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食管癌3

食管癌3
发表人:郑秋立

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与其慢性炎症有关。

营养因素

  • 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 A、维生素 B2 和维生素 C 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遗传因素

  •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
  • 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 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
  • 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

癌基因

在环境与遗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Rb、p53 等抑癌基因失活及原癌基因 H-ras、c-myc 和 hsl-1 等激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食管胸上段恶性肿瘤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喜欢吃烫食、喝热茶、无辣不欢……中国人的食管早已不堪重负。

     

    俗话说,病从口入,对于消化道的食管来说尤其如此。食管内壁作为一层“娇嫩”的粘膜组织,吃得太快、太烫、太咸都会对其造成慢性损伤,甚至引发癌变。

     

    国际著名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发表的一项统计研究表明,全球有一半的食管癌病例发生在中国。

     

     

    为什么中国会成为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如何预防它的发生?《生命时报》结合相关研究并采访专家为你解答。

     

    受访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支持与治疗委员会秘书长 孙凌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尤长宣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护师 冯晔

     

    全球食管癌病例一半在中国

     

    《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期刊共发表了全球195个国家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和可归因风险因素等最新统计数据。(由于统计数据通常存在一定滞后性,研究数据源于2017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47.3万例,因食管癌死亡43.6万例。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5.9例/10万人,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5.5例/10万人。食管癌导致了978万的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因疾病造成过早死亡或残疾而损失的健康寿命年),年龄标准化DALYs为120/10万人。

     

    在国家层面,2017年,中国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都最多,分别达到23.5万和21.3万,DALYs达到446万,几乎占全球负担的半数。

     

    根据国家和地区分列的每10万人口食管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和死亡率(B)

     

    研究团队指出,尽管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降低,但食管癌仍然是全球癌症死亡和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加强预防,并在高危地区进行筛查。

     

    “吃”出来的食管癌 

     

    中国食管癌的高发与不良饮食习惯脱不了关系。

     

    热——爱吃烫食  

    食管黏膜正常耐受温度为40℃~50℃,如果超过65℃危害更大,可能造成损伤、溃烂等问题。

     

    虽然黏膜皮有自我修复功能,但长期反复刺激会让黏膜产生损伤,进而诱发癌症。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居民爱喝功夫茶、吃生滚粥,也是食管癌的高发群体。

     

     

    咸——高盐饮食 

    腌制会使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明显增高,尤其是当气温高于20℃时,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还会增加。亚硝酸盐含量越高,致癌性越大。

     

    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如粤东、闽南居民就很爱吃酱菜、鱼虾酱等腌制食物。此外,烧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等也含有很多亚硝酸盐。

     

    硬——主食偏硬 

    有些如华北、华中等以面食为主的地区,老百姓爱吃烧饼、煎饼、馓子等比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这些食物如果吃得过快或咀嚼不充分,也容易对食管黏膜造成伤害。

     

    辣——无辣不欢 

    经常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造成黏膜炎症,促使食管发生癌变。爱吃辣椒的川北也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地区。

     

    快——狼吞虎咽 

    吃饭太快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咀嚼,颗粒粗糙的饭菜容易损伤食管黏膜上皮,引发急性炎症。久而久之,很可能转为慢性炎症,增加食管癌风险。

     

     

    烈——抽烟饮酒 

    酒精中虽然没有致癌物质,但会刺激食管黏膜。特别是60℃以上的高浓度白酒,对食管黏膜的伤害更明显。

     

    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能随着唾液或食物,下咽到食管或吸收后,作用于食管引发癌变。

     

    如果出现如下症状要及时就诊,以便尽早发现早期食管癌:

     

    ◆ 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咽感,可自行消失,一段时间后会再出现;

    ◆ 咽喉部常有异物感,咽不下也吐不出的感觉;

    ◆ 胸部不适,如胸骨后胀闷或轻微疼痛,呈现间歇性或在疲劳后及快速进食时症状加重。

     

    需要注意的是,食管癌和慢性咽炎都可能引起吞咽哽咽感,我们要学会区分,避免因混淆临床表现而延误病情。由食管癌引起的进食困难是以食物从稠到稀进行性加重;而咽炎发作时,咽唾液都会有不适感。

     

    7招教你防住食管癌

     

    食管癌是一种典型的“病从口入”的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尤为重要。

     

    吃饭“慢”一点

    吃饭不能太急,20~30分钟吃完为宜;太热的汤、茶等不妨等凉一些再喝。

     

    每餐七分饱

    少食多餐、每餐只吃七八分饱有助控制腹压,预防或减轻胃酸“腐蚀”食管。

     

    七分饱应当是这样一个感觉: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增加果蔬摄入

    膳食中摄入维生素A、B2、C缺乏,缺铁性贫血、蛋白缺乏症或土壤内缺乏某些元素,如钼、铜、硼、锌、镁和铁等,都可能与食管癌有间接关系。

     

    而这些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新鲜的蔬果中,如胡萝卜、西红柿、绿叶菜、大蒜、洋葱等。

     

     

    远离熏烤制品

    少吃颜色鲜艳诱人的红肉熟食、腌制或辛辣食物。麻辣烫、火锅、烧烤等往往又烫又辣,建议日常尽量少吃。

     

    勿食发霉食物

    各种霉变食物会产生化学致癌物质,促进亚硝胺的合成,导致食管癌发生。

     

    当我们吃到苦臭的干果时,要吐掉并漱口。平时留意将食物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戒烟戒酒

    烟草燃烧后,大量的致癌物同样是食管癌明确的危险因素;而酒精与一些致癌物有协同促进的作用。及时戒烟戒酒对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是多种癌症,包括食管癌的危险因素。通常可通过体重指数(BMI)来评估,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根据中国的标准,BMI在18.5~23.9为正常体重,24.0~27.9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消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胃癌的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与90%远端胃癌的发病相关)、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不良饮食结构和烹饪方式等[1]

     

    有人问,胃癌多是“养”起来的,医生苦劝:胃不好的人,3个习惯尽早改掉!是什么?

     

     

    以下3个易导致胃癌的习惯尽早改掉:

     

    1)吸烟和喝酒

     

    胃癌的发生除了与饮食有关之外,与吸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烟雾中会含有二苯并咔唑、苯并芘等物质,而这些物质都是致癌物质,不仅是引发胃管的主要因素,也会引发食管癌;严格来说酒精并不是什么致癌物质,但是大量饮酒会对胃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感,对粘膜组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当一个人即吸烟又饮酒时,产生的危害更大。人们应禁烟禁酒,对于一些人群来说,戒烟戒酒较为困难,但是也一定要少吸烟、少饮酒,且尽量不同时进行。

     

    2)不良饮食习惯

     

    国内外胃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均表明,不良饮食习惯(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进食快、喜烫食等)为胃癌的危险因素。若饮食习惯不良,容易形成胃的负担过重,造成机械的胃粘膜损伤以及胃液的分泌紊乱,久之导致慢性胃病的发生。而慢性胃病,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使胃粘膜保护和屏障作用遭到破坏,增加致癌物致癌的风险。

     

    国内研究发现随着各种不良饮食嗜好的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逐渐增大。很多研究表明,新鲜果蔬、大蒜、绿茶、豆制品、牛奶等食物是与胃癌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是预防胃癌的理想食物,可以适当多吃。

     

    3)高盐饮食

     

    高盐饮食(包括腌制饮食,如如咸鱼咸肉、火腿、酸咸菜等)对胃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实验研究证实高浓度的盐可损伤胃粘膜,导致胃腔内壁细胞的萎缩和脱落,增加机体对致癌物的易感性。

     

    英国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食盐本身并不诱发肿瘤,而是由于人体长期摄入高盐可腐蚀损伤胃粘膜,导致慢性胃炎,高盐通过反复破坏胃粘膜屏障,促进亚硝酸胺吸收,并直接接触和作用于胃粘膜从而导致胃癌。

     

    另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高盐饮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二者相互作用大幅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细菌蛋白产生,这种细菌蛋白导致胃癌,如果仅仅高盐饮食而没有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产生的细菌蛋白就不会患胃癌,但是在高盐饮食 的情况下,会增加幽门螺杆菌产生细菌蛋白的量,从而导致胃癌。

     

     

    总之,胃癌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远离胃癌,一定要注意健康生活方式,比如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保护胃黏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就餐,不暴饮暴食,不进食过快,不吃过烫食物,进餐时要心情愉快;少吃或不吃腌菜、烟熏和油煎食物;不吸烟、少饮酒。

     

    参考文献

    [1]刘芹,刘宝瑞.2019ESMO转移性胃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泛亚洲人群适用[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9,5(02):97-101.

  • 孙燕院士,今年91岁高龄,大约从30岁便开始致力于肝癌地研究,一件事,一做就是一辈子,直到现在还在到处奔波。

     

    孙燕院士被称为"肿瘤圈内的常青树",在一次的记者访谈会中,有人问孙燕院士:"孙院士,您平时是怎么样预防癌症呢?"

     

     

    孙院士回答道:"饮食很重要,平时应该远离一些致癌的食物,不然很容易损伤肝脏。"

     
    提醒:3种食物致癌性太强,要少吃

     

    食物1:霉变食物

     

    霉变食物,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因为水果、蔬菜、五谷杂粮这些食物若是储存不当,很容易就会霉变,提醒大家:食物一旦霉变后,不要再食用。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就是食物霉变后所产生的。

     

    很多人抱着节约的心态,会选择吃一些轻微霉变的食物,将发霉的部分削掉,剩下的继续食用。

     

    其实这种方法也是错误的。

     

    因为那些看着没有问题的食物,其中其实也早已被黄曲霉毒素所侵占了。

     

    食物2:腌制食物

     

     

    腌制的泡菜、水果、肉类等,这些食物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不分年龄,甚至有人每顿饭都要吃这些食物。

     

    但是这些食物多吃却是毫无益处的。

     

    因为食物经过腌制后,其中会产生一些有害肝脏健康的物质,叫做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同样属于致癌物质,摄入后,容易损伤肝脏,增加肝脏癌变的几率。

     

    经过肝脏的代谢后,亚硝酸盐会成为亚硝酸铵,故而损伤到肝脏,劝你一定要少吃。

     

    食物3:油炸、煎制食物

     

    夏天的烧烤以及早上早起后的油条、晚餐的炸鸡等,这些食物的美味吸引了不少人。

     

    很多人都喜欢吃。

     

    但是,这些食物对肝脏却是有一定的害处的。

     

    因为油炸以及煎制的食物中,会存在一定的苯并芘,而此物质与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相同,都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偶尔食用或无大碍,但是长期食用,会给肝脏带来极大的伤害。 

     

     

    2种习惯,也容易损伤到肝脏,劝你改正

     

    习惯1:熬夜

     

    晚上,是肝脏的一个主要排毒时间。

     

    因为晚上的23:00~1:00之间,是肝脏的主要工作时间,若晚上经常熬夜,会导致肝脏的毒素不能正常的排出,在肝内越堆越多,增加肝脏癌变的几率。

     

    此外,熬夜时消耗的肝血也是比较多的,不利于人体的正常运行。

     

    建议减少熬夜,早睡早起。

     

    习惯2:抽烟、酗酒

     

     

    抽烟、喝酒,是很多男性都有的习惯。

     

    但是劝你趁早改掉,因为香烟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很多,比如:尼古丁、焦油等,这是主要的成分,这些有害物质经过燃烧后,会随着烟雾进入人体,不仅会加速血管的硬化,还会给肝脏增添解毒负担,增加肝脏癌变的几率。

     

    此外,乙醇,是酒的主要含量,经肝脏代谢后的产物是乙醛,此物质会损伤肝细胞,增加肝细胞癌变的几率。

     

    养护肝脏健康,2件事要常做

     

    第一件:多运动

     

    现在很多慢性疾病的出现都与平时不爱运动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说:脂肪肝、肝炎、高血脂、高血压等。

     

    坚持运动,可以帮助肝脏减轻一部分代谢脂肪的压力,维持肝脏能够正常运转。

     

    并且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肝脏分解毒素的能力,以及肝脏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有效降低了肝脏受损的几率。

     

    可常做:骑自行车、慢跑、爬楼梯等这些有氧运动。

     

     

    第二件:多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水分,常饮水对于促进肝脏排毒很有帮助。

     

    小贴士:

     

    肝不好的人,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较高的蔬菜和水果,如:草莓、海带、胡萝卜、苦瓜等,有助于修复受损肝细胞。

  • 中医常说"人与血管同寿",这意味着血管对人体非常重要。密集的血管就像人体的运输网络一样,将必要的物质运输到各个器官。

     

     

    可以说,只有血管通畅,身体才能健康。但是,血管也容易出现堵塞,进而引发其他疾病。

     

    身体出现4种症状,说明血管被堵了,不可大意


    1、流口水

     

     

    我们都知道,婴儿会经常流口水,因为它们的大脑尚未完全发育,无法控制身体的某些行为。如果成年人仍然经常流口水,那绝对不是正常现象。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大脑血管发生堵塞所致。

     

    一旦大脑中的血管被堵,输送到大脑的血液就会减少,从而影响大脑组织的正常运作。如果大脑无法正常控制面部肌肉和神经,则会导致嘴巴合拢不严和经常流口水。

     

    2、头晕头痛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中老年人在早晨起床后会头晕和头痛,需要在床旁坐一会儿,然后情况才能好转。这种症状的出现,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脑血管堵塞引起的。

     

     

    脑血管发生堵塞之后,血液循环将变得不顺畅,输送到大脑的氧气和血液也会减少,大脑由于缺血和缺氧就会导致头晕或头痛。这种症状发生后,一定要及时疏通血管,以免引发更严重的病症。

     

    3、胸闷

     

    冠状动脉是心肌获得血液的唯一通道,一旦发生堵塞,心肌会缺少血液和氧气供给,从而容易导致胸闷,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

     

    心绞痛是很严重的疾病,严重的患者需要做支架手术和搭桥手术,来恢复心脏的血液供给。所以,要是经常出现胸闷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拖延,以免病情出现恶化。

     

     

    4、下肢肿胀

     

    如果发现腿部出现水肿,甚至有疼痛和麻木感,则必须要保持警惕了,这八成是由于腿部血管发生堵塞所致。

     

    腿部血管发生堵塞后,血液流动速度会减慢,导致腿部血液循环不良,血液也很容易会挤压到发生堵塞的血管处,从而导致腿部浮肿。一旦出现这种症状,需及时就医,以免对正常生活造成困扰。

     

    血管"最怕"3种食物,若是管不住嘴,血管早晚被堵死,别不信


    第1种:高脂肪食物

     

     

    炸鸡、汉堡、红烧肉等都属于高脂肪食物,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吃多了容易造成体内脂肪含量上升。

     

    脂肪过多会加重身体的代谢负担,脂肪也不能及时被代谢,就会堆积在血管以及体内。血管中的脂肪过多,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时间长了很容易导致血管发生堵塞。所以,高脂肪食物不能多吃。

     

    第2种:高糖分食物

     

     

    糕点、蛋糕、甜甜圈、冰淇淋、巧克力等都属于高糖分食物,这类食物深受女生的喜爱,虽然好吃,并且还能让人心情愉悦,但吃多了容易导致肥胖和牙齿疾病,并且还容易导致血管疾病。

     

    如果吃高糖分食物过多,很容易造成血糖升高,并且一部分糖分由于无法被身体消耗,就会转化成脂肪。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一旦超标,血脂会随着升高,时间长了,很容易诱发血管堵塞。

     

    第3种:高胆固醇食物

     

     

    平时常见的蛋黄、蟹黄、猪肝、牛肝等都属于高胆固醇食物,这类食物含有太多的胆固醇,吃多了容易导致血管中的胆固醇含量上升,进而导致血液浓度升高、血液流速减慢、新陈代谢变弱,时间久了很容易导致血管被堵。所以,这类食物不能多吃,劝你管住自己的嘴。

     

    防止血管发生堵塞,要多运动


    平常多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太多了,既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也能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降低了血管发生疾病的可能性。

     

     

    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效果,即使平时很忙,平时也应该坚持锻炼。如果长时间坚持下去,就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身体状况也会越来越好。

  •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消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胃癌的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与90%远端胃癌的发病相关)、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不良饮食结构和烹饪方式等[1]

     

    有人问,胃癌多是“养”起来的,医生苦劝:胃不好的人,3个习惯尽早改掉!是什么?

     

     

    以下3个易导致胃癌的习惯尽早改掉:

     

    1)吸烟和喝酒

     

    胃癌的发生除了与饮食有关之外,与吸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烟雾中会含有二苯并咔唑、苯并芘等物质,而这些物质都是致癌物质,不仅是引发胃管的主要因素,也会引发食管癌;严格来说酒精并不是什么致癌物质,但是大量饮酒会对胃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感,对粘膜组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当一个人既吸烟又饮酒时,产生的危害更大。人们应禁烟禁酒,对于一些人群来说,戒烟戒酒较为困难,但是也一定要少吸烟、少饮酒,且尽量不同时进行。

     

    2)不良饮食习惯

     

    国内外胃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均表明,不良饮食习惯(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进食快、喜烫食等)为胃癌的危险因素。若饮食习惯不良,容易形成胃的负担过重,造成机械的胃粘膜损伤以及胃液的分泌紊乱,久之导致慢性胃病的发生。而慢性胃病,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使胃粘膜保护和屏障作用遭到破坏,增加致癌物致癌的风险。

     

    国内研究发现随着各种不良饮食嗜好的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逐渐增大。很多研究表明,新鲜果蔬、大蒜、绿茶、豆制品、牛奶等食物是与胃癌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是预防胃癌的理想食物,可以适当多吃。

     

    3)高盐饮食

     

    高盐饮食(包括腌制饮食,如如咸鱼咸肉、火腿、酸咸菜等)对胃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实验研究证实高浓度的盐可损伤胃粘膜,导致胃腔内壁细胞的萎缩和脱落,增加机体对致癌物的易感性。

     

    英国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食盐本身并不诱发肿瘤,而是由于人体长期摄入高盐可腐蚀损伤胃粘膜,导致慢性胃炎,高盐通过反复破坏胃粘膜屏障,促进亚硝酸胺吸收,并直接接触和作用于胃粘膜从而导致胃癌。

     

    另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高盐饮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二者相互作用大幅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细菌蛋白产生,这种细菌蛋白导致胃癌,如果仅仅高盐饮食而没有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产生的细菌蛋白就不会患胃癌,但是在高盐饮食 的情况下,会增加幽门螺杆菌产生细菌蛋白的量,从而导致胃癌。

     

     

    总之,胃癌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远离胃癌,一定要注意健康生活方式,比如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保护胃黏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就餐,不暴饮暴食,不进食过快,不吃过烫食物,进餐时要心情愉快;少吃或不吃腌菜、烟熏和油煎食物;不吸烟、少饮酒。

     

    参考文献

    [1]刘芹,刘宝瑞.2019ESMO转移性胃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泛亚洲人群适用[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9,5(02):97-101.

  • 有很多人都会有封建迷信的思想,认为人之所以得癌症主要是由于上半辈子作孽,这辈子患癌就是遭到报应。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对于癌症这个事,全都是靠个人的运气。

     

    但是俗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就出现的疾病。近些年来,我国高发的大肠癌,它的主要原因就是遗传因素、年龄增长、不好的饮食习惯等。家族中有肠癌的历史,年龄超过50岁以上的人群、常年爱吃肉的人群都是肠癌的突发人群。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有35万左右的人患有大肠癌,在这些人里面,有接近80%的人确诊时,就已经是癌症中晚期。这时候的癌细胞已经开始慢慢扩散,治疗效果也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效果。

     

    对于肠癌的高危人群来说,除了需要定期进行肠癌筛查以外,还应该时刻关注我们身体出现的任何变化。肠癌并非是毫无征兆的,当身体出现以下3种症状时,多半是肠癌缠上身!早了解早预防!

     

    当肠癌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患者会出现便血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肠道表面糜烂、体内血管挤压破裂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在一般的情况下,患者便血是很难用肉眼看到的,一般只有经过医生进行粪便常规检测时,才会发现便血的情况。在出血量比较少、出血点距离肛门有点远的情况下,就像结肠癌患者就会排出黑色的粪便。当肠癌进入晚期以后,患者便血是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的。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大肠就是一个圆柱、空心状,所以排出的粪便也是这类形状,总之就是成形的大便。

     

    但若是大便过于溏稀,就可能与患者的饮食过于油腻、肠道受凉、病毒感染等3类因素有关。但若是近期排便突然就成了扁条、细条等形状大便,这就很有可能是肠道内出现异物,这种异物压迫粪便所导致的,就需要高度注意。

     

     

    粪便主要就是在肠道内所形成的,一般排便是受到肠道的蠕动和神经支配,所以在肠道发生异常时,排便的时间可能会与以往的排便时间不一样,患者就会出现排便异常的情况。

     

    大部分患者在肠癌早期时,都会出现排便习惯紊乱等状况,比如之前一天就排便一次,现在排便多次,还会出现便秘等常见现象,这就是肠癌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刺激肠道黏膜所出现的情况。

     

    若是身体的排便情况出现上面3个症状,很有可能就是肠道发生癌变的信号,即使与癌症没有关系,也与其他的疾病有一定的关联。所以患者应该积极去医院配合检查,尽早防治。

  •  

    烟丝,是将烟叶切成丝状,粒状,片状,末状或其他形状,再加入辅料,经过发酵,储存,不经卷制即可供销售吸用的烟草制品。

     

    32岁的小唐特别喜欢烟丝,但他不是用来吸,而是用来咀嚼,用小唐的说法,自己咀嚼烟丝的时间已经整整十年了,根本戒不掉,要是哪天不嚼,就会浑身发痒,心里难受。

     

    但是因为长期嚼烟丝,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大约八年前,因为反酸,烧心,胸痛,小唐跑到医院看病,医生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小唐罹患有Barrett食管,所谓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代替,它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发生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要高30-50倍。

     

    医生说,必须得把烟丝戒了,因为烟丝对食管黏膜具有慢性理化刺激,会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上皮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上皮增生还会出现异型性改变,最终发展为癌。

     

    很多人以为,烟丝只要不吸就不会致癌,其实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首先烟丝中就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WHO早已将其定义为I类致癌原,所以无论吸,还是嚼,对身体都是有危害的。

     

    大约戒了一个多月吧,当家人都以为小唐改邪归正了,但没想到,他觉得没事了,一个月之后又开始嚼,而且完全将医生的话抛之脑后。

     

    大约半年前,因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小唐再次到医院看病,这次一检查,竟然是晚期食管癌!

     

    医生说,像小唐这样,八年前就查出了Barrett食管,本应该及时戒掉烟丝,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其次还应该定期到医院复查胃镜,以便及早发现癌变,但这些,小唐一个都没有做到,八年的时间,其实生命给了他很多次机会,但他都没有珍惜。

     

    直到确诊为晚期食管癌,小唐才失声痛哭,后悔莫及。

    但是癌细胞已经发生了广泛转移,此时,就算戒掉烟丝,也无济于事了。

     

    半年后,小唐病入膏肓,他在家中陷入昏迷,等医生赶到现场时,发现他骨瘦嶙峋,早已没有了生命气息,小唐的悲剧给无数人敲响了警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病毒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患病。病毒性肺炎的种类有很多,而且这种疾病大多发生在春季和冬季,那么对于各类的病毒性肺炎应该如何区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区分吧?

     

    1、流感病毒性肺炎


    多发生于年龄在6个月至2岁之间体弱的婴幼儿,冬末春初为主要流行季节。患儿突然起病,以持续7-10天的高热为其主要特征,应用抗生素无效。对本病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的中药为主。


    2、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多发生于冬季和初春,以2-3个月的婴儿多见,6个月以内的婴儿病情最严重。往往在感冒后2-3天,患儿出现持续性干咳和阵发性呼吸困难。患儿的表现类似支气管哮喘,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在60-80次之间,可有呼气性喘鸣音,所以有人把这种肺炎称为喘憋性肺炎。

     

    患儿脉搏每分钟可达150-200次,体温多数下迷也可达38-39度之间。面色苍白和口唇、指端青紫是病情严重的征象。鼻翼扇动和三凹体征表示病儿明显缺氧。对本病主要应采取对症治疗,护理也极为重要。

     


    3、腺病毒性肺炎


    八成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于冬春两季。其潜伏期为4-10天,一般是突然发热,起病后3-4天呈持续性高热,60%的病儿最高体温超过40度,伴频繁或阵发性咳嗽,但无明显的流涕和打喷嚏。起病3-5天后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且逐步加重。重症患儿出现鼻翼扇动、口唇和指甲青紫、喘憋及三凹体征。

     

    有的病孩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半昏迷或阵发性烦躁不安,面色发灰、心跳增快也是病情严重的表现。早期的特征是眼结膜充血,身上出现红色丘疹、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疹子,扁桃体还可出现石灰样小白点。本病是较严重的婴幼儿肺炎,应积极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4、副流感病毒性肺炎


    副流感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共有四型,多于深秋、冬季和早春流行,有的似无明显的季节性。副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表现不如合胞病毒性肺炎那样严重,也比流感病毒性肺炎轻。患儿高热持续时间较短,咳嗽也不太厉害。一般可用中医中药对症治疗,预后较好。

     

     

    以上就是各类病毒性肺炎的区分,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且希望大家不慎患病后,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知道自己究竟是哪种肺炎后,及时对症下药,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后,愿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 男性保健五大疾病困扰男性,男科医生教你防治

    以下五大疾病,看你幸运值如何,是全部多开还是不幸中枪呢?

    前列腺疾病——常见多发

    前列腺疾病已经成为男性最常见的多发病。目前我国已有1.5亿前列腺患病患者。前列腺疾病通常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等。其中前列腺炎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子、在我国15-60岁男性发病率约为8.7%:前列腺增生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并老年男性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低,约为0.001%。

    症状临床表现:排尿扰乱: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失禁、尿线分叉、夜尿次数多等。性功能障碍(并发症),包括性欲减退、早泄、射精痛、勃起减弱及阳痿;其他症状尿路损害。

    医生建议;前列腺炎、增生等前列腺通病治疗完全可以控制和恢复,如果患有前列腺疾病,早治疗。预防前列腺炎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忌憋尿、忌辛辣烟酒、忌久坐、忌性生活频繁,宜多饮水(夜晚适量饮水)、多运动,劳逸结合。

  • 风湿关节炎可通过病史评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关节液分析、影像学检查去诊断。

    1.病史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个人病史,比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的详细描述,症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程度,是否有家族病史等。

    2.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检查关节是否存在肿胀、炎症、疼痛或压痛,了解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程度,有无肌肉萎缩和疲劳,及其他非关节症状。

    3.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样本的分析可以评估炎症指标,比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比如风湿性关节炎血常规可表现为白细胞轻中度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见轻度减少,C-反应蛋白可升高。

    4.关节液分析:通过穿刺关节,把关节液样本提供给实验室进行分析,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液多为渗出液,轻度白细胞数接近正常,重病密度可达80×l09/升以上(即8万/立方毫米),多为中性粒细胞,细菌培养为阴性。

    5.影像学检查:比如X射线、磁共振成像、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帮助医生评估关节的损伤程度、炎症反应和骨质退化情况。

    以上方法可诊断患者有无风湿关节炎,具体的可以去医院咨询医生详细的了解。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