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5种疾病爱在晚上“作妖”,让你睡不好只是第一步

5种疾病爱在晚上“作妖”,让你睡不好只是第一步
发表人:京东健康

人到晚上需要休息,可疾病却不用。

 

相反,有些病还喜欢在晚上“作妖”,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提醒你5种会在夜晚加重的疾病,并教你如何“自救”。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穆荣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许顶立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郎娜

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吴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姚志刚

 

1.哮喘

 

导致哮喘加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迷走神经兴奋

 

人体自主神经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两者相互制约,达到平衡。特别是副交感神经中的迷走神经,其活跃性与交感神经刚好相反。

 

白天交感神经兴奋,晚上则迷走神经兴奋,这会导致呼吸道平滑肌收缩,诱发哮喘,所以一到晚上,哮喘患者就会觉得病情加重。

 

过敏原接触增多

 

这主要体现在对尘螨过敏的患者身上。睡觉时,患者呼吸道接触床铺、枕头等过敏原的时间增加、浓度更大,就易造成呼吸困难。

 

 

哮喘患者一定要坚持用药,特别是急性加重期,必须将病情控制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夜间加重问题。

 

此外,尘螨过敏者应经常更换、暴晒床上用品,以降低过敏原影响。

 

2.心血管病

 

很多心血管病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容易因呼吸不畅导致低氧血症、血压升高等,进而造成心脏缺血缺氧,出现心绞痛加重等问题。

 

特别是在白天劳累后,心力衰竭患者极易在夜晚被憋醒,不得不坐起以缓解症状。此外,睡眠本身对心脏功能也有影响,因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可能造成心率减缓,加重心律失常。

 

 

晚上睡眠时,人的警惕性下降,往往病情发展到较重时才会发现,这也是人们感觉心脏病会晚上加重的原因之一。

 

心血管病患者应当特别关注夜间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加重倾向,应及时咨询医生,查明原因。

 

若是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致,可通过治疗睡眠障碍获得缓解;

 

心力衰竭患者应避免白天过度劳累,必要时服用利尿剂;

 

没有特殊原因者,需保证遵医嘱按时服药,控制病情。

 

3.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的病因是胃与食管间贲门的关闭功能减退,所以一旦姿势不对就会出现胃酸反流。

 

白天时,人们总是站着或坐着,受到重力的影响,反流症状可能相对较轻;晚上平躺后,胃酸更易反流进入食道,症状也就随之加重;如果胃酸流入气道,还会加重哮喘病情。

 

此外,迷走神经夜间持续兴奋,可造成胃酸过多分泌,而晚餐食物大部分排空进入肠道,导致胃酸不能被有效稀释,也会加大刺激程度,造成不适。

 

 

缓解夜间症状可采取以下方法:

 

睡觉时将床头垫高,但应注意是抬高整个上身,而不是只垫高枕头。最理想的情况是使用医院护理床,将床头摇高,也可在床头脚下垫两块砖头,使之抬高。

 

夜间不要吃太多,最好不吃辣,也不要吃巧克力或喝咖啡,因为这些食物会影响贲门的关闭程度,而贲门关不好,胃酸就易出现反流。

 

睡前服用一粒促胃动力药,如伊托必利,可帮助收缩贲门。    

 

4.痛风

 

痛风患者的发作特点常为夜间加重,感觉晚上关节肿胀、疼痛加剧。

 

这是因为导致关节炎症的炎性因子分泌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性,夜间炎性因子释放增多所致。

 

要控制痛风,需做好预防,关键在于通过药物或饮食调节,将尿酸降至360毫摩尔/升以下或更低。

 

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好先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服用药物。
       

5.皮肤病

 

很多皮肤科的疾病都会傍晚或夜间加重。例如,荨麻疹、皮炎、湿疹等瘙痒性疾病,疥疮、虫类蜇伤等寄生虫或其他动物所致的皮肤病,以及银屑病、烧伤、冻伤等。

 

 

这首先是病理生理规律决定的,《黄帝内经》指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从中医来讲,这主要指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及人体的阴阳变化。

 

比如,人体在早上阳气足、晚上阴气盛,就会影响到疾病发作规律。从现代医学来看,白天交感神经兴奋,夜间迷走神经兴奋,糖皮质激素早上分泌最多,晚上相对较少,而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

 

此外,人们在晚上活动减少,外界干扰因素也会变少,所以大部分注意力就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导致敏感性增加,瘙痒加重。▲

 


本期编辑:王晓晴 本文作者:生命时报记者 张芳

本内容转载自生命时报,京东健康已获授权,未经授权,不可二次转载。如涉侵权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痛风这种疾病的出现,主要和体内的代谢异常产生尿酸堆积在体内有关,人体摄入过多的嘌呤是导致痛风的主要因素,排除遗传和疾病的因素,嘌呤主要是来源于各种食物。所以,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想要预防痛风这种疾病的出现,就要避免食用以下食物。 1肉汤 很多菜或者是面食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会加入经过很久熬制的汤,但是,这种汤里面含有嘌呤较高,一般猪肉汤里面每100克猪肉就含有500克嘌呤,骨头汤中含量更高。如果长期摄入此类食物,就会出现高尿酸,增加痛风的风险。 2果糖高的水果 常见的葡萄、石榴、蓝莓、梨都是含果糖较高的水果,长期食用果糖较高的水果,会让尿酸增高,引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痛风患者就要避免食用高糖的食物,比如蛋糕、蜂蜜这些平时最好是不要食用了。 有许多研究表明,高尿酸是造成痛风的危险因素,所以,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保证饮食的规律性,不良的饮食方式是造成高尿酸的主要原因。并且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们在平时就要多注意检查身体,一旦出现尿酸高,就要及时地采取措施。

  • 荨麻疹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室内清洁、调整饮食、寻找并去除病因、遵医嘱用药治疗等。 1.改善生活方式:建议规律作息,不要长时间加班熬夜、抽烟、酗酒等,避免导致病情加重。 2.保持室内清洁:平常注意环境的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更换衣物、被褥,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帮助改善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 3.调整饮食:平常注意饮食的调整,避免已知容易诱发过敏的食物摄入,减少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避免导致疾病复发。 4.寻找并去除诱因:引起荨麻疹的原因比较多,包括物理刺激、食物、药物等,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5.遵医嘱用药治疗:一旦出现荨麻疹的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断,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私自减少药量或停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综上所述,引起荨麻疹的原因比较多,如果患者有慢性疾病,建议尽早就医,遵医嘱针对原发性疾病治疗,避免引起荨麻疹。

  • 蛔虫引起的荨麻疹,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 1.日常护理:荨麻疹患者应注意皮肤护理,勤晒洗被褥,避免接触动物毛发、灰尘、花粉等过敏物质,避免搔抓患处,饮食宜清淡,忌进食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同时,应保持心情愉悦,作息规律等。 2.药物治疗:蛔虫引起荨麻疹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打虫药,如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等;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外用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等进行治疗,以改善病情。 建议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患处恢复情况,定期复查。

  • 江苏淮安25岁小张因体型肥胖,在网上找到“生酮减肥法”并尝试。一周后,他的右脚跖趾、踝关节肿胀疼痛。经查,小张因过量食用高嘌呤肉类,不吃碳水化合物,且喝水较少,导致尿酸达700多,引发痛风。 1. 身体不适 生酮饮食需要大量摄入油脂和肉类,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无力、便秘、腹泻、失眠等,也会出现脱发、抽筋、月经失调等。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部分营养元素缺失。同时主要供能物的改变引起会体内代谢紊乱,严重时可导致酸中毒。 2. 肾结石 由于生酮饮食要求高脂肪低碳水饮食,长期低碳水饮食会影响钙盐从肠道排出,使尿液中钙含量增加,同时摄入大量动物蛋白也容易引起肾结石的形成;对于本身有尿酸性肾病的人,还会加速其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加速其肾脏功能衰竭。 3. 心血管疾病 生酮饮食通常会摄入过量饱和脂肪,导致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坏蛋白”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4. 患癌风险 生酮减肥法强调高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同时减少摄取膳食纤维,这些改变会大幅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风险,可能会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增加患肝硬化肝癌的几率。 哪些人不能尝试? 1.患有肝脏疾病的人 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人体燃烧更多的脂肪来获得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脂肪被血液运往肝脏,增加了肝脏分解脂肪酸的工作量。如果肝脏不能及时地把这些脂肪分解掉,导致一部分脂肪堆积在肝脏内,会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2.患有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 便秘人群需要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植物性食物,而其含有碳水化合物被生酮饮食限制食用,这就间接减少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因此,生酮饮食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使便秘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正确的饮食 高尿酸人群想要减重,建议结合痛风人群饮食原则和医生意见,制定属于自己的减重食谱。并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合理营养,均衡膳食。三餐合理搭配,包括主食、蔬菜、优质蛋白,营养均衡。 2.尽量挑选天然无添加的食品。烹饪方式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煨炖等,保留食材营养,品尝原汁原味。 3.注意进食顺序。可以从蔬菜开始进食,增加饱腹感,适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4.切忌暴饮暴食。减肥期间压制自己的食欲,容易诱发报复性暴饮暴食,建议调整好心态,给予自己适度的“奖励”。 总结 减重向来是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道阻且长”的难题,想要科学健康的减重,还是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切不可为了追求快速瘦身而伤害身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 西替利嗪通常是指盐酸西替利嗪,为抗过敏药,建议遵医嘱服用,一般情况下可以连续服用7天。西替利嗪的性状包括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西替利嗪糖浆、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其主要成分为盐酸西替利嗪,通常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及荨麻疹的治疗。出现过敏的相关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而多数患者用药三天就可以将过敏的症状控制住。个别患者症状比较明显,遵医嘱用药一周,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建议荨麻疹的患者到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断,严格遵医嘱用药治疗,避免私自增加或减少用药量,避免影响疾病的治疗。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休克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出现其他危险情况。

  • 防止痛风饮食方法最有效,而车前草只是辅助治疗的一种食疗食材,建议还是去医院让临床医生开正常的药物,如果是预防期间最好使用的是饮食疗法和适量运动。 有人觉得这种情况不能吃豆制品,其实不是,豆类一般可以吃,除非它确实曾引起过您的痛风发作。统计发现,在所有引起痛风发作的诱因中,以啤酒最为常见占60%,其次为海产占18%,内脏食物占14%,而豆类制品则几乎很少引起发作占2%。同时根据以前国内、日本及美国所测量豆类的嘌呤含量除干黄豆外含量都很低,另外是素食者如和尚、尼姑也很少得到痛风,也可间接证明豆类可以食用,因此可以推翻民间误传痛风禁忌豆类的说法。黄豆的嘌呤含量其实比数十种海产、内脏低许多) 大量的饮水对于预防痛风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天饮水量在3000毫升左右为宜,这样身体可以排出很多嘌呤,有辅助预防的作用。

  • 轻度荨麻疹说明荨麻疹症状比较轻微,主要以皮肤症状为主,如风团、瘙痒、刺痛感等,建议寻找并去除诱因,遵医嘱给予外用,必要时配合口服药治疗。 1.风团:荨麻疹的发生通常与食物药物过敏、感染、精神因素等相关,对海鲜过敏而饮食上摄入鱼、虾、蟹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液外渗,出现风团样皮肤损害。遵医嘱外涂炉甘石洗剂,有收敛止痒,还能促进肿胀消退。 2.瘙痒:受过敏原刺激导致机体释放组织胺,容易产生明显的瘙痒感。建议不要抓挠刺激,避免导致皮肤损伤,通过局部冷敷,口服氯雷他定片,可以减少皮肤组织胺的释放,进而缓解瘙痒感。 3.刺痛感:丘疹性荨麻疹可能是蚊虫叮咬所导致,蚊虫叮咬时会用口器刺破皮肤,容易产生刺痛感。建议脱离环境,注意患处护理,遵医嘱外涂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治疗,有利于缓解症状。 出现荨麻疹的相关症状,建议到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断,遵医嘱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 作者:李晓胃胀气是一种常见症状,多是由于患者消化不良,胃病导致的。长时间坐着不动的人很容易出现胃胀气的症状,因此大家平时一定要避免久坐,尽量多运动。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就需要去医院就诊。那么胃胀气怎么快速排气放屁?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 胃胀气的原因 1、吃得太多。如果吃太多的话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导致患者出现胃胀气的症状。 2、吃饭过快。如果大家平时吃饭太快的话,就会导致食物没办法充分吸收,在体内时间过长,产生气体。 3、吃了产气食物。像红薯,萝卜等食物都容易产生大量的气体,导致胃胀气。 4、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导致肠胃中的气体难以排出,导致胃胀气。 5、胃肠疾病。像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都会由于细菌分解食物而产生气体,导致胃胀气。 胃胀气怎么快速排气放屁 1、按摩。大家可以顺时针按揉腹部,通过按摩来促进胃肠道蠕动,让气体更快排出。 2、热敷。大家可以通过热毛巾或者热水袋来热敷胃部和肚脐,从而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3、适当吃酸性食物。胃胀气的时候大家可以吃一些果醋等酸性食物来刺激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不良导致的胃胀气症状。 4、散步。胃胀气的时候可以通过散步来缓解,这样可以促进食物消化,加强肠道蠕动,使气体顺利排出。 5、药物治疗。如果胃胀气特别难受,通过调理没有办法解决,可以吃一些酵母片,这样可以促进食物消化,快速排气。 吃得太多,太快,或者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很容易导致胃胀气。因此大家平时注意吃饭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吃饭的时候速度尽量慢一点,不要边吃饭边说话。平时吃饭的时候应当清淡一些,少吃一些不好消化的东西,多吃一些养胃的食物。

  • 大家都知道肝脏的重要性,体内几乎所有的杂质以及毒素都需要肝脏来进行分解和代谢,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脏器,此外它还参与着机体内多项“生化反应”的工作。 但同时肝脏又是特殊的,由于它强大的代偿能力以及不存在的痛感神经,致使它受损之后,人们不易察觉,所以也常被称为“最沉默的器官”。但肝脏病变,身体也并不是毫无踪迹可循。其实在我们脸上也对应着“肝区”,若是肝脏病变,可通过观察脸的变化“窥知一二”。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又该如何防止肝脏病变呢? 1、多喝茶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多喝水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杂质与毒素,减轻肝脏的负担,加快新陈代谢速度。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摄入多种维生素,抗氧化物质,有利于肝脏细胞修复。 2、多做有氧运动 要想保护肝脏健康,可尽量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瑜伽、游泳、慢跑、骑单车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这是因为这类运动既不会过于激烈,同时还能保持身体活力,促进肝脏代谢工作。 健康、乐观的心态尤其重要。 有关医学研究称,肝内其实分布着大量的交感神经,若是经常感到郁闷、焦躁,这会直接导致肝细胞缺血,进而还会影响到肝细胞的再生速率。 因此,建议平时保持一个平和、乐观开朗的心态,不仅对肝脏有好处,对延缓衰老也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张谭泽,封周翔,李岩,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脏疾病109例.上海实用中西医杂志,1998;8(9):537

  •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有鼻炎,有人形容鼻炎的感受是这样的: 这感觉好像是世界末日似的! 每一个季节都会有严重的呼吸困难; 沉睡不醒!鼻子、喉咙肿到无法吞咽东西; 鼻子常挂两行清鼻,鼻涕不由自主地往下流,白天还会眼睛发酸,难受时脑壳也会痛…… 3、过敏性鼻炎到底有哪些典型症状? 1、喷嚏:每天阵发性发作数次,每位多于3次,多在早晨或夜间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即发作; 2、清涕:清水样的鼻涕不受控制地往下流,有时还尴尬的从鼻孔滴下; 3、鼻塞:间歇或持续,一侧或两侧,每次的程度都不一样; 4、鼻痒:多数患者鼻腔内非常痒,还有一些对花粉过敏的人,同时还有眼痒、耳痒、咽痒等症状; 4、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效果好吗? 许多朋友都关心过敏性鼻炎到底怎么治?过敏性鼻炎能不能用中医的方法治疗? 其实答案是很明确的,不仅能用中医的方法去治疗,还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并且根治的几率非常大,但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对于具体的治疗方法:就是补益正气,化寒湿,固表止痛。 这样的话,我们体内的寒湿邪气就会被根除,只有体内正气足了,我们的鼻腔的黏膜也就有了正气,就算再怎么接触过敏原,也不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那样的效果,这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是从调理人体的正气着手。 而且,要想治疗鼻炎,最好不要错过夏天,因为夏天是我们人体阳气最充足的季节,我们体内气血通畅,经络也通,这时候治疗效果最好,中医也有冬病夏治的说法。 鼻炎“最怕”1种水?你若正好爱喝,鼻子通畅,缓解鼻炎效果好 中医给大家推荐一个,精心研制的,专门对付鼻炎的小茶方:草本通窍茶,对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效果非常好; 适用于: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坚持喝一个月,效果有明显改善; 制作方法:白芷,鱼腥草,杭白菊,甘草,薄荷,百合,金银花,做成泡茶,沸水冲泡5分钟,每天两杯。 中药通窍茶,就是用上述材料制成的,每天2杯,祛风止痛,通鼻,缓解鼻炎不适症状,坚持1个月,等待你的喜讯。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