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警惕隔夜菜!小心亚硝酸盐中毒

警惕隔夜菜!小心亚硝酸盐中毒
发表人:侯艳娇医生

江西省曾经一家6口亚硝酸盐中毒,最严重的两个人甚至手脚抽搐、口吐白沫。买菜时发现一些表皮有些烂了的蔬菜比日常价格要便宜,便买了下来,将那些蔬菜表皮撕掉后就下锅炒了。蔬菜放久了或变质后,里面的硝酸盐会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

 

日常生活中,隔夜菜腌的咸菜、凉拌菜、鱿鱼丝中都有可能出现亚硝酸盐过量的情况。

 

食品工业上常用以添加在香肠、腊肉中,作为保色剂,因其可与肉中的肌红素结合而成亚硝基红素,比肌红素安定而不被破坏,可保持良好外观。另因其还原性强,也可将细菌还原,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为什么亚硝酸盐能引起中毒?

 

硝酸盐本身无毒,但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其和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后,会形成不能携带氧分子的高铁血红蛋白,所以皮肤黏膜看上去发紫,严重的将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

 

 

尤其是患胃肠功能紊乱、贫血、蛔虫症等疾病的儿童,如果食用白菜、萝卜、菜花等蔬菜过多时,过量的硝酸盐进入肠道,其肠道内的某些细菌会迅速将蔬菜中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人体来不及分解,致使大量亚硝酸盐进入血液,也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直接中毒常由于误引起用,由于亚硝酸盐的性状与食盐相似,误当做食盐使用是引起中毒的常见原因。

 

 

某些药物使用不当也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如亚硝酸异戊酯和硝酸甘油用于治疗心绞痛,有扩张血管作用,如误服或误吸过量可发生中毒。烧伤者局部敷用次硝酸铋、硝酸铵、硝酸钾或硝酸银等,如使用时间较长亦可转化为亚硝酸盐,经皮吸收引起中毒。

 

亚硝酸盐还是肉类护色剂,有防腐和改变肉质的作用,使肉质看上去粉红诱人,所以很多人在嫩肉粉中和鲜肉中加入亚硝酸盐。还有一个主要目的是对肉类防腐,是防腐剂中毒性最大的一种,稍有过量就会导致中毒。

 

摄入亚硝酸盐的危害有哪些?

 

摄入0.2~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一次摄入超过3克就会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尤其是婴幼儿,因其肠内酸度较低,更易发生急性中毒。长期摄入少量亚硝酸盐,可引起慢性中毒,包括:①致甲状腺肿;②引起视力障碍;③亚硝酸盐与胺类化合物形成亚硝替化合物,其中许多就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大S产后癫痫复发的新闻 ,引起人们对癫痫的关注,癫痫复发有多种原因,其中药物不能随便停非常关键。

     

    丙戊酸钠的问世,意外得来的抗癫痫药物

     

    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我国约600万癫痫患者,而癫痫类型多达40多种,在众多新老抗癫痫药物中,丙戊酸钠自1963年用于临床以来一直以来都是抗癫痫的主要药物之一。丙戊酸最早作为一种有机溶剂,无意中发现它具有抗癫痫作用,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丙戊酸钠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丙戊酸钠对多种癫痫类型有效,说明书适应症:主要用于单纯或复杂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大发作的单药或合并用药治疗,有时对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作为广谱抗癫痫老药,丙戊酸钠是低年资医生无法迅速判断癫痫类型时的保险选择,然而只有全面熟悉它,才会在抗癫痫的持久战中常胜不败。

     

    具体用法用量需仔细阅读说明书或遵医嘱,通常是小剂量(每日10~15mg/kg)起始,逐渐加量,常用剂量多在每天20-30mg/kg。在疗效不佳或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可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警惕:丙戊酸钠使用后不能任性停药

     

    一般情况下,丙戊酸钠只能逐渐减量停药,除非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因为如果突然停药,出现伴有缺氧和生命威胁的癫痫持续状态的可能性很大。在以前已接受其它抗癫痫药物的病人,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要逐渐进行,在2周内达到最佳剂量,其它治疗逐渐减少至停用。如需加用其它抗癫痫药物,应逐渐加入。

     

     

    了解:丙戊酸钠常见不良反应

     

    ① 消化系统:常见的有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一般不会导致停药。需要注意的丙戊酸钠能导致肝损害(注意监测肝功能)和胰腺炎,极少数情况下可以很严重。

     

    ② 神经系统:震颤、脑病(可能与血氨无关,但也有高血氨脑病)。出现脑病时一定要及时识别,一般停药后会好转。

     

    ③ 生殖系统:可导致月经失调或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较强的致畸性。所以年轻女性只有在治疗获益大于风险时才考虑使用,而且使用时会补充叶酸和维生素K。

     

    注意:丙戊酸钠和以下药物有明显相互作用

     

    ① 丙戊酸钠为肝酶抑制剂,和拉莫三嗪合用时最明显,应适当减少拉莫三嗪剂量,否则皮疹等不良反应产生几率增加。临床上经常联合使用这2个药,因此特别要注意。

     

    ②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可以明显降低丙戊酸的浓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是对付难治性感染的特殊级抗菌药物,但二者联用时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大幅下降,值得注意!

  •  

    丰盛美味的年夜饭勾动着我们的馋虫,但是对于有着过敏体质的「敏感人」来说,这一大桌子菜里,藏着很多雷!

     

    过敏是什么?

     

    什么是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也称「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

     

    医学解释

    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病理性免疫应答。

     

    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会对某些特定的东西表现出抵抗力过强的现象,当你接触同样的东西2次以上时,就会导致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

     

    临床症状以皮肤、呼吸以及循环系统为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导致人们出现过敏反应的物质即为过敏原,过敏原不是固定的,不同的人会对不同的东西产生过敏。

     

    比如有的人吃什么都不过敏,而有的人喝了瓶牛奶就已经满脸通红,因此在过敏这件事上不能随意「传授经验」。

     

    过敏的危险

     

    通常当我们停止与过敏原接触后,过敏反应会自行逐渐停止,但也不能忽视,因为有几种情况下的过敏是极为致命的!

     

    过敏反应危不危险,主要取决于它导致了机体哪个部位的炎症。

     

     

    最危险的过敏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 呼吸困难

     

     

    过敏导致喉头水肿时,喉部黏膜下面的疏松结缔组织充血水肿。这会压迫呼吸道阻碍呼吸,严重时短短几分钟就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和窒息,是一种高危险性的过敏反应。

     

    ● 过敏性休克

     

    另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性反应,这种过敏进展很快且极为严重,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过敏性休克的患者除了有普通过敏表现外,还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出,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这些高危险性的过敏反应目前研究得尚不十分清晰。

     

    如何避免过敏

     

     

    要注意的是,当我们与自己的过敏原——食物、药物、可被吸入过敏物等接触后,都有一定可能会发生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

     

    因此,万万不可轻视过敏反应,食物过敏尚无特效疗法,严格避免食用过敏食物是患者的最佳选择。

     

    也可以采取脱敏疗法,但是目前由于一些副作用的高风险性以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因此还在进行很多探索。

     

    年夜饭中藏着这些过敏原

     

    理论上,任何物质都能成为过敏原,但是伴随着进化演变过程以及某些分子的特殊结构,人们会偏向于对某些特定物质过敏的频率更高。

     

    我们年夜饭里常见的过敏原就有以下几种: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是过敏体质?

     

    我们是不是过敏体质,其实早有预见。过敏体质的人常常会有以下这些表现:

     

    1. 小时候常常会有湿疹,长大后出现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

    2. 会经常莫名出现红斑、湿疹、瘙痒、红眼和流鼻涕等症状,而又没有明显的诱因。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体质应该让专科医生来分析判断,而不是自己妄下结论。

     

    如何知道自己对什么过敏?

     

    许多人在得知过敏的危险性之后便开始害怕,急切地想知道所有会让自己过敏的物质,患者的这份焦虑也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医院有开展过敏原检测的服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一般认为,偶发的不严重的过敏并不需要进行过敏原筛查;只有长期被过敏所困扰的人,或是过敏体质的人,才更有必要进行过敏原检查。

     

    (皮肤点刺试验)

     

    过敏原检查常用的方法是:抽血查过敏原(但最多只能检测固定的20种物质)、皮肤点刺试验、斑贴试验等。

     

    导致人体过敏的物质可能有几万几十万种,但我们检测的只是一些比较常见的过敏原,对许多患者并不适用,因此这些检测能够给予的指导十分有限。

     

    若要进行过敏原的检测,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挂皮肤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等,也可以去专业的超敏反应科。

     

    不推荐大家在网上学别人进行过敏原的自查,因为这很可能会加重过敏,甚至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

     

  • 高尿酸在我国是仅次于高血压的“第二高”,患病人数高达1.5-1.7亿。尿酸不溶于水,过高的尿酸会从血液中析出变成结晶;这些结晶就像从我们体内长出的“尖刺”一样,会在关节等处引起痛风,还会“穿透”内脏和血管,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尿酸实际上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物质的代谢产物,它就是嘌呤。嘌呤作为碱基的一种,平常被我们的身体用来合成核苷酸,再进一步合成作为遗传物质的DNA等。嘌呤虽然重要,但是一旦摄入过多,就会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为尿酸,如果不能成功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堆积引起高尿酸症。

     

    可见,为了预防高尿酸症,嘌呤就不能摄入过多。特别地,很多内脏食物都是嘌呤“重灾区”,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辨别。

     

    1.  鹅肝

     

    啤酒是常见的高嘌呤食物,但是内脏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还要更上一层楼,往往是啤酒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其中,遥遥领先的鹅肝中的嘌呤含量就高达啤酒的80倍,摄入100g鹅肝,就相当于摄入了14瓶500g的啤酒!

     

    此外,鹅肝也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引起动脉硬化等心血管问题。高尿酸以及高血脂患者,在吃西餐时就要特别注意远离鹅肝。

     

     

    2.  鸭肠

     

    卤鸭肠、炒鸭肠、泡椒鸭肠、凉拌鸭肠……作为一种川味美食,鸭肠的做法多种多样。然而,鸭肠的嘌呤含量却极高,每100g就含有346mg嘌呤,是啤酒的70倍;每摄入100g鸭肠,就相当于喝了14瓶啤酒!

     

    此外,鸭肠中也不乏胆固醇,可能引起血管硬化和高血压。

     

     

    3.  肥肠

     

    肥肠又名猪大肠、猪肠,鲜美醇厚的口感让它饱受很多内脏饮食爱好者的欢迎。然而,肥肠的嘌呤隐患也同样不小。每100g肥肠含有296mg嘌呤,是啤酒的60倍;吃100g肥肠,就相当于喝了12瓶啤酒!

     

    高尿酸,特别是痛风患者,就要注意抵御来自肥肠的诱惑。

     

     

    4.  牛肚

     

    爆肚作为天津和北京的一种著名小吃,历史悠久而享誉全国。下开水或下滚油让羊肚或牛肚爆熟,就能制成独具风味的爆肚。

     

    羊肚和牛肚虽然也是高嘌呤内脏饮食的一种,然而相比于“同侪”来说,嘌呤含量相对较低。每100g牛肚中含有嘌呤80mg,是啤酒的16倍;每吃100g牛肚,相当于喝了3瓶啤酒,远逊于鹅肝、鸭肠等。

     

    嘌呤相对“友好”的牛肚无疑是解馋的最佳选择,但是也不能多吃,否则高尿酸迟早缠上身!

     

     

    鹅肝、鸭肠、肥肠、牛肚……这些内脏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较高,其中最高的鹅肝,牛肚则相对“安全”。对于这些内脏美食,我们要提高警惕,否则无论是隐形的高尿酸血症,还是令我们疼痛难忍的痛风,都可能“找上门”来!

  • 病例分享:

     

    诊室里来一位80岁的老大爷。高血压已经三十多年了。平时规律服用药物,血压控制的还算平稳。最近几个月,却经常在吃饱饭之后,就出现头晕、眼前发花。老人没有太在意。直到几天前,饭后因为头晕而摔倒在地上,头磕青了一块,万幸没有造成骨折。家人给他一测血压,发现高压才83mmHg。经检查,这位老大爷是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容易出现饭后晕厥、跌倒,是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且餐后低血压临床表现不典型,隐匿性高,漏诊率高。我们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什么叫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指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餐前收缩≥100 mmHg合并餐后收缩压<90 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水平超过脑血管自身调节阈值而引起相应症状。

     

    如何诊断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测定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压,前者需要调整餐后血压测量时间间隔,后者需要在2小时内测量8次血压。

     

    为什么会发生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饮食可刺激肠肽的释放,进一步引起肠道血管的扩张,由于胃肠道中的血液淤滞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在健康的成年人中,循环血量的减少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外周血管收缩以及增加心率和心排血量来补偿。然而,在老年人中,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减低,导致餐后血压降低。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老年人餐后低血压?

     

    常见的诱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非饮食相关因素,包括血容量不足、利尿剂过量、降压药过量、体位性改变等。另一方面是饮食相关因素,包括高糖饮食、进餐过多、进餐过热、久卧位坐起进食。常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帕金森氏病、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如何预防餐后低血压的发生?

     

    应在积极的纠正诱因和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综合防治。非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非药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每天进食前增加饮水量或少食多餐。

     

    (2)对接受造口管饲的老年患者,减少肠道营养物输注速度,在输注前避免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3)避免在餐前服用降压药,宜在两餐之间服用。

     

    (4)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5)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加用药物治疗,包括减少内脏血流量、抑制葡萄糖吸收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药物。

  • 尿酸升高,肾脏最易受损。

     

    在我们人体中,有一种物质叫做嘌呤,它在维持正常新陈代谢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嘌呤在代谢的过程中会产出尿酸,这些尿酸大部分会在肾脏中由肾小球滤过形成尿液或肾小管重吸收。

     

      
    一旦嘌呤代谢紊乱,就会引起尿酸升高。一般情况下,一种物质升高,在可控范围内都会有对应的酶来缓解,但人体内并不存在尿酸相应的尿酸酶,加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功能也慢慢退化,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

     

    因此,过多的尿酸就会沉积于肾脏,引起高尿酸肾病。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不光老年人会出现高尿酸肾病,年轻人也会出现。

     

    高尿酸肾病趋于年轻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年轻人逐渐形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啤酒、白酒、火锅变成了大多数人夜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

     

    而这些饮食习惯会增加体内尿酸盐地产生,减少尿酸盐地排除,人体内的尿酸水平就会快速升高。高尿酸肾病也就随着这些饮食习惯逐渐趋于年轻化。

     

    据相关数据表明:80年代~90年代期间,我国高尿酸肾病的发生率增长了大约10倍。

     

    因此有人开玩笑道:“高尿酸肾病是吃出来的。”那为了预防尿酸升高,我们的日常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

     

     

    预防尿酸升高,这3点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高尿酸肾病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痛风,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为了避免血液中的尿酸升高引起一系列病变,日常生活中我们饮食应注意:

     

    1.低嘌呤饮食:

     

    选择米饭,面食马铃薯等碳水化合物促进尿酸排出。

     

    蛋白质可用牛奶、鸡蛋、代替肉类。

     

    选择水果,青菜,萝卜等低嘌呤食物。

     

    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动物内脏、脑子、豆类、沙丁鱼、螃蟹、肉汤、啤酒等高嘌呤食物。

     

    2.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达到2500~3000ML,大家可选择带刻度的杯子,这样更有利于饮水量的观察和控制。建议选择纯水,苏打水、淡茶水等增加尿量,帮助尿酸排出,减少因沉积大量尿酸于肾脏而对其造成的损害。

     

      
    3.严禁饮酒: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可不可以每天就喝一点酒?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饮酒本身就会使得尿酸增加,同时肝脏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乳酸就会降低肾脏对尿酸的排除率,这样一来,尿酸生成增多了,排出也受阻了,自然体内含量就多了。

      
    因此,正常人可以适量饮酒,但是高尿酸患者在尿酸水平未降到正常值时是禁止饮酒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关于高尿酸、高尿酸肾病以及它的饮食注意事项,你都了解了吗?

  • 前几天被一则新闻刷屏:58岁的陈女士是一名运动达人,她特别爱吃油炸食品。近日,陈女士因患胆结石到医院做手术,被取出大大小小的468颗结石。医生怀疑,陈女士的胆结石可能和她爱吃油炸食品有关,爱吃油炸食品容易患胆结石,是真的吗?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

     

     

    胆结石是胆汁硬化形成的,胆汁是由肝脏分泌产生后,在胆囊中储存的,胆囊会将胆汁浓缩5~10倍。当进食食物后,胆囊收缩将储存的浓缩了的胆汁排出胆总管,进入肠道,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如果饮食不规律,就会导致胆汁长期储存在胆囊里面,胆汁成分逐渐析出,从而形成胆囊结石。

     

    而胆结石的形成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瘀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目前胆结石的成因还不清楚,有三种可能:

     

    1.胆囊经常不能清空,胆汁会变得浓稠,有可能导致结石的形成。

     

    2.胆汁中胆固醇太多,超过胆汁的溶解能力,就会形成晶体,有可能形成结石。

     

    3.胆汁中由于某些疾病等导致肝脏形成过多的胆红素,这些多出的胆红素有可能形成结石。

     

     

    什么样的人易患胆结石呢?胆结石的高危人群有:

     

    女性尤其是马上进入更年期的女人

     

    60岁以上的老人

     

    超重或者肥胖的人

     

    孕妇

     

    糖尿病患者

     

    服用某些降胆固醇药物和含有雌激素药物(如避孕药)的人

     

    有胆结石家族史的人

     

    快速减肥的人

     

    吃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饮食的人

     

    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的人

     

    特定种族的人,例如印第安人等

     

    新闻报道中的陈女士,多个方面都属于胆结石的高危人群,比如快进入更年期、爱吃油炸食品等,也可能只是其中一项,也可能是几项叠加的。

     

     

    如何避免胆结石的形成?

     

    1、避免胆结石形成,首先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蛋黄、猪脑、鱼卵、动物皮、鱿鱼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增加胆固醇排泄,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粗粮、杂豆、蔬菜、菌菇类、魔芋制品、豆制品等,促进胆固醇的排泄;

     

    2、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如肥肉、肥牛、肥羊、五花肉、猪蹄、牛骨汤、奶油、黄油、方便面、曲奇、植物奶油、起酥面包、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等;

     

    3、避免高糖饮食,如糖果、蜂蜜、冰激淋、果汁、乳饮料、奶茶、甜饮料等;

     

    4、三餐规律进食,不饥一顿饱一顿的,也不暴饮暴食,使胆囊正确排空。

     

  • 据说又到了采蘑菇吃菌子的季节,菌子破土而出,吃的就是这一口鲜。

     

    但,你或许听过这个调侃毒蘑菇的歌谣: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睡棺棺,然后一起埋山山。埋山山,哭喊喊,全村都来吃饭饭。吃饭饭有伞伞,全村一起躺板板,躺板板没人埋山山,然后一起晒干干”

     

    即便如此,每年仍有人为了解馋不小心吃了毒蘑菇被送进了医院,轻者呕吐,重者丧命。

     

    中毒会怎么样?

     

    我国已经报道的毒蘑菇有500多种,因为毒素的不同,中毒症状严重程度不同。按照中毒的症状分为以下6种类型。

     

    ● 胃肠道型。中毒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一般恢复比较快,死亡的很少。

     

     

    ● 光过敏性皮炎。毒素导致皮肤变得对阳光敏感,当阳光照射皮肤时,出现皮炎。

     

    ● 神经精神型。出现幻觉、精神错乱。比如吃了见手青后,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奇怪小人儿。

     

    ● 溶血型。表现为急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少尿、肝脾脏肿大。严重的会出现抽搐、幻觉、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中毒后的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用后6~12小时出现中毒的症状。

     

    ● 肝脏损害型。毒蘑菇中的一种叫作毒伞肽的毒素直接作用于肝脏细胞核,导致细胞迅速坏死,是引起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有6~12小时的潜伏期,在早期会出现一些胃肠道的症状然后逐渐消失,让人误以为已经痊愈,之后会出现黄疸、肝疼痛等。由于存在假愈期,会让人忽略严重性而错过了最佳救治期。

     

    ● 呼吸与循环衰竭型。中毒后,出现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麻痹。有6~12小时的潜伏期。

     

    中毒了咋办?

     

    如果在食用菌类后感到不适,一定要引起重视。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自己进行催吐,用手指刺激咽部。孕妇慎用催吐。

     

    保存好引起中毒的菌,以便治疗时医生查明是何种毒素。

     

    到达医院后,会依据具体情况进行洗胃、导泻、灌肠、或者是输液。

     

    毒蘑菇不止“红伞伞白杆杆”这一种类型,不能单凭借这个方法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毒蘑菇种类繁多,且含有的毒素也各不相同,鉴别需要专业的知识以及仪器,民间流传的一些鉴定方法都不靠谱。

     

     

    把野生蘑菇当做食用蘑菇是中毒的主要原因,预防中毒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不吃来源不明的菌类。

     

    有些毒蘑菇的毒素耐高温,及时经过烹饪也无法消毒毒素。有些毒蘑菇会和无毒蘑菇长在一起,无毒蘑菇可能会被污染,随意采摘不可取。安全起见,不要自己摘蘑菇吃,不要购买自己不认识的蘑菇。

     

     

    另外,在烹饪菌类时,要注意彻底做熟。有些可食用菌,比如牛肝菌、见手青,如果没有完全煮熟,食用也是有可能中毒的。

     

    我们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段子:

     

    “某人中毒后出现幻觉,在病床上唱忐忑”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某大爷中毒后说医院下雨又下雪”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这些段子让一些人误以为中毒是一件“好玩的事”,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轻者可能如段子一般出现幻觉送到医院救治,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调侃归调侃,毒菌可是真的吃不得啊!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急诊医学学会.中国蘑菇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9,39(8):717-725.DOI:10.3969/j.issn.1002-1949.2019.08.002.
    [2] 邢路军.毒蘑菇的鉴别、中毒类型及处理方法[J].生物学教学,2009,34(11):80,封3.DOI:10.3969/j.issn.1004-7549.2009.11.039.

     

  • 大部分的蔬菜,一般人都是在烹饪后才吃的,虽然这些蔬菜中的营养会由于加热而流失。因此,一些人会选择快炒或水煮的方式来减少蔬菜中营养成分的流失,甚至只炒七、八分熟,就能展现蔬菜的原色和原味。

     

    但是,这两种种蔬菜中都会含有毒素,如果不煮熟,毒素就无法去除,吃了很可能就会中毒,因此,在食用前一定要注意彻底煮熟。

     

     

    1.四季豆:

    四季豆又称敏豆,味道清甜,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且热量低,是一种健康的豆类蔬菜,常吃可健脾利胃,增进食欲。

     

    然而,生四季豆中含有两种毒素,皂苷和血球凝集素,它们都是这样做的。皂类化合物对人的胃肠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当接触到肠道后,它会使肠道充血,然后出现肿胀,导致进食者恶心,呕吐,拉肚子;而血球凝集素则是一种能使红血球凝集的抗体,可以附着在不同动物的红血球上,使红血球凝集。严重者可致命。

     

    适当的做法:

     

    在皂素和凝血素这两种毒素面前,四季豆只需加热至100℃以上5分钟,彻底煮熟,毒素就会被破坏。当你做四季豆的时候,最好先用沸水把它烫熟,如果是直接热炒四季豆,则要注意翻炒均匀,让豆子失去原有的苦味。

     

     

    2.金针菇:

    在菇类食品中,金针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很高保健价值的食品。在金针菇中,菇类甲壳素(菇抽出物)含量居第一位,食用一周以上,可减少血液,内脏中多余脂肪,使排便顺畅。另外,金针菇还含有一种“蘑菇壳聚鱼”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在脂肪被人体吸收之前排出体外,所以不容易产生多余的体脂,也不容易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酸。

     

    常食金针菇,不但可防治肝病及胃肠溃疡,还适合高血压、肥胖、肥胖的人群及中老年人食用。

     

    然而,生金针菇含有秋水仙素,人吃了它后,极易氧化成有毒的「秋水仙氧化剂」,对肠胃粘膜和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极易引起食物中毒。常在饮食后半小时至四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适当的做法:

     

    购买新鲜金针菇回家,可先在冷水中浸泡1小时,然后再煮熟,因为秋水仙会遇上摄氏150度的热水就溶解了,另外,尽量避免把金针菇作为主要蔬菜,最好不要吃太多。

  • 你也爱吃隔夜菜吗?小心恐埋下食物中毒危险因子!较为南方湿热地区,促使食物容易腐败,一旦不慎吃下肚,恐引起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发烧等食物中毒症状,有时更伴随血便或脓便,甚至抵抗力特别弱的人症状会比较严重,甚至可能会因为食品中毒而死亡,不得轻忽严重性。

     

     

    先要理出隔夜菜的概念:其实,放菜只要超过8个小时,就算是隔夜菜了。

     

    隔夜菜之所以能引起致命疾病,是因为隔夜菜里含有亚硝酸盐。食物长期保管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

     

    但是,抛开剂量谈毒性是痴汉。亚硝酸盐一次摄取0.3~0.5克以上才会中毒,一次摄取3克就会死亡。

     

    关于隔夜菜,我们不能一刀切。毕竟,隔夜菜保管得当也可以吃。

     

    艺人母亲吃隔夜菜中毒 险引起败血症

     

    日前一名陈姓女子,因婆婆饭后习惯将饭菜留置饭桌上,加上近来天气转凉,认为食物不容易腐败,未放进冰箱保存,没想到陈女晚餐吃了中午的炒菜后,明显有酸味,接着就出现腹泻等症状。近来媒体报道艺人的母亲,因节省经常吃隔夜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险些引起败血症,也显示许多长辈们仍保留着吃隔夜菜的习惯,也希望借此机会,带给大家一个警讯。

     

    剩菜应尽快密封存冰箱 避免细菌滋生

    通常食物中毒症状会持续一至两天,有时会持续一周至十天,中毒症状及严重程度会依据患者年龄、个人健康状况、引起食品中毒的致病原因种类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剩菜在用结束后应尽快密封后放入冰箱内,避免放置在室温下时间太久,细菌会快速增加。

    食物低温烹调尽快食用 避免营养素流失

    此外,若一次烹煮量较多者,也应煮好后分装小包装放入冷冻,食用前再解冻,避免因反复复热,导致营养流失,也促使细菌增加机会。营养师提醒,尤其许多食物的营养素在烹调过后很容易快速流失,因此在低温快速烹调后,就尽快食用,即使剩菜需加热,也应与冷盘分开盛装,避免交叉污染。

    剩菜不宜在冰箱里放太久

    因为剩菜和微生物都很容易被感染,所以放进冰箱24小时内就可以了。另外,从冰箱取出加热时,请彻底加热,有助于杀死食物中潜在的病原菌。

     

    在我们做饭的时候,我们很难把握一次性把所抄的菜吃完扔掉就非常的可惜。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的进行存储。

  • 在父母的认知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因此,父母吃饭时,不愿意浪费了,往往会将第一顿没吃完的饭菜收拾起来冰箱里,等下一餐用锅炉热乎热乎继续吃,而有时候因为天气问题,还会连放锅里热都不热就直接拿着吃了,但是这样做真的正确吗?隔夜菜到底还能不能继续食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其实隔夜菜是可以吃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保存方法。

     

    有些蔬菜在炒熟之后放置的时间过长,会出现亚硝酸盐加重的情况,长久食用过多之后,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比如会存在致癌的可能,比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

     

    另外,煮的隔夜汤放置也是讲究方法的,放置的前提是需要这个汤没有放进任何佐料,不然会引起变质。还要注意的是,装汤的碗需要用玻璃或者陶瓷类材料的器皿,不然,用不锈钢的器皿放进冰箱后会引起化学反应,从而变质。当然,最好是用专门的的保鲜盒装上,盖上保鲜膜再放入冰箱冷藏,这样可以减少细菌的增生。

     

      
    以下总结出的7种不能吃的隔夜菜,记住,不管多贵都别吃!要牢记身体健康比钱重要这个道理!

     

    主要是海鲜类:

     

    海鲜本身就带有许许多多的细菌,因此不容易保存也不容易清洗杀菌。隔夜的海鲜食品经过冷却以后,本身的细菌会重生甚至再生,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去吃隔夜的海鲜!如果可以,少煮点,就将生海鲜直接冷存,下次再拿出来煮;或者一次性烹饪有些多的话,尽量吃完,不要剩下来。当然,肉类其实也是一样的。

     

    除了海鲜类,素菜类也存在这个问题:

     

    1、青菜

     

    平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买绿叶菜吃,因为都知道吃多了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里面蕴含了很多身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但是,你们所不知道的是,有些绿叶菜在经过一晚上的放置后,内部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会有致癌风险,影响健康

      
    2、凉菜

     

    吃不完的凉菜不要再继续放置了,比如腐竹、海带、凉粉等等,放在冰箱里也不好使,因为等到第二天食用,已经生出很多细菌了。为了身体健康以及避免食物中毒,大家不要吃隔夜的凉菜了。

      
    3、银耳和蘑菇

     

    像银耳蘑菇这类的产品,其实很容易产生硝酸盐,所以不要隔夜放了,赶快丢掉吧。

     

    最后要说的是淀粉类了

     

    比如豆浆,

     

    众所周知,豆浆在高温下会变质,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其实在常温下,豆浆也很容易变质,只有低温才可以放置一段时间。如果当天的豆浆没有喝完,第二天再去喝,会存在腹泻的可能,所以隔夜豆浆不要再喝了。

     

    再或者土豆,

     

    土豆是我们常见物,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土豆不能隔夜也不能加热再吃了,因为这样的土豆营养成分已经流失,也会引起腹泻等可能。

     


    说了这么多不能隔夜吃的食物以及危害,你还敢去乱吃隔夜菜吗?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食用隔夜菜前提必须去加热!因为加热后细菌会因为过热而减少,如果长期食用不加热的隔夜菜,或许会引起中毒的状况,所以切记隔夜菜食用前需充分加热!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做菜还是不要做多,不管怎样,隔夜菜吃多了都不好,做够一餐的量就好。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