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揭秘多中心或多病灶胶质母细胞瘤的遗传机制:CYB5R2的关键作用

揭秘多中心或多病灶胶质母细胞瘤的遗传机制:CYB5R2的关键作用
发表人:康复之路

多中心或多病灶胶质母细胞瘤(M-GBM)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脑肿瘤类型,其预后通常比单中心患者(S-GBM)差。近年来,科学家们对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潜在遗传学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M-GBM的肿瘤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和分子学基础仍未完全阐明。

一项2015年发表在《Acta Neuropathol》上的研究,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M-GBM与S-GBM的数据,揭示了M-GBM的遗传机制。研究人员将患者分为M-GBM组30例和S-GBM组173例,并发现M-GBM组患者的预后更差(P =0.001),且这一组中TCGA间质型分布丰度较高(P =0.03)。

通过对两组患者基因突变和拷贝数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M-GBM组中IDH1、ATRX及PDGFRA未发生突变,并且两组中6q13-q27、9q34.11、17q11.2、17q21.32-q21.33和17q24.3拷贝数存在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GBM组中差异基因富集于免疫应答、细胞骨架、线粒体呼吸和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尤其是CYB5R2基因在两组中的表达、启动子区甲基化和拷贝数的变异最为显著。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YB5R2与患者的总体生存期相关(P =0.00018),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IDH1突变密切相关(P =1.2×10-10)。与CYB5R2相关的癌症信号通路包括MMP家族、CTS家族和Toll受体家族等,这些信号通路能够导致肿瘤的侵袭能力增强。因此,CYB5R2可能是M-GBM新的生物学标志物,为临床治疗多中心或多病灶胶质瘤提供新靶点。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遗传咨询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遗传咨询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由21号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面部特征异常、心脏病等。每20分钟就有一位唐氏儿出生,这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唐氏筛查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任何孕妇都有可能怀上唐氏综合征的胎儿,包括35岁以下的孕妇。唐氏筛查可以降低唐氏儿的出生率,并且不会遗漏可能怀有唐氏儿的孕妇。唐氏筛查主要检查母体血清中的甲型胎儿蛋白(AFP)、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游离雌三醇(uE3)和抑制素A(Inhibin A),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年龄、体重和采血时的孕周等因素,计算出唐氏儿的危险系数。唐氏筛查结果显示为“高危”时,孕妇需要进行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来确认是否真的是唐氏儿。唐氏筛查的时间掌握也非常重要,通常在孕中期进行,最佳检查时间是在16~18周之间。唐氏筛查不需要空腹,结果一般在7~10天内出具。唐氏筛查的准确率大约为60%~70%,并且不能明确胎儿是否患上唐氏综合征,只能帮助判断胎儿患病的机会有多大。唐氏筛查的价格因地区和医院而异,大约在200元左右。唐氏筛查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或减少患儿的出生,而不是诊断某一种疾病。唐氏筛查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孕妇及早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胎儿的健康。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异常,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大类。其病因复杂,包括酶缺陷、辅酶缺陷和非遗传性因素等。该疾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致残、致死率很高。早期诊治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国内多学科专家制定了本共识,旨在优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防治策略。

    在遗传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胱硫醚β-合成酶缺乏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症和蛋氨酸腺苷转移酶缺乏症表现为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钴胺素代谢障碍则可导致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非遗传性因素如营养不良、长期素食、衰老、慢性胃肠疾病、肝病、肾病、恶性肿瘤、药物和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诊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需要通过病史调查、血液及尿液代谢分析、维生素测定和基因分析等多种检查。针对不同病因,应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例如,胱硫醚β-合成酶缺乏症的治疗目标是将血总同型半胱氨酸降至50μmol/L以下,推荐使用最小剂量维生素B6和甜菜碱;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症的治疗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叶酸、钴胺素、维生素B6和甜菜碱等;原发性高蛋氨酸血症的治疗方法目前尚不明确,建议限制蛋氨酸摄入并补充腺苷蛋氨酸;非遗传缺陷所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并补充相应的营养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预防包括新生儿筛查、家族成员的风险及携带者筛查、产前诊断等。通过这些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本病导致的伤残及出生缺陷的风险。

  •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腰部疾病,尤其在20-40岁的年龄段中。数据显示,20-39岁的突出率为21%,膨出率为56%,退变率为34%;40-59岁的突出率为22%,膨出率为50%,退变率为59%;60-79岁的突出率为36%,膨出率为79%,退变率为93%。这些数字表明,腰椎间盘突出并非个例,而是广泛存在的健康问题。

    了解腰椎的生物力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不同姿势下,腰部承受的压力也不同。例如,前屈和旋转的姿势会使腰椎负担加重,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多种多样。首先,椎间盘退变是基本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组织逐渐退化,椎间盘内髓核脱水,失去弹性和张力。成年后,椎间盘的血液循环减少,修复能力下降。

    其次,积累损伤也是一大原因。长期反复的外力作用,如伏案工作、开车、弯腰劳动、举重运动和高尔夫球运动等,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

    外伤因素也不能忽视。急性损伤,例如腰扭伤、椎体滑脱、脊柱骨折和椎体压缩等,可能导致椎间盘软骨板破裂,使椎间盘髓核突出。儿童和少年的椎间盘突出往往与急性外伤有关。

    遗传因素、发育异常、剧烈运动、吸烟和糖尿病等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也可能影响腰椎间盘的健康。

    最后,妊娠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原因之一。怀孕期间,腰部负荷增加,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

  • 我一直以为自己只是皮肤有点敏感,直到那天我在镜子前看到自己的脸和手臂上布满了小疙瘩。它们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悄悄爬上我的皮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从那一刻起,我的生活就被这些小疙瘩所困扰。

    我开始四处寻找答案,翻阅各种医学书籍,甚至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个平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决定在这里寻求帮助。

    当我第一次与医生进行视频咨询时,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既期待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担心医生会说出一些我不想听的结果。医生问了我很多问题,包括这些小疙瘩出现的时间、位置、是否有瘙痒感等等。我一一回答,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我的症状。

    医生告诉我,这种情况可能是毛周角化症,主要与遗传基因有关。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一丝失望。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问题可以轻易解决呢?但医生也安慰我说,虽然无法根治,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症状。

    医生建议我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胡萝卜,保持皮肤的水分和营养。同时,外用维生素E乳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湿作用。这些方法听起来很简单,但我知道,坚持下去才是关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认真遵循医生的建议,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和护肤方式。虽然小疙瘩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它们的数量和大小都有所减少。更重要的是,我不再因为这些小疙瘩而感到自卑和焦虑。

    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如果有,希望你们也能像我一样,勇敢面对并寻求专业的帮助。毕竟,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毛周角化症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毛周角化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小疙瘩,多见于面部、手臂等部位。这种疾病与遗传基因因素有关,通常不伴随瘙痒感,且双侧都可能出现症状。 推荐科室 皮肤科 调理要点 1. 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胡萝卜,帮助改善皮肤状态。 2. 保持皮肤的充分保湿,使用润肤霜等产品。 3. 可以外用维生素E乳,帮助改善皮肤状况。 4. 避免过度清洁皮肤,使用温和的洗浴用品。 5.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 低血磷性佝偻病是一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疾病,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疾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双下肢的严重畸形,包括内翻、外翻、顺风腿、K型腿等,甚至可能出现奇形怪状的畸形。这些畸形不仅影响外观,还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婚姻。

    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矫形外科医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矫正畸形。通过对低血磷性佝偻病的医学遗传学、分子发病机理、发病特征和内科治疗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这种疾病。

    本文旨在提供一系列关于低血磷性佝偻病的文章链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这些文章涵盖了从儿童低磷性抗维生素D型佝偻病的治疗到成人严重畸形的O型腿、X型腿矫正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病房,照亮了我苍白的脸庞。卵巢癌的诊断像一把利刃,深深地刺入我的心脏。手术后,我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化疗之旅。每次化疗都像是一场生死搏斗,我的身体被药物侵蚀,白细胞低得让人心惊胆战。

    医生说要打升白针来提升白细胞,以便我能继续进行二次化疗。可我心中充满了疑虑:升白针真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它对人体有没有影响?我开始担心,担心这场战斗我是否能坚持下去。

    在等待化疗的日子里,我常常独自一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中性粒细胞也低至1.6,这个数字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我的自由。医生告诉我,必须等化疗结束,做基因检测再用靶向药。这个过程漫长而煎熬,仿佛永远也看不到希望的曙光。

    我开始研究参苓白术散,听说它对肾阳虚有效果。也许,中医可以帮助我恢复体力,增强免疫系统。每天,我都会喝一碗参苓白术散,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安慰和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同样在抗癌的战士。我们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互相鼓励和支持。有时候,我会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咨询医生,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指导。这个平台就像一座灯塔,指引我走出黑暗,找到前进的方向。

    现在,我仍在继续我的治疗之旅。虽然路途艰辛,但我知道,只要我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我会战胜这场病魔。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我们能一起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共同走出困境。卵巢癌手术后化疗指南 常见症状 卵巢癌常见症状包括腹部不适、腹胀、消化不良、尿频等。易感人群主要是4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遗传基因突变的女性。 推荐科室 妇科肿瘤科或肿瘤科 调理要点 1. 手术后化疗是常规治疗方法,需要按照医嘱进行。 2. 白细胞低时,可能需要使用升白针提升白细胞水平,以便继续化疗。 3. 化疗结束后,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适合靶向药物治疗。 4. 骨髓抑制是化疗常见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测血液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心态,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 我从小就知道,秃顶是我们家的“传家宝”。爷爷、爸爸、叔叔们都在中年时期开始脱发,最后变成光头。每次看到他们的头顶,我就不由自主地担心起自己的未来。现在我已经大学毕业,工作稳定,生活也算小康,但这份担忧却从未消失过。

    最近,我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头发也在逐渐稀疏。每次洗头,总能看到一大把头发被冲走。这种情况让我越来越焦虑,甚至开始影响我的日常生活。我不敢去理发店剪头发,生怕理发师会发现我的问题;我不敢参加朋友的聚会,担心他们会注意到我的头发;我甚至不敢照镜子,害怕看到自己日益稀疏的头发。

    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通过朋友的介绍,我了解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并决定在这里进行咨询。登录网站后,我选择了皮肤科,输入了我的症状和问题,很快就收到了医生的回复。

    医生问我是否有家族遗传性秃顶的历史,我如实回答了。医生告诉我,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咨询大医院的遗传学专家。虽然我知道这可能不是我想听到的答案,但我还是感谢医生的坦诚相待。毕竟,面对疾病,了解真相比什么都重要。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也意识到,自己对遗传性秃顶的了解其实非常有限。医生建议我去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咨询,这让我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更加积极地面对这个问题。毕竟,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现在,我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去大医院做检查。虽然我知道这条路可能不会很容易走,但我也明白,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帮助到其他人,也希望大家如果有这样的情况,能够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遗传性秃顶的应对策略 常见症状 遗传性秃顶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头发稀疏、脱落,尤其在家族中有秃顶史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影响。这种情况通常从青春期开始出现,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剧。 推荐科室 皮肤科或遗传学专科 调理要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 2. 使用含有米诺地尔的洗发水或外用药物,可以刺激头皮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生长。 3. 考虑进行植发手术,尤其是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秃顶的人群。 4. 避免过度使用热工具和化学处理对头发造成的伤害。 5. 如果有肾虚型脱发的症状,可以尝试中药调理,例如服用六味地黄丸等补肾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我一直对自己的身体不太满意,尤其是乳头内陷的问题。每次看到别人的胸部都那么完美,而我却有这个小缺陷,总是让我感到自卑和不自在。所以,当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看到可以咨询医生时,我毫不犹豫地点击了进去。

    “您好,我是杜医生,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问题?”医生的声音温柔而专业,瞬间让我放松了不少。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描述我的问题:“医生,我有乳头内陷,需要手术吗?”

    “可以突出吗?”医生问道。我点了点头,虽然我知道这可能是一个敏感话题,但我还是想知道真相。医生让我拍了几张照片,仔细观察后告诉我:“你这个顶多轻度呀,不需要手术。”

    我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有些失望。医生建议我可以买个乳头内陷矫正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该能看到效果。我问他大约多久能出来乳头,他说:“这个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看。”

    我想问一下我这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医生解释说:“乳头内陷一般都是先天性的,发育不良。”我问他是否有遗传因素,他说:“有可能,但也不是绝对的。”

    整个咨询过程非常顺利,医生不仅专业而且很有耐心。虽然我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但至少我知道了自己的问题不需要手术,这让我感到很安心。同时,我也意识到,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我们可以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乳头内陷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乳头内陷是一种先天性或发育不良引起的乳头形态异常,常见于女性。轻度内陷的乳头可能只是不太突出,而重度内陷的乳头可能完全被吸入乳晕中,影响哺乳和美观。 推荐科室 乳腺外科或整形外科 调理要点 1. 使用乳头内陷矫正器进行物理矫正; 2.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适用于重度内陷或影响哺乳的情况; 3. 注意乳房卫生,避免感染; 4. 在哺乳期,使用乳头保护器来减少乳头受损; 5. 如果有乳腺炎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治疗。

  • 脊柱滑脱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全球总人口中约有5%的人口受到影响,男女患病率大致相等。峡部型脊柱滑脱似乎源于应力骨折,这种骨折主要发生在有遗传因素的儿童中。目前还没有在新生儿或长期卧床的病人中发现该病。

    研究表明,儿童正常的髋关节屈曲挛缩可能加重腰椎的前凸,导致负重应力作用于关节峡部。同时,腰椎伸展时,关节峡部所承受的剪切应力也会增大。儿童和青少年的关节峡部相对薄弱,椎间盘对剪切力的抵抗能力也较弱。这些因素使得特定人群,如女性体操运动员,更容易患上脊柱滑脱。

    虽然脊柱滑脱可能与遗传倾向有关,但它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获得性疾病。滑脱加重通常发生在9至15岁之间,很少在20岁以后发生。研究显示,Ⅰ°脊柱滑脱儿童在青春期后不易发生滑脱加重,并且大多数病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Ⅲ°和Ⅳ°脊柱滑脱病人也可以过着积极的生活,只需对生活方式进行适当调整。

    总的来说,脊柱滑脱的治疗和管理主要依赖于病人的个体情况和症状的严重程度。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许多病人可以有效控制症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确切原因仍未完全明确。然而,研究表明,可能有多种因素与其发生有关。首先,遗传因素在银屑病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约30%的患者有家族史,某些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频率也明显改变。

    其次,感染因素也可能是银屑病的诱因。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等可以引发该病。一些研究发现,摘除扁桃体或使用抗生素可以减轻某些银屑病患者的症状,而链球菌感染则可能使病情恶化。

    此外,免疫因素也被认为与银屑病有关。有人提出,银屑病可能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T细胞失常的免疫性疾病。

    除了上述因素外,精神紧张、手术创伤、潮湿、饮酒、吸烟和用药等也可能促发银屑病的发生。饮食习惯也与银屑病的风险有关。研究发现,食用动物油、肥肉和过敏食物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而食用甜食、瘦肉和植物油则可能降低风险。

    从病理学角度看,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血管增生和炎症的发生是银屑病的主要特征。不同类型的银屑病在这些方面有所不同。例如,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的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明显,而点滴型、红皮病型、脓疱型及关节病型银屑病的炎症更为明显。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