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1.随意停药:一旦通过严格测量血压做出高血压的诊断后,终 生都需要治疗,如果停止治疗,血压会重新恢复到高血压水 平。 这意味着高血压患者终生不能停止治疗。
2.单纯依赖药物: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中 低危的患者首先采取非药物治疗1~3个月,血压不达标者需要 药物治疗。 高危的患者更需要在坚持非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始药 物治疗,不改变生活方式,单纯依靠药物降压非常不可取。
3.过晚服药:中国人群大部分是灼型血压(指夜间血压均值较 日间均值降低10%~20%),所以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建议早晨7 时前服用降压药物, 不要等到上午血压高了再服药。 既然治 疗,就不应该让血压再高起来。 而且绝大部分降压药物空腹服 药都是可行的。 少部分经过证实的反构型血压患者(有些特殊 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或夜间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夜 间血压水平可能高于日间),建议谨慎选择在傍晚服用降压药 物。
4.操之过急:目前主张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标值是小于140/90 毫米汞柱(建议年轻患者小于130/80毫米汞柱),患者需要 在4周左右使血压达标,不必操之过急,也不建议血压不达标 的时间太长。 若是精神压力过大, 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药房窗口发药时有患者咨询:早上吃的降压药晚上完完整整的拉出来了,是怎么回事呢?这样还能发挥药效吗?是否假药呀?
药师一看药品清单,原来是硝苯地平控释片,于是解释道:这个是正常现象的,因为这个药片比较特殊,和其他药物不同,它有个骨架,能保证药物体内能恒速释放,这样原本一天要吃3次的药现在一天只需要吃一次,但这个骨架不能被消化,会排出体外。
硝苯地平为什么要做成控释片呢?
硝苯地平是经典降血压药物,降压快、降压效果强,临床常用的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莫地平等。它们药理作用类似,只是作用时间各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是短效的,氨氯地平是长效的,非洛地平是中效的。硝苯地平药物的半衰期只有2~3个小时,一般对于普通片来说,需要每天服用2~3次才能维持其降压效果,存在药物浓度容易波动、服药次数多的缺点,因此药学研发人员开发了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控释片。
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控释片每天服用1次即可,大大提高了用药的依从性,因此现在大多数使用硝苯地平的高血压患者,都是选择缓释片或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其作用是在体内缓慢释放,开始时因为药物量较大所以溶出速度较快,血药浓度较高降压作用较强;随着时间推移,药物的量变小以后释放速度逐渐减慢,降压效果也逐渐减弱。而硝苯地平控释片是药物在体内匀速定量释放,能克服缓释片的这些缺点,能够更好的平稳控制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从而保证降压效果稳定,最大程度降低副作用。因此硝苯地平控释片可以说是硝苯地平目前最理想的剂型。
为何硝苯地平控释片会被原形排出体外呢?
实际上,硝苯地平控释片是通过微孔型渗透泵的技术使硝苯地平恒速释放。这个“原形排出体外”,是指药物的“骨架”,简单说可以理解为空壳,原形排出体外。硝苯地平控释片是双室渗透泵控释片,一室装着药物,另一室装着动力材料。简单来说,是将普通硝苯地平做成药芯,然后在外面包上一层半透膜,再采用激光技术在上面打孔。药片进入人体后,推动层吸水膨胀,推动药物从小孔中慢慢释放出来。渗透压推动这层膜定时定量匀速释放,从而达到使血药浓度平稳,维持时间长的效果。
而如果这个骨架的材料是不溶性的(骨架结构材料也有很多种),那么最后当骨架完成药物释放的任务后,就会以原形的形式排出体外。如果能够看到排出的药片,那么可能看起来还是原形,但实际上,里面的活性药物已经释放了,排出的只是用来控释药物的骨架。
注意:控释片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
正是由于控释片具有骨架结构才能达到理想速度释放药物的效果,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不能够掰开,或者嚼碎服用的,因为这样会破坏药物的骨架结构,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如果掰开或嚼碎,这样药物的释放速度就会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出现降压过度的情况。类似的控释制剂药物还有格列吡嗪控释片、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
地平类降压药是最常见降压药物,特别适合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单纯收缩压高的患者。常见药物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非洛地平、尼莫地平、尼卡地平、乐卡地平、拉西地平等。
地平类药物药理学上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这个听起来很高深,太专业,简单说呢,就是此类药物能影响血管钙离子的运转,从而松弛血管,让血管放松下来进而血流量增加,因此此类药物除了降血压作用,还能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
地平类降压药的药物代谢特点:
此类药物中,不同药物代谢速度不一样,硝苯地平普通片剂,半衰期仅为4-5小时,一天需多次给药,而氨氯地平、非洛地平、伊拉地平代谢速度慢,一天一次给药就可以。此类药物肝脏代谢,老年人和肝硬化患者服用此类药物,药物代谢比较慢,必要时需要注意减量。柚子能影响此类药物代谢。
地平类降压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地平类降压药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心率反射性增快、颜面潮红、头晕、便秘,如硝苯地平普通片非常常见有这个副作用,因此目前更多使用的是硝苯地平缓释制剂或硝苯地平控释片,这2种新剂型药物的血药浓度波动范围大大降低,降压作用更加平稳,同时减少了克服普通片引起的颜面潮红、头晕,便秘等副作用。
地平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还包括血管性水肿如面部水肿、脚踝水肿,一般不是太严重,大部分的患者能耐受。
其它少见或罕见不良反应还有(几率非常小,好像飞机发生空难的几率类似):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全身肌肉震颤、充血性青光眼、头部剧痛、阳痿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血糖升高、溶血性黄疸、顽固性便秘等;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尿频、血尿;皮肤和软组织不良反应:重症多形红斑药疹、牙龈增生;男性乳房增大等。
长期服用地平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1、高血压的长期治疗应当选用长效制剂,如硝苯地平的缓、控释制剂。
2、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时可致血压过低需谨慎。
3、需要注意硝苯地平与β受体拮抗剂同用可导致血压过低、心功能抑制、心力衰竭。
4、突然停用β受体拮抗剂治疗而使用本药物时,可发生心绞痛, 故须逐步递减前者用量。
5、需要注意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双香豆素、洋地黄、苯妥英钠、奎尼丁、奎宁、华法林等合用时,这些药的游离浓度会发生改变,合用需谨慎。
6、与硝酸酯类合用,治疗心绞痛作用可增强。
7、与西咪替丁合用时硝苯地平的血药浓度峰值会增高,应当注意调整剂量。
8.对于硝苯地平片,这里有个重要提醒:根据2017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的内容指示:严禁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等短效药物快速降压!原因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可能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剧烈下降,造成全身血流的重新分布,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缺血,可能诱发极其严重的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如心绞痛、心梗、脑卒中等。
关于高血压的错误想法和说法,多了去!可惜总有好多人,喜欢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而不是用有充分证据的循证医学!
一个同学240斤,测血压比较高,又不想吃药,吃药了还不听医生劝告,总想吃吃停停!来看看我同学的几个经典问题!
一、我不吃药行不行?
高血压大多数不一定有症状,所以许多人认为,不吃药也可以,我可以减肥运动!其实倒也是真的,高血压的并发症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发生的!高血压时间久了,才会出现高血压的并发症,这个时间因人而异,但大多数高血压,持续5到10年以后,各种并发症就接踵而至!什么脑出血,冠心病,脑梗塞……所以,高血压吃好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你不难受,而且为了让你数年以后没有并发症从而不难受!
二、能不能吃一个药?不吃两个?
朋友的血压比较高,高血压的降压治疗不是把药吃上,而是控制达标!因为只有控制达标才能更好的减少并发症!所以,吃几个药是需要根据血压情况来决定的,而不是医生!而且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就是多品种的联合用药!所以,如果一个降压药不能控制,接下来要做的不是换药或者加量,而是联合第二个降压药!
三、为什么别人都是一开始一个药,而我是两个?
这个道理就更简单了,降压治疗一开始的开具药物也是需要根据血压水平来决定的,如果血压太高,根据判断一个药物不能控制血压达标,那么可以直接开具两联药物!而这个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你要是真觉得不能接受一下吃两种药,可以先吃一个,不行再联合第二个!但事实是,医生的判断往往要比你自己的想象更准确!
四、为啥不让我吃硝苯地平片?
硝苯地平片是钙离子拮抗剂中的一种,但因为其降压迅速,而且半衰期较短,许多研究已经证实普通的硝苯地平平片不仅不能使得降压后获益,反而增加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所以许多指南已经明确的指出和建议!钙离子拮抗剂降压治疗要使用缓释制剂或控制制剂,但我国目前的情况是,硝苯地平因为其降压迅速和价格便宜,仍然活跃在降压药物的一线!
五、我吃了药以后是不是就不能停下来?
这个问题比较普遍,许多人就是因为害怕吃了药以后停不下来从而拒绝服药!但陈大夫已经讲过,高血压的并发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只有把血压控制达标才能产生获益,才能减少相关并发症!所以,如果为了停不下药物而拒绝服药,你得到的将是数年以后的脑出血、脑梗塞、冠心病等等并发症!和这些并发症相比,你认为吃药重要还是并发症可怕?如果你觉得并发症可怕,那么吃药才能预防或者避免,如果你觉得吃药比并发症可怕,你可以选择不吃药!
六、有没有办法不吃药?
如果我真有办法让你不吃药,我早获得诺贝尔奖了!如果真有一个治疗高血压不吃药的方法,在这个信息快速流通的社会,早就风靡全球了,还需要我来告诉大家?但可以明确的是,减重、运动、戒除不良习惯、减少精神压力、改善睡眠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使得血压更容易控制或者更容易达标!如果你真的是因为体重太重引起的高血压,通过减重等方法,或许你真的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七、为什么让我先吃ACEI或ARB,而别人是其他药物?
年轻男士的高血压,牵涉到很多问题,比如性功能障碍的问题!而在高血压降压药物的研究中,可以性功能不全的副作用中,ARB类的药物被证实减少性功能障碍的可能最少,证据也最充分!所以,如果你真的有什么难言之隐,就建议选择药物的时候告诉医生,医生会根据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等许多情况综合考虑然后选择合适药物!
当然,这些问题都是我同学问的,陈大夫今天发在这里!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大箩筐,限制于篇幅原因,陈大夫就不能再啰嗦了!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吃药降压而且达标才可以减少并发症!所以,降压而且血压达标才是硬道理,还是先不要去想其他的问题了吧~
相信大家对于高血压都不陌生吧,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危害着身体健康。所以,对我们来说,防治高血压是很重要的,但是在防治高血压的行为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在这里先来给大家说说都有哪些高血压防治的误区。
关于高血压防治的3大误区,很多人不清楚,平稳血压,不妨做到3点
一.不愿意过早地服用药物
有些患者被确诊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用药物,他们认为服用药物后一辈子都离不开药物了。害怕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所以很抗拒吃药这件事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不会对降压药产生依赖,而且越早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得就越好,能更好的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防止出现其他的并发症,降低出现其他疾病的几率。
所以要听医生的话,如果需要服用降压药,一定要按时服用,不要存在抗拒的心理。
二.单纯依靠药物
有些人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如果患上;高血压的话,只要吃药就可以,其他的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什么的都可以不用改变,这种单纯想通过药物来治疗高血压的想法是错误的。
药物治疗是一部分,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高血压患者一边服用降压药物,一边继续吃些高脂肪的食物,还不忘抽烟喝酒的话,那样就算降压药的效果再好,也是不能缓解病情的。服用药物的基础上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话,降压效果会更加的好。
三.自行购买药物
有些人患上高血压之后,不相信医生开的药物,而是相信一些朋友或者亲友的推荐,去购买哪些甚至是生产过程都不符合标准的药物,这样不按照医嘱,自行购买药物服用的行为是错误的。
由于个人的特征不同,需要使用的降压药也不尽相同,建议确诊高血压后,还是去正规的医院去检查,根据医生医嘱来吃适合自己的减压药。
上面三种行为都是在防治高血压中常见的3大误区,如果有上述大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地改正,那么怎么样才能正确有效的防治高血压呢?关于正确有效防治高血压,你需要做到下面3点:
健康的饮食方式
要想防治高血压,首先要做的就是养成健康的饮食方式,首先要减少盐的摄入,一天内不能吃太多的盐,也不能经常吃咸菜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比如像菠菜,油菜,毛豆,土豆,海带,还要多吃一些水果,比如香蕉,杏子,梅子等等,多吃奶制品,减少脂肪和肥肉的摄入。
保持健康的体重
体重超重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导致患上高血压。
所以如果体重过重的话,要通过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体重处于健康的水平,这样对于高血压的防治也起着很好的作用。
多喝水
而且,多喝水也对防治高血压有着很大的帮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通畅血管,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1-
"医生让我晨起服药“
根据以往医生经常的建议或过去指南建议,很多患者习惯于晨起后服药。但很多患者都有凌晨的血压“晨峰”,即一早5~6点出现血压高峰。也有些患者夜间血压也高。这些患者的正确服药时间应该是晚饭后睡觉前。
-2-
“哪种降血压药能降低压”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常出现高压(收缩压)不高,低压(舒张压)高,脉压小的情况,因此他们希望找到一种降低压特别有效的药物。
实际上,所有降血压药都既降高压也降低压。不存在哪种药比哪种药降低压更有效。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我们观察发现,这些患者往往肥胖,很少运动,吃的过多,有的大量喝酒,睡觉打鼾,过度娱乐熬夜等。
因此改变的关键不是药物,而是要管住嘴,迈开腿,限酒,控制好体重,保证充足睡眠,才能更好发挥降血压药物的降低压效果,甚至可能减停药物,拉开脉压,保持血压正常。
-3-
“高压高、低压正常,怕低血压不敢吃药”
高压(收缩压)高,低压(舒张压)不高,甚至低,脉压大,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我们要知道,降血压药物对血压下降的幅度取决于用药前基础血压升高的程度。用药前血压越高,降压药对血压降得越明显。
因此,对老年人单纯的收缩压升高,降血压药对收缩压下降明显,对舒张压影响较小或很小。所以我们不用太顾虑舒张压下降。而收缩压增高是卒中最大的危险,必须要控制好。
-4-
“常年血压90/60mmHg,甚至有时80/50mmHg,当成低血压治疗”
如能常年保持这种血压水平,是正常的。不是低血压。这种血压水平的人卒中风险更小。不需用药,无需治疗。至于这些人群中的一部分出现的乏力、头晕、心悸……症状,容易归因于“血压低”,实际与血压关系不大,很可能与睡眠不足,焦虑/抑郁有关。
-5-
“高血压不严重,先不吃药,先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
一些中青年发现血压高,对服降血压药有顾虑,怕吃上了,停不下来。尤其无明显症状时,更对用药有抵触情绪。实际上,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可控。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
如果初次发现高血压,血压增高程度不重,收缩压介于140-150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0-100mmHg之间,又有肥胖,缺少有氧运动,大量饮酒,有意愿改变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吃动两平衡,控制体重,能使体重先从原有基础上减10%。可先不用药,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如六个月后血压仍高,应开始用药。
改变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我建议这些中青年患者不要抵触用药,可一边用药,一边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效果出来了,再尝试可否把药物减量。停药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我己有这种经治的病例。
如初诊时血压已达到或超过160/100mmHg,应及早用药,同时改变生活方式。
-6-
“一年四季认真吃药就好”
有些高血压患者冬季寒冷时血压更高,夏季血压会低一些。可根据血压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的多少或剂量,夏季可适当减量或减少种类。
而且,高血压的控制不能仅限于药物,运动处方、心理睡眠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限酒处方也要齐头并进才行。
本文得到授权,采编自微信公众号@胡大一大夫
更多诊疗信息请点击: https://pro.m.jd.com/mall/active/3NiZAeXmQsmDMPZEcKh8Lg5PLuqj/index.html
你身边有没有高血压病人呢?看到这个问题以后我觉得,绝大多数或者说几乎100%的人,身边都有高血压的患者,关于高血压的相关误区有很多,比如说,有很多人认为长期吃高血压药,对人会产生很多副作用,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一、关于高血压的三高三低你知道吗?
虽然很多人认为吃高血压药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但实际上关于高血压的真相是三高三低。什么是山高山低呢?三高就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三低是知晓率低,服药率低,达标率低。这也就意味着,高血压虽然是高发病率,几乎每4~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而且致残率、致死率非常高,知道自己罹患高血压的人群,是比例非常低;而且即便是知道自己是高血压,服药率也非常低;即便是这些人有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达标的达标率也很低。
二、高血压的危害您知道吗?
了解了高血压的三高三低,你可能会有所发现,关于高血压病不是服药造成的副作用太多,而是不知道自己罹患高血压,没有服药没有达标的人群太多。而高血压所造成的危害几乎尽人皆知,高血压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肾脏损害、眼损害、心脑血管损害等等。而所有的这些损害,都是因为血压高于正常值以上所造成的,要想避免这种损害,把血压控制达标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而无论你使用什么样的降压方法,能把血压控制正常,都可以减少这种损害,但除外降压药,能够把血压控制正常的方法和方式真的不多。
三、关于降压药的副作用您知道有哪些?
降压药确实有副作用,但关于降压药的副作用很多都是可防、可控、可逆的。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及时发现降压药的相关副作用,给予停药后,绝大多数甚至几乎是所有的副作用都可以完全消失。这也就意味着,降压药的副作用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将药物种类繁多,即便是不能耐受这种降压药,那么更换另外一种降压药以后,也可以避免副作用的发生。如果您过于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那么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您觉得哪个更重要呢?
看懂了吗?降压药的服用和降压药的副作用两者相比,获益明显的大于风险!所以,把血压控制达标是让我们有获益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普利类药物是多个指南推荐的高血压治疗一线药物,常见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等。普利类药物不仅降压效果好,长期应用还能能逆转心肌重构,同时也能改善心力衰竭特别适用于伴有糖尿病及蛋白尿等肾脏疾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治疗伴有糖尿病患者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能够延缓糖尿病性肾小球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普利类药物的适应症为: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等肾病。
普利类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它的作用机制有5点:1、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阻断了血管紧张素系统收缩血管、刺激醛固酮释放、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以及促进心血管肥大增生等作用。2、抑制缓激肽降解,保存缓激肽活性。3、保护血管内皮细胞。4、抗心肌缺血和心肌保护。5、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度。
长期使用普利类降压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可能发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用药初期最常见的是持续性干咳,发生率高达20%,呼吸道症状(如:鼻炎)、支气管痉挛、味觉障碍、呼吸困难等。
2、注意可能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首剂低血压反应(如:头痛、头晕)、高血钾、低血糖、干扰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血管神经性水肿、白细胞减少。
3、注意可能发生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肾功能损伤:对肾动脉阻塞或肾动脉硬化造成的双侧肾血管病患者,普利类药物能加重肾功能损伤,是血浆肌酐浓度升高,严重者可产生氮质血症。
4.注意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特别是和保钾类药物合用时,容易导致高钾血症。
5.注意以下几种属于普利类药物的禁忌症:
1)对普利类药物过敏者;2)妊娠哺乳期妇女;3)双侧肾动脉狭窄;无尿性肾功能衰竭者;4)高血钾及低血压者;5)限制性心肌病。
普利类药物使用时要注意上述副作用发生可能,总体来说,普利类药物是降压好药,可选择药物多,短、中、长效药物均有可满足各种治疗的需求。降压作用明显,且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长期应用能逆转心肌重构,延长心肌寿命,可安全用于老年人,是稳定型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用药,也适用于伴有脑血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脂异常的高血压患者。
参考资料:
《药理学》人民卫士出版社——第八版
古德曼.吉尔曼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第12版
痛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急性发作期的用药相对比较明确,中药主要以清热、祛湿、止痛为主,西药则分为3大类,主要有特异性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降酸药。
在缓解期,痛风的治疗主要以恢复自身代谢为主,这时候用药也分为3大类,第1类是降低血清尿酸的的药物,第2类是清理关节肿尿酸盐结晶的药物,第3类是恢复自身代谢功能的药物。在临床用药中,很多人在使用上述药物的时候,也存在一些误区。这里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1、 误用降酸药
很多患者都知道自己的血尿酸高是导致痛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很多人将降尿酸等同于治疗痛风,这显然是不对的。尿酸高导致了尿酸盐结晶在肾脏的沉积,这点没错。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尿酸高呢?尿酸产生的过多或者尿酸排泄不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不被察觉,导致体内的尿酸代谢出现紊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尿酸增高是结果而非原因。
很多人一看到尿酸升高,就服用降酸药。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还没有出现痛风症状。这里边区别对待,如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值高于9mg/dl,需要服用降酸药物。但是如果尿酸高于正常值上限,低于9mg/dl,这时候治疗应该以恢复脏腑代谢和清理关节中的尿酸盐结晶为主。
还有一种情况是患者已经痛风过,但是经过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尿酸虽然超过正常值但并不太高。这种情况也应该以恢复自身脏腑功能为主,而不是一味的降尿酸。
对于患者而言,如果每年发作的次数≥2次,或有痛风,或有肾脏损害,或经控制饮食和生活习惯后,血尿酸仍高于9mg/dl的话,则需要积极的降酸治疗。
2、忽略自身代谢功能
随着近年来,现代医学对于痛风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如果忽略自身尿酸代谢功能,而一味的靠药物去降酸来维持血清尿酸的稳定和平衡,对于患者的远期疗效并不是特别理想。
究其根源,主要有2点。第1点是如果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因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对于肝肾功能的影响比较大,虽然最新版的欧美痛风治疗指南建议小剂量用药,但是这仍然不能忽视长期服药对于脏腑的影响。
第2点是从痛风发病的整体来看,尿酸并非导致痛风的最终原因,这时候我们需要进一步解决关节中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和恢复自身肾脏尿酸代谢功能。
从目前医学对于痛风治疗的认识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当为首选。通过西药来降低患者血清尿酸,通过中药来清理关节中的尿酸盐结晶和恢复肾脏代谢功能,保肝护肾,做到标本同治,是为上策。
文章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1、什么时候用药?
根据以往医生经常的建议或过去指南建议,很多患者习惯于晨起后服药。但很多患者都有凌晨的血压“晨峰”,即一早5~6点出现血压高峰。也有些患者夜间血压也高。因此,这些患者应晚饭后睡前服降压药。
2,要关注,别过度。
近年来专家们天天讲,指南也反复说,要有效预防卒中,就要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下降。这在理论上没错。但在实践中出了问题。一些老年人,退休后,很重视保健,每天频繁测血压,甚至每一到两个小时就测一次,甚至夜间还起来测。血压一波动就紧张。去问医生,有些医生就给患者开上一瓶作用快的降血压药,如卡托普利。有的老两口都有血压高,每一小时互相测血压,越测越紧张,越紧张越高,一瓶100片卡托普利不到一周就含服一空。这就是一种“血压焦虑症”。服降压药的种类越来越多,剂量越来越大,因为用了3-5种降血压药,血压仍然波动,因而在前一时期被误导过度治疗,接受了肾功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术后血压波动依旧。
我劝说过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改变了自测血压的行为。提出“要关注,别过度!”血压不但很快平稳了,需用的降血压药的种类和剂量大幅减少。如要想知道自己血压是否24小时平稳下降,可必要时做一次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而不要自己在家过于频繁地测血压。
3、高压(收缩压)不高,
低压(舒张压)高,
脉压小,怎么办?
这种情况多见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他们到医院门诊最常问的问题是“哪种降血压药降低压更有效?“实际上,所有降血压药都既降高压也降低压。不存在哪种药比哪种药降低压更有效。这些患者往往肥胖,很少运动,吃的过多,有的大量喝酒,睡觉打鼾,过度娱乐熬夜等。关键是要管住嘴,迈开腿。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限酒,控制好体重,保证充足睡眠。才能更好发挥降血压药物的降低压效果,甚至可能减停药物,拉开脉压,保持血压正常。
4,单纯收缩压升高。
高压(收缩压)高,低压(舒张压)不高,甚至低,脉压大,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降血压药物没有单降收缩压,不影响舒张压的药物。但降血压药物对血压下降的幅度取决于用药前基础血压升高的程度。用药前血压越高,降压药对血压降得越明显。因此,对老年人单纯的收缩压升高,降血压药对收缩压下降明显,对舒张压影响较小或很小。而收缩压增高是卒中最大的危险。不要因过度顾虑舒张压下降,而不敢用降血压药控制好收缩压。高龄(80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可以,但如降至140mmHg以下,自我感觉良好,也更好。
5、常年血压90/60mmHg,
甚至有时80/50mmHg是低血压吗?
需不需要治疗?
如能常年保持这种血压水平,是正常的。不是低血压。这种血压水平的人卒中风险更小。不需用药,无需治疗。有时这些患者有乏力、头晕、心悸……症状,容易归因于“血压低”,实际与血压关系不大,很可能与睡眠不足,焦虑/抑郁有关。
6、与精神情绪相关的血压升高。
我经治过一些患者,平时血压从来不高,但遇到情绪激动或焦虑急性发作时,血压突然升高。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伴有心率加快、出汗,在一些初诊医生处,首先被怀疑嗜铬细胞瘤,一通检查,一无所获。于是给患者开上一瓶降压起效快的短效降血压药,嘱咐患者血压高时来上一片。不但治标不治本,反而有的患者用了这种降压药后血压降的过快过低,心悸头晕更重。双心医学对高血压的治疗非常重要。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和睡眠呼吸暂停都会导致血压波动。
7、血压高了,不要“讳疾忌药”。
一些中青年发现血压高,对服降血压药有顾虑,怕吃上了,停不下来。尤其无明显症状时,更对用药有抵触情绪。实际上,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可控。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如果初次发现高血压,血压增高程度不重,收缩压介于140-150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0-100mmHg之间,又有肥胖,缺少有氧运动,大量饮酒,有意愿改变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吃动两平衡,控制体重,能使体重先从原有基础上减10%。可先不用药,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如六个月后血压仍高,应开始用药。改变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我建议这些中青年患者不要抵触用药,可一边用药,一边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效果出来了,再尝试可否把药物减量。停药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我己有这种经治的病例。但如初诊时血压已达到或超过160/100mmHg,应及早用药,同时改变生活方式。
8、有些高血压患者冬季寒冷时血压更高,
夏季血压会低一些。
可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种类的多少或剂量,夏季可适当减量或减少种类。
9、高血压患者如同时有糖尿病(这种情况很常见)
除了认真控制血压和血糖,既使化验单上显示坏胆固醇在参考范围内,没有向上指的箭头,也应同时服用小剂量他汀。
把坏胆固醇降到2.6mmol/L以下。这比仅降压降糖能更大幅度减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在这里再提醒一下,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没有高血压,坏胆固醇也不明显增高,也应服小剂量他汀。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没有糖尿病,但吸烟,查尿有微量白蛋白尿,颈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坏胆固醇不高,也需服用小剂量他汀。
10、高血压病的控制不能仅限于药物,
也需要慢病防控的五大处方。
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睡眠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限酒处方。
原发性高血压病虽有些家族史,但源头上还是生活方式病。
痛风这个病,自古有之。古时候哪些生活条件好的王公贵族容易得这个病。但是近年来,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高嘌呤的食物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导致痛风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得了痛风之后,除了需要注意生活习惯之外,在适当的时候服用药物控制疾病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
但是现在人无论是得病时间长的,还是得病时间短的。都对于痛风的用药存在一定的误区,这里跟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1、没有明确诊断就用抗生素
很多人在第一次痛风发作的时候,往往会被误诊为关节扭伤。再加上痛风发病的时候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和活动障碍。一些经验不足的医生会在没有详细询问病史,检查血尿酸的情况下误诊为局部感染。这时候常规用药是青霉素,这种误诊误治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因为痛风这个病,本身有一定的自限性。即便我们不用药物治疗,在一周左右患者的红、肿、热、痛症状也会自行缓解。这种缓解往往反过来会让医生或者患者更加确信这些症状是由于感染、炎症引起来的。
但是,在临床上,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类药物,对于痛风的急性发作非但没有效果,还有可能加重病情。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抗生素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尿酸一样,都需要经过肾脏的过滤和重吸收,在尿液中被人体排泄出去。而抗生素的代谢产物显然与肾脏有更强的亲和力,这就导致肾脏会有限排泄抗生素的代谢产物,导致尿酸在体内的蓄积。进而出现血清尿酸升高,加重病情。所以一旦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服用抗生素时需慎重。
2、急性发作期单用降酸药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分不清楚各种痛风治疗药物的作用。简单归纳一下,痛风急性期用药分为3大类。第一类是抗炎药,这里的抗炎药物指的是以秋水仙碱为代表的,针对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有特异性治疗效果的药物。第二类是止痛药,这类药物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这类药物除了止疼效果好之外,还能缓解痛风急性期的炎症。所以在临床上,医生也经常给痛风患者开这个药。第三类是降酸药,这类药物以别嘌醇、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为代表,主要用来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很多人不清楚各类药物的疗效,误认为非布司他、别嘌醇和苯溴马隆都是痛风治疗药,所以在痛风发作期,有的患者只是服用降酸药物,这也是不对的。
因为降尿酸的药物会让体内的尿酸指标骤然降低,尿酸忽高忽低会诱发痛风急性关节炎的发作。所以,降酸药物在急性发作期可以小剂量使用,配合中药和特异性抗炎药物一起使用,能有效的减少尿酸盐结晶对肾脏的影响,但如果单独使用则弊端大于益处。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特点为病程缓慢、反复发作。患者群体广泛,但以青年和中年男性较为多见。慢性肾炎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感染、药物、环境等因素有关。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
对于慢性肾炎患者而言,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杏鲍菇作为一种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食材,非常适合慢性肾炎患者食用。杏鲍菇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
除了杏鲍菇,慢性肾炎患者还可以适量食用其他菌类食材,如木耳、香菇等。这些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帮助调节身体机能,缓解病情。
在药物治疗方面,慢性肾炎患者应遵医嘱,合理用药。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降压药、免疫抑制剂等。此外,患者还需定期进行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慢性肾炎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总之,慢性肾炎患者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成年人血压收缩压的正常范围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的正常范围在60~89mmHg之间。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通常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血压的测量通常使用血压计进行,包括袖带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需要将袖带包裹在上臂,将袖带下缘距离肘窝约2~3厘米。将听诊器放置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打开血压计开关,开始测量。
血压的正常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的正常范围会有所变化。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可以适当放宽。
高血压的危害很大,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肾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类、钙通道阻滞剂等。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外,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血压,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总之,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关注自己的血压水平,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脑供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大脑无法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导致大脑组织受损。了解脑供血不足的注意事项,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
一、生活方式调整
1. 饮食:脑供血不足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清淡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适当摄入鱼类和鱼油,有助于改善脑供血不足症状。
2.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
3. 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受伤。
二、药物治疗
脑供血不足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扩血管药物、神经保护药物等。具体药物选择需遵医嘱。
三、定期检查
脑供血不足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以及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监测病情变化。
四、就医与咨询
脑供血不足患者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五、预防措施
1.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避免病情加重。
2. 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4.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健康与五脏六腑的和谐密切相关。而食疗养生正是通过食物的调养作用,来达到调和五脏、平衡阴阳的目的。本文将围绕五脏养生展开,介绍不同脏腑对应的食材,帮助大家了解食疗养生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养心的食物。桂圆、红枣、金橘、葡萄和黑木耳都是养心的佳品。桂圆肉泡茶或煮粥,可以补气血、安心神;红枣含有丰富的铁和磷,是天然的补血剂;金橘可以理气解郁、化痰;葡萄则能补气血、强心利尿;黑木耳则具有滋阴、养胃、活血、润燥的作用,是心血管疾病的良药。
接下来是养肝的食物。韭菜、葡萄、绿豆、大豆、动物肝脏、西红柿和蘑菇都是养肝的好选择。韭菜可以祛阴散寒、养阳护肝;葡萄可以提高血浆白蛋白、预防乙肝;绿豆可以清热解毒、去暑消水肿;大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助于肝脏再生和修复;动物肝脏营养丰富,可以保护肝脏;西红柿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蘑菇则有助于滋养肝脏。
养脾的食物包括糯米、红薯、粳米、薏苡仁和白扁豆。糯米可以补脾益气;红薯可以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粳米可以补脾益气;薏苡仁可以补脾健胃;白扁豆可以补脾胃虚弱。
养肺的食物有银耳、萝卜、柿子、百合和荸荠。银耳可以润肺化痰、养阴生津;萝卜可以清热化痰、生津止咳;柿子可以润肺止咳、清热生津;百合可以治疗肺痨久咳、干咳咽痛;荸荠可以清热生津、化湿祛痰、凉血解毒。
最后是养肾的食物。干贝、鲈鱼、栗子、山药、枸杞子、黑芝麻、核桃、何首乌、黑豆和黑米都是养肾的佳品。干贝可以补肾滋阴;鲈鱼可以补脾胃、肝肾、益筋骨;栗子可以补肾壮腰;山药可以益肾填精;枸杞子可以补肾养肝、益精明目;黑芝麻可以补肝肾、润五脏;核桃可以补肾固精、利尿消石;何首乌可以补肝肾、益精血;黑豆可以补肾强身、活血利水;黑米可以滋阴补肾、健脾暖肝。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肾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肾脏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重要器官的健康。那么,如何预防肾脏疾病?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疾病?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有哪些饮食禁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肾脏疾病早期信号
肾脏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有些信号值得我们注意。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水肿、高血压、贫血等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尿检是发现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肾脏疾病。
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肾脏疾病
预防肾脏疾病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预防肾脏疾病的方法:
肾脏疾病患者饮食禁忌
肾脏疾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高盐、高嘌呤食物。以下是一些肾脏疾病患者应避免的食物:
积极治疗,控制病情
对于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肾脏疾病是常见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肾脏疾病,保护肾脏健康。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了解血压的变化规律,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那么,血压在一天中的哪个时段最高呢?
很多人认为,血压在清晨起床后应该是最高的。确实,人体在经过一夜的睡眠后,血压会有所上升,但根据临床研究,血压的峰值并不一定在清晨。实际上,血压在一天中存在两个高峰和一个低谷,分别在早晨6点到8点、下午2点到4点以及凌晨0点到2点。其中,下午2点到4点是血压的峰值时段。
高血压患者需要关注血压变化,并在峰值时段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除了监测血压,患者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血压:
1.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限制盐分摄入,增加运动量,保证充足睡眠。
2. 按时服药: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不要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3.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疗机构进行血压监测,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之,了解血压变化规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除了常见的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病症外,高血压还会对眼睛造成损害。那么,高血压是如何伤害眼睛的呢?
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小动脉发生痉挛,管径狭窄,中心反射变窄,这是高血压早期对眼睛的影响。如果血压长时间增高,视网膜动脉会出现硬化改变,甚至出现银线反应和动静脉交叉。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能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还会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这些病变会导致视网膜出现放射状腊样小黄点,从而引起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症状。
为了保护眼睛,高血压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护眼睛:
1. 选择合适的眼镜:对于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的患者,应选择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避免视力进一步下降。
2.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眼睛疲劳,加重高血压对眼睛的损害。建议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远眺放松眼睛。
3. 注意用眼卫生: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用脏手揉眼睛,预防眼部感染。
4.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疾病,防止病情恶化。
总之,高血压患者要重视对眼睛的保护,避免视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许多高血压患者都希望通过运动来改善病情,其中跑步作为一种常见的运动方式,备受关注。
然而,关于跑步能否治愈高血压这一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高血压的成因复杂多样,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所以跑步是否能治愈高血压因人而异。
对于一些由于短时间精神压力、心理负担过重、熬夜等原因引起的血压偏高,通过跑步等运动可以帮助身心放松,使身体恢复正常状态,从而起到一定的降血压作用。
但对于由于慢性器质性病变诱发的继发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仅仅依靠跑步是无法治愈的。这类患者需要尽早配合医生使用控制血压的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定期到医院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并做好记录。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调节,多吃富含钾和钙的食物,如土豆、茄子、海带和生菜等。同时,要限制盐的摄入,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少吃高钠食物,如牛奶、酸奶、酱油、泡菜等。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跑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种有益的运动方式,但并不能保证治愈高血压。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控制病情。
老年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需警惕餐后低血压这一常见问题。餐后低血压会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摔倒等意外。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餐后低血压的成因、症状、预防措施以及治疗建议,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维护健康。
一、什么是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指在进食后,血压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通常在进食后30-60分钟内收缩压(高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2-3小时后恢复正常。
二、餐后低血压的成因
1. 胃肠道激素分泌:进食后,胃肠道会分泌消化激素,如肠激酶等,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管扩张,血液流向消化系统,从而降低血压。
2. 自律神经功能紊乱:部分老年人自律神经功能紊乱,对血压的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3. 疾病因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等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三、餐后低血压的症状
1. 头晕、乏力:这是餐后低血压最常见的症状。
2. 晕厥:血压过低时,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晕厥。
3. 走路不稳:血压下降会影响下肢血液供应,导致走路不稳。
四、预防餐后低血压的措施
1. 细嚼慢咽:进食时细嚼慢咽,有助于减少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2. 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可减少胃肠道负担。
3. 餐前喝一杯绿茶或咖啡:茶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可以抑制肠激酶的释放,预防血压下降。
4.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五、治疗餐后低血压的方法
1. 药物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调节自律神经功能紊乱、控制血压等。
2. 生活方式调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等。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六、总结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问题,老年人应引起重视。通过了解成因、症状、预防措施以及治疗建议,老年人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餐后低血压,维护健康。
老年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众多降压药物中,氢氯噻嗪、美托洛尔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良好的疗效,成为了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优选。
氢氯噻嗪作为一种利尿剂,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改善心脏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等问题。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病情调整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美托洛尔作为一种β受体阻滞剂,对各类老年高血压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缓解心绞痛、心律失常等问题。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并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油腻食物。
硝苯地平控释片作为一种控缓释制剂,可以延缓药物释放速度,降低服用次数,有效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患者需按时口服,并在用药过程中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维持情绪稳定。
除了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结合自身病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