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存在严重的驾驶相关功能损害,且可能主要与疾病本身(如残留症状)而非药物副作用有关。就驾驶功能而言,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可能优于一代药物,单药治疗可能优于多药治疗,但结论并不确切。
相比于治疗前,抗抑郁药治疗 2-4 周可明确改善患者的驾驶表现,且新型抗抑郁药优于三环类抗抑郁药。即便是有镇静效应的抗抑郁药,也有证据显示其对驾驶表现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就双相障碍患者而言,拉莫三嗪在驾驶能力方面的表现优于锂盐。
用于抗焦虑时,地西泮治疗最初 3 周内可显著损害驾驶能力,而低剂量美达西泮不损害驾驶能力。助眠药中,氟硝西泮、氟西泮、氯甲西泮(剂量依赖性)、佐匹克隆在治疗早期显著损害驾驶能力,而替马西泮及唑吡坦似乎不损害失眠患者的驾驶能力。另有证据显示,长期用药者的驾驶能力损害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但这种耐受现象可能并不完全。
除了提示「本药可能损害驾驶功能」之外,患教资料及药物分类系统等也应补充长期使用精神药物对患者驾驶功能积极的一面,并给出相关建议。临床应尽可能减少治疗方案中的精神药物种类,留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个体化用药,以及尽可能在夜间给药。
图片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从理论角度出发,精神药物可能对服药者的驾驶能力造成双重影响:
一方面,精神药物的一系列副作用,尤其是急性期治疗中常见的镇静副作用,可能显著损害患者的精神运动能力及驾驶表现,甚至酿成道路安全事故;
另一方面,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障碍的核心特征之一,如注意力难以集中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规范的精神药物治疗,尤其是长期治疗,有望显著减轻与疾病相关的精神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进而改善驾驶功能。
研究简介
为全面评估一系列常用精神药物(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苯二氮䓬类药物及 Z 药)对驾驶能力的影响,来自德国的一组研究者对 197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之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本项系统综述近日发表于 Int I J Neuropsychopharmacol.。
本项系统综述共纳入了 40 项研究,其中超过 60%为横断面及开放标签研究;包括 1,533 名患者,其中女性 38%,中位年龄 45 岁。「驾驶能力」的主要终点指标包括实际道路驾驶表现,难度至少为中等的模拟驾驶表现(如,驾驶模拟器),以及用于监管层面评估是否适合驾驶的精神运动及视觉感知功能表现。以下简要介绍研究发现:
表 1 证据汇总:精神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Brunnauer A, et al. 2021)
图片
抗精神病药
首先,相当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尽管在长期治疗后病情已显著改善,但仍然无法达到健康对照的精神运动能力及模拟驾驶水平。例如,平均有 31%(27%-42.5%)的住院患者在稳定的药物治疗之下,临近出院时仍存在驾驶相关精神运动功能的严重损害,其中大部分患者已治疗至少 6 周。
另一方面,年轻、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也有大约 32%存在上述严重损害。作者由此认为,在稳定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情况下,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的驾驶功能损害可能主要源自疾病本身,而非精神药物副作用所致。
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联用了锂盐、丙戊酸盐、助眠药、抗抑郁药等。此时,存在驾驶相关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比例更高,达到 32%-54%。然而,考虑到多药联用更常见于那些难治性程度更高的患者,因此选择偏倚的因素也应加以考虑;换言之,这一比例之所以更高,可能还是与原发疾病更严重有关。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精神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是否优于一代药物,目前尚存争议。本项系统综述纳入的一些研究显示,相比于氟哌啶醇等一代药物,某些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氨磺必利、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与更佳的驾驶表现相关。多药联用时,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优势也比较明显。然而,由于研究异质性较高等原因,目前尚不能得出「二代药物更优」的结论。
总体而言,与健康对照相比,平均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存在严重的驾驶相关功能损害,且可能主要与疾病本身(如残留症状)而非药物副作用有关。就驾驶功能而言,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可能优于一代药物,单药治疗可能优于多药治疗,但结论并不确切。并且,药物副作用与疾病本身造成的损害很难厘清。
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
长期接受抗抑郁药或心境稳定剂治疗的情况下,大约 16%的抑郁症患者及 17%的心境正常的双相障碍患者存在严重的驾驶相关功能损害。新型抗抑郁药,尤其是 SSRI,在驾驶技能方面的表现总体优于三环类抗抑郁药。
证据显示,特定的抗抑郁药+苯二氮䓬组合,如某种抗抑郁药与经由该药抑制的 P450 同工酶代谢的苯二氮䓬联用时,可在较长时间内损害驾驶表现。抗抑郁药与锂盐、卡马西平、抗精神病药、助眠药联用时,存在严重驾驶相关功能损害的患者比例(18%-20%)与单用抗抑郁药时相仿。
低剂量阿米替林急性给药对失眠患者的道路驾驶表现有不利影响,但亚慢性(2 周)给药则无此效应。急性期治疗中,曲唑酮不损害患者的模拟驾驶表现。亚慢性或慢性使用阿戈美拉汀、米氮平、瑞波西汀、文拉法辛治疗时,患者的精神运动功能及模拟驾驶表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至于患者能否在模拟或实际道路驾驶中达到健康对照的水平,现有结果并不一致——一些研究显示患者的表现总体劣于健康对照,另一些研究则显示无显著差异。
关于 SSRI 单药治疗是否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驾驶能力,目前尚无相关患者数据。
单相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患者长期稳定使用锂盐治疗时,模拟驾驶表现显著不及匹配健康对照。使用拉莫三嗪治疗时,患者的驾驶表现似乎优于锂盐。
总体而言,相比于治疗前,抗抑郁药治疗 2-4 周可明确改善患者的驾驶表现,其中新型抗抑郁药优于三环类抗抑郁药。就双相障碍患者的驾驶能力而言,拉莫三嗪的表现优于锂盐。尽管至少有一部分患者的精神运动功能仍无法达到健康对照的水平,但患者与健康对照的实际驾驶表现差异相对不明显,甚至可能没有差异,提示真实世界中可能存在某种「代偿效应」。即便是有镇静效应的抗抑郁药,也有证据显示其对驾驶表现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苯二氮䓬及 Z 药
用于抗焦虑时,老年人长期(>6 个月)使用苯二氮䓬时的驾驶表现与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无显著差异。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亚慢性或慢性给予低剂量美达西泮不损害焦虑患者的实际道路驾驶表现。然而,地西泮治疗的最初 3 周内,患者的道路驾驶表现受损。
助眠药对驾驶能力的影响吸引了较多的研究兴趣,大部分此类研究评估的是失眠患者单次用药或用药 7 天后的驾驶表现。用于睡眠障碍患者时,替马西泮和唑吡坦对于驾驶功能似乎无短期不良效应,而佐匹克隆、氟西泮、氯甲西泮急性给药可导致显著的驾驶功能损害,其中氯甲西泮的这一效应呈剂量依赖性。氟硝西泮单次睡前给药似乎不影响次日晨间的驾驶表现,但连续使用 7 天后似乎并非如此。
助眠药的使用频率对老年患者的驾驶表现似乎无明显影响,而长期(>3 年)用药者似乎没有明显的驾驶功能受损,这也与既往研究显示的耐受现象相吻合。然而也有证据显示,这种与驾驶技能相关的耐受现象只是部分性的。
总体而言,地西泮治疗最初 3 周内可显著损害驾驶能力,而低剂量美达西泮不损害驾驶能力。助眠药中,氟硝西泮、氟西泮、氯甲西泮(剂量依赖性)、佐匹克隆在治疗早期显著损害驾驶能力,而替马西泮及唑吡坦似乎不损害失眠患者的驾驶能力。另有证据显示,长期用药者的驾驶能力损害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但这种耐受现象可能并不完全。
结论
基于现有证据,出于医疗目的长期用药时,精神药物可以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驾驶表现,至少可以让其稳定而不再明显下降。驾驶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精神障碍患者以自驾的方式就诊;为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为医务人员提供指导,除了提示「本药可能损害驾驶功能」之外,患教资料及药物分类系统等也应补充长期使用精神药物对患者驾驶功能积极的一面,并给出相关建议。
就临床而言,医生需要了解某些药物可能对患者的驾驶功能造成损害,至少是在短期内,并尽可能降低此类效应。例如,应尽可能减少治疗方案中的精神药物种类,留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个体化用药,以及尽可能在夜间给药(如具有镇静效应的抗抑郁药)。开展有关驾驶的患者宣教同样非常重要,旨在让患者对药物的潜在效应心里有数,并开展自我监测。
青少年精神病的发病率较成人低,然而一旦患病,预后的差别会对患者的一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临床上,针对青少年精神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但一些证据表明,认知矫正治疗(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 CRT)、精神健康教育、家庭治疗和团体治疗可能也对青少年精神病有所帮助。
目前这些治疗被用于缓解残余症状、解决家庭冲突、减轻情感症状与病耻感、增进认知功能、帮助融入集体等。
为了证明这些疗法在临床上的作用,来自印度的 Rhea Daruvala 等人对 Cochrane 数据库内 7 个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试验中共 319 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于近日发表在 Schizophrenia Bulletin 杂志。
这些数据均符合随机性,患者根据所接受的治疗分为几组:仅使用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 + CRT 组,药物治疗 + 精神健康教育组,药物治疗 + 家庭治疗组,药物治疗 + 团体治疗组。研究者们将后面几组的治疗结果与药物治疗组进行对比,计算了组间差异,并使用了随机影响模型进行分析,同时计算了偏倚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药物治疗 + CRT 组相比纯药物治疗组在短期记忆方面有所提高(相对风险,0.58;95%CI,0.37-0.89; 纳入人数,31; 证据确定性,很低)。药物治疗 + 精神健康教育组与纯药物治疗组相比,使用儿童全球评估量表(CGAS)来评估预后的研究组相比纯药物治疗组有显著较高的评分(平均差异,5.10; 95% CI,1.35-8,85; 纳入人数,56; 证据确定性,很低)。
其余组的对比均未发现任何显著结果。
研究者认为,其中一些心理治疗或许对青少年患者有所帮助,但证据确定性非常低,而更多类型的心理治疗在实验中相比纯药物治疗没有显著优势。此外,该研究的数据量非常小,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倚。
因此,研究者呼吁科学界加大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关注力度,进行更多高质量且数据量较大的研究来阐明各种心理治疗的具体作用与机制。
前
在精神科,经常被患者和家属问到一句话——这药是不有依赖性,吃上就停不了了?虽然我苦口婆心地解释一番,但是有的家属仍然选择暂时不吃药,理由就是怕副作用大,有依赖性。
那么,精神药物真的有依赖性吗?药难「戒」吗?
其实这些都是对精神药物的「误解」和概念的混淆。
精神类药物中的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药物和某些精神兴奋剂具有成瘾性,而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等绝大多数药物都不具有依赖性或成瘾性。有的患者在停药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并非「戒断症状」,而是——撤药反应。
敲黑板,画重点,精神类药物的撤药反应,了解一下。
1. 依赖综合征: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对某种物质的强烈渴求。依赖可分为:
心理依赖: 为了获得成瘾物质产生的欣快感觉或避免断药后的痛苦,从而表现为对物质的强烈的渴求、冲动性使用;
躯体依赖: 成瘾物质作用于人体,使躯体产生适应性改变,并产生耐受性,一旦停止使用该成瘾物质就会出现戒断综合征。
2. 戒断综合征: 因停用或减少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综合征,由此引起精神症状、躯体症状、或社会功能受损。
3. 撤药反应: 由于长期连续使用某种药物,机体对该药物的存在产生适应,一旦骤然停药或者减量过快,机体未能重新适应此种变化,会发生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相应症状的反跳。
「戒断综合征」与撤药反应的区别
精神药物常见的撤药反应
有学者认为抗精神病药的撤药反应是多巴胺 D2 受体、胆碱能受体、5-HT2A 受体和组胺 H1 受体的超敏综合征。抗抑郁药撤药反应的出现可能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中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GABA、胆碱能类递质系统的影响有关。
如何减少和避免撤药反应的发生
1. 缓慢撤药,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撤药反应多见于治疗突然中断时,一般缓慢减量过程中很少发生。
2. 根据所用药物的特点和患者的特质酌情减量。例如长期用药者可在数月内逐渐减停。同时联用多种精神类药物时不宜同时停药。
3. 对于代谢产物无活性的药物、撤药反应可能会比较大的药物,可以酌情考虑换用另一种撤药反应小的药物,再逐渐减量或停药。由于长效药半衰期长,中断后浓度逐渐衰减,相当于口服药的逐渐撤药,因此,必要时还可换用半衰期长的药物。
4. 一旦出现撤药反应,轻者可以精神安慰,给予放松训练。重者可给予抗胆碱能等药物治疗,如出现严重反应需恢复使用原有药物,然后进一步放慢撤药速度。
长期以来,精神障碍患者何时才能停药一直在困扰着患者和家属,甚至每次就诊时都会询问句“大夫,我啥时候才能停药呢?”
然而,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应持续多长时间,长期以来争议很大。针对首发精神病患者的纵向研究显示,30%的患者能够在不用药的情况下长期保持病情稳定;然而在停药研究中,无药状态下长期维持缓解状态的患者屈指可数。
如何理解「维持治疗1-2年」
过去有种说法是药物需要维持1-2年时间。这种说法的提出是因为过去的老药(特别是
一代抗精神病药)副作用大,因此尽可能缩短患者的用药时长非常重要。如果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转归很好,那么尽早停药可能对患者利大于弊。然而,很多患者即便症状完全缓解,停用抗精神病药一段时间后也会复发。从而导致人们对于停药的态度趋于保守。这一态度也被整合进了第代临床指南;这些指南一般建议,首发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应持续1-2年
对于ー些医生及其患者而言,「维持治疗应持续1-2年」的建议被解读为「只要时间熬到了,就可以停药」。其实,另一种更好的解读方式是,通过这1~-2年的观察期,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诊断及其康复程度,进而给出一个延迟但更可靠的建议。
停药的六条核心建议
精神病首次发作后,维持治疗至少应持续至「对本次发作的诊断有足够的把握」。
对于精神障碍诊断而言,目前并没有客观的指标作为依据,而且症状随着时间也会变化波动,所以精神障碍的诊断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旦诊断有了把握,针对维持治疗的建议则应个体化,充分考虑药物维持治疗利与弊。对于那些持续存在症状或失能的患者,这一过程可能持续很多年。对于那些从情感性精神病或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中完全康复且得以维持缓解状态的患者而言,这一过程则相对较短。
只要目前的诊断是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就应持续进行。
这意味着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应长期使
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英国精神药理学会(BAP)
循证学指南持类似观点:「精神分裂症诊断明确
的患者需持续使用推荐剂量范围內的抗精神病药治疗。」
三、对于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而言,抗精神病药佳持治疗也应长期进行。
除抗精神病药之外,一些分裂情感性障碍患
者可能需要联用心境稳定剂或抗抑郁药。
四、疗效好或许意味着停药后更易复发,停药须尤其慎重。
些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诊断明确,目前症状完全消失。这些患者往往急于停用抗精神病药,而不顾药物维持治疗的建议。但有研究者发现,抗精神病药疗效更好的患者在停药后更容易出现症状的恶化。
五、首次发作时存在高危行为的患者不建议停
药。
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首次发作时存在高危
行为,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了很高的风险。针对这些患者,应强烈建议其不要停药。具体而言,这些高危行为包括暴力行为,尝试或计划使用致死性很高的手段自杀,带病高危驾驶,以及参与其他危险或犯罪性质的行为等
六、停药应循序渐进,精神科复诊至少三年,做好复发预案。
即便已经充分了解停药的澘在风险,仍有很多患者选择尝试停药。这一过程应循序漸进,停药后应在精神科保持复诊至少3年。患者家人应参与讨论,了解潜在的风险;患者家人及患者本人均应明确了解复发的征象,并为症状重新出现做好准备。
有好多的人将精神类疾病比喻为“心灵的感冒”,我们在看待疾病的态度上可以这样理解。但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精神类的疾病大多与“糖尿病”“高血压病”ー样,要我们长期服用药物维持治疗,所以目前阶段很难达到老百姓心目中的“彻底除根”。
年轻男士亟待身心减压 破除“障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发现,性功能障碍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的男性约占60%。医生指出,对于男性而言,性功能障碍也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需要做慢病管理。例如,患者王先生因生活压力大导致性功能障碍,经情绪、心理治疗后才得改善。同时,研究还表明性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息息相关。年轻、轻症男性可通过及时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好转。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何池忠表示,很多人以为卒中(中风)是“老年病”,其实青年人患卒中并不少见。何池忠援引世界流行病学数据指出: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生当中会患卒中;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一生当中会患上卒中,比例达4成。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致残。卒中的可怕之处在于发病急,进展迅速,直击脑循环,患者会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者导致死亡。因此卒中被称为威胁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医生建议,可通过体育运动的力量来预防和战胜卒中。很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本身就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还能帮助控制体重、血压、血糖等卒中重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发生卒中后,体育运动、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睡眠和社交能力。
缺觉带来困倦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危害是会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疾病等的发病风险。英国萨里大学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人体就会有711种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其中涉及到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功能。
近日,气温明显下降,然而街头却出现了混乱穿搭的的景象。在街道上,一部分人早已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以抵御寒冷的侵袭。他们行色匆匆,羽绒服的帽子也紧紧戴着。但与此同时,有一部分人出于对自己心仪穿搭风格的执着追求,即便气温已然下降,却依旧身着单薄的衣物,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颇为格格不入。专家提醒:“虽然每个人对温度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但在降温天气下,还是要注意适当增添衣物,以防受寒感冒。”网友:降温会惩罚每个不穿羽绒服的人
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发文称,一名刚生育完3个多月的28岁女子,经人介绍到成都做代孕,被安排去贵阳移植后,体检查出血值没翻倍,代孕机构便放弃并让其回家,但该女子回家后发现自己已怀孕。女子借钱买票来到成都与代孕机构沟通,却遭对方拉黑。目前该女子正寻求援助。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卫健局回应网传哺乳期妈妈代孕:针对网络反映哺乳期妈妈代孕情况,该局高度重视,立即会同有关单位对相关医疗机构开展调查。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今天是京东健康心理×大儒心理《咨询师解惑》的第四期。留言来自一位苦恼的母亲,她的孩子目前正休学在家。
读者留言:
我家孩子今年13岁了,初一之前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很乖很懂事。可从今年7月份开始,他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脾气变得暴躁、易怒,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发脾气,让我措手不及。虽然我承认自己之前对他的控制欲会比较强,什么事情都帮他安排好了,但仍旧没想到他会变成现在这样。
说说儿子的现在的状态吧:首先就是沉迷电脑。主要就是看B站视频和玩“我的世界”游戏。除此之外,他还不肯上学,厌学特别严重。从11月份开始,先是不写作业了,在家里也不学习,现在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学校了。上周在家,我每天问他去不去上学,他都说去,到了早上又不肯去,本周更是直接就说不去了。他还变得很不讲卫生。经常不刷牙,也不洗澡(一二周洗一次),矫正牙齿的牙套也不肯戴了,角膜塑形镜也停了一个多月了。
咨询师解惑:@心理咨询师陈美
看完这位妈妈的留言,我捕捉到了很多关键信息,其中有一个很直观且重要的信息就是:“13岁”和“初一”。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时期刚好处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比较特殊的阶段:一是青春期,一是小升初的过渡期。
脾气突然暴躁,情绪化严重,沉迷网络、电子产品,厌学严重,不讲卫生、拖延邋遢,自我否定严重......这些问题在这一阶段的孩子中非常普遍,并且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更严重的,有一些孩子会出现抑郁、“躺平摆烂”、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甚至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和行为。这些都是我们家长非常担忧的情况,我相信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但很多家长对此却束手无策,即使付出了一些努力,往往也适得其反。
我真的很心疼各位家长朋友们,也很能理解大家的焦虑。作为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管的多了,怕给孩子带来压力;管的少了,又怕耽误孩子;管的轻了,觉得不管用;管的重了,还怕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如何适度合理管教,这个“平衡”和“度”很难把握,为此我们常常会很着急。
我也明白,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摸着石头过河”,在努力尝试和不断探索着,这个过程中也投入了不少的心血和物力财力。况且我们本身还承受着很多其他压力,包括家庭、工作的压力,以及关系中的困扰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和处理。所以,当结果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或是问题层出不穷时,难免感觉心力交瘁、疲惫不堪。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究竟可以做点什么呢?
接下来,我将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希望不止为这位妈妈,也能给所有正在为此操心的父母提供一些帮助。
01|最爱不过我懂你: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和特点
青春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孩子和家长都备受煎熬:孩子觉得家长不理解他,家长则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着很多的变化。身高的增长、大脑的发育、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快速发展,都会让他觉得:“我是一个大人了,我已经有了与你对抗的力量和底气。”他想在决定上有更多话语权。家长如果不了解这些,就会认为孩子不懂事,便想通过控制、批评、指责等方式去管教,结果孩子可能会更加逆反,矛盾就激化了。再加上他们这个阶段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得他们无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亲子关系就很容易产生破裂。
最爱不过我懂你。只有先了解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才更能深刻清楚孩子需要什么,把握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实现“精准投喂”;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支持,从而收获真正的心理营养和内在力量。
所以面对孩子情绪化、网络成瘾、厌学等问题,家长最根本的处理方法是:要先认识了解、懂得理解,学会共情,与孩子建立情感链接,才能更好地激发他自己主动学习、主动投入的内在动力。
02|学会适应:正确把握过渡期
很多孩子在小升初的过渡期,都会表现出学业的不适应。因为学科一下增多,难度加大,与小学阶段的节奏和付出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孩子一时无法适应就会“跟不上”,这样落下的学习内容会累积更多,他会越来越听不懂,越来越跟不上,最后就会出现烦躁、畏难的情绪,从而产生厌学的行为。而如果他在这个期间曾表现出一些努力和调整,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时,也可能会陷入习得性无助,开始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所以家长朋友们,在孩子小升初和初升高的过渡期,我们要首先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找到突破口,打破因为适应问题导致孩子厌学的恶性循环,激发他们的学习成就感,顺利度过过渡期。
具体来讲,可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利用教师和优秀伙伴的资源或寻找替代榜样等;还可以通过言语激励,分解困难的目标、孩子有进步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的策略。
03|给孩子自主权:放下控制,抓大放小
我在与青少年的咨询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真的很讨厌我的家长什么都管我,每天死盯着我,干点什么都管,烦死了。”
我曾经接待过一名来访者,是高中生,因抑郁休学在家,可父母在家还是会极度地控制;一遇到诸如早上起来没有及时拉开窗帘、屋子垃圾没有及时倒、书包放在床上没有放在椅子上这样的小错误,就一直向孩子说教,搞得孩子很崩溃。
还有一位来访者,是一名住校生,周五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想躺在自己床上休息会儿,妈妈就会不停地唠叨,觉得孩子应该与她汇报下这一周的情况。这让孩子觉得非常压抑,感觉一点自己的空间都没有,想给自己一点喘息的时间都不行,逼得孩子想要自己出去租房。
管得太多,就是在逼着他叛逆。
大的事儿我们要管,比如原则性的、触碰法律的、涉及安全的这些大事我们都要管;但是生活上的那些小事,我们能不管就不管。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一个极度控制的妈妈,最后孩子抑郁到想要跳河,妈妈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所以,我希望家长朋友们可以从现在就开始觉察并思考,给到孩子一些自主权和空间,尊重孩子,认可孩子。
04|善用资源:寻找专业支持、科学评估
当然,如果你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而孩子的问题没有好转,甚至更为严重了,请一定要学会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帮助的资源,寻找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尽早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后,一定是越早解决越好。
您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给孩子做一个全面的评估,以排除心理疾病的可能。比如,有些抑郁症患者就会表现出不讲卫生、不肯上学、不愿意行动等情况,而青春期的抑郁表现往往更为情绪化,这些都是传达给我们的、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及时干预的信号。
写在最后
如果你家孩子也突然“性格大变”,这让你手足无措,可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可以备注“不要精选”)。
我们会定期选取一些留言,邀请大儒心理的入驻咨询师来解答。同时,我们一定会保护你的隐私,隐藏你的个人信息,请放心。希望你在感到迷茫和无措时,能在这里被拥抱和支持。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