝炎活动期及艾滋病患者不考虑使用免疫治疗,因使用后可能会使原有病情加重。但有病毒性肝炎病史的患者是免疫治疗的潜在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的肝癌患者,也可以安全使用免疫治疗,且疗效与未感染者相当。

    5.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妊娠母体对胎儿是天然免疫耐受的胎盘表达的 PD-L1 万参与其中,因此,妊娠期妇女如果接受免疫治疗,有可能会打破免疫耐受,导致流产、死胎和新生儿死亡的风险增加。

    6. 使用过免疫治疗出现过 4 度以上不良反应者

    如果既往使用免疫治疗出现过 4 度以上不良反应,则需要永久停药,不再使用,否则弊大于利。

  • 点击查看
    å

    急性腹膜炎是常见的一个急腹症,病理基础是腹膜的壁层或者是脏层,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刺激或者损害,而发生了急性的炎性的改变反应。

    各种原因包括细菌的感染、化学的刺激或者是物理性的损伤而引起,大多数都为继发性的腹膜炎,源于腹腔内的器官感染,如肠坏死、肠穿孔或者外伤等。

    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三联征,腹痛、压痛、肌紧张,以及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体温增高,查血会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严重的可以导致感染性休克,所以急性腹膜炎也是非常严重的,一定要在发生的时候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及时用药。

  • 高血压伴糖尿病需进行多种心血管因素的综合干预

    201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应根据心血管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措施。应关注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2017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多重危险因素综合控制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和死亡发生的风险。本指南更加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多种心血管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

    • 生活方式管理
    • 血糖管理
    • 血压管理
    • 血脂管理
    • 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与干预
    • 抗血小板治疗

     

  • 许多男娃的家长可能经常会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娃娃阴囊突然间的肿大,通常在玩耍、洗澡、哭闹等情况下常见,平卧休息后又神秘的消失了。通常在临床中这种情况又称作儿童鞘膜积液,而值得警惕的是,在儿童保健检查时可能比较隐匿,不易被发现,因此容易被延误诊断及治疗。

     

    鞘膜积液是儿科的常见病,据统计在男婴中发病率最高可达到 4.7%,大多数患儿可在 2 岁内自行消退。但也有很多患儿家长未重视出现病情加重,例如睾丸血供受压迫导致发育迟缓、继发腹股沟疝等。

     

    目前我们推荐对于 2 岁以内的鞘膜积液,患儿家长可以进行彩超的定期监测,了解睾丸的积液有无加重及减轻,睾丸的体积有无受影响,若症状未缓解亦可行手术治疗。对于 2 岁以上的患儿,我们推荐尽早实施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技术日益成熟,具有并发症少、切口小(<5mm)、手术时间短(15 分钟左右)、可同时探查对侧的优势。

     

    希望更多的家长朋友们能够对此加以重视,如果发现及时前往泌尿外科就诊治疗。

  • 我在家里不舒服,于是决定在网上找医生咨询。服务刚刚开始,医生就提醒了一些事项,包括查看病例和开具处方时需要确认监护人和专业医师的陪同,还有一些特殊管理药品不能在互联网医院开具处方。医生接诊后告诉我本次问诊可以持续两天,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得到专业的建议。我立即向医生提出了开具处方或用药建议的请求,并提到了我需要的药品。医生友善地回复说可以,但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开出注射液的处方。我很失望地问道为什么其他人可以购买,医生耐心地建议我可以和药房客服沟通看看是否有其他途径开具处方。最后医生提示我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果满意可以发起复诊,需要诊疗还是要前往医院就诊。

    整个问诊过程结束后,我感到有些遗憾,但也对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表示感谢。虽然无法最终得到处方,但我明白这是医生对法规的遵守,也是为了我的健康着想。我会继续关注自己的病情,并考虑其他就医方式。

  • 我最近发现自己乳房有些异常,心里有些担心,于是我决定在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一开始,我咨询了一位医生关于乳腺的问题。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我的症状,细致地解释了检查结果,并建议我做乳腺超声来进一步确认情况。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细心的态度让我感到非常安心。最终,医生建议我继续观察,定期复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的回复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和建议。我对这次线上问诊非常满意,感谢医生的耐心和专业。

  • 我是一名肺癌患者,前段时间在网上预约了一位肿瘤内科的医生进行线上问诊。我非常担心自己服用的靶向药物是否已经耐药了,于是向医生咨询了相关的免疫检查单。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询问了疾病确诊时间、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目前的症状。我感到医生非常耐心,给予了我很多安慰和建议。

    医生还告诉我,根据化验结果,我的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波动,暂时不考虑复发。对于我担心的耐药问题,医生也进行了解释和安抚。最后,医生还约定了明天一起查看CT检查结果,让我感到非常放心和安心。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他不仅给予了我专业的医疗建议,还给予了我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我对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今后还会继续选择线上问诊。

  • 最近,我妈妈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咨询了关于宫颈癌手术后化疗的情况。医生陈业在问诊中非常耐心地询问了妈妈的病情,详细了解了手术和化疗的情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在问诊中,医生陈业不仅熟练掌握医疗行业的知识,还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他耐心地解答了妈妈关于血常规指标高的疑惑,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让妈妈感到非常安心。

    除此之外,医生陈业还提醒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饮食、作息等方面,让妈妈感受到了医生的贴心关怀。

    最后,医生陈业还特别强调了对妈妈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妈妈,并为妈妈的健康保驾护航。

  • 尊敬的患者,您好!

    在医生助理的协助下,您的问诊已经开始进行,接诊医生会在24小时内给您答复。请耐心等候,不要催促。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助理张晓医生会协助收集您的病史,以便接诊医生更快地了解您的病情,方便医生更快地给您诊疗建议。

    在咨询肺癌中晚期治疗方案时,医生耐心地解答了患者的疑问,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进一步的病理检查和基因检测。医生还提醒患者,不同类型的肺癌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检查结果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在咨询治疗费用时,医生也详细解释了病理检测和基因检测的价格,让患者对治疗费用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展现出耐心细致的品质,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并在等待检查结果出来后再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期待患者的早日康复。

    服务已结束,祝您健康!

  • 我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打开了手机,前往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一位***医生接诊了我,他给了我很多耐心的解答和建议。

    在问诊中,我向医生咨询了我的病理结果。医生耐心地听取了我的描述,并且给予了专业的回答。他对我的病情进行了客观的评估,给予了我很多建议和支持。

    我很担心我的病情,但是医生给予了我很多安慰和鼓励。他告诉我要多与主治大夫沟通,多了解病理报告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在结束问诊时,医生再次强调了他的建议,并且提醒我如果需要诊疗,应前往医院就诊。

  • 我最近看到一篇关于线上问诊的文章,讲述了一个患有肺癌晚期的患者在互联网医院上进行咨询的故事。

    文章中的医生是一位非常专业的肿瘤内科专家,他在明确了患者的病情后,给出了详细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非常担心,但是医生通过耐心的沟通和专业的解释,让患者放心了许多。

    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明白了肺癌晚期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得到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整个过程中,医生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细心的品质,关注着患者的每一个细节,并给予了充分的关怀和支持。

    这篇文章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不仅仅是医术高超,更是具有人文关怀的专业人员。

  • 我在周一下午来到了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同时对我的主诉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并给予了专业的治疗建议。

    医生告诉我,根据我的病情,需要使用泰瑞沙进行治疗,并详细询问了我的用药前情况,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在此过程中,医生展现了丰富的医疗知识和对患者的关心。

    经过医生的诊疗,我收到了医生开具的处方,并且通过互联网医院便捷地预约了药品。医生还提醒我在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咨询或就诊,体现了对患者的关怀和负责。

    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致的服务让我感到非常满意。

  • 我最近做了一次PETCT检查,结果出来了,我很着急想知道具体情况。于是我选择了在线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找到了一位肿瘤内科的医生。

    医生非常耐心地和我沟通,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和病史,然后建议我对病例进行完整的查看后再进行诊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我找到了之前的病例和检查报告。

    医生看完后告诉我,需要进一步评价才能给出准确的诊断结果。医生提醒我,6岁以下儿童开具处方时需要确认有监护人和专业医师陪伴,还告知了互联网医院不得开具特殊管理药品的处方。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逐步和医生讨论了检查结果,医生告诉我结节可能是转移灶,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原发还是转移,需要进行病理检测和基因检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在和医生的交流中,我不断提出问题,医生都能够给予耐心的解答,并且给出了详细的治疗建议。我对此次在线问诊非常满意,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沟通让我感到很安心。

    最后,我向医生询问了关于CTDNA送检的事宜,并得到了详细的回复。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我对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印象非常好。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的病情会有所好转。

  • 今天我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了在线问诊,医生非常专业和耐心。医生在完整查看我的病例后,提醒了我相关事项,让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医生告诉我乳腺癌已经晚期,并建议尽早进行穿刺,明确病理类型,然后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虽然医生坦诚告诉我疾病已经无法治愈,只能延长生存时间,但他依然非常耐心地回答了我的问题,让我对疾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医生在提到不同的治疗方案时也非常细致地解释了每种治疗的预期效果和持续时间,让我对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医生的回答让我感到沮丧,但我依然非常感激医生的专业建议和耐心倾听。在问诊结束后,医生也再次提醒我,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通过这次问诊,我深深感受到医生对患者的关怀和专业,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