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很多新手妈妈刚怀孕时总会收到身边人的提醒“不能玩手机用电脑,有辐射”;还有一些女性朋友接受了放射线照射检查后才发现自己怀孕了,对胎儿是否会被影响耿耿于怀。今天我们就来认清辐射的神秘面纱,揭穿怀孕时困扰妈妈们的辐射谣言。
什么是辐射?
辐射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以电磁波的方式运行,也叫电磁辐射,通过热的方式传播。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所有的物质都能产生辐射,如:水、花草、石头(砖头,放射线矿石)、人造的X射线等,甚至太阳都能够产生辐射。但是绝大部分的辐射是安全的,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辐射积累在一起,会不会有害呢?其实也不会,这些辐射强度很低,只有极少部分对身体是有害的。
根据对身体伤害与否,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种
一.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波长短,强度大,电辐射强,长期强辐射环境工作,容易被强辐射损害身体导致细胞变性,严重的会导致坏死、癌变。
二.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波长长,威力特别小的波。比如手机、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微波炉、WiFi环境,电站等的辐射是安全的,最多导致热烧伤,所以感觉到发烫,立即避开即可。
哪些检查孕期需要避免?
普通超声或产检过程中接触的超声检查和核磁(MRI)检查不会导致胎儿伤害,首选这两个进行检查,对于不得不做核磁检查,可能听起来比较可怕,但是核磁只是磁场问题,也不会造成辐射。
那么X线和CT检查在孕期如何注意?
孕期不是绝对不能接触,建议尽量避开相关检查,若处于受精后2周内照射了X线或者CT,也不用过于焦虑,一般遵从“全或无”原则,胚胎早期优胜劣汰,不用担心会导致畸形,要么胚胎停止发育,要么就是正常生长。
胎儿8-15周,应该注意避开辐射,会导致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但是一定剂量内的辐射也不是完全不行的,能避免最好,但是如果生病了,必须做相关检查,那么也不是不行的。
对于哺乳期妈妈,如果这两个检查是最合适的检查时,就安心配合检查,也不需要停几个小时或过几天再喂母乳,因为不会通过母亲身体或者母乳传递给宝宝。
然电离辐射对身体有害,但是需要达到很高的强度才会损坏身体,所以。孕期可以不用担心,经常接触到的非电离辐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希望所有孕妈妈和哺乳期妈妈都能平安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智能化的社会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只需要一部手机,我们就可以走遍城市的每个角落,它可以帮助我们点餐,买车票,付钱以及娱乐,还能够了解世界上最新的消息,所以现在手机已经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日用品,无论是上班,上厕所还是逛街,都要随身携带,就连睡觉也不例外,很多人在睡前最后一刻还在玩手机,因为很多人觉得睡觉之前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玩手机还可以促进睡眠,可殊不知,我们在浏览手机信息的时候,大脑会飞速运转,所以很难进入睡眠状态。
很多人睡觉的时候都会将手机放在枕头边,这样夜里醒来随时都可以看一眼,没有收的话整个人都会变得焦虑不安,可殊不知,玩手机不仅会伤害视力,还可能产生辐射,尤其是在睡觉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防御能力都比较差,时间一长很可能对大脑神经系统造成损伤,所以希望给各位在睡觉之前,能够把手机放在远一点的位置。
手机“催眠”到底辐射有多大?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辐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电离辐射,另一种是非电离辐射,其中车站的安检机器以及医院的X光机器都属于电离辐射,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内,它会对体内的DNA产生破坏,甚至还可能引发细胞癌变,而非电离辐射并不会导致细胞发生变异,但也有导致细胞病变的可能。而我们常说的手机辐射就是非电离辐射而且世卫组织早就已经将手机辐射归类为“2B级致癌物”,虽然可能性比较小,但依然存在伤害的可能。而现在人们用的蓝光手机膜以及手机壳都不能隔断手机的辐射,所以希望各位睡觉时将手机放得远一点。
手机应该放多远?
手机虽然具有辐射,但是它辐射的强度很弱,而且辐射的范围也比较小,所以大家也不需要将手机放得太远,否则使用也不方便,只要超过1.5m就足够了,这样手机的辐射不会抵达头部。
手机催眠除了辐射伤害外,这些危害也值得注意
降低睡眠质量
我们身体只有得到足够的睡眠后,各器官才能更有活性,体内激素的分泌才会充足,而决定我们睡眠质量最关键的激素就是褪黑素,可是晚上睡前习惯玩手机的人,手机的光会一直褪黑素的分泌,所以就很难进入睡眠状态,自然就会出现长期睡眠不足的情况。
视力下降
双眼可以说是我们身体每天最容易疲劳的部位,因为我们接受外界的大部分信息都需要双眼完成,所以对于双眼的休息格外重要,可很多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又花大量时间玩手机,这就会导致双眼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时间一长整个人的视网膜会受到伤害,不仅视力会下降,还可能出现明显的散光,视线很难集中。
加速衰老
衰老是所有人都害怕的事情,因为它不仅会伤害个人形象,还会导致身体多项指标紊乱,而玩手机除了睡眠不足会加速衰老以外,睡觉之前玩手机,会不自觉把手机放在离脸非常近的地方,这就很容易对皮肤产生损伤,加速皮肤细胞老化。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准备给宝宝断奶,可回奶时乳房胀痛,宝妈们你们使用了什么方法回奶啊?明星妈咪把回奶方法都整理出来给大家啦!
给孩子断奶,回奶是头疼的事情,回奶有很多方法,如自然回奶、食疗回奶以及药物回奶,想知道回奶方法的姐妹们要仔细看看哦。
自然回奶方法
逐渐减少对宝宝的喂奶次数,喂奶间隔时间拉长且每次喂奶时间缩短,宝宝吸吮次数减少,乳汁分泌量也会逐渐下降(回奶阶段必须要忍受,不要因为胀痛而挤奶,如果痛的厉害,可以挤出乳汁,但不能全部挤出,否则适得其反。)可以穿合身或者较紧的内衣,来抑制奶水分泌,起到回奶的作用。
药物回奶方法
药物回奶即人工回奶,有口服类或者注射类雌激素药物,一般药物回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最好不要擅自采用激素类回奶药物。
食疗回奶
最后介绍一下食疗回奶,回奶的食物有很多,跟下奶的食物相反,准备回奶的妈妈们,最好避开那么容易下奶的食物,具体有哪些回奶的食物?
回奶的食物具体那个更有效,并不是绝对的,有人喝大麦茶比较凑效,吃啥回奶快跟个人身体因素有关。所以要回奶的妈妈们可以选择以下对自己比较有效的食物。
鸽子、麦芽、香椿(吃不下香椿的人,可以尝试下香椿煎蛋)、麦片、大麦茶、麦芽糖、韭菜、芝麻、苦瓜、柚子、老母鸡、动物肝脏(猪肝)、火腿、牛肉,冬菇、马兰头、螃蟹、巧克力、桔子、茶叶、老茴香及其根系花椒、味精、醋、山楂、大料、豆角、豆鼔、韭菜、芹菜、辛辣的调味料、人参及西洋参等,以上食物基本都有抑制乳汁分泌的功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了更高的目标。女性的骨盆修复手法的发明与推广就是其中一种表现。骨盆修复对于骨盆的恢复是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不要盲目跟从。
先了解一下骨盆修复
骨盆修复是这几年在临床上一个新兴治疗手段,因为在以前的时候没有骨盆修复这个治疗手法。需要做骨盆修复的患者一般是生育完孩子的妇女,因为在生孩子的时候,患者的耻骨联合会打开,会造成臀部的下垂并且会造成腰部疼痛、腹部疼痛等一些妇科疾病,这时做骨盆修复能够缓解因为生产所导致的这些妇科疾病,所以是有一定效果的。类似的骨盆修复在私人医院有很多,所以建议患者在就诊时尽量选择公立医院,这样对于效果比较有保障。
骨盆修复的最佳时间
骨盆修复也就是骨盆康复性训练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产后一周左右,这个时间人体的内分泌水平以及身体状态逐渐趋于稳定,骨盆周围的肌肉也逐渐收缩。
骨盆修复的出现是基于女性在怀孕期间骨盆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怀孕期间,一些孕妇会感觉到腰骶部疼痛,甚至有的人会表现为疼痛剧烈,无法活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与胎盘分泌的松弛素有很大的关系,一听松弛素这个名词,我们很容易猜到它的作用——松弛,松弛素会松弛骨盆的韧带和椎骨间的关节,这样可以为分娩做准备。有些孕妇疼痛得很剧烈,这是因为松弛素作用于骨盆韧带或骨关节导致孕妇的耻骨联合松弛,甚至分离。
这种骨盆韧带的松弛及耻骨联合松弛和分离的现象,一般会在产后自我慢慢修复。但是不排除有些人修复不好,这时候产后的骨盆修复就尤为重要了。因为骨盆修复不好可能会出现胯骨增宽、阴道松弛;也会影响到腰部周围的肌肉,进而会压迫腰部神经引起背部疼痛;骨盆修复不好可能会导致臀部下垂,影响到女性的身材;如果盆骨周围的韧带恢复不好,可能引起骨盆倾斜,有可能进一步影响肠道的功能。如果产后出现以上提及的问题,要咨询相关医师,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合自己的骨盆修复方式。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但有一些常见的中国式礼貌,对孩子的成长却是有害的。今天分享的这4种中国式礼貌,可谓历史悠久。观察发现,随着年轻父母的成长,不少已有改观。但是仍然会有部分父母,会自然不自然地犯“礼貌性”的错误。
案例:4岁的哥哥在玩自己的玩具时,2岁的妹妹来捣乱。俩人争抢起来时候,妈妈看到了,抱起妹妹,安慰她的同时以责备的口吻对哥哥说:妹妹还小,你要多让着她!哥哥情绪爆发了,一边大哭,一边嚷着:不让,就是不让!
大的让小的,大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我们一代一代都是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希望6岁前的小孩子就严格遵守这个传统,去背负这么沉重的道德包袱,未免苛刻了。
谦让的传统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孩子争吵时,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借用这种传统礼貌规则来“批评大的,保护小的”。结果往往是大孩子认为父母偏心或者嫌弃他,而渐渐变得叛逆或者不自信,而小孩子却恃宠若娇,变得越来越任性。
这个场景不仅发生在很多家有二宝的家庭,在几个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也会出现。比如小区里面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发生了争吵,有些大人为了和别的家庭礼貌相处,通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大一些,要让着弟弟/妹妹。”
其实在孩子发生争吵时,我们最好做个中立的仲裁者,了解清楚事情的始末,再选择处理办法,做到不偏袒,不护小。你可以走过去跟孩子们说:“嘿, 告诉我刚才发生了什么?
让我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谁先说?”等孩子们说明情况之后,再帮助他们分析。如果大孩子不愿意与小孩子分享玩具,你可以问他 为什么。
如果是他自己的玩具,那么你可以跟他说:“嗯,自己的玩具自己有支配权,不过,你如果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的话,大家可能都会玩的更开心。
”如果他还是坚持,也无需勉强,另外找一件其他的玩具给小一点的孩子玩,并且简单地告诉他:“这是哥哥的玩具,这个是你的玩具。”
如果是公共的游乐设施,你就可以这么和孩子们说:“这个滑梯是我们大家的,每个人都可以玩,要不,我们排队轮流玩吧?”
案例:妈妈带孩子回老家,出发前就跟孩子说见到爷爷和奶奶要大声问好。可是孩子到了老家,怎么说都不肯叫。妈妈烦躁地说:快喊爷爷啊,怎么这么没礼貌呢?太不听话了。结果是妈妈越批评,孩子就越犟着不喊。
见面问好,尤其是见了长辈要问好,这是世界性的礼貌。这本身也是基础的社交礼仪,是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但若为了培养孩子的基础礼仪,而采取逼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就往往会事与愿违,尤其是对于叛逆期的孩子,越逼迫越叛逆。
还有爸妈见孩子不肯打招呼之后,为了给自己一个礼貌的理由,给对方一个合理的台阶,就说孩子有点内向,比如一种常见的情景
妈妈带着孩子走在路上,迎面来了一个奶奶;妈妈于是忙叫孩子打招呼。对孩子说,快,叫奶奶。可是,此时,孩子往往躲在妈妈身后,一副羞涩的样子。妈妈只得无奈地对奶奶说,我家孩子太内向了,不好意思!
这位妈妈为了不让对方尴尬随口就说孩子内向,却没见此时,孩子咬住了嘴唇,一脸通红,在妈妈身后躲得更紧了。
妈妈直接给孩子就贴上了“内向”的 标签,于是一个笃定不爱打招呼的孩子,就可能这样被妈妈强化出来了。这个妈妈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摧毁着孩子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孩子缺乏力量去自我 成长、自我构建。
实际上,要培养孩子“见面问好”的礼貌习惯,并不需要逼迫,大人做好榜样就好。
如果爸妈总能热情地与别人打招呼,那么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养成“见面问好”的好习惯。
你也可以给孩子多看些习惯养成的绘本。有时候,绘本里可爱的动物或卡通人物会让孩子很有亲切感,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会愿意跟着学习。
如果带孩子去朋友聚会,或者大家庭聚会,可以先告诉孩子会遇到哪些人,如果他能和他们见面问好的话,这个聚会就会变得非常high。有些孩子不喜欢很多人的场合,这样预热可以让孩子先有个心理准备。到场后就会表现得好很多。
案例:妈妈带着孩子在小区骑自行车玩,有个阿姨看到了,夸奖说:“哇!你家孩子车骑得真好啊!”这种时候,这位妈妈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好多小朋友都比他骑得好呢。”孩子听了,一脸黯然。
听到夸奖时,习惯性地回复“哪里!哪里!”,这也是常见的中国父母的谦虚和礼仪方式,然而,对孩子而言,很多时候却是一味毒药,甚至会瞬间杀死 孩子那点脆弱的自信心。
就像这位妈妈,她的过分“谦虚”完全没注意到孩子内心的活动,也没有顾及孩子的“面子”,更别提保护孩子的自信。如果经常这样“拒 绝”别人对孩子的夸奖,他很可能会认为真的是自己能力不行,自己努力了还是做不好。这样一来,很可能会出现自卑情绪,并且懒于付出努力。
有的爸妈,在习惯性谦虚礼貌回复的时候,还有另一种担心:害怕孩子因得到太多夸奖而变得骄傲。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谦虚的性格。
其实,只要能教给孩子正确归因的方式,爸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孩子会骄傲。还是以这位妈妈为例,如果她当时可以这么说:“嗯,他最近经常练习骑 车,进步很大。
”那么孩子就能听出来:妈妈认同了阿姨的夸奖,并且知道自己是因为练习得多,所以骑车进步大。妈妈对孩子客观的肯定和鼓励,会让他更好地认 识自我,建立自信。
总之,面对别人对孩子的夸奖,慎用“哪里哪里”的谦辞,也许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笑纳别人的夸奖,同时鼓励孩子做得更好。
案例:春节期间,全家人聚在一起,一个亲戚给两岁半的宝宝喂了一个开心果,本来妈妈也说不要给孩子吃,但 是孩子想要吃,亲戚就说:“没有关系的,我家孩子一直的这么吃。
”为了顾及亲戚面子,妈妈没有坚决制止。不料,开心果却卡在宝宝气管里,到医院做了气管切 开手术也没有挽回宝宝的生命。
这是春节期间在微信上传播很广的案子,妈妈们可能还有印象。二岁半的孩子被开心果噎死的事件并不多见,可能当时孩子在边吃边玩,或者边吃边说话,又或者是别的什么情况。
不过,妈妈如果不是出于礼貌,对亲戚的喂食能够坚决制止,那么就不会产生这个悲惨的结局了。
另一个常见的场景:妈妈带着孩子在外面玩,在一起玩的另一个小朋友的奶奶给他糖吃,糖拿出来了,孩子说什么都要。
可是刚在家吃糖了,妈妈不愿意让他连着 吃太多,而且很快就要到午餐时间了。可是老人家给孩子糖吃,她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让孩子吃了。那天中午孩子饭量明显减少。
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大人在给自家孩子吃零食的时候,都会分给一起玩的孩子一点,以显出自己的大方和友好,而另一方的爸妈又经常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分享而只好默许,或者虽然口里说着感谢,可心理却充满了担心。
分享也是我们的传统,接受别人善意的分享是一种礼貌。然而,如果这个分享是你不需要的,或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影响,那还是礼貌而坚定地拒绝比较好。比如,“谢谢啊!不过他经常吃了糖之后就不吃饭,千万别给他!”或者“谢谢,我家孩子还不会吃坚果”等等。
如果孩子吵着要,对方坚决给,那妈妈就帮孩子先收下,并告诉孩子:“奶奶的礼物,妈妈先帮宝宝收着,等宝宝吃玩饭了再拿给宝宝吃”或者“等宝宝长大了再给宝宝吃”等。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宝宝上火不会用语言告诉你,聪明的爸妈不妨观察宝宝身体上的症状,看看宝宝上火了没。
警示1:肠内有热气,宝宝屁屁颜色深
妈妈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可能会忽略观察宝宝的肛门吧!这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位,因为它的颜色是宝宝上火与否的暗示标志。
妈妈知道怎么判断吗?
宝宝的肛门正常来说应该是粉红色的,但是,当肠内有热时,肛门的颜色就会呈红色,如果颜色很深的话,妈妈要更加小心了,因为这说明宝宝的体内火很大。
怎么办?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的肛门颜色是红色的话,要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多给宝宝吃些祛火的蔬菜或者水果,比如西红柿、甘蔗汁,或是喝点淡竹叶水、淡藤茶之类的。
一般可以用梨丝、白萝卜丝、藕丝滴上蜂蜜,沁出汁来给宝宝喝,很有效哦。
警示2:上火的宝宝眼屎多
小小的一个眼角也会说话?当然,身体是聪明的,当想要表达某种信息的时候,它们都会有某种表示,不要忽视这些"言语"哦!
它们能够用来判断宝宝是否上火了哦!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现,妈妈不要大意了,这是宝宝身体向外发出的一个信息。
眼屎的出现,说明了宝宝肝有火了。有肝火的宝宝往往容易发脾气,不听话,致使妈妈也更劳心。
怎么办?
妈妈可以给宝宝用生的嫩芹菜抹上花生酱和白糖吃,也可以榨些芹菜汁,煮粥喝。
要注意作息时间,宝宝不应该太晚睡。
警示3:舌头发红心火旺
舌头的某些特征能够表示我们身体的状况,医生就是以此来判断我们有病与否,有什么病的。
那么,妈妈也能效仿一下,给宝宝判断一下!
如果舌头、舌边发红了,这是上火的症状,说明宝宝有心火!有心火的宝宝通常白天很口渴,晚上爱折腾,睡觉也不安稳,睡不好觉。
怎么办?
祛心火的食物还是很多的,比如赶上夏天的话,可以买鲜莲子,剥了直接给孩子吃。记得给孩子准备好优质的枕头让他睡得更好。
警示4:宝宝嘴角有白茬
平时,妈妈不要只吻宝宝的小嘴而不观察它的异常状况!往往在小处也有反映身体状况的信息,像宝宝上火的信息就蕴含在里面了。
也许有些仔细观察宝宝身体的妈妈会发现,宝宝有时嘴角有些"白茬儿",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那是宝宝口干引起的,这说明宝宝有脾火了,赶紧灭火!
怎么办?
可以找一些柿饼上的柿霜给宝宝冲水喝,或是买一些杨桃给宝宝吃。
要是口舌生疮、舌苔发黄,那就赶紧给宝宝吃点相应的小中药,赶紧灭火,不然宝宝有火了,会更淘气,妈妈也更累心。
警示灯:大便干硬有胃火
很多妈妈都懂得可以观察宝宝大便的软硬度而得知宝宝是否上火了,可是,你知道那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上火了吗?
除了观察大便,有没有观察宝宝拉臭臭时的表情?每到宝宝拉臭臭的时候,家长除了观察大便的软硬度,还要观察宝宝的表情如何,是否便得轻松顺利。
如果宝宝很痛苦,大便很硬,同时还有口臭,那说明宝宝有胃火了。
怎么办?
宝宝有胃火,要尽量给宝宝清理一下肠胃,不要吃那么多东西。
可以喝点小米粥、百合粥。早上起来的早餐,最好是清淡点的粥。
警示灯:手心汗多虚火盛
手心是否常常有汗,湿湿的?是否凉凉的?妈妈有没有常留意宝宝的手心是怎么样子的?这可能也是一个暗示身体状况的地方。
如果手心是凉凉的,潮潮的,那是正常的;如果是干热干热的,晚上还出汗,那说明宝宝有虚火了。这样的宝宝,体质较弱,不能吃寒性大的食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当孩子问你“我们家有钱吗?”的时候,到底为人父母者应该怎样回答呢? 切记,你的回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有个美国小孩问他的富爸爸:“我们家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有个中国小孩问他的富爸爸:“我们家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们家有很多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
美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会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一)自己的爸爸很有钱,但爸爸的钱是爸爸的;
(二)爸爸的钱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三)我如果想有钱,我也得通过劳动和努力获得。
获得了这些信息,这个孩子就会很努力,对人生也会有很多期许,他也想通过努力像爸爸一样获得财富。美国爸爸传给儿子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财富,精神财富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中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获得的信息是:
我爸是有钱人,我们家有的是钱,我爸的钱就是我的钱!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
于是,当孩子长大接手父亲的财富以后,不知道珍惜和努力。应了古语的“富不过三代!”
这位中国爸爸传给自己孩子的仅仅是物质财富,没有精神财富作依托,物质财富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不是在刻意比较这两种教育的好坏,但有一点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培养孩子的财商很重要。
实际上,财商教育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不仅是财富能力的教育,更是一种品格教育和责任教育。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钱是一种美德,这没有错,但需要明确的是,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钱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攀比心和虚荣心,而不是让孩子不在乎金钱,大手大脚,更不是让孩子坐享其成,让孩子变成啃老族!
那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呢?
首先,不要把将压岁钱存起来当作教育孩子理财的唯一方法。
其次,家长们要定期给孩子一些钱,要鼓励孩子们合理地消费掉。可以让孩子们到超市购买自己喜爱的零食,玩具,学习用品,礼物,甚至衣服。
在孩子每次消费后,家长要和孩子及时地交流一下购物的感受,如问一下孩子这次消费是否必要、是否合理、是否满意?通过交流,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总结消费的经验和教训,慢慢地帮助孩子学会理智、科学的理财。
理财教育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一种消费观,更重要是会带给孩子一些内心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我们近年来家庭教育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经常提及,而且颇受重视的一个概念。但安全感被人们强调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方面的依恋。实际上,对孩子来讲,金钱方面的安全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
目前,一些富人家长为了杜绝孩子养成大脚大手的坏习惯,于是就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穷”,这种做法需要适度,适度的“藏富”“哭穷”可以变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如果过度了,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造成金钱方面的不安全感。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新生宝贝到手,爸妈真是怎么看也看不够,不过真正“把玩”起来,还是有些小禁忌的,尤其下面这8个危险的动作。
特别容易惊醒的新生宝贝,可以用包被包裹起来改善睡眠,但不可太紧。正确地包裹新生宝贝,既可以保暖,也使得喂养等动作来得方便,但一定不可以裹得太紧或是捆绑成“蜡烛包”!
这样,不仅限制了胸部活动,影响肺和横膈的活动和功能,导致肺发育受限,影响宝贝呼吸,使肺部抵抗力降低,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同时也会压迫腹部,影响胃和肠道的蠕动,使消化功能降低,影响食欲,宝贝会经常溢奶、吐奶。
另外,由于四肢活动受限,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还会使新生儿的动作发育受限。最后,包裹太紧容易出汗、刺激皮肤,使汗腺口堵塞、发红,严重时发生皮肤感染。
宝贝的脑袋无论长度还是重量,在全身所占的比例都较大,而且宝贝颈部还比较柔软,控制力较弱。
大人的摇晃动作容易使宝贝稚嫩的脑组织因惯性作用在颅腔内不断地晃荡与碰撞,从而引起宝贝脑震荡、脑水肿,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婴儿摇晃综合征”等问题。
10个月以内的小宝贝尤其危险,年龄越小,受害越大。至于将宝贝抛起来或抓住宝贝臂膀左右摇动的做法,更应绝对禁止。
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贝时,宝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宝贝在1~2个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贝脊椎的损伤。
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宝贝将来的生长发育。一般来说,宝贝在2个月以后就能锻炼抬头,3个月以后在俯卧位时可把头仰起,已能在直立位时很好地把头竖起,4个月时会向左右转头,这个时候才可以竖着抱。
宝贝喜欢被竖抱,因为直立位后宝贝可看到许多东西,而仰卧位时只能看天花板。故若太早竖抱宝贝,宝贝就不愿意被横抱,会哭闹,从而迫使家长竖抱,所以,错不在宝贝,在家长哦!
新生宝贝需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宝贝独自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不仅睡得甜香,也有利于心肺、骨骼的发育,增强抵抗力。
如果经常抱着宝贝睡觉,宝贝睡得不深,影响睡眠质量;同时,他的身体不舒张,四肢活动受限,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另外,抱着睡觉也不利于宝贝呼出二氧化碳和吸进新鲜空气,影响宝贝的新陈代谢;还不利于宝贝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宝贝刚吃完奶,不宜进行换尿布、摇晃等大幅度动作。因新生宝贝胃呈水平位, 乳汁易反流导致误吸致吸入性肺炎,严重时甚至可出现窒息等情况。故喂完奶后动作应轻柔。
建议喂奶后抬高宝贝头位拍嗝,促进胃内空气排出,减少吐奶情况发生。有些宝贝食欲旺盛,喂奶前哭闹明显,常可发生喂哺后短时间内大量呕吐。
解决方法:可在喂哺到一半时,先行拍嗝,将胃内大量气体排出后,再继续喂哺,可明显减少呕吐。
安慰奶嘴对宝贝确实是有正面的作用,只要看宝贝想睡而烦躁不安时,塞入奶嘴就安静下来微笑入睡,任何照顾者,都要为安慰奶嘴鼓掌。它能满足口欲,增加安全感,有助于宝贝顺利渡过断奶期。
但如果父母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会出现奶嘴不卫生、奶嘴过大,或是使用奶嘴时固定绷带过紧致窒息,有时也会出现宝贝吸入过多空气造成腹胀腹痛。
安慰奶嘴使用时期过长,还有可能影响宝贝的颌面部及牙齿发育。1岁左右宝贝的吞咽方式逐渐向成人过渡,因此建议在此之前尽早停止使用安慰奶嘴。
婴儿的眼球发育尚未成熟,非常脆弱,强光会对视网膜造成强烈刺激。照相机闪光灯的强光,如果距离过近,危害会更加明显。
因此,年轻的父母若想给宝贝留影,一定要慎用照相机的闪光灯。最好选择在自然光照较强时,不用闪光灯拍照。如果非用不可,要尽量选取对宝贝损伤最小的角度来拍摄。
大多数宝贝掌控大小便的神经和肌肉在18~24月成熟,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在此之前,宝贝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尤其是1岁以前。
与其说“把尿”是训练宝贝,不如说是训练家长找到宝贝比较容易排尿的时间,比如吃奶后5~15分钟、睡醒后,这还算是比较成功的排尿训练。
失败的排尿训练在1岁前比比皆是,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宝贝晚上不能安睡,非要“把”尿后才能接着睡,甚至白天都不“把”不尿,只知道因为憋尿而哭闹。1岁之后,宝贝开始有一点控制排便排尿的能力,但是并不完善。
很多家长苛求宝贝,一旦宝贝“把”尿时不尿,或者不“把”尿时尿湿裤子,就会责怪宝贝,甚至呵斥打骂。这样不仅给家长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会给宝贝施加心理压力,造成伤害。传统的“把”尿,有时会使宝贝髋骨损伤,或者遗留尿频的毛病。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活性益生菌一般7~12天才开始在肠道内发挥作用,人体细胞新陈代谢周期90~120天,这也是菌株定植在体内菌群逐渐平衡的周期,所以一般建议,服用益生菌需要持续3~4个月,切勿断断续续,吃吃停停。
有的父母担心“服用益生菌会不会产生依赖”,答案是不会。
曾听到过一种说法:“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肠道消化、分解和发酵可以产生益生菌,如果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导致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而久之人体肠道便会有依赖性,而人体一旦对益生菌产生依赖,终生都将依靠使用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
乍听之下,感觉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首先,人体内的微生物,本来就是从外界获取而并非人体自己产生的。
胎儿时期肠道是几乎无菌的,出生后随着母乳、辅食等食物的摄入,开始不断有微生物定植,因此说“人体丧失自身繁殖益生菌的能力”的说法就是错误的。
再来看,定植在人肠道内的益生菌,会不会因为不断补充益生菌而丧失自我繁殖的功能?
这也不会,因为自我繁殖是益生菌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与人体是否补充益生菌完全不相干。
如果孩子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消化道保持健康、肠道菌相有良好的构成,那么是不需要额外持续补充益生菌的,但现实情况中往往没办法做到。
饮食结构有问题,经常出现腹泻、腹胀、嗳气、肠道中坏菌多好菌少,那么就只能通过“外援”益生菌来调整菌相。
在“健康”这件事是非常公平的,平时不愿多花心思注意,生病时就得多花钱买单。
家长们在选择益生菌时除了要注意菌种、菌种含量,还要看菌株编号,菌株编号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有编号的益生菌,意味着做过大量的筛选和研究,经过测序的微生物基因序列信息和固定的遗传性状,相反,没有编号的菌株,功能和作用就不明确,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有这个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益生菌的数量和活性,不过比起数量,益生菌的活性和有多少活菌能够定植在肠道,才是真正决定结果的关键,因为益生菌在到达肠胃之前要经过胃酸,如果益生菌无法成功通过肠胃分泌的胃酸胆盐消化酶,那么孩子吃下去的不过是糖粉/糖水而已。
所以家长们在选择益生菌时们要注意,其菌株需要能耐受恶劣的消化道环境,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多层包埋技术处理,才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益生菌能够定植肠道中。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随着夏入七八月、进入三伏节,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家有小孩的家长朋友们会发现,孩子身上开始出“疹子”,密密麻麻的一小片。
疹子又红又痒,孩子忍不住抓,一抓就破皮,搞得孩子更加痛苦。这时候家长朋友们可是心急的不得了,但又分不清这是痱子还是湿疹。急的干跳脚……
相信这一幕经常发生在很多家长朋友们的身边,天一热孩子身上就开始冒“疹子”,越痒越抓,越抓越痒,最后弄得孩子身上到处都被挠破了皮,然而分不清这到底是痱子还是湿疹,想要治疗还真是无从下手。
今天,Dr.京就来聊一聊小孩子身上的痱子和湿疹有什么区别。
俗话说,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湿疹和痱子是怎么产生的。
痱子
在炎热、潮湿的环境里,空气湿度大、水汽接近饱和,皮肤表面的汗液难以挥发,更多的汗液也只能留存于汗腺周围无法分泌至体表,导致汗腺堵塞。
长期以往,汗液将会向周围组织中渗透,进入表皮层及真皮层,导致皮肤浸渍在盐性液体中,长期受到刺激后产生丘疹、疱疹和小水疱,并有瘙痒、刺痛感,这就是痱子。
如果挠破表面后,容易合并细菌感染,会加重炎症反应 [1]。
湿疹
湿疹的病因就比较复杂了,湿疹常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综合结果。
例如: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等身体内部原因;以及生活环境、气候剧烈变化、饮食不当、外界刺激(日光、寒冷、炎热、热水烫洗、动物毛发)等外部原因,均可诱发皮肤炎症而出现刺痒、疼痛的丘疹、疱疹,这就是湿疹。
如果说痱子是汗腺堵塞导致皮肤出了问题,那么湿疹就是皮肤的屏障功能在内外原因刺激下受损而出现的皮肤炎症 [2]。
看来痱子和湿疹的发生机制完全不同,我们又应该如何区分痱子和湿疹呢?
区分痱子和湿疹,我们可以遵循“四个看”的原则
➊ 看形态
由于发生机制不同,皮肤炎症的形态表现也不同,因此家长朋友们可以通过看皮疹的形态来区分痱子和湿疹。
前文说到,痱子是由于汗腺堵塞、汗液无法排出而形成的,因此痱子的形态为一个个颗粒分明的水疱,形态较小。
而湿疹的形态,往往都是一片片的粟粒状水疱,形态较大,有时还会出现点状、片状糜烂创口,甚至出现渗液、结痂。
➋ 看部位
家长朋友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皮疹出现的部位来判断到底是痱子还是湿疹。
由于汗腺堵塞、汗液积聚导致痱子“丛生”,因此容易长痱子的地方自然就是闷热环境中容易出汗的地方:头部、脖颈、后背、双侧腋窝、腹股沟等地方。
而湿疹导致的皮疹位置就不固定了,一般来说我们身上所有皮肤部位都可能出现,不过一般也多集中发在脸部、头顶、四肢等部位。
➌ 看过程
家长朋友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皮疹发病的变化和演变过程来判断是痱子还是湿疹。
痱子起疹后,如果及时发现,注意透气、降温、减少出汗,即便不用什么药物,皮疹也很容易在短期内消退。
而湿疹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并且消退后还容易反复再发,因此如果不进行处理,湿疹的皮疹很容易越来越严重。
➍ 看症状
家长朋友们还可以看孩子的症状表现。如果是痱子,一般只会有轻微的瘙痒和疼痛,症状并不严重。而湿疹则非常容易出现剧烈瘙痒、刺痛,导致孩子控制不住地去抓挠,因此容易导致皮肤破皮。
当我们能够区分痱子和湿疹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应对呢?
痱子
一般治疗:保持皮肤干燥、凉爽、通风,尽量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刺激皮肤;
外用药物:可以对起痱子的皮肤局部清洁后,使用痱子粉、爽身粉、炉甘石洗剂或中成药物洗剂来抑制皮疹发生,情况严重者也可以表面涂抹激素类乳膏,减轻瘙痒和炎症 [3]。
湿疹
一般治疗:这里同痱子的一般治疗一样,保持干燥、清爽通风、棉质衣服减轻刺激。
同时,还要尽量找到诱发湿疹出现的内因外患,及时调整精神状态、情绪以及全身免疫、内分泌性疾病,并且避免可疑外界刺激,从根源上解决湿疹。
外用药物:外用药物是治疗湿疹的主要方法。
针对湿疹的皮疹,可选择治疗浓度的硼酸、高锰酸钾溶液、炉甘石、氧化锌溶液进行冲洗、湿敷;
对于严重湿疹的大片急性皮疹,可外用激素类乳膏控制炎症;对于皮疹合并感染、流脓者,可以加用抗生素乳膏,控制感染;
如果出现全身大面积重度湿疹时,则需要口服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控制了。不过,这种情况还是需要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痱子还是湿疹,尽量不要用力去挠,抓挠只会刺激局部皮肤加剧皮疹情况,同时挠破的皮肤也容易合并感染,一定要注意哦。
若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儿童皮肤问题的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明确区分痱子和湿疹,正确应对不同情况,让宝宝远离小红包!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性甘、辛、凉,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等功能。临床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等。
葛根不仅药用价值高,作为国家卫健委所公布的“药食两用”的中药在保健方面也是用途广泛,葛根粉为葛根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钙、铁、锌及维生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同时还富含淀粉、膳食纤维、矿物质及多种氨基酸,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护胃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粉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1. 改善心脑血管循环、降压、降血脂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葛根素可以降低血浆内皮素和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从而起到降低血脂、胆固醇、血黏度并抗血栓形成,有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软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
2.降血糖
葛根在古代医学中常配伍天花粉、麦冬等来治疗消渴病,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糖尿病,能起到很好的生津止渴同时又降低血糖的作用。
3.抗氧化、提高免疫力
葛根中富含的葛根异黄酮被誉为植物雌激素,对补充人体内激素不足和调节内分泌有非常好的作用,并且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记忆力,还具有抗癌和抗氧化的作用
那么如何服用才能有更好的疗效呢?
第一步:取2~3勺葛根粉倒入碗中
第二步:倒入少量纯净水或凉白开水搅拌至葛根粉变成牛奶状(注意冷水不用放很多,能够打湿粉就行),搅拌均匀且碗内没有干粉
第三步:用刚烧开的水一边冲一边搅拌,搅拌到葛根粉变透明糊状(注意一定是刚烧开的热水),水不用加太多,快速搅拌之后不要太稠或者太稀即可
第四步:喜欢吃原味或者高血糖的人可以直接服用,不忌糖的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上白糖、蜂蜜或者酸奶,口感也很不错。
以下3种人群不适宜服用葛根粉:
1.脾胃虚寒者
因葛根粉本是凉性的,如果本身脾胃不好以及湿气重的人吃了后,会加剧体内寒气的聚集,从而导致身体更加不适,因此不宜服用
2. 低血压
因葛根中含有的葛根素能够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因此本身有低血压的患者不宜服用
3.低血糖
因葛根粉含有的葛根素同时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人是一味不错的保健食品,但对于低血糖的人来讲则可能加重低血糖,因此不宜服用。
另外,服用葛根粉期间忌食刺激性及油腻的食物,如酒、碳酸饮料、浓茶、咖啡、辣椒、油炸食品等。
那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电话,寻求一位妇科专家的帮助。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位温柔的声音,我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剖腹产后30天,恶露突然增多。
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一些细节,并仔细查看了我提供的病历单。她告诉我,根据目前的情况,很难判断这是否是月经。我有些失望,但还是礼貌地感谢了她的耐心解答。
在咨询过程中,医生还询问了我是否有服用益母草,我如实回答。医生告诉我,益母草虽然有助于产后恢复,但在这种情况下并不适用。她建议我可以尝试服用一些止血的药物。
当我询问具体药物时,医生为我推荐了致康胶囊和断血流。她告诉我,这两种药物都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虽然我之前对这两种药物并不熟悉,但在医生的推荐下,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几天后,我的恶露明显减少,身体状况也有了明显的好转。我再次拨通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电话,向医生表达了我的感谢。她告诉我,这是正常的恢复过程,让我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线上问诊的便捷和高效。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感受到了医生们温暖的人文关怀。
那天,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了一家名为***的互联网医院。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因为孩子学校的事情让我倍感压力,加上最近身体也不舒服,食欲不振,每天都睡不好。这时,一位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这位医生,让我们称他为A医生吧,他的出现,让我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A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我告诉他我什么都不想做,食欲也不好,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他听完后,关切地问我:“特别脆弱,一点小事就崩溃?”我点了点头。A医生说:“可以到医院做一下心理测验看看,因为持续时间不久,还需要评估观察一下。”由于目前的情况不方便出门,我询问是否有线上的测验。A医生告诉我:“有量表卡片,你可以测一下。”
我按照A医生的指示完成了量表卡片,当我把答题完成卡片递给他时,A医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你一周前流产是二胎吗?你现在孩子多大了?”我回答了A医生的提问,然后他又问我:“流了12天了,之前保胎的时候情绪就不好,又一次哭大了抽搐,叫的120。”我告诉他,那之后还抽过,A医生说:“那看起来你这个情绪状态持续不至一周啦,有很久了。”
A医生告诉我,我的症状可能是急性焦虑的表现,并建议我服用一些抗抑郁和焦虑的药物治疗。当我询问这些药停药多久可以备孕时,A医生说:“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到2周有效,1到2个月完全起效,病情稳定后还要巩固最少一年。”虽然我需要亲自到医院就诊,但A医生的回复给了我很大的安慰。他告诉我,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您对该医生的服务满意,可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A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受到了医者仁心。虽然只是线上问诊,但他的关怀让我倍感温暖。我相信,在A医生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病痛,重新拥抱生活。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一个产后新妈妈,正坐在电脑前,心情复杂。自从孩子出生后,我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夫妻生活,自从断奶后,我就没有来过月经,而且对性生活完全没有兴趣,甚至有些反感。我知道这肯定有问题,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网上搜索了“产后夫妻生活不和谐怎么办”,结果看到了一家互联网医院。在详细了解后,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希望能够得到一些专业的建议。
当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情况时,她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月经、白带等情况,并根据我的描述给出了可能的原因。她说,这可能是因为卵巢功能没有恢复,导致激素水平不稳定,从而影响了性生活的兴趣。
医生告诉我,这种情况在产后妇女中很常见,需要慢慢调理。她建议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必要时可以配合中药调理。她还告诉我,如果激素六项正常,没有阴道炎症,身体状态恢复得不是特别累,体态恢复到产前这些情况都可以改善。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同时按照她的建议服用了一些中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我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夫妻生活也慢慢回到了正轨。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也让我对医生的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她不仅专业,耐心,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在困境中感受到了温暖。
那是2024年的初夏,我在家中度过了一个慵懒的午后。产后40天,我时常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尤其是阴道口处,我发现那里似乎有些异样,有一块肉样的东西。生产时,我经历了侧切和二度撕裂,心里一直有些忐忑,不知道这是否是产后恢复期的正常现象。
那天,我鼓起勇气,拨通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电话,预约了线上问诊。医生***的声音温柔而专业,让我感到一丝安心。我向医生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他耐心地询问了我生产时的具体情况,然后告诉我,产后阴道口出现肉样组织是正常现象,这可能与生产时的侧切和撕裂有关。
医生告诉我,产后42天可以做个盆底超声检查,以了解盆底肌肉的恢复情况。我听了医生的建议,决定去做这个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我的盆底肌肉恢复得不错,只是阴道口处的肉样组织需要进一步观察。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按时进行盆底肌肉的锻炼,并继续关注阴道口的变化。医生***定期通过线上问诊与我沟通,给予我指导和鼓励。他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让我深感安心,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恢复健康的信心。
终于,在产后3个月,我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阴道口处的肉样组织也逐渐消失了。我由衷地感谢医生***的悉心治疗和关爱,是他让我在产后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心情沉重,点开了互联网医院的平台,寻求一份心灵的慰藉。屏幕那头的医生,声音温柔,像春风拂面,让我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我向医生倾诉了我的困扰,从产后对生活失去兴趣,到反复的焦虑,再到难以言说的抑郁,我几乎将所有的痛苦都倾倒给了这位未曾谋面的医生。
医生没有急躁,也没有轻视,他耐心地倾听,不时地点头,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理解和关怀。他告诉我,这可能是一种产后忧郁,需要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虽然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但医生的话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他建议我,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当地的医院做一次全面的评估,同时,他提供了一些自我调整的方法,如参加体育锻炼,多与朋友交流等。
那天,我虽然没有见到医生,但我感受到了他的专业和温暖。我知道,即使是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也有人在默默关注着我,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
如今,我已经按照医生的建议开始了治疗,虽然过程艰辛,但我相信,在医生的陪伴下,我一定能走出阴霾,重新拥抱阳光。
产后出汗,是许多新手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产后出汗不仅限于身体虚弱,还包括了多种原因,如激素水平变化、水分排出、体温调节等。本文将从产后出汗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产后出汗的相关知识。
一、产后出汗的原因
1. 激素水平变化:产后,女性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剧烈变化,这会导致身体出汗增多。
2. 水分排出:怀孕期间,女性体内积聚了大量的水分,产后需要通过出汗等方式排出体外。
3. 体温调节:产后,女性的体温调节能力会下降,容易出汗。
4. 身体虚弱:产后,女性的身体比较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出汗。
二、产后出汗的症状
1. 出汗量增多:产后,女性的出汗量会明显增多,尤其是在夜间。
2. 出汗部位:产后出汗主要发生在头部、胸部、背部等部位。
3. 出汗持续时间:产后出汗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会在产后1-2个月内逐渐消失。
三、产后出汗的预防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产后,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避免过热或过冷。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产后,室内空气应保持流通,避免潮湿。
3. 适当运动:产后,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出汗。
4. 注意饮食:产后,应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身体水分。
四、产后出汗的治疗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与预防措施相同。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与预防措施相同。
3. 适当运动:与预防措施相同。
4. 注意饮食:与预防措施相同。
5. 使用止汗剂:对于出汗过多的女性,可以使用止汗剂来缓解症状。
总之,产后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过度担忧。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产后出汗的症状。
您好,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稍等,我正在详细阅读您的病情描述。
请问切口目前长好了吗?
不知道,自己不会检查,也没去医院呢。
会阴伤口还有疼痛吗?
不疼。
有尿频尿急尿痛吗?
只有尿痛,其余没有,好像看到会阴有点红肿。
主要是担心伤口会长不好。
是伤口红肿吗?
伤口缝针那里看不到,我看到是尿道口和外面有点红肿。
请问最近有同房吗?
没有。
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好的。
高锰酸钾需要加水1:5000稀释。
淡粉色的水清洗,浓度不要太大。
但偶尔还有恶露,坐浴可以吗?
可以的。
如果坐浴三天没有好转,还是需要到医院去检查。
好的,谢谢。
不客气呢。
那天,我刚刚剖腹产手术结束23天,心情本应是轻松愉悦的,然而,当我发现产后恶露没有正常排出,而是宫内还有血块时,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我联系了医生,她是一位温柔细致的产科专家,她耐心地听我描述病情,并没有急于给我下结论。
医生给我提供了一些生活上的建议,比如喝生化汤或者益母草,还有多散步,走动一下。虽然我觉得这些方法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
在我咨询医生关于病情严重程度时,医生告诉我血块的大小并不大,只有三公分,相当于一张卫生巾的大小,所以不用担心。医生还告诉我,不需要进行清宫手术,血块有可能自行排出,也有可能被身体吸收。
医生还询问了我是否有发烧,是否有异味,这些都表明可能存在感染。我很庆幸自己没有这些症状,医生也因此排除了感染的可能性。
当我提到自己没有恶露排出时,医生告诉我这是正常的,因为剖腹产后宫口较窄,恶露排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医生还告诉我,排淤血的药物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而且血块可能不会立即排出,它们可能会机化,也就是变硬,这是正常现象。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我的恢复之旅。虽然过程有些漫长,但我相信在医生的关怀下,我一定能战胜困难,恢复健康。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让我更加相信互联网医院的便捷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