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1.母亲在院期间,除六日,每日上午9点半,到新生儿重症医学科按门铃,找邢晓霞大夫,当面说明孩子病情。
2.母亲出院后,除六日外,不方便当面说明病情的病人,每日家长上午通过京东医生自动询问患儿病情。
3.如果家人方便到新生儿询问病情,可以在除六日每日上午9点半询问病情,下午由于上下夜班,大夫不在,不接待说明病情的家属,请谅解。
4.住院期间不进行拍照,请谅解!
5.如有特殊情况,病人未治愈,家人要求出院,请于每日上午8点京东医生告知我,下午不接待出院。
6.手机24小时保持通畅,患儿如有特殊情况。大夫会联系家属!
7.新生儿住院期间费用是可以报销的,需要家人办理出生证后,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上户口,上户后到医保中心办理医保备案,患儿出院后携带医院提供的诊断证明,出院证明,费用清单,住院发票,住院病例到医保中心报销,所有医院开具证明必须有医院盖章。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看到人民日报发布的新闻,杭州别女士的父亲,今年64岁,近日因为肺炎在医院住院,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已有所好转。随后,父亲自己外出去吃饭,肺部突然大出血,不幸离世。
别女士对此接受不了,要求赔偿。首先她怀疑医院误诊,没及时发现她父亲有突发意外的风险,第二点父亲属于住院期间,外出吃饭却没人劝阻。如果病人在医院的话,抢救的也会及时。
而医院院方表示,从指标上看病情的确在好转,但大咯血窒息是突发状况,病情来势汹汹,而且是普通病房,那么多病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有医护人员全程跟踪陪同。并且病人在住院时都让家属签署过书面的告知书,规定住院病人是不能随意离开医院的。
双方对于补偿金额差距比较大,还在协商中。
关于患者在住院期间私自外出身亡,到底谁该担责的问题,网友网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此,有几点看法:
1. 首先,患者住院期间,私自外出,突发死亡,的确是很遗憾。如果在医院里出现了大咯血,的确各方面更有利于及时的抢救治疗。但是患者私自外出了。在院外发生了这种突发情况,很难得到能够保证及时的治疗。
2. 死者的女儿在纠结一个问题,医院为什么没有及时的阻止。实际上任何一个病人在住院期间都会签署过书面告知书,病人在住院期间是不能够随意离开医院的。而且按新闻里的说法,他们这个医院也是按这种规章制度来执行了。但是呢,病人私自外出并没有给医生说。
3. 父亲出事后,女儿声泪俱下的来谴责医院没有及时阻拦患者外出。
医院里的患者很多,但是医务人员有限。根本没办法保证每一个患者都有一个医护人员24小时全程跟踪、陪护。为什么整个住院期间?没有任何家人陪同,只留患者自己一个人住院。家人住院,我觉得最好的应该是有一名家属陪同,不管是子女还是其他人。如果他的父亲在住院期间,她选择了陪伴她的父亲,或者是有他们的其他家属来陪护,可能就会劝阻他的父亲外出吃饭。或者陪同的外出的过程中出现了突发的情况,用最短的时间及时送往医院。
接受不了父亲的死亡,为什么不在事后反省自己,没有尽力陪护父亲,自己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是也应该想办法托自己的亲戚帮忙,或者是自己想办法请假来照顾父亲一段时间。而不是事后声泪俱下的谴责医院,要求赔偿。
4. 这也给我们敲了个警钟,平时尽自己能给父母更多的关爱和陪伴。有时间时尽量抽出时间来回家看看父母,实在没有时间,也要经常给父母打个视频。如果有父母出现住院的情况,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去陪护父母,让他们在身体最脆弱的时候,给他们以子女最大程度的关爱和支持。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再懊悔不已!
微博热门话题#医生有多烦这句话#
引起了数万网友的讨论,阅读高达2.3亿
无数网友金句频出:
这些神回复占据了C位
甚至有网友写出了精辟的话语
医生们看了都哭笑不得
今天Dr.京就给大家做个正经解答:
01. 医生啊, 用点便宜效果又好没有副作用的药
拆解:便宜、效果好和无副作用的药物,不仅患者想要,医生也喜欢。但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三者往往不能兼具,因为副作用也是药物作用的一部分,但一般事先就预料的到,发生率低,反应也轻微,危害不大。
02. 你们医生让我签手术同意书, 是不是你们出了事就想推卸责任?
拆解:决定任何一件事前都要了解清楚缘由、过程、风险,更何况是做手术这么件大事。签手术同意书的根本目的是征得患者的同意,让患者决定要不要做手术、做什么手术、可能有什么风险。同意书中的风险只是罗列了所有的可能,医生和患者一样不希望它的出现。
03. 医生,我在网上看过, 我觉得这个药不好,有副作用, 你给我换一个
拆解: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更不能代替医生做诊断和开处方,在网上了解医疗信息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医生在针对疾病选用这个药物的时候,一定是考虑了疗效和副作用的,最后决定用这一种是综合的考虑。
04. 某某某医生说了,为什么你这么说……
回答:这个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可能是症状变化、描述时有差异、医生的经验不同、诊断的倾向等。往往一种疾病有多种药物可选,一个症状有多种疾病会导致,当诊断有差异的时候,各种检查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帮助医生和患者共同找到最明确的诊断。
05. 医生值夜班,怎么可以睡觉, 病人有事怎么办?
回答:医院的夜班可不仅仅只有医生在呀,还有认真负责的护士。一般是护士负责观察和响应,医生再来处理,所以病人不用担心晚上出现问题医生来不及处理。而且医生上这个夜班后,白班照样要上,这要是晚上不找空闲眯一会,怎么会有精力好好照顾患者呢?
06. 咳嗽拍片子应该拍肺, 为什么要拍胸片?!
回答:肺在胸腔内,是没法被单独拍的,而且肺部的病变常累及到纵膈,所以胸片作为胸部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是很不错的。它不仅能显示肺部病变,胸腔内、外各种组织、器官包括胸壁软组织、心脏大血管、胸膜等的综合投影也能看到,可谓是经济便宜又好用。
其实 Dr.京 也特别能理解患者提出质疑的原因
很多情绪和偏见是源于对医生职业的不了解
就比如
一般人眼中的医生
敞着白大褂在医院里走路带风
在手术台上运筹帷幄
在办公室里悠闲自得
但实际上的医生是
白大褂扣子不扣不能上班
穿着十几斤重的铅衣在手术台上大汗淋漓
穿梭于各个病房之间
近日在某媒体的报道中
医生在救护车上吃香蕉火了
并且还有网友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此举不妥
但背后的原因令人心疼
原来
这些真相需要更多的媒体来披露和宣传
才会让我们更了解
如果说
有一种职业全年无休
手机24小时待命
对人对事一视同仁
危急关头变身逆行者
这里一定会有“医护人员”的名字
2019年的这个时候
医生在航班上用嘴吸尿救人的新闻登上了热搜
网友评论:这个一般人做不来,医者仁心
这可能就是职业责任感的体现吧
纪录片《人间世》由于特殊角度
抓取很多一般观众看不到的真实场景
还原真实医患生态,广受好评
《急诊科医生》中
海归的急救医学博士江晓琪
逛街时遭遇小偷
却没想到少年小偷突然昏倒在地
江晓琪立刻送他至医院急诊
《福斯特医生》中
福斯特正带着儿子享受悠闲的下午茶时光
碰巧遇到一个路人发病,她猛地冲可过去
努力的给路人急救
全然顾不上优雅和从容
挽救眼前生命只是医生的本能
还有很多很多案例
是他们一次次挺身而出
一次次挽救在生活中“跌倒”的人们
让病人有尊严的回归生活
也不断深潜医学领域
不断奋勇向前
Dr.京想在感恩节
赞美这些“最美逆行者”
我们要对所有医护人员说声谢谢
谢谢你们的不懈努力
谢谢你们对医学的热爱与坚持
谢谢你们对医学和生命的敬畏之心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护士"
首先映入眼帘的可能是这些
"今天,哈尔滨一位女护士,刷屏了"
"抗疫天使在人间"
"救护车被阻挡,急的护士去敲车窗"
"女护士吹气视频火了!网友:好笑又心疼"
"谢谢你为我们拼过命!"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哪个医生医术怎样高明。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医院里最辛苦的是医生,护士好像“什么都不会”。
所以大家有什么事也都会找医生,甚至对于小孩打针这件事来说,护士都是魔鬼般的存在。
你想象中的护士也许是下面这样,但真的是这样吗?
有人说,一滴水便可以反射光,那从一件小事到民族大事,便是人性的光芒。不论是刷屏网络地铁站、街道旁、高铁、飞机“拔刀相助”的“英雄”,还是一个个在疫情时期“挺身而出”的“好汉”,这些抗议英雄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她们是“医护人员”。
从南丁格尔开始,有爱心、有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便成为护士的代名词。今天是国际护士节,尊重护士,关爱护士,心怀感恩,我们相互温暖。
Dr.京愿和大家一起守护这些可爱的人。
婴童维生素的作用和功效主要有促进骨骼发育、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神经发育、补充营养不足等。
1.促进骨骼发育:婴童维生素中的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对骨骼的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其次,维生素D的摄入有助于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等骨骼问题。
2.提高身体免疫力:婴童维生素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等可以起到提高婴儿身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抵御病原体的侵袭。维生素A对维持黏膜健康和免疫细胞的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3.促进神经发育:婴童维生素中的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适当补充,可有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传递。
4.补充营养不足:婴童维生素可以作为补充婴儿饮食中不足的营养素的来源。在特定情况下,如婴儿的饮食选择受限或存在特殊情况(如早产儿),婴童维生素可以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
每个婴儿的体质不同,身体状况不同,身体对于需要补充婴童维生素的婴儿,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日常保护腰部很重要,否则很容易出现腰肌劳损的问题,扰乱我们正常的生活规划。出现腰肌劳损前身体会有这些表现。
1、弯腰困难
腰肌劳损的一些表现很容易被忽视,最终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比如我们在日常中做家务想要弯腰时,如果感觉腰部坚硬很难完成这个动作,很可能是出现了腰肌劳损,要及时去医院骨科接受检查。
2、腰部疼痛乏力
腰肌劳损的患者还会出现腰部疼痛的现象,时常会伴随腰部僵硬,并且还会出现腰部无力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些患者腰部活动正常,没有明显的疼痛感,但是在久坐,或者久站之后会感觉直腰困难,也是其中一个征兆。
3、频繁出现腰背部酸痛
如果腰部损伤不及时医治,患者会出现频繁腰背部酸痛的情况,尤其是在搬重物之后,这种酸痛感会加剧。所以,如果经常感觉腰部不适,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耽误治疗。
3个原因,容易造成腰肌劳损,在日常中要多留心。
气候环境
环境因素是引起腰肌劳损的主要原因,比如长时间生活在气温过低,过于潮湿的环境中,会加快腰肌劳损的发作,并且还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我们需要重视腰部的保暖,在较潮湿时,要及时通风,保持室内干燥,这些可以降低腰肌劳损出现的机率。
腰部常扭伤
如果腰部经常扭伤,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出现后遗症腰肌劳损。很多人都认为没有疼痛感就表示完全康复,没必要去医院复诊,仍然继续搬重物,使腰部过度劳累,很容易使腰肌劳损发作或者加重。
久坐
长时间坐着,会使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而有些人坐在座位上时还喜欢弯腰,这会加重腰部肌肉的紧张度,长此以往使腰部肌肉感到疲惫,很容易出现酸痛的现象,诱发腰肌劳损。所以对于久坐的人,要注意多活动一下,不要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
那么,日常中有 哪些方法可以缓解腰肌劳损的症状呢?
适度运动
很多人认为出现了腰肌劳损就应该躺着不动,这样会恢复的更快,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虽然躺着会减少腰部的压力,但是不利于病情的缓解。所以,患者要进行适度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减轻疼痛,也可以尝试倒着走路,对颈椎和腰部都有一定的好处。
切记不要运动强度过大,很容易损伤腰椎。
不要睡软床
软床虽然睡着舒服,但是很容易让腰部出现变形的情况,腰肌劳损的患者尽量睡硬板床。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会感觉不舒服,很难受,但是慢慢就会适应,并且也能够缓解腰肌劳损的症状,避免反复发作。
注意腰部保暖
腰肌劳损患者注意不要让腰部受凉,如果受凉会使疼痛加重,甚至会影响正常活动。在平时多穿一些衣服,在夏季不要长时间待下空调屋中,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身上。如果出汗或者淋雨,要及时更换衣服或者擦干身体。
可以选择穿厚底鞋
如果腰部感到不适,尽量穿厚底,轻便,质感较软的鞋子,可以减少对腰部的冲击,能帮助减轻疼痛。如果穿的鞋子过硬,会加重对腰部的冲击,会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适当坐下休息
腰部压力过大,会引起腰部疼痛,比如长时间站立,要抽出时间坐下休息,否则会使腰部肌肉变得僵硬,紧张,最终会引起剧烈疼痛,切记每天坐下休息5分钟,对保护腰部是有很大帮助的。
希望这些保护腰部的小妙招可以对你们有所帮助。
“三个食谱适合急性胃肠炎的儿童”是假的。儿童急性胃肠炎期间需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即可,绝大部分菜谱都是可以食用的,比如西红柿炒鸡蛋、鸡蛋羹等。
急性胃肠炎患者要通过合理的膳食帮助病情及时恢复,由于胃肠道功能的障碍,吸收率会逐渐下降,所以急性胃肠炎期间的儿童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过于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导致腹泻加重。同时建议暂停牛奶等乳制品、果汁等高渗性食物的摄入,避免引起高渗性腹泻。病情较为严重时,可以选择流食,比如鸡蛋汤、米粥、浓豆浆等。
逐渐康复可以选择半流质及软烂的饮食,比如西红柿炒鸡蛋、鸡蛋羹等。但是不宜摄入膳食纤维过多的食物,比如韭菜、芹菜等。待病情逐渐康复之后,可以恢复到正常饮食。建议急性胃肠炎儿童不仅要注意饮食,还要及时就医,必要时配合医生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最近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个近500人的付费学习群里,只有40名爸爸的加入,比例不足10%。
包括送孩子来机构干预时,近八成的陪读家长都是妈妈/奶奶姥姥,很少见到爸爸的身影。“丧偶式育儿”、“隐形爸爸”等这类名词,我们早已见怪不怪。我们不得不承认,自打孩子出现在娘胎里时,妈妈就不自觉地承担起来照顾孩子的主要责任。
不止一位妈妈表示:“一说到孩子,孩子他爸总是以工作忙、累、没时间为理由推脱。可是你会发现,他就算有了时间,通常都是在玩手机,要么就敷衍了事,很少会跟我一起给孩子做训练。”
不过,爸爸,真的那么“不堪”吗?
妇女节那天,我们在《父母共读营》的学习群里发起了一场情感辩论赛:“养娃路上,爸爸妈妈谁更辛苦?”
一起看听听大家怎么说吧~
(文中观点,皆为化名)
@毅毅爸爸
我去外地做干预,见到的都是妈妈,偶尔也会见到几个爸爸,但也只是坐在旁边当陪衬。
但很多的星宝妈妈跟我聊天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宝宝的爸爸没来,只是觉得佩服我(我竟然能够独自一个人带着孩子),因为在他们心中,认为爸爸根本就不应该或者是不会带孩子吧。
我记得有一次住宾馆的时候,宾馆的前台服务员对我说:“ 现在真是变天了,你一个男人就敢一个人带着娃出来。”从她的回答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是谁在带得多。
我相信我们群里的人都不陌生,有一个词叫“冰箱妈妈”。在美国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人都把这一类的问题归咎于妈妈的冰冷。 为什么会只归咎于妈妈呢?大概是所有人理所当然认为:带娃就是妈妈的事情。
我们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精力旺盛、上下乱窜,有的不愿意走路、得天天抱着。在干预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妈妈那瘦小的身躯,背着一个30斤、40斤,甚至50斤的孩子,有时候为了赶时间匆匆地跑起来, 我真的由衷的佩服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瘦弱的身躯能够抱起这样的孩子。
说心里话,我们夫妻俩都有工作,都在挣一样的钱,但是在家里面,尤其是带孩子去小区或者是哪里玩的时候,我是不敢去的,我更多的是在家里面带孩子。
因为我家的孩子与众不同,我害怕别人的眼光,但是孩子的妈妈不一样,他为了孩子能够走进正常人的生活,我想他应该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把孩子带到众人的面前,带到其他孩子的包围圈里面。
@小豪妈妈
大家都说为母则刚,她们从一个女孩子的角色转变为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新手妈妈,最后到全能妈妈,她们能撑得住各种各样的压力。
妈妈在养育一个孩子的过程中,即便是吃喝拉撒的这种小事的压力,也并不会比爸爸在外面工作的精神压力要小。
@辰逸妈妈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从我的孩子去医院检查确诊到现在的干预,一直都是我在做,爸爸只是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每次我去机构里面带孩子上课,老师的要求和课后作都是我先完成好了,然后爸爸才想跟着做。
我和爸爸都要上班,他可以全心全意的上班,但我在上班的时候却总是会想着“我的孩子现在怎么样啦?我的孩子今天是不是有进步呢?”
我在机构也能看到,大部分事情都是妈妈在做,而且偶尔有个别爸爸出现,大家都会觉得:“哇,真是很稀奇。”
@濛濛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们家老大已经13岁了,正好处于青春期,然后老二现在又是这种情况,我们家是我跟孩子爸爸都在上班。
我下班后还要负责两个孩子,简直是轮轴转;但是爸爸呢,一回家就刷手机,偶尔叫他带一下孩子,结果还没两分钟他就呼呼大睡。
我倒是不是想吐槽什么,我只是觉得爸爸其实还是有很多时间可以挤出来跟妈妈一起带孩子的。因为妈妈真的是从早忙到晚,只有在孩子睡觉后(往往要到11点后)才有自己的时间。我的工资根本不比爸爸少,但是我觉得我整天都忙个没完没了。
可能是因为爸爸带的比较少,老二相对来说更粘我,所以我几乎已经没有自己的时间了。老大现在已经是青春期的初中生了,我几乎已经不怎么管他了,精力都在老二身上。
我不止一次的跟爸爸说:“再这样下去,我两个娃都搞不定了。”我不知道爸爸什么时候才能负起这个责任。
我觉得妈妈的压力真的非常大,如果没教育好孩子,我们总觉得都是自己的错,但是爸爸好像没有这个感觉。每天他反正都忙着他自己的事情,觉得只要把钱交给机构,孩子就能干预好。
而我作为妈妈,不仅要学习干预知识,还要学习一些大孩儿的青春期相关等很多家庭教育的知识,我真的是学了好多,时间真的很紧,我很希望爸爸能够快点负担起来。
@小涵妈妈
妈妈很难,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咱们的爸爸真的都不管用吗?
其实,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爸爸的付出实际上一点也不比妈妈少。
父母的不同角色与不同投入是性别差异所导致的,母亲负责给予孩子注入更多的灵魂的力量,但是父亲则负责给孩子注入生存的力量,使孩子能够有能力去和勇气去面对外部的世界。
另外,父亲和母亲给予孩子的东西各不相同。 母爱,给予的是情感和关爱;都说父爱如山,那山他是巍峨的,也是沉默的,但是他的力量绝对是任何东西所不能替代的。
都说男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那身为男人,爸爸肩负着他不可推卸的家庭重任,他们需要面对的社会压力、需要迎接的生活挑战是非常大的。
特别是在为人父、为人夫之后,其实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他会感觉肩上的担子会更加的重起来,包括前文的毅毅爸爸。
父亲追求卓越,总想出人头地,是为了对妻子、对孩子、对一家老小进行负责,为了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所以他们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压力都非常大。
爸爸们会风里来雨里去,穿梭于在这个工作之中,甚至忘了时间,忘了自己的辛苦,有的还忘记了疲劳。比如说我家爸爸,他可能为了这个家,有时候可能很晚才能回家,但是他一定是为了这个家庭付出的,他的确很累。
爸爸妈妈两个人为了维护这个家,总会有一个人牺牲,但牺牲的更多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妈妈。也有什么都不管的妈妈,都是爸爸在管的家庭,所以这个事情还是要多方面地去看待。
再比如,当妈妈在月子里的时候,孩子哭闹睡不好的时候就会影响爸爸工作,然后妈妈会说,“你到隔壁小房间睡觉去”;当爸爸好不容易想要给孩子换个尿不湿的时候,一旦给孩子穿的不对,妈妈就会说,“你什么都不会干,快到一边歇着去吧。”这种时候,我们很少去思考爸爸是怎么想的。
大多数人也懒得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所以都会天真的觉得:“哎呀,有些活谁做都一样。”剩下的时间,爸爸只能相当于又过着单身的生活,这就导致爸爸不仅仅要忍受家庭经济上的压力,还要忍受夫妻之间的不认同。
有人说,当孩子确诊之后,是妈妈一直在忙碌和干预,爸爸却好像还觉得孩子不是那么的差劲。其实我想说的是,爸爸也是从孩子长大过来的,他肯定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有哪些落后的地方。
父亲,他就像一座山一样,很多东西他不愿意表现出来,只会默默放在自己心里。如果他也像咱们妈妈一样表现的很激烈,或者说把看到的东西都抛出来的话,那么夫妻双方就会更觉得没有靠山或精神支撑了。
相反,我觉得 父亲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给妈妈心理安慰,以及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让妈妈觉得孩子不是那么差,让她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最棒的,因为他不想把谱系家庭中孩子的结果全部让妈妈去承担。
他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妈妈能够在心理上轻松、缓和一些。
▽
小编后记
我们今天讨论的命题是“爸爸妈妈,谁更辛苦?”
“辛苦”,其实难以用一个具体的标准去衡量。
事实上,在一个家庭里,尤其是自闭症家庭,孩子的进步一定是依赖父母双方的共同合作。不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有着各自的分工,家庭里的每个角色都在努力完成好自己所擅长的那一部分。
例如,按照最常见的家庭分工形式来说,爸爸承受的更多的是经济压力,而妈妈则承受着照看孩子成长的压力。而不管是经济负担还是精神压力,都不容小觑~
想要养育好一名自闭症孩子,意味着夫妻双方需要更多的包容,更多的谅解,也需要各自平衡好家庭的分工和协作。
无论是哪种分工方式,都需要夫妻双方足够理解和支持对方,能够看见彼此的辛苦和付出。
只有双方互相扶持,才能带着孩子和小家庭走的更远。
今天,请爸爸妈妈们,给对方互点一个赞,互说一声:辛苦了~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否能自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症状较轻的,通常可自愈。对于症状较重的,则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治疗。
1.症状较轻:若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情比较轻,可以自愈。这主要依赖于患者改变生活习惯,如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避免油腻、油炸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2.症状较重:若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如引起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等,出现明显的腹胀、反酸、嗳气、恶心等不适症状,这种情况下,无法自愈,患者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否自愈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有效性,如果症状长时间无法缓解,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规范的检查,对症治疗。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务社会工作逐渐成为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10日,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与嘉定区中心医院携手共建医务社工实训基地,旨在培养专业化的医务社工队伍,提升医院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和谐。
嘉定区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张燕华表示,医务社工是医院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力量,此次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合作,将为医务社会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沈艺也表示,将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社会救助等专业服务。
医务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医务社工实训基地的建立,将为医务社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有利于提高医务社工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医务社工实训基地建设的几个关键点: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医务社工实训基地将成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推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一直在与睡眠问题作斗争,之前的抑郁症已经让我筋疲力尽。去年9月,忘想症的到来更是雪上加霜。每天早上9毫克的芮达,晚上2颗美时玉加一片右佐,似乎都无法解决我的睡眠问题。有时候,我甚至会在半夜惊醒,心跳加速,无法再次入睡。这种感觉就像被困在一个永不停歇的噩梦中,无法逃脱。
我尝试过各种方法来改善我的睡眠,包括调整作息时间、避免咖啡因和酒精、进行深度呼吸和冥想等。但是,所有的努力都似乎徒劳无功。我的心情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糟糕,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我为敌。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住院治疗。虽然我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于是,我来到了海淀区的一家医院,开始了我的住院治疗之旅。
住院治疗的第一步是进行睡眠监测。医生们会在我的头部和身体上安装各种传感器,以记录我的睡眠状态。这个过程虽然有些不舒服,但我还是忍耐了下来。接下来,我需要在医院里度过一段时间,接受各种物理治疗和药物调整。
在住院期间,我遇到了许多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我们互相分享着自己的故事和治疗经验,彼此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联系。这种支持和理解让我感到温暖和安慰,仿佛我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我的睡眠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虽然我仍然需要继续服用药物和进行物理治疗,但我已经能够享受到一整夜的安稳睡眠了。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更加平静和乐观,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向我微笑。
我是一个初二的男孩,生活在广州市。从小我就比较腼腆胆小,不怎么自信。小学时成绩还不错,但初中后我开始变得情绪低落,脸上基本没有笑容。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一直想进重点班,但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其它能力有限,成绩未能如愿。家庭环境也不是很好,父母关系比较差,偶尔在我面前大声争吵。最近一个月,我几乎每天都关在房间里,不愿出门,不愿与人交流,情绪非常低落。
我妈妈带我去看了医生,医生建议我做心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我有轻度抑郁症。医生建议我住院治疗,但我不愿意。医生告诉我们家属可以陪伴我一起住院的,需要家人多鼓励和引导。现在我还在犹豫中,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从未想过,我的生活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所改变。4月份,我被诊断出甲亢,开始了漫长的治疗过程。两月的药物治疗后,我的甲亢指标有所好转,但我却开始出现了睡眠质量下降和压抑的症状。内分泌医生建议我去精神病院就诊,于是我在6月6日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我已经转为甲减。医生停掉了甲巯咪唑片,继续让我服用盐酸普萘洛尔片。11天后,我在精神病院被诊断为焦虑症,开始了新的治疗旅程。
我被开了四种药物:盐酸曲唑酮片、氢溴酸西肽普兰片、盐酸丁螺环酮片和奥沙西泮片。刚开始,效果还不错,能一觉睡到早上五点多,整个人都精神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不适,尤其是吃了曲唑酮片后,全身无力,发麻。于是,我停止了曲唑酮片的使用,只继续服用其他三种药物。然而,我的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每天早上五点和下午一点,我都会感到异常难受,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这种感觉就像被困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无法逃脱。
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建议我停用曲唑酮片,并可以配合劳拉西泮或阿普唑仑来改善焦虑症状。同时,医生也提醒我,我的症状可能与癔症有关,需要住院进行详细检查。虽然我对住院治疗有些抵触,但我知道这是我目前唯一的选择。
现在,我已经住进了医院,接受着专业的治疗。虽然我还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我会战胜这场疾病,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
近年来,玉溪市人民医院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针对看病难、住院难、停车难等“三大难题”的创新举措。
为了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玉溪市人民医院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就诊流程。去年6月,医院将儿科整体搬迁至原红塔集团职工医院,新建综合性儿童医院,增加了200余张病床,并腾出100多张病床供其他科室使用。此外,医院还通过开设夜间门诊、增开联合门诊、护理门诊,鼓励专家假日坐诊,推行电话预约、短信预约、网络预约、现场预约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方便患者就诊。
针对住院难的问题,玉溪市人民医院通过人员调整、房屋改造和流程再造,打造重症医学科及急诊医学科,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还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玉溪市人民医院从今年3月1日起,职工的车辆一律不得入院停放,所有的停车位都要全部留给患者。这一举措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
玉溪市人民医院的创新举措得到了患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医院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焦虑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一些类型的焦虑症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本文将介绍哪些焦虑症需要住院治疗,以及为什么需要住院治疗。
一、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GAD)是一种慢性焦虑症,患者常常感到紧张、不安、担忧,并且难以控制这些情绪。如果患者的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患者放松身心。
二、恐慌症
恐慌症是一种突然出现的强烈的恐惧感,伴随着心悸、出汗、颤抖等症状。恐慌症的发作可能很突然,让患者感到极度的无助和恐惧。如果患者的恐慌症状频繁发作,并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学习应对恐慌症状的技巧,并且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三、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疾病。患者常常被一些重复的想法困扰,并且必须执行一些重复的行为来缓解这些想法。如果患者的强迫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并且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四、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于经历过创伤事件而引起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会经历闪回、恶梦、过度警觉等症状。如果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且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来缓解症状。
五、住院治疗的优势
住院治疗可以为焦虑症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让他们接受专业的治疗。住院治疗的优势包括:
总之,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一些类型的焦虑症,住院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患有焦虑症,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在繁忙的仁济医院门诊大厅,时常可以听到悠扬的歌声,温暖着患者们的心灵。这歌声来自一群特殊的志愿者,他们用音乐传递着爱与力量,为患者们带来希望与慰藉。
这些志愿者平均年龄在40到50岁之间,他们退休后,怀揣着对医疗事业的热爱,成为了仁济医院门诊大厅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音乐抚慰患者的心灵,用歌声传递着关爱与温暖。
《仁爱之歌》是仁济医院志愿者团队自创的歌曲,歌词朴实无华,却饱含着对患者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这首歌曲不仅唱出了志愿者想对患者说的话,更唱出了医院医护们的心声。
在演唱《仁爱之歌》的过程中,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快乐志愿、随手志愿、奉献大爱”的志愿服务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仁济医院的“仁爱”理念,为患者们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仁济医院“大叔乐团”音乐志愿者队是这支志愿者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退休后,因为共同的爱好和爱心,每月两次来到仁济医院,为患者演奏优美的乐曲。他们的演奏不仅丰富了患者的住院生活,更用音乐的力量抚慰着患者的心灵。
仁济医院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疆”的精神,用音乐传递着爱与希望。他们的付出和奉献,为患者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曾经是一个酒鬼,酒精已经渗透到我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天晚上,我都会喝上一大杯,直到我昏昏欲睡。起初,我只是用酒精来帮助我入睡,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酒量了。每次我试图戒酒,我的身体都会出现各种不适,包括焦虑、失眠和恶心。这些症状让我感到非常绝望和无助。
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一个在线医生平台。我决定尝试一下,看看是否能得到一些帮助。经过一番搜索,我找到了一个专门治疗酒精依赖的医生。我们进行了一次线上问诊,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并告诉我需要住院治疗才能真正戒除酒瘾。我对此感到非常恐惧,但医生耐心地解释了整个过程,并向我保证这将是最好的选择。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成功地完成了住院治疗。医生和护士们都非常专业和友善,他们不仅帮助我度过了戒断症状,还提供了心理支持和康复计划。现在,我已经完全戒除了酒瘾,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健康和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