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罹患食管癌的患者越来越多,那么如何预防食管癌的发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 检测粮食和饮水中的亚硝胺和微量元素含量:对食管癌高发地区要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 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剩饭剩菜以及腌制食品:这些食物中含有导致癌症的真菌霉素和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它们可能相互协同致癌。
- 减少吸烟和饮酒、粗糙及过烫饮食、咀嚼槟榔及烟丝:这些习惯会刺激食管粘膜上皮增生,是癌前病变。
-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降低食管癌的发生概率。
- 积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迟缓症和食管憩室。
- 定期体检:对家族中有食管癌的人来说,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食管癌,以便早期治疗。
食道癌源于食管黏膜鳞状上皮,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2018 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约 57.2 万,死亡病例约 50.9 万,其中一半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分布在中国,85%的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这是因为食道癌的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咽喉炎。
食道癌可能是“烫”出来的?4 个饮食习惯是元凶
- 食道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癌症之一,诱发因素众多,与以下 4 个饮食习惯密不可分,其中罪魁祸首就是“烫”。
- 人体口腔黏膜耐受温度为 50℃~60℃,食道黏膜的耐受温度在 40℃左右,而我们感觉“烫”的食物一般在 50℃以上。有些人总是很心急地吃东西。爱吃温度高的食物,例如汤、水和茶类,这样极易对人的食道、口腔等部位的黏膜造成损伤,在反复修复的过程中,就可能产生恶变。
- 其次,常食用腌酸菜、霉变食物,吸烟喝酒这些不良嗜好都是食道癌的诱发因素。
- 腌制食物如腊肉、酸菜、咸菜及隔夜菜等亚硝酸盐含量较多,亚硝酸盐与蛋白质分解产物合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吸烟产生的致癌物质有七十多种,大大增加患癌风险。而长期过量饮酒,尤其是烈酒,会直接导致食道黏膜受损。
有的人为了省钱,总是吃泡面和腌制肉菜,平时也会吸烟喝酒。想要降低我国食道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特别重要。那么,哪些人群是食道癌的高危人群呢?
食道癌源于食管黏膜鳞状上皮,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2018 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约 57.2 万,死亡病例约 50.9 万,其中一半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分布在中国。但我国约 85%的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这是因为食道癌的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咽喉炎。
食管癌的发生是个复杂过程,与长期不良生活质量及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 长期有消化系统不良症状
- 慢性食管炎病人
- 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
- 饮食习惯不好
- 长期抽烟喝酒的人群
- 钡餐检查。这个检查对于早期食道癌没有意义,到了中晚期才能看出来。
- CT 检查。食道癌 CT 检查不太敏感,食道管壁增厚到一定程度才能显现,或者有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时候才能发现。
- 纤维胃镜(纤维食道镜)。纤维食道镜是早期发现食道癌最有效的手段,一般 3 年左右做 1 次。
病、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与其慢性炎症有关。
(三)营养因素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 A、维生素 B2 和维生素 C 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四)遗传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 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
(五)癌基因在环境与遗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Rb、p53 等抑癌基因失活及原癌基因 H-ras、c-myc 和 hsl-1 等激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病、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与其慢性炎症有关。
(三)营养因素
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 A、维生素 B2 和维生素 C 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四)遗传因素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 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
(五)癌基因
在环境与遗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Rb、p53 等抑癌基因失活及原癌基因 H-ras、c-myc 和 hsl-1 等激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与其慢性炎症有关。
营养因素
- 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 A、维生素 B2 和维生素 C 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遗传因素
-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
- 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 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
- 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
癌基因
在环境与遗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Rb、p53 等抑癌基因失活及原癌基因 H-ras、c-myc 和 hsl-1 等激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病、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与其慢性炎症有关。
(三)营养因素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 A、维生素 B2 和维生素 C 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四)遗传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 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
(五)癌基因在环境与遗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Rb、p53 等抑癌基因失活及原癌基因 H-ras、c-myc 和 hsl-1 等激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病、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与其慢性炎症有关。
(三)营养因素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 A、维生素 B2 和维生素 C 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四)遗传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 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
(五)癌基因在环境与遗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Rb、p53 等抑癌基因失活及原癌基因 H-ras、c-myc 和 hsl-1 等激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食管癌的药物治疗必须是基于具体的分子病理类型和肿瘤所处的疾病发展阶段进行个体化的规范用药。不是“越新近、越高档、价格越贵”就越好,比如说大多数分子靶向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并不显著,食管癌现在目前的靶向药物也是非常少的。免疫治疗时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食管癌的研究也是有些进展,对于食管癌患者 PD-L1 分子检测表达阳性,可选择免疫治疗。
中国人都偏喜爱中医,食管癌相当一部分患者中有营养不良、消瘦、体质虚弱,中医中药在改善体质增加营养方面有相当优势;在手术、放/化疗期间中药治疗有减毒、增效、增敏作用;在晚期多脏器转移患者中,由于放疗无法应用,化疗疗效又欠佳,且毒副反应患者又无法承受,此时中药能起到缓解病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中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是由于食管癌早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出现症状和临床确诊时往往已经是晚期食管癌,已经失去了手术疗效的机会,所以食管癌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手术方式:
- 微创手术(胸腔镜+腹腔镜)和
- 开放手术
因微创手术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同,而由于创伤减小,效果非常好,术后恢复快,逐渐成为主流。
手术路径:
常用方式为胸+腹径路(Ivor lewis 手术)、左胸径路及胸+腹+颈径路,根据病变范围和手术医生的经验而不同采用不同手术径路,总体目的是切除食管肿瘤和系统淋巴结清扫。
食管重建:
食管是消化道的起始段,食管切除后,目前尚无人工替代物品,只能用其他器官代替。最常用的是胃,切除食管后将胃拉入胸腔或颈部,与残留的正常食管组织做吻合,重建消化道。如果过去有胃部手术或其他胃部疾病的患者,无法用胃替代食管,可选用空场或结肠替代食管,但是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将大大增加。
患者年龄:
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要接受食管癌的治疗。高龄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没有明显心肺和其他脏器功能疾病,没有明显肿瘤外侵或转移,完全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个人所做的食管癌手术最年长者 87 岁,术后随访长期 3 年以上没有复发。高龄不是绝对的手术禁忌!
术后辅助治疗:
对于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发现有外侵和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需要综合治疗,也就是手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以期控制肿瘤扩散,提高长期生存率。
术前辅助治疗:
也就是常说的新辅助放化疗。对于肿瘤大、有明显外侵和淋巴结转移患者,近年来采取手术前进行放化疗,使肿瘤和淋巴结缩小,以期彻底清除病灶没有残留。我们的病人中高达 30%的患者术前放化疗后达到肿瘤完全缓解,即切除病灶病理检查发现食管病灶和转移淋巴结组织里肿瘤基本坏死。这样情况下可以做到手术彻底清除,大大减少了术后复发的机会,从而提高长期疗效,在大医院已成主流。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