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拇指癖,咬指甲癖 3-4 个月后的婴儿生理上有吸吮要求,常自吮手指尤其是拇指以自慰。这种行为常发生在饥饿时和睡前,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有时小儿因心理上得不到满足而精神紧张,恐惧焦急,未获得父母充分的爱,又缺少玩具,音乐,图片等视觉听觉刺激,孤独时便吮拇指自娱,渐成习惯,直到年长时尚不能戒除。
长期吮手指可影响牙齿,牙龈及下颌发育,致下颌前凸,齿列不齐,妨碍咀嚼。咬指甲的形成过程与吮拇指癖相似,也系情绪紧张,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不良行为。多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对这类孩子要多加爱护和关心,消除其抑郁孤独心理。当吮拇指或咬指甲时应将其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物上。鼓励小儿建立改正坏习惯的信心,切勿打骂讽刺,以避免其产生自卑心理。在手指甲涂苦药等方法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
01 精神因素
咬指(趾)甲可作为儿童应对心理应激的一种方式,当孩子在第一次遭受某种心理刺激(如父母争吵、害怕老师批评,进入陌生环境等)时,儿童会不自觉地咬指甲,在这过程中分散了注意力,压力得到部分缓解,如果上述情况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咬指甲持续存在,从而形成习惯。
02 模仿
他们有时可以从幼儿园、学校的有咬指甲的同伴那里模仿而习得这种咬指甲行为,并固定下来。
03 不良卫生习惯
父母未养成定期为孩子剪指甲的习惯,当指甲长到一定长度或指甲出现了倒刺时,就会用牙咬掉它。
如何改掉这一坏习惯呢?
- 去除原因
消除儿童的心理应激因素是克服咬指甲行为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分析孩子咬指甲的原因,针对孩子所遇到的情况,父母有的放矢地帮助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纠正咬指甲行为。其次,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向孩子说明咬指甲是不卫生的坏习惯,咬指甲不仅不雅观,还会把指甲咬坏、出血、疼痛,把指甲缝里的细菌带进肚子里,引起疾病。同时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陪伴孩子做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长时间独自一人在家。
- 厌恶治疗
多采取苦味剂(如牙膏、芥末等)涂擦手指,可有效地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 行为疗法
奖励法:
根据孩子自己的记录,统计出每天咬指甲的次数,父母有目的地制定一个“目标”,如每天只能咬指甲 5 次,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个目标。在孩子达到这个“目标”后,及时奖励,奖励一定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如户外郊游、去动物园、讲故事、下棋等,巩固一周。然后,再制定第二个“目标”,如每天只能咬指甲 3 次,在孩子达到第二个“目标”后,再巩固一周。然后,再制定第三个“目标”,再要求孩子去达到新的目标,依次进行,循序渐进地从咬指甲行为逐步减少到消退。
替代法:
在孩子很想咬指甲时教他一些替代的方法。如把手放在身体一侧,用力握拳,直到手和臂感到紧张为止。如果孩子受到咬指甲的诱惑,可以做此活动 2-3 分钟,就会终止咬指甲不良行为。另一种替代方法是把双手放在头顶上或把双手放在背后,并双手扣紧,也会中止咬指甲不良行为。当替代成功后,鼓励儿童适当地强化自己的行为,比如吃一小块糖,以增强这种活动意识。
松弛法:
如咬指甲不良行为主要是由于过度紧张或焦虑引起,就应该帮助孩子改变这种过度紧张或焦虑状态,提示控制放松是主要方法之一。孩子通过自己说提示词而获得放松,让孩子再默默重复提示词,如“要冷静”或“控制住”,同时要孩子注意自己的呼吸。一旦掌握了这一技巧,就要让孩子认识到咬指甲与情绪有关,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年轻男士亟待身心减压 破除“障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发现,性功能障碍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的男性约占60%。医生指出,对于男性而言,性功能障碍也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需要做慢病管理。例如,患者王先生因生活压力大导致性功能障碍,经情绪、心理治疗后才得改善。同时,研究还表明性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息息相关。年轻、轻症男性可通过及时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好转。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何池忠表示,很多人以为卒中(中风)是“老年病”,其实青年人患卒中并不少见。何池忠援引世界流行病学数据指出: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生当中会患卒中;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一生当中会患上卒中,比例达4成。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致残。卒中的可怕之处在于发病急,进展迅速,直击脑循环,患者会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者导致死亡。因此卒中被称为威胁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医生建议,可通过体育运动的力量来预防和战胜卒中。很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本身就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还能帮助控制体重、血压、血糖等卒中重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发生卒中后,体育运动、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睡眠和社交能力。
缺觉带来困倦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危害是会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疾病等的发病风险。英国萨里大学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人体就会有711种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其中涉及到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功能。
近日,气温明显下降,然而街头却出现了混乱穿搭的的景象。在街道上,一部分人早已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以抵御寒冷的侵袭。他们行色匆匆,羽绒服的帽子也紧紧戴着。但与此同时,有一部分人出于对自己心仪穿搭风格的执着追求,即便气温已然下降,却依旧身着单薄的衣物,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颇为格格不入。专家提醒:“虽然每个人对温度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但在降温天气下,还是要注意适当增添衣物,以防受寒感冒。”网友:降温会惩罚每个不穿羽绒服的人
糖尿病早期能逆转吗?
科学用药,不要过度恐慌
天气转凉,各位腰痛患者朋友,一定要注意腰部保暖
为什么要重视贫血?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