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肝癌为何“越来越多”?这个原因我也没想到

肝癌为何“越来越多”?这个原因我也没想到
发表人:韦老师聊健康

说到肝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每年因肝癌丧命的人非常之多,因肝脏的特殊性,且不易治愈的特点,所以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酗酒伤肝,这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乙醇较多,对肝组织会造成一定的损伤,长时间喝酒,还会形成酒精肝,以及脂肪肝,如果经常酗酒,可能会导致肝脏癌变。

 

为什么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如此之大呢?

 

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之后,几乎有80%都是需要肝脏去分解的,在这个分解的过程中,在肝脏中酶的作用下,乙醇会转变为乙醛,体内乙醛含量过多,会导致肝脏纤维化、诱发肝脏病变。

 

为何肝癌越来越多?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喝酒确实会增加患上肝癌的风险,但酒精不会直接导致肝癌发生,真正直接导致肝癌发生的,是"黄曲霉毒素"。

 

而黄曲霉毒素,多见于生活中发霉的水果和蔬菜中,现在已经进入"酷暑",一些吃不完的水果和蔬菜的储存变得困难,很多人在食物发霉后舍不得扔,但其实这样对肝脏健康极为不利,因为黄曲霉毒素摄入1mg便可致癌,最快发病时期只需24周,所以,为了身体健康,该扔的东西一定要扔。

 

 

身体发出4个"信号",可能是肝病来临

 

信号1:肝掌

 

正常来说,手掌颜色应该是很均匀的,如果最近一段时间,近一段时间手掌突然出现许多红斑,大小鱼际处尤为明显,很可能是肝脏受损了。

 

这种红斑一般在手指按压后,会变成白色,但是松开就会呈现出红色,这是因为肝功能下降,导致肝脏的代谢能力和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这时血液中的雌激素就会明显增多,它可刺激体内一些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会扩张、并且充血,出现肝掌。

 

信号2:大便颜色异常

 

一个健康的人,大便颜色一般是呈现出黄褐色的,肝脏有问题的人,大便颜色一般都会如陶土色,或是发黑。

 

这时因为肝脏具有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一旦肝脏受损,人体就会出现明显的凝血障碍,在早期最明显的症状是牙龈出血、流鼻血,而后期严重时,就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这时大便颜色就会出现异常。

 

信号3:右腹部疼痛

 

肝脏本身是一个沉默器官,若是一些轻微的伤害,不会产生疼痛。

 

但如果受到严重的伤害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痛觉,产生痛觉的原因是肝脏内长出肿块了,并且肿块会生长,肝脏外有一层较薄的包膜,若是肿块过大,会牵扯或是撑破包膜,这时就会出现右腹部疼痛的情况,也被称为"肝区疼痛"。

 

信号4:经常疲惫、乏力

 

早上起床后,精神很足,活力满满,这是肝脏健康的表现。

 

如果早起后经常感到疲惫、无力,多半是肝脏受到损伤了,因为肌肉以及神经,都需要"糖原"这种物质才可正常运行,而肝脏就是合成糖原的唯一场所。

 

糖原供给不足,这时人体就会出现明显的乏力感,并且这种乏力感与劳累导致的乏力感不同,就算是休息充足,也无法改善。

 

预防肝病——多运动

 

"运动是最好的养生方式",经常运动的人,患肝病几率非常小,这是为什么呢?

 

坚持锻炼,可提高身体免疫力,身体抗病毒能力自然会比不运动的人要强一些。

 

此外,肝脏本身就是一个排毒的器官,运动时可加快新陈代谢速度,有效促进毒素排出,可以减轻肝脏负担,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

   

 

所以,想要肝脏健康,一定要多运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枯否氏细胞(肝星形细胞)肉瘤疾病介绍:
肝癌,即肝恶性肿瘤,是一种发生在肝脏部位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两大特征。目前肝癌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见致病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素等。早期肝癌无明显症状,患者常难察觉,晚期可出现肝区疼痛、乏力消瘦、肝脏进行性增大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肝癌的治愈,而中晚期肝癌治疗往往复杂,且疗效因人而异。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肝癌一般分为继发性肝癌和原发性肝癌两种。原发性肝癌好发于肝脏上皮或间叶组织,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继发性肝癌又称为转移性肝癌,主要是由其他器官引发的恶性肿瘤侵袭至肝脏所致。相较于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发病率较低。肝癌患者可能想不到,为什么会患病呢。其实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所导致的,日常的饮食可见有多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本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肝癌的病发原因。

     

     

    1、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高10倍之多。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断迁移演变的三部曲。近来研究表明,与肝癌有关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BCV),而其中又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


    2、酒精

     

    俗话说“饮酒伤肝”,饮酒并不是肝癌的直接病因,但它的作用类似于催化剂,能够促进肝癌的发生和进展。有长期酗酒嗜好者容易诱发肝癌。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进而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如果肝炎患者再大量酗酒,会大大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肝癌的发生。

     

     


    3、饮食相关因素

     

    肝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黄曲霉毒B1是目前已被证明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另外当摄食大量的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不能及时排出,可以在体内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以烟熏或盐腌的肉制品为著,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同时肝癌的发生也与遗传因素、寄生虫感染等因素相关。


    我们通过本篇文章了解了肝癌的病发原因,相信大家对肝癌有所了解了吧!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致病因素,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我们就可以远离肝癌的侵害了。

  • 大家好,我是杨小燕,是宁波市第二医院的传染科的医生。

     

    这篇文章,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早发现肝癌的方法。

     

    在中国,肝癌的发病率排在各种癌症的第4位,属于很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中国肝癌患者比例约占全球的55%!

     

    很让人害怕的一点是,当发现不对劲,确诊肝癌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

     

    根据数据统计,只有10%~30%晚期肝癌患者能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而且整体预后很差, 一般平均存活时间只有3个月左右。

     

    该如何应对这一可怕的“杀手”呢?

     

    为什么发现肝癌的时候,总是迟了?

     

    因为肝癌在早期的时候,很少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根据观察研究,从肝脏有病变开始至诊断亚临床肝癌之前,患者通常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这导致疾病很难在早期被发现。这段疾病隐匿发展的时间,大约在10个月左右。

     

     

    当肿瘤长大大概3-5厘米的时候,大多数患者仍无典型症状,少数患者可以有上腹部闷胀、腹痛、乏力和食欲不振等慢性基础肝病的相关症状。

     

    临床上,这个时期的癌症,多是因为在体检时测出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进一步确诊的。

     

    而当患者出现典型症状,如右上腹疼痛、饭后上腹饱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发热、消瘦、乏力等表现,还可能出现黄疸、出血、肝性脑病等,往往已是中、晚期。

     

    此时,癌变的组织逐渐增大,起势后,疾病进展会十分迅速。

     

    起病隐匿,进展迅速,肝癌患者5年的年龄标准化相对生存率仅为10.1%,这就是肝癌的可怕之处。

     

    相比而言,如果能早一点发现的话,肝癌的预后会好很多。

     

    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有效治疗和长期生存至关重要,是其防治关键。肝癌的高危人群,更是需要重视早期检查。

     

    哪些人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在中国,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的人。

     

    2.长期酗酒的人。

     

    3.非酒精脂肪性肝炎患者,BMI >35的男性死于肝癌的危险度是正常体重成年男性的4.52倍。

     

    4.总是会吃到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的人。

     

    5.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龄 40 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

     

    应该怎么早期发现肝癌?

     

    实验室及影像检查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隔 6 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

     

    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各种检查项目。

     

    1.甲胎蛋白(AFP)

     

    这是当前诊断肝癌常用而又重要的方法。

     

    对于AFP≥400μg/L超过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排除妊娠、生殖腺胚胎癌和活动性肝病,应该高度怀疑肝癌,但仅靠AFP不能诊断所有的肝癌,有30%-4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呈阴性。

     

    2. 超声

     

    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

     

    可以早期、敏感地检出肝内可疑占位性病变,并观察肝内或腹部有无其他相关转移灶。但敏感性低于磁共振。

     

    3. CT和磁共振(MRI)

     

    常规CT或增强CT,检出和诊断小肝癌能力总体略逊于磁共振成像。

     

    MRI是临床肝癌检出、诊断和疗效评价的常用影像技术。如果结合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使用,可提高≤1.0cm 肝癌的检出率和对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

     

    这项检查既可了解肝脏占位的生化代谢信息,又可进行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并且同时全身扫描可以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的目的,同时可了解肿瘤治疗前后的大小和代谢变化。

     

    但是,PET-CT肝癌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需进一步提高,且在我国大多数医院尚未普及应用,不推荐其作为肝癌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其他手段的补充。

     

    5.肝脏穿刺活检

     

    病理活检,依然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

     

    如果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典型肝癌的占位性病变,符合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通常不需要以诊断为目的肝穿刺活检。

     

    但对于缺乏典型肝癌影像学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肝穿刺活检可获得病理诊断,对于确立肝癌的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非常重要。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必须得承认,肝癌很可怕,而且,一旦到了晚期,目前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去应对。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所有问题我们都能控制,但我们永远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我们能做到的范围内,去尽量降低罹患肝癌的风险。针对前面提到的高危因素,如果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 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

    • 注意食物清洁,预防粮食霉变;

    • 改进饮用水质,减少对各种有害物质的接触;

    • 少喝酒或者不喝酒;

    • 定期做好体检。

     

    如果做到了这些,是有助于我们远离肝癌的。

     

    希望各位健康,远离各种疾病。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很多人体检发现脂肪肝,却不当回事。

     

    临床上脂肪肝确实是他所导致的一系列疾病最轻的一种。

     

    但这并不代表着脂肪肝不需要治疗。

     

    脂肪肝必须积极的治疗

     

    因为从脂肪肝到肝癌只有四步

     

    1、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3、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硬化

     

    4、脂肪肝相关性肝癌

     

     

    当然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脂肪肝都会变成肝癌。

     

    据统计只有0.6%-3%的脂肪肝在10-20年里变成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要低些。

     

    如果你从脂肪肝变成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15%-25%可能变成肝硬化。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脂肪肝的人群多啊,将近3亿人。所以临床见到的脂肪肝导致的肝硬化、肝癌并不少。

     

    瘦人为什么也会脂肪肝?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瘦人脂肪肝?

     

    一般来说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但临床有很多患者并不胖,体重指数正常或者仅仅是超重,达不到肥胖标准。

     

    实际上脂肪肝患者中体重指数小于23的患者占10-15%,而非肥胖脂肪肝患者的比例可能达到40-50%。

     

    瘦人脂肪肝与肥胖脂肪肝的原因差不多,吃的太多,吃的太甜,吃的太油,饮食不规律。

     

     

    爱吃夜宵,爱喝饮料,爱吃零食,最主要的活动量不够,坐的太久,还可能有肌少症。

     

    导致身体脂肪比例增加,体重增加却不明显。

     

    瘦人脂肪肝同样需要减肥,体重要下降3-5%,减少腰围,则体内的脂肪含量自然会减少。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在医院里经常会碰到一些住院或者体检的病人,在看到一份B超或者CT报告上写着肝占位性病变后,就会紧张到茶饭不思,不知所措。在这个人人“谈癌色变”的年代,大家很容易把肝占位与肝癌联系起来,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肝占位就一定是肝癌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临床上还有哪些疾病会出现肝占位?如何明确是否是肝癌?这篇文章为你一次性说清楚。

     

    肝占位并非都是肝癌

     

    首先无可否认,发现肝癌最常见且最快速的方法还是依靠B超或者CT等影像学手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B超还是CT,扫描时发现了肝占位医生都不会直接下肝癌的结论,即使从形态上看高度形似肝癌,最多也是在肝占位后面加肝癌两字再打个问号。

     

    这是因为影像学方法始终不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无论临床经验多么丰富的医师,都不敢妄下结论。而且肝癌并不是引起肝占位的唯一疾病,能够引起肝占位的病变种类繁多,除了肝癌之外还有肝脓肿、肝囊肿、肝炎性肉芽肿、肝寄生虫感染、肝硬化再生结节、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局灶性脂肪变、肝结核等, 这些疾病大多是良性疾病,所以其实不用过于紧张。

     

     

    面对肝癌如何做到“三早”

     

    由于肝癌是恶性肿瘤,所以及时发现与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我们一直提倡对于肝癌要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三早”呢?

     

    1.早发现

     

    首先有肝癌家族史、慢性病毒性肝炎、酗酒、黄曲霉毒素接触等都是肝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存在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提高警惕,最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上腹部B超或者CT检查。如果期间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厌油腻,体重减轻,乏力等表现,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2.早诊断

     

    虽然影像学发现肝占位并不一定是肝癌,但为了排除肝癌,还是需要进一步明确占位病变的性质的,万一是肝癌的话可以做到及早诊断。在临床上创伤较小的进一步检查可以在B超定位下进行肝脏穿刺活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术切除再送病理检查。

     

    3.早治疗

     

    如果早期明确诊断肝癌,在癌细胞尚未发生转移时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即使不能手术切除,现在的医学水平仍然有相当多的治疗方法,可以进行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分子生物疗法等。研究显示,越早进行治疗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越高。

     

     

     

    所以说,即使体检发现肝占位病变,也不必要先过于恐慌。最好是听从医生的建议,及早明确诊断,及早治疗,如果是良性病变,可以密切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王秋萍.肝占位性病变影像学诊断策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1):1-6

  •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一个100人的公司一旦体检,就能查出30个「甲状腺结节」来。

     

    得到这一结果的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看医生。

     

    其实,「甲状腺结节」发生在近3亿的中国人身上,问题说大不大,但不重视也绝对不行!

     

    到底是什么病?

     

    甲状腺结节就是细胞异常增长在甲状腺内形成小肿块,可通过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

     

    在检查时,医生通过手指抚摸结节,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还有的结节比较小,不痛不痒也摸不出来,甚至没有什么感觉。

     

     

    但部分病人甲状腺结节会造成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等),会出现多食、多汗、体重下降、易怒、心悸、月经失调等症状。

     

    甲状腺结节较大的时候,会出现压迫周边脏器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肿块就是「肿瘤」?

     

    大部分结节都属于良性,但不能排除结节恶化的可能。大约有1-5%的甲状腺结节发展成了癌症。

     

    多数情况下,医生会说:“你的甲状腺结节没啥大问题,不需要治疗!”毕竟多数的甲状腺结节并不会有特别症状,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而少部分患者如果是较大的结节,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因此,一旦发现患有甲状腺结节,及时做进一步检查,定期随访、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很重要。

     

    需要手术的情况

     

    甲状腺结节较大的情况下,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切除部分:如果可以保留部分甲状腺组织,仍旧可以维持其功能。

     

    ·全部切除:可以有效的避免甲状腺结节恶化,但没了甲状腺,患者就要终身服药,以药物替代甲状腺的作用。

     

    因此,是否手术、手术具体方式都需要根据病情来综合判断。

     

    最挣扎、最担心的就是颈部会留下明显疤痕,尤其是「蟹足肿」体质的人无法避免。所以很多人尽管肿瘤压迫,还迟迟不愿意接受甲状腺手术。

     

    其实现在的医疗条件,微创手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术后的痛苦及疤痕问题并不严重。

     

    饮食6大注意

     

    1.科学吃盐:

     

    发生甲状腺结节时,要看有没有合并甲亢、甲减等。

     

    如果伴有甲亢,就需要忌碘饮食;如果伴有甲减,则可以适当补碘,可以吃加碘盐。

     

    但期间要注意监测病情,根据病情调整饮食。

     

    2.营养均衡:

     

    需要注意热量及营养物质的均衡。甲状腺激素控制着人体的各类代谢,一旦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人体代谢也会失常,此时更要注意营养物质的摄入,保证身体营养均衡。

     

    3.多吃高蛋白:

     

    高蛋白的食物对甲状腺结节有益,包括肉类、蛋奶类、豆制品类。

     

    4.多吃蔬果:

     

    蔬果对人体的作用很大,它们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能够帮助甲状腺结节患者尽快康复。

     

    5.摄取「散结」食物:

     

    患者要多吃一些具有消结散肿的食物。患者在饮食上可以多吃猕猴桃、香菇、赤豆、薏米、大枣、等软坚散结的食物以及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6.忌烟忌酒:

     

    除此之外,要忌烟、忌酒、忌肥腻、忌油煎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

     

    甲状腺结节若是任其发展会有致癌风险。

     

    所以,要积极治疗,良性结节目前治疗手段和效果都不错,预后通常较好,患者们可放心选择。

  • 肾脏可以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如果肾脏出现了问题,那体内毒素就无法清除,导致肾越来越糟,最后发生肾功能衰竭直至尿毒症。提到“尿毒症”,相信很多人都会恐慌,因为尿毒症就是肾病恶化的终末,代表着肾脏功能基本丧失,人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据调查,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也就是说,有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患有此病。

     

    为何“尿毒症”越来越多?


    医生坦言:不是烟酒,多数是4件事害的!

     

    习惯一:重口味

     

    现实生活里,很多家庭都口味特别重,平时在炒菜的时候会放很多盐,却不知道,这样吃盐,特别危险。肾脏最怕咸,盐摄入过多,易诱发高血压,而高血压会促使肾脏血流量增加,损伤肾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

     

    习惯二:慢性病拖的太久

     

    高血压、高尿酸以及高血糖,很多慢性病拖的太久都是尿毒症的导火索。

     

    糖尿病患者的体内血糖升高会破坏肾脏稳定的滤过系统,增加肾脏的负担,未能正常清理体内物质导致蛋白质等一些有用的物质可能会被滤进尿液,而无用的肌酐、尿素等,却被留在血液中。这时,尿毒症就会被加重,疾病愈演愈烈。若是身体血压长期居高不下,随着时间延长,使病情的进展严重,最终导致肾脏纤维化。

     

    习惯三:经常性熬夜

      

     

    熬夜以及憋尿是损伤肾脏最严重的两个行为。因为肾脏在夜间会进入“待机状态”, 熬夜则会严重打扰肾脏的“休息时间”,加速肾脏的老化,影响肾脏功能。

     

    习惯四:久坐憋尿

     

    经常久坐憋尿,很容易导致体内的肾脏、膀胱等持续处于高压的状态,多余的水分和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甚至诱发尿毒症。

     

    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尿毒症?


    1. 调整饮食习惯:俗话说:“病从口入”,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会对我们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太咸、太油腻都可能肾病、高血压、糖尿病,最终导致尿毒症的发生。因此,饮食要一定要清淡。烟酒最好不要沾。

     

    2. 勤锻炼: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增加抗病能力很有帮助。

     

    3. 多喝水:众所周知,白开水有助于排泄体内代谢废物,从而避免尿酸过高,引发肾病。建议:每日饮水量在1500ml以上,不宜过凉或过热。

     

     

    4. 切忌滥用药物:滥用药物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引起肾炎,肾衰竭,尿毒症等。所以,生病的时候切勿胡乱买药来吃,或者加大了药物的食用量。

     

    5.肾脏的损坏超过90%以上,就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治疗,否则毒素会存留体内,对身体其它的脏器也会带来不可逆的损害。所以,重中之重是稳定病情。不让病情恶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医生,我年纪轻轻怎么会得胃癌呢?”


    今天肿瘤内科来了一个28岁的小伙子,他最近出现腹痛、乏力的症状,于是就去医院就诊了。医生仔细询问病史以后,就给小伙子开了一些检查,结果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随后,接诊医生告诉小伙子可能是胃的问题,因此建议做胃镜检查。小伙子表示听从医生的建议,然后就去做胃镜检查了。结果出来发现胃部有一个肿块,高度怀疑胃癌,小伙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吃惊,所以就问了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其实,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东亚地区是全球胃癌的“重灾区”,其中我国的发病率最高,而且最近几年胃癌还有年轻化的趋势。那为何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会比较高呢?

     


    1.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比较高:


    根据调查,在全球范围内,有50%左右的人都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不过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种族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主要考虑和经济水平、生活习惯、水源供应等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


    发达国家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是比较低的,大约在25%~50%;而欠发达国家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是比较高的,大约在50%~80%,我国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在50%左右。从这个统计数据我们能看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还是比较高的。


    肠上皮化生


    可能会有朋友说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和胃癌又有什么关系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一般来说,发展成胃癌,需要经历4个阶段,即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大量的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会在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下,慢慢演变成肠上皮化生,进而引起上皮内瘤变,而我国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是比较高的。如果根除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的话,那就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的风险。因此,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也就会使胃癌的发病率增高。


    虽然我们可以使用药物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但是再次被感染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这个主要是因为国人有共用碗筷的习惯,而且出去聚餐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被感染了,他这几个聚餐的都有可能都被感染。与此同时,我们出去吃饭的时候,餐馆或者饭店的餐具可能会消毒不彻底,这样也会增加感染率。

     


    2.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你以为食盐吃多了只会引起高血压吗?如果你要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长期摄入太多的食盐,除了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还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另外,不少国人还有吃腌制和熏烤食品的习惯。腌制的食品中含有很多的亚硝酸盐,虽然亚硝酸盐本身不会直接致癌,但是它会在相关的条件下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这种物质是具有致癌性的。熏烤类食物可能会含有苯并芘和丙烯酰胺,这两种物质本身也是致癌物。长期吃这类食物,就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之前有人做过研究,发现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需要注意一点,现在的生活条件都提高了,大家更倾向于吃一些肉类,而蔬菜和水果的摄入相对不足,这无疑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生率。


    除此之外,国人之中喜欢抽烟、喝酒的人也比较多,而烟、酒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了一级致癌物,所以长期吸烟、喝酒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我们都知道,香烟中的成分是比较复杂的,而且里面还含有致癌物和放射性元素。当人吸烟的时候,抽烟散发出的烟雾就会通过气管进入胃内,烟雾中的一些物质就会刺激胃黏膜,长此以往就会增加胃癌的风险。当人喝酒的时候,酒精进入胃内后,就会直接刺激胃黏膜,长期喝酒胃黏膜就会反复受到刺激,从而也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3.体检的意识不足:


    之前,我一直以为很多国人之所以没有定期体检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但是,我后来发现,那些家庭条件不错的人之中,也有不少没有定期体检的,很显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体检的意识。


    我们都知道,癌症是一种比较狡猾的生物,它在早期的时候会选择韬光养晦,所以癌症早期的时候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当胃癌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多数已经是中晚期胃癌了,这个时候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了。胃癌进入中晚期的时候,不仅仅是花钱多,而且治疗效果还不怎么好。


    如果国人的体检意识比较强,那就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发现胃癌,然后进行必要的干预,从而显著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增加患者的5年生存率。


    之前我去过消化内科轮转,里面的医生告诉我说,人进入45岁以后,就需要做胃镜检查。一方面,45岁以后,胃癌的发病率增加了,做胃镜可以提前发现胃癌。另一方面,做胃镜可以查出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问题,而这些疾病本身就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当及早查出这些疾病的时候,可以提前对它们进行干预,从而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的风险。


    最后总结:我国的胃癌之所以发病率比较高,主要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不良的生活习惯、体检的意识不足有关。当然了引起我国胃癌高发病率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由于篇幅所限,所以就介绍这3大最重要的原因。

  •  

    肺癌被称为癌症第一杀手,其发病与死亡已成为我国城市发病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5%。5年生存率仅15%,小细胞肺癌的两年生存率仅为1%,由于7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Ⅲb/Ⅳ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预后较差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很多患者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和斗志,未能进行规范治疗,甚至有患者完全放弃治疗,因此而丧失的生存机会是很让人痛心的。肺癌大部分患者为晚期,不能手术治疗,这一时期的主要治疗目的为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大部分的肺癌患者需要化疗。

     

    化学治疗。即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是在第1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发现了芥子气可以杀死一般的白细胞,就认为芥子气可以杀死导致白血病的变异白细胞,于是芥子气就作为杀死变异白细胞及其他癌细胞的良药,但在治疗中患者普遍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脱发,乏力,感染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不适感,成为肿瘤患者恐惧治疗的根源。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辅助化疗药物的发展,医药工作者对化疗药物的进一步认识,肿瘤患者对化疗的毒副反应已经较明显降低,肺癌患者对于化疗的恐惧也逐渐降低至消失。

     

    肺癌的化疗可分为根治性化疗、姑息性化疗、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以及胸腔及心包腔化疗。

    是否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需要或都适合化疗呢?在选择晚期肺癌化疗方案时,我们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病理类型,

    2、病人的体质状态,

    3、基础疾病,如有糖尿病的患者,对于需要用糖皮质激素预防过敏的紫杉类,应该评估是否能很好控制血糖,

    4、患者对毒副作用可能的耐受情况,比如不能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使用长春瑞滨则有一定的困难,

    5、经济情况,

    另外肿瘤细胞上的一些分子的改变可能会是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下降,如研究发现,一些基因的改变使得某种药物的解毒受到影响,从而使其副作用明显增加,一旦研究数据进一步成熟,我们在选择化疗方案时,还应该尽可能获取上述分子标记的监测资料,在选择化疗方案时,针对每个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以提高化疗疗效,并最大限度减轻毒性。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适合化疗,化疗的禁忌症包括以下几个常见的方面。

    1、kps<60或ecog>2的肺癌患者不宜进行化疗;

    2、白细胞少于3.0*10^9/L,血小板少于60*10^9/L,红细胞少于2×10^12/L的肺癌患者不宜进行化疗;

    3、肺癌患者伴有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或有炎症并发症和感染发热出血倾向者不宜化疗;

    4、在化疗中如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减药,停药或换药:治疗两周期后病变仍进展,或在化疗周期的休息期中再度恶化者,化疗不良反应达4级,对患者生命有明显威胁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时。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是铂类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药。Ⅰ-Ⅲ期的NSCLC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一般作为术后辅助治疗,也可作为ⅢA期患者的术前治疗,Ⅳ期患者以化疗为主,可以行局部的姑息性放疗。虽然对于NSCLC有效的化疗方案很多,但是总体疗效不高,一般在20%-40%,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能够达到CR(完全缓解)的患者较少,因此绝大部分不能通过化疗取得根治,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放疗,手术。而对于小细胞肺癌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对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目前最佳的联合化疗方案的总缓解率可达80%-90%,完全缓解率40%-50%, 中位生存期可达20个月。与无接受治疗的病人相比,有效的联合化疗能提高病人的中位生存期4-5倍,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联合化疗方案的有效率大约60%,中卫生存期7-9个月,有效率和生存期均低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病人。

     

    对于接受化疗的患者来说。除了化疗的疗效是最受关注的之外,化疗所带来的毒副反应是患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化疗药物主要为细胞毒药物,除了杀伤肿瘤细胞之外,对正常的人体组织及器官都有一定的损伤。针对目前临床常用的几种化疗药物来看,顺铂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和肾毒性,卡铂主要为胃肠道和血液学毒性,长春瑞宾为血液性毒性,胃肠道反应,静脉炎,紫杉类药物除了血液性毒性外,还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神经肌肉毒性,吉西他滨的胃肠道反应较小,主要分为血液性毒性和非血液性毒性两大方面。血液性毒性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下降。非血液性毒性主要表现为第一以下几个方面,

    1、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腹泻是化疗中最常见的消化道反应。

    2、肺毒性:发生率约为3%左右。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有干咳,呼吸困难,疲乏,进行性加重,很快出现发绀,静息下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等。大多与特定药物如博来霉素,甲胺蝶呤有关,

    3、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包炎等,使用不同药物发生的几率也不相同,常见的如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等),紫杉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

    4、神经毒性:急性中枢毒性可表现为脑膜炎,慢性有脑白质病变几率下降。外周神经毒性表现为末梢神经如四肢及口周的麻木,感觉障碍,肌肉疼痛痉挛的常见药物如长春新建紫杉类的神经头像吉祥中枢毒性可表现为脑膜炎慢性慢性有脑白质病变,记忆力下降;外周围神经毒性表现为末梢神经,如四肢及口周的麻木,感觉障碍,肌肉疼痛,痉挛等。常见药物如长春新碱,紫杉类等等。

     

    怎样把化疗对机体伤害减到最小呢?

    这是肿瘤医师、肿瘤患者及家属最为关心的话题。

    1、首先营养支持治疗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化疗均可导致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造成营养丢失,补充不足,当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时,应及时尽早给予支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口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合理的饮食十分重要,要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使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尽量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

    2、止吐治疗高选择性的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在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方案,有效率高、耐受性好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呕吐的常用药物,对延迟性呕吐联合应用胃腹安和皮脂激素亦有良好的效果。

    3、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技术绝对值小于500/μ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除了并发症增多外还可引起化疗推迟或药物剂量调低。这后两种情况对肺癌的根治性化疗不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能有效的缩短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如果已有一次的发热性粒细胞减少症出现。

    4、止痛治疗癌性疼痛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之一,应该引起癌症患者及家属、医务工作者充分重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三阶段止痛治疗原则,单独或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可待因、吗啡等药物,配合其他辅助药物能缓解。大多数患者的疼痛感。

    5、其他: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可减少组织水肿和过敏反应。

    总之,随着人类基因组学和药理学的发展性药物的不断问世,个体化治疗模式的推进,“化疗”不再是令患者和家属恐惧的代名词,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肺癌患者的生存也会得到逐步改善。

     

    作者:胡牧 

    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我是大医生》推荐嘉宾

     

    诊室直达>>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236110658069

  •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中国是胃癌大国,根据2019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1],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的排行榜上,胃癌以每年40.3万的发病人数,继肺癌之后,位居第二。

    这意味着,每新的一天就有1000多人罹患胃癌,而这其中能活过5年的不超过400人。[2]胃癌不仅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因此了解胃癌的成因,预防胃癌的发生则成为我们必须要关注的话题。

     

    一、胃癌的发病机制——胃是如何沦为"是非之地"的

     

    我们知道,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我们的一日三餐都要经过"胃工厂"的储存和加工才能完成消化。

     

    由于胃要"打磨"我们食入的各种酸甜苦辣的食品,当食物刺激性大,经常损伤胃壁,或食物携带了可以损伤胃细胞的细菌,胃就需要不断地修复、生长来抵御这种"伤害",但长年累月,如此频繁地修复,终有一天,胃细胞中的一些"异军""叛变",开始"疯长",就变成了"胃癌"细胞,胃就产生了癌变。

     

    二、胃癌的 诱因——促使胃癌变的5条“导火索” [3]

     

    1.地域环境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而从国外的视角看,日本发病率最高,而美国则很低。

     

    2.饮食生活

     

    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胃癌发病率较高,这是由于上述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含量高。同时,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与水果与发病也存在一定关系。此外,"万病之源"——吸烟也是胃癌的诱因,有研究显示,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性较不吸烟者高出一半。

     

     

    3.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因其螺旋形的菌体形态而得名,英文缩写为HP,是引发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胃黏膜炎症和损伤,从而进一步引发癌变。据统计,HP阳性者胃癌发生的风险是未感染者的3~6倍。

     

    4.胃部疾病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若胃部本身患有疾病,那么发生胃癌的几率也会增加。这些基础性的胃部疾病包括:胃息肉、胃炎及做过胃部分切除后的"手术胃"。这些胃中的细胞随着病情的进展"韬光养晦",直到有一天发生癌变。

     

     

    5.遗传因素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在遗传学上也是成立的。研究表明,若某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患有胃癌,那么此人胃癌发病率要高出其他人4 倍,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如果胃部长了肿瘤,早期消化不良,晚期可能出现呕血、消化道梗阻等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更可能夺走我们的生命。因此我们要从远离胃癌的诱因开始,为我们的"胃"做好力所能及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郑荣寿,孙可欣,张思维,等.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9(01): 19-28.
    [2] 叶永伟, 董瑞忠, 周莹, 等.中国人群家族性胃癌的预后分析[J].J 外科肿瘤。2011, 104(1): 76-82.
    [3]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九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  

    一晃行医十年了,只是每每有病人怀疑或确诊为肺癌时,内心总是不禁一颤,时光倒流到五年之前,我又想起了王阿姨,想起了那个因肺癌死去的老人。

     

    很多人都对肺癌不陌生,它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

     

    到目前为止,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吸烟、职业和环境因素、电离辐射、遗传因素、大气污染,肺部慢性感染都是高危因素。

     

    我清晰地记得,在一个清晨,王阿姨找到我,她在门诊查了肺部CT,发现右上肺有一个肿块,考虑肺癌可能性大。

     

    王阿姨年轻时是名中学老师,如今的她不但桃李满天下,而且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儿子,用王阿姨的话说,儿子在合肥读的重本,毕业后就留在大学里教书。

     

    “离这里刚好600公里,坐火车要十多个小时呢。”王阿姨笑着说,即便她第一时间就看到了CT片结果,知道自己患的极有可能是让人谈虎色变的肺癌,但她的心态却非常好,一直滔滔不绝地说着她的儿子,最后顿了顿她又说:“你们的年龄应该差不多。”

     

    我能理解王阿姨的心情,并不是对自己的病情不在乎,而且人老了病了,最想念的无非是亲人能陪伴在身边,所以王阿姨才会一直说着她的儿子,就像我的母亲,自从离开家之后,她总是频繁地向别人提起我,说她的儿子多有多有出息,可是说到最后,又总是会说,等儿子不忙了,一定去他在的城市看看,那城市可是造火车的城市呢。

     

    为了尽快给王阿姨明确诊断,我随即将其收住院,并快速为其安排了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同样看到了肿块,取了活检,五天后活检结果出来,明确为小细胞肺癌。

     

    结合CT,王阿姨的肺癌分期为IIIB期,而且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非常高,不但没有手术机会,而且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放疗和化疗。

     

    王阿姨说:“医生,有话就直说,我的心态很好。”

     

    为了不让王阿姨有太重的心理负担,也为了让家属充分拥有知情权,我让王阿姨还是把她远在合肥的儿子喊回来,不说别的,母亲患了重病,做儿子的总要回来看看吧。

     

    王阿姨的老伴同意,要打电话给儿子,但王阿姨却坚决反对。

     

    用王阿姨的话说,儿子远在合肥,而且工作非常忙,现在又是晋升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打电话给他,不但让其担心,而且会耽误他很多事。

     

    做母亲的,永远想的是儿子。

     

    最后我也没办法,只得如此告诉王阿姨接下来的方案。

     

    “医生,你如实告诉我,我究竟还能活多久?”王阿姨郑重地问我。

     

    “王阿姨,现在肺癌五年以上的生存率是非常高的。”

     

    “不用安慰我,如实告诉我,因为——”说到这王阿姨又顿住了。

     

    因为什么,王阿姨到最后也没说,当然,我一直坚持给王阿姨信心,身为一名医生,有时善意的谎言比冰冷的医疗实话会更让人心安。

     

    王阿姨走后不久,她老伴又悄悄地跑到办公室找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握着我的手,老泪纵横地对我说:“我们老两口商量好了,先不跟孩子说,孩子一个人在合肥闯,不容易啊,我们还能动,就是喊他回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只会徒增担心,刚才我老伴出去后和我说,她就想让你说个实话,如果没多长时间了,她也不治了,她一定要去合肥,去好好陪陪孩子。所以小丁,你……你一定要让我老伴多活一段时间啊!”

     

    老人的一番话,顿时让人感动万分。

     

    可怜天下父母心,都病成这样了,一心想的念的还是身在远方的孩子。

     

    王阿姨最终对她儿子隐瞒了病情,即便在化疗当天,因为药物反应,王阿姨呕吐得胆汁都出来了,但她还是一心想着她的儿子,她说她儿子在两天前的讲课比赛中拿到了青年组的一等奖,又说儿子要买房了,家里就是砸锅卖铁也得给帮儿子付个首付。

     

    我一直静静地听着王阿姨的诉说,我从不觉得那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炫耀,我知道,那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思念,日日夜夜,也许只有这种方式能让她缓解一下思念的痛苦。

     

    两个月后,放化疗并没有能有效地控制住病情,王阿姨已经病入膏肓。

     

    两个月来,她瘦成了皮包骨,她一直说要去看儿子,可是却连一千块的机票费都舍不得出,她对老伴说:“儿子要买房,咱们能省就省。”

     

    到最后,王阿姨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她再也无法去合肥看儿子。

     

    在老伴的央求下,她最终同意告诉儿子。

     

    只是第二天,王阿姨就在剧烈的疼痛中走完了生命的全程,儿子正在从长沙赶来的路上,可是连王阿姨最后一面都没见到,王阿姨难过地流下了最后两行眼泪,我知道,她心有不甘。

     

    王阿姨离世后两个小时,我最终见到了她从合肥赶来的儿子,这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扑腾一声对王阿姨的病床前一跪,撕心裂肺地喊着:“妈!”

     

    那一声妈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包括我。

     

    晚上下班回家,在连续二十天没有打电话给家里的我,终于打电话给家里,我喊着:“妈!”可是我想你那三个字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接着我就一直听母亲说:“儿子,工作累吗,儿子,吃晚饭了吗,儿子,变天了,记得多穿衣服,儿子,妈有吃有喝,千万别担心家里……”

     

    从前我觉得母亲总说这些话实在太啰嗦,现在,我听得心酸,听得泪流满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逐渐出现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如何科学地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围绕常见的老年疾病、慢性病以及日常健康保养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知识,提高健康素养。

    一、常见老年疾病及预防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预防这些疾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2. 定期体检: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积极治疗慢性病: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要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4. 预防跌倒:老年人应加强平衡训练,注意地面安全,预防跌倒导致的骨折等意外伤害。

    二、慢性病管理及治疗

    慢性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管理慢性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 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量,改善生活习惯。

    3. 心理支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寻求心理支持。

    三、日常健康保养

    1. 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

    3.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4. 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参加社区活动,丰富精神生活。

    四、医院与科室

    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对于治疗疾病至关重要。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专业医院和科室,如老年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等。

  •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患上肝癌,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国。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预后较差。因此,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至关重要。

    在我国,80%以上的肝癌患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感染过乙肝病毒。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丙型肝炎感染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建议这一群体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彩超检查,以便尽早发现肝癌。

    彩超是一种有效、经济、安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技术。它可以通过探测肝脏内部的血流分布和动脉血流频谱分析,初步判断肝癌的可能性。对于可疑的占位性病变,进一步检测甲胎蛋白、CT和MRI等可以明确诊断。

    除了彩超,还有其他一些检查方法可以帮助诊断肝癌,如肝脏穿刺活检、腹部增强CT、核磁共振等。最终确诊需要通过病理检查。

    为了降低肝癌的发病率,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首先,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其次,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

    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早期肝癌的手术切除效果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70%,10年生存率为50%。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癌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 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许多患者反映,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感逐渐加剧。那么,肝癌患者越来越痛的原因是什么呢?

    最常见的疼痛原因是肿瘤生长牵拉肝包膜所造成的疼痛。当肿瘤不断增大,会对周围的肝包膜产生牵拉,从而引起疼痛。

    除了肿瘤生长引起的疼痛外,肝癌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疼痛症状:

    • 胆道炎症:肿瘤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引起胆道炎症和疼痛。
    • 肝区疼痛:肿瘤侵犯肝脏组织,导致肝区疼痛。
    • 肝破裂和出血:肿瘤破裂导致出血,引起剧烈疼痛。
    • 腹部感染:肿瘤感染或术后感染,引起腹痛。

    如果肝脏出现疼痛,需要警惕肝癌的可能性。确诊肝癌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等。同时,适当使用止痛药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肝癌早期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在常规体检中才发现肝脏占位性疾病。建议患者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肝癌。

    肝癌患者术后恢复期间,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此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饮食方面,应选择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针对肝癌患者,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体检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有些人虽然年年体检都正常,却突然被诊断为癌症,甚至晚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体检并不能完全排除癌症的风险。虽然体检可以检测出一些癌症标志物,但对于早期癌症的发现能力有限。有些癌症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此外,一些体检项目可能因为费用、痛苦或其他原因而被省略,导致漏诊。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体检结果正常但最终患癌的原因:

    • 癌症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 体检项目不全面,漏检癌症标志物。
    • 体检间隔时间过长,无法及时发现癌症。
    • 个体差异,有些人即使患有癌症,肿瘤标志物也可能正常。

    那么,如何才能降低患癌风险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
    •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高风险人群。
    • 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 了解家族病史,做好遗传风险评估。

    总之,虽然体检不能完全排除癌症的风险,但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关注身体变化,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癌风险。

  • 打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尤其在进食后或饮用刺激性饮料之后。大多数人偶尔打嗝属于正常生理反应,无需过多关注。然而,频繁或持续的打嗝可能暗示着身体某些部位的健康问题。

    首先,胃部问题可能是频繁打嗝的罪魁祸首。胃胀、进食过快、吞咽空气、进食辛辣或干硬食物都可能导致打嗝。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引起胃炎,表现为频繁打嗝、嗳气等症状。若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胃镜、血液检查等手段进行确诊。

    其次,癌症也可能引起频繁打嗝。肝癌、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等癌症患者可能出现连续打嗝的症状。因此,若出现长期或频繁的打嗝,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排查癌症风险。

    老年人频繁打嗝更需注意,可能是中风的前兆。中风可能导致颅内病变、呼吸中枢受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问题,从而引发频繁打嗝。此外,中风后常伴有应激性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刺激胃黏膜,引发打嗝。若老年人出现频繁打嗝,伴有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中风风险。

    总之,频繁或持续的打嗝可能暗示着身体某些部位的健康问题。若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手段进行确诊,以便尽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 肝细胞癌(HCC)作为当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全球每年新增肝癌病例超过62万,死亡人数接近58.9万。由于早期肝癌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尽管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复发率高,五年生存率仅为30-40%。

    肝癌的发生与环境和自身因素密切相关,患者个体差异较大,肿瘤内部异质性明显,导致目前尚无普遍适用的治疗方案。因此,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模式成为研究热点。

    为了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9月13日下午3:30,一场关于肝癌个体化治疗的专家研讨会即将举行。本次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探讨肝癌的最新治疗进展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李晓光教授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嘉宾之一,是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亚太肿瘤微创治疗学会理事。他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擅长肿瘤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在本次研讨会上,他将分享肝癌个体化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除了专家讲座,研讨会还将设置互动环节,现场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如果您对肝癌个体化治疗感兴趣,欢迎参加本次研讨会。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肝癌患者来说,除了积极治疗外,合理的饮食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对肝癌患者有益的食物,可以帮助他们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 绿茶

    绿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对于肝癌患者来说,适量饮用绿茶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建议每天饮用2-3杯绿茶。

    2. 苦瓜

    苦瓜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吃苦瓜可以帮助减轻黄疸症状,改善肝脏功能。可以生吃苦瓜,也可以炒着吃。

    3. 山楂陈皮茶

    山楂陈皮茶具有健脾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可以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制作方法:将山楂洗净去核,陈皮洗净晾干,加水煮1小时,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4. 莲藕

    莲藕具有清热凉血、健脾开胃的功效,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可以改善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症状。可以凉拌、炒着吃,也可以煮汤。

    5. 菠菜

    菠菜具有补血、养肝、润燥的功效,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可以改善贫血、肝功能不全等症状。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煮汤。

    除了以上食物外,肝癌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绝对禁酒。

    2. 忌用动物油;植物油的总量也不超过20克。

    3. 不吃动物内脏(即下水、下货)、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

    4. 忌食煎炸食品。

    5. 不吃巧克力。

    6. 葱、蒜、姜、辣椒等“四辣”可吃,但不宜多食。

    总之,肝癌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食用一些对肝脏有益的食物,同时避免食用对肝脏有害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早期肝硬化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多种口腔信号,提示肝硬化可能正在逼近。

    首先,口唇、口腔内颊部黏膜色泽变灰暗,失去往日的鲜艳,这是由于肝硬化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其次,口腔突然出现龋齿,或原有龋齿病情迅速发展,也是肝硬化不良的兆头。此外,牙周炎、牙槽溢脓反复治疗不见好转,并逐渐加重,也是肝硬化进展的信号。

    除了口腔信号,肝硬化还会引起其他症状,如困倦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尿黄、浮肿等,这些都是肝功能恶化的信号。肝硬化最危险的并发症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次是原发性肝癌。

    为了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治疗慢性肝炎等肝病。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预防和延缓肝硬化的发展。

    如果出现口腔信号或其他肝硬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忽视,导致病情延误。本文将围绕肝癌、胃癌的早期症状、预防措施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科普,提高公众对癌症的认识,助力健康生活。

    一、肝癌、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延误治疗。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乏力、消瘦、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往往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二、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癌症

    定期体检是及早发现癌症的重要手段。对于高风险人群,如乙肝病毒感染者、长期饮酒者、有家族史者等,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腹部超声、胃镜等。

    三、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癌症

    预防癌症,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 控制饮酒,避免吸烟。
    •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癌症。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癌症的认识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癌症的认识,是预防癌症的关键。通过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癌症的早期症状、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从而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五、关注癌症治疗进展,提高治愈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癌症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对于癌症患者,要积极寻求治疗,关注最新的治疗进展,提高治愈率。

  •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其中,肝切除术被认为是治疗早期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关于年龄对肝切除术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

    近期,日本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年轻和中年患者。但令人惊讶的是,在HCC及肝脏相关原因导致的死亡中,年龄并不是其重要影响因素!这表明,年龄不应成为肝切除术的禁忌证。

    该研究纳入了12587例HCC根治性肝切除术后患者,按年龄分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风险和生存率存在差异。但在HCC及肝脏相关原因导致的死亡中,年龄并不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胆道恶性肿瘤和胰腺癌的辅助治疗方法。对于胆道恶性肿瘤,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最新指南建议,可切除胆道癌患者应予以时长6个月的卡培他滨化学治疗。而对于胰腺癌,目前尚无明确的辅助治疗方案,但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常见。

    最后,文章还介绍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安全性。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显示,LPD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可接受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但同时也强调,初始学习曲线、低容量医院和缺乏手术经验与术后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相关。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