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冻疮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下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温度下降而发生的损伤。对于轻微的冻疮,注意保暖,一般可以自行恢复,对于症状严重的,如出现水疱、溃疡等,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严重的后果,建议积极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除了治疗方面,冻疮的预防也是关键,尤其是近年来,冬季户外滑雪者、登山爱好者越来越多,罹患冻疮的人也越来越多,正常人群和反复发作的冻疮患者都需要了解以下的保护性措施:
冻疮通常在天气变暖后自行愈合,一般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但是如果症状严重、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提醒大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冻疮是寒冷季节的常见皮肤病,每到冬季随着气温的降低,在户外工作的家人最担心的就是得冻疮。冻疮也好发于早春季节,以儿童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等处。
人们一旦患上冻疮,即使治好来年也容易再发生,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这个,一到冬天手就冻成了红萝卜状,痛苦不堪。
冻疮的三大症状
一、冻疮所致的瘙痒、疼痛以及漫长的病程和反复发作让人不甚苦恼。部分患者有水泡和溃疡形成,治疗不当常引发感染,其发生的重要环节是长时间在低温潮湿环境所致的机体局部组织微循环障碍。
二、儿童、少年和女性更易患冻疮就是因其神经血管对低温较敏感所致。所以湿冷环境是冻疮发生的直接原因,而皮肤神经血管对低温的反应性过强则是间接原因。
三、冻疮发生有较强的选择性,在同样的冷湿环境中只有部分人发生,这部分人可称之为具有“冻疮素质”,实际上是这部分人的神经血管对低温反应过强,在不太低的温度下血管就可发生痉挛性收缩。
冻疮的治疗:抗炎、镇痛与止痒
低温直接导致血管收缩,同时使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冷感受器在低温下激活形成冷觉,而冷觉间接引起血管收缩。对症治疗的药物如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血管层次”如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等,和活血化瘀类中药冻疮膏等,同时,使用胰激肽原酶和维生素E治疗冻疮也常有良好效果。
生活中如何预防冻疮?
1、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锻炼,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的循环,从而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2、遇寒冷季节,要注意个人保暖防冻、防止潮湿。因为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不论干什么家务,或者什么其他的工作,洗手后一定要及时擦干,潮湿很容易引起冻疮,并且爱美的女性朋友尽量不要穿过紧鞋袜。
3、如果手脚或其它部位受冻后,切记不要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这样反而会使冻疮加重。如特殊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4、对于每年反复发作冻疮者,可以在每个入冬前用亚红斑量的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从而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
冬天除了有美丽的雪景,还有令人烦恼的冻疮。然而,有那么一部分人,一到冬季就会长冻疮,冻疮发作时不仅奇痒难忍,还有关节不利,难以弯曲等不适。一些对冻疮有防治经验的人,都有自己的调理方法,比如经常泡热水,或者是涂一涂冻疮药膏。
不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尽管了解一些防治冻疮的小妙招,但还是只能得到一时的缓解,终究是缓得了一时,缓不了一世,时间一久还是会复发。甚至还有一些人,会找一些“土方”,比如将萝卜切片,加热后敷在冻疮处,不过这种方式未必管用,还是少用为好。
那么,为什么会长冻疮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皮肉被寒邪给冻坏了,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明明都是一样的环境,“为什么每次受伤的总是我”?其实这就跟体质差异有关,有些人自身的阳气充足,抗冻能力强,所以即使受到了一点风寒,身体也是可以自行调节的,那些阳气不足或者气血不足的人,自然就会成为冻疮的目标,同样是对雪景的喜爱,看来终究还是错付了。
患过冻疮的人都知道,这个病症,来一次可能会落下病根,以后的冬季只要寒风凛冽,身体要是扛不住,就有可能会复发,所以想要“根治”,还得内调外治,以补充阳气和补益气血为主,那么究竟该如何治疗冻疮呢?这3个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不妨了解一下。
1.内调药方
将桂枝、白芍、当归、炙甘草、大枣同用,正常煎水服用,在冻疮发作之前服用效果会更好,其实资深的中医爱好者一眼就能看出这5味中药的不凡之处,这就是医圣张仲景的千古名方“桂枝汤”的基础上,将生姜换成了当归,这个方子其实是桂枝汤的变方,要不然说张仲景的桂枝汤是“万方之祖”,内调阴阳、外调气血,甚至毫不吝惜的说,世间有很多病症,都可以用桂枝汤加减来调理。
既然冻疮是阳气不足或气血不足所致,桂枝汤可以辛甘化阳,源源不断地化生阳气,再加上具有补血活血的当归,从根源上解决冻疮的麻烦。同时这个方剂药性温和,其中的药材药性跟食物也差距不大,所以,针对有冻疮的人士,在冬季的时候服用,还可以改善自己的体质。
2.艾灸
嫌弃喝药太麻烦了,想要更简单的方式,有这样的方法吗?当然有,既然是风寒所致,将体内的风寒驱散,或能缓解,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中医特有的调治方式——艾灸,轻度的冻疮一般都能通过艾灸调理好,而且操作也很简单,采用回旋艾,在冻疮伤患处回旋,大概半个小时即可。
3.冬病夏治
提到“冬病夏治”,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冬天的疾病,夏天来调理,这是一种特殊的调理方法。像冻疮这种冬天的病症,想要去掉病根的最佳时期其实是在夏季,这非常符合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这是因为夏季的阳气旺盛,无论是外在还是体内,阳气都是充足的,这也有利于病邪的化解,可以在夏季的时候,将大蒜捣烂之后,涂抹在以前被冻伤的地方,然后在太阳底下暴晒,趁热在容易生冻疮的地方擦柔。
其实调理冻疮最好的方式,还是在于预防,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在病邪发生之前,做好防范才是最重要的,关于冻疮的防范,首先要尽量避免手脚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并且在受寒之后不要马上用热水浸泡或者烤火,这样有可能让寒邪入里,更难宣发。
其次就是适量的运动,加快自身气血的流动,有助于阳气的升发,不要一味地依赖取暖设备。
一、如何预防“冻疮”
对于冻疮而言,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平日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改善末梢血液循环是防治冻疮的重要环节。同时注意在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手、脚、脸、耳部的保暖,防寒防水都要做到。这些易生冻疮或者曾生过冻疮的部位,可预防性涂抹凡士林及冻疮膏等保护剂,千万不要以是否感觉到冷为依据。穿衣宜宽松,不可过紧,避免末梢循环不良。
有些人有手脚冰冷时用火烤、热水烫等复温习惯,这并不利于冻疮的预防。冬日手搓手、捶打等方式御寒也不可取;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可饮酒,因其会加速热量的散失。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平时应注意控制血糖。糖尿病易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冬天要特别留意手足的保暖,防止因疏忽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已经有冻疮,就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来促进愈合、防止感染。
二、“冻疮”的分类
第一类红肿型,时有痒感,较轻,治愈快。治疗方法简便易行,每天用消毒棉球蘸冻疮膏擦涂患部及周围2~3次即可;也可用冬瓜皮10克、桂皮10克、尖椒5克捣碎,加香油适量调匀敷部,每三天更换一次,但以上两种方法患处如有破伤不可用。
第二类青紫肿胀型。遇热痒痛感觉强烈,因受冻时期长,比较严重,治愈时间长。所以,首先应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如每天做2~3次局部按摩,从大腿根部开始揉摩至足趾部,再从足趾按摩至大腿根部,往返数次。特别是患部及周围要增加次数,反复按摩直到感觉患部温热为止。同时做一些室外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外敷生干姜9克、生附子6克,研末加1~2克七厘散,用凡士林油膏适量调匀敷患部,每2天更换1次,直至痊愈。
第三类溃疡湿烂型,血水渗透疮口蔓延,疼痛难忍,时又发痒,因受冻时期长,误时不治最为严重。如果冻疮局部有感染的迹象,可外擦百多邦或口服消炎抗菌药物。冻疮较重,发生水泡时,处理方法与烧伤水泡类似,保留水泡外皮有利愈合。因此类冻疮治疗方法比较复杂恢复期较长,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治疗。
冻疮在治愈后如遇冷容易复发,凡属上述第一、二类型冻疮,治愈后还应采取上述外敷药法、按摩疗法,在原患部敷药,按摩保持一个冬天,至立春日止,这样可以防止反复。同时,应加强适当的运动锻炼,配合饮食营养疗法,使体质不断增强,经络、气血畅通了,就可以抵挡住寒冷对人体的困扰。此外,如手、足受冻,应先揉搓促进血液循环,然后用温水浸泡揉搓,千万不能用温度高、过热、过烫之水洗烫,防止寒气聚之手足反而产生冻疮或其他疾病。
冬天将至,气温骤降。很多小伙伴都会出现一个十分烦心的情况,那就是长冻疮。
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的时候,手上或脚上又冷又痒,怎么捂都捂不热。有些皮肤娇嫩的人,尤其是小孩子,甚至脸上也会红肿又粗糙,非常影响美观。这就是冻疮。
冻疮,是由于气候过于寒冷所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该病症常发生于冬季,患处大多位于耳朵、手脚等位置。
那么,患上冻疮会有哪些症状呢?
(1)皮肤发痒
冻疮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局部皮肤会奇痒难耐。
是因为皮肤在受到寒冷的刺激后,血管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等到了温暖的环境中,血管慢慢发热重新扩张开,皮肤就会极度发痒。
(2)皮肤冰冷
一般来说,如果某一处皮肤总是很冰冷,这意味着这一片的皮肤血液循环不畅,无法自己发热,就很容易出现冻疮。
(3)皮肤表面发黑
皮下血管在受到寒冷刺激后收缩,局部皮肤无法正常进行血液循环,就会直接导致淤血。肉眼看上去,这一块的皮肤色泽较黑。出现这一症状的时候,意味着冻疮已经要出现了,需要及时预防和治疗。
此外,冻疮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水疱、溃疡等等。
千万不要小瞧冻疮,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折磨”你一整个冬天,而且长此以往,每年一到冬天就会复发,简直是“阴魂不散”。
趁现在还来得及,教你几招提前预防冻疮找上门!
1、取一盆15度的水和一盆45度的水。将手脚先浸泡在15度低温的水中,五分钟后再浸泡在45度的高温水中,一天三次。
这一办法可以在冬天锻炼四肢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2、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抹经常患冻疮的局部皮肤,连搽数日可以有效防止冻疮再生。
如果是已经长了冻疮的情况,可将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将其放凉后涂抹到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情况会缓解不少。
3、将长冻疮的地方洗干净,涂抹少量的风油精。然后用指腹轻轻揉搓,直至局部皮肤开始发热,每日3次,坚持3周。
不过,该法只适用于冻疮初期患者,仅仅只有局部皮肤红肿硬痛的情况。如果是冻疮严重,甚至皮肤破溃的患者不宜使用该方法。
4、用“十滴水”外擦冻疮患处。每日6-10次,这种办法也更适合冻疮初期患者。如果是皮肤破溃糜烂,可以先使用红霉素软膏涂擦,等到炎症好了之后再使用“十滴水”。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冻疮方法,不过,如果情况过于严重,还是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引起更严重的皮肤疾病~
严冬时节,寒冷的天气对人体露出部位及保暖性差的部位有一定刺激。如果此时穿鞋过紧、保暖不好或很少运动,气血凝滞,可以引起局部血瘀而形成冻疮。妇女、儿童和体弱者的手背、手指、足趾、足缘、足跟、面、鼻、耳轮、耳垂等处易患此病。冻疮给人带来不便和痛苦,严重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别再“冻疮”“冻伤”傻傻分不清
冻疮是与寒冷、潮湿相关的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好发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皮损常表现为红斑或结节,严重时皮损部位可见水疱、溃疡,以及自觉瘙痒、肿胀或疼痛。病情严重时可损伤肌肉、骨骼,引起全身症状。常发于冬季及初春天气寒冷季节,且易来年复发。
而医学上把低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统称为冷伤,冰点(0℃)以下的低温造成的冷伤才是冻伤,而0~10℃的低温对人体造成的则是非冻结性冷伤,冻疮就属于非冻结性冷伤。
容易形成“冻疮”的因素
气温骤变的换季时节是冻疮最爱出击的时间,潮湿的环境是它的“帮凶”。
除了寒冷与潮湿的外界环境,自身血液循环不好也是导致冻疮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因肢体末梢部位血液循环相较其他部位来说稍差,故冻疮好发于肢体末梢部位。不过,在相同环境下并非每个人都会生冻疮。女性肢体末梢循环常较男性差,儿童末梢循环的调节能力较成人差,糖尿病、营养不良、贫血等人群末梢循环也较健康人群差,因此,这些群体更容易被冻疮“盯”住不放。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冻疮患病与否与遗传也有关系。基因使得个体对寒冷和潮湿的反应存在差异,让某些人天生易感冻疮。
温暖环境里更难受
虽说冻疮是常见小病,但要赶走它却并非易事。冻疮有反复复发的恼人特性,往往连续几年都会在同一部位发作。更恼人的是,冷时还好,一旦进入温暖的环境,冻疮部位就会变得红肿、刺痒无比,严重时刺痒变为疼痛、局部出现青紫团块甚至溃烂,久久不愈,很令人心烦。温暖的环境之所以会让冻疮更折磨人,是因为低温使得皮肤血管收缩,当进入温暖环境后,动脉受热扩张,同时会伴血管通透性增加,就造成了皮肤组织发红水肿,而组织水肿又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痒痛感。这就是为什么进入温暖环境后冻疮导致的痒痛才“发作”。
冬天来临的时候,大家都会很烦恼,烦恼之一就是脸部皮肤总是露在外面,北风一吹就很有很大的刺痛感,然后再进到室内,脸就会很烧,很不舒服,更有甚者就是在很冷的北方,会有一部分人脸部比较敏感,会有被冻伤的危险,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预防和治疗脸部冻伤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如果冬天脸部皮肤露在外面时间久了导致冻伤产生,我们可以选择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可以选择迅速回复温度,不要继续在外面暴露,因为时间越久,冻伤的程度就越重,那样就更不容易恢复了,为了自己的皮肤,还是尽量脱离寒冷的环境。
当我们脱离了低温的室外,回到室内该做的就是怎么处理已经冻伤的皮肤,我们可以选择快速水浴,水浴可以帮主脸部皮肤快速的恢复温度,水温要始终,不要过热,过热的水反而会使皮肤不适加重,37度左右为好。记住不要用冰块擦拭皮肤,这样会导致皮肤的损伤加重。
再有就是选择去药店买一些冻疮类的膏药,把脸洗干净以后可以涂抹上一些冻疮膏,可以有效帮助皮肤缓解不适,还能起到一定的消炎和滋润的作用,记得要每天按时涂抹,不用几天,脸就会慢慢恢复了。
在治疗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饮食来慢慢调节,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是不错的选择,饮食上不要太过油腻,忌食生冷辛辣的食物,一面刺激脸部皮肤,饮食以清淡为主,当然,这段期间最好不要接触冷空气,以免加重病情。
冬天有时候就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寒冷的空气,会刺激我们的皮肤,或者是呼吸道等,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出门的时候可以多穿一些衣服,围巾和口罩也是必需品。也可以通过运动来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带来更多的热量。饮食上要均衡,保持好的习惯,那样,冬天就没有那么让人烦恼了。
中医认为阳虚之人容易受寒,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如果不注意保暖,血虚寒凝就可能形成冻疮。西医认为对寒冷敏感的人,如果受到强烈的寒冷刺激,可以引起人体组织的损伤。天气寒冷人体皮肤的血管自动收缩,目的是想保住体温,由于手、脸、耳、足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较慢,血流也比较缓慢。因此容易出现冻伤。
冻疮常见于冬季,早春季节,以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冻疮的表现是:双手、脸面、鼻子、耳朵、脚趾、足跟等处出现紫红色的冻伤肿块,伴有瘙痒、灼痛。
冻疮发生后不要着急,你家厨房里的一种调料就可以治疗冻疮。方法是:用花椒50克,水煎二次,每次20分钟,共煎取半脸盆药水,趁热洗患处(注意勿烫伤),每次洗半小时左右,凉了可以热一下再洗。连用七天为一疗程,严重的可以用两个疗程。
一次冻伤后,第二年再次出现冻伤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患者应该在第二年冬季到来之际,注意保暖,加强防范。这里介绍一个预防冻疮的方法:在温水中加少量啤酒,浸泡二十分钟,可以预防和治疗冻伤。因为啤酒中含有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具有抗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
预防冻疮,中医还有一个“冬病夏治”的小偏方:就是在盛夏季节,用紫皮大蒜捣烂,晒热后,经常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
阳虚体寒之人,为增强体质和抗寒能力,可以在冬季使用张仲景的当归羊肉生姜汤加花椒。药物组成:当归30克、羊肉500克、生姜15克、花椒3克。水煎食用。
保暖防冻的措施还包括:出门时要戴手套和暖耳、穿棉鞋和厚袜子。易冻部位另做护垫包裹。平时经常进行跑步、打球等运动,洗手、洗脸用冷水,逐步增加适应寒冷及抗寒的能力。
每到深冬,寒风来袭,冻疮随之而来,不但影响外表,且给患者带来肿胀、疼痛、瘙痒甚至皮肤的溃烂等不适之症。那么冻疮是怎么来的?具体有哪些表现呢?关于冻疮而言又有哪些预防以及治疗方法呢?
说到“冻疮”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寒冷的北方,其实不然,这些年在没有暖气的南方更是冻疮的多发地带。另外由于缺少运动、长期户外运动以及鞋袜过紧也会导致冻疮的发生。少年、儿童和女性神经血管对低温反应性过强,更易患冻疮。
一般低温潮湿环境所导致的机体局部组织微循环障碍是引发冻疮的最根本原因。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肿胀、疼痛以及瘙痒,局部皮损呈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边缘一般呈鲜红色,皮损表面呈紧张状态,按之柔软,压之可褪色,撤压颜色可逐渐恢复原色。多见于手、足、鼻、耳廓、脸颊等部位。还有一些发生在大腿以及臀部的深在性冻疮。一般多见于“冰冻美人”不穿“秋裤”的女性。
冻疮的预防:
1、每天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是预防冻疮重要的也是有效的方法。
2、遇到极冷的天气时,防护保暖措施一定要做到位,如手套、围巾、衣服等,切忌鞋袜过紧,防止挤压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
3、有冻疮病史者,每年进入冬季后要及早做好防护准备工作。
4、一旦出现冻疮症状,切忌使用热水浸泡,这样不仅使血液不能及时回流,且会加重组织损伤,可以用37℃左右的温水浸泡。
关于冻疮的治疗:
一般根据临床指征有抗炎、镇痛、止痒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以及常年反复发作者最好就诊皮肤科,在专科大夫指导下用药、正规治疗。
1、其实大多数冻疮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保暖一般会自然痊愈。
2、物理疗法治疗冻疮有紫外线照射、氮氖激光局部照射等。
3、冻疮初起者可将冻伤部位用温水浸泡,涂擦适量药物在患处,用手轻轻搓,直至患处发热。
4、对于未破溃的冻疮可以用适量药粉加适量黄酒调匀揉搓患处;对于已经溃破者患处进行常规消毒后可以将药粉撒在患处,并用消毒纱布包扎,预防感染。
最后提醒广大朋友:冻疮不可怕,关键是保暖!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一、何为冷疗?
冷疗是物理治疗方法的一种,其在体育运动和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有大量研究证明冷疗(冰疗)对 急性软组织损伤和 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缓解肿胀,增大关节肌肉活动范围,同时降低骨骼和肌肉疾病引起的疼痛,减低骨化性肌炎等创伤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冷疗的生理作用为通过引起血管收缩而减少组织的血流量,进而降低组织代谢、氧输送、炎症和肌肉痉挛。同时,冷疗还能通过神经和血管机制对(应用部位)局部和脊髓层面产生影响。局部冷疗可以将2至5厘米深度的皮肤和下层组织的温度降低,降低组织伤害感受器的激活阈值,并使疼痛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减缓。这将诱导局部麻醉反应,这被称为低温诱导性神经障碍。
二、从物理治疗专业的角度来讲,冷疗的分类和治疗方法如下:
1.冰敷
冰敷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冷疗方式,通常使用冰块作为媒介填充冰袋,形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保持在0℃,冰袋携带方便快捷,不受场地和受伤部位限制。一般建议一次冰敷时间10~20mins,每隔1h观察患处情况,避免冻伤。
2.冰水浸泡
冰浴是指人体在6℃~15℃的水中局部浸泡,通过 低温刺激,缓解肿胀和疼痛 的扩散,冰水浸泡可以在训练前也可在训练后,浸泡位置可以膝盖以下、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下,每次浸泡时间可持续6~15min。
3.冷热水浴
冷热水浴,又称冷热交替水浴,是指交替在冷水和热水里浸泡,冷水水温0℃~15℃,热水水温40℃左右,冷水浸泡1min,热水浸泡2~3min,持续循环3~4次。 冷热水浴的效果优于冰水浸泡,同时,反复刺激血管收缩和舒张,有助于代谢产物的清除,提高外周神经功能。
4.冷喷雾
冷喷雾是填装液化氯乙烷的喷雾剂,氯乙烷的沸点只有12.5℃,喷出的液化氯乙烷瞬间气化,从外界吸收大量热量,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员感到冰凉的原因。同时氯乙烷有麻醉作用,受伤部位在经过冷却降温、轻微麻醉后,受伤部位的肿胀和疼痛便会缓解。使用冷喷雾时一般喷头与患处距离保持在20~30cm,喷射持续6~10s。这是目前运动训练和竞技中处理 急性运动损伤的常用方法,在各种比赛的急救中都会看到这样的处置方式。
5.全身冷冻疗法
全身冷冻疗法是近年来被引入体育和运动医学领域的物理治疗手段。全身冷冻疗法通过压缩制冷或液氮,使受试者短时间(2mins左右)内处于-100℃左右的环境里。研究表明,全身冷冻可以增加肌肉耐力,减少运动后氧自由基的产生,减少代谢产物堆积,缓解运动性疲劳。同时,全身冷冻疗法也被证实是安全和可耐受的。当然,这样的方式也需要有 更安全的设备和更专业的理疗人员,所付出的成本也很高。
6.冰按摩
冰按摩能比冰敷更快地降低肌肉温度。在一次临床试验中,实验者使用冰敷法和冰水涡流治疗法以相同的速率降低小腿肌肉温度治疗20分钟。20分钟后,冰水涡流治疗组的肌肉组织温度继续下降,但用冰敷治疗受试者的肌肉组织温度渐渐上升。该结果表明,当需要 长期组织降温时,冰水涡流治疗法更合适。此方法同样需投入高昂的设备,并进行指导和维护,目前不适合运动队和相关康复机构使用。
三、冷疗在各种损伤方面的应用:
1.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无论是在竞技体育运动还是普通大众健身过程中,由于热身不足或者动作不标准,肌肉拉伤、韧带撕裂、挫伤等,特别是踝关节扭伤等是常见软组织损伤,损伤症状为红、肿、热、痛。目前经常使用的 急性损伤治疗一般遵循POLICE原则:保护、适当负荷、冰敷、加压包扎、肢体抬高,其中 I和C分别代表了冰敷和加压包扎。一般建议,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发生之时,可以用冰喷雾进行局部喷射,48h内,依据POLICE原则,用弹性绷带对患处加压包扎后,每隔2~3h冰敷一次,每次15~20min为宜。
2.闭合性骨折
冷疗在闭合性骨折损伤中的应用,主要用于骨折后急性期和手术后两个阶段:骨折后引起的软组织损伤会导致患处肿胀、疼痛;骨折行内固定手术后,患处的肿胀和疼痛会影响康复的进程,影响关节活动度改善。冰袋冷敷可以 缓解骨折急性期及手术后早期的肿胀和疼痛。研究表明,每天2次,每次20mins的冰敷,可以明显消除肿胀、缓解疼痛。
3.关节镜等手术后康复
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治疗关节运动创伤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的运动员,需要在关节镜手术后尽快康复,避免关节活动度降低、韧带黏连、肌力减退等现象的出现,但术后面临的关节肿胀和疼痛是影响术后康复的一大障碍。研究证明,通过间歇冰敷、加压冷疗等方式可以 明显改善关节镜手术后出现的关节肿胀和疼痛。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术后48h间歇冰敷(20min冰敷,20min休息,反复循环)被证实对于术后缓解疼痛和肿胀效果更好。
四、冷疗的注意事项
冷疗对软组织损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效果,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负面效果:
一般来说,冷疗有良好的耐受性,但也有一些 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一个是关于浅表神经附近处,特别是将冷疗与压缩治疗相结合时。有文献提到过,冷疗后可能出现腓骨神经病变以及尺骨、腋窝和股外侧皮肤神经损伤。其他报道的冷疗副作用包括心血管效应(心动过缓)、雷诺现象、冷荨麻疹、冻伤以及由于代谢活性降低而导致的伤口愈合速度减慢。 寒冷异常性疼痛的患者不应使用冷疗。所有这些不良影响在治疗前和病人沟通时,应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
五、冷疗的禁忌症
我们在应用冷疗时应注意以下禁忌症:出现大面积损伤的运动员,例如皮肤擦伤、开放性创伤的运动员不能使用冷疗;运动员慢性炎症或者出现化脓情况,为了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除,应选用热疗,其他体质较弱和对冷过敏的运动员慎用冷疗。
以上内容为冷疗的生理原理以及应用原则,合理的应用冷疗将会帮助我们更快的促进运动损伤的康复。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冷疗技术,为自己和患者提供更好、更专业的康复服务。
渐冻症,这种病最大的特征就是残忍。患者大多是青壮年,发病即意味死亡,但在这种病症面前,死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过程。起初是肺部被感染,一呼一吸都要用力,紧接着是最绝望的“冰冻”过程。 他们活着的每天,身体的控制权都在不断被蚕食。可能哪天醒来,就突 然发现身体某个部位不再动弹。到最后,全身只剩两个地方保持正常: 还能转动的眼球,以及完整的神智。
患者会清醒地看到自己被冰冻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患者会清醒的察觉到自己的生命走向终点。光明在渐冻症患者的眼中不复存在,只剩下绝望和痛苦在眼眶周围打转,在整个过程中患者看着自己的的身体一步步走进坟墓,可最痛苦的或许还不是患者本人,而是患者的父母。试想一下, 在长达两三年的时间里,看着亲生子女逐渐僵化,而死期遥遥不可知,病情发展到后期,和子女一起活着的每一天里,父母都在准备丧礼,想着怎么让子女走的干净一点,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渐冻症又叫肌萎缩侧索硬化,其病因至今不明。20%的病例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关,另外有部分环境因素,如重金属中毒等,都可能造成运动神经元损害。早期症状轻微,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一些症状,渐渐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最后产生呼吸衰竭。
生命的长短对于渐冻人来说是残忍的,度日如年的长,一眼望尽的短,霍金的故事流传了好久好久,可冰桶挑战却只盛行了一时,当你有一天看到了渐冻症患者,你要记住,他正在经历着这世界上最大的残忍,如果你有一天见到了渐冻症患者的父母,你要记住,他正在经历着这世界上更大的残忍,没有希望的生命是否还有意义,他们身上所承载的痛苦足以撼动天地,他们应该受到更多人的关心。
2016年1月20日,北京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生娄滔,被查出罹患运动神经元病,即渐冻症。患病后的娄滔,曾以口述形式立下遗愿,捐赠人体器官,“凡是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在历经各种治疗方式,病情反复波动后,2018年1月5日凌晨,29岁的娄滔在家中停止了呼吸。由于器官不符合捐献条件,她的遗愿永远成为遗憾。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亲眼目睹渐冻症也是很残忍的。
那天,我踏入了天津红桥区的一家互联网医院,心中充满了忐忑。我患有脚后跟的冻疮,每到冬天就折磨着我。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希望能找到一种解决办法。
我通过医生助理的引导,顺利地开始了问诊流程。医生非常耐心,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包括冻疮的历史、症状等。当我上传了脚后跟的照片后,医生又详细地询问了我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受冷受冻的经历。
经过医生的诊断,他认为我的症状更像是皮炎,并给出了治疗建议。他告诉我,可以使用保湿乳液和尿素乳膏,如果症状加重,可以考虑使用激素药膏和派瑞松。
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让我深感安慰,他的建议让我对治疗充满了信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冻疮的症状逐渐减轻,生活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医生的专业、耐心,以及便捷的服务,让我对互联网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人将受益于此。
寒冬季节,宝宝们容易受到冻疮的困扰,这又痒又痛的病症让家长们十分担忧。本文将详细解析宝宝冻疮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冬季常见病症。
一、宝宝冻疮的成因
宝宝冻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
1. 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潮湿的空气、风速较大等都会加速体表热量散失,导致宝宝容易患冻疮。
2. 全身因素:宝宝新陈代谢旺盛,皮肤散热快,且血管系统较为丰富,对外界温度变化敏感,容易发生冻疮。
3. 皮肤因素:宝宝皮肤含水量较高,更容易受到低温和潮湿的刺激。
4. 保暖措施不足:如衣物过紧、鞋袜过小、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等。
二、宝宝冻疮的症状
宝宝冻疮的症状主要包括:
1. 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
2. 严重时,皮肤可能出现水疱、破溃、结痂等。
3. 部分宝宝可能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三、宝宝冻疮的治疗方法
1. 未破溃的冻疮:可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酊、辣椒酊等局部涂抹。
2. 已破溃的冻疮:可使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局部涂抹,并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3. 严重冻疮: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宝宝冻疮的预防措施
1. 注意保暖:为宝宝提供合适的衣物和鞋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 保持干燥:保持衣物和鞋袜干燥,避免潮湿。
3. 增加户外活动: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4. 注意饮食:给宝宝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抵抗力。
5. 及时就医:发现宝宝有冻疮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手指的疼痛和红肿而焦虑不安。作为一个小说家,我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世界里,直到那天,我的右手食指开始出现了不适感。起初,我以为只是因为长时间打字造成的疲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和红肿变得越来越明显,甚至连轻微的触碰都会引起剧烈的疼痛。
我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希望能找到一些解决方案。然而,各种不同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法让我更加困惑。最后,我决定尝试在线问诊,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建议。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遇到了一个非常耐心和专业的医生。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咨询,医生问了我很多问题,包括疼痛的持续时间、是否有其他症状等等。通过对话,我了解到我的症状可能是冻疮引起的,并且医生建议我使用一些特定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我对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并且在问诊记录中发起了复诊。虽然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建议,但它让我感到安心和放心。现在,我正在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且已经开始看到一些改善的迹象。
儿童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减退性皮肤病,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心状况较为脆弱,因此家长在辅助儿童治疗白癜风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白癜风会影响孩子的容貌,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家长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其次,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日常饮食。富含酪氨酸和铜、锌、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有助于黑色素的合成,如动物内脏、奶类、蛋类、菌类、豆类等。同时,应避免过多摄入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会破坏黑色素的正常合成,加重病情。
此外,适当的日晒对白癜风的治疗有一定帮助。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加强黑色素的代谢,但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晒,以免晒伤皮肤。
在治疗方面,家长应选择正规医院和专业的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激光治疗等。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几点,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和外伤;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
总之,家长在辅助儿童治疗白癜风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饮食、日晒、治疗和日常保养,帮助孩子战胜疾病,健康成长。
冻疮,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疾病,却给无数患者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它不仅让人痛痒难耐,还可能留下难以消除的后遗症。那么,冻疮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有效治疗它呢?
冻疮是由于寒冷气候引起的皮肤病,多发生在手指、脚趾、耳廓等部位。当气温骤降,人体局部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导致组织缺氧、细胞损伤,进而引发冻疮。冻疮的典型症状是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疼痛,严重时还会出现水泡、溃疡。
那么,如何有效治疗冻疮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冻疮的治疗分为轻度冻疮和重度冻疮两种情况。
对于轻度冻疮,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自我护理:
1. 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 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潮湿;
3. 可用热水浸泡患处,水温不宜过热,以免烫伤;
4. 可外用冻疮膏、烫伤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5. 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增强抵抗力。
对于重度冻疮,患者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治疗手段包括:
1. 口服烟酰胺、硝苯地平等药物,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2. 局部使用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药物,促进伤口愈合;
3. 激光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除了治疗,预防冻疮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冻疮的方法:
1. 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 注意手、足、耳等部位的保暖;
3. 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4. 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作息。
寒冷的冬天,皮肤干燥、瘙痒和冻疮成为了困扰许多人的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冬季常见皮肤问题呢?中医专家为您支招,从日常保养到药物治疗,全方位守护您的皮肤健康。
一、保湿,让肌肤喝饱水
1. 开塞露保湿水:开塞露中的甘油或甘露醇成分具有很好的保湿效果,可以自制开塞露保湿水,随时随地滋润肌肤。
2. “二白膏”防皲裂:由白芨和白鲜皮制成的“二白膏”可以养阴生肌、修复肌肤,有效预防皮肤皲裂。
二、止痒,缓解皮肤不适
1. 当归茶:当归茶具有补血养血、祛风止痒的功效,适合血虚风燥引起的皮肤瘙痒。
2. 人参粉煮水擦皮肤:人参粉具有营养皮肤和改善循环的作用,可以缓解皮肤瘙痒。
3. 皂角煮水泡澡:皂角具有滑润皮肤的作用,可以缓解皮肤瘙痒。
三、治冻疮,预防皮肤损伤
1. 冬瓜:冬瓜具有化湿利湿的功效,适合冻疮初期组织水肿时食用。
2. 冻疮膏:自制冻疮膏可以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缓解冻疮症状。
3. 樟脑膏:樟脑膏具有温经通络的作用,适合冻疮初期肿胀、疼痛、瘙痒时使用。
除了以上中医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温暖、干燥,避免冷风直吹。
2. 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3. 饮食要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4.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
在提倡宝宝进行日光浴、空气浴的今天,即使在冬季,您也不可把宝宝深锁在室内。宝宝的手脚在寒冷的冬季容易受到冻伤,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冬季手足养护方法,保护宝宝的健康。
冬天人体为什么容易冻伤?
冬季气温低,人体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手脚部位血液循环更为缓慢,导致手脚部位温度降低,容易发生冻伤。
长期的防冻训练准备
为了预防宝宝冬季冻伤,我们需要进行长期的防冻训练。这包括加强宝宝的运动,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增强宝宝的抗寒能力。
出门前的防冻准备
在出门前,我们需要为宝宝做好防冻准备。这包括为宝宝穿上保暖的衣物,戴上手套、围巾等,以保护宝宝的手脚不受寒冷侵袭。
户外活动的防冻准备
在户外活动时,我们需要为宝宝做好防冻准备。这包括适当增加宝宝的衣物,避免宝宝出汗过多导致体温下降。
冻疮特征及冻疮处理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手脚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如果宝宝出现冻疮,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冻疮加重。
以下是冬季手足养护的8个方法:
1. 为宝宝穿上保暖的衣物,保护宝宝的手脚不受寒冷侵袭。
2. 鼓励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宝宝的身体素质。
3. 在户外活动时,适当增加宝宝的衣物,避免宝宝出汗过多导致体温下降。
4. 经常给宝宝按摩手脚,促进血液循环。
5. 为宝宝涂抹防冻霜,保护宝宝的手脚。
6. 保持宝宝手脚的干燥,避免湿气侵袭。
7. 避免宝宝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
8. 定期检查宝宝的手脚,发现冻伤及时进行处理。
2024年9月5日,00:38:23,郑州市的某位患者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进行了线上问诊。患者描述自己脸上、耳朵长疹子,痒痒的,可能是冻疮引起的湿疹。医生首先询问了疹子的具体情况,包括多长时间了、是否痒、是否有其他部位出现等问题。患者表示疹子已经持续了半个月,平时很少抓,但发热时会红肿和痒,会在身上蹭。医生根据患者的描述和提供的图片,判断可能是冻疮引起的湿疹,建议使用丹皮酚软膏进行外用治疗,并提醒患者避免冷热刺激,注意防寒保暖。患者在使用药物后,症状有所好转,但仍有反复,医生继续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随着冬季的到来,冻疮这一常见病症也进入了高发期。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皮肤局限性炎症损害,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肿胀、水泡甚至溃疡。那么,冬天起冻疮怎么办呢?
首先,对于早期未破溃的冻疮,可以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肝素软膏或10%樟脑软膏局部涂擦。如果冻疮已经破溃,则可以使用抗生素类的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或鱼石脂软膏等。在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烟酰胺。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冬天容易长冻疮的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环不良,因此要注重保暖,避免长时间接触寒冷、潮湿或冷热变化。在入冬前一个月,可以适当增加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如维生素B3、维生素E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保暖,穿着保暖的衣物,避免手脚等部位受寒。
2. 避免长时间接触潮湿环境,及时更换潮湿的鞋袜。
3. 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代谢能力。
4. 对易发冻疮部位进行按摩或温水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 如果冻疮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冻疮是一种常见病症,但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并积极治疗,就可以减轻症状,避免病情加重。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冻疮,一种在寒冷季节困扰许多人的常见皮肤病,尤其在北方地区。它主要影响手脚、耳部等裸露部位,表现为红斑、肿胀、水疱等症状。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冻疮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一、冻疮的病因
冻疮的发生主要与寒冷、潮湿环境有关。当皮肤暴露在寒冷(0~10℃)和潮湿的环境中时,局部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良,从而引发冻疮。此外,个人体质、末梢微血管畸形、营养不良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冻疮的风险。
二、冻疮的临床表现
冻疮好发于初冬和早春季节,常见症状包括:
三、冻疮的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冻疮的发生,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以下措施:
四、冻疮的治疗方法
冻疮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五、总结
冻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了解对于预防和治疗冻疮具有重要意义。在寒冷季节,我们要做好保暖措施,加强锻炼,保持营养均衡,预防冻疮的发生。一旦患病,要及时就医,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