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疫情下,双心门诊为你点亮“心”灯

新疫情下,双心门诊为你点亮“心”灯
发表人:冀永春

双心疾病的病因是什么?哪些人容易患上双心疾病呢?

我们知道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都是有一定的发病原因,而双心疾病同样有其背后的故事。双心疾病是心脏与心理的相互融合,心理疾病肯定有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存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特别是疫情放开后,百姓对感染新冠后的担心、害怕、恐惧及病毒对机体的深远影响的不确定性等都会引起心理疾病的发生。双心疾病有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影响,外源性包括生活、家庭、工作、经济、教育、婚恋、地震、洪水、疫情等引起的心理应激,内源性包括A型性格、敏感、偏执、追求完美、爱刨根问底等自身因素,有些人爱对自己的症状琢磨,爱上网查资料、问百度,容易对号入座,身体稍有不适就怀疑自己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就会去医院检查、求证等等,外源性及内源性相互结合更容易引发双心疾病。

 

       一些性格内向、追求完美主义者、不善言谈者、多虑善感者等易患上双心疾病。多数与当前社会环境有关,比如当前疫情放开后出现大面积的感染,使人内心产生担心、恐慌、害怕,以及对感染病毒后能引起哪些后遗症的不确定性而产生过度的焦虑、失眠等;再者,与自身的身体状况有关,有些人多病,有些人到了更年期,有些人是原生家庭不幸福等等都易引发双心疾病。

双心疾病有哪些特点?患者如何知道自己患上了双心疾病呢?

冠心病有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高血压有头晕症状,糖尿病有“三多一少”等,双心疾病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中的双心疾病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在原有的心脏疾病基础上合并有心理疾病,比如做过心脏支架手术的患者总担心支架会变形、会移位、会倒、会掉、会被压扁、会再次发生堵塞等,做过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担心起搏器的电池会突然没电、起搏器的使用寿命、起搏器在体内会生锈等,做过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担心术后再次发作而不敢运动、不敢爬楼梯等;二是在原有的心理疾病基础上合并有心脏的不舒服。比如焦虑、抑郁、恐惧、疑病、强迫等疾病引起自主神经过度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高,会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患者会表现为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早搏等不适症状。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过多的躯体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慌、气短、乏力、头晕、头痛、四肢麻木、胃部不适、食欲不振、疲乏等等,有的患者多达十几种不适症状,总之是全身的不舒服。如果患者的症状超过三个系统的疾病表现就有可能是双心疾病了。二是过多的就医,也叫“逛医”。你会发现有些患者频繁更换就诊科室,心内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疼痛科、脊柱科、急诊科等,就像女同志逛商场一样,这家店看看那家店逛逛,有“逛医”行为的患者多数有双心疾病;三是过度的关注和疑虑。比如说患者做了心脏的相关检查,并没有阳性发现,患者往往不信,认为自己明显有症状而医生没有检查出来,会反复就诊,也会到不同家医院找医生求证是不是真的没有问题,也会上网查找,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对号入座,产生疑病与恐惧;四是过度排斥。有些患者不相信自己存在心理问题,认为自己的心理没有问题,明明存在身体的不适感受是医生没有给自己查出来病,认为医生的水平不行,不可信。患者有病耻感,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让别人知道了是种耻辱感,所以不承认自己有问题。但是自己的各项检查又无法解释目前存在的躯体症状,以上几点都是双心疾病的典型共病。(续)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功能不全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上图来自于儿童流感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

     

    如何预防流感?不是难题,答案是现成的。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人体对感染流感病毒或接种流感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会随时间衰减,抗体滴度会下降,另外流感疫苗组份也会更新,因此不管前一季节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仍建议在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推荐6个月及以上的人接种每年流感疫苗。奥司他韦虽然是治疗和预防流感的重要药物,但不是流感疫苗的替代品。

     

    生活中防护

     

    勤洗手,医院回来别忘洗鼻孔。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冬天了。空调房也要早晚通风。没有科学依据说室内熏醋能防流感,相反空气中醋的味道会刺激呼吸道,所以就免了吧。

     

    咳嗽、打喷嚏要用手纸、手帕或者上臂掩住口鼻;出门戴口罩。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黄医森就遇到小病人因为打疫苗后发热就医,结果染上了轮状病毒腹泻,看完腹泻,又得了流感。非必要,医院少去。

     

     

    一旦家中有流感病人,需要及时就医,最好单独一室隔离。切勿滥用抗生素治疗,挂水也不能缩短病程。流感发高热了,去挂水仅仅是寻求心理安慰,没必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北京天坛医院

    文章首发于 | 北京天坛医院公众号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城,那么流感病毒就是攻城略地的外敌,想在抗敌保卫战中取得胜利,必须要“知己知彼”、“科学防治”。

     

    了解外敌——流感的前世今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严重威胁健康。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及咽痛、咳嗽等轻度呼吸道症状。属于中医“时行感冒”、“温病”、“疫病”、“疫戾”等范畴。

     

     

    20世纪曾经爆发过四次严重的流感事件,即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俄罗斯流感”,均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流感多发地,也是流感病毒变异株的重要发源地,每年流感发病人数估计可达上千万。2009年我国爆发甲型H1N1流感事件,2013年爆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

     

    流感病毒如何“攻城略地” ——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流感的病原体是各种流感病毒,最主要的有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分别存在多种亚型,病毒变异较快,流感病毒在寒冷干燥的空气中更易存活。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多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及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传播。流感病毒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流感不分男女老少,人群普遍易感。

     

     

    如何“抵御外敌入侵” ——中医药是一把利刃

     

    面对各种流感,在无成熟有效的疫苗和精准药物的情况下,中医药介入可改善病情,干预、阻断疾病的发展过程,改变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驱除病原体,实现治疗目的。

     

    从历年流感大流行时的治疗经验来看,中医药的参与功不可没。北方流感爆发多在冬春季节,此时北方天气外界寒冷、室内温暖,流感病机多表现表寒里热的特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具有良好的退热、抗病毒作用。

     

     

    我们身边常用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牛蒡子、黄芩、大青叶、射干、黄连、黄柏、大黄、虎杖、百部、黄芪、栀子、柴胡、香薷、甘草、人参、灵芝、紫草、贯众、蚤休、桂枝、藿香、野菊花、羌活、荆芥、金莲花、穿心莲等。

     

    常备的预防方药:儿童、青壮年:金银花6g、大青叶6g、薄荷3g、生甘草3g,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天;年老体弱者:党参6g、苏叶6g、荆芥6g,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天。

     

    对于流感来说,平时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黄帝内经》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论述,说明病邪侵袭人体,其致病与否与正气的强弱相关,平时多锻炼,增强体质是根本,但同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地“避其毒气”,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比如最有效的就是减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出门带上防护口罩等等。

     

    这里给大家准备了预防流感保健操:一是开天门,用双手大拇指内侧从眉心推到发际线,推100次,可动员阳气上升,提高免疫力;二是推坎府,大拇指从眉心推到眉梢,可调整正气,增加免疫力;三是揉太阳,双手顺时针揉太阳穴100次;四是保鼻通,双手大拇指揉鼻唇沟的上端,可缓解轻型感冒鼻塞症状并有通气的作用。

     

    流感固然可怕,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掌握了对付外敌的“利刃”,中西医结合,有条不紊地排兵布阵,方能有备无患、化险为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当天气越来越冷,日照时间越来越短,有的朋友发现心情变差了,焦虑情绪难以平复。

     

    特别是近期周围的人纷纷被奥密克戎攻击,朋友圈平均体温38℃,感染新冠后隔离的人和还没感染但怀着对疾病担忧的人,心中都有焦虑情绪在反复涌动,甚至影响到工作、睡眠,看着脱发增多,令人更担忧了……

     

    出现焦虑情绪很正常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在面对突然爆发的疫情时,短时间内出现焦虑情绪很正常,甚至还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

     

    比如百姓常说的「有压力才会有动力」、「适当地焦虑能促使我们进步」、「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

     

    适度的压力反而能让自己的潜能得到一定的发挥。

     

     

    心理专家也常常拿「适度焦虑」来激励大家,适度焦虑能够帮助我们预警风险,分辨重要的事情,激发工作、生活的动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实际生活中,什么是「适度」,什么是每个人特有的「适度」,就要靠专业人士来把控。

     

    「焦虑」需要重视吗?

     

    「当你意识到自己焦虑的时候,很可能你已经焦虑很久了」,这句话讲的是,很多病理性焦虑症隐匿性很强,但都被人们当成焦虑情绪。

     

    首先我们要学会识别病理性焦虑的典型症状,病理性的焦虑常见的是广泛性焦虑,一旦发现,不可拖延太久,要有一种「快刀斩乱麻」的干预与治疗决心。

     

     

    可以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治疗,并辅以心理咨询,尤其是对自我认知方面要有改善,这就需要一定疗程的正规治疗。

     

    一般来说,广泛性焦虑有这样5大特点:

     

    1. 无缘无故地出现焦虑,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但是我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总惴惴不安,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有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2. 无法摆脱与现实不相称的过分紧张担心,这种焦虑不是针对现状的,而是针对未来即将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感觉被即将发生的某些威胁伤害,但又无法对这种所谓即将出现的危害说出个所以然来;

     

    3.焦虑持续时间比较长,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这种低迷恐惧的状态;

     

    4.很难自己调控,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既往的社会经验与社会阅历对这种萎靡状态的调控帮不上忙,甚至反而让自己产生负罪感,常常会觉得「我怎么那么笨」;

     

    5.失控的焦虑状态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认为6个月以上。

     

    哪些人容易得焦虑症呢?

     

    ● 性别

    从性别上讲,女性高发,女性可能是基于本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较缺乏安全感,导致她们在这方面的发病率较男性高。

     

     

    ● 年龄

    一般来说青年时期发病比较多,90%的焦虑症患者在35岁以前发病。对于女性来说,焦虑在围绝经期,也就是通常说的更年期发病率较高。

     

    ● 人格特征

    比较容易出现焦虑的,一个是谨小慎微、胆子比较小的;一个是自我要求比较高,比较追求完美的,对事业、对生活、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很多方面都有比较高要求的群体也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焦虑。

     

    ● 自身健康

    对自身的健康比较关注的,就是容易担心自己可能会患有某种疾病的,我们称为有疑病倾向个性特征的。

     

    焦虑的分级

     

     

    心理测评往往是软件系统打分,并不是最终结果,焦虑分级也不可拿非标准化的心理测试自测,均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或者心理咨询机构做心理测评。

     

    这些事让焦虑「添油加醋」

     

    睡眠不足

     

     

    失眠加重焦虑,焦虑也会加重失眠。如果长期睡不好,引起焦虑,影响学习和工作,需要一起治疗,不要私自寻求助眠偏方。

     

    营养不良

     

    大脑和心脏是人体发动机,需要强大的营养支持。如果长期偏食、营养不良,过度脑力劳动,就会出现透支,加重原有的焦虑。

     

    要求助专业的营养咨询师和营养治疗师,从饮食干预上想法子,膳食平衡,适当补充营养制剂。

     

    这些事让你的心情好起来!

     

    很多人在治疗和干预焦虑症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选择「名医名院名方名药」,其实,「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焦虑症的规范治疗。

     

    精神心理科医生给出下面这4个小妙招,不妨一试。

     

     

    总之,焦虑只是人生的一个音符,相信我们能度过难关,对感到焦虑的事既不要过度关注,也不要轻视。

  • 自SARS-CoV-2引起的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患者出现新冠严重后果的风险增加[1] 。评估不同精神疾病诊断集群的研究发现,存在精神病、情绪障碍、药物使用、智力和发育障碍的患者的新冠死亡率会增加,而死亡率增加与焦虑症无明显关联[6] 。研究还发现存在情绪障碍和药物使用障碍的患者的新冠住院率也有所增加。

    目前存在几个因素解释了精神疾病患者与非精神疾病患者相比新冠住院率和死亡率更高的原因。最常见的是身体疾病、免疫功能改变、肥胖率和吸烟率升高、压力升高、社会经济因素、抗精神病药和抗焦虑药的接触以及与求助行为相关的因素。这也引起了研究者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在新冠疫情中的防护的关注。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易受感染人群,如患有严重精神病的人群,其新冠疫苗接种率较低。即使患者遵守国家建议接种疫苗,部分学者们也认为,接种疫苗对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效果可能较差。有人认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人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可能降低,因此疫苗接种可能不会降低发病风险。已有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对流感疫苗接种的抗体反应较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患者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反应较弱。因此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些患者是否会受到疫苗接种策略的充分保护。

    在2021年5月16日发表的两项横断面研究中,研究者报告了精神分裂症与新冠住院和死亡率之间的关联,以及精神分裂症与较低接种率之间的关联。但目前尚未有任何研究评估该患者群体中接种疫苗是否能像在没有精神分裂症的个体中一样有效降低严重新冠结果的风险。

    基于以上背景,研究者评估了在以色列新冠肺炎流行第一年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和死亡率的时间趋势、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后感染、入院和死亡率的预测因素。该项研究成果于2021年8月5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子刊《Lancet Psychiatry》。

    在这项纵向队列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了以色列最大的医疗机构Clalit Health Services的数据库,对精神分裂症患者(n=25539)和对照组(n=25539)疫苗接种前后的COVID-19结果进行评估。参与者总数为51078人,为31141名(61.0%)男性和19937名(39.0%)女性,平均年龄为51.94岁(SD 15.62)。其中,356人(0.7%)住院,133人(0.3%)死亡,共27400人(53.6%)接种了疫苗。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分析评估纵向趋势。具体而言,研究结果如下:

    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新冠住院概率显著增加(对数秩检验163.03,p<0.0001);图1A显示,调整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混杂因素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新冠住院的风险显著增加(HR=4.81,95%可信区间3.57–6.48,p<0.0001)。

    在整个大流行年,两组之间的死亡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图1B)。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下降(对数秩检验=33.65,p<0.0001)。Cox回归分析表明,调整混杂因素后,精神分裂症组的死亡率风险显著升高(HR=2.52,95%可信区间1.64–3.85,p<0.0001),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存率急剧下降。

    图1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住院率和死亡率的Aplan-Meier生存曲线[3]

    此外,精神分裂症组的疫苗接种率估计为每1000人年2.43例(95%可信区间2.39–2.47),而对照组为每1000人年2.96例(2.91–3.01)。调整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变量后,精神分裂症患者接种疫苗的HR显著低于对照组(HR=0.83,95%可信区间0.81–0.86,p<0.0001)。研究者发现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或缺血性心脏病的医学共病在预测精神分裂症组的疫苗接种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均p<0.0001),但在对照组中没有。

    在接种倾向方面,根据累积接种概率,与对照组相比,在接种计划的前3个月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接种倾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对数秩检验309.88,p<0.0001;图2)。

    图2 Kaplan-Meier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接种疫苗的存活曲线[3]

    在2021年2月1日之前完全接种疫苗的个体中,研究者进一步对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自接种计划开始以来住院和死亡模式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图3)。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未接种疫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差异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别为6.2和3.2)。但在接种疫苗的组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差异显著降低(分别为1.1和0.9)。

    图3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在疫情大流行全年的住院率和死亡率(n=51078)[3]

    总的来说,与对照组相比,未接种疫苗的个体在感染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方面的差异评估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染率较低,住院率和死亡率较高,这些发现与以前的报告一致。而在接种疫苗后的个体中,观察到接种疫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对照组的住院率和死亡率的差异较小,这可能表明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缩小观察到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与普通人群之间的差异。因此,接种疫苗这一预防策略对于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同样可能起到较好的新冠防护作用,值得进一步关注以便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考虑到此前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疫苗接种率低于普通人群,研究者认为旨在积极接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国家疫苗接种计划有望大大减少新冠在该类人群中造成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Lee SW Yang JM Moon SY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ental illness and COVID-19 susceptibili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South Korea: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2020; 7: 1025-1031
    [2] Nemani K Li C Olfson M et al. Association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with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COVID-19. JAMA Psychiatry. 2021; 78: 380-386
    [3] COVID-19 hospitalisation, mortality, vaccination, and postvaccination trends among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in Israel: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内容不得侵犯第三方的合法知识产权,若产生相关纠纷,作者需自行承担。
    作者介绍:胡安,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关注转化医学、创新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前沿科学及成果转化
  • 《黄帝内经》认为“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才是保养心气和身体的重点。“和气汤”与“快活无忧散”意在宣扬一种清静无为、逍遥自在的人生哲学。对保证心理平衡、身心健康,不受到湿热的侵袭有益。

     

    “养心”就是拥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黄帝内经》认为“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オ是保养心气和身体的重点。如果一个人贪念欲望过多,杂念重生,心神动荡,就会消耗大量能量,气血动荡不安,心神外驰,易耗散心气,如此,外邪一旦侵袭人体时,人就易生病,尤其是侵袭心时,会因为心气弱而招致疾病,比如湿热之邪犯心,导致湿热蒙心窍,出现神昏、胸闷等疾病。

     

    所以人要养心,达到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石。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谁拥有了心理平衡谁就拥有了健康和长寿。

     

    那么该如何养心呢?可以试试“快活无忧散”和“和气汤”。可以一起来学习一下。

     

    快活无忧散

     

    除烦恼,断妄想,右二味等分,为极细末。用清静汤调服……凡合此药,先要洒扫一静室,窗棂虚朗,前列小槛,栽花种竹,贮水养鱼,室中设一几一榻一蒲团,每日跌坐,瞑目调息,或展玩法贴名画,或歌古诗胆日调息,将前药服上至三炷香久,任意所适,或散步空庭,吟弄风月,或晨玩法帕名画,或放古诗二二首,倦则啜苦茗一瓯,就枕惬息,久久觉神清气爽,天君泰然。”

     

    翻译过来就是:除去烦恼,断绝妄想,这两味药等分,从细小处入手,以内心清静为汤服下…凡服用此药,先要清扫出一间静室,窗明几净,窗外辟出一块地,围上栏杆,养上虫鱼,室内摆上一张桌案、一张床、一块坐垫,每天盘腿而坐,闭目调息,接照前面的药方,坚持点燃三炷香的时间,然后任意行动,或者在庭院中散步,吟风弄月,或者赏玩帖名画,或者吟诵两三首古诗,累了则喝上苦茶杯,躺下体息,久而久之,就会感到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和气汤

     

    专治一切客气、怒气、怨气、抑郁不平之气。先用一个“忍”字,后用一个“忘”宇,有二味相均,用不语唾送下。此方先之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继之以忘,可无终身之感也。服后更饮醇酒五七杯,使熏然半酣尤佳。

     

    “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息自定;精气神为内三定,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营营,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毋言语以养气。”

     

    翻译过来就是:“和气汤专治一切邪气、怒气、怨气气和一切抑郁不平之气。其配方是:先用一个“忍”字,再用一个“忘”字,将这两味药调和均匀,以默默不语为液送下。这一药方“忍”字在前,忍耐克制,可以避免一时的怒;接着用一忘字,忘却一切,可以避免终身的遗憾。服用之后再饮醇酒五至七杯,达到半醒半醉状态更好。

     

    “内心安静,气息自然得以调摄,长久安静,气息自然得以安定;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ロ为外三宝,经常保持内三宝不因追求外物而流失,外三宝不受内心引诱而遭到干扰;不要让形体劳累、不要让精神摇荡、不要整日苦心度虑,要减少思虑以养神,减少嗜好以养材,减少言语以养气。”

     

    这两个“药方”,看似寥寥数语,作者却将“去忧”、“和气”的方法作用,意义等阐述得诗意盎然,妙趣横生,尤其是巧妙地运用中医药学形式,论述“药”的性味、配药法、服药法,意在宣扬一种清静无为、道遥自在的人生哲学。

     

     

     

    如此美妙的寓意和建议,让人快乐无忧的同时又促人深思细想,洞达人生真谛,可谓提升人生修养的绝妙小品。所以如果生活中我们能效仿,并积极去“服用”,当此“二方”深入到我们日常的品格修行中时我们也就会保证心理平衡,保烦忧尽去,心气正常,邪不得以侵扰,人也就不会受到湿热的侵袭。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知道保持心理平衡对养心的重要性

     

    ②知道“和气汤”与“快活无忧散”两味“药”的“组方”及“服法”以及养生功效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急诊室医生。听我们这科室名字也知道,我们平时就负责应对那些事发突然的急病。所以通常是医院里最忙碌的地方,即使是春节期间也不例外,甚至这段时间的就诊率还会比平时更高一些——

     

    春节阖家团圆,长期在外奔波的人纷纷回到家乡,长久不见的亲朋好友互诉衷肠,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甚至有人说:“过年就是中国人的信仰”。

     

    但,一热闹,往往就可能出事。像喝酒喝高的、放炮被炸的、吃饭吃出毛病的……不胜枚举。

     

    今天,我就给大家说几个典型的例子,希望大家伙能引以为戒,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在这大过年的时候搞得“乐极生悲”~

     

    喝酒

     

    过年期间亲人朋友团聚,有一样东西肯定是少不了的——。“感情深一口闷”,哪怕平时再不喜欢喝酒的人,逢年过节在餐桌上,往往也很难推辞。

     

     

    我之前就见过一位酒精中毒的病人,当时他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重度酒精中毒状态了,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十分危险。等治好后一问,才知道:他本来酒量就不行,一喝酒就上脸(即喝酒脸红),但架不住朋友在一旁起哄,还嚷嚷说“喝酒上脸说明能喝”,他虽然想拒绝,但毕竟都是多年没见的朋友,碍于情面,最后还是喝了,结果造成了这个局面。

     

    诸位一定要谨记:喝酒脸红,绝对不是“能喝”的表现——通常,乙醇(酒精)进入体内之后会被先代谢成乙醛,然后被代谢成乙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而所谓“喝酒上脸”,就是这第二步出了问题,乙醛无法被转化,积聚在体内,造成血管扩张,导致脸红。

     

    而如果不顾这种情况还要勉强喝,就可能会造成急性酒精中毒——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酒精,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严重伤害脏器功能,甚至呼吸循环衰竭,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帮助患者醒酒,如有必要可采取催吐,不过需要人在一旁辅助,防止呕吐误吸。

     

    最后,还是要向诸位强调一下:酒精是一级致癌物,只要喝了就是有害的,不存在“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回事。如果在一些社交场合一定要喝,那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多吃东西多喝水。

     

    放炮

     

    虽然现在的政策对烟花爆竹的燃放有一定的限制,但显然还是会有很多难以监管的地方,特别是爱玩闹的孩子们,甚至会偷偷燃放。因此过年期间,被鞭炮炸伤的事也是屡屡发生。

     

    燃放烟花爆竹时,其瞬间的能量会形成高压冲击波,直接作用在人体上的话,会造成“冲击波损伤”;另一方面,爆炸产生的火焰也会造成烧伤,伤口还可能引发感染,造成破伤风等情况。

     

     

    一旦发生意外,如果受伤部位位于手上或皮肤上,且程度比较轻微的话,可以用流动自来水对伤口进行冲洗(可以持续10分钟左右),然后对伤口进行包扎;而如果受伤程度较严重,如出现肿胀或皮肤破损,就要紧急送医,注意先用干净的纱布等盖住。

     

    如果伤口不幸位于眼睛,就要注意不要擅自扒开眼睛、用水冲洗,也不要用力揉、挤,应该马上用干净毛巾覆盖,然后立即送医。

     

    吃坏肚子

     

    正所谓“逢年过节胖三斤”、“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过年,向来是减肥事业的天敌

     

    但其实,如果只是“增肥”还好,应该担心的是饮食而造成的其他问题。春节期间的饮食往往是大鱼大肉、高油高脂高热量,饮食往往没平时那么规律,很有可能引发如消化不良、胃肠炎,或孩子的“小儿积食”等情况

     

     

    腹胀、腹痛、有烧灼感,或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那就可能是吃东西吃坏了。可以调整一下饮食结构,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大鱼大肉等“硬菜”还算不要一次性吃太猛。饮食的规律性也要注意,特别是晚上不要吃太饱。家长朋友们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如果孩子出现肚子疼或肚子胀,甚至恶心呕吐等情况,那就要想想是不是小儿积食,需及时送孩子去看医生。

     

    口腔溃疡

     

    春节期间,饮食多以重口味为主。年轻人聚餐还喜欢吃火锅、烧烤,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一来二去,容易给自己吃“上火”了。

     

     

    口腔溃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口腔疾病,平时所说的“上火”指的就是它。口腔溃疡的众多发病原因中,饮食不节制是很重要的。目前认为,可能引发口腔溃疡的主要是辛辣、油炸、烧烤类食物。另外,如果饮食的种类较为局限,营养不均衡,也可能导致口腔溃疡。

     

    日常的饮食,应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注意饮食平衡,多吃蔬果类、动物肝脏、海产品、肉蛋奶等,保证充足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特别是铁锌硒等微量元素,都有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口腔溃疡;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B等,则有利于促进溃疡的愈合。

     

    至于烧烤、辛辣之类的食物,还是尽量节制一些吧,至少不能一直吃。

     

    总而言之,过年期间,适度地“放纵”一下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一定要量力而为,不论是饮食还是喝酒,都要视身体情况而行,不要搞出“乐极生悲”的状况。

     

    虽然我是一名医生,但大过年的,还是希望业务能少一点,大家都能平安过年~

     

    参考文献:
    [1]喝酒易脸红提示罹患癌风险高[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
    [2]金默.鞭炮炸伤的紧急救护[J].健康世界
    [3]谢哲.饮食不节 小心口腔溃疡[J].家庭科学.2015
  • 秋冬季节正是各种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再加上目前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口罩防护不能少,不过有些人却因长期戴口罩闷出痘痘,这是为什么?该怎么办呢?

     

     

    1. 戴口罩为什么长痘痘

     

    我们来看看口罩的结构。一次性口罩一般分为三层:外层为阻水层,可阻隔飞溅的液体;中层为过滤层,可有效阻隔微粒;内层为吸水层,可吸收佩戴者口鼻的水汽。而长时间佩戴口罩会造成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环境潮湿闷热,促使毛囊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含水量增加、体积增大,导致急性阻塞,从而引发痤疮。

     

    佩戴口罩时一定要分清内外面,否则非但达不到防护作用,还可能引发皮肤不适反应。一般来说,口罩颜色深的一面为外面,即阻水层。浅的一面为内面(吸水层)。两面都是白色的口罩则需要查看口罩的金属条,一般口罩金属条只会在一侧突起,另一侧不突起,突起的这一侧应该是外面,不然压下鼻夹时,无法有效密合。此外,大家还可以结合口罩布面的褶皱来帮助自己区分,一般褶皱开口向下的为外面。

     

    佩戴口罩的过程中,如口罩内面潮湿,则应该更换口罩;如感觉潮湿气闷,可以选择空旷人少的地方摘掉口罩,休息片刻。

     

    2. 戴口罩长痘痘的其他原因

     

    如果口罩佩戴正确、时间适当、潮湿后及时更换,却还是长痘痘,那可能是使用的护肤产品过油过厚哦!

     

    在干燥的冬天,女性朋友们喜欢选择矿油类产品。这类产品虽然能保湿滋润,但由于佩戴口罩时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较不佩戴口罩慢,矿油类产品反而会增加皮肤负担。因此,建议选择质地轻薄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含矿油、植物油、硅烷类成分的产品。

     

    此外,女性朋友们还应该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少食或避免高油高糖、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作息规律,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学会减压。

     

     

    3. 如何避免闷出痘痘?

     

    一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选择适合的口罩。如果不是一线岗位的工作人员,或各种感染高危患者到医院就医,不需要戴N95口罩,可选择较轻便透气的一次性口罩,定时更换。

     

    二是更换口罩的间隙可以用吸油面纸吸附面部多余的油脂。选择质地较轻盈的舒缓保湿产品,口罩遮盖区域避免使用封闭性过强的油膏状、粉霜状护肤品和彩妆品。

     

    三是限制多脂多糖的饮食,限制乳制品的摄入,刺激性食物尽量少吃,多休息、多喝水、多摄入蔬菜水果。

  • 近期很多朋友出门开始不戴口罩了:感觉都已经阳过一次,身体已经产生了抗体,没有必要再佩戴口罩了。

     

    但随着「新冠二次感染」病例的陆续出现,面对新流行毒株,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呢?

     

    防护很重要,不要摘口罩

     

    面对新冠肺炎这样的呼吸道传染病来说,口罩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科学佩戴口罩,既保护他人又保护自己。

     

    不管防控的路怎么走,我们日常都该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都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怎么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常备这些药,遇事不慌张

     

    有的朋友药品囤了不少,却不知道怎么用药更合理更科学。

     

    接下来这份《用药指南》,关乎药物的合理搭配和使用安全,大家可以参考下面图中的典型病症及应对措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新冠用药搭配禁忌须知

     

    感染期间切记不要乱吃、瞎吃药,除了要对症下药以外,也要看好哪些药不可同服,以免引发其它问题。

     


     

    养成好习惯,增强抗病力

     

    我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主要依靠免疫系统,一旦免疫力下降,病原体就能够轻易地攻破身体防线,在体内「作威作福」。

     

    所以面对源源不止的新毒株,增强自身免疫力是重中之重。

     

    营养

     

    饮食营养均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一旦出现营养素缺乏,身体抗病能力就会大大降低。为给身体提供营养,需搭配不同种类的膳食,保证膳食多样化。

     

     

    可以选择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粗粮、肉类、鱼类等食品;早餐也可以选择一些易于携带和准备的食品,如坚果、水果、酸奶、鸡蛋等,以保证工作日也能获得多种营养素的摄入。

     

    如果饮食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素,可以考虑选择营养素补充剂,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粉。

     

    一些中药制剂也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气血、调节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等。例如当归补血片、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

     

    补充营养需要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不同的人需要的营养素量也有所不同,因此最好线上或线下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制定适合自己的营养补充方案。

     

    运动

     

    通过适量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和肺部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尽量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时需要循序渐进,适时补充饮水,随时注意心率变化,建议每次运动半小时以上,每周进行3次即可。

     

    不必强迫自己一定要运动达到多少时间,量力而为避免造成身体损伤。

     

    睡眠

     

    睡眠不仅可以帮助身体修复和恢复,还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睡眠期间,身体会释放出各种有益的生物化学物质,例如生长激素和细胞因子,这些物质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和修复组织,同时也有助于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活动。

     

     

    此外,睡眠还有助于降低身体的炎症反应,保持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相反,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容易感染疾病,且会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

     

    睡眠不足还会导致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情绪

     

    情绪是我们的朋友,也可能是我们的「敌人」,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甚至能帮我们抵抗疾病。

     

    负面情绪状态下,身体会分泌皮质醇等大量的压力激素。这些激素会引起身体炎症反应,长此以往对于免疫力产生抑制作用,使得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外界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避免病毒或细菌「钻空子」,提高身体抵抗力。

     

     

  • 门诊案例

     

    李大爷的孙子马上要出国留学了,但现在却非常纠结。虽然现在有紧急出来的新冠疫苗,留学生可以申请优先接种。但李大爷却不愿意让孙子去接种。这下可把孙子急的着急上火,问了也不说原因。

     

    李大爷的孙子万般无奈,只能请邻居爷爷帮忙打探消息。面对老伙伴,李大爷终于说出自己的顾虑。原来是因为担心现在出来的新冠疫苗安全性会有影响,不敢让孙子打。


     
    孙子知道后,哭笑不得。为了缓解李大爷的心结,把李大爷带到社区医院请医生帮忙解释后李大爷才放心的让孙子去接种疫苗。

     

    疫苗犹豫原因

     

    以上案例就是典型的疫苗犹豫,所谓疫苗犹豫,是指延迟或拒绝接受安全疫苗接种服务。

     

    不管是免费疫苗还是自费疫苗,导致大家产生疫苗犹豫的原因,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对疫苗的不了解,对接种医生也缺乏足够的信任。

     

     

    大家更愿意相信身边的朋友以及网上的消息,别人打了吗,打的多不多?打了有没有副作用等等。尤其对新冠疫苗这个新生疫苗,大家更多的是抱有观察的心态。先看别人打了怎样,一旦别人出现点反应或者被网络放大之后,大家更不愿意相信新冠疫苗,也更加不愿意接种。

     

    那么,说到根本问题,疫苗到底安全吗?

     

    疫苗的安全性——疫苗法

     

    大家应该都知道,2019 年正式实施了最严的疫苗法!!!

     

    1、生产方面:国家对疫苗的生产实行严格准入制度

     

    疫苗生产企业必须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疫苗的生产,并且需要建立完整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采用信息化手段如实记录生产、检验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数据,确保生产全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法定要求。

     

     

    整个疫苗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由药监局将抽样送到国家质检部检验。符合要求的,发给批签发证明;不符合要求的,发给不予批签发通知书。

     

    2、存储运输方面:国家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

     

    合格的疫苗运输全程均要符合规定的温度环境要求,实时监测;疫苗生产企业还要建立疫苗电子追溯系统,与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相衔接,实现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最小包装单位疫苗可追溯、可核查。

     

     

    3、使用方面:接种人员专业培训

     

    疫苗的使用非常严格,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接种单位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指定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区域内的疫苗接种工作。接种人员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务人员才有资格进行接种。

     

    所以说,疫苗本身是合格安全的,运输管理的严格规范的,接种人员是专业培训的,层层把关,您还在担心什么呢?

     

    最后,建议大家不要过多的关注疫苗的负面消息而忽略了疫苗给大家带来的真正好处,免疫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公共成就,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并使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更健康,更长寿的生活。

     

    也希望更多的计免工作者和爱好者,更好地传播疫苗的科普知识,给大众更加充足的信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陶星星

  • 流感其实只是一种俗称,它的全称是流行性感冒,从名字我们就能看出来,流感有两种特点,一,具有广泛流行性;二,其实也是一种感冒。

     

    感冒与细菌感染不同,前者不是细菌,而是病毒,所以流感,其实是流感病毒导致的。

     

    流感病毒最早是在1933年由英国人威尔逊·史密斯(Wilson Smith)发现的,他称为H1N1。

     

    所谓H的意思,其实是血凝素(hemagglutinin)英文缩写的第一个字母,而N则是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英文缩写的第一个字母,至于阿拉伯数字,则代表病毒抗原的类型。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过去人们认为动物感染的流感是不会传播给人类的,但是近几年在人类体内发现的禽流感病毒,则推翻了这样的概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动物携带的流感病毒,有可能传给人类,但总的来说,几率较小。

     

    而现在,全国所流行的,其实还是人类流感病毒,它又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甲1型(H1N1)、甲3型(H3N2)和乙型BY。

     

    流感病毒的潜伏期是1~3天,感染后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发热,发热前多有畏寒的症状,还伴有头痛,乏力和食欲减退的现象,少数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及畏光、流泪等眼部症状。

     

    事实上,上述症状算是流感病毒相对较轻的症状,除此之外,流感还有可能引起病毒性肺炎,还可以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病毒性脑膜炎,侵入心血管系统,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甚至侵入胃肠道,引起病毒性急性胃肠炎,不同的部位,表现也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侵入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可能性较小,但一旦出现,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致死率非常高,现有的医学手段也无法做到更好地治疗。

     

     

    流感病毒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体质不错,即便感染了,3-4天也往往能够痊愈,一方面是身体免疫力作用,一方面是流感病毒的自行崩溃。

     

    但如果是婴幼儿、孕妇、老年人,那情况就比较糟糕了,因为这三大人群,免疫力普遍较低,而且老年人多合并心肺疾病,所以一旦感染流感病毒,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因为流感可以在短时间内侵犯大脑、心脏、肺部甚至胃肠道,免疫力的持续下降还可能合并严重的细菌甚至真菌感染,不适症状还会引起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多器官衰竭,所以对于这些特殊群体,也需要给予特殊重视。

     

    现在各大医院都人满为患,但普遍以老人和儿童为主。

     

    很多儿科医生都累倒了,但是心血管科,呼吸内科的医生同样是心力憔悴。

     

    虽然医院也有抗病毒药物,但病毒的特性大家都知道,它本身就是个异型,变异速度特别快,所以,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研究出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来治疗病毒。

     

    别说流感病毒了,就是艾滋病毒,冠状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等,也都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因为它们的变异速度太快了。

     

    因为变异速度太快,所以科学家也无法研究出特效的疫苗进行预防,这个冬天你生产出的疫苗也许有效,下一个冬天,变异的病毒已经可以完全忽视它了。

  • 高血压性心脏病,也被称为高心病,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种疾病是由于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导致心脏发生一系列改变,如心肌肥厚、心功能减退等,最终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

    高心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患者可能仅感到轻微的头痛、头晕或胸闷。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入睡后突然憋气等情况。

    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关键在于控制血压,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血压水平较高的患者,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ARB类药物和血管扩张剂等。对于早期高血压患者,可以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来控制血压。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减轻心脏负担,并控制血压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快入睡时咳嗽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表现。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细菌引起,夜间分泌物增多导致咳嗽,可使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导致气道炎症,夜间咳嗽可用阿奇霉素片抗感染。过敏性鼻炎由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起,氯雷他定片可缓解症状。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奥美拉唑肠溶片可减轻症状。心功能不全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夜间咳嗽可用硝普纳注射液降低血压。患者应及时就医确定病因,接受适当治疗。

  • 我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最近我发现自己总是心跳加速,尤其是在高原地区运动时更为明显。这种感觉让我非常不舒服,甚至影响到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很快就联系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生告诉我,心率不齐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紧张、焦虑、疼痛、恐惧、情绪波动、熬夜等。高原运动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因为在高原环境下,人体需要适应低氧环境,这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或不规则。

    医生建议我注意休息,改善缺氧状态,并且在老年后可能出现其他问题导致心率不齐。虽然这听起来有些担忧,但医生的专业解释和建议让我感到安心和放心。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这种模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去关注自己的健康。

    心率不齐的原因和调理方法 常见症状 心率不齐的常见症状包括心跳加速、心悸、胸闷、头晕等。易感人群主要是长期处于高压环境、缺乏运动、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 2. 适量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3. 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低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 如果需要,可以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 5.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心律失常。

  • 我的线上问诊经历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床头,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拿起手机,给医生发了一条信息:“医生,早上好。”

    不一会儿,医生回复了:“早上好,您双下肢浮肿吗?”我摇了摇头:“没有。”

    医生又问:“食欲怎么样?”我回答:“还好。”

    医生继续询问我的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我一一作了回答。

    医生根据我的情况,给出了用药建议,并提醒我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按时服药,注意饮食,生活逐渐规律起来。

    几天后,我又通过线上问诊咨询医生:“医生,我最近感觉腿有点没劲,呼吸也有些仓促。”医生让我不要担心,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医生建议我定期复查,并告诉我,如果口服药效果不佳,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我听了医生的话,心里虽然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对医生的信任。

    在医生的帮助下,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与疾病抗争,也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如今,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线上问诊的方式,它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关爱,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 我是一位焦虑的母亲,我的孩子在6月26日做了房间隔缺损手术。手术后,孩子被送进了ICU,医生告诉我他的心脏功能太差,体外循环后心脏跳动不正常。每天,我都在等待着孩子的恢复,然而,情况并没有如我所愿。孩子的NTBPNP反复升高,心功能差,需要无创呼吸机支持。每天的检查结果都让我更加担忧,我开始寻求其他医生的意见,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

    通过互联网医院,我联系了一位心脏专家。医生首先排除了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并建议我们再次复查心脏功能和肺动脉压力。医生还提醒我们,右心功能的恢复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除此之外,医生还建议我们检查心肌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病情。

    我非常感谢这位医生,虽然孩子的病情仍然不容乐观,但至少我知道了下一步该怎么做。互联网医院为我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让我可以随时随地咨询专业的医生,缓解了我的焦虑和恐惧。

    房间隔缺损手术后心功能差的治疗指南 常见症状 房间隔缺损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心功能差、NTBPNP反复升高等症状,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 推荐科室 心脏外科或儿科心脏病专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和肺动脉压力;2. 排除肺部感染的可能性;3. 检查心肌酶,了解孩子的病情;4. 给予适当的强心药物支持;5. 注意孩子的呼吸状态和血气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鸡蛋,作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材,一直被誉为‘营养宝库’。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关于鸡蛋的摄入量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本文将从鸡蛋的营养成分、适量摄入的重要性以及不同人群的鸡蛋摄入建议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鸡蛋的摄入问题。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易于消化吸收,是人体合成组织、修复受损细胞的重要原料。此外,鸡蛋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维生素D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增强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等。

    然而,鸡蛋并非摄入越多越好。过量摄入鸡蛋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1. 胆固醇升高:鸡蛋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肥胖:鸡蛋热量较高,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能量过剩,引发肥胖。

    3. 消化不良:过量摄入鸡蛋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那么,如何确定鸡蛋的适量摄入量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一般人群:每天摄入1-2个鸡蛋即可满足营养需求。

    2. 青少年、孕妇、乳母等特殊人群:根据个人需求和营养状况,可适量增加鸡蛋摄入量。

    3. 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的人群:应控制鸡蛋摄入量,建议每天摄入1个以内。

    4. 中年男性:建议每周摄入不超过6个鸡蛋,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5. 糖尿病患者:建议避免食用鸡蛋,以免增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总之,适量摄入鸡蛋对人体健康有益,但过量摄入则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在享受鸡蛋带来的营养的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摄入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我父亲今年67岁,曾经在2013年经历过一次心肌梗塞,放置了三个支架。最近他又出现了太阳穴和左心有点胀疼的症状,非常担心。我们在武汉市的一家医院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低,说明他心功能差,形成了左心室室壁瘤,存在心衰的风险。医生建议我们控制好血脂,预防感染,并且服用药物来稳定病情。由于我父亲不想住院,医生给他开了一些药物,包括维立西呱,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我们也咨询了其他医生,了解到麝香通心滴丸可以辅助治疗,但不是必须的。总的来说,虽然病情严重,但我们还是有希望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心肌梗塞后遗症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心肌梗塞后遗症的常见症状包括胸痛、气短、心悸、乏力等。左心室室壁瘤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 控制血脂,预防感染; 2. 按医嘱服用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 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项目; 4.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 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盐等不健康的食物。

  • 三尖瓣中度反流能调养成轻度反流。

    三尖瓣反流是心血管系统中一种常见的瓣膜疾病,指的是心脏的三尖瓣在关闭时无法完全闭合,导致部分血液从右心室反流至右心房。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甚至引发右心衰竭。

    三尖瓣中度反流通常可以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功能性反流多见于心脏疾病如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疾病等,而器质性反流则可能由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引起。

    关于三尖瓣中度反流能否调养成轻度反流,目前尚无明确结论。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改善瓣膜功能,减轻反流程度。以下是一些常见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抗凝药物、降压药物等。

    2. 瓣膜修补或置换手术:对于严重的器质性反流,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 心脏康复:通过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改善心脏功能。

    除了治疗,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2. 戒烟限酒。

    3. 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三尖瓣中度反流虽然需要引起重视,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改善瓣膜功能,减轻反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老年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这种疾病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因此也被称为老年冠心病。

    老年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心悸、气短等,这些症状常由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腹感、寒冷、吸烟等因素引起。重症患者还可能发生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休克、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心脏结构损伤和心源性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针对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支架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常见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1. 抗血小板聚集药:如拜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氯吡格雷等,这类药物可以阻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 调脂稳定斑块的抗炎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这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斑块,减少冠心病的风险。

    3. 扩张冠状动脉血管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等,这类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流灌注。

    4. 降低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地尔硫卓等,这类药物可以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症状。

    5. 营养心肌药物:如曲美他汀片,这类药物可以营养心肌,改善心肌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包括以下方面:

    1.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质量。

    2. 适当运动,但避免过度运动。

    3. 饮食上应注意多吃含镁、锌、钙和硒的食物。

    4. 在流感季节避免去拥挤的地方。

    5. 冠心病患者应吃低盐、低糖、低脂和清淡的饮食,主要是谷物,并提供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 窦性心律失常,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可能与生理因素、疾病以及器质性心脏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生理因素是导致窦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情绪紧张、激动、运动、劳累、熬夜、吸烟、饮酒等都可能导致心率过快,进而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此外,发烧、贫血、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可能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其次,器质性心脏病也是导致窦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等疾病都可能引起各种窦性心律失常,如窦缓、窦速、窦不齐等。

    针对窦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窦性心动过速,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去除诱因,如止痛、控制感染、纠正贫血、改善心功能、控制甲状腺亢进等。必要时,可适当运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在40次以下,可观察;如果治疗没有效果或不能改善,需要考虑安装起搏器,以防止心功能不全。

    保持良好的心脏健康和情绪稳定对预防窦性心律失常至关重要。焦虑、紧张、激动、压抑等情绪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因此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情绪调节,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运动、旅游、听音乐等都是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此外,保持清淡饮食,多吃白肉、海鱼等对心脏健康有益的食物,少吃红肉、辛辣刺激性食物、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浓茶、咖啡、烟酒等,也有助于预防窦性心律失常。

    在治疗窦性心律失常时,患者需要选择正规医院的心内科就诊,以便得到专业、有效的治疗。心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之,了解窦性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积极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