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冬季到来,怎么养生?俗语说: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其实无论是富人和穷人,都应该在睡前泡脚养生,因为泡脚有诸多益处,可以温通经络,驱寒除湿、活血化瘀、促进睡眠。有人也许会问?泡脚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吗?是否人人都需要泡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泡脚的注意事项。
下肢静脉曲张的人只适合洗脚,不适合泡脚。因为这种病人下肢本来就是瘀血状态,泡脚时间长只会使得血液向下肢灌注更多,加重局部憋胀酸重的感觉,对静脉曲张有弊无益。
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泡脚时也要注意,因为有的患者并发神经病变,有人自觉下肢寒冷,有人觉得四肢麻木,这些患者泡脚时容易加入更多热水,导致足部烫伤,而引起糖尿病足,众所周知,糖尿病足是一个特别缠绵难愈的疾病。
说到泡脚,有人就用一个浅浅的脸盆,其实拿一个深木桶做腿浴更合适。中医里有十二经脉,足三阳经起源头部,终止于足部,如足少阳胆经走行于下肢外侧中线,就是裤子外侧的接缝处。足太阳膀胱经走行于下肢的后侧正中线,足阳明胃经走行于下肢外侧前缘。足三阴经起源于足部,终止于腹部,如足少阴肾经起源于脚心的涌泉穴,建议泡脚时木盆最好小而深,小是倒水容易,深是泡的时候可以淹没到小腿部,相当于泡了六条经脉,几十个穴位。
泡脚时可以准备一个刮痧板,以水为润滑剂,做做足三阴和足三阳经的腿部刮痧。刮痧的方向是从从上往下,小腿外侧、后侧、内侧各刮拭20到30次,刮痧时发现的结节和条索状物做重点刮拭,可以疏通经络。肥胖人群做足阳明胃经的刮痧有减肥的功效。拿刮痧板按摩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还有引火归元的功效,对于那些熬夜过多,容易起痘和口疮的人群非常有用。
泡脚的水并非越烫越好,一般水温控制在40-50℃即可,根据个人情况调节。可以在旁边准备一个热水瓶,随时加入热水。如果温度过高,皮肤感受迟钝的老人以及皮肤娇嫩的小儿容易烫伤。
好多老人喜欢在晚上饭后看电视时泡脚,往往因为精彩的电视剧而泡脚时间过长,如果没有及时添热水,凉水泡脚容易感冒,而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泡脚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血液淤积在身体下部,脑供血不足发生头闷、眩晕等问题。
有人喜欢泡脚泡到出好多汗为止,其实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毛孔闭塞,很难出汗,而且中医认为出汗过多会耗气伤阴,冬天养生讲究闭藏,所以不必强求出汗,泡到后背发热或微微出汗为好。
好多人喜欢在泡脚的水里加中药,认为可以养生。其实加什么中药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证而定。如果有脚气的人,可以加点花椒,因为花椒有杀虫止痒灭菌的作用。手脚怕冷的人可以加肉桂、干姜一类性温热,通经脉的药材。患有风湿关节疼痛的人可以加鸡血藤、路路通这些祛风除湿的药材。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有条件,可以用一个大锅,将上面的药材先拿凉水泡半小时,然后多添水煎煮半小时,放到温热程度再泡脚。如果嫌天天煎煮麻烦,可以一次煮五天量,煮好放冰箱,每天拿出一份加热水泡脚。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冬天将至,气温骤降。很多小伙伴都会出现一个十分烦心的情况,那就是长冻疮。
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的时候,手上或脚上又冷又痒,怎么捂都捂不热。有些皮肤娇嫩的人,尤其是小孩子,甚至脸上也会红肿又粗糙,非常影响美观。这就是冻疮。
冻疮,是由于气候过于寒冷所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该病症常发生于冬季,患处大多位于耳朵、手脚等位置。
那么,患上冻疮会有哪些症状呢?
(1)皮肤发痒
冻疮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局部皮肤会奇痒难耐。
是因为皮肤在受到寒冷的刺激后,血管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等到了温暖的环境中,血管慢慢发热重新扩张开,皮肤就会极度发痒。
(2)皮肤冰冷
一般来说,如果某一处皮肤总是很冰冷,这意味着这一片的皮肤血液循环不畅,无法自己发热,就很容易出现冻疮。
(3)皮肤表面发黑
皮下血管在受到寒冷刺激后收缩,局部皮肤无法正常进行血液循环,就会直接导致淤血。肉眼看上去,这一块的皮肤色泽较黑。出现这一症状的时候,意味着冻疮已经要出现了,需要及时预防和治疗。
此外,冻疮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水疱、溃疡等等。
千万不要小瞧冻疮,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折磨”你一整个冬天,而且长此以往,每年一到冬天就会复发,简直是“阴魂不散”。
趁现在还来得及,教你几招提前预防冻疮找上门!
1、取一盆15度的水和一盆45度的水。将手脚先浸泡在15度低温的水中,五分钟后再浸泡在45度的高温水中,一天三次。
这一办法可以在冬天锻炼四肢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2、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抹经常患冻疮的局部皮肤,连搽数日可以有效防止冻疮再生。
如果是已经长了冻疮的情况,可将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将其放凉后涂抹到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情况会缓解不少。
3、将长冻疮的地方洗干净,涂抹少量的风油精。然后用指腹轻轻揉搓,直至局部皮肤开始发热,每日3次,坚持3周。
不过,该法只适用于冻疮初期患者,仅仅只有局部皮肤红肿硬痛的情况。如果是冻疮严重,甚至皮肤破溃的患者不宜使用该方法。
4、用“十滴水”外擦冻疮患处。每日6-10次,这种办法也更适合冻疮初期患者。如果是皮肤破溃糜烂,可以先使用红霉素软膏涂擦,等到炎症好了之后再使用“十滴水”。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冻疮方法,不过,如果情况过于严重,还是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引起更严重的皮肤疾病~
一、冬天容易手脚冰凉的原因
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一到这个时候总是感觉手脚冰凉。手脚冰凉有很多原因,比如末梢循环不好、长期久坐、贫血以及动脉堵塞等一些疾病引起。对一部分人群来说,手脚冰凉是身体的一种特质反映,不代表身体机能或营养不够,一些人天生就如此。
其原因主要是,在寒冷的时候,身体会自动调节,让更多的血液流向心、肺等重要器官,保持内脏的温暖和功能的正常发挥,这样一来,我们的四肢末梢血流会相对减少,从而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问题。
这时候我们应该要注意保暖,喝点温水,可以抱个热水袋捂一捂,或者贴个暖贴,好天气时晒一晒太阳,睡前用温水泡泡脚,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穿衣服不要太紧身,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二、饮食与手脚冰凉的关系
现在很多年轻的女孩,追求瘦身减肥,长期只吃蔬菜水果,总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够。这样的人,整体营养储备可能是不够的,而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问题。
与饮食相关的问题,调整饮食以后可以有相应地改善。这类女性要保证每天的热量摄入,三餐规律正常吃饭,注意保证动物蛋白如肉、蛋、奶的摄入,冬天不要总是吃一些太寒凉的食物,比如沙拉、冷饮等,可适当吃些温热的食物,如炖羊肉、炖牛肉等。如果胃肠能耐受,也可以吃一些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一些生病的人和老年人也容易手脚冰凉,对于这类人群,如果排除疾病影响,可以考虑是不是因胃肠功能退化而导致摄入的营养物质不够。如果确实如此,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补充一些肠内营养液等营养物质。
虽然一些人手脚冰凉可能与饮食有关,但还要说明,没有哪些神奇食物,吃了以后能完全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
三、手脚冰凉和运动的关系。
想要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还要注意运动,适量运动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坐办公室,久坐不动的占大多数。建议无运动禁忌的朋友们,每天大步走,连续走30~40分钟,每周累计200分钟以上。
运动是一种素养,而不是纯粹的一种形式。平时上下班路上,可以提前一站下车,走回家;坐电梯也可以改成爬楼梯;空气污染、下雨了,也可以在家里运动,在地上铺个垫子,再计时运动,比如一边看《新闻联播》,也可以一边做些运动。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管有没有手脚冰凉的问题,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同时,在水中加点中药,还可以起到其他作用。
脚又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这是因为科研已经证明: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和经络分布,当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时热刺激会使足部微循环加快,毛孔开放。
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用合适的中药泡脚对脚气也有一定的作用。艾草,是很好的泡脚的药物。让我们来具体看看它有什么作用,怎么泡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其实艾草,也就是艾叶在妇科中是要药。难道男士就不能让用它泡脚了吗?非也!
1、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经、脾、肾精。
2、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祛湿止痒。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用它泡脚还是很有帮助的!
产后妇人用老艾叶泡脚,女士们也可以用艾叶泡脚
对于产后妇人用艾叶泡脚,用于虚寒、出血是不错的,如果你刚刚善后,那么妊娠下血,可以与地黄和阿胶,做成胶艾汤。当然这是一个食疗方,针对泡脚可以用老艾草(至少三年以上)加上适量的生姜,是不错的方法。在春季是不错的方式,注意可以一直泡到初夏,但是到了初夏就有点容易上火了。对于正常的女生,多少都有经期不适或者是身体偏寒,这个时候每天用艾叶泡脚就变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时候就不必过分介意用老艾草了。
男士们也可以用
用热水泡脚时,我们会发现脚上的血管会扩张,脚表皮变红,这是因为热水泡脚时加速了脚部血流循环,使更多的血液流向下肢的末梢血管,并使大脑血流量相对减少,使人产生困倦感 。
男士也可以用艾叶泡脚,对于脚出汗有很好的作用,长期坚持还有补肾的功效,当然强身健体不可能一阵子就达到效果,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用艾叶泡脚可以滋养肝肾,所以可以泡到夏天,当然最好水温不要过高,微微热,每次在20分钟作用即可,长期坚持还有解乏的效果。
好了,还等什么,快快行动起来吧!对中老年人士也很好的!
“医生,我冬天每天都习惯用热水泡脚,但有朋友却说这不仅不养生还相当于“慢性自杀”?”
今天门诊的时候,因为最近血压不太稳定而前来就诊的老李跟我说,他每到冬天就喜欢用热水泡脚,子女孝顺还给他准备了电动的泡脚桶,但最近听朋友说,泡脚不但不养生,还相当于“慢性自杀”,到底还该不该泡脚呢?老李心里很犹豫,所以就问了我开头的问题。
为了让朋友们都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接下来我将具体说说中医足疗及泡脚的好处与禁忌。
1、泡脚是中医足疗中的一种外治疗法
自3000多年前开始,足浴疗法就成为中医外治疗法中的一种,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晋代的《肘后备急方》。从这可以看出,中医还是很认可泡脚的保健作用的。
那么,泡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脚又被称为我们人体的“第二心脏”,也是离心脏最远的位置的一个部位,这就容易导致血液供应不足,末梢的循环不畅的情况。
但同时从中医的角度,我们的双脚穴位特别多,共有66个,而这些穴位与五脏六腑及全身其他经络都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脚趾部分对应的是鼻腔、眼睛和耳朵,前脚掌接近大母脚趾侧对应的是心脏和甲状腺,脚掌的中间部位凹陷处对应的是胃肠。可见保养双脚,从某一种程度来说,也是保养我们的脏腑。
中药足浴
中医讲究不通则痛,当我们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的时候,一方面是可以清洁脚部,去除异味,消除疲劳,驱寒保暖,另一方面,当用温热的水浸泡双脚的时候,就可以刺激双脚穴位的反射区,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改手脚冰凉的临床症状。#健康明星计划#
可以说,热水泡脚在中医上作为外治疗法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刺激足部的六个经络的循环,达到营养全身的目的,还是适合大部分人群的,只要方法得当,那么,热水泡脚是有助于身体健康,有助于养生的。
2、热水泡脚的注意事项及不适宜人群
前面已经提到过,热水泡脚适合大部分人群,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这并不代表适合每一个人,同时,泡脚也有着一定的注意事项:
1)选好泡脚桶:木桶的保温性比塑料桶和金属桶更好,建议选用木桶泡脚。
2)泡脚水温及时间:建议用4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泡15-20分钟,水位最好超过脚踝到达小腿
3)饭后不可立即泡脚:吃完饭后半小时内不适合泡脚,以免影响消化,最好在饭后一个小时后再考虑泡脚,睡前或者晚上9点是泡脚的好时机。
4)不乱用中药泡脚:如需使用中药泡脚,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否则反而可能会起反作用,比如体质燥热或者是患有热性疾病者就不适合用花椒泡脚;脚部有伤口者、身上有湿疹者、心脏衰竭者、孕妇就不适合用艾叶泡脚。
5)泡脚前后可适当按摩:泡脚前可用手抹茶足部,使其发热,再进行泡脚,泡脚以后可以对双脚进行简单的按摩,比如按摩涌泉穴。
对于多数人来说,只要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泡脚,那么对于身体健康无疑是有益的,但对于一小部分人群来说,热水泡脚非但不养生,反而“伤身”,虽然不至于夸张地说“慢性自杀”,但确实“坏处”多过好处。#健康科普大赛#
1)有下肢缺血的老年朋友
正常情况下下肢的血液供应正常,热水洗脚就能起到保健作用。但有下肢缺血情况的朋友,使用热水泡脚提高了足部组织的代谢率,导致局部组织耗氧量增加,缺血程度加重,就容易导致足部组织坏死。
下肢缺血情况最常见的就是患有糖尿病性血管疾病的患者。对于这类人群只能用不超过34℃的温水足浴。
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此类人群可适当泡脚,但不适合长时间泡脚,因为泡脚容易出汗,出完汗之后回心血量会减少,对于心脏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3)足部或下肢有溃疡面、创面的人群
此类人群绝对不能在有创面的时候去泡脚,否则是雪上加霜。
4)足癣及皮肤病的患者
这类人群如果使用热水泡脚,反而会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如果皮肤伤口已经破溃,一定要敞开了,同时保持干燥。
5)静脉曲张患者
当使用热水泡脚的时候,脚部温度升高,就会扩张下肢的静脉,使得静脉容量增加,进一步加重病情。
静脉曲张
总的来说, 脚部有着人体六十多个重要的穴位,又是离心脏最远的一个器官,对于大部分人群来说,只要身体并无不适,只要方法得当,坚持用热水泡脚就能有一定的养生效果,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的,这也是中医所认可的,建议朋友们在寒冷的冬季,适当泡泡脚,调理调理身体!
最近总听到办公室里同事们闲聊冬季温水泡脚的各种好处,比如促进血液循环、身体放松、睡眠好等。
有人甚至提出:温水泡脚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真的这样吗?这里来一起下探讨温水泡脚的功效,以及注意事项。
温水泡脚真的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从理论上说,温水泡脚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但是否真的能预防心血管疾病,暂时无足够的证据能说明这一点,查阅文献,确实也有相关论文报道,比如《温水泡脚在预防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通过收治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温水泡脚,以预防深静脉血栓,效果满意。
但由于研究例数较少,证据力度相对较差,温水泡脚对心血管病的真正功效尚需进一步考证。目前更多的研究,是一些中药泡脚相关的临床观察,同样也存在研究例数偏少的问题。
泡脚养生并不适合所有人,3类人群不宜泡脚
由于泡脚可使下肢血管舒张,影响部分器官的血液供应以及一些疾病可导致温度感觉不敏感,泡脚可能加重或引起一些疾病或损伤。建议以下人群不要泡脚:
1)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导致有周围神经病变,使脚部末梢神经对温度不敏感,普通朋友感觉很烫的水温,糖友们可能感觉不到,这时非常容易被烫伤。一旦被烫伤而没有及时就医,或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伤口不能愈合,可能会导致足部感染、溃烂,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截肢。
2)心脏功能不好:
泡脚时间长、水温过高等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可能导致心脏缺血、缺氧,容易发生急性心衰、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严重者会导致猝死。
3)静脉曲张:
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回流存在障碍,脚部温度的升高只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反而会加重静脉回流负担,导致曲张的静脉进一步扩张,使病情加重。
结语
泡脚养生虽好,但也并不适合所有人。同时提醒大家,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泡脚的最佳时间在每晚7~9点,在泡脚后喝一杯温水,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若泡完脚后,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好,脏腑器官也更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
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此时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也不宜泡脚,此时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养成每天泡脚的习惯对于我们来讲好处多多。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准备好的材料放进沸水浸泡十到十五分钟或者用沸水煮五到八分钟就可以了。之后等到水温降至四十度左右就可以泡脚了。在泡脚进行的过程中,水温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个时候可以酌情添加热水来保持水温。但是虽然泡脚有很大的养生功效,也不要一窝蜂似的盲目泡脚。小编包括小编身边的朋友很多人从高中时代开始就养成了泡脚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小编认为经常泡脚对身体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花椒泡脚有助于健康长寿?
花椒是常见的调味品,花椒性温和,有健胃除湿等的功效。花椒泡脚对于风寒等引起的肌肉酸痛等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平时泡脚的话加入一些话叫可以有效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尤其是对于那些手脚经常冰凉的人来说,泡脚的时候加入一些花椒整个人会感到很舒服,有一种保暖作用,同时还可以帮助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因此小编认为用花椒泡脚可以起到一定的养生作用,但是至于用花椒泡脚能够长寿,目前医学方面并没有有力的证据。所以小编认为人的长寿和用花椒泡脚关联不大。现在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怎么泡脚最合适。
木桶的选择很重要
之前学生时代由于多种条件都受条件限制,所以只能用塑料盆来泡脚,但是后来毕业后发现用木桶泡脚效果更好,所以义无反顾买了木桶。木桶的选择也很有讲究。木桶的深度要深于二十厘米,能够淹没脚踝;木桶的加热速度也要够快;木桶的保温功能要好;如果是带有一定的按摩功能的木桶最好不过了,不过没有的话也没关系。
泡脚水温的话就和前文提到的一样,大约四十度就可以了,不同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水温。但是有一个点需要大家非常注意。足浴桶它的温度是慢慢加热的,温度在四十度左右,并不是说等温度上升到四十度再把脚放进去,而是说温度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把脚放进去了。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脚比较凉,一下子碰到四十左右的水温的时候会有不适感,有时候还会有一种刺痛的感觉。
夏天人的脚相对来说比较暖,人体也比较容易出汗,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适当把水温降一些。我们泡脚的时间在二十到三十分钟就可以了。泡脚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 一般情况下泡到我们刚想出汗或者出少许汗的时候最佳,不用泡到大汗淋漓。脚被称做我们的第二心脏,脚上也存在着和我们的各个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当我们用温水泡脚的时候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的血液循环,方法得当的话可以帮助调理我们的分泌。但有些人认为泡脚时间越长越好。其实并不是,它会造成人体其他部位缺血。身体容易出汗,容易导致人体发虚。泡脚的时候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适当喝些水,补充人体内水分。一般情况下女性经期的时候不要泡脚,水温最好不要超过四十五度,以免引起烫伤,泡脚的时候旁边备一杯白开水,这个时候还可以顺带着敷一张面膜。
泡脚好处非常的多,除了上文提到的,还有很多好处。比如,泡脚可以帮助人体排毒。坚持泡脚的话有助于帮助排出肾脏代谢的垃圾,泡脚在让我们发汗的同时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物质。
泡脚有助于治疗脚气
人的脚气大多是由肝脏、脾胃湿热导致的。泡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穴位按摩和药物浸泡,帮助人体排出肝胆郁热,所以对于这种类型的脚气,中药泡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这种类型的脚气主要表现为脚臭、脱皮、并且有水泡现象。所以有一些人本身脾胃吸收较差的,可以加上长期的中医药治疗,当病情比较轻微的时候可以用中医药泡脚来代替,但是一定要遵循医嘱。
泡脚还能够帮助治疗感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同样的水温泡脚的时候身体发热的速度要快于泡手身体的发热速度。泡脚的时候全身热起来跟快,更均匀,人更容易出汗。相同情况下泡手全身热起来速度更慢,人的出汗率也会更少。下次泡脚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加留意一些,泡脚的时候人体出汗的部位主要集中于人的后背和头部。所以小编认为泡脚对于发汗有重要作用。所以如果是朋友或者是家人得了受寒类的感冒,需要出汗的时候,可以泡泡脚,泡到出汗就会起功效了。
泡脚虽然好处很多,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泡脚治疗感冒,但是也需要辩证对待。风寒类的感冒可以通过泡脚来干改善,但是有种热性感冒就不适合通过泡脚来改善了。当有嗓子肿胀、嗓子发炎、咳嗽等的症状的时候泡脚反而会加重病情。同时有这些症状的时候不适合泡脚,而应将去正规的医院治疗。泡脚后忌讳吹凉风。泡脚后人身体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这个时候吹凉风的话,会造成人受凉。受凉后的人群比较容易引发感冒等的症状。所以泡脚后尽量不再出门了,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适当的把自己裹得严一些。
虽然现在已经到了夏天但是还是要避免吹凉风,不然就前功尽弃了。身体有出血的时候或者是处于经期的女性不适合泡脚。泡脚是一个和人体心血循环有关的活动,会导致不适合泡脚的人的气血运行加快,导致人的血管扩张。所以小编认为这个时候最好不要泡脚,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泡脚还有很多别的好处,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事项,希望大家都能够正确泡脚。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而养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脚开始。
那说到这里,今天给大家详细的讲一讲养生的最廉价,最有效,最能做到的一个方法就是泡脚,为什么说泡脚是最廉价?最有效的养生方法呢?
因为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脚也是距我们心脏最远的末梢神经,人体有12条经络,其中有六条就是始于脚下通常我们听到这一句话叫: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今天我就在这里详细的给大家讲一讲泡脚的好处:
一:调整血压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足浴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
采用中药泡脚治疗高血压,可有效地防止药物的毒副反应,且效果较好,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要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激素刺激一般采用外用中药法效果比较好。
二:改善血脂
泡脚有刺激穴位和透皮吸收的作用,对血管壁上吸附的血脂有一定的溶解作用,我们都知道人脂肪遇热溶解,遇冷则会凝固。
而人体也是一样,每天定时泡脚,会让我们血管壁,及血液里面的脂肪加速代谢,从而排出体外,长时间泡脚可以改善血脂,当然想要改善血脂,光靠泡脚是远远不够,还必须得从生活方式上改变!
三:改善人体的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这一功能就是在微循环部分实现的。
而人体的微循环哪里不循环了,哪里就会出问题,而脚又是距人体心脏最远的地方,经常泡脚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从而影响全身的微循环。
四:改善睡眠质量
睡前泡脚,它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消除疲劳,帮助我们宁心安神,更快更好进入睡眠状态。
在泡脚过程中,通过脚部对热量吸收和累积,使得入睡时,身体仍然能够保持温暖,从而避免出现晚上睡觉手脚冰凉,夜间被冻醒等等,影响睡眠质量的一些情况发生!
五:缓解糖尿病并发症
泡脚对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它可以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嗯,特别是糖尿病病人,常伴有末梢神经炎动脉硬化,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节作用。
不过对于糖尿病朋友来讲,泡脚的水温一定要控制好,糖尿病,朋友到后期嗯,末梢神经的疼痛,知觉没有那么明显,稍不注意水就会很烫,但是脚部没有感觉,这时就要控制好水温,不能让糖尿病患者的脚受到烫伤。
因为糖尿病末梢神经,一旦受伤就很难恢复,如果糖尿病,朋友泡脚脚烫伤的话,更加难以恢复!经常泡脚的糖尿病朋友,可以很好的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糖尿病并发症肢端糜烂。
那虽然泡脚有很多的好处,但我们对水温和时间上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最好的水温是在40度到45度之间,保持这个温度,可以频繁的往泡脚桶里加热水,因为这个温度刚刚好,也不会烫到我们的脚,也会让我们可以产生后背和额头微微出汗汗的感觉。
那我们的泡脚时间也是有要求的,最好是20分钟到30分钟之间,因为时间太短的话,没有泡出效果,时间太长的话,可能对一些有高血压或者是血脂偏高的人。他会感觉到你不舒服!
当然,我们在泡脚的时候,还可以加入一些花椒,或者是生姜之类的,这些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驱寒的作用,然后帮助我们去达到泡脚养生更好的效果。
你敢相信吗?泡脚居然成了30岁以内人群最关注的年度词汇,和枸杞并肩成为养生新宠。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泡泡脚既是一种享受,又对健康有利。
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同时,在水中加点中药,还可以起到其他作用。
泡泡脚,最主要的直接作用是血流加速,促进了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对于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是有好处的。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又因为人经常站立,由于重力的作用,血液从心脏流向双脚比从双脚流回心脏要相对容易。而泡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方法
有条件的,买个恒温水浴盆就是好的了,设定温度42~48度,泡20~30分钟,且两脚时常搓动比较好。尤其要说明的是,老年朋友通常时间比较充裕,一泡就泡很长时间,这是不对的。其实对于老年朋友,泡脚时间反而要再短一些,只要泡到身体微微发汗即可结束。
适当的水温、泡脚时间和搓动对于脚部血管甚至全身血管都是有好处的,但是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水温,如果水温过高(高于55度),反而对健康不利。
水温较高时泡脚一定时间,脚泡的通红,能感觉到血管是肿胀的,类似于青筋崩出的感觉。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这样的后果是血管会逐渐老化,皮肤也会受伤,出现皴裂等问题。试想,温度再高点,连猪肉都能被烫熟,更何况是你那细嫩的脚部皮肤了。
提醒:
如果患有一些疾病,还是不要泡脚的好,不可否认的是,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的同时,心脏比平常承受更多的压力,所以如果心功能不好的朋友还是不要热水长时间泡脚的好。特别是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朋友,还是不建议泡脚的。另外,不建议未成年人,特别是还处在生长发育的儿童泡脚。
如果经常感觉下肢麻木、腿脚发冷,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切不可盲目的依靠泡脚。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1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睡前泡脚是养生的好办法之一,但很少有人能一直坚持睡前泡脚,经常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就没办法好好泡脚,其实想要泡脚并不难,甚至可以一边泡脚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东西是需要坚持才能看到效果的,那么有哪些效果呢?
坚持睡前泡脚1个月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睡眠质量提高了
睡前泡脚可以温养到血管,使血液运行更加流畅,且睡前泡脚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疲劳,这些都可以促进睡眠,改善睡眠质量。许多人睡眠时都会有各种问题,诸如难以入睡、失眠多梦、夜间易惊醒等等,而这些问题如果坚持泡脚,都会得到有效缓解,睡眠质量也就得以提高。
抵抗力变强了
身体如果内部分泌失调或者气血两亏,抵抗力也会随着下降,而泡脚可以适当给身体进行排毒,改善内循环,另外温热的水环境也可以在无形中滋养气血,使得身体内寒气毒气减少,血液循环更加流畅,自然身体也会变得更加强健,抵抗力也会变强,经常泡脚你会发现,伤风感冒等时发疾病有所减少了。
面容气色更加红润了
脚部是身体穴位较多的部位,尤其是脚底穴位非常多,其对应的器官组织还遍布全身大多处地方,所以泡脚其实也是间接的在滋养身体多处组织和器官,久而久之身体内部环境往好的方向变化,自然面容气色会变好,变得更加红润,加上泡脚也有助于滋养气血,这也是面色更加红润的原因。
痛经程度变轻了
这个是对于女性的好处。现代人可能是先天因素,也可能是后天的不注重身体健康,许多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痛经现象,而泡脚恰好就可以缓解这一现象,因为泡脚时脚底的穴位得到滋养,气血也在无形间得到温养,那么身体内的寒气湿气毒气这些也会相对减轻,而女子痛经跟这三种气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泡脚可以改善痛经。
体重有所下降了
前面说到泡脚会使体内缓解逐渐温热,那么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祛除湿气,而肥胖并非全都是因为脂肪导致的,也有些是因为湿气过重才导致腰腹处赘肉增多的。所以当体内湿气有所减少时,由于湿气造成的肥胖自然会减少,那么体重也会降下来了。
睡前泡脚有哪些注意事项?
泡脚时间要适宜
每次泡脚的时间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也不是泡到水温变低为止,据中医推荐,每次泡脚时间在20-30分钟为宜,少于这个时间,穴位和血管不能得到充分的滋养,而如果多于这个时间则容易让寒气湿气趁机入侵,或对皮肤不好,所以建议在20-30分钟,才能使泡脚起到最大作用。
水温要适宜
泡脚并不是烫脚,不一定是水越热越好,据医生所说,泡脚水温大概在38-43℃之间为最佳。所以建议泡脚时要多注意水温,如果没有精确的仪器来测量,就以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把手放进水里时感觉稍微有些烫手即可,但要确保最自己的手能在水里待着而不觉得难以忍受,这样的水温才行。
可加些辅助草本植物或药材
寻常泡脚都是用纯热水来泡,这是比较简单的做法,如果想要有效的祛湿驱寒或者排毒,可以加些小植物进去,如艾草、生姜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让泡脚对身体起更大调养作用的植物,可以尝试,不过要注意投放的量,太少了浪费,太多了可能会适得其反。
总之,睡前泡脚是对身体非常有益的一件事,泡脚一个月就会有以上这些变化,当然泡脚也不是随便泡泡就可以的,也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发挥这一小盆温水的大作用。
俗话说“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热水泡脚对健康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习惯,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缓解一整天的疲惫状态,有助于改善睡眠,适量加点食盐或食醋更佳。
从经络理论讲,足三阴、三阳经分别起止于足部,人体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应的反射区,热水加中药泡脚对于好多慢性疾病也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
热水泡脚好处多多,但是热水泡脚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对于某些患者来说热水泡脚却等于慢性自杀。
这些人不适合泡脚
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往往感觉功能迟钝,他们对水温并不敏感,所以常常会因为水温过高而烫伤皮肤,难以愈合,甚至会面临截肢的危险。
2.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热水泡脚会使缺血组织耗养量增加,加重缺血症状。
3.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热水泡脚,会扩张下肢动脉,但下肢静脉并不因此而血流增加,相反会加重血瘀,使血栓更加严重。
4.足癣:有些患有足癣的人会使用烫水来泡脚,其实这样只能治标却不治本,用烫水泡脚虽然能够缓解了一时的瘙痒,但是不能彻底的去除病因,而且还会让患者出现毛细血管的扩张,导致皮肤的破损,继发出现细菌感染,从而加重了病情,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
泡脚注意事项
热水泡脚听似简单,但也有一定的讲究,泡脚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将适量(以没过脚踝为度)热开水倒入泡脚容器内,加中药者,先取适量中药于热开水中闷煮10-20min。
第二,将药与水一起倒入容器内(以木桶为佳,金属容器易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
第三,加适量凉水,水温以40℃-50℃为宜,期间可随时添加热开水保持适度水温。
第四,泡脚时以微微出汗为好,泡脚时间一般为20-30min,时间过长会增加心脏负担;中医上讲到“津液同源”,大量出汗会损伤人体津液,达不到预期效果。
热水泡脚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习惯,但是选择合适正确的方式才可以真正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很多人陷入了保健误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常见的保健误区,帮助大家走出误区,拥有更健康的体魄。
误区一:鸡蛋不能吃蛋黄?
很多人认为蛋黄中含有大量胆固醇,血脂高的人不能吃。事实上,胆固醇是维持正常代谢必需的物质,80%的胆固醇是内源性的,从食物中来的外源性的只占20%。鸡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是维持记忆和思维的物质。建议正常人每天1个鸡蛋,血脂高、患糖尿病、心血管病者每两天吃1个鸡蛋比较合适。
误区二:水果是零食,可吃可不吃?
水果富含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具有抗氧化、预防衰老、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建议将水果放在饭前食用,可以保证快速消化,有效帮助控制热量、补充膳食纤维、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误区三:植物油可以随便吃?
植物油的热量非常高,过多食用会导致肥胖。建议每天摄入的油脂量不超过25克。
误区四:剧烈运动对身体有益?
剧烈运动不能替代其他几天运动所带来的健身结果。锻炼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必须经常坚持。
误区五:胖人不需要运动,我不胖不瘦不用运动?
身体不胖不瘦,不见得健康指标就正常。有些不胖不瘦的人,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骨密度等指标都不健康,肌肉和脂肪的比例是不对的,同样会影响身体健康。
误区六:局部锻炼可以减肥?
锻炼时改变整个身体代谢的过程。只有做全身锻炼,才能消耗脂肪。
误区七:少吃就可以减肥?
少吃只能影响免疫功能,而且体重还会反弹。
误区八:大量出汗可以减肥?
大量出汗后会出现口渴感,导致大量饮水,而后迅速恢复原体重。
误区九:爬山是最好的锻炼?
爬山时负重非常厉害,会造成关节断裂,或者是关节软骨软化,过度负重活动会加速其退化和磨损。
误区十:锻炼要”闻鸡起舞”?
早晨空气里氧含量较少,特别是在树林里,因为植物在夜里是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寒冷会刺激身体,诱发血管痉挛,使突发事件增多。下午4-5点是一天中最适合锻炼的时间段。
“管住嘴,迈开腿”是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保健法则,但许多患者一旦出现足部并发症,就会面临行动不便的困境。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仍然需要坚持运动,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神经病变是导致足部压力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肌肉萎缩,趾骨畸形,步态异常,进而导致局部压力升高,形成恶性循环。此外,神经病变还会使足底感觉减弱,患者难以感知步行时的外伤,容易造成溃疡。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运动前需要做好准备活动和保护措施,如护具、拐杖等,以避免跌倒、骨折等伤害。由于下肢运动神经支配能力减弱,患者只能从事轻体力的运动,如散步,步速为正常散步速度,每走10分钟最好就休息2-3分钟。对于有严重血管病变的患者,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在糖尿病足的治疗期间,患者也不能长时间卧床,可以适量进行抬腿、屈伸等动作,如“蹬自行车”动作,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
除了运动,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穿着紧身鞋袜,定期检查足部,以及戒烟限酒等。
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手术治疗可以清除感染、切除坏死组织等;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
总之,糖尿病足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坚持运动,注意日常保养,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成年发病型糖尿病,又称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人中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治疗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介绍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日常护理措施。
1. 中药治疗
(1)燥热伤肺证:生石膏、黄芩、地骨皮、生知母、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生甘草等。
(2)肾阴虚阳亢证:生地、山药、五味子、麦门冬、葛根、蛤粉、海浮石、花粉、鸡内金等。
(3)糖尿病:赤小豆、怀山药、猪胰脏等。
(4)肺热津伤证:西瓜子、粳米等。
(5)口渴、尿浊症:西瓜皮、冬瓜皮、天花粉等。
(6)糖尿病:生白茅根等。
(7)糖尿病:山药、天花粉等。
(8)尿多、口渴:桑螵蛸等。
(9)多饮、多食:葛粉、天花粉、猪胰等。
(10)势伤胃津证:知母、麦冬、党参、生石膏、元参、生地等。
2.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糖尿病具有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肺俞、肾俞等。
1. 饮食管理
(1)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
(2)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
(3)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2. 运动锻炼
(1)坚持规律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2)运动量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3)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3.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情绪波动。
4. 定期复查
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在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合理的日常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年龄较早,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病。MODY的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将介绍MODY的饮食保健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一、MODY的饮食原则
1. 低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饮食:MODY患者应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燕麦等。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豆类等,有助于减缓血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2. 控制脂肪摄入:MODY患者应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选择植物油、鱼油等不饱和脂肪作为主要脂肪来源。
3. 适量蛋白质摄入:MODY患者应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鸡蛋、豆制品等,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4. 限制糖分摄入:MODY患者应避免食用含糖食品,如糖果、甜饮料等,减少糖分摄入。
二、MODY患者的饮食建议
1. 分餐制:MODY患者应采取分餐制,将一天三餐分为5-6餐,每餐食量适中,有助于控制血糖。
2. 适量运动:MODY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3. 定期监测血糖:MODY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4. 药物治疗:MODY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以控制血糖。
三、总结
MODY的饮食保健对于患者控制病情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遵循上述饮食原则,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并配合运动和药物治疗,以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
全身疼痛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其病因繁多,涉及多个系统。以下是一些常见引起全身疼痛的原因:
1. 产后全身酸痛:产后女性由于血脉空虚、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和全身酸痛,但皮肤表面通常没有红肿。
2. 中风:中风患者常出现手脚、腿部、膝盖以及四肢酸痛无力,伴随酸痛、发麻和针刺感。
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手脚、腿部酸痛无力。
4. 运动过度:长期不运动的人突然进行剧烈运动,会导致全身酸痛,但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
5. 感冒:感冒病毒侵袭人体,会导致全身肌肉酸痛,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
6. 肌肉劳损: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使用肌肉,会导致肌肉劳损,出现局部或全身酸痛。
7. 精神压力:长期精神压力大,会导致肌肉紧张,出现全身酸痛。
针对全身疼痛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感冒引起的全身酸痛,可服用抗感冒药物和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解热镇痛药。运动过度引起的全身酸痛,可通过按摩、热敷、针灸、刮痧、拔罐、药浴等理疗方法缓解。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可通过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如口服甲钴胺或静脉滴注硫辛酸。精神压力引起的全身酸痛,可通过放松身心、调整心态等方法缓解。
此外,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全身疼痛的发生。
口干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成因多种多样,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 饮水不足:人体每天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饮水不足,唾液分泌量减少,导致口干。
2.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这是因为高血糖导致细胞脱水,引起口干。
3. 尿崩症: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水分过度排出体外,引起口干、多尿。
4. 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细胞攻击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口干和眼睛干涩。
5. 口腔疾病: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牙周病等也可能导致口干。
6.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可能导致口干。
7. 更年期:更年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出现口干症状。
8.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B群、锌等营养素也可能导致口干。
9. 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也可能导致口干。
10. 肿瘤:某些肿瘤如甲状腺癌、口腔癌等也可能导致口干。
口干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因此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口干患者,建议:
1. 增加饮水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2. 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3. 调整药物,对于药物导致的口干,可以考虑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
4. 保养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
5. 咨询医生,明确口干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2018年11月14日,“中国健康医路行”之“全科医学病例诊疗思维培训”项目(“红叶计划”)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在全国40多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近千场全科诊疗思维培训交流,旨在提升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国家推行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举措。以上海市徐汇区枫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社区医院服务升级后,居民可以签约家庭医生,享受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家庭医生定期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疾病诊断、治疗建议等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红叶计划”项目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分会主办,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协办,赛诺菲中国支持。项目将聚焦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线上以学院形式建立全科病例库,优选优质案例,树立标杆;线下则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全科诊疗思维讨论和比赛,总结临床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医生建立更有效的疾病诊疗思维。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分会主委祝墡珠表示:“全科医生是推动我国分级诊疗体系建立的基石,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钥匙。‘红叶计划’将有助于提升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让全科医生真正成为老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未来,随着“红叶计划”的推动,全科医生诊疗思维的提升将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个性化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疾病管理有望从以疾病诊疗为中心转向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中心的趋势,患者的心理、意愿、价值取向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赛诺菲中国副总裁、核心产品事业部负责人金肖东先生表示:“赛诺菲始终坚定地与政府、协会和医务工作者紧密合作,在基层构建服务中国社区卫生领域最具有活力的生态系统,为更多的中国患者带来福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它是由胰岛素缺乏导致血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紊乱,进而引起体内酮体堆积而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尽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是可以痊愈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胰岛素治疗:通过补充胰岛素,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和脂肪代谢,减少酮体生成。
2. 补液治疗:由于DKA患者常伴有脱水,因此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 控制感染:DKA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因此需要及时控制感染。
4. 纠正电解质紊乱:DKA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纠正。
5. 应用碱性药物:DKA患者血液pH值下降,需要应用碱性药物进行纠正。
除了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也非常重要。护理措施包括: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保持患者舒适: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患者的痛苦。
3. 饮食管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食物。
4. 活动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
5. 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家长对于儿童糖尿病产生恐慌,担心这种疾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然而,事实上,儿童糖尿病并不可怕。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儿童糖尿病可分为1型和2型,其中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2型糖尿病则多见于成人,与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有关。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丧失,需要及时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稳定。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合理膳食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合理膳食: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至关重要。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搭配膳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2.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孩子控制血糖。
4. 定期监测: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血糖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5. 心理支持: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此外,家长还应关注以下方面:
1.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药物。
2. 定期复查:定期带孩子进行相关检查,如眼底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以了解病情变化。
3. 科普教育:关注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血糖。
中风,这一曾经被视为老年病的疾病,如今却越来越青睐年轻人。那么,年轻人中风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个谜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年轻人中风的高危因素。过度劳累、糖尿病、先天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年轻人中风的导火索。
过度劳累是导致年轻人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熬夜加班、睡眠不足成为常态。这种长期的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血管痉挛,从而引发中风。
糖尿病也是年轻人中风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处于较高状态,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血管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引发中风。
先天性疾病,如颅内有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以及动静脉瘤等,也是年轻人中风的原因之一。这些疾病会导致血管壁薄弱,容易破裂,引发出血性中风。
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常说的血管老化,也是年轻人中风的重要原因。年轻人普遍存在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中风的风险。
此外,心脏病也是导致年轻人中风的原因之一。心脏病的患者容易出现血栓,血栓脱落进入脑血管,堵塞血管,引发脑栓塞,从而导致中风。
那么,如何预防年轻人中风呢?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其次,要控制血糖,保持血糖水平稳定;再次,要积极治疗先天性疾病,如颅内有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以及动静脉瘤等;最后,要积极治疗心脏病,预防血栓形成。
此外,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预防中风的重要因素。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要戒烟限酒,减少血管损伤。
总之,年轻人中风并非不可预防。只要我们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