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是咽和胃之间的一段肌性食物通道。食管上端在第 6 颈椎下缘续于咽,沿脊柱前方下行,于第 11 胸椎体左侧连于胃贲门。
食管癌是一种地域性分布很强的恶性肿瘤,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发病率相差很大。我国高发,排在恶性肿瘤的第 4 位,年新发病例 15 万以上,占世界年发病例总数的一半多。
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亚非地区。而且,即使是在我国,高发区和低发区食管癌发病率也相差几十倍至几百倍。
总之,食管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有:
- 有明显的地域和人群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区河南、河北和山西省,大别山区的鄂皖交界地区,四川盆地和川西北,江苏省的苏北地区,闽粤交界地区和新疆哈萨克族居住地。
- 食管癌高发区的中心区域发病率最高,向四周梯度降低。
- 贫困地区高于富裕地区农村高于城市。
- 有色人种高于白人。
- 亚非国家高于欧美国家。
- 男性高于女性,有家族史高于无家族史者。
- 高发区正常人群的上皮细胞重度增生者常见。
- 食管癌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多数为 60-70 岁)。
食管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凡 50 岁以上(高发区在 40 岁以上),出现进食后胸骨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者,应及时作有关检查,以明确诊断。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症状分析和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一般无困难。
1.食管黏膜脱落细胞检查:将双腔塑料管线套网气囊细胞采集器吞入食管内,通过病变处后充气膨胀气囊,再缓慢拉出气囊。取网套擦取物涂片做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可达 90%以上,常能发现一些早期病例。
2.食管 X 线检查:早期食管癌 X 线钡餐造影的征象有:黏膜皱襞增粗,迂曲如虚线状中断,或食管边缘毛刺状;小充盈缺损;小溃疡龛影;局限性管壁僵硬或有钡剂滞留。中晚期病例可见病变处管腔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管壁蠕动消失、黏膜紊乱、软组织影以及腔内型食管癌的巨大充盈缺损而管腔变宽的矛盾现象,其近端有轻至中度的扩张和钡剂滞留
3.食管 CT 扫描检查:CT 可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如食管厚度>5 mm,与周围器官分界模糊,表示有食管病变存在。CT 扫描可充分显示食管癌病灶大小,肿瘤外侵范围及程度,有助于确定外科手术方式,放疗的靶区及放疗计划。但 CT 扫描难以发现早期食管癌。
4.内镜检查:内镜可直接观察病灶的形态,并可在直视下做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诊断。还可合用活体染色法,提高检出率。用甲胺苯蓝染色,食管黏膜不着色,但癌组织可染成蓝色;用 Lugol 碘液,正常鳞状细胞因含糖原而着棕褐色,病变黏膜则不着色。
现在罹患食管癌的患者越来越多,那么如何预防食管癌的发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 检测粮食和饮水中的亚硝胺和微量元素含量:对食管癌高发地区要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 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剩饭剩菜以及腌制食品:这些食物中含有导致癌症的真菌霉素和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它们可能相互协同致癌。
- 减少吸烟和饮酒、粗糙及过烫饮食、咀嚼槟榔及烟丝:这些习惯会刺激食管粘膜上皮增生,是癌前病变。
-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降低食管癌的发生概率。
- 积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迟缓症和食管憩室。
- 定期体检:对家族中有食管癌的人来说,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食管癌,以便早期治疗。
食道癌源于食管黏膜鳞状上皮,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2018 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约 57.2 万,死亡病例约 50.9 万,其中一半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分布在中国,85%的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这是因为食道癌的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咽喉炎。
食道癌可能是“烫”出来的?4 个饮食习惯是元凶
- 食道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癌症之一,诱发因素众多,与以下 4 个饮食习惯密不可分,其中罪魁祸首就是“烫”。
- 人体口腔黏膜耐受温度为 50℃~60℃,食道黏膜的耐受温度在 40℃左右,而我们感觉“烫”的食物一般在 50℃以上。有些人总是很心急地吃东西。爱吃温度高的食物,例如汤、水和茶类,这样极易对人的食道、口腔等部位的黏膜造成损伤,在反复修复的过程中,就可能产生恶变。
- 其次,常食用腌酸菜、霉变食物,吸烟喝酒这些不良嗜好都是食道癌的诱发因素。
- 腌制食物如腊肉、酸菜、咸菜及隔夜菜等亚硝酸盐含量较多,亚硝酸盐与蛋白质分解产物合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吸烟产生的致癌物质有七十多种,大大增加患癌风险。而长期过量饮酒,尤其是烈酒,会直接导致食道黏膜受损。
有的人为了省钱,总是吃泡面和腌制肉菜,平时也会吸烟喝酒。想要降低我国食道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特别重要。那么,哪些人群是食道癌的高危人群呢?
食道癌源于食管黏膜鳞状上皮,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2018 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约 57.2 万,死亡病例约 50.9 万,其中一半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分布在中国。但我国约 85%的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这是因为食道癌的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咽喉炎。
食管癌的发生是个复杂过程,与长期不良生活质量及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 长期有消化系统不良症状
- 慢性食管炎病人
- 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
- 饮食习惯不好
- 长期抽烟喝酒的人群
- 钡餐检查。这个检查对于早期食道癌没有意义,到了中晚期才能看出来。
- CT 检查。食道癌 CT 检查不太敏感,食道管壁增厚到一定程度才能显现,或者有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时候才能发现。
- 纤维胃镜(纤维食道镜)。纤维食道镜是早期发现食道癌最有效的手段,一般 3 年左右做 1 次。
病、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与其慢性炎症有关。
(三)营养因素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 A、维生素 B2 和维生素 C 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四)遗传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 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
(五)癌基因在环境与遗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Rb、p53 等抑癌基因失活及原癌基因 H-ras、c-myc 和 hsl-1 等激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病、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与其慢性炎症有关。
(三)营养因素
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 A、维生素 B2 和维生素 C 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四)遗传因素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 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
(五)癌基因
在环境与遗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Rb、p53 等抑癌基因失活及原癌基因 H-ras、c-myc 和 hsl-1 等激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与其慢性炎症有关。
营养因素
- 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 A、维生素 B2 和维生素 C 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遗传因素
-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
- 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 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
- 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
癌基因
在环境与遗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Rb、p53 等抑癌基因失活及原癌基因 H-ras、c-myc 和 hsl-1 等激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病、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与其慢性炎症有关。
(三)营养因素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 A、维生素 B2 和维生素 C 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四)遗传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 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
(五)癌基因在环境与遗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Rb、p53 等抑癌基因失活及原癌基因 H-ras、c-myc 和 hsl-1 等激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食管癌的药物治疗必须是基于具体的分子病理类型和肿瘤所处的疾病发展阶段进行个体化的规范用药。不是“越新近、越高档、价格越贵”就越好,比如说大多数分子靶向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并不显著,食管癌现在目前的靶向药物也是非常少的。免疫治疗时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食管癌的研究也是有些进展,对于食管癌患者 PD-L1 分子检测表达阳性,可选择免疫治疗。
中国人都偏喜爱中医,食管癌相当一部分患者中有营养不良、消瘦、体质虚弱,中医中药在改善体质增加营养方面有相当优势;在手术、放/化疗期间中药治疗有减毒、增效、增敏作用;在晚期多脏器转移患者中,由于放疗无法应用,化疗疗效又欠佳,且毒副反应患者又无法承受,此时中药能起到缓解病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