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孩子都喜欢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家长不免担忧电子产品打乱了孩子正常作息,对身体发育、学习、心理等产生的不良影响。
此前有一名14岁女孩子,连续玩了81个小时的手机后,险些猝死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也加重了家长的不安。
其实,家长对此也不必过于焦虑,只要在孩子开始使用电子产品前进行恰当干预,电子产品对孩子的成长就有益无害。
家长们都有这样的育儿经验——孩子哭闹时,只要往TA手里塞个手机或平板电脑,马上就能安静下来,开始忘我地盯着屏幕看,电子产品成了「带娃神器」。
与此同时,家长会困惑:
让手机代替自己当「保姆」合适吗?
我的孩子可以用手机了吗?
美国儿科学会及中国眼科专家、儿童教育专家的最新观点是,18月龄以下的儿童,除视频聊天外,不要使用电子设备。
视频聊天被认为是一种优质的亲子互动时间,能让宝宝集中注意力,是被鼓励的。
孩子过早接触手机或长时间无节制地玩手机,不仅会让视力下降,还会给大脑及身体的发育、睡眠及学习等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视力下降
7岁前孩子眼睛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球窄小,是高度远视,看东西并不非常清晰。
7岁后,视力才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的视物大小。如果孩子过早或者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损伤视力,出现干眼、近视、弱视等情况。
影响大脑发育
2岁以内的孩子大脑发育迅速,但大脑功能尚未健全,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不强。
在受到手机等电子产品带来的外界刺激后,有可能产生焦虑不安、烦躁等负面情绪,给大脑发育带来不利影响。
阻碍身体发育
手机操作得非常熟练的孩子,会对肢体运动表现出消极态度。长此以往,孩子会出现身体发育迟缓、运动能力低下等情况。
不利于睡眠
睡觉前看手机,过于明亮的画面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引起睡眠障碍。
影响学习
孩子沉迷于电子设备,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和感受,对学习就会提不起兴趣,使学习成绩下降。
若因此受到指责,孩子可能更想在手机里寻找慰藉,形成恶性循环,时间稍久,孩子就会丧失求知欲。
心理疾病
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孩子就越喜欢宅在家里,患上抑郁症的概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不玩手机的孩子。
手机等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恰当使用就能成为好用的工具,不受限制地滥用就会伤害孩子。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算「恰当」呢?
制定规则
制定好使用手机的注意事项,给孩子制定相关规则并严格遵守:
1. 吃饭时不要玩手机;
2. 睡前一个小时不要使用电子设备;
3. 写作业时,不要同时看平板电脑或玩手机;
4. 不要让孩子独自使用电子屏幕;
5. 家长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等。
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时的细则。什么时候可以玩,一次可以玩多久,玩手机时眼睛和手机的距离如果过近会有怎样的惩罚等。
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享受现实中的乐趣。
和「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一样,电子产品也不是洪水猛兽。根据孩子的年龄,家长给予恰当引导和干预,手机就可以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好帮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在疫情发生之前,大家好像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防护习惯,可现在就像是来了一场突击的模拟考试,让每个家庭都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给室内消毒,也不知道该如何给宝宝做好防护。
消毒液每个家庭都应该使用过,但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不但达不到消毒的效果,而且还会造成生命危险,曾有人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在一起,清洁卫生间,清洗过程中顺表消毒,可因为两种药剂混合在一起产生了化学反应,排放了大量氯气,呼吸进入人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遗憾。
消毒液最大的用处,是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因为家里的宝宝每天就喜欢在地板上来回爬,通常只需要做日常清洁就可以了。
如果家里有病人的话,避免病毒的传播,可以采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洗地板,十倍于消毒液的清水中混合稀释,擦拭地板,要想消毒效果更好,也可以增加消毒液的占比,混合使用。
如果是宝宝经常活动的地板,消毒液清洗过后还应该用清水再擦拭一遍,是因为地板的化学药物残留,会因为宝宝吃手的时候误食。
消毒液仅仅只是对物表进行消毒,空气中消毒方法还需要保持室内通风。
其实家庭消毒不比医院,家里没有人生病,简单的清洁是可以的,开窗通风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方法。消毒液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对鼻腔黏膜,呼吸道都会产生刺激作用。
如果一定要使用消毒剂喷洒消毒,那就保持窗户的开启,不要让空间密闭,更不要让孩子处在消毒的房间里。
常规的消毒方法是沸水煮10-15分钟,除了高温外,乙醚、75% 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
对于孩子的常用物品,奶瓶、奶嘴等耐高温的,可以浸没在汤锅中煮沸超过 30 分钟或蒸汽蒸 5 分钟,就可以完成消毒。
不耐热的玩具等物品,可以通过用酒精棉擦拭玩具表面的方式消毒。
孩子的衣物或者毛绒玩具,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毒液清洗,来达到消毒的效果。
使用消毒产品时,务必要避免沾到孩子的眼睛和嘴,对消毒水充分稀释之后在进行消毒处理。
介于现在是疫情高发期,家长可以做到每天消毒,来达到卫生防护的作用。
其实无论现在是否有疫情的存在,我们都以增强孩子自身的抵抗力为目的,让孩子健健康康成长,才算打赢了这场战疫。
近日有报道,浙江一位13岁的男孩中风了。13岁,祖国未来的花骨朵,明明是个孩子却得了“老年病”?中风为什么会找上他?
中风不是老年人专属的疾病
中风,是脑卒中的俗称。科学定义,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是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生活中,我们身边不乏高龄老人中风的案例,可是为什么13岁的儿童也会得“老年病”?
高龄、有脑卒中家族病史的人确实比较容易得中风,可是如果你吸烟、不健康的饮食、肥胖、缺乏适量运动,中风一样会找上你,不管你是老的、少的,统统逃不过。
如果突然出现眼口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头痛剧烈、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情况,你别慌,先按“看、查、听”三步走,“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查”两只手臂无法对称抬起,“听”不清楚讲话。这个时候你就要警惕了,有可能是中风了,赶紧拨打120!
13岁男孩中风竟是玩手机引起的?
在采访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13岁男孩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玩手机、吃,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好成绩背后需要营养的支持,偶尔玩手机是放松的方式......
因为爱玩电子产品,父母对于起初“看东西重影”等症状并没有很在意,直到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不能灵活使用筷子”才就诊,一查发现血压有134/74mmHg(一般13岁孩子的平均血压在118/60mmHg左右),头颅MRI和CT均显示为多发性脑梗死!
所幸发现及时,现在他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还需要经过长期康复训练才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使用右手了。
在2020年10月29日的第十五个世界卒中日暨第十届中国卒中宣传周中,提倡“医体融合 预防卒中”,让我们一起科学运动、健康生活吧!
生活预防: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健康饮食、吸烟的人戒烟、喝酒的人限酒;
药物控制:主要对于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进行控制;
防止复发:对于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朋友,临床上常采用抗血小板药物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用手术改善血管狭窄等来防止脑卒中复发。
广大爱玩手机的朋友们,如果已经离不开手机了,那至少也应该带着手机一起走走,跟着手机一起跳舞~
孩子活泼好动,是让父母开心的事,活泼好动原本不是错,但是如果得了多动症,那家长就需要留神了。
什么是多动症?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英文缩写为ADHD。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多动症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它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低的自尊心。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相当一部分儿童会持续终生。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活动过度
部分在婴儿早期就开始,格外活泼,会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开始学步时,往往以跑代走。
患儿稍大,看小人书看不了几页,就换一本,或干脆把书撕了。有时翻箱倒柜,搞得乱七八糟。
注意力集中困难
注意很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散,因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
玩游戏时往往也不专心。专心听课的时间短暂,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听不清,以致做作业时常出现遗漏,倒置和解释错误。
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
由于缺乏克制能力,常做出过分反应,以致在冲动之下伤人或破坏东西。要求非得立刻满足,情绪不稳,会无故叫喊或哭闹,又无耐心。
学习困难
多动症的儿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常或接近正常。在做作业,从事重复性或需巨大努力的活动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其注意力的维持最困难。有吸引力,新的情况下或不熟悉的环境中多动的症状可减轻。
家长该如何做?
家长要求要合理
家长对于多动症的了解一定要充分,对于这些小孩不能跟正常孩子一样的要求,要适当的降低你的标准。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在不过分的情况下,就是很不错的进步了,不要有太多的要求。
要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出来
对于有多动症的小孩,要给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通过运动来发挥出来,这个方法是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配合来完成的,在日常可以让小孩多去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可以经常跑步打球等,这些运动都可以帮助孩子释放精力。
加强注意力的培养
对于这类患儿来说,应该要在生活中逐渐去培养他们注意力几种的习惯。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事情,如看书、听故事,逐渐的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变长。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把他们的座位调到第一排,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
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教会他们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饮食和睡眠的习惯也要从小培养,让小孩子的睡眠时间充足。不要太过迁就儿童的兴趣爱好,让他们长时间看电影看动画片到深夜,这样会严重的影响到睡眠。
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消除孩子存在的紧张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可以自己去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在有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更加有信心。
孩子有多动症,家长要及时发现,不要过分苛责孩子,慢慢把孩子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习惯。
科学技术在发展,电子化时代已经来临,“智能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变成了“低头族”“熬夜族”,甚至连怀孕的妈妈们也不能幸免。那么,孕期妈妈熬夜玩手机,你知道对宝宝伤害有多大吗?医生:会影响胎儿发育!
一、女性熬夜玩手机真的对宝宝有伤害吗?
科学解读:毋庸置疑,女性在怀孕期间熬夜玩手机,真的对宝宝有伤害!随着时代的发展,怀孕期间还依然熬夜玩手机、看电视的宝妈屡见不鲜。
早在2013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就已经发现:怀孕期间的女性,如果睡眠不足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体重偏轻,还容易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北京市朝阳医院妇产科主任王素美持同样的观点:怀孕期间尽量避免熬夜。
二、孕妈熬夜玩手机会对宝宝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科学解读:王主任认为,女性在怀孕期间依然熬夜玩手机是非常不可取的,对于健康的女性来说,熬夜对身体都是都一定的伤害的,更何况是怀孕期间的女性。孕妈熬夜玩手机至少在这三个方面对宝宝有伤害。
1.免疫力降低
睡眠不仅仅是睡觉,也是一个身体修复的过程,在高质量的睡眠中,机体的免疫力得到修复并且提高,用于抵抗外界各种病毒和细菌,熬夜会使免疫力得不到修复而低下。在宝妈们精神活跃、熬夜玩手机的时候,宝宝也无法进入睡眠状态的,熬夜不仅会使宝妈们的免疫力下降,也会影响宝宝的免疫力。
2.累积毒素
晚上的睡眠,也是一个身体代谢排毒的过程,如果没有进入到睡眠状态,各个器官就无法有效的排出毒素。如果宝妈们在怀孕期间熬夜,体内的毒素不易排出而累积,还会把这些毒素输送给宝宝,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3.诱发各种并发症
据调查研究显示,怀孕期间熬夜玩手机诱发各种孕期并发症,增加不良妊娠的几率,甚至会提高生育风险,加大孕妇的生产难度。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孕妈们一定要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
三、孕妈应该怎么安排作息时间呢?
科学解读:女性在怀孕期间的作息,应该是健康且规律的,宝宝的作息时间往往与妈妈的作息时间是密切相通的。
王素美主任建议:孕妇在晚上10点钟之前一定要休息,每晚至少要保持8个小时的睡眠,中午尽量休息1小时。
如果孕妇白天比较疲惫,可以延长午休时间。如果孕妇出现了熬夜的情况,白天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但白天补觉只会缓解宝妈们自身的疲劳感,而不会削减熬夜对宝宝造成的伤害。建议女性在怀孕之后就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孕妈们在兴致勃勃的熬夜玩手机,妈妈肚子里的宝宝也处于精神活跃的状态,宝宝是跟着妈妈一起熬夜的,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所以,宝妈们在怀孕之后,尽量不要熬夜玩手机,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才是最重要!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最近我经常被焦虑的家长问到,“非常时期,亲子班和早教班都暂停线下培训了,这么小的孩子,又不可能在线上上课,都知道婴幼儿期的发育是很关键的,在家早教应该怎么做呢?
三岁前大脑发展迅速的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首先,家长们一定要有信心,因为最了解宝宝的人永远都是父母的,家长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也一定是孩子最好的学校。同时,应该抓紧时间“恶补”一些适合宝宝年(月)龄段的训练方法,及时应用于实践。
另外,也需要提醒你们,家长的言谈行为时刻影响着孩子,在你们跟孩子密切相处的每时每刻,都应注意,轻松融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行为举止,也都是家庭早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1岁以内的婴儿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1-3岁幼儿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社会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在这里,我按不同年龄阶段分别列出五大领域的早期教育训练具体操作计划,以便于大家根据每个不同年龄的发育水平在家给孩子进行实施重点的早期教育:
1--3月龄:
经常练习俯卧抬头翻身训练。逐渐尝试进行给孩子进行拉坐。给孩子抓握各种不同材质的玩具及大人的手指,引导孩子触摸和抓握。让孩子尝试拍打及够取玩具,加强对手的控制能力。常给孩子看鲜艳的玩具或看图片,追视移动的物体。予适当的听觉刺激,如轻柔的音乐、家长丰富的语调、玩具响声等。经常与小儿面对面交流,发出例如啊、噢等单音,多对孩子微笑,用丰富的语调和富于变化的的声音和孩子说话。经常对孩子微笑,并进行逗笑游戏以促进亲子情感建立及孩子情绪发展。
4-6月龄:
除了上述内容,还需要经常把玩具放不同位置让孩子去够取、玩具来回倒手,抓捏小丸,撕纸游戏等精细运动的训练。让孩子多趴着玩,逐渐学会来回主动翻滚,逐渐让孩子练习靠坐,时间逐渐延长,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短时支撑站立做适当的直立跳跃动作,6月龄后可以逐渐开始尝试向前爬。
家长经常与孩子对话,还可以做一些口技让孩子进行模仿,加强口腔肌肉的训练,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应表情丰富,让孩子逐渐体验对不同表情做出反应并用表情正确表露自己的感受。家长可以和宝宝尝试各种不同形式的“藏猫猫”游戏。鼓励孩子在吃东西时适当参与,如自己拿饼干吃。
7-9月龄:
除上述部分内容外,我们还可以让孩子逐渐体验各种花样爬行,如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爬,甚至可以后期放孩子爬爬小楼梯,开拓孩子探索空间。经常让孩子把玩具串到固定位置或者从各种容器中取出-放入的游戏。
鼓励孩子模仿发更丰富的发音。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进行语言或非语言的社交动作,双手合拍欢迎、摆手再见、扭头不要等。教孩子指认各种物品、五官等。
10-13月龄:
让孩子经常抓着围栏或者家具来回迈步,比如推椅子、箱子、推车等,逐渐帮助孩子尝试松开小手,可以用玩具引逗孩子站立时松开手去够取玩具,让孩子经常蹲位捡玩具送到家长手中或者放入容器中,帮助孩子听懂简单指令并执行,比如1岁后经常发出简单指令让孩子完成,比如给妈妈、拿过来等。
可以让孩子拿笔、纸,随意涂鸦。还可以让孩子模仿大人搭积木、拆装玩具等。看书时一起指认书上的内容,逐渐建立抽象概念,增加与孩子互动。进餐时让孩子参与进来,抓勺子、扶碗等,培养孩子驾驭工具的能力,鼓励孩子自己进食、用杯子喝水。
14-17月龄:
除上述部分内容外,我们还可以让孩子玩一些跑、跳的游戏,和孩子一起追逐玩具、扔球、踢球、跳舞,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孩子一起玩各种游戏,比如搭积木、拼插玩具、串珠游戏等,有意识的模仿涂鸦,提高孩子对笔的控制能力。我们还可以与孩子尝试一些生活模仿游戏,比如过家家、购物游戏等。
18-21月龄:
除上述部分内容外,每天陪同孩子上下走小楼梯、学各种小动物玩蹦跳游戏,如果家中有滑滑梯、秋千等,鼓励孩子玩。生活中为孩子创造动手能力,比如剥鸡蛋、剥橘子、叠衣服等,和孩子一起拼图等。
经常提问孩子简单的问题,比如宝宝叫什么名字、几岁了等,并经常引导孩子接说儿歌、参与讲故事等。可以经常与孩子玩抽象概念的游戏,比如让孩子找一找红颜色的或同形状玩具等。
22-26月龄:
可以经常与孩子进行双脚离地蹦跳的游戏,比如跳纸游戏等,也可以进行大运动平衡能力的训练,比如单脚站立的游戏,并一起数数比赛。引导孩子正确握笔姿势,学习画圆、正方形等,或者玩补充画图的游戏等。
引导孩子逐渐说出复杂的句子,经常回答孩子的问题,讲故事的时候提问孩子,让孩子参与并学会思考回答问题。经常和孩子玩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游戏,如捏橡皮泥等。
27-36月龄:
经常让孩子按图形进行撕纸、折纸,逐渐引导孩子用剪刀剪纸,平时让孩子扣扣各种形状的扣子等。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让孩子帮忙捏捏面团、饺子、包子等,灌输更多的日常生活常识。
引导孩子回忆并描述简单事件。还可以经常玩假扮游戏、讲故事游戏发挥孩子的想象力等。
这个非常时期给家长和孩子创造了非常难得的交流的时光,我们要珍惜,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加油吧!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上……
老师:用虽然……但是……造句
学生:虽然游戏断网了,但是可以玩开挂!
老师:同学们,开挂什么意思?
教室里一片沸腾,纷纷给老师解释开挂的意思!
这是昨天晚上,儿子兴高采烈的给我讲他们班发生的趣事。我听完这个造句,和老师的反应是一样的:开挂是什么意思?后来问儿子,这位学生造句造好不好?儿子说当然好极了!双击666!!!
这段时间经常接送儿子上学,他和他同学一起的时候谈的基本上都是游戏,什么迷你世界,我的世界,王者荣耀,吃鸡游戏啊等等。有时候还在比谁玩的好!
儿子和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玩角色扮演游戏玩也都是和游戏有关的内容,用了很多游戏语言。有次在小区看到一群小女孩在玩游戏,仔细一看也是网络游戏上的内容!原来小女孩也喜欢玩游戏!
在这个时代,家长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现实是:游戏已经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作为家长老师,对游戏并不感冒,也不了解!
在高中的课堂上,有次我叫一位男生回答问题,下面一片躁动,这位学生长相平平,又矮又瘦,感觉比较内向,学习成绩估计也是一般!
不过人气怎么这么旺呢,于是我就问同学们,感觉咱们班这位同学人气很旺啊?
下面的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原来这位同学打游戏很厉害,王者荣耀已经玩到某个某个价级别啦(我对这款游戏的级别不了解,已经忘了是多少级别了)!感觉大家都认为他游戏玩的特棒,让同学们刮目相看,很佩服的感觉!
游戏在学生之间怪不得这么受欢迎,它不但可以娱乐,还是重要的谈资,甚至玩的好的学生可以受到同学们的喜欢,佩服甚至尊重!
儿子放学回家,第一件要做的“重要”事情就是玩游戏,玩的非常投入,有时候喊他都没有听到!
既然游戏在孩子的世界里如此有位置,我并没有禁止他玩,每天中午让他玩半小时,下午放学再玩半个小时。不过他的自控能力并不强,经常超过规定时间,大部分需要我提醒,才不玩的!
有时候我看他玩的兴致勃勃不忍心打断他,提醒他再让他玩几分钟必须停下!儿子有时候会闹着再玩一会,不过大部分时间,都能停下来!并且他从来没有因为玩游戏,和我红过脸,发过脾气!
提醒他时间到了,他会很和气的说:好嘞,知道了,妈妈,马上就好了!然后很开心的去看书或者做别的事情去了!
有时候我出去散步,给他说只能玩十分钟,结果我出去了一个小时,回来发现他还在玩!我就会批评他,明天时间减少,或者不能玩了!他像做错事情似的,不好意思的点头。
孩子对游戏如此爱不释手,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第一,不要完全禁止孩子玩
在网络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标配。
完全不让孩子玩游戏是很难做到的,游戏已经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另外游戏还是孩子之间重要的谈资和玩乐的素材!有的学生人际交往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和同学没有共同语言。
有的学生告诉我,他比较孤独是因为和同学们没有共同语言,他们喜欢玩游戏,看直播,追星,而我都不喜欢,他们说的我不懂!这会让孩子不合群,孤僻,不利于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所以我认为适度的玩游戏是可以的。游戏不能也不应该完全禁止!
第二,控制玩游戏的时长
过于沉迷游戏确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一定要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我打算对于我儿子一直到高中毕业都不会给他买手机,而学校是禁止学生带手机的,这就很大程度控制了他玩手机的时间!周末放假在家里可以适度的玩!
第三,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安排时间,和控制玩游戏的时间。一开始需要家长的帮助,以后慢慢放手,加强孩子的自控能力!这一点比较难,因为游戏太有吸引力,不过经常说游戏的不好,注意培养独立能力,还是比放任要强很多!
第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孩子往往比较空虚,在别的方面平平,兴趣狭窄!他们为了弥补现实中的缺憾而退到虚拟世界,在虚拟找尊重,找归属感,找成就感!
家长从小要注意孩子的三观,尤其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让孩子形成以得到虚拟世界的东西为荣,而放弃了现实的打拼!虚拟的人际关系也不可信,很难经受住现实的考验!
我儿子除了爱玩游戏之外,学习成绩也不错,兴趣比较广,爱阅读,听故事,还学习了武术,喜欢运动,和同学们的关系处的也不错,和父母关系也很好!
最后,家长要与时俱进
家长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正确引导教育孩子!
在这个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可以说日新月异,家长要想成为各格的父母必须不断学习,学习成为智慧父母,和孩子有话可谈,有时候可能还要向孩子请教!
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适时的引导孩子!对游戏我虽说懂的不多,也不喜欢玩,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对大部分游戏还是比较了解的,相信比大部分家长了解的多!
加上平时多留心,有时候和孩子讨论讨论,他会给我讲有关游戏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很多方面有话可谈,我经常抓住时机给他讲我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网络成瘾者是怎样的状态,多么的不好,他的父母多么着急!
影响了学业,影响了成功,最后是多么的悲惨,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等等!孩子有时候会说,我才不会成为刚才你说的那样的人呢!
在他成长的路上我会尽力的陪伴,引导和教育他!希望他不会成为上网成瘾者!也希望别的家长孩子也是如此!
在这个网络时代,让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一起努力吧!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我的女儿上初二,最近发现她有早恋的现象。以前女儿从来不怕我看她手机,现在却遮遮掩掩,总是把手机带在身上,一次,她在洗澡的时候,我偷偷翻了他的手机,看到她的QQ与一位男生有亲密的聊天记录,前面的聊天记录被删了,就留下了当天的。
我知道孩子现在处于青春期,况且又是正当该好好学习的年纪,我不希望她谈恋爱影响了她的学习。可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向她开口,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劝我的女儿不谈恋爱吗?
孩子的早恋一直是家长和老师重点关注又令人头疼的问题。你的女儿现在的情况是叛逆期与青春期并存,这个时候,恰好遇上了懵懂的爱情,如果家长教育的方式不当,她很容易就能作出不理智的行为。因此,作为家长,千万不能硬碰硬。
从你的描述中能看出你是位很理智的母亲,知道了孩子早恋,没有大发雷霆地对孩子进行吵闹与说教,而是寻求理智的帮助,尽量避免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确实站在了孩子的立场上。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01、不惩罚孩子,但是告诉她你的感受
一般的家长发现孩子早恋,都会采取严厉批评的教育方式,严加管教,没收手机,还给孩子的日常规定时间。
比如,几点必须回家,或者放学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自己亲自去接孩子,杜绝孩子与异性接触。家长以为这样孩子就会知难而退,殊不知,这样既伤害你与孩子之间的亲密距离,也会在孩子心上留下阴影。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你越是阻拦她做某事,她的逆反心理就越强,孩子在家长的严厉管教下,也许会作出极端的事情,因此,一定不能用以上的方式来惩罚孩子。
你可以告诉孩子,现在谈恋爱对她有什么意义,你希望她能够把精力花在学习上,并说:“孩子,我不反对你谈恋爱,可是,如果你谈恋爱影响了学习,妈妈会很难过的。”孩子如果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让母亲难过,她多半会作出理智的决定,不让妈妈伤心。
02、教孩子学会保护好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犯错,他们的早恋也是正常现象,孩子对爱情有着憧憬与新鲜感,学生的时代的感情很单纯,没有夹着许多复杂的东西。
若你的好意劝阻没有起作用,但是你又不能时时刻刻管住孩子,那么,让孩子学会保护好自己。
具体的做法如下:
1.以坦然的心态,对孩子进行直白的性教育。
2.不打击孩子的尊严,是为了以后孩子在适婚年龄可以顺利的结婚生子。
3.认同孩子的爱情观,才能了解更多孩子的内心世界。
4.爱护孩子不是替孩子做决定,而是让孩子自己明白怎么做出明智的选择。
5.对男孩表示欣赏,对女儿表示理解,让孩子能够对你产生信任,愿意在出现事情时告诉你。
6.随时跟进孩子的恋爱进度,发现有成绩下滑或者越矩行为时给予提醒,才是时代爸妈的明智做法。
总之,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孩子,正确引导孩子,批评与打击式的教育,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想要与孩子增进关系,又不伤害她的自尊与感情,就要真正做到走进孩子的世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告诉你她的想法,才不会躲躲藏藏,才会坦然面对你。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今天在耳鼻喉值白班,快到下班的时候,急诊打电话一个小孩把卫生纸塞进了鼻孔里请过去帮忙取出,下去后看见一个5岁的小美女,正在不停地哭闹,自己还捂住自己的小鼻子,一边哭一边说不打针,三个家长着急的劝着,其中的一位是小孩的姥姥,她告诉我们,小孩塞完以后告诉她自己往鼻孔里塞了卫生纸,具体多大她们也不清楚。
医生说先把孩子的情绪控制住,不能让她太激烈的哭闹,孩子的家长把她的手脚都控制住,然后坐姿抱着小孩,让她的脸稍抬起来面向医生,用医用手电筒照到她进异物的鼻孔里,然后用专业的镊子稍扩一点鼻孔,费尽周折才用镊子把卫生纸顺利取出。看似很简单的过程,但如果配合不好的话容易将异物吸入呼吸道,引发窒息。小孩子贪玩,经常会把一些小的东西塞到鼻孔里,如:黄豆、花生豆、瓜子、纽扣、小玩具配件等。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家长该怎么做?
首先,要清楚孩子进入鼻子异物的形状、大小、位置,用手电筒照射,不要用镊子钳夹异物,以免会把异物推向鼻腔深处,使情况更加不利。如果是小的异物,可以用湿棉签取出,避免用硬的工具,容易引起鼻粘膜及周围神经的损伤。
其次,看孩子的大小,如果大点的孩子可以配合的话,告诉她做擤鼻涕的动作,有时候异物会随鼻涕流出,如果孩子小的话可以用辣椒面等刺激的调料,促使孩子打喷嚏,有可能会将异物喷出。
最后,对于一些无法取出的异物,家长也不要强行取出,以免损伤鼻腔,异物进入呼吸道,形成呼吸道异物,稳定好小孩的情绪,尽量少哭闹,改用口腔呼吸。就近找大的医院,去耳鼻喉科把异物取出,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好奇是小孩子的天性,他们会将自己感到好玩的小东西塞进鼻孔里或者耳朵里,但是有的小孩子事后不会表达,有的害怕家长知道责骂而不敢告诉家长,家长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话,将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平时一定要郑重的告诉宝宝,不要把任何东西塞进鼻孔或者耳朵里,如果塞了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者老师。同时,作为家长也要多防范,不让孩子玩耍过于小的玩具或者东西。
俗话说:生儿容易养儿难,养儿容易育儿难。让宝宝健康长大就已经很吃力了,父母还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在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建立上。
宝爸宝妈们更多关注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的理解与应用,但估计很少有家长发现,其实生活中的习惯举动和常见用品也会影响宝宝的成长。
随着科技发展,电视、手机、iPad逐渐在生活中普及,家长为防止孩子哭闹,常常会让孩子接触电子娱乐设备。殊不知,这往往会害了孩子,那么,电视究竟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专注力
一项研究中,实验者在房间里播放电视节目,让平均年龄为2岁的孩子在其中玩耍,小孩每隔1秒就会被电视节目吸引,虽然每次吸引只持续几秒钟,但仍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新西兰某研究显示:每日看电视时长超过两小时的儿童,青春期出现专注力障碍的概率增高40%。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曾细花表示:儿童在年龄为3岁时,如果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那八岁时,注意力障碍的发生概率将成倍增加,而患有注意力障碍的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四倍。
令人担忧的是:根据中国权威调查显示,我国4-12岁儿童,86%每日收看电视时长超过2个小时。
▲ 语言能力
美国《儿童与媒体杂志》发现,开着电视时,父母与孩子玩耍会影响到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负责人蒂凡妮·皮姆匹克博士表示,在有电视播放的条件下,儿童玩耍和亲子关系的质量都会下降,特别是对孩子的语言能力,也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家长和孩子忙于看电视,导致沟通的时间和频率的降低,这是不利于孩子学习新词汇的。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岁半以下的儿童应禁止其接触电子产品,以免对语言能力产生影响。
▲ 亲子关系
陪伴时间的减少意味着亲子矛盾的增多,电视是荒废时间的利器,也是亲子矛盾的杀手。
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越长,那么亲子互动的机会就越少。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的秘诀就在于,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更深的交流。交流,往往更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
▲ 心理问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存在着许多先进、科学的知识,同时充斥着许多低俗、不良的信息。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心智尚未成熟,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年幼时如果受到不健康的,黄暴信息的诱导,很容易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产生负面作用。
在了解了电视机可能会宝宝造成的危害后,宝妈们应如何应对呢?
√多沟通
家长和孩子都要缩短使用网络的时间,增强沟通的时间,要在沟通中向孩子传递网络安全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思想行为。
在沟通中,促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未来的人际交往能力
√正确“打开”电视机
家长要学会将“电视”作为促进孩子和家长亲子关系的媒介,与孩子一起看电视节目,和他们一起在娱乐中学习成长。
合理监管孩子所观看的电视节目,严格把控观看时长,将所观看的内容记录下来,一起进行讨论和体会。
对孩子而言,他们最想要的“礼物”无非是爸爸妈妈永恒耐心的陪伴而已,在陪伴面前,一切的玩具和游戏都变得不再重要。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人在睡觉时为什么要枕枕头?人体平卧时由于颈部前屈的生理原因,不枕枕头会出现呼吸道压迫,感到呼吸不畅,颈椎还会受到异常牵拉,造成颈部不适。
但是婴儿会独立坐(出生后6~9个月)之前,颈椎还没有形成颈部前屈,是平直的,枕枕头反而会造成气道弯曲,引起呼吸相对不畅。
颈部前屈的生理形成时间应该发生于婴儿会坐以后。因此,婴儿在会坐前是没有必要枕枕头的。
当婴儿开始独立坐(出生后6~9个月)后,颈椎开始前曲,以保持人体平衡。
随着长大,颈曲相对固定。枕枕头是为了仰卧睡眠时对抗颈曲引起的气道相对不平直状况。如果会坐后,孩子睡觉不枕枕头,且睡眠时没有呼吸不畅的现象,可遵从孩子的习惯,不用强迫孩子枕枕头;
如果出现呼吸“呼噜”声,就应该诱导孩子枕枕头。何时开始枕枕头不是以年龄为标准,应以发育为依据。注意枕头不要太厚。俯卧睡眠则不用考虑此问题。
家长除了要注意在合适的时间开始给孩子枕枕头外,还要仔细选择枕芯的材质,关注枕头的清洁晾晒。
家长们习惯选择小米、茶叶、荞麦皮等做孩子枕头的枕芯,这并无不妥,关键是应定时清理或更换枕芯。
婴幼儿睡觉时易出汗、易流口水、偶尔吐奶等会造成枕芯被浸湿,易造成枕芯内容物发霉。长期受到霉菌刺激,必然会出现呼吸道症状,长久下去还会引发过敏。因此,不仅要常清洗枕套,还要定时更换枕芯。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今天已经是我在线上问诊的第三天了,回想起来,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
那天,我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去线下医院就诊。在网上搜索了一番,我找到了一家叫做***的互联网医院。注册账号,上传病历,预约了精神科的一位医生。
医生***给我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了解到我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和备考研究生考试感到焦虑。他耐心地听我讲述,没有打断我,让我感到非常舒服。
根据我的病情,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药物,并告诉我可能的副作用。我问他是否可以和e维A酸以及感冒药一起服用,他告诉我这两种药物没有冲突,可以同时使用。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开始服用药物,并按时进行线上复诊。医生***每次都会询问我的病情,了解药物的效果,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有一天,我因为药物的副作用感到非常焦虑,晚上无法入睡。我忍不住向医生***抱怨,他告诉我,药物的副作用一般会在3天内出现,如果感觉特别不好,可以停用,并建议我加强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逐渐适应了药物,焦虑的情绪也得到了缓解。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工作和学业。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对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心情如同窗外的阴霾,沉重而压抑。我知道,我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心理负担,于是鼓起勇气,向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遇到了一位温柔耐心的精神科医生。他不像我想象中那样严肃,反而用轻松的语气和我聊天,让我感到很安心。我向他倾诉了我的困扰,他认真地倾听,不时地点头,让我觉得我的感受被理解。
医生告诉我,我的症状很可能是抑郁症,并建议我进行一些心理测试。虽然测试结果显示我没有抑郁倾向,但医生并没有因此轻视我的感受。他耐心地解释说,心理测试只是辅助诊断的工具,真正的诊断需要结合我的实际情况。
医生还给了我一些建议,比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适当运动,以及寻找可以倾诉的朋友和家人。他还推荐了几本书籍,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抑郁症。这些话语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我冰冷的心。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过程并不容易,但我逐渐感受到了改变。我开始尝试运动,尽管我不喜欢运动手表,但每当看到自己坚持下来的样子,我都会感到一丝骄傲。我也开始学会倾诉,与朋友和家人分享我的感受,这让我感到轻松了许多。
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我知道,我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感谢那位让我重拾信心的医生。
那天下午,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医生***的笑容让我在紧张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您好,我最近晚上总是睡不着,白天还伴随着焦虑和身体不适。”我向医生描述着我的病情。
医生仔细地听着我的叙述,眼中充满了同情和理解。他告诉我,我可能患上了焦虑抑郁失眠,并建议我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以转移注意力。
“我知道这很难,但试着别让自己闲着。”医生鼓励我说。
我开始尝试,虽然一开始并不容易,但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晚上,我会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入睡。
“您不用担心,我已经检查过您的心脏,没有问题,不会梗死。”医生的话让我放心了许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症状逐渐减轻,生活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我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医生***的悉心指导和鼓励。
现在,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些焦虑,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那是去年的一个晚上,我躺在床上一边翻来覆去,一边忍受着内心深处的焦虑。我意识到,我已经连续几个月晚上只能睡几个小时,白天无论多么困倦,也难以入睡。情绪激动的时候,心脏会疼,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地流泪。
我开始尝试自我调节,但效果不佳。在朋友推荐下,我决定试试线上问诊。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注册并预约了一位精神科医生。
医生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首先建议我做一些心理测试,比如宗氏抑郁测试(SDS)。通过测试,医生对我的病情有了更准确的了解。医生告诉我,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适当运动,找朋友倾诉,转移注意力,正念冥想等方法可以帮助我缓解焦虑情绪。
医生还建议我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睡前泡脚、听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不要喝浓茶咖啡,不要剧烈运动,可以喝杯热牛奶加点蜂蜜,吃个香蕉等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如果长时间无法自我缓解,可以考虑去公立医院心身、精神(心理)科或神经内科面诊咨询。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逐渐调整了生活方式,情绪也稳定了许多。虽然偶尔还是会感到焦虑,但我相信,在医生的陪伴下,我会越来越健康。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在忙碌的生活中,我无需出门,就能得到专业医生的帮助。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会从中受益。
那天,我如往常一样在手机上预约了***医生的线上问诊。作为一名焦虑抑郁症患者,我深知面对医生时的紧张与不安。但这一次,我的心情却出奇地平静。
医生很快就接了我的咨询,他的声音温和而富有耐心。我向他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焦虑、惊恐、坐立不安。他一边听,一边在电脑上记录着,偶尔会插一句询问,让我感到他真的很关心我的病情。
他告诉我,我的情况并不严重,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完全可以恢复正常。他还特别强调,不要被网上的说法吓倒,双相情感障碍虽然是一种精神疾病,但并非不可治之症。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他的专业和关心让我感到无比安心。虽然有时候病情会有波动,但每次与他的交流,都能让我找到战胜病魔的信心。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睡眠问题感到非常困扰,甚至整夜无法入睡。我赶紧联系了***医生,他告诉我,可能是由于最近的治疗调整导致的。他建议我调整用药时间,并且让我注意作息规律。在他的指导下,我的睡眠问题很快得到了改善。
通过这段时间的线上问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带来的便利。不用出门,就可以得到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
今天,我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病情有了好转。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我相信,在***医生的陪伴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那天,我心情低落地走进了线上问诊的房间。医生***的声音温暖而专业,他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了解了我最近两周情绪抑郁的情况。
他首先建议我尝试将丙戊酸镁的剂量加至两粒,并指导我晚上一次服用。当我询问是否需要调整择思达的剂量时,他告诉我目前我正在服用的药物已经足够,不需要做出改变。
当我提到需要开一些择思达时,他迅速地为我创建了处方,并告知我处方已送达药师审核。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的专业和高效。
用药期间,我遇到了一些不适,但每次联系医生***时,他总是耐心地为我解答疑问,并告诉我如何处理。他的回复让我感到安心,也让我对治疗充满信心。
通过与医生***的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专业。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医生的关爱和温暖,也感受到了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
那天晚上,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坐在电脑前,屏幕上跳出了那个熟悉的界面——沈阳某精神卫生中心的在线问诊平台。我点击进入,心中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期待。屏幕那头,一位医生***医生微笑着向我问好,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我向***医生说明了我的病情——抑郁症已经伴随了我三年。每天晚上,我都要服用一粒米氮平,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医生耐心地听我倾诉,然后细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细节。他告诉我,我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调整,并询问我需要开几盒米氮平。
我回答需要一盒。***医生随即为我开具了处方,并告诉我处方已送达药师审核。那一刻,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我知道,有了***医生的帮助,我的病情会有所改善。
不久后,我收到了***医生的回复。他提醒我,在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诊,并告诉我,如需进一步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这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严谨和负责。
在等待平台审核的过程中,我收到了***医生的另一条消息,他提醒我按线下医生医嘱服药,家属保管药品,并定期复查。这让我对***医生的信任更加深厚。
最终,我的处方审核通过了,我迫不及待地购药。在整个过程中,***医生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细心,他让我感受到了医者仁心。
现在,我的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我感谢***医生的悉心治疗,也感谢这个在线问诊平台,让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我独自坐在家里,心情如同这天气一般阴沉。自从去年十二月,因为一段感情经历,我的心理状态开始变得不是很好。失眠、早醒成了我的家常便饭,而频繁的噩梦更是让我夜不能寐。整个人变得懒散,连走几步路都感到疲惫不堪。
起初,我以为这仅仅是失恋的副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的情绪波动越来越大,开心不起来,每天都被压抑感笼罩。虽然中间有过好转,但情绪的反复无常让我感到无比痛苦。
最近几天,心慌、耳鸣的症状愈发严重,尤其是在睡前,我能感受到身体的不由自主的抖动。今天早上醒来,心慌得厉害,心率不齐,让我感到十分难受。
在这个时候,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通过互联网医院,我找到了一位精神科医生。医生耐心地听我描述病情,并给我提供了专业的建议。他告诉我,我可能患有轻度抑郁和焦虑情绪,但这是可以自我调节的。
医生建议我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适当运动,减压,并推荐了一些放松训练和正念冥想的方法。他还告诉我,如果长时间无法自我缓解,可以去医院的心身科或精神科进行咨询和治疗。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感到自己不再孤单,也有了应对情绪问题的信心。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病痛,重新找回生活的快乐。
那天,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安静的客厅里,我,一位来自陕西西安的普通老人,正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手机,心中充满了期待。自从被诊断出轻度抑郁以来,我一直遵循医生的建议,服用奥氮平片、枸橼酸坦度螺酮片和盐酸度洛西丁肠溶片。这些药物对我帮助很大,但最近,由于药品快要用完,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看看是否能够在线上续方。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平台上,我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医生的热情问候让我感到十分安心,他耐心询问了我的病情,并详细解释了每种药物的用途和注意事项。然而,当医生询问我是否有之前就诊的病历时,我的心情顿时有些低落。由于之前就诊时家中无人,病历资料未能及时带回,这让我担心无法在线上续方。
医生了解到我的困扰后,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耐心地解释了线上医院的规定:由于管理的严格性,没有病历资料是不允许开处方的。他提醒我要完善复诊信息,以便后续能够顺利开药。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医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他的话语让我感到温暖和安慰。
在与医生的沟通中,我了解到线上问诊的便利性。虽然无法面对面交流,但医生通过电话和文字的方式,为我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指导。这让我对线上医疗咨询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了信心。
最终,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前往医院完善了复诊信息,并顺利地续方了所需的药物。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带来的便捷,也让我对医生们的专业和耐心充满了敬意。
如今,我依然在使用这些药物,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每当想起那段线上问诊的经历,我都为能够遇到这样一位敬业、热情的医生而感到庆幸。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医生”两个字,我的心不禁跳得更快了。我叫小王,一个来自山东淄博的普通青年,半年前,我的生活因为一位叫“医生”的陌生人而发生了改变。
半年前,我发现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的情绪。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但我又不敢告诉父母,害怕他们会担心。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尝试了线上问诊,第一次与“医生”交谈,他耐心地听我讲述我的症状,没有一丝一毫的嫌弃。
“医生”告诉我,我的症状可能是抑郁症,建议我去看心理科。我开始有些犹豫,因为我一直觉得心理科是给精神病人看的,但我还是鼓起勇气,来到了一家正规医院的心理科。在那里,我遇到了“医生”,他亲切的笑容让我感到很温暖。
“医生”告诉我,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通过治疗和调整都是可以缓解症状的。他给我开了一些药,并告诉我如何服用。我还记得他告诉我:“孩子,你要相信自己,你可以战胜这个病。”这句话让我感到很温暖。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服用药物,并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渐渐地,我的症状开始缓解,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我非常感谢“医生”,是他让我重新拥有了信心和希望。
现在,我已经可以正常地工作和学习,生活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我想对“医生”说:“谢谢你,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