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有的患者,总是胸闷、心悸,到北京、天津,却怎么也查不出问题,甚至做多次心脏CT、心脏造影、胃肠镜,查几百次心肌酶都不能解决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4月29日,广西一名学生在篮球场突然倒地,在送往医院抢救4天后死亡,医生诊断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在新闻上听到“猝死”这个词了。
2019年10月,沈阳一名学生在体测时倒地猝死,同月,江苏一学生同样是参加体测时猝死。
2019年11月,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发生心源性猝死。
关于年轻人猝死的新闻并不少见,因为它的不可预见性,每每见到此类悲剧都会感到心惊,同时害怕自己也会发生意外。
根据WHO的定义,猝死(SD)指的是平时身体健康或者看起来健康的人,因为自然疾病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占全部猝死的80% [1]。
心源性猝死是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死亡,心脏突然开始乱跳或者停跳导致死亡,它的发生主要和心血管病有关。
健康没有问题的心脏是规律跳动的,如果发生异常,心脏收缩出现问题,会导致心跳过快或过慢,甚至心跳停止。
我们常常听到的猝死新闻大部分是因为剧烈运动,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复杂的,剧烈运动、熬夜、情绪激动等都有可能。
剧烈运动
当剧烈运动时,心跳加快,这时候心脏正在强烈收缩舒张,就会造成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引发心肌梗死。
吸烟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心源性猝死多和心血管疾病有关,而烟草中含有大量对血管以及心脏有害的物质。
熬夜
熬夜伤身体这个道理已经被说烂了。那么它和心源性猝死有什么关系呢?
熬夜会促进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加、心率加快,比如有些人熬夜后会感到心慌,可能会引起正在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从而引发心肌梗死。
情绪激动
如果过度兴奋或者过度悲伤,会使心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跳加速,从而会发生胸闷气短甚至休克。
梳理李合盟事件可知,他在倒地后直至救护车来临前,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一直没有人救治,因此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
黄金四分钟内,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心脏复苏是抢救的最有效方法。
Step 1
通过轻拍肩膀和在耳边大喊看是否有回应。
Step 2
观察呼吸是否停止或不规律,如果没有回应且呼吸异常,可以判定为心脏骤停,同时让周围其他人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Step 3
找到两乳头中间的中点,双手交握垂直按压,按压这个步骤其实就是手动帮助心脏工作,每分钟100~120次,一秒钟不到两次。
同时注意,双臂不要弯曲,借助自己的体重向下按压。
按压的同时也要进行人工呼吸,把患者的下巴抬起,捏住他的鼻子,嘴对嘴呼气,按压30下,吹2下,循环进行,等待救护车到来。
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呢?除了上面讲到的几大原因,出现胸闷、心慌、眩晕、眼前发黑、憋气等症状需要注意了,建议尽早去医院检查心脏是否健康。
心源性猝死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与其担心,不如学会如何预防。
避免身体无法承受的运动
运动也要量力而行。在做运动前,可以先进行热身准备,舒展四肢,让身体逐步适应,这是在告诉身体:我要运动啦,你要做好准备哦。
如果运动时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应该停下休息。
戒烟
烟中的有害物质会伤害肺部、血管和心脏,并且二手烟也在伤害着别人,所以尽早戒烟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不熬夜
这一点不必多说,保持充足睡眠是健康身体的保障。
保持心态平和
如果心情不畅,要及时调节,找到发泄的方式。
虽然猝死频频发生,但我们不该把它认为是常态。日常生活要多注意,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作为医生,我们万万没有想到,40岁的江波竟然在出院那天与我们翻脸。
不管怎样说,我们毕竟也是他的救命恩人。
十天前,40岁的江波因为持续剧烈的胸痛到医院就诊,检查提示急性心肌梗死,这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而之所以如此年轻就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实与江波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他是一名脑力劳动者,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压力很大,加班熬夜是常有的事,再加上平时有抽烟,酗酒的习惯,所以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就比正常人要高很多。
万幸的是,因为发现和治疗及时,江波很快转危为安。
在确诊后,我们立刻为其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后发现他的冠状动脉两个分支闭塞都达到了95%以上,为了尽快疏通闭塞的血管,挽救梗死的心肌,我们通过介入手术,为其安装了两个心脏支架,术后经过十天的恢复,江波康复出院。
但出院后结账的时候,对于产生的医疗费用,江波却有了异议。
原来,他听一个朋友说,心脏支架都是骗人的,大部分心肌梗死只需药物溶栓即可,完全不需要安装心脏支架,还说,医生安装心脏支架都是为了获取暴利……
事实上,冠心病正在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病,每年都有很多人接受心脏支架的植入,但是有一些冠心病患者,的确没有太大的指征安装,安装后也不一定能够获益,从这点来说,医生盲目进行安装,是不负责任的。
但也有一些心脏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在发病90分钟内,安装心脏支架,依然是最佳选择,也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佳治疗心梗的方法。
虽然药物也可以溶栓,但是它的效果是远远比不上心脏支架的,而且风险很大。
对于明确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江波来说,安装心脏支架无疑是最佳选择。
江波的第二个困惑在于心脏支架太贵,而且医保报销的比例也非常低,很多人认为心脏支架到底该收多少钱,完全是医生在定价,其实这是错误的,无论是国产支架还是进口支架,都是有国家物价部门统一定价,医生没有权利也无法篡改价钱,至于心脏支架为何报销比例很低,说实话,这已经不是我们能解决的问题。
这就像癌症靶向药物曾经在国内全部是自费,直到最近两年才逐渐有所报销一样。
在安装心脏支架的时候,江波与家属明确表示要使用进口心脏支架,所以相对于国产的,又更贵了一些,最终导致他的入院总费用要高不少。
其实这在治疗前后,我们都已经与其沟通,当时江波也没什么异议,谁想到,出院后他竟然大发雷霆,怒骂我们乱收费,太没医德!
同事有些委屈地说,怎么能这样说我们呢,我们毕竟救过他的命!他发病的时候一分钱都没交,我们不也为其进行了紧急手术吗?另一个同事则愤怒地说,这就是农夫和蛇的现实版!
是啊,伴随时代的不断前进,医生所需要的技能,已不仅仅只是治病救人,我们常常在反思,为何有时医患关系会如此恶劣,是服务态度不好,是没有尽责尽心,还是……
或者说,这并不仅仅是医生与患者双方面的关系,如果更多的人能看起病,如果更多的人能享受更好的医疗,如果更多的患者不仅能看好病还能少出钱,也许,医患关系就没这么糟糕了。想做纯粹的医生很难,难就难在,问心无愧与皆大欢喜一定要双剑合璧。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类型,见识了心肌梗死的可怕以后,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如何抓住急救的最佳时机呢?
一、不有心存侥幸的心理
许多心肌梗死的患者,在症状初发的时候,因为坚信自己身强力壮,而且年纪轻轻,再加上症状不典型,往往会心存侥幸的认为只是简单的胸部不舒服,心梗不会找上自己的想法。所以,如果出现持续的不舒服,尤其是颈部及以下,腹部以上的持续不适,更需要警惕。
二、简单识别是否为心梗
心肌梗死的识别,需要记住心梗的典型症状,如果是持续的心前区或者后背的胸痛、胸闷、气短等不适,而且伴有大汗淋漓,有可能您已经是心肌梗死了,但不是所有的心梗都这么典型,也不是这么典型的症状都是心梗,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需要更加重视。
三、呼叫专业医生到场
如果考虑心梗,一定呼叫专业医护人员到场,切勿自行前往医院,因为心梗后的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会随时要了尔卿卿性命。如果有专业的救援设备在场,会大大提高救治能力。但如果真的距离医院很远,救护车或者医护人员不能赶到现场的话,自行送医也一定要和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搬运。
四、学会心肺复苏很重要
心肌梗死后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或者猝死的人多得很,因为心梗最大的并发症就是这些。所以,学会如何心肺复苏非常重要。毕竟心梗的绝大多数都是发生在院外,在医务人员没有到达现场之前,正确的心肺复苏,可以大大提高心梗后心脏骤停的救治成功率。
五、相信医生勿盲目自信
心肌梗死,到达医院后,一定相信专业的医务人员的判断和治疗方法。许多人听到心肌梗死要急诊放支架,做的最多的就是打电话找熟人,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急诊支架啊?”。如果问道专业的心内科医生还好说,如果问到一个其他专业的医生,耽误救治时机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把性命交给离你最近的那个有心梗救治能力的医院,就够了。
心肌梗死,不要相信所谓的偏方或者救治方法,没有任何一个偏方和简单的救治方法可以救你,能救你的,只有会溶栓的医生,和能做介入治疗的医生团队。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
文章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一位男性38岁患者,父亲与哥哥均在60岁前患过心肌梗死,本人是在药企做研发工作的,对生物医学进展了解的很及时。
当出现快步走路时胸骨后与咽部压迫感,休息数分钟很快缓解,意识到自己患的是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到当地医院做了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支近端狭窄90%。他看了很多上海G专家讲的可降解支架如何神奇,决定选择去英国做雅培研发的这种支架。无巧不成书,他接受完生物可降解支架出院三天,便看到了雅培公司关于生物可降解支架不仅不优于目前广泛应用的药物洗脱支架,反而增加血栓风险。接着强生公司中止了关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发试验。这些坏消息如雷灌顶。患者坐卧不安,通宵不眠,接着不思饮食。担心支架随时出了问题,怎么办?并多次夜间出现濒死感,到急诊查心电图与肌钙蛋白都正常。夜间怕一人独处,也无心思上班。到了上海那个天天讲生物降解支架如何好的专家科里住院,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支架通畅,其他血管也无问题。出院时建议长期服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防止支架内血栓。至今已用了5年,还不敢停。患者所在城市有一高水平精神病医院,后入住了该医院。经用艾司西酞普兰,症状基本缓解。但他不愿长期用精神科药物,出院后马上停药,症状又复发如初,并越来越重。
我向他详细解释,临床试验被随机两组,预后事件的差别是个统计学概率,并非接受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每一例患者都出问题。你已5年多未出问题,没有必要终身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停掉替格瑞洛,保留阿司匹林。应正确看待抗焦虑/抑郁药物,应重新使用并坚持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至少1年。我强调他不吸烟,无高血压,无糖尿病,体重理想,主要是有心肌梗死早发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很高,接近6mmol/L,应用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8mmol/L以下,甚至更低。家族史应重视,但并非不可变,例如父亲和哥哥患病时没有他汀和依折麦布,也不知应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什么水平,现在我们有了更有效的防控手段。
国内许多患者纷纷问我如何看生物可降解支架?我的回答:1、如无需放支架,再好的支架也不要放!2、可降解支架至今仍是“美好的传说”,需要更多令人信服的证据证实它比现有支架更好。3、国内一些试验是受生产企业主导影响的专家牵头,尚需更多试验和持续随访以观察结果。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心肌的坏死是不可逆的,所以,心梗后的相关并发症,或者是再梗死,就时刻威胁着心梗患者的生命健康。
那么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再发生和并发症呢?
1.药吃好
一旦罹患心梗,患者需要几乎终身服用药物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所以,把药吃好是预防心梗后并发症或者再梗死的最好方法,吃药没有捷径,许多人口服药物两年三年之后,因为没有症状,所以,停药者不在少数,而停药后直接导致的可能就是再梗死或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勤复查
心梗后复查尤其重要,因为心梗后并发症的发生也不是随时出现,比如心功能不全,可能有部分病人要到1到2年以后才会出现,所以,定期到医院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相关并发症,及早处理,防患于未然。
3.会运动
心梗后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也不是什么运动都不能有,心梗后的运动处方,鼓励患者多做有氧运动,会对心梗的愈合有着良好的作用,而适量运动也会有助于减少心梗并发症和再发梗死的可能。
4.戒烟酒
戒烟戒酒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改变生活习惯,杜绝不良嗜好,定期作息和规律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性别,为什么别人没有心梗,而你发生了心梗,需要找到原因,加以预防,如果心梗后仍然执迷不悟,仍然熬夜抽烟等不改变,那么下次心梗或者并发症就离你不远了。
5.懂生活
适度的生活节奏,减少工作压力,减少生活压力,保持愉悦心情,对于预防心梗后再梗死和相关并发症也尤其重要。所以,发生心梗后,更应该懂得如何去生活,更应该懂得拿得起和放得下,方能减少心梗后相关并发症和减少再梗死的发生。
其实预防心梗后并发症,还有其他一些小小的细节,需要我们加以注意,只有更加注意,才能更加安全。
预防并发症,我们需要一直去努力!
之前在急诊科的一天中午(下班时间),一个40多岁的壮汉,捂着腹部,由他老婆陪着走进来,说胃痛,有点心慌,肩膀也不舒服。急诊医生一听这话迅速让病人躺到急诊病床上,给病人做心电图,心电图没做完,病人额头就开始直冒冷汗,嘴唇青紫,面容痛苦。
心电图结果显示,该男子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幸亏抢救及时,差点一条人命就没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使这样一个看起来平常的不起眼的胃痛瞬息之间就差点变成了杀人凶手?单纯的胃痛和心肌梗死引起的胃痛又该怎么区分?如何判断?
正如心电图所示,虽然表现出来的症状是胃痛,但其实病人所患的是心梗。心肌梗死,是一种因为心肌供养需要和动脉血供之间的不平衡所引发的急性心肌坏死。根据心梗的位置和面积的不同而对心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心梗发作的高危人群是中老年男性,有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是有家族病史的患者。
除此之外,长期抽烟嗜酒、熬夜、饮食不规律、强体力劳动、精神压力过大等也是高危诱因。心梗发作时典型的表现是胸前区压榨样痛或有闷胀感,心律不齐、心悸,大汗不止、呼吸急促、晕厥等。
有些跟心脏看起来没有关联的症状也可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比如这个患者的胃痛,肩膀痛,还有一些如烦躁、坐立不安、牙痛、胃胀、呕吐等。心梗急性发作时若不及时抢救,会造成心力衰竭进而威胁到患者生命。
与心梗不同,胃痛常表现为隐痛、刺痛,一般呈缓慢性长期发作,长期饮食不健康,不吃早餐、偏食、饱食或者情绪长期压抑等是其主要诱因。主要由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饮食生冷、坚硬、不易消化等,均会引发胃痛的症状,但一般不会伴有胸前区压榨样疼或者闷胀感、濒死感等。
该患者虽然无心绞痛病史,且体重壮实,但明显超标、有长期饮酒史。发作之前十几天,为了赶进度,他一直在工地加班干活,之前他的胃部并无不适,且他的伴随症状心慌和肩膀不适,这些都是心梗发作的危险信号。单纯的胃痛和心梗引起的胃痛有时候可能没那么明显的区别,那么最稳妥的处理方式是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以免耽误病情,抱憾终身!
为提高公众防范意识普及急性心梗规范化救治流程,我国确定每年11月20日为“心梗救治日”,号召大家,牢记“两个120”!其中,2个120分别指120电话,和黄金抢救时间120分钟。时间就是生命,这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心肌梗死黄金救治时间:120分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危害大的急危重症。由于冠脉血管管腔血栓形成,冠脉突然阻塞,血流中断,心肌因缺血缺氧坏死。其治疗关键是尽早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最大限度地挽救频死的心肌,使梗死面积缩小,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病死率。
心肌发生梗死后的120分钟内尤其是前60分钟之内是再灌注治疗的黄金时间,如能在此时实现心肌再灌注,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心肌和生命,因此120分钟内实现再灌注是肌梗死的理想治疗目标。
心肌梗死发生后的每一分钟心肌都在死亡,开通血管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溶栓治疗,一种为介入治疗,如果心肌梗死发生超过了120分钟,不仅不能再溶栓,患者心肌坏死面积变大,导致心衰、休克甚至死亡,即使能活下来,再复发患心衰的可能也大大升高。所以,心肌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只有120分钟。
如何抓住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120分钟?第一时间打120
急性心梗后,留给我们抢救的时间其实很短。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的血液供应被中断,如果不及时恢复,心肌坏死的面积就会一点点变大,这也是心梗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中约一半人在发病60分钟内在院外猝死,死因主要是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若能在发病后的120分钟黄金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将明显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是通过溶栓、放支架等方式实现再灌注,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一般来说,在心梗发生后3小时内接受再灌注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范围;6小时内及时放入心脏支架,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一旦超过 12 小时疗效就差了。
心肌梗死抢救成功有三个关键环节:
1)第一关键环节: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肌梗死症状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应立即拨打120。
2)第二关键环节:是指急救中心迅速出动救护车,将患者快速运往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院(比如当地建设有胸痛中心的医院)。
3)第三关键环节:则是患者来到医院后,急诊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90分钟内完成冠脉球囊扩张,以保证及时可靠的进行再灌注治疗,提高梗塞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尽最大程度地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濒死心肌,以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总之,心梗发生时关键是2个120要记住,有人总结说:管住嘴迈开腿,有胸痛去医院,这句话也送给各位珍爱健康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健康饮食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同时,一旦有胸痛疑似心梗症状,就要毫不犹豫去医院配合专科医生治疗。
一、阿司匹林能预防心梗吗?
不管是冠心病的一级预防还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包括冠心病的三级预防,都明确的将阿司匹林列在了无可替代的位置上。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心梗,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其是通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的结果。阿司匹林一开始被发现,就是因为其解热镇痛作用,也用于感冒、流感时发热的退热。但随着新型的解热镇痛药物的出现,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的机会越来越小,其次阿司匹林的其他作用,诸如消炎、抗风湿等作用,也在逐渐弱化,但正是大量的临床证据证实了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作用,尤其是冠心病和脑梗塞中的作用,阿司匹林的使用才得到了质和量的飞跃。现在在阿司匹林的使用中,绝大多数处方也是因为其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其中也包括提问者说到的“阿司匹林能不能预防心梗”的作用。
二、阿司匹林是如何起效的?
阿司匹林能够不可逆的结合血小板上的一种酶,而这种结合,会让血小板的作用不能发挥。血小板有什么作用呢?血小板的作用就是血液的凝集必不可少的一份子,而阿司匹林和血小板的结合,使得血小板不可逆的起不到凝血的作用,直到这个被结合的血小板死去,阿司匹林都不会和这种酶分离,据此我们也能分析到阿司匹林是如何起到作用的。
三、预防心梗要怎么吃呢?
既然有明确的证据能够预防心梗,那么阿司匹林要如何吃呢?一般情况下,如果确认患者需要口服阿司匹林,几乎阿司匹林的口服都是长期或者是终身的,其剂量也是有推荐的,一般推荐75—150mg/天。
四、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吃阿司匹林预防心梗呢?
阿司匹林真的能预防心梗,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吃阿司匹林来预防心梗呢?答案当然是不能,阿司匹林是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吃,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吃。如果没有适应症,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也几乎是尽人皆知,在没有适应症的人身上使用它,出现胃肠道反应,或者出血的风险大大增加,但获益不会增加,所以,阿司匹林对于没有适应症的患者身上使用,是不推荐的。
其实,阿司匹林再能预防心梗,对于不需要的人来讲,还不是一文不值?你我为什么不去做哪一个不需要口服阿司匹林的人呢?
“36岁二胎爸爸猝死,与妻子聊天记录曝光:2019年,别拿生命开玩笑;年仅25岁!清晨男硕士猝死家中,参加工作还不满一年.....;新年第一天就有跑友猝死”等一系列的猝死新闻。
这些新闻并没有在耸人听闻,因为这样的例子其实数不胜数。据调查统计,我国每天约有1400人猝死,现如今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了,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
猝死是可以发生在任意的时间、任意的地点的任意一个人身上。即使你平时看起来没有什么事,生龙活虎的,也不能肯定猝死不会找上你。
但是,猝死发生前还是会有预兆出现的。小编总结了以下情况:
1.不明原因的疲乏、晕厥;
2.眼前发黑;
3.心慌、心跳过缓;
4.胸闷、胸痛、气促;
5.手臂或者肩颈出现放射痛;
6.颈部、后背、手心以及脚掌突然大量出汗;
7.反复发生的肠胃不畅及不适;
8.四肢无诱因麻木等。
当出现以上的情况后,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那么我们该怎么预防呢?小编我也通过查询资料,发现猝死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一定要做好预防。
第一点,对于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人。这类人群发生猝死的几率是非常大的,所以当感到身体有任何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去尽早医院检查。
第二点,因为现如今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自控能力也越来越差,暴饮暴食、生活压力大、运动量的减少都已成为常态。但这些也正是猝死的诱因,所以大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学会应急急救,即心肺复苏术。当出现猝死情况时,医学急救有一个黄金4分钟。如果在这4分钟当中正确使用心肺复苏术,使血液恢复回流,能大大地减少猝死的可能。
智能手表在近些年来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其功能的强大自然是它最大的优势。
能够测心率,走路的步数,还能监测血氧和睡眠的质量等。其中关于血氧和心率的准确性是否具有指导意义,小编我查找了各种资料。
如果是说跟医学研究上要求的“准”的标准比较来说,这是任何智能手表没办法做得到的。毕竟它不是医疗器械哦!但是智能手表的监测数据跟医疗器械相比,误差介乎3.3%~6.2%之间,属于合理的范围。
所以呢,智能手表虽然不能精准地反应心率和血氧的数值,但其数值一样能起到监测人体机能的状态。
Apple Watch健康管家,专业医生团队为您指定智能健康管理计划,为您生成系统健康数据,异常问题及时干预。文末领取专属优惠券, 套装到手价仅需3198!
线上健康管家,尽在手心 ↓↓↓
90天健康管理,无限次对话,有问题准时提醒,进入会场挑选更多好物↓↓↓
使用须知:
1. 为保证您的服务,请在购买签收后尽快激活您的权益;
2. 健康管家套装服务权益目前只限购买账号本人使用,无法赠送他人。
心肌梗死的判断,需要满足多个条件以后才能诊断,所以即便是有胸痛,到医院以后也需要患者的情况符合,才能顺利做出心肌梗死的判断。但依然有很多不典型的心肌梗死,会让我们误诊和漏诊,而误诊和漏诊常常是诸多原因造成的,咱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一开始说不是心肌梗死,后来又说是心肌梗死呢?
一、不是每个心肌梗死都症状典型
心肌梗死如果都按照教科书上写的一样典型,那么医生就太简单了,实际上很多心肌梗死并不是非常的典型。而我们误诊和漏诊的,正是这些不典型的心肌梗死。比如症状表现为腹痛的,表现为牙痛的,表现为上肢疼痛的等等。我们甚至见到过以偏瘫为症状来医院的心肌梗死,可见心肌梗死的诊断,真的不是每一个都典型。
二、不是每个心肌梗死都心电图典型
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很多非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和正常人的心电图可能区别不大,甚至没有变化,再加上患者不典型的症状,就很容易造成我们的误诊和漏诊。即便是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如果症状不典型,心肌酶学和心肌坏死标志物再高,也不能轻易诊断心肌梗死。
三、不是每个心肌梗死一发病就酶学升高
心肌梗死的诊断,很多时候需要心肌酶学和心肌坏死标志物的辅助支持才能确诊,但心肌坏死标志物也好,心肌酶学也好,并不是在心肌梗死一发生就开始升高,很多都是需要在心肌梗死半小时、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开始升高,所以在心肌梗死的超早期,如果心肌酶不高、心电图不典型、症状不典型,就非常的容易漏诊和误诊。
其实心肌梗死的诊断也好,其他疾病的诊断越好,都是医生和疾病斗智斗勇的过程。任何一个医生,都非常的愿意在第一时间把疾病诊断清楚。但任何一个医院或医生,都有漏诊或者误诊的时候和可能。这也是医学是科学,不是玄学和神学的真谛所在。心肌梗死的确诊,需要我们给以医生信任,医生用以耐心和细心,才能避免任何一个心肌梗死被漏诊和误诊。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梗,全称为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其疼痛感通常被描述为挤压痛,相比心绞痛更为剧烈。首发症状多在清晨出现,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诱因不明显。
心梗疼痛常在安静或活动状态下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更久。与心绞痛不同,心梗的疼痛无法通过服用硝酸甘油来缓解。患者常伴有烦躁、出汗、恐惧和濒死感,部分患者甚至无任何痛苦感。
心梗的疼痛可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并向左肩、左臂放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休克或急性左心衰竭。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位于上腹部,易被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有些患者的疼痛可能放射至下颌、颈部和上背部,易被误认为牙痛或骨痛。
心梗的病理学特征是长期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凝固性坏死和/或收缩带坏死。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高热量、高脂高糖饮食、肥胖、体力活动过少、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家族遗传因素。
针对心梗的治疗,主要目标是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脂、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左心室重构和心肌代谢途径。在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测,观察心率和节律、血压和呼吸的变化,必要时监测肺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合理饮食应富含纤维素、易消化、清淡,少吃高胆固醇、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患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以降低心梗复发的风险。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一旦出现疑似心梗的症状,如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就医。通过及时的治疗和合理的保养,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心脏性猝死,这一可怕的疾病,其根源往往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其中,室性心律不齐在心脏性猝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比例高达70%。对于患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来说,心脏性猝死的威胁尤为严重。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而室性心律不齐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此导致的心脏性猝死病例也呈增长趋势。
除了室性心律不齐,其他一些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长QT综合征和原发性室颤等,也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针对持续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ICD能够在短时间内识别并处理异常心律,从而降低猝死风险。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由于心肌上可能留有疤痕,其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概率较高。因此,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定期检查和介入治疗至关重要。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许多患者通过介入治疗恢复了健康。
专家提醒,心脏性猝死预防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如冠心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等,应定期进行体检,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夏季高温天气,不仅容易导致中暑,还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然而,很多人难以区分中暑和心梗的症状,导致延误治疗。
中暑和心梗的症状都有胸闷、出汗、恶心等症状,但中暑患者转移到阴凉处,喝解暑药后病情会很快好转。而心梗症状短时间内难以缓解,容易反复发作。
心肌梗死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患者在发病时会感觉胸口不舒服、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由于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此外,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也会增加心梗风险。
预防心梗,首先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其次,摒弃不良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适度运动。
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判断,延误治疗。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了解心梗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对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清晨是我们人体最脆弱的时段,心脑血管疾病在这个时间段更容易发生。研究表明,70%至80%的心脑血管疾病猝发都在上午6时到11时之间。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在夜间睡眠时,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刚醒来,心跳频率从慢到快,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容易出现血栓。而突然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容易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早上突然起身更容易引发意外。因此,早上睁开眼睛后,建议先不起身,躺着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半个小时后再缓慢起床。
除了突然起身外,蹲便后猛起身也容易引发猝死。研究显示,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血压下降可能引起脑溢血,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由于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
寒冷季节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调查表明,猝死多发于寒冷季节。寒冷很容易导致心血管痉挛,对于心脏病人来说,可能诱发大面积心梗,导致猝死。老年人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差,寒冷会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造成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因此,老年人外出时,除衣服、鞋要穿得暖和外,一定要戴上口罩和帽子,避免冷风从呼吸道进去。
雾天长时间在户外晨练也容易诱发心脏病。雾天,大量的粉尘、细菌等有害物质会随着户外体育锻炼的进行进入到体内,加重血液污染的机会,阻断血液中氧的供应,诱发心脏病。因此,老年人最好将锻炼改在室内或挑选其他合适的时间进行。万一要出门,可以选择戴口罩,但也不要在浓雾中停留太长时间。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除了以上几点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总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
随着心脏磁共振(CM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本文将介绍CMR技术在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诊断中的应用,并探讨T1绘图在评估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等一系列并发症。而糖尿病、大面积心梗或再灌注延迟等患者亚组中,左室重构的风险更高。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难以准确评估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程度。
心脏磁共振(CMR)技术具有无创、高分辨率等优点,可以清晰显示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其中,T1加权成像技术在评估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中具有重要意义。
T1加权成像可以显示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特征,如纤维化、疤痕等。通过T1绘图技术,可以定量分析心肌梗死后细胞外间隙(ECV)的变化,从而评估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程度。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T1加权成像技术在评估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Chan等人的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远离梗塞区域的T1值明显缩短,提示细胞外间隙扩大可能是心肌梗死后重构的早期机制。
然而,T1加权成像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T1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心率、体温等。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T1加权成像技术,提高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老年人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并非无法治愈。
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发生局部心肌坏死。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更容易发生心肌梗塞。
治疗心肌梗塞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等。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
除了药物治疗,老年人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一旦发生心肌梗塞,应及时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夏日炎炎,许多人渴望通过冷饮来消暑解热。然而,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国强提醒我们,过度的冷饮摄入可能会对我们的血管造成刺激,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首先,冷饮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此外,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冷饮还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那么,如何才能安全地享受冷饮呢?首先,要注意控制冷饮的摄入量,避免过量。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冷饮,如绿茶、菊花茶等。最后,在饮用冷饮时,要注意慢慢饮用,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对胃肠道造成刺激。
除了冷饮,高温天气还可能引发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因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外温差适宜,避免过高的温差对身体造成刺激。
2.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
4.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注意防晒。
5. 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总之,高温天气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因贪凉而引发健康问题。
当您或身边的人出现心前区持续性疼痛,并伴有濒死感时,可能发生了心肌梗死。这种情况下,自救至关重要。
首先,应立即平躺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接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这两种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缺血症状。
同时,务必及时拨打120,等待救护车到来。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尽量避免移动,保持平静。
在医院,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溶栓、抗凝、扩张血管等。此外,介入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除了治疗,预防心肌梗死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5.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6.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王大妈最近的心情格外愉快,因为困扰她多年的高血压突然奇迹般地恢复正常了。多年的高血压让她不得不每天服用降压药,这让她感到非常不爽。然而,她却发现,尽管血压恢复正常,但她偶尔会感觉胸前区有点闷涨,不似以前那般清爽,像有东西压着似的。
王大妈的儿子是我的好友,他无意中向我提起他母亲的情况。我立刻建议王大妈赶紧去医院的心内科进行排查,以排除心脏问题。
众所周知,人的血压在一年四季中,甚至一天24小时中都会出现波动,这是正常的。比如夏天血压偏低,冬天血压偏高,早晨血压偏低,下午血压偏高,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血压出现急剧的、大幅度的波动,就需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王大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到医院检查后,她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的并不像教科书中描述的那样。尤其是在老年人中,有时临床表现的非常隐晦,甚至患者本人没有感觉。急剧的血压降低就是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典型表现之一。
当心肌出现问题,心脏收缩力下降,造成射血量下降,自然血压也就下来了。大面积心肌梗死甚至会造成严重低血压,甚至休克,导致病人死亡。临床上这种一上来就休克的患者有时很难抢救,死亡率是很高的。
对于原来高血压的患者,在没有服用药物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血压正常或者较低血压或者大幅度下降时,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建议就医体检,以排除心脏问题。
除了急性心肌梗死,血压波动还可能与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有关,如高血压危象、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因此,对于血压波动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高血压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如果发现血压出现异常波动,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高血压患者还应该注意日常保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医院的心内科是专门负责心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科室。心内科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当遇到血压波动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及时就医,寻求心内科医生的帮助。
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了解心肌梗死的症状,对于及时发现并治疗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心绞痛:心绞痛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疼痛或压迫感,持续时间可能较长,甚至超过半小时,且不易缓解。
二、硝酸甘油无效:在心绞痛发作时,患者通常会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以缓解症状。但如果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不能缓解,应高度怀疑心肌梗死。
三、心电图变化:在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能会显示ST段抬高或下降。如果出现这些变化,应考虑心肌梗死。
四、突发症状:在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头晕、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休克或昏厥。
五、休克:休克是心肌梗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六、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
除了以上症状,心肌梗死还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脏扩大等。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预防心肌梗死,首先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运动等。此外,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是预防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
当遇到疑似心肌梗死的情况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同时,了解心肌梗死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