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远离皮肤癌的方法

远离皮肤癌的方法
发表人:医联媒体

想要远离皮肤癌,可以通过避免日晒、避免人工紫外线、定期进行皮肤检查等方法进行预防。

1.避免日晒: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导致皮肤癌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特别是紫外线B(UVB)和紫外线A(UVA)。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晒工作,避免在紫外线强烈的时候外出,如果需要外出可以穿戴长袖衣物以及佩戴防晒帽子或者涂抹防晒霜等方法进行防护。

2.避免人工紫外线:除了需要避免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以外,还要注意避免人工紫外线的照射,如避免使用日光浴机、晒黑床、户外紫外线灯箱等人工紫外线,这些紫外线也有可能会增加患上皮肤癌的一个风险。

3.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定期到医院进行皮肤方面的检查,以便明确皮肤是否有异常的现象,如痣、斑块、溃疡等,一旦出现任何疑似皮肤病变的现象,则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可预防皮肤病变出现癌变的现象。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免疫力,也可帮助预防皮肤癌。一旦皮肤出现异常表现,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皮肤癌疾病介绍:
皮肤癌是一种生长在皮肤上,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皮肤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皮肤癌有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等。通常皮肤癌引起的相应皮损症状较明显且容易发现。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脚大拇指下方长肉瘤可能是寻常疣、脂肪瘤、皮肤癌导致,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进行处理。1.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感染所致。当病毒感染导致皮肤细胞异常增殖时,可能在脚大拇指下方形成疣,可外用维A酸乳膏等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液氮冷冻、激光等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进行外科手术切除。2.脂肪瘤:在脚大拇指下方,由于脂肪的堆积可形成一种良性肿瘤,被称为脂肪瘤,通常无需处理,但若瘤体过大,可通过手术进行切除。3.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或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的患者可在局部出现结节,而黑色素瘤则会在皮肤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结节或黑斑,二者均可能在脚大拇指下面出现肉瘤样的表现,此时可及时通过手术进行切除,必要时可配合放疗。脚大拇指下面长个肉瘤需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防止病情的进展。

  • 人们自古以来都是歌颂春光无限好,人们喜欢温度适宜的春天,还有温暖的阳光,可是在北方春天天气干燥,空气中水分少,很少有云彩,所以阳光的紫外线格外强。

     

    人们在冬天很少出门,而且又包裹的比较严实。春天出来突然接触较强的紫外线,很多人会有过敏反应,同样也增加了皮肤癌的危险。

     

    但是门诊看到一个皮肤晒黑的病人,你告诉他可能有皮肤癌的风险,大多时间并不能的到他的理解,因为在他而言皮肤癌是遥远的事。

     

    但是我们从事降低皮肤癌风险的临床咨询工作。建议咨询儿童、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尤其是10-24岁皮肤白皙的年轻人,减少其暴露于紫外线辐射以减少患皮肤癌的风险。过早的皮肤损害、皮肤老化也是一个不良信号。

     

     

    患者可能对你谈到长期保护他们的皮肤问题并不感冒。

     

    如何避免皮肤癌?

     

    1、我鼓励我的朋友和家人不要日光浴

     

    也许你已经听说过室内日光浴会导致癌症。(因为长波紫外线可以透过玻璃。)这也会导致皮肤感染,损伤,皱纹过早。我强烈建议你不要在室内或室外日光浴。

     

    2、室内日光浴已不流行

     

    虽然大多数的癌症发生率减少,但皮肤癌是在上升的。我们这一代人比以往更明白晒黑已不是皮肤健康的表现。过去认为皮肤黑黝黝的,呈现古铜色是一种健康的表现的认识是错误的。此外,在许多国家,禁止18岁以下的年轻人年室内晒黑。

     

    3、晒黑的皮肤是皮肤受损

     

    有些室外俱乐部,如跳伞、骑行、登山、攀岩等,都不给会员提供防晒保护,很多人因此晒黑,所以提醒大家参加室外活动室一定要自己注意保护。因为在室外,没有紫外线(UV)照射的安全水平。

     

     

    4、保护自己免受紫外线辐射

     

    如果你要去度假或享受户外运动时,最好使用多种方法防晒。推荐使用的防晒霜的防晒系数(SPF)15或更高(应该至少每2个小时涂一次防晒),穿防护服,戴墨镜和帽子。

  • 过度暴露在紫外线下,特别是长期暴露在紫外线B和紫外线A中,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导致皮肤癌的病因还可见于化学致癌物质、慢性刺激等。

    1.日常暴晒与紫外线照射:紫外线是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可以损伤皮肤细胞的DNA,并导致细胞突变和癌变,进而容易导致皮肤癌的出现。

    2.化学致癌物质:如果患者经常接触到砷化物、焦油和沥青等化学物质,也可导致皮肤癌的出现。

    3.慢性刺激:恶性皮肤肿瘤可发生与发展在瘢痕慢性溃疡、形成瘘管、窦道等部位,部分患者嗜好咀嚼烟草或槟榔,这些都是导致皮肤癌的常见原因之一。一旦出现皮肤癌,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皮肤癌是皮肤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可表现为异常生长的肿物、鳞状斑片、黑斑等,建议到医院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

    • 异常生长的肿物:皮肤癌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长期日晒、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化学致癌物的接触、病毒感染等相关。以上因素可能导致皮肤组织中细胞出现癌变,病变早期皮肤可能出现异常生长的结节样状物,如珍珠状、鳞屑状凸起。
    • 鳞状斑片:皮肤癌的早期,皮表可见局部的血管扩张、鳞状斑点或类似隆起性色素痣样改变,容易误认为恶性黑色素瘤。
    • 黑斑:人体容易出现瘢痕或斑点,如果出现一些异常黑色斑块或逐渐朝外扩散,建议引起重视,需要了解是否与皮肤癌有关。皮肤癌早期还有可能出现红斑状或略高出皮面的丘疹样皮损,表面有鳞形脱屑或痂皮形成,其症状与炎症、湿疹、银屑病等良性皮肤相近,建议提高警惕,尽早就诊,还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 防晒是必要的!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0000例皮肤癌患者被确诊,其中70%的癌症患者,是因为过度曝晒在阳光下才患病。

     

    儿童每年接受紫外线照射量是成人的3倍;更重要的是皮肤晒伤后,并不是脱皮和变黑那么简单!法国《费加罗报》及法国国家预防与健康教育演就演都曾发出警示:3岁以前晒伤一次,成年后皮肤癌发生的风险就会翻倍。所以宝宝防晒,绝不能敷衍。

    一、掌握防晒的“基本原则”

    防晒,主要防紫外线!避开紫外线,就要做到“躲+遮+涂”。

     

    躲:就是躲开太阳直射,如减少在日光强烈的时间段(10:00-15:00)外出,在室内玩耍。这也是防晒的第一招。

     

    遮:打遮阳伞,穿长袖,带大沿帽子等,遮盖皮肤。

     

    涂:涂抹防晒霜。

     

    注意:≤6月龄,防晒只能躲和遮;>6月龄,除了躲、遮,可涂抹婴儿用防晒霜。

     

    二、4种防晒方法,选择最适合宝宝的。

    1、戴上遮阳帽

     

    作为防晒利器之一,挑选到合适的遮阳帽,是很重要的,遮阳帽的挑选指南:

     

    选择大帽檐遮阳帽。帽檐至少要在7厘米以上,最好能遮挡脸部、耳朵和脖子后面;选择密织、透气、不透光的面料,最好是带防勒安全扣的帽子,能有效防止被风吹跑,还不会勒到宝宝;选择UPF高的布料,目前UPF值最高是50+。

     

    2、穿上防晒衣

     

    给宝宝穿上宽松透气的长衣长裤,或者专业的防晒衣。防晒衣的挑选指南:

     

    选择UPF40以上、且日光紫外线UVA的透过率在5%以内的防晒衣;选择锦纶(尼龙面料),其吸湿率达4.5%,比涤纶面料的高4.1%。

     

    3、挂上遮阳帘

     

    车内防晒也很有必要的!可以在车内装上一款抗紫外线、具有较强的阻燃性、属于环保材质(PVC)的遮阳帘。此外,带宝宝出门时,尽量选择带遮阳篷的小推车,也能帮宝宝有效遮挡紫外线。

     

    4、涂抹防晒霜

     

    如何挑选防晒霜?防晒霜分为化学防晒霜和物理防晒霜,我们要为宝宝挑选健康无害的物理防晒霜。不同场景选用不同系数的防晒霜:

     

    暴晒:海边、野外出游、游泳建议选SPF50,PA++++;普通晒:逛公园、逛街、郊游建议选SPF30,PA+++;有点晒:阴天建议选SPF15,PA++

     

    什么是选择广谱防晒霜?广谱防晒霜可以同时抵御UVB(长波紫外线)和UVA(短波紫外线)这两种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但注意:含有二苯甲酮、维生素 A 棕榈酸酯以及驱蚊效果的防晒霜都不要选。

     

     

    如何涂抹防晒霜?给宝宝第一次涂抹防晒霜之前,先在宝宝的耳后涂抹少许,观察是否过敏。

     

    涂抹要提前。出门前20-30分钟涂抹防晒霜,才能起到防晒作用;涂抹要足量。防晒霜涂抹太薄基本无效,国际使用标准是 2 mg/cm²,也就是约两张A4 纸叠落的厚度;涂抹要仔细。避开宝宝眼睛四周,在宝宝脸部、胳膊、腿、脖子、耳后等没有被衣物遮盖部位涂上防晒霜;判断涂抹量够不够的直观标准就是:宝宝在涂完后肤色有没有明显变白;涂抹要频繁。每2小时应补涂一次,如果出汗多或水中活动,可增加涂抹频率。

     

    如何清洗防晒霜?防晒霜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给宝宝“卸妆”要及时,回到室内即可清洗,再出门时可以重新涂。一般无需卸妆油,简单清洗,或用婴儿用洗面奶清洗脸部、用宝宝沐浴乳清洗身体其他部位即可。

     

    祝所有的宝宝都能“白又白”的过夏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现在早产儿出生并不少见,而且宝宝体重太小,可以想象对后期的成长有多大的影响。早产现象给婴儿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随着婴儿到来的喜悦,准妈妈们是否警惕早产的威胁?早产儿要注意预防并发症,那么如何预防呢?

    造成早产的原因:

    一、胎儿

    双胞胎,多胞胎,羊水过多,胎儿畸形,胎盘异常,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障碍等。

    二、妈妈

    孕期妇女感染急性传染病、慢性病、严重贫血症等,易出现早产。此外,孕妇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E,缺乏叶酸,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此外孕期性生活不适当,活动过度,携带物品过多也会导致早产。

     

    三、年龄

    18岁以下或35岁以上的孕妇,特别是18岁以下的孕妇,早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比20~34岁的孕妇高11倍。

    四、流产史

    妊娠史,特别是晚期妊娠史,反复流产,人工流产,引产或流产后不满一年再怀孕对孕妇的影响最大。由于堕胎对宫颈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宫颈功能不全,增加了早产率。

    五、生活环境

    长期的劳作和过度的劳累,都会导致早产率明显升高。情绪波动或过度紧张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收缩,容易导致早产。

    如何预防并发症:

    一是感染的问题

    早产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病毒缺乏抵抗能力,极易受到感染,一旦感染就很容易引起败血症,甚至脑膜炎,需要特别注意。

    二是心血管疾病

     

    如果早产儿肺部问题逐渐改善,就会因为动脉导管尚未关闭,而有大量的血通过动脉导管流入肺,造成心脏衰竭和肺功能变差。

    三是呼吸道疾病

    由于早产儿肺部发育不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一些体重过轻的婴儿也会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有呼吸短促、发绀现象。

    四是肠胃系统疾病

    早产婴儿容易有营养吸收不良的问题,所以最好用乳汁来喂养;即使是被迫用配方奶来喂养,也最好用少量渐进式喂养。

    五是视网膜病变

    早生会妨碍视网膜血管的正常发育,造成眼睛发育不良,更易近视,应在儿童眼科治疗后进行。

    六是周脑室及脑室内出血

    由于早产儿脑室结构不成熟,血管结构比较脆弱,极易因脑内压升高而破裂出血。如果大量出血导致脑室扩张或脑组织扩张,可能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运动迟缓或行为障碍。

  • 生活中胸闷气短这种现象很常见,它是我们自身的主观感受,觉得胸口像被什么东西给压迫了,气不够用而出现呼吸急促的表现。它的严重程度要根据发病的周期、每次发病的时间、年龄以及有无基础疾病来判断。

     

    临床上常将其分为功能性的和心脏神经官能症型或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的如在剧烈运动、有幽闭空间恐惧症的人、心情抑郁、与他人发生争执后,以上情况下出现胸闷气短多是正常的,不用过于担心;心脏神经官能症型或器质性病变的:多数人首先会想到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该病多好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常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受凉等诱因下发作,多是突发型的,除胸闷气短外,还会有胸骨后疼痛,常常会波及至左肩,左臂内侧,该症状一般在停止诱因活动后症状就会逐渐缓解,也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5分钟即可缓解。

     

     

    心肌梗死多是在心绞痛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症状也更为严重;临床上心肌受累时也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但是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常会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等表现;可以引起胸闷气短的疾病还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肺癌、气胸等,腹部疾病也会出现这种症状,胆囊炎、胆石症以及食管病变等均会出现该现象。

     

    一般对于胸闷气短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肝功能、X线胸部透视、腹部B超、心电图等检查。通过以上检查项目,可以明确原因,确定是无病变还是病变导致,以利于治疗。

     

     

    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的患者,一定要在治疗过程中要仔细加以辨别,区分是功能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如果是功能性胸闷气短,则应该积极寻找病因,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彻底消除症状。还要注意的是定期检查身体非常有必要,如果身体有病变,通过体检都能查出来。像病理性胸闷症状本身就不太明显,定期体检非常重要,这可以避免被动接受治疗的情况出现。

     

    需要明确的是这种症状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查清是何种疾病所致的,才能做到对症治疗,这个才是最为关键的。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 港澳企业家何鸿焱去世的消息又刷爆了网络,我们在惋惜的同时,有一种叫做“补脑针”的药品浮出了水面,据说,何老靠他多活了十年,这种“补脑针”到底是什么,真的有续命的功能?

     

    什么是补脑针?

     

    补脑针其实分很多种,赌王用的大概率可能是下面这种比较贵的,我们最常见到的地方其实是在新生儿科和神经科,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宝宝,就应该注射补脑针。也就是说,这个补脑针其实是针对脑损伤的。也是神经科最常见的营养神经的药物。

     

     

    揭秘“补脑针”

     

    成分为,神经节苷脂钠,能促进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功能恢复。而且毒理学和临床数据显示,这个补脑针还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

     

    还有一种“补脑针”,吡拉西坦”,是一种促思维记忆药,对脑缺氧损伤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促进受损大脑的恢复,但是这种药物并不贵,所以赌王用的应该不是这种。

     

    对脑损伤有用?

     

    人大脑中约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的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如果一旦功能区域受损,脑功能和其支配的他功能就会受到明显影响。赌王患有罕见的出血性中风,在中风的过程中,脑损伤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从理论上讲,对这部分病人而言,这个药是对症而且有效的。但是缺点是奇贵无比!普通人很难承受!

     

    到没有像报道里面提到的,86万一支如此夸张,但是上万一支是有的,而且还需要连续的治疗。所以一些新生儿需要用此药的时候,一般家庭都很难承受。

     

     

    作为营养师,我真是觉得不必要花那么高的价格去营养大脑,饮食其实在大脑正常运转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些有助于补脑健智的食品,并非昂贵难觅,而恰恰是廉价又普通之物,有些食物有助于发展人的智力,使人的思维更加敏捷!

     

    给大家总结几个:

     

    1黄豆,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好的健脑功效,其胆碱含量也较高,有良好的健脑作用,能够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2、深海鱼类,可以向大脑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还能保护脑血管、对大脑细胞活动有促进作用。

     

    3、牛奶,一种近乎完美的营养品,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牛奶中的钙最易被人吸收,是脑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此外,它还含对神经细胞十分有益的维生素B1等元素。

     

    4、鸡蛋,蛋黄中所含丰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后,能产生出丰富的乙酰胆碱,进入血液又会很快到达脑组织中,可增强记忆力。

     

    5、花生,富含卵磷脂和脑磷脂,它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是名符其实的“长生果”。此外,还有小米、玉米、菠菜等,也都比较益于脑的保健哦。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 许多人会喝咖啡提神,有人喝了咖啡会精神百倍;但有人喝了咖啡却没有效果,你知道为什么吗?


     
    喝咖啡可提神

     

    身体疲倦时,大脑会分泌腺苷,而大脑内有腺苷的接受体,当腺苷与腺苷的接受体结合,就会产生强烈的睡意,因此越疲倦,腺苷就会分泌越多,也会越想睡觉。

     

    咖啡因的结构与腺苷类似,喝咖啡时,脑内的咖啡因浓度上升,会与腺苷竞争腺苷的接受体,因此就不会感到疲倦,也能提振精神。

     

    3原因喝咖啡没有效果

     

    大脑结构不同

    每个人的大脑构造不同,有的人即使喝咖啡,咖啡因无法与腺苷接受体结合。

     
     
    肝脏代谢咖啡因能力高

    咖啡因需要藉由肝脏代谢,有的人天生肝脏代谢能力强,咖啡因很快就会被代谢掉。

     

     

    缺乏维生素B

    由于咖啡因与腺苷接受体结合,使人维持清醒状态,但却大量消耗维生素B群;体内缺乏维生素B的状态下,补充咖啡因仅能达到短暂效果。

     

    喝咖啡搭配维生素B群,效果更好吗?

     

    咖啡会利尿,而维生素B群为水溶性,如果同时补充,就会加速排出维生素B群,正确的方式应是喝咖啡后,间隔1-2小时再补充维生素B群,才会有比较好的提神效果。

     

    3种人不适合喝咖啡

     

    网上流传,因为咖啡因会抑制钙及铁的吸收,患有骨质疏松及缺铁性贫血者,不适合喝咖啡。只要适当补充钙质及铁质,其实也能喝咖啡,但3种人确实不适合喝咖啡:

     

    肠胃疾病

    患有胃食道逆流、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确实不适合喝咖啡,因为咖啡因会刺激肠胃道,且会刺激胃酸的分泌。

     

     

    心血管疾病

    咖啡含有咖啡油醇,会抑制肝脏分解胆固醇,经常大量饮用咖啡,会造成胆固醇上升,建议喝滤过的咖啡。

     

    胆结石

    健康的人喝咖啡,可以降低胆结石的发生机率;但胆结石患者常喝咖啡,可能导致胆囊收缩,就会造成右上腹部的疼痛。

     

    咖啡每天不要超过300毫克

     

    提醒,咖啡虽然可以帮助提神,但仍有副作用;每天最好不要喝超过300毫克,以免增加心血管的负担。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