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发高烧捂出汗就行么??

发高烧捂出汗就行么??
发表人:曾沣
健康是人类几千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而每个人无不在其一生中遭遇到过疾病的折磨。发烧是大多数成年人都有过的体验之一,人们对它再熟悉不过。
 
然而通常的情况是人们越熟悉一个症状,民间流传的处理方法也就越多,有的凝集了老百姓的智慧,但也不乏某些有害无利的习俗。
 
今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发烧。
 
人体为什么会发烧?
发烧,医学界常称为「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体温 0.5 ℃。每个人的体温略有差异,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段的体温也不尽相同,所以判定是否发热应与自己平时相同条件下的体温做比较。
 
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把腋窝温度大于 37.2 ℃ 视为发热。
 
有些人认为发热就是由感冒引起的。其实不然,发热常常由感染和 / 或一些其它可以引起发热的非感染性因素引起。
 
感染作为发热的最常见原因,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外,还包括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全身其他部位感染。
 
另外,还有很多可能导致发热的因素,如免疫性疾病、过敏、创伤、肿瘤、代谢性疾病以及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
 
发烧时我们的身体在发生什么?
我们身体所感受到的不适,很多是我们的机体在与疾病抗争过程中引发机体内环境的暂时性改变而造成的。
 
就拿感染引起的发热来说,大部分时候身体内的病原体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免疫系统消灭了;一旦遇到身体免疫功能下降或病原体太过于强大的时候,身体得通过内环境的调动,激发起更强大的力量来对抗病原体,而要召唤这股强大的力量,则需要更高的体温。
 
发热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1. 寒战期
 
首先我们的体温调定点被调高了。调定点相当于身体这个「房间」里空调的设定温度。刚开始的时候,房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我们称其为「寒战期」。
 
为了迅速达到设定温度,表皮的血管收缩、汗腺抑制以减少散热,肌肉颤栗以增加产热,同时发个信号给体温调节中枢,咆哮道:「太冷了,快想办法把体温升起来!」
 
很多人在这个阶段会觉得冷,并出现寒战等表现。
 
 
2. 高热期
 
体温升高至设定温度后就进入了「高热期」。此时我们切实感受到了阵阵干热。为了保持高体温,提升免疫系统战斗力,「房间」里的空调马力全开,毫不放松。
 
这个阶段只觉体内一团火热无处宣泄,大概是整个发热过程中最难受的时候。
 
3. 退热期
 
经过数小时到数天甚至更久的战斗之后,免疫系统取得了初步胜利,进入「退热期」。维持高体温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疲倦的身体开始迅速降温。
 
体温调定点回归正常,在此期间身体产热减少,散热大幅增加,表现为面色潮红,全身出汗,此时我们会感受到全身难以言说的舒适。
 
这么说来,发热并不是一件坏事。
 
但是,在战斗特别艰难的情况下,杀红眼的免疫系统会要求体温升高、再升高。体温超过 41.5 ℃ 时可能会对脆弱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在此之前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干预了。
 
捂汗有没有用?
「捂汗」是我们国家两千年来对抗发热的一项传统,至今在很多人眼里仍是对抗发热最廉价、有效的方式。许多孩子因为家长对传统的恪守,被捂出了「捂热综合征」,令儿科医生扼腕叹息。
 
那么成年人是不是也不能捂汗呢?
 
严格来说,捂汗是不可取的。许多人声辩自己捂了一身汗出来后烧就退了,其实不然,出汗是退热的结果,并不是退热的原因。
 
在体温未升高至调定点之前,再怎么捂都捂不出汗的。那一身汗是退烧阶段身体自发散热的结果,并不是捂出来的。
 
如果非要为捂汗这个传统找回一些颜面的话,那就是在寒战期我们手脚冰冷、战栗不止的时候,捂在被子里可以帮助升高体温,减少寒冷带来的不适。
 
一旦进入高热期,身体不再觉得冷的时候,就绝对不可再捂热了。虽然我们应该为免疫系统创造更好的战斗环境,但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自己捂得难受不说,还一不小心烧坏了脑袋。
 
发烧时怎么做才是对的?
发热是一种身体对抗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在抗御疾病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我们不应该也不能盲目地去扼杀它。
 
只是我们人体对于发热的耐受程度是有底线的,一旦逾越了这个底线就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这条底线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条底线就是你的耐受度。
 
 
如果发热在机体尚能忍受的极限内,譬如发热时体温不是过高,体温在 39°C 以下,而发热时间持续又不是过长,那么可能经过一般的处理就有可能退烧了;如果发热严重干扰了你的生活和工作,或持续时间过长,那就必须要采取积极措施了。
 
多喝水:别人在你发烧的时候让你多喝水真的不是敷衍你,发热时代谢速度增快,体内水分消耗快,需要及时补充。
 
退烧药:上面两条都是辅助措施,这一个才是对症处理。目前成人退烧首选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市面上许多感冒药都含有此成分。无需每天定时吃,也不能超量吃,只在不舒服的时候短期服用就行了。
 
及时就医:由于可以引起发热的病因繁杂众多。上面介绍的是针对常见的发热患者的常规处理原则。而对于那些经过常规处理热度依然经久不退、或者高热患者(体温达 39.5°C~41°C)、伴有惊厥、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应予及时送医,查明病因,及时给予对症和对因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发烧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汗液其实是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产物。皮肤是人体最大的防御器官,同时通过皮肤将人体内的一些毒素排出体外。那么,是不是出越多的汗就对人越好呢?其实不是的,中医上讲发汗太过,是耗气伤津的,因为津血同源,气随血脱。

     

    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前些天在针灸科门诊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王某,女,30岁,生产后6个月,听别人说发汗法对身体有益,就去了当地一个专门发汗的诊所,进行为期2周的发汗排毒治疗,第8天发汗治疗之后,忽然发现自己说话不清楚,且有舌头的活动不利,四肢活动均无明显异常,查头颅MRI 未见明显异常,为求中医治疗,就来了针灸科,通过详问病史后发现该患者气血不足。我们都知道,产后多虚,该患者就属于这种体质,因此在通过大量的发汗排毒治疗后加重了其气血不足的状况。

      
    中医上讲津血同源,津液与血都源于饮食的精气,并且相互资生,相互作用,津液耗损常使气血同时亏虚,因此气血不能上荣于舌窍则出现了舌头的活动不利及说话不清楚。

     

    同时结合患者的舌、脉均属气血不足之征。治疗上以补益气血为基本原则,予中药口服及针刺治疗约2周后,患者症状基本缓解。这是很典型的一个案例,足以可见过度发汗的弊端。但这也与其体质虚弱密切相关,并不是所有的发汗者都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既然如此,不出汗是不是就好?自然也是不行的,上面提到了发汗其实是新陈代谢的过程,所以发汗要适度,适量的发汗对人体是有好处的。比如:《伤寒论》就提到风寒感冒,恶寒无汗时要发汗,选用麻黄汤,有汗时就要选用发汗力度较小的桂枝汤治疗,同时,发汗中强调“蛰蛰汗出”,就是指轻微的发汗,使腠理适度开合,营卫和则表证解。

     

    但是也强调了要避免“亡汗”现象的发生。而临床上医生们也确实是这样运用的,因此医生提倡适度发汗。如果不可避免会大汗淋漓,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及时补充一些淡盐水或者糖盐水,维持体内的水钠失衡,也就是西医上讲的避免电解质紊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理解经方,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聊到了汉代古医书中“痉病”的本质,所谓痉病其实就是热邪停留于肌肉深层,导致肌肉津液匮乏的一种病理现象。

     

    然后又聊了在太阳病中,“痉病”的两种类型,一为刚痉,二为柔痉,刚痉首选葛根汤,柔痉首选瓜蒌桂枝汤。但,一种病理状态,它不会永远停留在原地等你去治疗,它可能会发展为另一种病理状态,或复归平和。所以,停留在肌肉深层的热邪是可能继续向前发展的,所谓热盛于表,势必及里,扰动里气,上逆则为呕,下奔则为利,入肺则喘而胸满。邪在太阳未解,热传阳明渐盛,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三种类型

    一、热盛于表,上逆则为呕

     

    这就是所谓的邪在表未解,肌肉深层的热邪又下逼肠胃,导致里气扰动,胃气上逆为呕。此时可用葛根加半夏汤。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伤寒论 第33条


     

    这个方子很简单,就是葛根汤加上半夏。依然用葛根汤,是因为葛根汤对应的证仍在,所谓葛根汤证对应的症候群就是“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所谓项背强几几,就是指从颈项至背部肌肉僵凝之态。本质是,风寒束表,皮腠关闭,肌肉深层郁热灼津,津液向肌肉、皮肤的供应减少,首先出现颈部津液供给恶化,接着弥散到全身肌肉。再严重些,还可能发热恶寒,头痛项强,口噤不得语,角弓反张。

     

    但是,如今在上面的症状上,还要添上一条,那就是呕。这呕,就是热邪逼胃,里气扰动,胃气上逆导致的,于是加半夏。半夏一能燥湿化痰,二能降逆止呕,放在这儿恰如其分。若是“有汗恶风”,则需去麻黄,减轻发汗的力度。

     

    二、热盛于表,下奔为利

     

    所谓利,就是腹泻的意思。表邪入里而致腹泻不止。此时,又分两种情况。

     

    其壹,虽然出现了下利,但是正邪相争的主要矛盾还在表证上,此时,可用葛根汤: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伤寒论 第32条

     

    太阳病的特征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其中,恶风,脉象和缓,皮肤腠理疏松者,为太阳中风证。恶寒,脉寸关尺俱紧,皮肤腠理比较致密,身痛,头痛者为太阳伤寒证。

     

    为什么太阳与阳明合病(在同一时间段,太阳、阳病均发病)会导致腹泻呢?这一段,日本汉方家大塚敬节解释很精彩。一般太阳伤寒证,太阳之邪闭塞于表,当用“麻黄汤”发汗解表之,若出现肌肉津液亏虚,则加用葛根以补肌肉津液之不足。若与阳明同时而病呢?阳明病有一个特征就是,渴,同时有濈然汗出。可是,现在表证未解,皮肤腠理不开,汗出不来,于是阳明之汗外出无门,遂内迫于里为下利。你看,虽然有下利,但是主要矛盾还是在肌表,太阳证>阳明证,所以依然要坚持解表发汗,疏经升津,这个葛根本来就有升阳止泻之能。

     

    其贰,虽然有表证,但是“利遂不止”,邪气只是残留肌表,矛盾转移到了胃肠,此时,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方子: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第34条

     

    此条中的下利,乃表证误下,导致邪气内陷所致。 此时,是表里俱病,太阳证的份量与阳明证相当,所以,需要表里俱治。脉促,即短促之脉,与浮数之脉类似。它提示什么呢?提示上虚下实, 有一个著名的方子“桂枝去芍药汤” 就是治疗“上虚下实,脉促胸满”的,此胸满是虚满。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脉促,即是误下使得上焦之气(肺、胸之气)下陷导致的,所以不仅有脉促,还有虚喘。

     

    《伤寒论》原文用词极精当,此处是“喘而汗出”,而不是麻杏石甘汤证中的“汗出而喘”:“喘而汗出”乃上焦肺气虚之虚喘,喘是重点;“汗出而喘”乃邪热壅肺之实喘,汗是重点。所以用大剂量的葛根(八两),就可以理解了。葛根不仅能解肌退热,生津之渴,还能升阳举陷,其药势向上,向外,可推动胃气向上焦,肌表循行。至于黄连三两,黄芩三两,清胃肠之邪热也,炙甘草二两守护胃气。

     

    三、入肺则喘而胸满

     

    刚刚我们说到了停留在肌肉深层热邪的两种变化:

     

    一种是,热邪逼胃,里气扰动,胃气上逆为呕,可用葛根加半夏汤。

     

    一种是,遂内迫于里为下利,同样是下利,主要矛盾还在表证的,用葛根汤;主要矛盾在胃肠的,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那么,第三种,就是热邪入肺,入肺则喘了: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伤寒论 第33条


    这一次的胸满,则是邪热壅肺之“实满” 了。既然提到了“不可下”,可能患者还伴有大便硬或者燥,甚至便秘,所以才被视为“太阳阳明合病”,但尚未到里热燥实的程度。此时当用麻黄汤类方,即所谓“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脉浮无汗而喘是此时的主要矛盾,此时的治法是“此虽邪实于胃,先发其表然后下之也。”若肺热甚重,可用“麻杏石膏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一般来说,夏季炎热,出汗多一点是正常现象。因为汗是调节人体温度的重要物质,当温度升高时,通过排泄汗液,使人体温度相对恒定。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与人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比如体质偏胖的人就会更容易出汗,而体质偏瘦的人就不容易出汗,这都属于正常范畴。

     

    但是,有很多人会"出虚汗",出虚汗跟正常的出汗可不一样,出汗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出虚汗却是不正常的表现。

       

    那么怎样区分"出汗"与"出虚汗"呢?

     

    出汗:大部分是由于温度高而产生的,相当于被动出汗。

     

     

    出虚汗:不受温度的影响,导致全身或局部出汗。比如自汗、盗汗等。

     

    (自汗是指本身不热、也没有运动,还是会出汗,同时还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是气虚的表现。而盗汗是指夜晚一睡着就出汗,是阴虚的表现。)

     

    中医认为:虚汗流越多,身体则越虚!而出汗部位的不同,也能反映出不同的身体健康,如果你身体的这3个地方出汗多,那么就要小心是否"病也跟着来"。

     

     

    1、鼻子出汗多——肺气不足

     

    鼻子总爱出汗,并且汗多,说明身体缺少肺气,是肺功能不足的表现。而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天生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造成的。

     

    建议:每天需要多运动,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把氧气输送到全身的每一个部位,还可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可以多食木耳、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保持营养充足

     

    2、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的汗腺分布非常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颈部经常出汗,那么就要小心是否是内分泌出现了问题。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尤其是激素水平的检查。

     

    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饮食上要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增加免疫力,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3、 手心、脚心出汗——气虚血虚

     

    情绪紧张、激动、害怕导致的手心或脚心出汗过多。中医认为,这可能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中医推荐小妙招:

     

    中医认为,顺则补、逆则泻。所以,我们可以在每天餐后进行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6圈,再逆时针揉24圈。

     

    另外,可以多吃温补的食物,同时学会放松心情,避免因精神紧张而过度出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出汗是一种人的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可以帮助调节体温,汗液还有滋润皮肤的作用。一般是与环境温度还有人的神经调节有关系。但是过多的出汗就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为什么手心出汗?

     

    因为手足掌面的皮肤汗腺本身要比其它部位的汗腺数量多好几倍。如果气温高,手心出汗就多,比如夏天出汗就比较多。

     

    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也有一些人手心出汗多,没有季节性,而且是激动,紧张,生气等情绪变化剧烈的时候,手心会不由自主的出汗,这在医学上讲叫做“手汗症”,属于局限性多汗症。一般和遗传有关系,多发于青少年时期。

     

    由于汗腺分泌是有交感神经支配的,所以交感神经失调可以引起的。多汗一般是小汗腺分泌量增多,情绪波动使交感神经兴奋,继而导致汗腺兴奋,出汗反应增强,引起多汗!

     

     

    在中医方面《素问.宣明五气论》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一般把异常出汗分为自汗和盗汗,

     

    有医家把手足汗出分为阳明热盛、脾胃湿热、心肾阴虚、脾胃虚寒四种证型

     

    1、阳明热盛

     

     手足汗出而大便难 如《医方类聚手足汗》记载“阳明病,手足汗出,澹语,大便难,此热证也,与承气汤下之”

     

    2、脾胃湿热

     

    手足汗出多而粘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记载:“清脾者,治手足出汗,白术、苍术、茯苓、半夏、黄连各一钱,滑石、柴胡、升麻、甘草羌活各五分,水二盏,加灯芯煎八分,空心服”

     

    3、心肾阴虚

     

    手足汗出而五心烦热者 治以滋阴清热,麦味地黄汤主之。

     

    4、脾胃虚寒

     

    手足汗出,而手足不温者 一般为中阳不足、脾胃虚寒,治宜温补中阳,方选理中汤加乌梅。

     

    清王燕昌《王氏医存即汗处知其虚处》记载:“五脏皆有汗,不独心也,汗皆为虚,心虚则头汗,肝虚则脊汗,肾虚则囊汗,肺虚则胸汗,脾虚则手足汗,人弱而专出一处之汗,久而不愈,即此经虚也。”

     

    这条是说手足汗是手太阴脾经虚引起的,应当从虚论治。

     

    中医內治法各家的学说不一样,而且辩证比较复杂,不容易掌握,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外治法,相比来说这样简单一些,拿来就可以应用。

     

    几种外治的方法

     

    1、黄芪30g, 葛根30g,荆芥10g,防风10g 水煎汤热熏而温洗。

     

    2、5%的明矾溶液,每日浸洗。以及用松树、桉树叶煎水浸洗。

     

    3、乌洛托品溶液擦手。

     

     

    4、煅龙骨30g,枯矾10g 研末,洗完手后擦手。

     

    5、枯矾10g 苦参30g 花椒6g 水煎外洗,每天一次。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果有用过的更好的方法,请留言。

  • 近年来韩国文化颇为流行,从韩剧到整容,从泡菜到鸟叔,韩流已从方方面面渗入我们的生活,好像有很多人也很乐意接受韩流的影响。今天要说的就是关于汗蒸的话题。

     

    话说汗蒸也是从韩国传入的,近几年特别流行,不光年轻人喜欢,中老年人也很热爱,并且逐渐成为一种人们所热衷和追捧的休闲保健方式。韩式汗蒸是将黄泥和各种石头加温,人或坐或躺,用于驱风、袪寒、暖体活血、温肤靓颜。这不,最近门诊遇到好几个汗蒸的患者。

     

     

    其中有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就诊时主要症状为胸闷,经老师调治一段时间后有所好转,再次复诊时发现舌质红少苔,明显阴分不足,与之前的舌象大相径庭。老师便问最近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于是了解到患者前两天去汗蒸了,才进去没多久便觉得胸闷更严重,于是待了没几分钟就出来了。

     

    我们当时很不解,好好的为什么要去做汗蒸啊。原来是听人说了汗蒸的种种好处,能减肥,能排毒,还可以美容养颜,延缓衰老,治疗关节炎,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等等。

     

    老师听完后哭笑不得,感慨现在无良商家太多,有什么新的养生保健项目就开始宣传这样那样的好处,也不看顾客本身适不适合就一味推销。

     

     

    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们不建议大家冬天做汗蒸呢?

     

    首先,汗蒸是会出汗的,而汗是什么,中医说 “阳加于阴谓之汗”,如果汗出过多,又伤阴又伤阳,能有什么好处吗。

     

    再者,有人说汗蒸能排寒气。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汗蒸时毛孔是处于开泄状态的,中医讲“天人合一”,讲究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冬天毛孔闭合是正常状态,而现在却要逆其道行之,非让毛孔开泄,已经就不合理了,再万一汗蒸结束后保暖措施没做好,寒邪湿邪更容易入侵体内,到时候岂不是得不偿失。

     

    第三,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情况不一,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位患者,本来就胸闷还去汗蒸,无异于雪上加霜。要提醒大家这种保健方式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

     

    春节临近,估计不少人会选择汗蒸这种休闲活动,您还敢去吗?

  • 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次发烧,爸妈总是说:“多喝点热水,盖上被子发发汗就好了。”然后我就问:“为什么?”父母总是会说:“一辈辈传下来的,都是这么好的。”相信大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景。每次自己或身边的人发烧,都会说一声:“多喝热水,发发汗就好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却感觉很有道理。然而,在医院,每次听到护士喊:“X医生,XX床病人37.6℃”,医生总是会说:“敷点冰块,物理降温”,却从来没听到过“喝点热水,给他盖上被子捂捂”。那么,发烧后哪种处理方法才是对的呢?

     

     

    发烧,即发热,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或者体温不升高,自觉全身或身体局部发热。造成发热的原因很多,中医上将发热的类型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因六淫,即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热)。常见的外感发热多是由风、寒、火(热)、暑、湿所致,如风寒束表之发热、风热犯表之发热、暑湿伤表之身热等。内伤发热多是由于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衡导致的发热,主要有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郁发热、痰湿郁热、血瘀发热,因其致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老一辈常说的“捂捂汗”,其实属于中医治疗中的汗法。通俗讲就是打开毛孔促进出汗,使在表的邪气随汗而除的方法,即开泄腠理,宣发肺卫,解表祛邪。然而,出汗并不都需要“捂”出来。如:外感风寒之发热,常表现为怕冷较重,发热轻,无汗,流清涕等,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多喝热水,发发汗”的方法,辛温解表,驱邪外出而退热。

     

    而风热犯表之发热,“捂汗”之后虽有汗出而热势不退,甚至体温升高,出现烘热欲焚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冰敷的效果就会比较好。风热犯表,身热明显,汗出不畅,面红口干,用以辛凉解表之法,配以冰敷,对退烧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无论是“捂汗”还是“冰敷”,大都针对的是邪气在表之外感发热,对于内伤发热,就不太适合。对于内伤发热,或滋阴、养血、益气、温阳,或解郁、化痰、活血化瘀,若是血虚或阴虚之发热,再用发汗的方法,则会更加耗伤阴血而加重病情;若是冰敷,也只是缓解一时的热势,冰退则热势复来,甚至延误病机,出现严重后果。

     

    程式《医学心悟》有云:“论病之源,从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无论是“捂汗”还是“冰敷”,对退热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一定要对证使用,不可乱用。

  • 一运动出汗就全身起一些又红又肿的包,还伴有明显的瘙痒,这种看似对自己的汗过敏的症状其实就是「荨麻疹」。

     

    提起「荨麻疹」,导致它出现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它带给人们的感受却是非常专一——「痒」。不少荨麻疹患者想尽办法摆脱它,但都难以逃脱「魔爪」。

     

    一掐一个包,荨麻疹是「何方妖魔」?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和形态不一的风团,颜色呈红或白色,瘙痒剧烈、时隐时现,少数患者还会出现水肿性红斑。

     

     

    很多人容易在春秋季节出现症状,但其实荨麻疹的发病与季节的关系并不大,只要有诱发因素,比如药物、食物、吸入物、感染、物理因素、精神因素、内科疾病等影响,荨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荨麻疹根据病程可分为慢性荨麻疹和急性荨麻疹。

     

    • 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以自行消退。通常不留痕迹、风团反复、时多时少。
    • 急性荨麻疹:起病较急,多为红色大小不等的风团,会因抓挠而增大增多,严重情况下还会伴有发烧、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为什么患荨麻疹的是我?

     

    荨麻疹的病因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发病原因也非常复杂,相当数量的荨麻疹患者不能找到原因。

     

     

    荨麻疹的类型

     

    • 人工荨麻疹:用手抓挠或用钝器划过皮肤而出现的线条性红肿。
    • 寒冷性荨麻疹:因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接触部位而产生风团。
    • 日光性荨麻疹:因日光照射,裸露部位出现红斑或风团,常伴有瘙痒或刺痛。
    • 压力性荨麻疹:穿紧身衣物或长时间坐在硬物体上可诱发,常见于臀部或系腰带处。
    • 胆碱能性荨麻疹:皮肤受热刺激后出现圆形丘疹性风团,自觉剧痒、麻刺感或烧灼感。
    • 接触性荨麻疹:接触变应原后出现,可能由化妆品或食物添加剂等化学物质引起。

     

    患了荨麻疹,能治好吗?

     

    用药治疗

     

    在用药方面,急性荨麻疹首选是抗组胺药物,局部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以及清凉止痒的药物涂搽治疗。

     

     

    还可以局部做冷敷,减轻瘙痒和红肿的症状。对比较严重的荨麻疹,可以考虑静脉输注VC、钙剂、地塞米松等,加强抗过敏治疗的效果。

     

    病情须知

     

    对于病程在6周以上的慢性荨麻疹,同样是抗组胺药物的应用治疗。

     

    如果症状控制良好,在病情控制稳定2~4周后便可开始减量,通常建议疗程3~6个月,一直到最低有效剂量维持。

     

    对于难治性荨麻疹患者,在使用二代抗组胺药物的常规剂量,无法有效缓解症状时,只能采取加大剂量的方式。

     

    常规治疗下,如果不适症状还是得不到控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治疗。

     

    这样做,荨麻疹少发作!

     

    食物预防

     

    大多数荨麻疹治疗指南并不支持膳食调整。

     

    不过,食物可引起慢性荨麻疹症状波动,比如:某些食物中(异种蛋白、海鲜及其它食物)天然的芳香化合物,以及加工食品中的人工防腐剂和色素。

     

    所以在治疗期间,尽量少吃加工食物,减少在外就餐。

     

    日常注意事项

     

    慢性荨麻疹应该多总结经验,注意每次发病前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去了哪些新环境。

     

     

    比如辛辣食物、河鲜海鲜、很少见的野生食物等,情绪激动、旅游、露营、剧烈运动……在生活中尽量避免这些刺激因素,减少荨麻疹的发生。

     

    情绪调节

     

    慢性荨麻疹患者因为长期服药,会出现不同程度地焦虑,往往会纠结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慢性荨麻疹以往又称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特发性,在医学上就是原因不清的意思。

     

    所以不要纠结于寻找病根,要学会带病生存。接纳疾病,放松心情,从而缩短病程,容易康复。

  • 寒冷的冬天到来之际,很多人都喜欢往桑拿房里跑,因为冬天气温低,人体很难排汗,不愿意运动的人就会偷懒跑去蒸桑拿。很多人都认为,出汗可以将体内多余的毒素排出,甚至还有“排湿气”的功效,但身体真的需要借助出汗来排毒吗?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多出汗就能排毒,那热带地区的人们岂不是都比寒冷地区生活的人要健康?

     

     

    事实上,人体排出的汗里面,有99%的成分全是水,剩下的1%则由钠、钙、钾、氯和尿素氮组成。这些成分里,唯一算得上有害的也就只有尿素氮了。但人体大部分的尿素氮主要通过小便排出体外,通过汗水排出的那点尿素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偶尔出出汗,感觉毛孔都张开了,的确不失为一种放松的方式,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太大的危害。不过,对于刚生完孩子的宝妈们来说,盲目排汗很有可能致命!

     

    一般来说,当宝宝出生之后,宝妈会比之前更容易出汗,原因是女性在分娩时流失了大量血液,产后会出现贫血气虚的情况,同时伴随着多汗症状。如果在这个时候,孕妇还借助其他办法进行“发汗”,就有些多余了。

     

    产妇发汗的危害

     

    (1)脱水

     

    前面提到,汗水里绝大部分成分就是水。如果过度排汗,使得人体内部的水分和盐分失衡。整个人出现头晕、无力,甚至出现昏迷。

     

    (2)皮肤感染

     

    过多出汗的话,皮肤会长时间处于较潮湿、湿润的环境中,就容易发皱发白,如果不及时清洁,接触到细菌和真菌后就会易导致皮肤感染。

     

    (3)热射病

     

    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重症中暑,患者会出现失去意识、痉挛等病状,严重情况下还会损害肝、肾,凝血功能也会絮乱。如果处理不及时的话,就会因此丧命。

     

    千万不要觉得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实际上,几乎每年都有新闻报道,孕妇因在坐月子期间过度发汗而导致中暑身亡。谁都不会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出汗,就能带走一个人的生命。

     

    所以,宝妈们再也不要再被美容院里“满月发汗”的修复套餐给坑了!

     

     

     

    当然,女性在经历了一场生产之后,的确会留下各种各样的病症,比如气虚、湿气重等等。虽然“发汗”这一方法不可取,但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代替。

     

    坐月子期间,孕妇如果想有效排出体内湿气,最安全的办法就是食疗,多吃一些健脾除湿的食物。建议各位宝妈用薏仁煮粥,或是多喝薏米红豆粥、用淮山煲粥等等,日常在饭菜里可以多加一些葱姜蒜,都可以帮助排走湿气,此外,坐月子的环境也很重要,不要闷在密闭的空间里,室内要多开窗透气。

     

    最后,希望各位宝妈们在迎来可爱的小宝宝的同时也能获得健康的身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人体通过流汗的方式来适当的调节我们的体温,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更是如此。但是,除了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出汗以外,还有一些情况,明明不该出汗,却也是汗流不止。这种时候,对于这种异常现象的流汗,我们就需要多多注意了。有关专家讲,身体的哪些部位出现了异常,通过出汗就能判断出来。

      

     

    第一:手心、脚心出汗

     

    可能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现象,就是手心脚心经常出汗。首先,对于这个问题,中医专家认为,这是血虚造成的。中医上讲,因为脾胃的失调,对摄入体内的食物进行不了很好的运化作用,所以就会造成体内湿热血虚现象的发生。当遇到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因为情绪的激动或者是内心的恐惧,都很容易引起手心和脚心的出汗。

     

     

    所以,建议大家在调节心态的同时,还要每天进行腹部的按摩。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过饱。

      
    第二:胸口出汗

     

    如果,你在安静的时候胸口经常出汗,并且经常需要换衣服才能保证胸口干燥的话,有可能是你的脾胃失调引起的。中医上讲,当脾胃失调时,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循环的速度会变得非常的慢,容易导致体内的氧气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淤堵的现象。

     

    所以建议大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缓解一下压力,饮食上要多多注意,不要吃太多油腻的东西,适当的吃一些水果蔬菜。这样的话可以很好的缓解胸口出汗的这个症状。

      
    第三:背部出汗

     

    对生理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实在我们的背部,汗腺的分布是相当少的。如果,有的人背部容易出汗的话,很有可能是身体达到了极度疲劳的阶段。或者是身体太过于虚弱,体内的阴阳之气都不够充足,不能够供人体所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进行食补来把体内的阴阳之气调节上去。饮食上不仅要加强营养,并且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可以在睡前做一做瑜伽,来相应地改善一下。

     

    除了以上这些部位出汗外,可能还有的人会出现其他部位的出汗。比如:鼻子出汗,可能是我们体内的肺气不足,中医上讲肺气不足需要进行食补来调理补气的。换句话说,在西医上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免疫力低下,所以我们一定要增强我们的体力免疫力,来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袭。

      
    对于有一些人群来说,还没有进行多少体力活动,额头上就是满头的大汗。如果额头上经常出汗的汗的话,大夫说可能就是肝阳太过于旺盛而引起的。建议额头经常出汗的人,在平时一定不要随意的发脾气,要保持心平气和,并且还要保持睡眠质量的问题,还有睡眠的时间。另外最好是多喝一些枸杞和玫瑰花泡的茶水,滋阴养肝,达到清肝的功效。

     

    除此之外,临床上还有一些常见的疾病还与出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容易夜里出汗

     

    除了一些失眠盗汗之外,如果经常在夜里出汗的话,很有可能是结核病。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结核病的症状表现:夜里盗汗比较明显,并且午后会出现低热的现象。并且,对于结核病这种情况,很多人出汗是不分季节的,无论春夏秋冬,往往在半夜醒来的时候,都会发现睡衣和被子都被汗水浸透了。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知道结核病是一个传染性的疾病,现在在我们国家,结核病仍然是一个令人发愁的一个疾病。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及时去看医生。

      
    2、出汗多,伴有头晕

     

    当我们比较饥饿的时候,或者没来得及吃饭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比较头晕,并且还会出现全身出汗的现象。这是因为我们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已经不多了,不足以给我们提供充足的能量了。特别是对于容易低血糖的人群。还有一些不恰当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都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那么如果出现全身出汗多,身体控制不住的颤抖,并且还会有乏力恶心和头晕的表现,很有可能是低血糖而引发的,建议赶紧吃一块糖,来缓解一下症状。

      
    身体各部位出汗,都意味着出现了哪些健康问题,你了解清楚了吗?

  • 有这么一部份人,他们一吃饭,就会大汗淋漓。通常来说,这些人以体型较胖的人为主,也有一些人比较瘦。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 

     

    在深入正题之前,先聊聊关于汗的一些事儿。中医比较重视汗,无论是正常人的生理现象表现出的汗,还是疾病诊断所涉及的汗,甚至疾病治疗中提到的汗,都很重要。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五液。所谓五脏化五液,指的是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等。也就是说,汗、泪以及涕等都是人体正常的精气所化生。指的是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在一定条件下化生的五液,这其中包括汗液。 

     

    每个人都会出汗,或多或少。大家看到的出汗可能都差不多,但在中医大夫眼里,汗预示着很多东西,也就是从汗可以看出很多门道。一个人如果动不动就汗出,一般来讲这个人就比较容易感冒,因为这预示着他素体表虚或者说是气虚。如果一个人晚上出汗多,也就是盗汗,那么往往这个人就是阴虚体质。

     

    总之,汗在中医理论中具有很重要位置。那么,一些人吃饭后就出汗,是怎么回事呢?这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气虚。气虚的人容易出汗,无论是活动还是紧张,甚至静下来也会出汗。气虚的人饮食过程中会出汗。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脾胃出问题了,吃饭时候会出汗,中医有个名字叫饮食汗。饮食后随即汗出,甚至汗下如雨之证。因正虚胃热所致。《证治汇补·汗病章》:“饮食汗者,因正气空虚,反为饮食慓悍之气所胜,故食入汗出。”治用安胃汤、二甘汤等方。

     

    如何避免饮食汗,气虚患者要用中药调补虚弱之气。如果是因为脾胃有问题,就可以用中药调理。

     

    (附: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真正全身性多汗症少见,即使是全身性疾病所致的多汗症也主要发生在某些部位。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广泛性多汗,如感染性高热等。局部性多汗症常初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往往有家族史,有成年后自然减轻的倾向。

     

    多汗症的原因分为疾病性和功能性失调:


    1.疾病性


    多见于内分泌失调和激素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功能亢进、妊娠、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发热性疾病,以及一些遗传性综合征等。


    2.功能性


    大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愤怒、恐怖及焦虑等,为交感神经失调所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当宝宝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时,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正确处理。12个月宝宝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下面,我们将从病因、症状、检查、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应对12个月宝宝感冒发烧。

    一、病因

    12个月宝宝感冒发烧的病因主要分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则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此外,宝宝身体抵抗力弱、气候变化、室内空气不流通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感冒发烧。

    二、症状

    宝宝感冒发烧时,常见的症状包括:

    • 发热:体温升高,可达38.5℃以上。
    • 咳嗽:干咳或湿咳,声音嘶哑。
    • 流鼻涕:清鼻涕或脓鼻涕。
    • 打喷嚏:频繁打喷嚏。
    • 咽痛:咽部不适,吞咽时疼痛。
    • 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三、检查

    为明确病因,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检查。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

    • 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计数,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 病原学检查:通过咽拭子、尿液等样本,检测病毒或细菌种类。
    • 胸部X光检查:排除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四、治疗

    1. 降温:对于发热的宝宝,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当体温低于38.5℃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当体温超过38.5℃时,则需要口服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注意,退热药不能随意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3. 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种类和使用剂量需遵医嘱。

    五、日常护理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受凉。

    2. 宝宝发烧期间,要多喝温水,以补充水分和促进新陈代谢。

    3. 注意保暖,避免宝宝受凉。

    4. 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

    5. 密切观察宝宝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 拉肚子与发烧的关系

    拉肚子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症状,通常由肠道感染引起,可能是细菌感染,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在这种情况下,拉肚子很可能会伴随发烧症状。

    肠道感染导致的发烧,通常是因为感染病原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并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治疗。

    治疗拉肚子和发烧,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止泻药、微生态制剂、退热药等药物。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水分平衡,避免脱水,并注意饮食和休息。

    如果拉肚子和发烧症状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消化科医生可能会进行肠镜检查,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也非常重要。例如,多喝水、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预防肠道感染和发烧的发生。

    总之,拉肚子和发烧是常见的肠道感染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合理用药、注意日常保养,是预防和治疗这些症状的关键。

  • 宝宝低烧是家长们常见的困扰,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关于宝宝低烧的常见药物以及护理建议。

    一、宝宝低烧的常见药物

    1. 小儿奇应丸:具有解热定惊、化痰止咳、消食杀虫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惊风发热、咳嗽多痰、食积、虫积等症状。用法用量:口服,根据年龄不同,每次用量有所不同,一日3次。

    2.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用法用量:根据年龄和体重不同,每次用量有所不同,一日3次。

    3. 小儿葫芦散:具有化痰消食、镇惊祛风的功效。适用于痰喘咳嗽、脘腹胀满、胸膈不利、吐乳不食、小儿惊风等症状。用法用量:口服,根据年龄不同,每次用量有所不同,一日1~2次。

    二、宝宝低烧的护理建议

    1. 保证充足的饮水:宝宝发热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可以少量多次地给宝宝喝白开水,以防止脱水。

    2. 注意休息:宝宝发热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避免空气污染。

    4.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三、宝宝低烧的其他注意事项

    1. 不要随意给宝宝使用退烧药:在给宝宝使用退烧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2. 不要给宝宝穿太多衣服:宝宝发热时,要避免给宝宝穿太多衣服,以免影响散热。

    3. 注意饮食:宝宝发热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总之,宝宝低烧时,家长们要冷静应对,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日常护理,以保证宝宝的健康。

  • 发烧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也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对于7岁孩子来说,当体温超过38.5度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烧。

    发烧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等。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发烧,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或蓝芩口服液进行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可使用阿莫西林或头孢克肟进行治疗;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烧,可使用阿奇霉素或罗红霉素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发烧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通风;

    2. 多喝水,补充水分;

    3.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 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5.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为了预防发烧,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日常保健,包括: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劳累;

    2.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

    4.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5. 在流感或感冒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 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当小孩发烧时,家长通常会给孩子服用退烧药。那么,为什么小孩发烧吃完药后会出汗呢?这其实是药物帮助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方式。

    退烧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和促进散热。当小孩服用退烧药后,药物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体温中枢的兴奋性,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同时,退烧药还能扩张血管,促进热量从体内散发出来,从而加速散热过程。

    因此,小孩发烧吃完药后出汗,是药物发挥退热作用的一种表现。出汗可以帮助人体散热,降低体温,使小孩感到凉爽。但是,出汗过程中也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家长需要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避免脱水等不良反应。

    除了退烧药,家长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小孩降温: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开窗通风。
    • 给孩子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捂热。
    • 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身体,帮助散热。
    • 给孩子多喝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如果小孩发烧持续不退,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等,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预防发烧也很重要。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 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
    • 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 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 孩子发烧是否会影响身高,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孩子的身高与发烧并没有直接关系。影响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是内分泌系统中的生长激素,以及遗传因素和后天营养。生长激素在人体内呈节律性分泌,晚上10点以后分泌量最高。而发烧只是身体对病原体的一种应激反应,持续时间较短,因此不会对孩子的身高造成影响。

    然而,如果孩子反复发烧,就需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身体存在其他疾病的信号,需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查明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发烧期间,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适当调整孩子的衣物,避免穿得过多,以免影响散热。

    2. 给孩子适当补充水分,以防止因发烧导致的脱水。

    3. 注意饮食,尽量给孩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 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体温没有下降,应及时就医。

    此外,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2. 均衡饮食,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 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4. 定期带孩子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 发热伴随头痛是常见的症状,让人痛苦不堪。那么,当遇到发烧头痛欲裂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退烧措施。常见的退烧药物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它们可以帮助降低体温,缓解头痛症状。同时,物理降温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使用冷敷贴或者温水擦拭身体,可以帮助身体散热。

    除了退烧和物理降温,使用镇痛药物也是缓解头痛的有效方法。常用的镇痛药物有布洛芬缓释胶囊、曲马多等,它们可以减轻头痛带来的痛苦。

    那么,发烧头痛的病因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头部血管扩张:发热时,身体为了散热,会扩张血管,导致头部血流量增加,从而引起头痛。

    2. 脑部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颅内压力升高,引起头痛。

    3. 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白血病等,这些疾病也会引起发热,进而导致头痛。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头痛,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继发性头痛,如脑炎、脑膜炎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对于原发性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缓解。

    除了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饮食合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营养。

    3. 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4.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

    总之,发烧头痛欲裂时,我们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同时注意日常保养,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症状。

  • 儿童病毒性感冒发烧期间,鸡蛋并非适宜的食物选择。

    病毒性感冒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儿童在发烧期间,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消化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此时进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鸡蛋,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病毒性感冒发烧一般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在疾病的初期(1-3天),儿童的发烧症状会比较明显,体温可达到39度左右。此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确保孩子充分休息,并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除了多喝水外,白开水、淡盐水、果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退热治疗,家长可以遵医嘱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需要注意的是,退热药物在24小时内不应超过4次,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在饮食上,儿童发烧期间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馒头、米饭、白粥、稀饭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除了日常的护理,如果孩子病情严重或持续发烧不退,应及时就医。医院的相关科室,如儿科、急诊科等,都能为孩子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儿童病毒性感冒发烧期间,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休息和护理,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等。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孩子很快就能康复。

  • 腋窝温度达到37.4摄氏度,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已属于发热的范畴。正常情况下,腋下温度通常不会超过37.2摄氏度。然而,个体间存在差异,部分患者的正常体温可能就在37摄氏度左右。因此,37.4摄氏度的腋下温度是否属于发热,还需结合患者既往体温情况以及伴随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常见于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可能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炎症。非感染性发热则可能由肿瘤、血液肿瘤、内脏出血、血管栓塞、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等引起。此外,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发热。

    针对发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饮水,促进体内毒素排出。饮食方面,应尽量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增强机体抵抗力。若出现发热伴随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发热是常见症状,但不同原因导致的发热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热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1. 感染性发热: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2. 非感染性发热: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肿瘤切除、内分泌调节等。

    3. 皮肤散热减少: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药物促进皮肤散热。

    4.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降温等。

    总之,腋下37.4摄氏度是否属于发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若出现发热伴随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宝宝体温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那么,36.5度的体温是否属于发烧呢?答案是否定的。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体温在36.7~37.7℃之间,腋下温度在36~37.3℃之间,直肠温度在36.9~37.9℃之间。一般来说,宝宝体温不超过37.3℃就不算发热。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新陈代谢较成人快,体温也会比成人略高。此外,宝宝的体温会因活动、进食、哭闹等因素而发生变化,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家长们无需过于紧张。

    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真的发烧呢?主要观察以下两点:

    1. 体温持续超过38℃;

    2. 宝宝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哭闹不止等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除了发烧,以下情况也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1. 宝宝出现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

    2. 宝宝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症状。

    对于发热的宝宝,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降低室内温度;

    2. 让宝宝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 给宝宝多喝水,以促进排汗和散热;

    4. 可适当使用退热贴或退热药物,但需遵医嘱。

    总之,家长们要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宝宝的不适症状。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