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分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具体如下:
1、外周性眩晕患者绝大多数应该在耳鼻喉科就诊,由于患者不太了解情况,很多人也在神经科就诊。
周围性眩晕一般是耳朵前庭出现问题,病因比较常见是美尼尔氏综合征,其他比较常见的病因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即耳石症。还有一种叫前庭发作,前庭神经元炎不太多见,耳朵外伤、耳部肿瘤也可导致外周性眩晕;
2、还有一类病人是中枢性眩晕,这一类疾病应该在神经科就诊。
中枢性眩晕病变发生部位主要在整个脑干部分,包括延髓、桥脑和中脑,还有一部分发生在小脑,可能是脑供血不足、脑部炎症、脑部肿瘤等引起。
眩晕首先要区分是周围性还是中枢性,周围性眩晕在耳鼻喉科就诊,中枢性在神经科就诊。
患者由于不具备这方面专业知识,常很难界定自己是周围性还是中枢性,而且临床上有很多病人,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因此建议患者如果遇到这样情况,先去看神经科,做神经方面的检查,神经科方面的问题排除之后再去看耳鼻喉科。
可导致老是头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生理性头晕,主要由于过度劳累或者思虑过多造成,过度劳累时容易用脑过度,脑部处于疲劳状态,则会出现头晕。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思考问题过于复杂、思考问题时间过长引起,这种情况下由于脑细胞高度紧张,可以有轻度钙离子负荷增加,甚至水肿,从而产生头晕现象,生理性头晕通过休息、运动、改变生活方式多可以得到缓解;
2、病理性头晕,常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大脑出现问题,比如脑供血不足、脑部肿瘤或者脑部外伤等,都可以造成头晕现象发生。另一种是耳源性头晕,即耳朵问题,此种情况容易被忽略。耳源性头晕患者其实不在少数,甚至比脑源性头晕患者还要多。这种头晕多为慢性、反复发生,可以有诱因,也可以没有任何诱因,患者头晕的同时可能会有耳鸣、听力下降等情况;
3、药物和部分物质影响,很多抑制脑功能药物都可以造成头晕,包括镇静安眠药、治疗抑郁焦虑药物,还有部分抗精神病药物等。此外,成瘾物质,如酒精、毒品等也可以造成头晕现象;
4、有时心情和情绪不好也可以造成不同症状头晕。
眩晕一般是因为前庭、小脑和脑干三者之间的神经纤维联络发生问题,眩晕多数是由于前庭的问题,少部分是因为脑干和小脑的问题。与前庭和脑干的组织如延髓、迷走神经核都有密切的关系,而核团主要是负责消化道的平滑肌支配。当前庭受到刺激之后或脑部受到刺激之后,核团会发生异常的兴奋并强烈放电,刺激胃肠道强烈痉挛,使病人恶心、呕吐。
另外有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药物,本身除了引起眩晕之外还可以引起胃肠道的症状。
另外还有一些疾病可以刺激前庭、小脑和呕吐中心或者是消化道中心造成恶心呕吐,这种情况下要鼓励病人尽量把胃内容物吐干净。当胃排空之后痉挛恶心的程度也会减轻,相应的眩晕程度也会减轻,而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病人用止痛药,只有把胃内容物完全吐出之后,患者的症状才会得到快速的改善。
耳石症,标准的名字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顾名思义,它是良性的,没有生命危险的,发作性的,时好时坏的;位置性的,和头位置的变化有关系的。之所以叫耳石症,是和它的发病机制有关系。
在内耳中,有一种碳酸钙结晶,即所谓“耳石”,正常时处在正常的位置,而当一侧耳石因为某种原因掉落到半规管后(半规管:感受平衡的三个管道),刺激一侧的前庭神经,造成两侧神经冲动不平衡,而大脑接受的信息也不平衡,势必就会造成一种“混乱、错觉”,也就是“眩晕”。之所以和体位有关,就是因为头的位置变化时,耳石在里面滚动,造成刺激。如果每次眩晕明显和头位有关,比如起床、卧床的瞬间,转头的瞬间出现眩晕,持续不超过 1 分钟,头不动时好转;没有耳鸣、言语不清,没有肢体麻木、乏力等情况,可高度怀疑是“耳石症”。
它是一种具有自愈倾向的疾病。目前来说这种疾病临床治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第一、应用中枢性抗眩晕药物,常见的有盐酸氟桂利嗪、异丙嗪等等,这些药物应用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建议长期应用。第二、头位变位管石复位法,这种可以采取手法复位,也可采取机器精准复位。首先通过变位试验、滚转试验,判断患者到底属于外半规管眩晕症,还是属于前半规管、后半规管眩晕症。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相应的复位办法,大部分患者通过治疗,症状能得到缓解,其他的前庭康复治疗包括习服治疗方法,平衡功能训练可以提高部分耳石复位后患者的姿势稳定性。最后是手术方法,如果患者通过上述治疗还是没有效果,可以做后壶腹神经切断术或半规管阻塞术来缓解。
【晕哥夜话】【科普篇:晕了好几年,不知什么病,这种事情太常见。】
有一次看门诊,有一位某医院的建筑者来就诊,他已经晕了整整三年,其症状是天天晕,头上就像带着一个锅盖似的,晕晕乎乎,没有旋转感,没有晃动感。与位置变化也无关系。
我感到这个病人病史不典型,很难判断是哪种眩晕病,就给他先筛查,做了个耳石症的诱发试验,结果是典型的水平半规管耳石症。这一下就把他的病根找着了,经过几次复位治疗,痊愈。
我很高兴,因为找到了他的病因,经过治疗痊愈。晕了三年,终于解决了。
眩晕一证,表现为头晕,发作时天旋地转,如做车船,闭目不敢睁眼,多数短时间可以缓解。
眩晕西医上多是前庭功能障碍引起的,包括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功能病变等。中医认为眩晕多由于气血亏虚,或痰蒙神窍,或淤血阻络,或者肝阳上亢。
气血亏虚,多是先天失养,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不能上冲头部,头窍失养,则发作眩晕。此种头晕多于劳累后加重,有的平躺起身是加重,这种平时需要顾护气血,多吃补益气血的食物。
痰蒙神窍,多是脾虚生湿,酝酿生痰,痰随气生,上蒙头窍,头窍被痰所阻,则头窍失养,这种头晕多有昏蒙蒙,不清楚的感觉,真是“痰深深,头蒙蒙”。这种头晕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肥甘厚腻,大鱼大肉要少吃,生冷饮料不要喝,还要注意保暖,多锻炼身体。
淤血阻窍,多由于气滞血瘀或者气虚血淤,血液运行失常,脑络不通,则发作头晕。这种头晕多夜间加重,头晕部位固定,持续时间较长,活动后多可以减轻。这种情况平时要注意保暖,调理情绪,放松心情,结合中医中药调理。
肝阳上亢,多是由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导致肝风内动,肝阳上亢,则头晕发作,发作时如果现在高颠之上,狂风吹动,摇摆不定,头重脚轻,这种需要补益肝肾,填精益髓,头部精血充足,则肝风可平,头晕可缓。
医生间流传一句戏言:头晕的患者看多了,大夫也头晕;头痛的患者看多了,大夫也头痛。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头晕这种症状非常常见:青年人约 1.8% 会经历头晕,老年人约 30% 会经历头晕。相信大家也听到过周围的人说过头晕的症状。
另一方面,虽然都称头晕,但症状其实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类:眩晕(vertigo)、晕厥前状态(头昏、虚弱,presyncope, faint)、平衡障碍(站立或行走不稳)、难以明确描述的头重脚轻感(ill-defined light-headedness, 常与焦虑有关),甚至有时患者还用头晕来指视物模糊、癫痫发作待情况。因此,面对头晕症状,应该首先分辨到底是哪一类,再进一步明确诊断。
眩晕是头晕里面最常见的症状。德国一项调查显示:约有 7.8% 的人会在一生中至少经历一次眩晕症状。
眩晕是什么感觉呢?
眩晕是一种主观症状,患者感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漂浮、摇晃或翻滚等,属运动性幻觉或运动性错觉。
但在实践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经典的自觉天旋地转,也称为视物旋转,也有时感到自身像坐船一样上下颠簸,或不由自主的前后晃动,有时站立或行走时觉得身体不由自主的向一侧偏斜,还有时躺在床上感到自身有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
甚至有的时候仅仅表现为眩晕发作时,患者只愿意闭眼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一动就晕得不行。
眩晕是怎么一回事?
人体通过几个感觉系统获取必要的信息来维持姿势和身体的平衡。正是由于这几个系统天衣无缝的配合,我们才可以自如的站立、行走,躺下、坐起,行动自如。一旦这几个系统出了问题,就会出现上面所说的运动性错觉(幻觉)。
三大系统的信息分别来自:视觉,位于内耳的位置觉感受器,和来自肌肉、关节感受器的本体感觉。
其中最重要的即是位于内耳的位置觉感受器,传递的位置觉,将信息通过前庭神经传至脑干,再进一步传至大脑皮层和小脑。因此,内耳的位置觉感受器、前庭神经、脑干、小脑、负责位置觉的大脑皮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会引起眩晕症状。
影响这几个地方引起眩晕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个: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恐惧性位置性眩晕(phobic postural vertigo)、基底动脉偏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脑出血累及脑干、小脑的相关组织时也可能会出现眩晕症状,但往往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等其他神经核团或纤维受累的表现。
单纯以眩晕症状为唯一表现的患者约有 2.7% 概率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属于非常少见的情况。
因此,患者出现单纯的眩晕症状,而无明显肢体麻木、无力、活动不利,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视物成双等别的神经受累表现时,仅有很少一部分为脑血管病。
耳石症,是什么?
引起眩晕的疾病这么多,我们这次只介绍最最常见的一个: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是眩晕江湖中第一大帮派。
眩晕患者中 17~42% 是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引起,有的时候有明确的病因,比如头外伤,有的时候找不到明确的病因。这个名子这么长是不是有点绕?它也有个通俗的名字:耳石症。
耳朵除了能听声音,最里面有个像蜗牛的东西就是耳蜗,负责感知声音的。蜗牛的尾巴,即是负责感知平衡的,特别是三个连续在一起的半环状的器官即是半规管。
它附近的椭圆囊上的碳酸钙颗粒脱落掉进这几根弯曲的管子(半规管)里面,在头位变动时引起眩晕,故称为耳石症。
其中特别是后半规管,就是那个位置最低的,它下面的出口被壶腹嵴堵住,耳石在重力作用下,也不易从上面的出口滑出,就在这个管子里面随着头的活动反复振荡引起眩晕的感觉,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耳石症 90% 左右由后半规管病变引起。
耳石症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随头位置变动出现的眩晕感觉,但头位置保持不动,眩晕症状可很快消失,一般不超过 1 分钟,可伴随恶心呕吐症状,可有眼震的体征(眩晕时仔细观察患者的眼睛,可看到眼球不自主的来回振荡),这两个伴随的症状、体征是由于负责位置觉的神经核团和胃肠运动、眼球活动的神经核团间存在神经纤维联系导致。
比如有的典型患者睡醒觉,一起床,忽然感到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赶紧躺下,保持一动不动。过一小会儿眩晕症状过去,刚缓口气,翻个身吧,结果又是一阵天旋地转,慢慢的,摸索出规律,向某个方向保持不动,就不出现眩晕症状,如果往另外某个方向一移动,可以出现剧烈的眩晕症状,而这诱发眩晕的方向,和病变的是哪个半规管有关。医生可以用诱发试验来检验到底是哪个半规管出了问题。这个诱发试验叫做 Dix-Hallpike 试验。
因此,如果医生需要做几个动作,致使患者刚平静下来又恶心、呕吐,医生还很淡定的告诉患者及家属,这没什么大的危险,家属不要生气哦。
这是因为第一,这样可以明确诊断,有助于下一步正确的治疗,避免走弯路,使用不必要的药物;第二,这种眩晕虽然痛苦,但绝大多数无大碍,坚持坚持,一两分钟也就过去了。
从它个病的名字上也看的出来,良性,这非常关键,表明它第一安全,很少导致严重的后果;第三,即使不做任何治疗,不吃任何药物,过几个星期至几个月,慢慢的自己也就好了。但如果在医院做耳石的复位治疗,有助于更快的康复,少受眩晕折磨。
眩晕一证,表现为头晕,发作时天旋地转,如做车船,闭目不敢睁眼,多数短时间可以缓解。
眩晕西医上多是前庭功能障碍引起的,包括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功能病变等。中医认为眩晕多由于气血亏虚,或痰蒙神窍,或淤血阻络,或者肝阳上亢。
气血亏虚,多是先天失养,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不能上冲头部,头窍失养,则发作眩晕。此种头晕多于劳累后加重,有的平躺起身是加重,这种平时需要顾护气血,多吃补益气血的食物。
痰蒙神窍,多是脾虚生湿,酝酿生痰,痰随气生,上蒙头窍,头窍被痰所阻,则头窍失养,这种头晕多有昏蒙蒙,不清楚的感觉,真是“痰深深,头蒙蒙”。这种头晕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肥甘厚腻,大鱼大肉要少吃,生冷饮料不要喝,还要注意保暖,多锻炼身体。
淤血阻窍,多由于气滞血瘀或者气虚血淤,血液运行失常,脑络不通,则发作头晕。这种头晕多夜间加重,头晕部位固定,持续时间较长,活动后多可以减轻。这种情况平时要注意保暖,调理情绪,放松心情,结合中医中药调理。
肝阳上亢,多是由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导致肝风内动,肝阳上亢,则头晕发作,发作时如果现在高颠之上,狂风吹动,摇摆不定,头重脚轻,这种需要补益肝肾,填精益髓,头部精血充足,则肝风可平,头晕可缓。
眩晕与头晕是有区别的,既不是头晕,也不是头昏。除了有晕的感觉之外还伴有视物的错觉,比如看到东西在晃、在转,通常还会伴有恶心、呕吐、想大便等自主神经功能的症状。容易导致眩晕的通常有三大类:
第一类中枢前庭导致的眩晕,包括脑干、小脑损伤。损伤的原因包括最常见的血管病或炎症、肿瘤的压迫,甚至药物中毒容易损害到相应位置。
第二类周围前庭导致的眩晕,可以是耳内平衡器官的问题,包括良性未知性眩晕、梅尼埃病,通常伴有听力下降,与感染相关常见的是前庭神经元炎。
第三类需要与其他情况进行鉴别,比如心脏因素导致的中枢供血不足,或血压、血糖、血氧,甚至血脂的高低也可以引起类似的症状,所以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